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职业道德实施细则

旅游职业道德实施细则

旅游职业道德实施细则
旅游职业道德实施细则

《旅游职业道德》教学实施细则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使用范围及在本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旅游职业道德》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为指导,专门研究旅游职业活动中各种道德关系、原则和规范的学科,具体包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的核心、原则和规范问题,以及旅游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和评价问题。

职业道德属于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整个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开设职业道德修养课,

旨在为国家培养职业道德水准高、业务能力强、具有敬业精神,忠于职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旅游专业人才,使他们认识并履行好对旅游者的道德责任。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旅游职业道德》是一门培养旅游者工作高度的职业责任心和道德责任感的课程,是一门需要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培养品质的学科,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选用的文字教材是陈刚平等主编的《旅游职业道德》,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3年第二版。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未来的旅游工作者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乐业的精神,使其认识并履行对旅行者的道德责任;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的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旅游工作者。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职业道德的观点的教育,紧密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的

特点,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通过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升道德境界,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最大能量。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熟悉课程的教学体系,掌

握其主要教学内容。

2、自觉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建立内心信念,自觉将旅游道德的行为规范普遍转化为

旅游工作者的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又要加强切身体验,在日常生活中和职业活动

中努力按照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身体力行,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课程教学中,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提出要求。

“了解”即要明白、懂得有关内容,一般以填空、选择、判断的题型进行考核;

“熟悉”即要十分清楚有关内容,一般以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分析等题型进行考核;

“掌握”即明白、懂得有关内容并能够熟练运用,一般以论述、案例分析、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总体设计初步方案

一、课程的基本结构与学时分配比例

、多种媒体的教材

1、文字教材包含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按照本学科的体系编写,依据成人自学的特点,遵循“专科、务实、创新”的要求,较系统地阐明旅游职业道德基本内容。各部分主要有课前导读、教学目标和要求、各章小结、学习与思考等。

2、网上资源:其他学校网络课堂及其他网上资源。

3、其他包括直播课堂、刊物等,以帮助学生自学为目的,指出学习要求和重点内容,适当阐释难点问题、案例及必要的练习思考题等。

三、教学环节

1、自学

自学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手段,要求以文字教材为主,辅之以网上资源、录像课、面授辅导和模拟实践,自学可以采取个人和小组学习等方式,学员应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自学时间。

2、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由电大辅导教师担任,不少于课内学时的 1/3 ,辅导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各类网上资源,熟悉并掌握课程内容,认真备课。辅导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文字教材为依据,采用讲解、分析、作业讲评等方式,提示学习思路与方法、讲解重难点问题、进行案例讨论和分析、解答作业等,培养学员学习、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作业作业是巩固和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除完成四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外,在教材和网上将提供大量的练习题,学生可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部分题目进行练习。

4、考核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和验收。考核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主,考核学生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本课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部分构成,形成性考核由中央电大统一布置,终结性考核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试题难度和题量按教学层次要求安排。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上述教学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不得脱节。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绪论

教学要求:了解:旅游职业道德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性质任务教学内容:

(一)旅游职业道德课的理论基础

(二)开设旅游职业道德课的现实意义

(三)旅游职业道德的性质和任务

(四)学习旅游职业道德课的方法

第二章道德概述

教学要求:

熟悉:不同历史类型的道德掌握:道德的本质、结构与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以及爱情婚姻家庭道德教学内容:

一、道德的含义、本质和结构

(一)道德的含义

(二)道德的本质

(三)道德的基本属性

(四)道德与上层建筑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

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一)道德的结构

1、道德意识 2 、道德活动 3 、道德关系

(二)道德的功能

1、认识功能 2 、调节功能 3 、教育与激励功能

(三)道德的社会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类型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

1、主要内容:(1)维护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益(2)共同劳动、团结互助(3)氏族内部自由平等

2、基本特征:(1)纯朴与野蛮并存( 2)直观与狭隘并存(3)自发性与外在性并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