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皮肤病的诊断及治疗自己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8
临床医学中的皮肤病诊断与治疗在临床医学中,皮肤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涉及到皮肤以及与之相关的症状、病变。
对于皮肤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是保障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临床医学中的皮肤病诊断与治疗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一、皮肤病的分类皮肤病根据其病因和病理特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感染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遗传性皮肤病等。
每种类型的皮肤病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时应根据病情和病史进行综合分析。
二、皮肤病的临床表现1. 疼痛和瘙痒:许多皮肤病表现为疼痛或瘙痒的症状,如湿疹、银屑病等。
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和局部护理来缓解。
2. 出疹和红肿:皮肤病往往导致皮肤出现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疹子,如红斑、丘疹、鳞屑等。
这些病变可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进一步检查,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3. 溃疡和脱屑:某些严重的皮肤病会导致皮肤溃疡和脱屑,如疱疹、痤疮等。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伤口清洁和预防感染,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三、皮肤病的诊断1. 病史询问: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出现时间、发展过程、是否有家族史等。
这可以为进一步的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观察皮肤病的病变部位、形状、颜色等特征。
同时,还会检查患者的全身状况,观察是否存在其他症状和体征。
3. 实验室检查:在诊断某些特殊类型的皮肤病时,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如皮肤刮片、组织活检、血液检测等。
这些检查可以为确诊提供准确的依据。
四、皮肤病的治疗1. 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皮肤病,医生会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感染性皮肤病,会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来控制感染;对于过敏性皮肤病,会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来缓解瘙痒。
药物治疗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和监测。
2. 局部治疗:对于一些局部病变较轻的皮肤病,可以通过外用药物或局部护理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皮肤病的分类与常见治疗方法一、皮肤病的分类皮肤病是指引起皮肤结构或功能异常的各类疾病,根据不同的致病因素和临床表现,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感染性皮肤病: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和病毒感染等。
常见的细菌性皮肤病有蜂窝组织炎、疖(脓包)、葡萄球菌感染等;真菌性皮肤病如白色念珠菌感染、足癣等;寄生虫感染主要为虱子、螨虫引起的皮肤问题;而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则有带状疱疹、风疹等。
2. 过敏反应性皮肤病:过敏反应会导致不同种类的皮肤问题,例如接触性皮炎(因接触光敏物质引起)、药物过敏、荨麻疹等。
3. 再生障碍性与免疫相关性皮肤病:这类皮肤病主要由机体免疫系统异常引起,如银屑病、红斑狼疮等。
4. 皮肤囊肿与肿物:主要指形成于皮肤表面或皮下组织的囊性或实质性结构,如脂肪瘤、血管瘤等。
5. 代谢障碍相关性皮肤病:与身体内代谢紊乱相关的皮肤问题,例如色素沉着、肝斑等。
6. 建议就此其中几种常见分类做二、常见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皮肤病,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以下是对几种常见皮肤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介绍:1.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具抗生素药物进行口服或外用治疗。
同时,保持休息、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清洁也非常重要。
对于特别严重的感染,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2.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治疗方法:根据感染的部位和范围,医生会开具相应的抗真菌药物进行口服或外用治疗。
同时,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并避免使用不适合的化妆品和药膏也非常重要。
3. 过敏反应性皮肤病的治疗方法:在过敏性接触皮炎的情况下,首要任务就是尽量减少与致敏物质接触,并规避已知的过敏原。
在严重过敏状况下,医生可能会推荐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4. 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治疗方法:对于这类皮肤病,一般采用内服激素、免疫调节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另外,光疗也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定波长和剂量的紫外线可以改善患者皮肤情况。
常见皮肤病的症状及治疗皮肤病是人类常见的疾病之一,不同的皮肤病有着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这里我们将通过介绍几种常见的皮肤病,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皮肤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痤疮痤疮是一种常见的青春痘,主要发生在面部和胸部。
它的症状包括出现粉刺、闭合性粉刺、白头和黑头等。
痤疮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两种方式进行。
药物治疗是通过口服抗生素、巴豆酸和维生素A等药物来治疗,物理治疗主要包括光疗和激光疗法等。
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症状包括皮肤发红、干燥和瘙痒等。
湿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药物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例如以激素为主的药品和非激素药品等。
对于轻度的湿疹,可以通过涂抹保湿霜来缓解症状。
皮癣皮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症状包括皮肤发痒、脱屑和疼痛等。
皮癣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两种方式进行。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真菌药物和激素外用药等,而物理治疗则主要包括光疗、超声波和激光治疗等。
瘙痒症瘙痒症是一种皮肤病,主要症状是瘙痒感,可能伴随着皮肤发红、疼痛和脱屑等。
治疗瘙痒症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口服或局部涂抹抗组胺药物和激素外用药等。
此外,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也可帮助缓解症状。
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主要症状是红色或粉色斑块出现在皮肤表面,表面有白色或银白色的鳞片覆盖。
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光疗和物理治疗等。
药物治疗包括激素外用药物和非激素外用药物等,光疗主要是通过紫外线治疗,物理治疗主要包括冷冻治疗和激光治疗。
总之,皮肤病需要及时治疗,避免耽误病情,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应该尽快咨询专业医生,依据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同时,也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保护皮肤健康。
皮肤科病例分析诊断和治疗的思路在皮肤科临床实践中,病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病例的全面分析,医生可以准确地进行诊断,并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皮肤科病例分析的步骤和思路,以及常见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病史采集病史采集是病例分析的第一步,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患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和职业等;疾病的发病时间和诱因;症状的描述,如皮疹的形态、分布和瘙痒程度等;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和过敏史等。
通过充分了解病史,可以初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可能的诊断方向。
二、皮肤病的体格检查根据病史采集的结果,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皮肤病的体格检查。
检查时应全面观察皮肤病变的形态、分布和程度,并注意患者的全身状况。
同时,需配合实验室检查,如皮肤刮片、组织活检和血液检查等,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三、病例分析与诊断在收集完病史和完成体格检查后,医生需要对病例进行分析,并确定最可能的诊断。
这通常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根据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来考虑各种可能性,并逐步排除不符合的诊断。
皮肤科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检查皮肤病变的形态特征、分布规律和病史特点等。
四、治疗方案设计在确定诊断后,医生需要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疾病类型、病变的程度和范围、患者的年龄和全身状况、患者的个体差异等。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和手术治疗等。
此外,还需提醒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五、随访与复查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与复查。
通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还需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提醒患者遵循医嘱,避免用药过量或过度使用外用药物。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 银屑病病史:多发生于30-50岁,常伴有家族史。
体格检查:多为对称性银鳞状斑块,好发于头皮、膝关节和肘部等。
诊断: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合皮肤活检结果。
治疗:外用类固醇药物、光疗、口服免疫抑制剂等。
常见皮肤病症状及中医治疗方法一、常见的皮肤病症状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承担着保护身体免受外界伤害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然而,由于生活环境、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的影响,许多人常常遭受各种皮肤问题的困扰。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皮肤病及其症状:1. 疱疹:这是一种由水泡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
患者通常会在身体某个部位出现红色丘疹和水泡,伴随着剧烈的瘙痒和灼热感。
2. 湿疹:湿疹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皮肤问题,主要表现为发红、发痒、脱屑和渗液等。
这种情况可能与过敏反应、干燥皮肤或家族遗传有关。
3. 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疾患,特征为红斑覆盖着白色鳞屑。
患者还可能出现瘙痒、关节痛和关节肿胀等问题。
4. 疣:疣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皮肤感染。
它们可以出现在手指、手掌、足底以及其他身体部位,通常是小而无痛的突起。
以上仅仅列举了部分常见的皮肤病及其表现,但这并不代表所有情况。
如果你遇到任何异常皮肤问题,请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建议。
二、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许多皮肤问题也有相应的治愈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改善皮肤健康:1. 中药外敷: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外部治疗各种皮肤问题。
例如,在湿疹患者身上使用黄芪等清凉类草药,可以缓解发红和搔抓引起的创伤。
2. 针灸: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以调整身体能量平衡的中医方法。
对于一些与神经系统紊乱有关的皮肤问题,如瘙痒和湿疹,针灸可以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3. 中药内服:中医也倡导内外结合的治疗方式。
对于一些慢性皮肤问题,例如银屑病,中药内服可能帮助调节免疫系统,减少皮损及相关症状。
4.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密切相关。
对于一些与湿毒积聚有关的皮肤问题如疱疹和湿疹患者,限制辛辣、油腻食物,增加清淡的素食摄入可能会有所帮助。
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中医治疗方法时应找到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诊断和指导,并且需在专业人员的监督下使用任何处方药物或进行针灸等治疗。
皮肤科学习常见皮肤病的症状与治疗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外界与人体内部环境交互的第一个屏障。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皮肤病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
了解常见皮肤病的症状和相应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皮肤病的症状及其治疗。
一、湿疹湿疹是一种非传染性的皮肤病,通常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起泡和渗出等症状。
湿疹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湿疹病程较短,通常在几天到几周内自愈,而慢性湿疹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治疗方面,针对急性湿疹,可以使用局部消炎药和抗过敏药物,如外用激素类药物和抗组胺药物。
对于慢性湿疹,可以采用保湿剂和外用类固醇药物来缓解症状,还可以搭配光疗和口服抗过敏药物。
二、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症状是白色或银白色鳞屑覆盖的红色皮损。
银屑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遗传、免疫系统异常、环境因素等与其发病相关。
治疗方面,银屑病的治疗主要针对症状的缓解和病情的稳定。
局部治疗可以选用角质溶解剂和类固醇霜剂,用于去除鳞屑和抑制炎症。
对于较重的银屑病,还可以考虑光疗和口服免疫抑制剂。
三、痤疮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
痤疮的主要症状是毛囊阻塞、皮脂溢出和细菌感染,表现为粉刺、丘疹和脓疱等。
治疗方面,痤疮功效主要分为外用和内服两种。
外用治疗可以选用含有苯扎氯铵、过氧化苯甲酰和水杨酸等成分的洗面奶、膏剂和洗剂来清洁皮肤和减少细菌感染。
内服治疗可选用口服抗生素、维生素A酸类药物和雌激素类药物。
四、疱疹疱疹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皮肤病,可导致疱疹疱疹状疱疹跨过中就接種病毒性疱疹性角膜炎的。
疱疹病毒分为两种类型,即单纯疱疹病毒类型一和类型二。
治疗方面,疱疹的治疗主要通过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来进行。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抗病毒口服药和外用药物,如抗病毒眼药水。
对症治疗主要在于缓解疼痛、减轻痒痛感和加速疱疹愈合等。
五、湿疣湿疣,又称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皮肤病。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及治疗介绍11类皮肤病一、病毒性皮肤病1、单纯疱疹(I型)单纯疱疹(II型):生殖器疱疹病因: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临床表现:分为原发型和复发型好发部位:口周、鼻腔周围、面部及其它部位(口唇粘膜交接处)皮损:红斑、小水泡预后:7—10天会痊愈症状:烧灼、微痒用药:口服+外用内服: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核酐酸类),另外利巴韦林(病毒唑,广谱,无肾损害)外用:3%阿昔洛韦软膏、1%喷昔洛韦乳膏主要是肾毒性,,吸收慢、半衰期短,一天吃四次,200mg/天,分5次,病人依从性差。
通过肾脏排泄,多喝开水,阿昔洛韦最便宜。
2、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一次发病,终身免疫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水痘:年轻;带状疱疹:成年人)临床表现:好发部位:沿神经分布排列,胸背、额面、四肢,病毒呈条状,带状发疹,发疹不超过前后正中线,半边皮损:红斑、丘疹、丘疱疹、小水疱症状:神经痛预后:病程3—4周,因人而异,带状疱疹侵害第5对脑神经,严重引起角膜炎,导致失明诊治:1)抗病毒药: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2)营养神经:口服或肌注VitB1、B123)止痛:诺福丁、芬必得等本病以止痛为主,可用去痛片,强痛定,另可用B1、B12、康体多。
4)外用药: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3、水痘本病中西医的叫法一样。
临床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
继之24小时内从躯干开始,后头面四肢先后出现红色丘疹和水疱。
水疱为绿豆至黄豆大,周围绕以红晕,部分中央可见脐状凹陷。
皮疹以躯干为多,呈向心性分布,常有瘙痒。
2~3天后水疱干燥结痂。
痘痂脱落后一般不留疤痕,改病传染性较强,多见儿童。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湿毒内蕴,外感风热时邪所致,治疗以清热透表,解读除湿。
西医认为水痘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治疗主要是抗病毒和对症处理。
一般可采用新博林与扑尔敏、维生素c合用。
高中以上为成人水痘,发烧、皮损多,小孩不发烧好发部位:向心性躯干、四肢近端、临床诊断:脐凹治疗:1)抗病毒2)抗感染:口服抗菌素3)抗组胺药:第一期、第二期4)外用药:炉甘石洗剂(不破损的情况下)4、疣为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宫颈癌由此病毒引起寻常疣:老鼠奶扁平疣:以脸部、手背多发跖疣以脚趾间多发跖疣中医称为“跖瘊”,本病初起为一细小发亮的丘疹,后逐渐增大,表面角化,粗糙不平,硬实,色灰褐或灰黄,可有压痛。
跖疣好发于足跟、足底等易受挤压处,有时可在胼胝的基础上发生,或两者同时并存。
有的跖疣可数个聚集在一起融合形成角质斑块。
中医认为跖疣是由于外伤磨擦,气血瘀阻所致,治疗以活血软奖疣。
西医研究已知跖疣的病原体是人类乳头瘤病毒。
治疗采用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病毒唑,更昔洛韦等;激光;冷冻;手术;化学剥脱疗法(鸭旦子去壳,取白色果肉晒干研成未,用麻油调匀外敷)5、手口足病病因:由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引起临床表现:好发部位:手、足、口、臂,分布稀疏皮损:红斑、小水疱、口腔粘膜糜烂症状:一般无症状,可有低热预后:一周左右,很少复发治疗:抗病毒:利巴韦林,注意隔离二、细菌性皮肤病1、脓疱疮,为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皮肤病,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水痘有以下共性,均为少年儿童发病,都产生水疱,都会溃烂。
离心性发疹(四肢多发,由远到近),月芽形,痒,多年多次发作易引起肾炎治疗:外用药: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红霉素软膏内服药:2、毛囊炎:疖病因:多为凝固酶阳性金萄菌感染引起,头、面、颈、臂、外阴,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治疗:外用药:早期疖未化脓者可热敷,或外用20%血脂软膏、3%碘酊内服药:选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物理疗法:紫外线理疗3、丹毒病因: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好发部位:足背、小腿、面部、单侧皮损:红、肿、热、痛,界限清楚,色赤如丹,灼热疼痛,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中医一般把发生于头面的丹毒称为“抱头火丹”或“大头瘟”;发生于下肢的称为“腿游风”或“流火”;发生于小儿的称为“赤游风”。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火毒湿热熏蒸皮肤所致,治疗以泻火解毒除湿。
病程较长者治疗以活血化瘀、养阴解毒为主。
西医依据皮疹表现特点把有水疱者称为“水疱型丹毒”;有脓疱者称为“脓疱性丹毒”;伴有皮肤坏疽者称为“坏疽性丹毒”;皮损不断扩大者称为“游走性丹毒”;反复发作者称为“慢性复发性丹毒”。
西医已知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粘膜、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治疗采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
治疗:首选青霉素静滴,或红霉素、喹诺酮三、真菌性皮肤病(妇科真菌感染可产生豆腐渣样白带,滴虫感染因滴虫呼吸产生气泡,可产生泡沫状白带)1、手癣和足癣2、足癣中医称为“臭田螺”,俗称“脚气”,广东人称之为“香港脚”。
足癣主要发生于足趾缝、足弓、足跟、足缘等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型:1、浸渍糜烂型:主要表现为趾缝,尤其是第三、四趾间浸渍发白,糜烂滋水,散发臭味,瘙痒难忍。
2、水疱型:主要发生于足底或足缘,粟米至绿豆大的水疱,基地潮红,痒甚。
3、鳞屑角化型:表现为皮肤发红干燥、增厚、脱屑、角化过度或皲裂疼痛。
有时三型皮疹相互兼有,很难确定是哪一类型。
若足癣合并细菌感染可出现脓疱、红肿热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中医认为足癣主要是由湿、热、虫毒所致,治疗宜燥湿杀虫止痒。
若足癣合并感染,则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
西医认为足癣的致病菌同手癣。
手癣中医称为“鹅掌风”。
临床主要表现为双手掌或手指屈面出现环状或地图状红斑,水疱、粗糙、脱屑。
边界清楚,自觉瘙痒。
手癣多由足癣传染而来,手部的指掌角化症或湿疹也常合并手癣。
中医认为手癣是由湿、热、虫三邪所致,治疗宜除湿清热,杀虫止痒。
西医认为手癣的主要致病真菌是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毛癣菌。
病因:真菌引起临床表现:水疱鳞屑型:剧痒角化过度型:无搔痒浸渍糜烂型:剧痛,细菌感染时有臭味预后:易复发,夏秋季发病率高,足癣易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丹毒等治疗:外用药物为主:外用药:联苯苄唑霜(霉克)、特比萘芬乳膏内服药:伊曲康唑100mg/d*15d 特比萘芬250mg/d*4w肝副作用大,派瑞松一般不用,里素劳不能用,肝功损害大3、体癣和股癣病因: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引起临床表现:体癣中医称为“圆癣或”或“金钱癣”。
临床表现初起为红色丘疹,或水疱性皮疹,后扩大成圆形、环形或不规则的地图样红斑,并可相互融合重叠形成多环状或大片状皮损,边界清楚,呈堤围状微微隆起,表面有少许鳞屑或脓疱,自觉瘙痒。
中医认为本病为湿热虫毒所致,治疗以清热除湿杀虫。
西医已知体癣的主要致病真菌是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和石膏样毛癣菌。
好发部位:腹股沟、臀部皮损:红色丘疹、丘疱疹、小水疱症状:瘙痒明显治疗:以外用药为主,癣不能用激素4、甲癣临床表现:甲癣中医称之为“灰指甲”。
临床主要表现为指(趾)甲污秽、增厚、脆裂、变形。
多由足癣或手癣传染而来。
中医认为灰指甲是由虫毒所致,治疗方法同手癣。
西医认为甲癣的致病菌同手癣。
白色浅表型远端侧位甲下型近端侧位甲下型全甲增生型治疗:外用药:30%冰醋酸,每天1次:10%浸泡3个月,30%外涂内用药:前提无肝病伊曲康唑:400mg/d分两次口服,每日一次,指甲2-3疗程,趾甲3-4疗程,吃一周停一周每天吃3个月特比萘芬:250mg/d口服,指甲4W,趾甲6W,脚:每天吃3个月,手:每天吃1个月四、过敏性皮肤病1、荨麻疹(还有一种为人工划痕疹即人工荨麻疹),常用药物有第一代如:扑尔敏,非那根等,有嗜睡的副作用,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及老年人;第二代如皿治淋,特非那汀等,无嗜睡的副作用,但对心脏不利,一般有心脏病的病人,特别是有心脏病的老年人不能用,一般适用于年轻人。
如严重的出现喉头水肿者,可用激素治疗,用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10MG+5%葡萄糖注射液,激素应用要注意:有胃出血的禁用,有出血病灶,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免疫力低下的的患者不宜用,但在战争及特殊的情况下可以不受限制。
(激素的递减用法:15mgX3,10mgX3,5mgX3,5mg qod)2、湿疹,急性期一般有渗液,慢性者多干燥。
急性多为原发,因过敏而产生红斑,丘疹,渗出等,治疗采用干对干,湿对湿,即用3%的硼酸水浸泡折叠四层的纱布,拧干至不滴水时湿敷患处,每日二次。
慢性如有感染,伴黄脓,痒,痛者用雷夫诺尔敷,如为无菌性,用辛氧油,氧化锌,皮炎平(皮炎平有干燥,收敛的作用,含有少量激素,有渗液的不用,无渗出的均可用)五、动物性皮肤病1、疥疮,皮肤皱褶处,手指缝,乳房下,腹股沟、肚脐、阴部处多发,疥虫可在皮下打通隧道,皮肤白皙者可见白色线,晚上瘙痒明显,男性在阴囊部产生疥疮结节,患处有硬块,瘙痒。
可用疥灵霜,硫磺,BID,连用五天。
2、虱子:阴虱(阴毛根部,呈铁锈红色,虫体有八只脚),去除患处阴毛,用疥灵霜,硫磺。
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火带疮”等。
临床特点为初起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继之成为多数成簇的水泡,自觉灼热疼痛。
常见于腰胁部,其次是头面部,亦可发生于外阴、四肢。
严重者可伴有发热、头痛、倦怠、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儿童患者一般疼痛较轻,年龄越大疼痛越明显,有的老年人疼痛可在水泡消退后仍维持多周。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湿热火毒、气滞血瘀、经络阻滞所致。
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
西医认为本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病毒和对症止痛。
1、阿昔洛韦(Acyclovir)静滴或口服。
2、吗啉胍与扑尔敏、维生素c合用。
风疹风疹属于中医“风痧”的范畴。
本病多见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头面、躯干、四肢相继出现针尖大的密集红色丘疹或斑丘疹,同时伴有耳后及枕后淋巴结肿大。
儿童出疹前常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青年或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倦怠、咽痛等类似感冒的表现、皮疹多在1天内由头面开始遍布全身,2天左右自行消退,不留痕迹、皮疹不痒或有微痒。
孕妇在妊娠四个月内患风疹,可能发生流产、死产、早产或胎儿畸形,应予注意。
中医认为本病是感受风热毒邪所致,治疗以袪风清热、凉血解毒。
西医确认风疹的病原体为风疹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治疗主要是抗病毒和对症处理。
扁平疣中医称为“扁瘊”,本病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面部,亦可出现在手背及前臂。
皮损为米粒大的扁平隆起丘疹,表面光滑,质硬,浅褐色或正常皮色,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型,数目较多,偶可沿抓痕方向排列成条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仅有微痒。
中医认为扁平疣多由肝胆风热,血燥瘀结所致。
治疗宜清肝化热,润燥散结。
西医认为本病为人类乳头瘤病毒所致。
黄褐斑黄褐斑是脸部常见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中医称为“黧黑斑”,本病多见于青中年女性,皮疹特点是双颧或面颊对称性的褐色斑点,形状大小不一,多数呈蝴蝶状,亦可以单侧脸发病,一般无自觉症状,夏季阳光照射后皮疹可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