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31
数码摄影基础知识
一、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因欣赏的便捷,保存的方便以及后期处理的多样性,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喜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数码相机成为一种时尚生活的必备品,购买的人数也越来越多,随着技术的发展,相机的品牌种类也琳琅满目。
目前数码相机大致分为三类:单反型,功能型与便携型。
便携型:方便随身携带,适用范围小,对有些特殊场景难以应付。
功能以自动方便为主。
如下图所示。
优点:体积小,投资小,使用方便。
缺点:功能不是很全面,特殊情况不能胜任。
功能型:不能更换镜头,画面质量不如单反。
但对一般的摄影要求能够胜任,功能方面也较完备,特别在微距方面,如下图所示。
优点:可以多角度用显示屏取景,微距表现好,功能比较完备,外出方便。
单反型:也分专业和入门机型,可以更换镜头。
功能齐全强大,相对来说比较高级,对技术也有一定要求,如下图所示。
优点:画面质量好(感光器比较大),适用范围大,反映速度快,可更换镜头。
以上各类机型,各有特点。
在选择购买数码相机时就看大家的需要和要求了。
假如对摄影有一定兴趣,想进一步学习摄影,或者资金宽余的初学者,那你就一定要买单反了。
随着人们对照片的欣赏素质的不断提高,单反相机其优秀的画质越来越得到摄影爱好者的青睐,随着单反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单反的行列。
二、数码相机中几个重要概念
光圈:如图
光圈的值是镜头口径和光圈大小的比值(1.2,1.8,2.0,2.8,5.6,8.0,11,16....)。
数字越大,光圈越小,通光量就小,就需要较长时间的快门。
数字越小,通光量就大,快门就可
以更短。
光圈不光是控制通光量的大小,还影响照片的效果,主要就是景深。
下面几张图片大家看看不同光圈下的效果:
大家不难发现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恒定光圈指的是变焦镜头从广角端到长焦端都可以保持最大光圈。
例如70-200/f2.8,就是在70-200的焦段都可以有2.8的最大光圈可用。
非恒定最大光圈镜头就不行,例如24-85/f2.8-4,在广角端2.8可用,变焦到85端时最大光圈就只能是4了。
景深:就是指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例如10棵树纵向排列,把焦点对在第5棵树上,大景深(小光圈,数字大)就可以使第2-8棵树都清晰,小景深(大光圈,数字小)只能使第4-6棵的树清晰。
影响景深的还有焦距和对焦距离。
大光圈,长焦距,近距离时,景深就小,严重的前后只有几毫米范围(微距模式),照人像侧面也只能一只眼睛清楚。
反过来景深就大,比如照风景,用小光圈,在广角端(短焦
距),远距离拍照时,景深就很大,前后几十米都很清晰。
对焦很方便很快。
快门速度:一般相机快门速度都在8-1/2000秒,长的也有几分钟或B门(暴光时间自己控制),短的也有1/8000秒甚至上万分之一。
速度越快(时间短)就能凝固高速的瞬间,例如奔跑的动物,飞翔的鸟,飞溅的浪花等。
慢快门(长时间)就能捕捉运动的轨迹,例如夜空的烟花,晚上车的灯光轨迹,如丝绸般的流水等等。
一般情况下为了照片清晰,防止手的抖动,快门速度都在1/100秒以上,个别人也可以手持达到1/30秒,射击运动员估计更厉害。
要提高快门速度,只有调大光圈,还不行就只好调高感光度,或开闪光灯了。
所以三脚架,闪光灯就是必备的附件。
下面大家看看不同速度下的效果:
感光度:ISO的设置调整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光线不足的困扰,第二是快门速度过慢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有三脚架或者可以保证数码相机固定拍摄的话,可以通过增大光圈快门或者慢速快门来进行拍摄,但是在缺乏三脚架支持或者手持数码相机无法保证稳定拍摄的情况下,就只得选择较高的ISO来解决这个问题。
请记住,如果要获得画面清爽的照片就尽量采用低ISO 设置进行拍摄,例如,如果要拍摄阴天或者日落时候的运动对象,快门速度设定最好为1/125s。
不过如果在ISO50或者ISO100的设置下,即使在最大光圈设定下数码相机也不会达到这个快门速度,而是更慢的快门进行拍摄,这时候只能够采用提高ISO设置来获得快速快门,这样才能够捕捉到
快速运动的对象。
不过对于ISO的调节应该是一步一步的进行,先调高到最近的一挡,看看是否能够实现拍摄意图,如果还不理想就再提高一挡,这样就可以保证获得最佳的ISO设置进行拍摄,当然无论如何,ISO的升高都会导致噪点的增加,因此我们得了解ISO变化的优点和缺点。
简而言之,ISO的设置升高会带来噪点的增加,当然在光线条件不好的时候,ISO增加可以提高快门速度,实现拍摄的可靠性。
要记住,在照片的阴暗部分或者单色区域的表征会比较突出,噪点色斑现象会比较明显,低ISO下拍摄的画面干净利索,不过在低光照的时候最好能够使用三脚架进行辅助拍摄。
曝光”或“曝光量”:曝光”或“曝光量”是拍摄的最基本因素,就象眼看东西一样,在暗处,瞳孔就放大一点儿,为的是让光多进眼里,这才看得清,这就好比是:瞳孔是人眼的光圈,或者说光圈是相机的瞳孔~先得明白这个才能向下讲:
“曝光量”就是被照的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相机的总量大小或者
说多少~~它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光圈,二是快门。
光圈是“眼睁得大或小”,相机和人眼是一个道理。
快门是相机“眨眼”的时间长或短,这就象人在黑暗的地方,看不清东西时,一定会睁得更大,眨得特慢或一眨都不眨的~~~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原理就和眼睁大了一样~~~在说明书上“光圈”通用“F多少多少”表示比方F4 ,或F5什么的。
一定要记着,F4大于F5,F后面的数字越小,就是光圈越大,这没什么不好理解的,因为机器算的是被盖住的面积。
光圈大小定下来之后,你还得告诉相机,这么大的圈圈,保持多长时间眨一下呢?这就是快门了。
也就是说允许外面的光通过光圈的时间有多长,越长越亮,或者说,外面越暗,需要眨得越慢,好长光多进一点儿。
比方光圈定好了,那么在1/30秒的时间里,光进来的就多,要是让它1/60秒就眨了,那光进来得就少了。
光圈和快门就是这么个关系,它俩组合,最后为的是形成“曝光量”
很显然,这个组合不是一定的,技术就是这么来的,要不然大家都照出一样的效果了。
比方说吧:你让相机做这个曝光组合:F5.6、1/30秒他呢让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傻瓜相机就是这么工作的~~~这就是傻瓜相机的原理所在。
要是全是手动的,光圈和速度你都的自已设定,那就更得要有技术经验了。
不同的光圈和快门进行组合,一个大点儿,一个就得小点儿,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一定要知道,所拍效果是不一样的,看起来也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摄影是艺术品的原因。
白平衡:在荧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照片会显得发绿,而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我想刚玩数码相机的朋友大概碰到过这种情况吧,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
能够对这一现象进行补偿的功能就是“白平衡”。
你如果不想在拍摄的时候让皮肤变得怪里怪气,就跟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白平衡为何物?
白平衡控制就是通过图像调整,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
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
简单地说,白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仍然把“白”定义为“白”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保证色彩还原的准确性。
一般而言,采用全自动方式时,我们的易用性数码相机也会采用自动白平衡,在特殊环境下很容易失误。
此时,建议大家调用数码相机中的预设白平衡值,其中包括室内白炽灯、户外晴天、酒店等多种常见的环境。
正确设置白平衡之后,色彩表现比右图更加自然。
不过白平衡还有很多另类的用法,比如不同的白平衡值会使得照片产生偏色,而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使作品产生一些特殊效果,这往往比使用滤色镜之类的小附件更加自然,而且十分方便。
利用黄色的自定义白平衡产生蓝色光,淡蓝色自定义白平衡产生暖调的橙红色光,我们可以人为控制照片的偏色。
为了令照片更加柔和,采用淡蓝色物体来自定义白平衡即可;为了令照片更加深邃,采用黄色来自定义白平衡即可。
在某些拍摄环境下,数码相机预设的白平衡值可能不够用,而白平衡又是十分抽象的概念,难以用简单的数值来描述。
此外,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捕获功能,这也是最为准确的方式,不过使用时相对繁琐。
首先找一张你认
为最标准的白色物体,一般是白纸或者白色的石膏雕塑。
随后打开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捕获功能,将镜头对准标准的白色物体,此时数码相机可以准确地捕获当时环境下的白平衡参数。
掌握了白平衡,拍摄出的照片就会有准确的色彩表现。
三、相机的使用
任何一款相机,都有它的优点和特点,关键在如何熟练的用好它们,发挥它们的最大作用。
先来说点基本的设置和参数。
照片大小和格式:高级的相机都有无压缩格式(RAW,TIIF),方便后期调整(专业软件),不过文件很大,对一般人没必要,我们常用的是JPG格式,保存方式(压缩)有精细,一般,较差等,建议大家都用最好的方式保存(压缩的少,画面质量好)。
至于照片大小可以根据需要(一般分大,中,小三种),要是想将来打印照片那就用最大的像素,一般网上交流用中就够了(方便后期裁剪)。
要是存储卡太小,又想多照几张,那就只好用小了。
感光度:这是一个胶片留下的参数,反应对光线的敏感程
度。
感光度越低,画面质量越好。
需要的暴光量越多。
感光度越高,需要的暴光量越少,快门速度就可以提高。
可画质就不好了,矛盾呀!为了画面质量一般都是设置最低(ISO:50-100)。
在光线太暗,又不能开闪光,快门速度很慢时,为了防止抖动,无奈之下才调高感光度,一般相机最高不要超过400,单反也不要超过800(和感光器面积有关)
暴光模式:高级的相机一般都有自动,程序(P),快门优先(S),光圈优先(A),场景模式等,普通相机最少也有自动,程序,场景模式等。
自动就是常说的傻瓜型,不需要任何参数调节,只管随便照。
程序就可以调节一些参数(比如感光度,闪光灯),有的相机在程序下还可以调整光圈快门组合。
这些只适合初学者,好用方便。
场景模式就是专门给初学者设置的,有肖像,风景,夜景等等,不同的环境用不同的模式,相机就会自动有不同的光圈快门组合,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有些摄影基础的人,一般常用光圈优先,随着景物光线的不同就可以随时调节光圈(光圈对景深等特殊效果有很大关系),相机就会自动设置快门速度。
爱好创作的更加喜爱用手动模式。
变焦:在其它设置好后,就可以拍照了。
首先要用变焦,推远(广角,短焦距)或拉近(长焦),构成自己需要的画面。
一般相机都有3-5倍的光学变焦,高级的也有7-15倍的变焦。
例如35-140mm就是4倍变焦。
光学变焦就是靠镜头的内部镜片移动来变化焦距。
数码变焦实用意义不大,等于是处理软件的放大,对画面质量有影响。
对焦:不要和变焦混淆,任何距离的景物要清晰成像,就必须对焦。
一般相机都是自动完成,在你半按快门时自动完成,并用颜色或声音提示你。
在光线比较暗时,或反差小都对焦很慢,甚至对不上焦,这时就需要对焦辅助灯(一般都自带,自动开启)或手动对焦(高级相机有手动功能)。
对焦的模式一般有三种可选(多点对焦,中心对焦,点对焦)。
多点对焦一般不建议用,虽说对焦快,可是容易跑焦。
就是你想要中间的景物清楚,可是,不是前面的清晰就是旁边的清晰,结果想要的模糊。
一般常用中心对焦,把中心对焦框对准想要照的景物,半按快门,等有对焦成功提示后,手不要松,移动相机角度到你想要得画面,再全部按下快门拍照,就没问题了。
注意不要前后移动,改变距离。
否则就要重新对焦。
点对焦更精确,主要是在景深很小,微距拍摄时用。
有的相机还可以移动对焦点位置,在构图完成后,不能移动相机的
情况下,可以把对焦点移动到自己需要的地方。
测光:现在的相机都是自动设定暴光量,所以测光就关系到暴光的准确。
测光一般分三种(平均测光,中心测光,点测光)
平均测光又叫多点测光,一般风景都可以用,方便准确。
中心测光是照特写或逆光时用的,把中心对准主要景物,就可以保证中心的景物暴光准确,至于周围的过暴(发白)或不足(黑)都不用管。
点测光就是更小面积的测光,主要是微距或特殊要求时用,不好掌握。
例如拍人物特写,把测光点对准黑眼睛,结果脸部肯定过暴,假如对准鼻子的亮点,那其他肯定发黑。
很多相机的点测光都和对焦点连动,就是为了主要景物的暴光准确对焦清晰。
还有其他一些不重要的参数:画面风格(对比度,锐度,饱和度),连拍,延迟(自拍)等,看说明书设置,或出厂设置就可以了。
一张照片的成功与否,首先要保证对焦清晰,不模糊不抖动,暴光准确。
其次才考虑构图角度,景深控制等其他因素。
熟能生巧,反正数码片也不花钱,多实践,多拍照。
无论是高级或普通相机,首先要学会,运用好半按快门。
只有熟练掌握了手中的相机,才能在创作中充分利用相机的功能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得到满意的作品。
四、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通俗地讲:就是为了表现摄影构图画面的主题思想,而对画面上的人或物及其陪体、环境作出恰当的、合理的、舒适的安排,并运用艺术的技巧、技术手段强化或削弱画面上某些部分,最终达到使主题形象突出,主体和陪体之间的布局多样统一,照片画面疏密有致,以及结构均衡的艺术效果,使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
这就是构图在摄影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对于一位刚刚起步的摄影者来说,构图尤为重要。
只有经过精心的构图,才能将构思中的主体加以强调、突出,舍弃一些杂乱的,无关紧要的景和物,并恰当的选择陪体,选择环境,从而使摄影作品达到使你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更为集中,更完美。
下面我就通过图列来说说构图的基本方法。
平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
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对角线式的构图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
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
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
“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
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
能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常用于表现万木争荣的森林参天大树、险峻的山石、飞泻的瀑布、摩天大楼,以及竖直线形组成的其他画面。
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 形构图。
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用景物的框架做前景,能增加画面的纵向对比和片产生深度感。
可分为立式斜垂线和平式斜横线两种。
常表现运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一泻千里等场面。
也有的画面利用斜线指出特定的物体,起到一个固定导向的作用。
正三角形有安定感 . 逆三角形則具有不安定動感效果。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
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
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结束语:
摄影是摄影者追求美、享受美的过程
1、发现美―――从人们司空见惯的情景中发现美
2、捕捉美―――把所发现美的美捕捉下来
3、放大美(浓缩美)―――把捕捉的美浓缩放大
二是摄影的要素语言及其运用
1、发现美――摄影的要素语言,能表现摄影艺术特质的四种美
(1)光影美:光线与影调――光位:低光位与逆光效果好。
(2)色彩美:色温与色调――色温:低色温与主色调。
主色调:暖调与冷调,高调与低调。
(3)瞬间美:情节情景与情绪―――真实与不可重复和再得。
(4)构图美:充分利用-等美的要素加以平面布局取舍而创造的美。
2、捕捉美――“五要”
一要熟悉自己使用的相机:拍的稳、拍的实、功能使用得当、瞬间抓得住。
二要用好用足早晚时间:早晚各三小时。
三要随身带相机:可以拍到别人遇不到、遇到无相机拍的好瞬间,好作品。
四要勤拍多拍:一个画面多构图拍、多角度;精彩瞬间连续拍;情绪好时不停的拍,重要事件事前抢着拍,事后别人不拍,你还要跟踪拍
五要平时多积累,拍时有感觉:留心曾经感动过你的作品,分析并记住最令你感动的摄影语言---光影、线条、色彩、瞬间、构图;留心分析一起创作的影友的成功作品,最容易获得收获;留心用积累在创作中找感觉;带着美的计划与追求去捕捉美,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3、放大美(浓缩构图美)――用好加减法
(1)裁减得当。
不多一厘、不少一分。
(2)调准主基调。
冷、暖、明、暗、高、低、灰。
(3)忽略一般、强化主题。
画面视觉中心明确突出。
(4)起好题目、丰富内涵。
可以画龙点金。
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