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几种公司常见出资形式的认识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几种公司常见出资形式的认识

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突破了以往只有货币、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五种出资形式的局限,采取列举加定义的方式对其进行了重新定义:“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此项条款的改动,对公司吸纳多元化资金以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同的出资形式有着不同的特征,作为工商登记机关有必要对这些出资形式有一个比较客观、清楚的认识,以便在操作中做到灵活掌握。

一、著作权出资

著作权即我们通常说的版权。它与商标权、专利权一样,并非所有的权利均可用于出资,而仅仅是其权利中包含的可转让的财产权内容。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内容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等。出资人以著作权对公司的出资,本质上是以其著作权作为对价来换取其在公司的股权。因此,其出资的财产权利必须转移给公司,该著作权的利用方式亦是转移权利型的。至于转移的是“专有权”还是“使用权”,我国立法是比较明确的。公司法要求的著作权出资是专有权的出资而不是使用权的出资,使用权的出资是无须办理产权转移手续的,因此按照新公司法27条的规定,该权利在用于出资后应当依法办理转让。

二、采矿权出资

《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中对采矿权的解释是:“在依法取得的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的矿产品的权利。”由于采矿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采矿权人对其仅拥有“使用权”,其所有权人是国家。

公司法在关于公司出资形式的相关定义中做出了相关规定,并且对采矿权转增为注册资本早已有相关法规依据,在实际操作中也已有之。

但同著作权出资一样,我国立法并未指明矿产使用权出资的合法性。因此出于所有权问题的考虑,目前在实际操作中,只有国有企业可以用采矿权

出资。值得注意的是该出资行为及评估价款须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三、股权出资

股权出资,是指发起人以其对外投资(即在其他公司的权益)出资。从法律方面看,虽然在新公司法中未对股权出资明确列举出来,但从法理上来说,股权出资可被视为货币、实物和无形资产等出资方式的结合体。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对用于出资的股权可以从实质要件和程序要件两个方面设置限定条件。实质要件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1.具有可转让性。即必须是依法或者依照章程可以转让的股权。如果是限制转让的股权,在被限制期间不得作为出资方式;2.具有价值的确定性,即可以通过评估确定其价值。程序要件上可以设定:经股东会决议同意。至于表决数,可以视该出资用于公司的设立还是用于公司的增资的不同,做出相应的规定。

四、债权出资

债权出资存在一定风险。对出资的债权应从实质要件和程序要件两个方面设置限定条件。债权出资,其实质是债权的转让,只是转让的对价表现为股权,因此,属于债权转让的一种特殊形式,对其要件的设定既要考虑债权的特征又要兼顾股权的特点。实质要件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考虑:1.具有可转让性。即必须是依法或者依照合同可以转让的债权,否则,就不可以出资;2.具有时效性。即债权必须是诉讼时效期内,诉讼时效届满以后的债权不能作为出资;3.抗辩权和抵消权的排除性。根据债务人抗辩权延续的理论和立法,债务人对于原债权人的抗辩事项可以对抗债权受让人。此外,根据债权债务抵消理论和立法,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该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因此,出资的债权上不应该存在抗辩权或者抵销权。程序要件上可以设定:1.股东会决议通过。至于表决数,参见股权出资部分的内容;2.原债权人通知债务人。通过这些要件的设置,将债权作为出资方式对于公司或者其它股东的可能存在的风险全权由他们去判断并决策。

通过分析,我们总结出登记机关在审查公司非货币出资时应当把握的几个原则:

(一)该出资能够转让;

(二)该出资应当依照相关法规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转让;

(三)该出资能够以货币估价,且不得高估或低估;

(四)该出资所占比例不得超过有关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

(五)出资人应对该项出资拥有所有权。

可能有人认为该项出资还应当能够直接用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提出这种观点是来源于国家工商总局《关于企业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但《行政许可法》已明确了登记机关审查的内容和依据,因此这条规定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再作为登记机关不予受理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