浅谈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树上落这十只鸟,被猎人用枪打下了一只,问树上还有几只鸟?有的同学回答还剩下九只,有的回答则没有了,原因是鸟儿都被吓跑了,还有一个特别的答案是树上有无数只鸟儿,因为鸟儿都聚到树上为死去的同伴开追悼会。前两种答案是我们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考虑得出的,而后一种答案独特的视角背后像我们展开另一面广阔的天地,即一种全新的创造性思维。

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我国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其基本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新的历史的任务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接班人。中小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阶段,因而需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新思维。从目前国外普通教育实施创造教育的实践来看,“思维教育”正是受到特别重视的方面。

前苏联教育家书霍姆林斯基反对只是训练学生“识字、识记、保持、再现”即让学生将知识“塞进去、储藏住、倒出来”,他提出: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他还提醒人民“不能认为既然学生在掌握知识,他自然就变得聪明了。”因此,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是“训练思维的学校”,“需要进行专门的工作”。于是,他们在学校一至七年级开设了一门特别课程,叫做“思维课”。

日本的教育界也认为,日本资源贫乏,为了使国家富强并在国际上有竞争理力,必须依赖于发挥国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不断开展技术革新,而对于今天青少年治理的培养,创造新思维的训练,则是造就未来生力军的重要措施。

美国保加利亚等国家许多中小学都开始把思维技巧训练列入教学计划,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那么创造新思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思维形式呢?创造性思维是有创见的思维,他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高级的思维形式,通过揭示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性,形成新的认识结构,并使认识超出现有水平,从而达到探索未知,创造新知识的境界。他的突出特征是新性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和开拓性。一个创造性思维的全过程往往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因此任何创造新思维都离不开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机结合。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它的运行中又有独特的思维活动程序和规律,英国心理学家瓦拉斯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验证阶段、这反映了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活动程序。在人类历史上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等划时代理论的提出都深刻体现了这一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在人类的创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大批一,有创造活动能力的人才,是教育工作的一项经常性任务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一,帮助青少年摆脱思维的单一性,僵硬性和习惯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发展思维,求异思维的机会培养创造力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求异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散思维的机会。

第二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好奇心是人对新异事物产生诧异并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求知欲又称认识兴趣,它是好奇心的升华,是人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心理状态,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去观察世界,进行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因,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对事物有着执着的追求和迷恋,不会感到学习和创造是一种负担,而会在活动中获得极大的精神鼓舞和情感满足。

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启发式教学或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而情疑难,产生求知的需要和探索的欲望,主动提问和质疑,要有意识地强化他们对一切事物的兴趣,以保护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三,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它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科学实验证明,通过有目的的,有意义的训练,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例如: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鼓励学生自编应用题,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新颖性。通过课外活动也可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提供给学生某些原材料和元部件,鼓励他们按自己的设计进行组装活动。

第四,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与想象力。

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创造性思维是对头脑中已有经验的调遣、重组过程,有时以从未有的组合形式表现出来,但任何形式的组合都不会脱离一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范围。一个对某一活动领域知识技能一无所知的人,不可能产生与该活动领域有关的创造性思维。但是并不是知识经验丰富的人都有创造力,有的人尽管在某一领域中有丰富的经验,却拿不出任何富于创造性思维成果,只能重复别人的方法,照搬现成的经验。这是因为他不善于调用和重组头脑中的储存材料,缺乏高水平的表象建造能力。因此,想象力是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教学中,教学应丰富学生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想象力的训练,使其大胆想象,敢于“异想天开”,创新进取。

第五,培养优良的个性。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仅和智力因素有关而且和一系列地智力因素和个性特征有密切的联系。实验研究发现,有创造力的儿童富有责任感、热情,有毅力,勤奋、富于想象、依赖性小、喜欢自学、勇于克服因素,好冒险,有强烈的好奇心,能自我观察、有较强独立性、兴趣广泛,爱好沉思,不育从等。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结合教学实际,加强学生的独立性、勤奋、自信和坚持有恒等优良个性特征的培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今天的青少年是21世纪我们国家的主人翁。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使我们及化科学技术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我们必须培养出新一代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立志改革的、勇于创新的,富有开拓精神的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要具有创造精神,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不应仅仅是前人思维成果的获取,而更重要的应该是理解知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显示。知识是思维的基础,创造性思维同样是要以知识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既要认真地传授知识,更重要注意激发青少年积极地进行创造性思维。未来需要我们的青少年去创造,时代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从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去认识和研究。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以自己的创造力和劳动,积极开展创造性思维方法的探究和实践,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培养多的创造性人才。

籍秀娟

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