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海淀区高三年级二模物理试题(word)

2013年海淀区高三年级二模物理试题(word)

2013年海淀区高三年级二模物理试题(word)
2013年海淀区高三年级二模物理试题(word)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物理能力测试

2013.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B. —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C. 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

D. 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减小

14.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n=2轨道跃迁到n=1轨道

A. 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

B. 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

C. 原子要放出一系列频率不同的光子

D. 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

15.如图2所示,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

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初动能增大,应该

A. 改用红光照射

B. 改用紫光照射

C. 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

D. 增大绿光的强度16.甲、乙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周

期之比为T1:T2= 1:8,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

A. R1:R2 = 1:4, v1: v2 =2 :1

B. R1:R2 =4 : 1, v1: v2=2: 1

C. R1:R2 = 1 :4, v1: v2=1 : 2

D. R1:R2 = 4 : 1, v1: v2=1: 2

17.如图3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

连接,输入电压V t u )100sin(2220π=。

副线圈接入电阻的阻值R =100Ω。则

A. 通过电阻的电流是22A

B. 交流电的频率是100Hz

C. 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00V

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484W 18.—根弹性绳沿x 轴放置,左端位于坐标原点,用手握住绳的左端,

当t = 0时使其开始沿y 轴做简谐运动,在t=0.25s 时,绳上形成 如图4所示的波形。关于此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列波为横波,0点开始时向上运动

B. 此列波的波长为2m,波速为8m/S

C. 在t = 1.25s 后,A 、B 两点的振动情况总相同

D. 当t=10s 时,质点B 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

19.如图5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两电压表可看作是 理想电表,当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左端向右端滑 动时(设

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灯泡L 2变暗,V 1表的示数变小,V 2表的示数变大

B. 小灯泡L 2变亮,V 1表的示数变大,V 2表的示数变小

C. 小灯泡L 1变亮,V 1表的示数变大,V 2表的示数变小

D. 小灯泡L 1变暗,V 1表的示数变小,V 2表的示数变大

20.如图6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一质量为m 的木 板

B ,木板表面光滑,左端固定一轻质弹簧。质量为2m 的木块A 以

速度v 0从板的右端水平向左滑上木板B 。在 木块A 与弹簧相互作

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弹簧压缩量最大时,B 板运动速率最大

B.

S 板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C. 弹簧给木块A 的冲量大小为2mv 0/3

D.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v 02/3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2分)

本部分共4小题,共72分。

21. (18 分)

(1) (4分)某同学在测定一厚度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的折射率时,先在白纸上作一与圆柱

横截面相同的圆,圆心为0。将圆柱形玻璃的底面与圆重合放

在白纸上。在圆柱形玻璃一侧适当位置竖直插两枚大头针P1

和P2,在另一侧适当位置洱先后插两枚大头针P3和P4,先使

P3能够挡住P2、P1的像,再插大头针P4时,使P4能够档住P3

和P2,P1的像。移去圆柱形玻

璃和大头针后,得图7所示的痕迹。

①图中已画出P1P2的入射光线,请在图中补画出完整的光路图,并标出光从玻璃射入空气的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

②用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表示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为n=_______。

(2) (14分)为了较准确地测量一只微安表的内阻,采用图8所示实验电路图进行测量,实验室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内阻约 300Ω

A. 待测微安表(量程500A

B. 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Ω)

C.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

为10Ω)

D.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1KΩ)

E. 电源(电动势为2V,内阻不计)

F. 保护电阻R0(阻值为120Ω)

①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填“C”或“D”);

②按照实验电路在图9所示的方框中完成实物图连接。

③实验步骤:

第一,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零;

第二,闭合开关S,将滑片缓慢左移,使微安表满偏;

第三,保持滑片不动,调节R的电阻值使微安表的示数正好是满刻度的

2/3时,此时接入电路的电阻箱的

示数如图10所示,阻值R为______Ω。

第四,根据以上实验可知微安表内阻的测量值R A为_______Ω

④若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R'时,微安表的示数正好是满刻度的1/2,认为此时微安表内阻就等于R'0则此时微安表内阻的测量值R'与微安表的示数正好是满刻度的2/3时微安表内阻的测量值R A相比,更接近微安表真实值的是______。(填“R'”或“R A”)

22.(16分)如图11,水平桌面固定着光滑斜槽,光滑斜槽的末端和一水

平木板平滑连接,设物块通过衔接处时速率没有改变。质量m1=0.40kg

的物块A从斜槽上端距水平木板高度h=0.80m处下滑,并与放在水平木板

左端的质量m2=0.20kg的物块B相碰,相碰后物块B滑行x=4.0m到木板的

C点停止运动,物块A滑到木板的D点停止运动。已知物块B与木板间的

动摩擦因数μ=0.20,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1) 物块A沿斜槽滑下与物块B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2) 滑动摩擦力对物块B做的功;

(3) 物块A与物块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3. (18分)图12所示为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它由两个铝制D型金属扁盒组成,两个D形盒正中间开有一条狭缝,两个D型盒处在匀强磁场中并接在高频交变电源上。在D1盒中心A处有离子源,它产生并发出的a粒子,经狭缝电压加速后,进入D2盒中。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半个圆周后,再次经狭缝电压加速。为保证粒子每次经过狭缝都被加速,设法使交变电压的周期与粒子在狭缝及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一致。如此周而复始,速度越来越大,运动半径也越来越大,最后到达D型盒的边缘,以最大速度被导出。已知a粒子电荷量为q,质量为m,加速时电极间电压大小恒为U,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D型盒的半径为R,设狭缝很窄,粒子通过狭缝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设a粒子

从离子源发出时的初速度为零。(不计a粒子重力)求:

(1) a粒子第一次被加速后进入D2盒中时的速度大小;

(2) a粒子被加速后获得的最大动能E k和交变电压的频率f

(3)a粒子在第n次由D1盒进入D2盒与紧接着第n+1次由D1盒进

入D2盒位置之间的距离Δx。

24.(20分)如图13所示,四分之一光滑绝缘圆弧轨道A P 和水平绝缘传送带PC 固定在同一 竖直平面内,圆弧轨道的圆心为0,半径为R 0传送带PC 之间的距离为L,沿逆时针方向 的运动速度v=gR .在PO 的右侧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 、电荷量 为+q 的小物体从圆弧顶点A 由静止开始沿轨 道下滑,恰好运动到C 端后返回。物体与传送 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不计物体经过轨道与传 送带连接处P 时的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

(1) 求物体下滑到P 点时,物体对轨道的压力F

(2) 求物体返回到圆弧轨道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3) 若在PO 的右侧空间再加上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

感应强度为B 的水平匀强磁场 (图中未画出),物体从圆弧顶点A 静止释放,运动到C 端时的速度为

2

2gR ,试求物体 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t 。

海淀高三物理二模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5.7

选择答案题

13.B 14. A 15. B 16. A 17. C 18. D 19. C 20. D

实验题

21.(18分)

(1)(4分)

① 光路图正确有箭头1分;入射角、折射角标度正确1分 ②1

2sin sin θθ……2分 (2)(14分)

①C ……3分

②实物图补画正确……3分

③145.5 ……3分, 291……3分

④R A1……2分

计算题

22.(16分)

(1)设物块A 滑到斜面低端与物块B 碰撞前时的速度大小为v 0,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01121v m gh m =

……………………2分 gh v 20=

解得:v 0=4.0m/s ………………2分

(2)设物块B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摩擦力做功为W ,则

f=μm 2g ……………………2分

W=-μm 2gx ……………………2分

解得:W=-1.6J ……………………1分

(3)设物块A 与物块B 碰撞后的速度为v 1,物块B 受到碰撞后的速度为v ,碰撞损失的机械能为E ,根据动能定理、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有

O P 1 图6答案 P 2 P 4 P 3 θ1 θ2 G μA + - 图8

-μm 2g x=0-2

1m 2v 2……………………1分 解得:v=4.0m/s

v m v m v m 21101+=…………………1分

解得:v 1=2.0m/s …………………1分 E v m v m v m ++=222112012

12121…………………2分 解得:E=0.80J …………………2分

23.(18分)

(1)设α粒子第一次被加速后进入D 2盒中时的速度大小为v 1,根据动能定理有 212

1mv qU =……………………2分 m

qU v 21=……………………2分 (2)α粒子在D 形盒内做圆周运动,轨道半径达到最大时被引出,具有最大动能。设此时的速度为v ,有

2

mv qvB R

= ……………………2分 解得:qBR v m

=……………………2分 设α粒子的最大动能为E k ,则

E k =22

1mv ……………………2分 解得:E k =m

R B q 22

22 ……………………2分 设交变电压的周期为T 、频率为f ,为保证粒子每次经过狭缝都被加速,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一周的时间应等于交变电压的周期(在狭缝的时间极短忽略不计),则 R

v m Bqv 2

=,T R v π2= 解得:T=Bq

m π2……………………1分

T

f 1=

m Bq f π2= ……………………1分 (3)离子经电场第1次加速后,以速度1v 进入D 2盒,设轨道半径为r 1

q

mU B qB mv r 2121== 离子经第2次电场加速后,以速度v 2进入D 1盒,设轨道半径为r 2 轨道半径:q

mU B qB mv r 22122?== ………

离子第n 次由D 1盒进入D 2盒,离子已经过(2n-1)次电场加速,以速度21n v -进入D 2盒,由动能定理:

02

1)12(212-=--n mv Uq n 轨道半径:q

mU n B qB mv r n n 2)12(112-==-……………………1分 离子经第n+1次由D 1盒进入D 2盒,离子已经过2n 次电场加速,以速度v 2n 进入D 1盒,由动能定理:

021222-=n mv nUq 轨道半径:q mU n B qB mv r n n 22121==+……1分 则x ?=2)(1n n r r -+ …………1分(如图所示) x ?=2(

)122(22)122--=--n n q

Um B Bq mv Bq mv n n ……………………1分 24.(20分) (1)设物体滑到P 端时速度大小为P v ,物体从A 端运动到P 端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12

P mgR mv =…………………………1分 解得:2P v gR =…………………………1分

x n+1

n

n +1 Δx x n

设物体滑到P 端时受支持力为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P v N mg m R

-= …………………………1分 解得:N=3mg …………………………1分

设物体滑到P 端时对轨道压力为F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F = N =3mg …………………………1分

(2)物体到达C 端以后受滑动摩擦力,向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向左运动 距离为x 时物体与皮带速度相同,设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 ,则 fx=mgR mv 2

1212=………………………1分 物体从皮带的P 端滑到C 端摩擦力做功 -fL=0-22

1p mv ………………………1分 gR m fL 22

1=

………………………1分 解得:x=L 21………………………1分 即物体在皮带上向左先做匀加速运动一半皮带长度后,与皮带同速向左运动,即再次到达P 点时速度大小是v=gR ………………………2分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在斜面上上升的高度H ,则 mgH=

212

mv 解得H=2R ……………………2分 说明:其他方法答案正确均得分。

(3)设电场强度为E ,在无磁场物体从A 端运动到C 端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00mgR mg Eq L μ-+=- ……………………1分

解得E=()mg R L qL

μμ-……………………1分 在有磁场情况下物体从P 端运动到C 端的过程中,设任意时刻物体速度为v ,取一段极短的含此时刻的时间t ?,设在此时间段内的速度改变量为v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v mg Eq qvB ma m

t

μ?-+-==?……………………1分 两边同时乘以t ?再对两边求和 v m t qBv t Eq mg ?∑=?∑+?+∑-μμ)( ……………………1分 而v t x L ?=?=∑∑ ……………………1分

)(p c

v v m v m -'=?∑ 而2

2gR v c =',gR v p 2= 则22gR m

v m -=?∑……………………1分 以上结果代入上式,得

2()2

gR mg Eq t qBL m μμ-++=- 化简得 t=2

22L gR

qBL mgR gR μ+……………………1分

海淀区2018届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北京海淀区九初三(二模) 语 文 2018.5 学校 姓名 成绩 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请你欣赏下面东汉隶书名作《张迁碑》选帖,完成(1)—(2)题。(3分) (1)隶书笔画典型的特征之一是横画_______。(1分) (2)下列对这幅作品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 .字形宽扁,方正典雅,古拙大气。 B .章法横有行,纵有列,沉着稳重。 C .线条厚重,起笔与收笔多用方笔。 D .笔法斜侧,洒脱飘逸,曼妙多姿。 2. 树文明礼仪之新风,立诚实守信之根本,是当代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某校学生会组织学校多个社团,开展“知礼守信——做文明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 是学生会宣传部负责人拟写的一则倡议书,请你完成(1)—(3)题。(6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文明有礼、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的仪表、仪容、仪态,可以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底(y ùn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要我们“勿自欺”“勿欺人”,这是做人之根本。知礼守信,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 知礼守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民族崛起的希望。①作为校园主人,我们应当遵守文明礼仪,弘. 扬诚实守信之风;②我们要将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建文明和谐。 为此,校学生会特向全校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相互尊重,谦和恭谨;注重仪容,衣着整洁;心平气和,沉稳专注;彬. 彬有礼,端庄大方。 二、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关心他人,互相帮助。 三、诚信做人,言行一致,知错就改;诚信处事,一诺千金;诚信考试,严谨求真。 同学们,我们要让知礼守信不再是简单的口号,而成为每个学子修身律己的行为准则。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谱写新时代文明中学生的新篇章! 校学生会 2018年6月2日 (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根据拼音所写汉字、加点字笔画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彬. 彬有礼(bīng) 底蕴 “弘”字是6画 B.彬. 彬有礼(bīn) 底蕴 “弘”字是5画 C.彬. 彬有礼(b īn ) 底韵 “弘”字是6画 D.彬. 彬有礼(bīng) 底韵 “弘”字是5画

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能源、材料和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破镜难以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卢瑟福根据科学猜想建立起来的 D.电饭锅用超导材料做加热器可以大大提高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效率 2.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人触电,立即用手拉人 B.安装电路时,开关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 C.保险丝熔断,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D.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接触笔尾的金属电极 3.如图所示,演员与观众高声齐唱《我和我的祖国》,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 A.速度B.响度C.音调D.音色 4.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种烟雾报警装置,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弱,0R为定值电阻。当电流表示数减小至某一值时,该装置才能发出报警声。S闭合后,在没有烟雾遮挡射向R光线情况下,该装置没有发出报警声。当有烟雾遮挡射向R的光线时() A.0R两端电压增大 B.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增大 C.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之比变大 D.要增强该装置的灵敏度,应该增大0R的阻值 5.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如分别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两实心物体a和b,放在水中静止后,则

A.a漂浮,a受浮力大于b B.b漂浮,b受浮力大于a C.a沉底,a受浮力大于b D.b沉底,b受浮力大于a 6.1月6日,新年第一场天文奇观﹣﹣“日偏食”如约而至,如图是东营市民拍摄的日偏食照片。下列光现象与日偏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筷子“折断”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D.水中倒影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 S1时,R1两端的电压为U1,电压表 V1和 V2的示数之比为 3∶2;若只闭合开关 S2时,R2 两端的电压为U2,电压表 V1和 V2 的示数之比为 6∶5,则R1与R2 的电阻之比以及电压U1和U2之比分别为() A.2∶5;4∶5 B.2∶5;5∶6 C.5∶9;5∶6 D.5∶9;8∶9 8.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 B.物理学家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 9.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监测河水流速变化的装置原理图。机翼状的探头始终浸没在水中,通过连杆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上下移动,电源电压保持4.5V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定值电阻R1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15Ω 1A”。闭合开关S,随着水流速度的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3年广州中考物理试卷及详细答案

201 3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物理考试 第一部分(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某机器的能量流向图如图1所示,据此推测该机器可能是 A.热机 B.电动机 C.发电机 D.电热水器 2.一般分子的直径约为0.4纳米,碳纳米管内部是空的,外部直径只有几到几十纳米,密度 远小于钢,而强度远大于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是体积单位 B.碳纳米管可制造不消耗能量的电动机 C.碳纳米管可作为制造防弹背心的材料 D.碳纳米管可制造尺寸小于一般分子的器件 3.如图2所示,灯泡Ll比L2亮,电压表V2示数为6V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Vl示数为6V B.V1示数大于6V C.V示数小于6V D.V示数大于6V 4.如图3所示,磁感线竖直向下,AB棒运动,电流表指针偏转 A. AB棒可能是竖直向下运动的 B. AB棒可能是水平向左运动的 C.开关断开,电流表指针也会偏转 D.实验说明电路有电流不一定需要电源 5.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4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40℃,这个过程中 A.煤油温度先升到40℃ B.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 C.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 D.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 6.图5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 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 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时小 D. ti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3时大 7.图6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8.线圈abcd转动过程中经过图7甲、乙位置时,导线ab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2019年湖北省十堰市物理中考试题

2010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物理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经济学家预言,新一轮科技革命领域将是能源、环境和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B.光是清洁卫生的,城市建设可随意使用玻璃幕墙 C.光纤通信和电话机通信原理是完全一样的 D.卫星通信是利用中波传递信息的 2.下列有关电学的初步知识中,正确的是 A.三线插座中两条线接火线,一条接零线 B.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C.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D.各种金属中铜的导电性能最好 3.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1所示,则关于 人的受力分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 D.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 4.下列有关压强和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B.无论是在十堰还是在西藏,做托里拆得实验的结果是一样的 C.设想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排开水的体积也减小一半 D.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处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5.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恒定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 A.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B.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电压表示数不变,灯变暗 D.电压表示数不变,灯变亮

6.下列有关光学知识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视机的遥控器前端发出的是紫外线 B.汽车的雾灯一般采用红光灯,是因为红光不容易被散射 C。患近视眼的人为了看清远处物体,应该在眼睛前面戴一个凹透镜 D.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7.下面有关安全教育的说法或解释正确的是 A。发生雷电时,不能在高大的建筑物下躲避,而可以在树下躲避 B。一旦发生电火灾应先打开消防栓用水灭火,再切断电源 C。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边,有1m的安全警戒线,应用的原理是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D。坐在行驶的汽车前排的人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刹车时人的惯性 8.如图3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水平放置且左端固定,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右移动,条形磁铁仍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 A。逐渐增大,方向向右 B。逐渐减小,方向向右 C。逐渐增大,方向向左 D。逐渐减小,方向向左 9.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A。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D。在S上看到的像沿S‘S方向以速度23m/s向S靠近 10.下列选项中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C

2019年北京海淀高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届海淀区高三二模试题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路遥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把目光投向变革中的现实生活,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情感与命运。他用生命所建构的 文学世界,呈现了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也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路。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主要反映1975年到1985年城乡广阔的社会生活。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这样说:“这十年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时期,其间充满了密集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我的基本想法是,要用历史和艺术的眼光观察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人的生存与生活状态。作品中将要表露的 对某些特定历史背景下政治事件的态度,看似是作者的态度,其实基本应该是那个历史条件下人物的态度,作者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真正体现巴尔扎克所说的‘书记官’的职能。 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方式,要求路遥一丝不苟、全方位地占有资料,熟悉所书写时代的特征与气质。路遥用6年左右的时间,潜心阅读了一百多部长篇小说,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以及农业、工业、科技、 商业等方面的书籍,还翻阅过这十年间的各类报刊杂志,手指头翻烂了,就缠上胶布翻。他屡次重返陕北故乡,深入到工矿企业、学校、集镇等地,进行生活的“重新到位”,加深对农村、城镇变革的感性体验。应该说,路遥在动笔创作这部“宏大叙事”的作品前就做足了功课。但路遥所坚持的现实主义创 作方法,在当时被文学评论界认为“过于陈旧”。

在新的文学潮流面前,路遥并没有选择迎合,而是坚定地固守传统。路遥所以执拗地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按他的说法:“生活和题材决定了我应 采用的表现手法,文学的‘先进’不是因为描写了‘先进’的生活,而是对特定历史进程中的人类活动作了准确而深刻的描绘。在中国这种一貫的文学环 境中,独立的文学品格自然要经受重大考验。在这种情况下,你之所以还能够坚持,是因为你的写作干脆不面对文学界,不面对批评界,而直接面对读者。只要读者不遗弃你,就证明你能够存在。 就这样,路遥以极大的艺术自信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行,抱病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198年12月30日,路遥给时任《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 蔡葵的信中,再次明确地宣誓了自己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当别人用西式餐具 吃中国这盘莱的时候,我并不为自己仍然拿筷子吃饭而害臊 事实上,路遥用最在乎读者的创作方法为读者做出的“这盘菜”,果真赢得了大众的好评。《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3月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其时的路遥仍保持着高度清醒的头脑,他强调“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之中,在无数胼手胝足创造伟大历史、伟大现实、伟大未来的劳动人民身上领悟人生 大境界、艺术大境界,应该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路遥是地道的陕北农民的儿子,陕北文化大气、包容、担当、进取、 利他的特点给予其特殊的熏陶与滋养。他懂得自己的艺术创作在本质上与父 亲的劳动并无二致,并由此生发出许多至理名言:如“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有耕种才有收获;即使没有收获,也不为此而终生遗憾”……这些 具有农民哲思的人生箴言,是路遥这位有着深刻农民情结与土地情结的作家 人生体悟的真实流露,这也是他长期思考人生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由此,他才

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一静止在水面上的测量船利用声纳测量海底深度的显示装置,图中两个波形是发出和接收的信号。已知发射信号持续时间为0.2s ,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则该处海水深度为 A .150m B .450m C .600m D .900m 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段时间,灯泡1L 和2L 同时熄灭,电压表示数明显变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灯泡1L 灯丝断了 B .灯泡1L 短路了 C .灯泡2L 灯丝断了 D .灯泡2L 短路了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U 且恒定,定值电阻0R 与滑动变阻器R 串联的电路,已知: 0R R ,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过程中,下列表示0R 和R 消耗的电功率0P 和R P 随 两电压表示数1U 、2U 的变化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A.B. C. D. 4.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错误的是:() A.木螺丝能轻松拧入木头,螺丝的螺纹可看作是一个斜面 B.汽车方向盘是一个轮轴,其本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C.将绳子把两根光滑的木棍绕起来,可以看作是滑轮组 D.蜡烛跷跷板在两端蜡烛都点燃时能上下摆动,因此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5.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水中倒影

B.手影游戏 C.小孔成的像 D.海市蜃楼 6.今年入夏,市政部门组织高压冲洗作业车辆,对我市长虹路高架的隔离墩进行冲洗养护,高架上某一水平路段上,一辆高压冲洗作业车装满水后,一边消耗大量的水对隔离墩进行高压冲洗。一边慢慢匀速向前行驶,关于冲洗过程中的高压冲洗作业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变小,势能变小,机械能变小 B.动能变小,势能不变,机械能变小 C.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D.动能不变,势能变小,机械能变小 7.用下列器材,在月球和地球上分别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测量值不发生变化的有() A.①②B.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将标有“6V 3W”字样的灯泡 L 和滑动变阻器R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 P 置于最右端,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为 6V 和0.3A;移动滑片 P 至某一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为 1V 和 0.5A。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2013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完整解析版)

2013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3分)(2013?广东)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 动B.人耳能听到各种频率的声音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不能在水中传播 2.(3分)(2013?广东)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关于汽车交通安全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A.保持车距B.雨天路滑,减速 慢行 C.行车时系好安 全带 D.禁止逆行 3.(3分)(2013?广东)下列电器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A.电动机B.发电机C.电烙铁D.电灯 4.(3分)(2013?广东)如题图所示的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试电笔的握法 B. 电灯和开关的 连接 C. 发生触电事故 时要立即断开 电源 D. 多个大功率用

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 5.(3分)(2013?广东)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越高的物 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B . 物体温度为0℃ 时内能为零 C . 双手互搓,手的 内能不会增加 D . 内能可自动地 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6.(3分)(2013?广东)如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 1、P 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P 1 >P 2 B . P 1>P 2 C . P 1>P 2 D . P 1>P 2 7.(3分)(2013?广东)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 ,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 ,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 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 . M 对桌面的压 强不变,压力不变 C . 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 . M 对桌面的压 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共21分) 8.(3分)(2013?广东)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 _________ .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中质量最小的是 _________ . 9.(3分)(2013?广东)在水银、硅、铁、玻璃中,属于半导体材料的是 _________ .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 _________ . 10.(3分)(2013?广东)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物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萘 熔点/℃ ﹣39 ﹣117 ﹣95 80.5 沸点/℃ 357 78 111 218

北京市2020年海淀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高清可编辑pdf)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2020.6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生动地记述过一种使他永难忘怀的特殊“体验”:“你攀上船头梳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泼浪,怎样喊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你再望一望那遥远的绿色海面,那里,波涛汹涌,永不停息,那里,阳光从千千万万舞动着的小明镜中反射到你的眼里,那里,海水的碧绿同天空明镜般的蔚蓝以及阳光的金黄色交融成一片奇妙的色彩一一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对俗世的敌人和他们的阴谋诡计的一切回忆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 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也就是说,审美体验是一种既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又不同于一般经验的特殊的东西,它该是那种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瞬间性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吴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或“妙悟”等,并制订出一系列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伫兴”,诗的作品中蕴含活生生的“兴象”;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达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游戏”“高峰体验”等,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 无论是审美体验还是艺术,归根到底,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都应当以此为根基加以阐明。但是,社会实践又总是通过审美体验去显现的。因此,需要追问,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是如何通过审美体验这个“中介”而转化为艺术的。这样,审美体验的探究价值自然是毋庸直疑的了。 (取材于王一川的《〈审美体验论〉导言》)l.下列有关审美体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恩格斯记述的海上奇妙体验,包含着他对自然壮美的欣赏和对自由的感悟。 B.审美体验应该是去除了功利、实用的目的,它强调直觉、想象等审美特征。 C.中西美学思想的一个相通之处是都认为审美体验与人生、艺术的本质相关。 D.审美体验是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所以它通过社会存在转化为艺术。 高三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人教版中考二模物理试题(练习)

人教版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所示的家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洗衣机 B.电热水器 C.电冰箱 D.笔记本电脑 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大小与重力大小总是相等 B.压力方向与重力方向总是重合 C.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压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 . 如图,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不亮,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L1断路B.L2断路C.L1短路D.L2短路 4 . 近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如图相机指向机构顺利完成休眠唤醒后的再次转动拓展任务,月球周围的环境与地球周围的环境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高达330℃;月球上没有空气,近似真空…根据以上信息,可初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月球车是用汽油机驱动的B.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 C.地面控制中心利用电磁波来遥控月球车D.月球车使用超声波探测仪来探测前方的障碍物 5 . 如图为小丁在体育测试1000m跑中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小丁是静止的 B.小丁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摩擦 C.小丁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D.小丁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 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B.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汽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C.外界对物体做功,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黄沙漫天”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7 . 同学们在课下的实践中是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垂直照射到“▽”形孔上,去观察地面上的光斑。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2013年武汉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13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 9.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 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 10.“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11.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A.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 B.用热值较高的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 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 12.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13.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是 14.如图所示,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保持磁体不动,若导线ab水平向右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导线ab水平向左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B.若导线ab竖直向上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C.若导线ab竖直向下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D.若导线ab斜向上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 15.同学们都是未来理想能源的探索者和使用者。关于未来理想能源,下列说法不合理 ...的是 A.必须全部转化为电能,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B.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C.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D.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16.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 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 ...发生的是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 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2020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有答案)

中考物理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经济学家预言,新一轮科技革命领域将是能源、环境和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B.光是清洁卫生的,城市建设可随意使用玻璃幕墙 C.光纤通信和电话机通信原理是完全一样的 D.卫星通信是利用中波传递信息的 2.下列有关电学的初步知识中,正确的是 A.三线插座中两条线接火线,一条接零线 B.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C.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D.各种金属中铜的导电性能最好 3.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1所示,则关于 人的受力分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 D.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 4.下列有关压强和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B.无论是在十堰还是在西藏,做托里拆得实验的结果是一样的 C.设想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排开水的体积也减小一半 D.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处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5.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恒定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 A.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B.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电压表示数不变,灯变暗 D.电压表示数不变,灯变亮

6.下列有关光学知识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视机的遥控器前端发出的是紫外线 B.汽车的雾灯一般采用红光灯,是因为红光不容易被散射 C。患近视眼的人为了看清远处物体,应该在眼睛前面戴一个凹透镜 D.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7.下面有关安全教育的说法或解释正确的是 A。发生雷电时,不能在高大的建筑物下躲避,而可以在树下躲避 B。一旦发生电火灾应先打开消防栓用水灭火,再切断电源 C。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边,有1m的安全警戒线,应用的原理是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D。坐在行驶的汽车前排的人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刹车时人的惯性 8.如图3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水平放置且左端固定,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右移动,条形磁铁仍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 A。逐渐增大,方向向右 B。逐渐减小,方向向右 C。逐渐增大,方向向左 D。逐渐减小,方向向左 9.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A。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D。在S上看到的像沿S‘S方向以速度23m/s向S靠近 10.下列选项中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C

2020北京海淀高三二模反馈物理含答案

2020北京海淀高三二模反馈 物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说明原子中有电子 B.目前人类使用的核电站就是利用核聚变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 C.铀、钚等重核分成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的过程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 D.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自发跃迁,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会缩小,这是分子间有间隙的缘故 B.室外飞扬的尘土会从打开的窗口飞入室内,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C.在绕地球运行的“天宫二号”中,扩散现象不会发生 D.“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斥力的作用 E.用瓶子装满一瓶砂糖,反复抖动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F.用于电子手表显示数字的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浮在水面上的薄油层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各种不同颜色,这是光的干涉形成的现象 B.光学镜头上镀有一层增透膜可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这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 C.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虹,这主要是由于光的干涉形成的现象 D.用光照射标准平面与待测器件表面之间的空气薄层所形成的明暗条纹,可检查器件表面的平整程度,这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4A.如图1所示为小明在玩蹦床的情景,其中A位置表示床面未受压力时的平衡位置,B位置是他从最高点直立下落的过程中脚压床面所到达的最低位置。若床面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空气阻力及床面的 质量均可忽略不计,将小明看成质点,对于他从最高点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床面从A位置下降到B位置的过程中,小明的速度不断变小 图1 A B

B .床面在B 位置时,小明所受合外力一定大于他所受的重力 C .床面从A 位置下降到B 位置的过程中,小明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D .小明从最高点运动到A 位置的过程中重力对他所做的功,与他将床面压至B 位置的过程中床面对他所做的功的绝对值一定相等 E .小明从最高点运动到将床面压至B 位置的过程中,重力对他做的功与床面弹力对他做的功的绝对值相等 F .小明从最高点运动到将床面压至B 位置的过程中,床面和小明(包含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4B .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 在A 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 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从A 下降到B 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小 B .物体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大 C .物体从A 下降到B ,以及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D .物体在B 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4C .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 I ,进入泥潭直到停住的过程称为过程 II ,则( ) A .过程 I 中钢珠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B .过程II 中阻力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I 中重力冲量的大小 C .过程II 中钢珠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过程I 与过程II 中钢珠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之和 D .过程II 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过程I 中钢珠所增加的动能 5.为了演示“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的现象,老师做了这样的演示实验:如图2所示,铝制水平横梁两端各固定一个铝环,其中环A 是闭合的,环B 是断开的,横梁可以绕中间的支点在水平面内转动。当装置静止不动时,用一磁铁的N 极去接近 A 环,发现A 环绕支点沿顺时针(俯视)方向转动。若不考虑由于空气流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其他条件相同,磁铁接近A 环越快,A 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就越大 B .若其他条件相同,而将磁铁的N 极接近B 环,则横梁一定不转动 C .无论磁铁靠近A 环或B 环,相应环中都有焦耳热产生 D .若磁铁N 极靠近A 环,沿磁铁运动方向观察,A 环会有沿环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6.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速度为1.0m/s ,t =0时波形如图3甲所示,此时质点a 位于波峰,质点c 位于波 A B 图 2 A B 图

2013年上海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2年上海中考物理试卷 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A.120℃B.100℃C.90℃D.80℃ 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专题:应用题。 分析:(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解答:解: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温度的含义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计上℃表示的温度就是摄氏温度,在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摄氏度. 2.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45°,反射角为() A.0°B.30°C.45°D.90°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由题意知,入射角为4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为45°.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比较简单,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应用题。 分析:生活中说的音量,就是指物理学中的响度. 解答:解:根据对响度的理解,可知生活中说的调节音量就是指改变声音的响度.故选B. 点评:了解生活中常说的词是指声音的什么特性:音量是指响度,音高是指音调,高保真是指音色,音品也指音色.

湖北省十堰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有答案)

2013年十堰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60分(生物20分、化学60分、物理8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写在其它区域无效。 4.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物理部分(80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下列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环保理念的是 A.太阳能 B. 煤 C. 石油 D. 柴薪 21.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 C.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D.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 22. 下列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书包的背带做得扁而宽B.推土机上装有宽大的履带 C.铁轨铺在一根根路枕上D.纸盒包装学生奶配备的吸管,有一端是尖的23.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将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速度,这种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比值定义法。我们在学习下列物理概念时:①温度,②热量,③功,④重力,⑤压强,⑥功率。其中用到类似方法的是 A.①②B.③④ C.⑤⑥D.③⑥ 24.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60cm B.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500dm3 C.中学生百米比赛的成绩约为8s D. 额定功率为11w的家庭用节能型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50mA 25.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A.助跑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起跳后升空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为零 D.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小 26.如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演示物理现象,则下列表述正确的 是 A.图甲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B.图乙用来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C.图丙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D.图丁用来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海淀二模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2019.5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路遥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把目光投向变革中的现实生活,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情感与命运。他用生命所建构的文学世界,呈现了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也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路。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主要反映1975年到1985年城乡广阔的社会生活。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这样说:“这十年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时期,其间充满了密集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我的基本想法是,要用历史和艺术的眼光观察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人的生存与生活状态。作品中将要表露的对某些特定历史背景下政治事件的态度,看似是作者的态度,其实基本应该是那个历史条件下人物的态度,作者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真正体现巴尔扎克所说的‘书记官’的职能。 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方式,要求路遥一丝不苟、全方位地占有资料,熟悉所书写时代的特征与气质。路遥用6年左右的时间,潜心阅读了一百多部长篇小说,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以及农业、工业、科技、商业等方面的书籍,还翻阅过这十年间的各类报刊杂志,手指头翻烂了,就缠上胶布翻。他屡次重返陕北故乡,深入到工矿企业、学校、集镇等地,进行生活的“重新到位”,加深对农村、城镇变革的感性体验。应该说,路遥在动笔创作这部“宏大叙事”的作品前就做足了功课。但路遥所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当时被文学评论界认为“过于陈旧”。 在新的文学潮流面前,路遥并没有选择迎合,而是坚定地固守传统。路遥所以执拗地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按他的说法:“生活和题材决定了我应采用的表现手法,文学的‘先进’不是因为描写了‘先进’的生活,而是对特定历史进程中的人类活动作了准确而深刻的描绘。在中国这种一貫的文学环境中,独立的文学品格自然要经受重大考验。在这种情况下,你之所以还能够坚持,是因为你的写作干脆不面对文学界,不面对批评界,而直接面对读者。只要读者不遗弃你,就证明你能够存在。就这样,路遥以极大的艺术自信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行,抱病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198年12月30日,路遥给时任《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蔡葵的信中,再次明确地宣誓了自己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当别人用西式餐具吃中国这盘莱的时候,我并不为自己仍然拿筷子吃饭而害臊 事实上,路遥用最在乎读者的创作方法为读者做出的“这盘菜”,果真赢得了大众的好评。《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3月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其时的路遥仍保持着高度清醒的头脑,他强调“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之中,在无数胼手胝足创造伟大历史、伟大现实、伟大未来的劳动人民身上领悟人生大境界、艺术大境界,应该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路遥是地道的陕北农民的儿子,陕北文化大气、包容、担当、进取、利他的特点给予其特殊的熏陶与滋养。他懂得自己的艺术创作在本质上与父亲的劳动并无二致,并由此生发出许多至理名言:如“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有耕种才有收获;即使没有收获,也不为此而终生遗憾”……这些具有农民哲思的人生箴言,是路遥这位有着深刻农民情结与土地情结的作家人生体悟的真实流露,这也是他长期思考人生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由此,他才有“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的响亮声音。 《平凡的世界》真实地记录了那个大转型时期,承担了“历史书记官”的功能;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价值,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继承,提供了鼓舞读者向上与向善的正能量。小说中的人物成为改革开放大潮下芸芸众生的缩影,人生充满挫折但自强不息,出身卑微但敢于追求爱情。《平凡的世界》重构了中国社会的精神食粮,温暖了无数人心。它尊重了大众并引导了大众、提升了大众,让无数读者在其间找到了精神寄寓。 (取材于梁向阳《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1.下列词语在文中不能表现路遥“像牛一样劳动”的一项是(2分) A. 潜心 B.屡次 C.执拗 D.抱病 2.下列说法不属于路遥现实主义创作观的一项是(3分) A.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情感与命运 B.用历史和艺术的眼光观察社会生活 C.反映创造人类历史的劳动者的大境界 D.跟随新的文学浪潮描写“先进”生活 3.《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是“改革开放大潮下芸芸众生的缩影”,具有典型意义。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以孙少平或孙少安为例,分析其典型意义。(4分) 4.作家梁向阳曾说:“作品是作家生命的存在方式,也是作家最好的纪念碑。”请根据材料一,为路遥《平凡的世界》这一“纪念碑”式的作品拟写题词。不超过20字。(4分)

大连中考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

大连市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二) 物理与化学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物理试卷共五大题(1~32小题),满分90分。 第一卷物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注意:第l~11小题中,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轻敲和重敲音叉的同一部位,音叉发出声音的不同点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2.2018年1月31日夜晚,天空出现月全食现象,形成月全食主要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3.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风扇 B.电饭锅 C.吸尘器 D.电视机 4.下列对温度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9℃ B.房间舒适的温度为23℃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20℃ D.大连冬天室外的平均温度为-35℃ 5.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大型货车的车轮很多 B.书包的背带较宽 C.篆刻刀的刀刃很薄 D.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6.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利用烤箱将食物烤熟 B.阳光下操场地面被晒热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病人发烧时用冷毛巾在头部降温 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了便于实验观察和测量,则 A.选择镀膜薄玻璃板做实验 B.用光屏来确定像的位置 C.实验的环境越亮越好 D.玻璃板倾斜放置于白纸上 8.下列各图是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和其周围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9.图l是某人荡秋千的示意图,人和秋千在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通过最 低点B,到达最高点C,A点高于C点。在这段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在A点,人和秋千的机械能最大 B.在C点,人和秋千处于平衡状态 C.从A到B,人和秋千的重力没有做功 D.从B到C,人和秋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 10.如图2所示,甲图是某压力传感器的工作电路图,电源电 压保持不变。R是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的图 象如乙图所示。则 A.随着F的增大,R阻值减小的越来越快 B.当F增大时,R0两端电压减小 C.当F减小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D.当F为0时,电路中总功率最小 11.如图3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木块,两端连接细绳,细绳通过滑轮分别与不同个数的钩码相连,此时木块恰好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及细绳自重。则剪断木块右侧的细绳后 A.木块的速度不变 B.桌面受到的摩擦力比原来小 C.细绳对左侧钩码的拉力大小为2mg D.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g 注意:第l2~14小题中,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12.关于厨房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 B.煲汤时,汤沸腾后,把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 C.炖菜时,蔬菜在汤汁中逐渐变咸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D.煮饭时,使用高压锅,饭熟的快,是因为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 13.如图4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及灯丝电阻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到a端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L变亮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D.电路总功率变大 14.图5是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的一个“浮沉子”。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 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小玻璃瓶开始下沉,改 变手的用力情况,小玻璃瓶也会悬浮在水中。松手后小玻璃瓶会上浮。则 A.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矿泉水瓶内的气体压强变大 B.小玻璃瓶内水的重力在瓶下沉时比在漂浮时大 C.小玻璃瓶悬浮时,玻璃瓶内的气体压强等于矿泉水瓶内的气体压强D.松开手后,小玻璃瓶上浮未露出水面过程中矿泉水瓶底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变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