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湖北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湖北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湖北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湖北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的通知》(环土壤〔2018〕143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精神,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快解决全省农业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确保全面完成《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结合湖北实际,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省乡村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农业农村环境监管明显加强,农村居民参与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努力实现“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一保”,即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农村饮水安全更有保障;“两治”,即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三减”,即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和农业用水总量,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四提升”,即提升主要由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超标水体水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村居民参与度。

二、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

(一)加快农村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和保护区划定。各市、州、县人民政府是划分水源保护区的责任主体,应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和保护区的划定,2020年底前完成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下简称万人千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和保护区划定工作。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要设立地理界标、警示标志或宣传牌,将饮用水水源保护要求和村民应承担的保护责任纳入村规民约。(生态环境厅牵头,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二)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监测和评估本区域内饮用水安全状况,实施从源头到水龙头的全过程控制,落实水源保护、工程建设、水质监测检测“三同时”制度。应结合当地水质本底状况确定监测项目,万人千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每季度监测一次,并向社会公开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同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生态环境厅、卫生健康委、水利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排查整治。以万人千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重点,对可能影响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的风险源进行排查,对水质不达标的水源,应采取措施消除环境风险隐患,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生态环境厅牵头,农业农村厅、水利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参与)

三、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

(一)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试点,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城市近郊区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其他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实现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基本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严厉查处在农村地区随意倾倒、堆放垃圾行为。2019年底前,完成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水利厅、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按职责分工负责)(二)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19年6月底前完成湖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制定工作。因地

制宜选用建设模式和污水处理工艺;优先整治丹江口水库、长江经济带以及四湖流域等水质需改善的控制单元范围内的村庄;到2020年,完成“十三五”5100个新增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加大对塘堰、沟渠等小微水体污染问题整治,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到2020年,城市近郊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其他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卫生健康委、水利厅、农业农村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农村污染治理设施长效运行。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应制定管理办法,明确设施管理主体,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障处理设施正常运行;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开展经常性的排查,对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要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到位的,应通报批评或约谈相关负责人;对建设及运行维护资金没有保障的,不予安排资金和项目。(住房城乡建设厅、生态环境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着力解决养殖业污染

(一)促进养殖生产清洁化和产业模式生态化。优化调整畜禽养殖布局,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升级。实行种养结合,引导生猪生产向粮食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鼓励畜禽规模养殖场通过土地承包等方式,落实消纳用地。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等实用技术。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农业农村厅牵头)(二)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生猪等畜牧大县整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积极引导第三方处理企业开展畜禽粪污专业化集中处理。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因地制宜推行先进适用技术模式。到2020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农业农村厅牵头)

(三)严格畜禽规模养殖环境监管。对年出栏生猪5000头(其他畜禽种类折合猪的养殖规模)以上和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畜禽养殖场(小区)执行环评报告书制度,其他畜禽规模养殖场执行环境影响登记表制度,对设有排污口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实施排污许可制度。推动畜禽养殖场配备视频监控设施。(生态环境厅牵头,农业农村厅参与)完善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及管理平台。协同推进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到2019年,全省大型规模养殖场实现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

我国农业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分析报告

我国农业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一)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农村是指相对于城镇的居住区,具有分散、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生活特征的居住区。从来源上讲,农村环境污染包括两部分:一是从城市和工业转移而来的污染,二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本身产生的污染。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加快,农村和农业污染物排放量在逐渐增加,表现为部分地区农业污染加剧,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加之长期以来农村建设没有具体规划,生产生活缺乏秩序,基础设施不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低,几乎全部露天堆放。同时,务农人口年龄老化,不易接受新技术、新观念,缺乏环保意识,对于化肥、农药的依赖程度较高。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等化学物质,导致全国约1.5亿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村居民生活污水、乡镇企业污染排放、城市工业污染转移等直接威胁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农村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 (二)面源污染是农村环境污染控制的重点 与工业污染点源不同,农业污染通常是无序的面源式分散排放,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不易监测性和空间异质性等特点。有机物(COD)、总氮(TN)、总磷(TP)是农村面源污染物负荷的主要来源。 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一是化肥的过度使用,加之化肥的利用率较低(一般只有30%~40%),导致大部分养

分流失进入环境,造成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污染;二是农药的大量使用(利用率只有10%~30%);三是规模化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中氮、磷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四是农膜的大量使用形成了“白色污染”。农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包括村镇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农村固体废弃物随意堆积对空气、土壤以及随暴雨进入水体造成的污染等。 农业面源已成为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原因。据报道,松花江、长江等流域水质已不同程度受到农药的污染;甚至在江西、河北等地的地下水中也发现了农药残留;我国富营养化较严重的滇池、太湖和巢湖,人畜粪便及生活污水全氮和全磷的贡献率达到了80%以上。 (三)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着三方面的滞后。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显著落后于城市(工业)及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存在显著的差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收入差距绝对数为1.48万元。 二是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缺口仍然很大。按目前全国约60万个行政村,即使只有1/3的行政村得到治理,按每个行政村治理投入100万元,假设地方可以配套投资50%,也需中央财政投入至少1000亿元。2008至2011年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共安排投入40亿元,带动地方投入近80亿元,2011-2012年中央财政还计划安排95亿元支持各地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但绝大多数县(市)农村环保投入均为空

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农业厅关于2015年支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适度

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农业厅关于2015年支持新型粮食经营 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指导意见 【法规类别】粮食管理 【发文字号】鄂财商发[2015]83号 【发布部门】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农业厅 【发布日期】2015.09.23 【实施日期】2015.09.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农业厅关于2015年支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指导意 见 (鄂财商发〔2015〕83号) 各市(州)、县(市、区)财政局、农业(经管)局(委、办): 根据《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财农〔2015〕31号)和《财政部农业部银监会关于财政支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指导意见》(财农〔2015〕121号)精神,全面推进我省农业补贴政策改革,促进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成长,进一步提高我省粮食产业规模经营的水平,经省政府同意,现就2015年支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支持范围

(一)构建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平台,逐步延伸并带动全省农业信贷担保网络建设。 (二)对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等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用于粮食规模经营投入而发生的贷款给予适当贴息。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由各县(市、区)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进行确定,最低标准为全县(市、区)户均承包地面积10倍以上。 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粮食经营面积必须在经管部门备案,且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工商部门注册。 (三)支持现代种业发展,提升粮食增产潜力。重点支持两个方面:一是支持以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为主营业务的省级种业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一批优良品种,直接推动新型经营主体突破性提高粮食单产和种粮效益。二是支持制种主体提升种子生产和加工能力。 (四)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根据《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收购和处置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秸秆进行综合利用给予一定的补助。

湖北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doc

湖北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法 发文单位:湖北省 文号:鄂政发〔2004〕56号 发布日期:2004-11-30 执行日期:2004-11-30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鄂政发〔2004〕56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省财政厅、省环保局起草的《湖北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

湖北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湖北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我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是省财政从全省排污费收入中按规定比例统筹和省环境保护部门直接征收的排污费,用于重点环境治理的专项资金,各级财政部门及由省环境保护部门直接征收的企业,必须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省级财政。 第三条省财政部门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参与项目申报和初审,组织项目的会审、审批,下达专项资金项目的支出预算,办理资金拨付,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及日常财政财务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并参与完工项目的验收工作。 省环保部门主要负责组织项目申报和初审工作,参予对申报项目的会审和审批,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组织完工项目的验收工作。

第四条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按照预算资金管理办法申报、安排和使用。 第五条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作为政府引导性资金,通过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的方式,吸引地方、企业、金融机构、社会资金等渠道资金的投入。 第六条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下列项目: (一)省内跨流域、跨地区的重大污染治理项目。 (二)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及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项目;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大环保基础科学研究项目。 (三)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以及化工、冶金、医药、电力、建材、轻工、纺织、机械等重点工业行业的示范项目。 (四)环境污染监测监控和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建设项目。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情况报告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情况报 告 郊区农业面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我区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工作要求,突出节水、减肥、减药、畜禽粪污、秸秆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深入落实《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方案》(xx发〔2018〕xx号)等件精神,多举措治理农业面污染。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对策做法 一是着力推广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近年,我区着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施药。一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通过信息公示栏宣传、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等形式,加大推广力度,使广大农民树立科学、经济、环保的施肥理念,采取科学、合理施肥,增加有机肥的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实施防虫网、诱虫器、杀虫灯诱杀等治虫技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提高生物农药使用比例;编印《病虫情报》,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提高防治效果,减轻农药污染。 二是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我区按照推进生态

农业产业化的总体要求,结合全区农业生产实际,围绕瓜果、蔬菜、优质稻米和特种水产等主要特色产业,以建设无公害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争创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牌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到2018年,全区培育有机农产品认证3个(永兴岛甲鱼、西红柿、小麦);绿色农产品认证4个(普济圩稻米、白鱀豚食用油、添秀葡萄、佘家贡姜),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媒鸭)。成功创建了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和中国森林体验基地。 三是积极推行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通过科学采用粉碎还田、深耕翻耕轮作等方式,推进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对秸秆还田机具进行补助。以秸秆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饲料化五化利用为抓手,着力提升秸秆产业化利用水平,全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在普济圩农场建成一处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年底正式投产使用。2018年全区农作物秸秆总量约6.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总量5.74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8.2%。 四是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2016年7月,区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郊区畜禽养殖区划定方案的通知》(xx办〔2016〕xx号),对我区畜禽禁养区进行了划定。2018年区政府制定了《郊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xx办〔2018〕30号)和《郊区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xx办〔2018〕xx号)。深入推进全区畜禽养

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07年油菜良种补贴项目实施

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07年油菜良种补贴 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财政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鄂农种发[2007]124号 【发布部门】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财政厅 【发布日期】2007.11.12 【实施日期】2007.11.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07年油菜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鄂农种发〔2007〕124号) 各有关市、州、县、区农业局、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的文件精神,充分调动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加快恢复发展油菜生产,增加油菜有效供给,按照《农业部和财政部实施油菜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办财〔2007〕157号)文件要求,制定2007年湖北省油菜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对农民种植油菜实行良种补贴,鼓励农民利用冬闲田扩大“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种植面积,加大普及优良品种和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增强油菜良种繁育体系服

务能力,提高单产和品质,促进长江流域油菜优势产业带建设,培育形成“品种双低化、种植区域化、栽培标准化、加工精深化、经营产业化”的优势产业发展格局,继续保持湖北省油菜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二、项目内容 (一)补贴原则 油菜良种补贴实行政策公开、直补到户、据实结算的原则。 政策公开,指补贴政策、办法要公开,补贴面积、补贴农户、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要公示,操作过程要透明。 直补到户,指补贴资金全部采取一卡通直接补贴到农户,确保让农民受益。 据实结算,指在项目实施范围内按油菜的实际种植面积给予补贴。 (二)补贴范围 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以下情况不享受油菜良种补贴: 1、为避免粮油争地影响粮食生产,按照我省确定的“北麦南油”的种植原则,为确保小麦面积的稳定,北纬31度以北地区,上年种小麦的地块上改种油菜的不享受补贴。 2、为确保项目相对集中,边角地、新开荒地种植的油菜不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实 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鄂环发[2013]8号 【发布部门】湖北省环境保护厅 【发布日期】2013.01.15 【实施日期】2013.01.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鄂环发[2013]8号)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 为贯彻落实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2]54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全省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提高园区环境管理水平,降低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现将《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 2013年1月15日

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化工园区是我省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加强化工园区环境管理,推动化工园区规范化可持续发展,是化工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但有部分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布局不合理、项目准入门槛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化学品环境管理体系不完善、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园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了做好我省化工园环境保护工作,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2]54号),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方案。 一、对象和目标 (一)对象:化工园区包括石化化工产业集中的各类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专业化工园区和由各级政府依法设置的化工生产单位集中区。 (二)目标:全面提升我省化工园区环境规范化管理水平。规范入园项目管理要求,提高入园企业水平和档次,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园区环境监管,健全监测、监控、应急、预警等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和完善化工园区长效管理和规范管理的运行机制。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科学规划化工园区,严格落实规划环评 1.科学制定园区发展规划。园区开发建设规划应结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要求,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按照一体化建设、分层次布局的原则科学制定。园区的设立应符合区域产业定位,禁止在人口集中居住区、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其他环

湖北黄冈概况

湖北省黄冈市概况 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现辖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二市(武穴、麻城),黄州区、龙感湖管理区和黄冈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截至到2018年年末,黄冈市户籍总人口740.64万人。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黄冈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等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革命传统光辉灿烂。黄冈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力量,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史事件。为缔造共和国,先后有44万黄冈儿女英勇捐躯,其中5.3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

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林彪、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陈锡联、秦基伟等200多名开国将帅,铸就了“紧跟党走、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区精神。 区位交通得天独厚。黄冈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依傍一条黄金水道(长江),紧邻两座机场(武汉天河机场、九江机场),贯通六条铁路(京九铁路、合九铁路、沪汉蓉快速铁路、武麻铁路、新港江北铁路、武汉城际铁路),飞架六座长江大桥(鄂黄大桥、黄石大桥、九江大桥、鄂东大桥、黄冈长江大桥、九江二桥),纵横八条高速公路(沪渝高速、福银高速、大广高速、武英高速、武麻高速、麻竹高速、黄鄂高速、麻阳高速),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 自然人文交相辉映。黄冈依山带水,风光秀丽。大别山巍峨磅礴、天工巧夺,连绵境内数百里,其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集奇、险、幽于一体,堪与泰山、庐山媲美。龙感湖古称雷池,曾与鄱阳湖相连,现有水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全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长江流经我市6县(市、区)199公里,长江岸线总长度212.9公里(不含江心洲岸线),长江干支堤防长263.07公里,境内倒、举、巴、浠、蕲、华阳河六水并流,百湖千库星罗棋布。黄冈名贤咸至,胜迹如云。李白、杜牧、王禹偁等历代骚人为此吟咏千古名

湖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湖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3-4624-04 DOI:10.14088/https://www.doczj.com/doc/cb8061756.html,ki.issn0439-8114.2017.23.051 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Hubei’s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relative data and investigations,the major problems of current Hubei’s agriculture, such as industrial structure needing optimization,growing cost of production and the threatened environment,etc.,were analyzed. More importantly,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on how to boost farming efficiency,to stimulate rural income and to keep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so as to further push forward the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 Hubei in the hope that Hubei will turn from a large-scale agricultural province into a powerful one. Key words: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Three-rural” issues; Hubei province 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1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持续不断地引领中国“三农”事业的改革发展,使得中国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农业农村发展也进入了“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动力转换”的新阶段,中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对于湖北农业而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顺应新形势和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湖北省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 1 湖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势的基本判断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全省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全省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污染防治 【发文字号】鄂环办[2014]164号 【发布部门】湖北省环境保护厅 【发布日期】2014.05.30 【实施日期】2014.05.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全省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 见》的通知 (鄂环办[2014]164号)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依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办【2013】106号),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全省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关于全省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

2014年5月30日关于全省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 (一)充分认识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2013年以来,全省不同地区出现了长时间、大范围的重污染天气,造成了不利的社会影响。在当前异常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下,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则是强调提前预警、及时响应,采取强有力的应急管理措施,减缓重污染程度,避免重污染天气的持续恶化,保护公众身体健康。 (二)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纳入地方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实行政府主要负责人负责制。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是政府的专项应急预案,是由地方人民政府牵头,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各方面关系,从组织机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

加拿大农业概况.doc

加拿大国土面积约997.06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1994年人口为2914万,相当于我国湖北省人口的一半。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3人。全国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仅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南部就集中了全国人口的2/5。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使用者分别占人口的67%和28%。首都渥太华,86万人。 加拿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93年为19970美元,是 西方七大工业化国家之一。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都很 发达,资源工业、初级制造业和农业也是经济的重要 支柱。加拿大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很大。在8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期,加拿大经济有过一段明显的衰退,后来 有所回升,但增长仍然比较缓慢,失业率也相当高。 国家货币是加拿大元,1995年与美元的汇率大约是1 加元兑换0.73美元。 加拿大幅员辽阔,但是耕地面积只有4600万公顷左右,不足国土面积的5%,这是因为它处于高纬度,很大一部分地区在北极圈里面,气候寒冷。另外,还有永久性的放牧地约2800万公顷。加拿大西、北、东三面分别靠着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海岸线长达24.38万公里。加拿大的淡水和水利资源都十分丰富,马更些河全长4241公里,是北美洲第二长河;五大湖与美国接壤,河流众多,领土的7.5%由淡水覆盖,占世界淡水水面的15%。加拿大的气候、土壤条件及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全国地势呈西高东低状,西部雨量较少而气候较温暖,东部大西洋各省则相反。加拿大的林业资源也居世界前列,森林面积约440万平方公里,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加拿大的农场全部集中在南部,尤其是与美国毗邻的40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位于北纬49-53°之间,类似于我国黑龙江省的北部。加拿大最重要的农业区是通常所说的“大草原地区”,即阿尔伯塔、萨斯喀彻温和曼尼托巴三个省,那里的土壤以肥沃的棕壤和黑土为主,保肥性状良好,是国家的粮仓,不利条件是雨水不够充足。另外一个重要农区是“中部地区”,即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中部地区是加拿大人口最密集的工业区,农业主要集中在河流盆地,其最南端相当于我国的沈阳市,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主要种植饲料作物。“大西洋沿岸”各省的农业集中在沿岸地区,它的西部地区多山,农耕作业大部分局限于高其地及盆地,主要有养牛业和饲料作物。“太平洋地区”只有一个省,即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部分是高山和森林,木材蓄积量占全国的2/5,但耕地只占全省面积的2%,农场集中在温哥华岛上。这个省是全国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此外,花卉、园艺等产品也较重要。加拿大的“北部地区”位于北纬55°以北,商业性的农场为数不多,但是该地区发展农业有很大的潜力。据估计,这个地区拥有120万公顷可供开垦的耕地及辽阔的放牧地。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 1、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居于世界前列加拿大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第7大 粮食生产国。在农业生产总值中,种植业产值约占62%,畜牧业占38%。 2. 1993年加拿大的粮食产量为5224万吨。若按人口平均,其粮食产量名列世界第二。1994年加拿大农业劳动力只有39.2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7%。90年代初期,每个农业劳动力的生产值高达43000美元。平均来看,一个加拿大的农业劳动力能生产134吨粮食,2.4吨牛肉,3吨多猪肉和近13吨牛奶(表1、2)。 表1 加拿大主农产品的产量和人均占有量 年份1979-1981 1991 1993 人均占有量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武汉市 *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 武汉灵星禽业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市桂子米业有限公司 *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湖北金林原 种畜牧有限公司 武汉市江夏区金龙畜禽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银河生态农 业有限公司 *武汉多福科技农庄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统一企业 食品有限公司 武汉佳宝糖业有限公司武汉通威饲料有 限公司湖北白牡丹面业有限公司武汉东 方神韵纺织有限公司 益海嘉里(武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武汉飘飘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蒙牛(武汉)友芝友乳业有限公司武汉光明乳品 有限公司 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天升康 源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市汉南坛山畜牧有限公司 武汉康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正达饲料有限公司 武汉市富泰天乐农贸有限公司 武汉市西湖园艺有限公司 武汉兴正实业有限公司 武汉中排粮油有限公司 *湖北天种畜牧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市汉口精武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武汉开隆高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武汉市明翔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武汉谦森岛 庄园有限公司 武汉新辰食品有限公司 武汉市新洲区星球米业有限公司武汉市新洲宏发 油脂工业有限公司武汉帝元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升阳食品 ( 武汉 ) 有限公司武汉长华食 品贸易有限公司武汉福达食用油调料有限 公司武汉天龙饲料有限公司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有限公司湖北绿世界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黄石市

黄石市方辰棉业有限公司 湖北健丰牧业有限公司 黄石市联海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芳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黄石珍珠果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湖北邦之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劲牌有限公司 黄石市辉煌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大冶市灵溪风味食品有限公司阳新县长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阳新富川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阳新远东麻业有限公司 襄樊市 襄樊丽波乳业公司 襄樊祯德肉类食品有限公司 襄樊赛亚米业有限公司 襄樊市晶琦米业厂 襄樊久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妞妞食品有限公司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襄樊鑫方圆纺织有限公司 *襄樊万宝粮油有限公司 襄樊市襄阳仁杰粮油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成立省环保厅应急与信访办公室的通知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成立省环保厅应急与信访办公 室的通知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鄂环办[2011]71号 【发布部门】湖北省环境保护厅 【发布日期】2011.03.31 【实施日期】2011.03.3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成立省环保厅应急与信访办公室的通知 (鄂环办[2011]71号)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 为适应新形势下环境应急与信访工作的需要,依据环保部《“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和《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环发[2010]146号)的有关要求,厅党组决定成立厅应急与信访办公室(简称应急信访办),履行厅环境应急与信访工作职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厅应急信访办组成 目前厅应急信访办由6人组成:张金星、李志军、李俊华、屈华、陈实、葛红波,张金星行使负责人职责。

应急信访办办公地点: 厅主楼508室电话:87167135 厅副楼515室电话:87166810(应急、传真) 87163060(信访) 邮箱:xinfangban@https://www.doczj.com/doc/cb8061756.html, 应急信访办设立应急信访值班室,值班室设在厅副楼一楼,值班员由应急信访办人员轮流担任,主要负责受理电话投诉、接待群众来访和应急值班等,应急值班和信访投诉电话87167153。 二、厅应急信访办基本职能 厅应急信访办基本职能为协调配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组织处理环境信访事项。 具体工作职责 (一)负责全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编制、修订省环境安全应急预案; (二)负责环境应急信息通报和应急预警工作; (三)负责督导检查涉危、涉重以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经营等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环境应急演练、环境应急处置和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等工作; (四)按照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协调省内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和跨区域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理; (五)指导、协调地方政府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警工作,协助有关单位组织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损失评估等工作;协调处理因其它事故造成的次生环境污染事件; (六)统筹谋划全省环境应急与信访能力建设,组织应急与信访岗位培训; (七)负责全省环境信访督导检查工作,受理本级和上级交办的环境信访事项并负责信息报送; (八)参与涉及环境安全的涉危、涉重等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经营的环境管理工作;

湖北恩施市概况

湖北恩施市概况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腹地,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全市国土面积3972平方公里,总人口79万人(2007年末)。境内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文化厚重,有“中国硒都”、“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烟草王国”、“天然氧吧”等美誉。近年来,恩施市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西部大开发良好机遇,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和“四三二”工作重心,以恩施大峡谷、恩施女儿会、恩施玉露茶“三张名片”为抓手,致力打好生态牌、文化牌、旅游牌,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200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湖北省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全省农村党的建设先进县(市)”等荣誉。 近年来,恩施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提出并规划了打造“仙居恩施”的发展蓝图,即结合产业发展打造“三张名片”,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发展建设“八大生态走廊”,让市民像神仙一样生活居住,让客人体验神仙般的恩施生活,实现农民生活城镇化、市民生活乡村化。“仙居恩施”的提出是全市上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是指导恩施市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战略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主要目标是要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八大生态走廊:即恩施大峡谷黄鹤楼生态走廊;“恩施玉露”生态走廊;“清江源”现代

烟草农业生态走廊;梭布垭石林生态走廊;“318”国道生态走廊;“清江画廊”生态走廊;莲花池生态走廊;“小溪”生态走廊。八条生态走廊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突出特色民居改造、产业发展、生态公路建设等重点,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将重点景区与乡村生态旅游有效融合,成为新农村建设新标向。打造“仙居恩施”,建设“八大生态走廊”,将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融入一体,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理念由基础建设到生态建设的升华,示范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扩张,使“恩施模式”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善。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上游,西北邻重庆市。汉巫县地,三国时吴置沙渠县,元为施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施州卫,清雍正六年(1728)改卫置恩施县,1982年划县城关镇及近郊置恩施市,1983年恩施县并入,恩施市境内为鄂西南山地。主要有煤、铁、硫、水晶石等矿产,农业主产有玉米、水稻、红薯、小麦等,经济作物以桐、茶、漆、麻著名,恩施黑猪为优良品种。珍贵树种有穗花杉、珙桐、水杉等,产党参、当归、天麻等100多种药材。有机械、采煤、电力等工业。土特产品有玉露茶、板桥党参、石窑当归、紫油厚朴、香菌、中华猕猴桃等,是历史古城,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曾迁此,名胜古迹有连珠塔、文昌祠、柳州城遗址等。 道地药材 恩施市居“华中药库”的中心,属湖北省乃至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武汉市 *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 武汉灵星禽业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市桂子米业有限公司 *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 湖北金林原种畜牧有限公司 武汉市江夏区金龙畜禽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银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武汉多福科技农庄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 武汉佳宝糖业有限公司 武汉通威饲料有限公司 湖北白牡丹面业有限公司 武汉东方神韵纺织有限公司 益海嘉里(武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武汉飘飘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蒙牛(武汉)友芝友乳业有限公司 武汉光明乳品有限公司 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天升康源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市汉南坛山畜牧有限公司 武汉康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正达饲料有限公司 武汉市富泰天乐农贸有限公司 武汉市西湖园艺有限公司 武汉兴正实业有限公司 武汉中排粮油有限公司 *湖北天种畜牧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市汉口精武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武汉开隆高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武汉市明翔肉类食品有限公司 武汉谦森岛庄园有限公司 武汉新辰食品有限公司 武汉市新洲区星球米业有限公司 武汉市新洲宏发油脂工业有限公司 武汉帝元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升阳食品(武汉)有限公司 武汉长华食品贸易有限公司 武汉福达食用油调料有限公司 武汉天龙饲料有限公司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有限公司湖北绿世界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黄石市

黄石市方辰棉业有限公司 湖北健丰牧业有限公司 黄石市联海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芳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黄石珍珠果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湖北邦之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劲牌有限公司 黄石市辉煌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大冶市灵溪风味食品有限公司 阳新县长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阳新富川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阳新远东麻业有限公司 襄樊市 襄樊丽波乳业公司 襄樊祯德肉类食品有限公司 襄樊赛亚米业有限公司 襄樊市晶琦米业厂 襄樊久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妞妞食品有限公司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襄樊鑫方圆纺织有限公司 *襄樊万宝粮油有限公司 襄樊市襄阳仁杰粮油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文件01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文件 鄂环办[2010]175号 关于印发《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 规定(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 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结合我省实际,现将《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三日 主题词:环保生态乡镇规定通知 附件: 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 生态乡镇建设是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环境保护优 化农村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也是现阶段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为规范我省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工作,制定本规定。 一、申报范围 市辖区、县级市、县以下各类建制镇、乡、涉农街道等乡(镇)级行政区划单位。 二、申报条件 在申报范围内,经自查达到《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试行)》(附后)各项要求的单位,可以申报。 三、申报程序、内容与时间

(一)申报程序。申报省级生态乡镇须由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获批准,省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所属乡镇申报省级生态乡镇直接向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环保局提出申请,报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进行预验收审查。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预验收合格后向省环保厅提出复核申请,并将乡镇申报材料及预验收报告报省环保厅。 (二)申报内容。申报省级生态乡镇应提供以下材料:申报表、创建工作总结,创建工作技术报告、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工作总结包括: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创建过程、主要活动和所取得的成效。技术报告包括:生态乡镇申报表、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证明材料(包括有关监测、检测报告)以及反映创建工作情况的图片及所在地县(市、区)级人民政府申报文件、所在地市(州)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预验收意见,有条件的地方可提供反映创建工作的音像资料等。所有书面材料应单独装订成册。 (三)预验收报告。内容包括各乡镇的基本情况、现场核查情况、指标达标情况、市(州)环保局的预验收意见等。 (四)申报时间。省环保厅受理申报时间截止为每年的6月30日。逾期未上报,延至下一年度申报。2010年申报材料应于12月30日前上报省环保厅。 四、审查与复核 (一)审核。省级生态乡镇的创建,由各市(州)环保局按照要求组织预验收,将验收合格的乡镇的申报材料一式两份上报省环保厅。省环保厅组织专家组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依据专家组的审核意见,对申报材料符合要求的乡镇进行实地核查。实地核查包括听取汇报、现场检查、社会调查等。 (二)公示。对通过考核验收的乡镇,由省环保厅在门户网站或其他全省发行的媒体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对公示期间有异议的乡(镇、街道、办事处),省环保厅将组织专家和所在地市(州)环保局对公示中提出的问题提进行现场调查。 (三)命名。对通过公示的乡镇,由省环保厅进行命名、授牌。 五、监督管理 (一)省环保厅对达到省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的乡镇实行动态管理,每3年组织一次复查。复查由各市(州)环保局负责实施,对存在问题的乡镇实行限期整改,整改时限为半年。各市(州)环保局应于当年10月底前将本年度复查情况及整改落实情况报送省环保厅。省环保厅对各市(州)环保局的省级生态乡镇管理工作进行抽查,抽查发现问题较多的乡镇,取消其省级生态乡镇称号,并暂停受理该市的省级生态乡镇验收申请。 (二)已命名的省级生态乡镇应不断巩固深化创建工作,每年向市(州)环保局提交年度工作报告。市(州)环保局应在每年11月底前向省环保厅上报本

湖北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管理政策解读

湖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管理办法及政策解读 各市、州、县(区)农业局(委): 为规范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我厅修订了《湖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原《湖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管理办法》(鄂农种发〔2004〕50号)同时废止。 湖北省农业厅 2015年7月8日 第一条为规范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服务农业生产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的申请、受理、试验、公告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主要农作物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的主要农作物。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品种引种是指从与湖北相邻省(市)同一生态区域引进通过该省(市)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的行为。相邻省(市)指河南、陕西、湖南、江西、安徽、重庆六个省(市)。 第五条市州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品种引种工作,其所属种子管理机构负责品种引种的日常工作。按照引种种植区域划分,申请在市州境内引种的为市州级品种引种,申请在全省范围内引种的为省级品种引种。 第六条品种引种应当引进符合农业生产和结构调整急需,符合种植安全、农业增效和产业化发展需要的品种。转基因品种应符合《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第七条开展品种引种的市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品种引种实施

办法,对引种农作物种类、引种试验、引种标准等予以明确,并报省农业厅备案。省级品种引种应加强与品种审定工作的衔接,引种试验、引种标准参照湖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品种审定标准执行。 第八条品种引种由品种第一选育单位或个人(以下简称“申请者”),根据拟引种区域向相应的种子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申请者应填报《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申请书》,申请书的主要内容: (一)申请者; (二)农作物种类和品种名称; (三)品种来源(杂交种含亲本来源); (四)品种审定证书及公告(复印件); (五)转基因品种应提供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复印件); (六)品种真实性和申请材料真实性承诺书。 第九条对已受理的品种引种,由受理机构安排品种引种试验和转基因成分检测。申请者应提供质量合格的种子参加引种试验,并提交品种标准样品,否则,视同撤回申请。 市州级品种引种试验,由市州种子管理机构根据辖区内的农作物布局与种植区划,因地制宜组织实施。 省级品种引种试验,由省种子管理局根据生产需要纳入湖北省同类型品种区域试验进行。引种试验为一个生产周期,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真实性等性状进行试验验证。 第十条引种试验结束后,受理机构应组织品种引种审查。市州级品种引种由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成立专家组进行审查。省级品种引种由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相应专业组进行审查。引种审查时,受理机构应提供以下材料:

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经济 国民经济发展 湖北是经济强省,2012年GDP达22250.16亿元,增速达11.3%,快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九位;人均GDP38878元人民币,折合6158美元,居中国中部省份第一位。 湖北消费水平较高,201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9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居全国第六位。城镇实现零售额7795.57亿元,增长16.8%;乡村实现零售额1401.24亿元,增长11.7%。全省城镇居民收入22903.8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全省企业在岗职工工资达到37672元,年均增长18.9%。2012年全省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04.17亿元,比上年增长27.6%。产业结构稳步升级,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848.77亿元、11190.45亿元和8210.94亿元,分别增长4.7%、13.2%和10.8%。三大产业结构为12.8:50.3:36.9。 截至2012年12月,湖北省有11个国家级开发区分别是: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东湖高新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即光谷,含东湖综合保税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4月在开发区内设出口加工区。含武汉出口加工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含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孝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农业 2012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848.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粮食种植面积418.0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8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29万公顷,减少1.58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5.73万公顷,增加2.7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441.81万吨,比上年增产53.28万吨,增长2.2%;棉花总产量53.15万吨,增产0.57万吨,增1.1%;油料产量319.66万吨,增产14.95万吨,增长4.9%。 第二产业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2012年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1230家,比上年净增1312家,增长13.2%。完成工业增加值955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工业产品结构改善,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增加值270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8.3%。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全省工业完成销售产值31012.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钢铁、汽车、石化、电力、食品、电子信息、纺织、装备制造、建材等重点行业实现销售产值超千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3%。全年全省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02.90亿元,增长10.6%;其中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576.90亿元,下降1.0%。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全省资质以内建筑企业2774家,完成施工产值6865.67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实现利润291.18亿元,增长25.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