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病人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体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出现了心血管疾病,其中左心衰竭是较为常见的疾病。
急性左心衰竭是指由于左心室泵功能突然降低或者室壁破裂等原因,导致心输出量急剧下降,从而引起广泛水肿,心源性休克和呼吸困难等表现。
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认真负责,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工作。
一、护理前准备对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护理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检查工具和药品。
在进行护理前,我们需要对医嘱进行一遍认真的复核,特别是药品的用量和给药时间要核对。
此外,我们还需要为患者做好护理环境的准备工作,如清洁床铺、更换床单等,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二、及时进行监测在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进行护理时,我们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的体征和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等。
对于心率异常的患者,我们要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此外,在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情况时,我们应立即给予氧气供应,以缓解患者的呼吸道症状。
三、合理的营养支持在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竭时,由于病情紧急,往往需要及时予以治疗。
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地进行营养支持,以满足患者的身体需要。
对于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我们应适当地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加重肝脏负担。
四、注意体位和体位转换在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进行护理时,我们需要注意患者的体位和体位转换。
对于极度疲劳的患者,我们要按照患者的身体状态,采取适当的卧姿和卧位。
在给患者提供食物和水分时,我们需要避免患者的头部过度向后仰,以免气道堵塞。
在患者需要坐起来或下床时,我们需要引导患者缓慢地挪动脚步,避免其突然活动引起脑部供血不足。
五、排除并发症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往往容易并发其他疾病。
在进行护理前,我们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病史,以便更好地进行监测和护理。
如出现并发其他疾病的现象,我们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以保证患者病情的稳定。
六、心理护理对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心理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充分休息,给予半卧位或坐位休息可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
饮食:应摄取高营养、高热量、少盐、易消化清淡饮食。
病情监测: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深度,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温度和血压变化。
观察肺部啰音的变化,监测血气分析结果。
控制静脉输液速度,一般为每分钟20-30滴。
用药护理:用吗啡时应注意患者有无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用利尿药药严格记录尿量。
用扩血管药要注意调节输液速度、监测血压变化,防止低血压的发生,用硝普钠应现配现用,避光滴注。
洋地黄类药物静脉使用时要稀释,推注速度宜缓慢,同时观察心电图变化。
急性冠脉左心衰竭记忆口诀:
左心衰,呼吸快;泡沫痰,粉红色;
听诊肺,湿啰音;端坐位,腿下垂;
快给氧,高流量;酒湿化,泡沫消。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护理1.确认急性左心衰的症状:急性左心衰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闷、咳嗽、水肿、疲劳、心悸等。
患者往往表现为呼吸急促和浮肿,可能伴有喘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以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等。
2.立即呼叫急救车:急救人员具备专业的急救技能和设备,可以及时识别症状并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护理。
3.给予氧气: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立即给予氧气,以帮助改善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
4.维持患者舒适:在接受急救期间,应保持患者身体平卧,头部略高于胸部的姿势,以减轻呼吸困难。
5.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
这些指标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疾病的进展。
6.快速输液:在急诊情况下,快速输液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循环系统状态,并提供足够的血液供应。
7.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正性肌力药物能够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提高心功能,减少心脏负荷。
但使用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8.心电监护:通过心电监护可以实时观察患者的心脏节律和心电图变化,以及继发的心律失常。
9.迅速降低液体负荷:对于急性左心衰患者,患者一般伴有液体滞留,应在医护人员监护下通过药物、洗胃等方式快速降低液体负荷。
10.寻找基础病因: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应寻找导致心功能突然减退的原因,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11.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
12.病情观察: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其病情的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尿量和水肿等指标的监测。
以上是对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护理的一些建议,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尽快就医和接受专业的治疗。
只有在医院得到适当的药物和治疗的支持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情的恶化,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急性左心衰个案护理范文一、病例介绍。
咱们这位患者呀,是个65岁的大爷,平时就有点高血压,也没太当回事儿。
那天呢,正吃着饭,突然就觉得喘不上气来,胸口像压了块大石头似的,脸也憋得通红,可把家里人吓坏了,赶紧就送医院来了。
二、护理评估。
# (一)身体状况。
1. 呼吸系统。
大爷那喘气就跟拉风箱似的,呼哧呼哧的,特别费劲。
口唇都紫绀了,就像涂了一层深紫色的口红,一点都不好看。
双肺满布湿啰音,就像水在肺里咕噜咕噜响呢。
2. 心血管系统。
心率快得像打鼓一样,每分钟都130多次了。
血压也高得吓人,都180/110 mmHg 了。
心脏听诊的时候,能听到奔马律,就像马在胸腔里奔跑一样,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3. 其他。
大爷整个人精神状态特别差,烦躁不安的,感觉他特别难受又不知道怎么表达,只能在那哼哼唧唧的。
# (二)心理状况。
大爷心里肯定害怕呀,本来好好的突然这样了。
家里人也着急得不行,围在旁边团团转。
大爷就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绝症,以后是不是就好不了了。
三、护理诊断。
# (一)气体交换受损。
你想啊,大爷肺里那么多水,喘气都困难,氧气肯定进不去呀,所以这气体交换就受损了。
就像窗户被堵住了,新鲜空气进不来一样。
# (二)体液过多。
这急性左心衰的时候,心脏功能不好,血液就不能好好地循环,都淤积在身体里了,水就跑到组织间隙里了,所以大爷全身都有点肿肿的,这就是体液过多啦。
# (三)焦虑。
前面也说了,突然生病,又难受,不知道啥情况,大爷和家人能不焦虑嘛。
# (四)潜在并发症:心源性休克。
如果心脏功能一直不好,不能把血液泵出去供应全身,那身体各个器官就没血用了,就可能发生休克,这可是很危险的呢。
四、护理目标。
# (一)短期目标。
1. 让大爷呼吸能顺畅点,口唇紫绀减轻,肺里的啰音减少。
2. 减轻大爷的焦虑情绪,让他能安静点,别那么烦躁。
# (二)长期目标。
1. 控制大爷的体液量,让他的水肿慢慢消退。
2. 预防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让大爷慢慢好起来。
急性左心衰病人的护理
1.症状
(1)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较早出现的主要症状。(2)咳嗽、咳痰和咯血:
咳嗽是较早发生的症状,常发生在夜间,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或停止。痰通常为
浆液性,呈白色泡沫状,有时痰内带血丝,如肺毛细血管压很高,或有肺水肿时,血
浆外渗进入肺泡,可有粉红色泡沫样痰。
2 护理计划
1 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静脉瘀血有关。
护理目标: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体征得到改善。
护理措施:
a) 让病人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b) 吸氧,流量为4l/min~6l/min.
c) 协助病人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d) 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定时通风,注意保暖。
e) 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镇静、扩血管及抗感染药物。
f) 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及输液滴速,20gtt/min~30
gtt/min.
2.2 心输出量减少:与左心功能不全有关。
护理目标:维持足够的心输出量,生命体征及尿量正常。
护理措施:
a) 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量。
b) 控制钠盐摄入,向病人说明限制钠盐的重要性,以取得病人配合,在限钠期间,
劝病人多食含维生素饮食,以增加食欲。
c) 保持大便通畅,嘱病人大便时切勿用力,必要时给大便软化剂。
d) 减少用餐时的疲劳,给予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
e) 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变化,每2h测一次。
2.3 恐惧:与呼吸困难有关。
护理目标:呼吸困难得到改善,恐惧消除。
护理措施:
a) 护理人员在抢救病人时须保持动作敏捷、精神状态镇静,使病人有信赖感。
b) 急性呼吸困难发作时守候在病人身旁。
c) 工作人员在病人面前应避免不必要的谈话,以减少病人的误解和恐惧。
d) 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e) 高流量给氧,改善呼吸困难。
2.4 舒适的改变:与呼吸困难、心悸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感到舒适。
护理措施:
a) 给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
b)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
c) 给氧,保证吸氧管道通畅。
d) 口唇干燥时可涂液体石蜡油。
e) 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镇静、扩血管药物治疗。
2.5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困难、慢性消耗性疾病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尽可能多摄入营养物质,达到医师规定的饮食要求。
护理措施:
a) 选择容易吞咽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干硬、粗糙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b) 供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c) 进餐时使病人取半坐位或坐卧位,以利于吞咽,预防误吸。
d) 病人进食时,嘱其细嚼慢咽,少量多餐。
e) 必要时通过静脉补充营养。
f) 每周称体重1次。
2.6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营养不良、消瘦有关。
护理目标:皮肤完好,无褥疮发生。
护理措施:
a) 经常更换卧位以避免局部长期受压,每2h翻身一次。
b) 避免局部刺激,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皱褶、无渣屑。
c) 取放便盆时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皮肤。
d) 鼓励病人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e) 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
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
2、 一般护理:a、体位、坐位、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减少 b、休
息; c、饮食:低盐、低脂易消化,多维生素(含钾、含镁)、多纤维素;
3、吸氧:6-8升/分、加20—30%酒精;
4、药物治疗: a、镇静:安定5~10毫克、杜冷丁50~100毫克、吗啡
5~10毫克皮下注射。 b、强心剂:西地兰0.2~0.4mg静脉推,增强心肌收
缩力→使心排血量增加; c、利尿:速尿20~40毫克; d、血管扩张剂: 硝
酸甘油:5~10毫克静脉滴注。e、氨茶硷: 0.25mg静脉推,除了扩张支气
管的作用外,可直接兴奋心肌,缓解支气管痉挛,加强利尿、强心、扩血
管药物的作用。f、激素:Dxm10~20mg静脉推。降低外周阻力→回心血量下
降→解除支气 管痉挛;
5、记录24小时出入量;
6、加强皮肤及口腔的护理;
7、保持大便通畅:腹内压增加→心脏副负担加重→心肌缺氧加重;又
由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反射性引起心律失常→危及生命;
8、 控制静脉补液速度:20~30滴/分;
9、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a、生命体征、紫绀及肺内体征变化;b、洋
地黄类药物的毒性反应。
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低热量、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晚餐不宜过饱避免发
生 夜间左心功能不全,适当限制水分→增加循环血量→心脏负担。服用利
尿剂尿量多时多吃红枣、橘子、香蕉、韭菜等含钾高的食物,适当补钾。
2、休息、活动指导:保证充足的睡眠,协助日常生活,根据心功能情
况指导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发生静脉血栓、体位性低血压。
3、继续治疗,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尽量避免诱因;
(心功能分级)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不症状 Ⅱ级:体
力活动不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 Ⅲ级:体
力活动明显受限,体力活动不受限制,轻于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 Ⅳ
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也有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