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第四章作业

数据库第四章作业

数据库第四章作业
数据库第四章作业

第四章SQL查询语言

一. 简答题

1.SQL语言的使用方式?

既可以独立的交互式使用,也可以通过与宿主语言结合起来,嵌入式使用。

2.完整的SQL包括哪三个子语言分类?

数据定义子语言DDL、数据操纵子语言DML、数据控制子语言DCL

3.SQL语言中定义的数据库与第一章中的数据库概念之异同?

SQL语言中定义的数据库:在中/大型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是一个存储空间,用于存放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对象,包括表、视图、索引、存储过程、触发器、与数据库安全性有关的控制机制以及其它对象等。第一章中的数据库 (Database, DB) 是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相同点:都包含有对数据进行组织、管理等操作的意思;

不同点:SQL语言中定义的“数据库”,是指存在于物理磁盘上的一个存储空间,用于存放相关数据集合;而第一章中的“数据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可以说它是一种组织、管理数据的手段、方法,也可以说它是一个实际的产品。

4.标准的SQL语言与实际数据库产品中的SQL数据库语言的关系?

绝大多数RDBMS产品并不完全支持标准SQL,也就是SQL中的某些功能在实际数据库产品中可能没有得到支持。反过来,实际RDBMS产品的SQL语言,也有可能出现标准SQL中没有出现的功能或特性,也就是商用RDBMS实现了超越了SQL标准的功能和特性,而且这种差异也会在命令和语法上得到体现。

5.SQL语言对数据库对象的定义使用哪三个SQL命令关键字?

Create(创建)、Alter(修改)、Drop(删除)

6.定义索引的目的?定义的索引由谁使用?

索引是数据位置信息的关键字表,利用索引,系统可以较快地在磁盘上定位所需数据,而不需要从磁盘上从头到尾或从后向前,一个数据一个数据地匹配和查找,从而加快数据查询的速度。

用户不能在取数据时选择索引,索引的选择是由系统自动进行的。也就是索引建立后,有DBMS根据需要自动选择使用。

7.在什么情况下,SELECT查询中的ORDER BY子句、COMPUTER和COMPUTER BY子

句可以不要?

ORDER BY子句为排序而设置、COMPUTER子句为整个结果汇总而设置、COMPUTER BY子句为分组统计而设置。

SELECT...INTO不能与COMPUTER一起使用;当用UNION时,各个SELECT语句不能有ORDER BY子句、COMPUTER子句。

8.在SELECT查询中,哪三个子句可以实施对数据的过滤或筛选?

WHERE用于对FROM子句结果设置过滤条件;

GROUP BY用于对WHERE子句的结果分组;

HAVING用于对分组数据集合的再筛选。

9.触发器在维护表间数据完整性时与外键约束的差别?

10.游标的作用?

为SQL Server的储存过程,触发器,和函数,也为高级编程语言提供了按行处理查询结果集合的途径。

11.使用存储过程的好处?

1:可以查看某个(或所有)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如不带后面的参数“数据库名”,则表示查看所有数据库的信息,否则表示查看指定的数据库信息。

2:可以用来修改数据库名。

二. 单项选择题

1.某WHERE子句中有'X%[^a-f]_[4-8]'串表达,下列( C )可以正确匹配。

A. XTa_9

B. XTb_8

C. XTTTr7

D. XSSSe3

2.视图中的数据来自所基于的( C )。

A. 列

B. 行

C. 表

D. 自身

二. 根据教材P390的表11-1~11-4和P393~P394表11-5~11-8,完成如下任务:

1.写出创建Salary表的代码;

CREATE TABLE salary20092513

( P_no char(6) PRIMARY KEY,

Base Dec(5) NULL,

Bonus Dec(5) NULL,

Fact AS Base + Bonus,

CONSTRAINT person20092513_contr

FOREIGN KEY (P_no)

REFERENCES person20092513(P_no)

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CASCADE,

)

2.写出向表Person插入一行(表11-5中的任一行均可)数据的代码;

INSERT INTO person20092513

VALUES('000001','林峰','男','1973-04-07','2003-08-03','销售部','000007')

3.将表11-5中“000006”的Deptname由“销售部”改为“人力资源部”,写出代码;

UPDATE person20092513

set Deptname='财务部'

WHERE P_no='000006'

4.删除表11-5中“000002”员工,写出代码;

DLETE FROM person20092513 WHERE P_no='000002'

5.查询“销售部”基本工资在1500以上的员工姓名及基本工资,写出查询代码。

SELECT P_name 姓名,Base 基本工资

FROM person20092513,salary20092513

WHERE Deptname='销售部'AND Base>'2000'AND person20092513.P_no=salary20092513.P_no

大数据库第四章作业及答案详解详解

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 8.请用SQL的GRANT 和REVOKE语句(加上视图机制)完成以下授权定义或存取控制功能: ( a)用户王明对两个表有SELECT 权力。 GRANT SELECT ON TABLE 职工,部门 TO 王明 ( b)用户李勇对两个表有INSERT 和DELETE 权力。 GRANT INSERT,DELETE ON TABLE 职工,部门 TO 李勇 ( c ) 每个职工只对自己的记录有SELECT 权力。 GRANT SELECT ON TABLE 职工 WHEN USER()=NAME TO ALL; ( d) 用户刘星对职工表有SELECT 权力,对工资字段具有更新权力。 GRANT SELECT,UPDATE(工资) ON TABLE职工 TO 刘星 ( e) 用户张新具有修改这两个表的结构的权力。 GRANT ALTER TABLE ON TABLE职工,部门 TO 张新; ( f) 用户周平具有对两个表所有权力(读,插,改,删数据),并具有给其他用户授权的权力。 GRANT ALL PRIVILIGES ON TABLE 职工,部门 TO 周平 WITH GRANT OPTION; ( g ) 用户杨兰具有从每个部门职工中SELECT 最高工资、最低工资、平均工资的权力,他不能查看每个人的工资。 CREATE VIEW 部门工资 (部门号,最高工资,最低工资,平均工资) AS SELECT职工.部门号,MAX(工资),MIN(工资),AVG(工资) FROM 职工,部门 WHERE 职工.部门号=部门.部门号 GROUP BY 职工.部门号 GRANT SELECT ON 部门工资 TO 杨兰; 9 .把习题8 中(1)---(7)的每一种情况,撤销各用户所授予的权力 (1) REVOKE SELECT ON TABLE职工,部门 FROM 王明; (2) REVOKE INSERT , DELETE ON TABLE 职工,部门 FROM 李勇; (3) REOVKE SELECT ON TABLE职工 WHEN USER ( ) =NAME FROM ALI ; (4) REVOKE SELECT , UPDATE(工资) ON TABLE 职工 FROM 刘星; (5) REVOKE ALTER TABLE ON TABLE 职工,部门

数据库系统教程第二章部分习题解答

计算R ∪S ,R-S ,R ∩S ,R ×S ,π3,2(S ),σB<’5’(R),R S, R S 。 解: R ∪S A B C R -S A B C R ∩S A B C 3 6 7 3 6 7 7 2 3 2 5 7 2 5 7 7 2 3 4 4 3 4 4 3 3 4 5 R ×S R.A R.B R.C S.A S.B S.C π3,2(S ) C B 3 6 7 3 4 5 5 4 3 6 7 7 2 3 3 2 2 5 7 3 4 5 2 5 7 7 2 3 7 2 3 3 4 5 7 2 3 7 2 3 4 4 3 3 4 5 4 4 3 7 2 3 σ B<’5’(R ) A B C R ?S R.A R.B R.C S.A S.B S.C 7 2 3 7 2 3 3 4 5 4 4 3 R ?S A B C 7 2 3 2.7 设有关系R 和S : R A B S B C a b b c c b e a d e b d 计算R ? S ,R ? S ,σA=C (R ×S),S ? R 2<2 B

R ? S A B C a b c a b d c b c c b d R ? S A R.B S.B C a b b c a b b d c b b c c b b d σA=C (R ×S) A R.B S.B C a b e a c b b c d e b d S ? R B C b c b d 2.17 设有三个关系: S (S#,SNAME ,AGE ,SEX) SC (S#,C#,CNAME ) C (C#,CNAME ,TEACHER ) 试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示下列查询语句: ① 检索LIU 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② 检索年龄大于23岁的男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③ 检索学号为S3学生所学课程的课程名与任课教师名。 ④ 检索至少选修LIU 老师所授课程中一门课的女学生姓名。 ⑤ 检索WANG 同学不学的课程的课程号。 ⑥ 检索至少选修两门课的学生学号。 ⑦ 检索全部学生都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与课程名。 ⑧ 检索选修课程包含LIU 老师所授全部课程的学生学号。 解:⑴ πC#,CNAME (σTNAME='LIU'(C )) ⑵ πS#,SNAME (σAGE >'23' ∧ SEX='M'(SC )) ⑶ πCNAME ,TNAME (σS#='S3'(SC ?C )) ⑷ π SNAME (σSEX='F' ∧ TNAME='LIU'(S ?SC ?C )) B

数据库第一章作业

. 名词解释: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具有如下特点: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且可以为各种用户共享等。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 :数据库管理系统( )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使人们能对数据进行科学的组织、高效的存取和维护、管理的一种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内模式: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只有一个,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结构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达方式。 模式:模式()也称结构模式、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只有一个,它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外模式: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有多个,是把现实的信息按不同用户需求抽象为多个逻辑数据结构,即数据库用户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模式内模式映象: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内模式,所以模式内模式映象是唯一的,它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该映像定义通常包含在模式描述中。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象做作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外模式模式映象: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象,它定义了该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象作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2. 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 数据库系统中的存储过程可以提高查询效率,提高安全。 数据库系统可以存储大量数据,安全,便捷。 .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数据库技术是随着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需求发展而产生的。数据处理是计算机应用领域中最大的一类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数据的管理。从世纪年代末开始,数据管理技术就一直是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和研究课题。随着计算软件、硬件技术的发展,对数据管理和转换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数据管理技术也不断发展变化,主要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管理、数据库技术管理、高级数据库技术管理、文件管理五个阶段。每一阶段各有特点,但并非相互独立。总的说来,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以数据存储冗余不断减小、数据独立性不断增强、数据操作和转换更加方便和简单为标志。 . 文件系统的缺点。 ()数据独立性不足。 ()数据冗余度大且容易产生数据不一致。 ()数据整体是无结构的。 ()数据不是集中管理,其安全性、完整性得不到可靠保证;并且在数据的结构、编码、输出格式等方面难以规范化和标准化。 5. 数据库阶段的数据管理的特点? (1)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实现数据结构化 (2)应用程序与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第8章 习题答案

第8章数据库恢复技术 1. 试述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四个特性。 解: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基本操作序列,这个基本操作序列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事务所包含的基本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它们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 事务具有四个基本特性: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简称为ACID特性。 2. 数据库运行中可能产生的故障有哪些?简述不同故障对数据库造成的影响有何不同。 解: 数据库运行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事务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其他一些因素导致的故障,如计算机病毒、操作失误等。 不同故障对数据库造成的影响不同,事务故障、系统故障影响事务的正常执行,介质故障和计算机病毒破坏数据库数据。 3. 恢复机制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恢复的实现技术有哪些? 解: 恢复机制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冗余数据;利用这些冗余数据实施数据库恢复。 数据转储和登录日志文件是建立冗余数据最常用的技术。当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利用转储的数据库后备副本和日志文件就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故障前的某个一致性状态。 4. 什么是日志文件?日志文件的作用是什么?登记日志文件的原则是什么? 解: 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的文件,是系统运行的历史记载。 日志文件的作用是:用来进行事务故障恢复和系统故障恢复,协助后备副本进行介质故障恢复。 登记日志文件必须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登记的次序严格按并发事务执行的时间次序。二是必须先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 5. 试述事务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的恢复策略和方法。 解: ●事务故障的恢复: 事务故障的恢复是由系统自动完成的,对用户是透明的。其过程如下: (1) 反向扫描文件日志(即从最后向前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更新操作。 (2) 对该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 (3) 继续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其他更新操作,并做同样处理。 (4) 如此处理下去,直至读到此事务的开始标记,事务故障恢复就完成了。 ●系统故障的恢复 系统故障的恢复是由系统在重启时自动完成的,无需用户干预。其过程如下: (1) 正向扫描日志文件,找出在故障发生前已经提交事务,将其事务标识记入重做 (REDO)队列。同时找出故障发生时尚未完成的事务,将其事务标识记入撤消队列。 (2)对撤消队列中的各个事务进行撤消(UNDO)处理。反向扫描日志文件,对每个 UNDO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写入数据库。

数据库基础及其应用第四章课后作业

第四章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一、填空题 1.数据库系统的外模式在SQL中称为(视图),它由(基本表)产生出来。 2.SQL是高度(非过程化)和面向(集合)操作的语言。 3.由create schema KUCUN authorization LIU命令建立的一个数据库为(KUCUN),所有者为(LIU)。 4.在SQL中,若一个完整性约束只涉及到一个列,则该完整性约束既可以作为(列级)完整性约束定义,也可以作为(表级)完整性约束定义,两者只选其一。 5.在列级和表级完整性约束中同时存在的约束分别为(主码)、(单值)、(外码)和(检查)等四种约束。 6.在SQL中,主码约束的关键字为(primary key),外码约束的关键字为(foreign key)。 7.在SQL中,create table、alter table和drop table命令分别为在数据库中(建立)、(修改)和(删除)基本表结构的命令。 8.向基本表中插入数据有两种命令格式,一种称为(单行)插入格式,另一种称为(多行)插入格式。 9.在SQL中,insert、update和delete分别为对基本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记录操作的命令。 10.在SQL中,每个视图中的列可以来自不同的(表),它是在原有表的基础上(建立)的逻辑意义上的新关系。 11.当建立一个视图后,通常只对它做(修改)和(查找)这两种操作。 12.在(基本表)中,通常不应包括由计算可以得到的属性,而在(视图)中,为了用户查询数据的方便,则需要包含它们。 13.当建立和删除一个视图时,对相应的基本表(没有影响),当修改一个视图时,则对相应的基本表(有影响)。 14.在SQL中,建立视图、修改视图内容和删除视图的命令分别为(create view)、(update)和(drop view)。 15.在SQL新版的查询语句中,select选项实现(投影)运算,from选项实现(连接)运算,where 选项实现(选择)运算。 16.在SQL的查询语句中,(group by)选项实现分组统计功能,(order by)选项实现对结果表的排序功能。 17.在新版的SQL中,表之间的连接共有三种方式,对应的关键字分别为(inner join)、(left join)和(right join)。 18.在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对数据库的操作方式有(命令交互)、(程序执行)和(窗口界面)三种。 19.在SQL中建立和删除数据库模式的命令分别为(create schema)和(dropschema)。 20.在SQL中完整性约束分为(列级)完整性约束和(表级)完整性约束两个方面。 21.在SQL中,列级完整性约束分为(6)各情况,表级完整性约束分为(4)种情况。 22.在列级和表级完整性约束中同时存在的约束分别为(主码)(单值)(外码)和(检查)四种约束。 23.在(列级)完整性约束中,每个约束只能涉及到一个属性;在(表级)完整性约束中,每个约束可以涉及多个属性。 24.在SQL中,单值约束的关键字为(Unique),检查约束的关键字为(check)。 25.向基本表插入数据时,可以在命令中例用关键字(Values)引出记录值,或者在命令中通过(Select)子句得到一个结果表。

数据库第二章练习题

数据库第二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2×5=30分) 1.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最小访问单位是() A表 B 记录 C 数据元素 D 字段 2.建立表的结构时,一个字段由()组成 A 字段名称B数据类型 C 字段属性D以上都是 https://www.doczj.com/doc/cf6429398.html,ess2003中,表的字段数据类型中不包括() A自动编号B数字型C窗口型D货币型 4以设置字段大小属性的数据类型是() A备注B文本C日期/时间D货币 5.在access2003的表中,()不可以定义为主键 A自动编号B单字段C多字段DOLE对象 6.在表的设计视图中,不能完成操作的是() A修改字段的名称B删除一个标题 C修改字段的属性D删除一条记录 7.在表的数据视图中,不能完成的操作是() A删除一条记录B修改一条记录 C追加一条记录D修改字段标题 7.关于主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ccess2003中,并不要求每一个表中都必须设置主键 B 在一个表中只能指定一个字段为主键 C 在输入数据或对数据进行修改时,不能向主键的字段输入相同的值 D 利用主键可以加快数据的查找速度 9.如果一个字段在多数情况下取一个固定的值,可以将这个值设置成字段的() A 主键字B默认值C有效性规则D输入掩码 10.不是表类型的数据显示格式有() A 真/假B是/否C有/无D开/关 11.关于主键,下列说话错误的是() A 主键不能重设为其他字段 B 主键可以是多少字段的组合 C 一个表中只能有一个主键D在创建关系时,主表的关联字段必须是主键 12.在表的设计视图的二字段属性中默认情况下标题属性是( ) A.字段名称 B.字段类型 C. 空 D.Null 13.在表的设计视图中要插入一个新字段,应将光标移动到插入字段之后的字段上,在插入菜单中选( )命令. A.新记录 B.新字段 C.行D列 14.在表的数据表视图中,把光标定位在最后一行,可以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命令。 A.新记录 B.新字段 C.行D列 15.在查找和替换操作中,可以使用通配符,下列不是通配符的是()A.*B.?C.!D.@ 二.填空题(1×30=30分) 1.在access中表有两种视图,即()和()。 2.对表的修改和分为对()的修改和对()的修改 3.创建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方法 4.修改表的结构是在()视图下完成的,修改表结构包括 (),(),(),(),及()等。 5.在“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中,查找范围列表框用来确定在那个字段中查找数据,匹配列表框用来确定匹配方式,包括(),(),()三种方式。 6.在查找时,如果确定了查找内容的范围,可以通过设置()来减小查找范围,从数据中找出满足一定条件的记录,称为(). 7.字段的()属性用于检查错误所输入或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输入,()功能是将表中的一部分重要的文段固在屏幕上. 8.数据类型为(),(),()的字段不能排序 9.设置表的数据视图列宽时,当拖动字段右边界的分隔线超过左边界的,将会()该列 10.电子邮箱有效性规则(),邮箱的掩码(),手机号码的掩码(),长日期的掩码()。 11.筛选出员工表中,2009年以前入职的员工的记录,要在筛选同标文本框中输入()。

数据库课程作业

课程设计任务详细说明 一、基本界面及功能说明(参考) 系统需具有基本界面及功能如图A: 图A 注意: 图A中描述界面与示例文件中界面仅供参考,各位同学课程设计过程中只需实现上述基本功能,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功能模块,但不可删减。对具体界面设计不作要求,但不可全部原样照搬示例程序中界面。

二、系统所需数据库说明 1、数据库名称:自定义(要求为有意义的名称) 2、数据库基本表包括: (1)管理员信息表 基本字段包括:姓名、密码 (2)学生基本信息表 基本字段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级、专业、系别。 (3)课程信息表 基本字段包括:序号、课程号、课程名、学时、学分。 (4)成绩信息表 基本字段包括:学号、课程号、课程名、成绩、补考成绩。 注意: 1)上述各表及表中字段均为最基本要求,个人可根据需要任意增加表及字段,但不可删减。2)上述各表中字段:数据类型及长度、可否为空等按照现实情况自定义; 3)各表中数据可按照所在班学生基本信息填写,涉及隐私的字段(如:出生日期)可在保证数据有意义的前提下杜撰。数据也可在保证数据有意义的前提下随意杜撰,要求每个表的记录数不少于30条。 三、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一)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如下: 1)纸张大小为A4纸。 2)正文汉字为宋体,英文及数字为Times New Roman,大小均为五号。 3)正文行距:多倍行距值为:1.15 。 4)目录:楷体四号字,左对齐。 4)一级标题形式如下: 第一章( 标题,2号宋体左对齐,上下空一行,空行行距为单倍行距)。 5)二级标题形式如下: 1.1(标题,3号黑体左对齐,上下空一行,空行行距为单倍行距)。 6)三级标题形式如下: 1.1.1 (标题,4号黑体左对齐,下空一行,空行行距为单倍行距)。 7)涉及到的表与图的名称均为小5号黑体,居中,形式如“表1-1 表名\图名”。

数据库系统原理(2018年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选择题 B、B、A 简答题 1.请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P27 数据是描述事物的记录符号,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 数据库即存储数据的仓库,严格意义上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用于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一套软件,介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2.请简述早数据库管理技术中,与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的优点。 数据共享性高 数据冗余小 易于保证数据一致性 数据独立性高 可以实施统一管理与控制 减少了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 3.请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两层映像的含义。 P31 答: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工程的,对应了数据的三级抽象。 两层映像是指三级模式之间的映像关系,即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 4.请简述关系模型与网状模型、层次模型的区别。 P35 使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 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 概念单一,统一用关系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 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选择题 C、C、D 简答题 1.请简述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特征。P48 答: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特征是使用关系数据模型组织数据。 2.请简述什么是参照完整性约束。 P55 答:参照完整性约束是指: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 相对应,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取值只允许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空值,要么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对应。 3.请简述关系规范化过程。 答:对于存在数据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问题的关系模式,应采取将一个关系模式分解为多个关系模式的方法进行处理。一个低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通过模式分解可以转换为若干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所谓的规范化过程。 第三章数据库设计 选择题 B、C、C 简答题 1. 请简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P66 需求分析设计;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2. 请分别举例说明实体之间联系的三种表现情形。 P74 一对一联系: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B中最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举例:班级与班长,每个班只有一个班长,每个班长也只在一个班内任职。 一对多联系: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A中最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举例:班级与班级成员,每个班级对应多个班级成员,每个班级成员只对应一个班级。 多对多联系: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A中有M个实体与之联系。举例:授课班级与任课教师,每个

杭电数据库张红娟编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

/* 完成表中约束的定义*/ --创建course表 create table course ( cno char(1) primary key, cname varchar(20) not null, credit smallint check(credit>=1 and credit<=6) ) --创建class表 create table class ( clno char(5) primary key, speciality varchar(20) not null, inyear char(4) not null, number integer check(number>1 and number<100), monitor char(7) ) --创建student表 create table student3 ( sno char(7) primary key, sname varchar(20) not null, ssex char(2) not null default('男'), sage smallint check(sage>14 and sage<65), clno char(5) not null references class(clno) 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cascade ) --为class表添加参照完整性 alter table class add constraint fk_monitor foreign key (monitor) references student(sno) on delete no action --创建grade表 create table grade ( sno char(7) not null references student(sno) 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cascade, cno char(1) not null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cascade, gmark decimal(4,1) check(gmark>0 and gmark <100), primary key (sno,cno) )

数据库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B 。 A .排序、索引、统计 B.选择、投影、连接 C .关联、更新、排序 D.显示、打印、制表 2、关系模型中,一个关键字是 C 。 A .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B .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 C .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惟一标识该关系模型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 D .以上都不是 3、个关系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条记录 B 。 A .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输入的顺序排列 B .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不影响库中的数据关系 C .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但排列顺序不同,统计处理的结果就可能不同 D .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关键字段值的顺序排列 4、有属性A ,B ,C ,D ,以下表示中不是关系的是 C 。 A .R (A ) B .R (A ,B ,C ,D ) C .D)C B R(A ??? D .R (A ,B ) 5、概念模型中,一个实体相对于关系数据库中一个关系中的一个 B 。 A 、属性 B 、元组 C 、列 D 、字段 二、设有一个SPJ 数据库,包括S ,P ,J ,SPJ 四个关系模式: S( SNO ,SNAME ,STA TUS ,CITY); P(PNO ,PNAME ,COLOR ,WEIGHT); J(JNO ,JNAME ,CITY); SPJ(SNO ,PNO ,JNO ,QTY); 供应商表S 由供应商代码(SNO )、供应商姓名(SNAME )、供应商状态(STATUS )、供应商所在城市(CITY )组成; 零件表P 由零件代码(PNO )、零件名(PNAME )、颜色(COLOR )、重量(WEIGHT )组成; 工程项目表J 由工程项目代码(JNO )、工程项目名(JNAME )、工程项目所在城市(CITY )组成; 供应情况表SPJ 由供应商代码(SNO )、零件代码(PNO )、工程项目代码(JNO )、供应数量(QTY )组成,表示某供应商供应某种零件给某工程项目的数量为QTY 。 今有若干数据如下: P 表

数据库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 B )属于信息世界的模型,实际上是从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A.数据模型B.概念模型C.非关系模型D.关系模型 2.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即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是对( C )的3个抽象级别。 A.信息世界B.数据库系统C.数据D.数据库管理系统 3. 1970年代,美国IBM公司的研究员E.F.Codd提出了数据库的( C )。 A. 层次模型 B. 网状模型C.关系模型 D. 对象模型 4. 具有数据冗余度小、数据共享以及较高数据独立性等特征的系统是( B )。 A.文件系统 B. 数据库系统 C.管理系统 D. 高级程序 5. 在概念模型中,事物称为( A )。 A.实体 B. 对象 C.记录 D. 节点 6. 数据库中对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作为数据库的( C )。 A. 概念模式 B. 内模式C.模式 D. 外模式 7.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完整性检查、安全性检查等是对数据库的(B )。 A.设计 B. 保护C.操纵 D. 查询 8. ( A )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专门数据管理软件。 A. 数据库管理系统 B. 数据库系统C.数据库 D. 数据库应用系统 9. 下列实体类型的联系中,属于多对多联系的( A )。 A. 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联系 B. 学校与教师之间的联系 C. 商品条形码与商品之间的联系 D. 班级与班长之间的联系 10.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B)。 A. 数据共享 B. 数据完整性 C. 数据冗余度高 D. 数据独立性高 11.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A)。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C.信息世界D.现实世界12. 数据库中存储的是(C)。 A.数据B.数据模型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D.实体 13.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B )。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模型D.软件工具 14.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D )。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15. 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这种功能称为(C )。 A.数据定义功能B.数据管理功能C.数据操纵功能D.数据控制功能16.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是指(B)。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数据库应用基础第8章习题参考答案

1.选择题 (1)当采用Windows验证方式登录时,只要用户通过Windows用户账户验证,就可(A)到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 A. 连接 B. 集成 C. 控制 D. 转换 (2)SQL Server中的视图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D)。 A. 完整性 B. 并发控制 C. 隔离性 D. 安全性 (3)使用系统管理员登录账户sa时,以下操作不正确的是(C)。 A. 虽然sa是内置的系统管理员登录账户,但在日常管理中最好不要使用sa进行 登录。 B. 只有当其他系统管理员不可用或忘记了密码,无法登录到SQL Server时,才使 用sa这个特殊的登录账户。 C. 最好总是使用sa账户登录。 D. 使系统管理员成为sysadmin固定服务器角色的成员,并使用各自的登录账户来登录。 (4)在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中,授权的数据对象的(B),授权子系统就越灵活。 A. 范围越小 B. 约束越细致 C. 范围越大 D. 约束范围大 (5)在“连接”组中有两种连接认证方式,其中在(B)方式下,需要客户端应用程序连接时提供登录时需要的用户标识和密码。 A. Windows身份验证 B. SQL Server身份验证 C. 以超级用户身份登录时 D. 其他方式登录时 2.填空题 (1)SQL Server 2000提供了非常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包括( 用户登录 )管理和对用户( 使用数据库对象 )的管理。 (2)SQL Server的安全性管理是建立在( 身份验证 )和( 访问许可 )机制上的。 (3)SQL Server 2000 的默认身份验证模式是(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 (4)权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对象权限和语句权限的管理 )。 (5)角色中的所有成员( 继承 )该角色所拥有的权限。 3.问答题 (1)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答:数据库的安全性(security)是指保护数据库避免不合法的使用,以免数据的泄漏、更改或破坏。 (2)SQL Server 2000有几种身份验证方式?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答:SQL Server能在两种身份验证模式(Authentication Modes)下运行: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和混合模式。 在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下,SQL Server依靠Windows 身份验证来验证用户的身份。这种模式下用户不能指定 SQL Server 2000 登录用户名。 混合模式下,用户既可以使用 Windows身份验证,也可以使用SQL Server身份验证。 相比而言,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能够提供更多的功能,另外对于帐户和帐户组的管理和修改也更为方便。而混合模式中的SQL Server身份验证模式最大的好处是很容易通过企业管理器实现,更容易编写到应用程序里。在用户数量较少、单服务器的情况下有一定的适用性。

数据库第4章查询设计_习题

第4章查询设计_习题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查询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只能根据数据表创建查询 B.只能根据已建查询创建查询 C.可以根据数据表和已建查询创建查询 D.不能根据已建查询创建查询 2.若用“学生”表中的“出生日期”字段计算每个学生的年龄(取整〉,那么正 确的计算公式为()。A A.Year(Date())-Year([出生日期]) B.(Date()-[出生日期])/365 C.Date()-[出生日期]/365 D.Year([出生日期])/365 3.如果在“学生”表中查找姓“李”学生的记录,则查询条件是()。C A.Not "李*" B.Like "李" C.Like "李*" D."李××" 4.查询设计视图窗口中通过设置()行,可以让某个字段只用于设定条件,而 不出现在查询结果中。B A.排序B.显示C.字段 D.条件5.若统计“学生”表中各专业学生人数,应在查询设计视图中,将“学号”字段“总 计”单元格设置为()。B A.Sum B.Count C.Where D.Total 6.在Access查询中,()能够减少源数据表的数据。D A.选择查询 B.生成表查询 C.追加查询 D.删除查询7.在查询设计视图中,如果要使表中所有记录的“价格”字段的值增加10%,应使用 ()表达式。C A.[价格]+10% B.[价格]*10/100 C.[价格]*(1+10/100) D.[价格]*(1+10%) 8.在查询设计视图中()。A A.可以添加表,也可以添加查询 B.只能添加表 C.只能添加查询 D.表和查询都不能添加 9.在Access中,删除查询操作中被删除的记录属于()。B A.逻辑删除 B.物理删除 C.可恢复删除D.临时删除 10.如果用户希望根据某个可以临时变化的值来查找记录,则最好使用的查询是 ()。C A.选择查询B.交叉表查询C.参数查 询 D.操作查询 二、填空题 1.若要查找最近20天之内参加工作的职工记录,查询条件 为。 Between Date()-20 And Date() 或 Between Now()-20 And Now() 或 >=Date()-20 And <=Date() 或 >=Now()-20 And <=Now() 2.查询“教师”表中“职称”为“教授”或“副教授”的记录的条件 为。"教授" Or "副教授" 3.操作查询共有4种类型,分别是生成表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

数据库系统原理第二章的习题集.doc

第2章关系数据库 一、选择题 1、关于关系模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个关系至少要有一个候选码 B. 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C. 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D. 一个列的值可以来自不同的域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候选码都可以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 B. 候选码中只能包含一个属性 C. 主属性可以取空值 D. 关系的外码不可以取空值 3、关系操作中,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 A. 记录 B. 集合 C. 元组 D. 列 4、假设存在一张职工表,包含“性别”属性,要求这个属性的值只能取“男”或“女”,这属于()。 A. 实体完整性 B. 参照完整性 C.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D. 关系不变性 5、有两个关系R(A, B, C)和S(B, C, D),将R和S进行自然连接,得到的结果包含几个列() A. 6 B. 4 C. 5 D. 2 二、判断题 1、关系模型的一个特点是,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都可以使用相同的结构类型来表示。() 2、关系模型中,非主属性不可能出现在任何候选码中。() 3、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关系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 三、填空题 1、在关系模型中,关系操作包括查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2、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约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关系模型包括8种查询操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并、________和笛卡儿积是5种基本操作,其他操作可以用基本操作定义和导出。 4、职工(职工号,姓名,年龄,部门号)和部门(部门号,部门名称)存在引用关系,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参照关系,____________是外码。

(完整版)数据库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选择题 1实体-联系模型中,属性是指(C)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事物的具体描述 C.事物的某一特征 D.某一具体事件 2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A) A属性描述B关键字描述C二维表格描述D实体描述 3假设一个书店用这样一组属性描述图书(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可以作为“键”的属性是(A) A书号B书名C作者D出版社 4一名作家与他所出版过的书籍之间的联系类型是(B)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都不是 5若无法确定哪个属性为某实体的键,则(A) A该实体没有键B必须增加一个属性作为该实体的键C取一个外关键字作为实体的键D该实体的所有属性构成键 填空题 1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属性进行描述 2确定属性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分和无关联 3在描述实体集的所有属性中,可以唯一的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称为键 4实体集之间联系的三种类型分别是1:1 、1:n 、和m:n 5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和一致性 简答题 一、简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答:1需求分析:对需要使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管理的现实世界中对象的业务流程、业务规则和所涉及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分析的策略:自下而上——静态需求、自上而下——动态需求 2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数据模型,用概念模型描述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3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是根据概念数据模型建立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4数据库实现:依据关系模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中建立数据库。 二、数据库的功能 答:1提供数据定义语言,允许使用者建立新的数据库并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 2提供数据查询语言 3提供数据操纵语言 4支持大量数据存储 5控制并发访问 三、数据库的特点 答:1数据结构化。2数据高度共享、低冗余度、易扩充3数据独立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1)数据安全性(2)数据完整性(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 第二章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 选择题 1把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A实体(“一”方)和B实体(“多”方)之间一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A)来实现的

mysql数据库武洪萍版第四章习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哪种数字数据类型不可以存储数据256?(D) A. bigint B. int C. Smallint D. tinyint 2.下面是有关主键和外键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C) A.一个表最多只能有一个主键约束,多个外键约束。 B.一个表中最多只有一个外键约束,一个主键约束。 C.在定义主键外键约束时,应该首先定义主键约束,然后定义外键约束。 D.在定义主键外键约束时,应该首先定义主键约束,然后定义主键约束。 3.下面关于数据库中表的行和列的叙述正确的是(D) A.表中的行是有序的,列是无序的 B. 表中的列是有序的,行是无序的 C. 表中的行和列都是有序的 D. 表中的行和列都是无序的 4.SQL语言的数据操作语句包括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等。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使用最频繁的语句是(A) A.SELECT 5.在下列SQL语句中,修改表结构的语句是(A)。 A. ALTER B. CREATE C. UPDATE D. INSERT 6.设有关系R(A,B,C)和S(C,D),与关系代数表达式πA,B,D(σ=(R ∞ S)等价的SQL语句是(B)。 A.SELECT *FROM R,S WHERE = B.SELECT A,B,D FROM R,S WHERE = C.SELECT A,B,D FROM R,S WHERE R=S D.SELECT A,B FROM R WHERE(SELECT D FROM S WHERE = 7.设关系 R(A,B,C) 与SQL语句“SELECT DISTINST A FROM R WHERE B=17”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A) A.(R)) B. ((R))Aπ(σπσA B=17 B=17 C. ((R)) D. (R)) σπA. C(πσA. C B=17 B=17 下面第(8)-(12)题,基于“学生-选课-课程”数据库中的3个关系。 S(S#,SNAME,SEX,DEPAPTMENT),主码是S# C(C#,CNAME,TEACHER),主码是 C# SC(S#,C#,GRADE),主码是(S#,C#) 8.在下列关于保持数据库完整性的叙述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D) A.向关系SC 插入元组时,S#和C#都不能是空值(NULL) B.可以任意删除关系SC中的元组 C.向任何一个关系插入元组时,必须保证该关系主码值得唯一性 D.可以任意删除关系C中的元组 9.查找每个学生的学号、姓名、选修的课程名和成绩,将使用关系(D) A. 只有 S,SC B. 只有 SC,C C. 只有 S,C D. S,SC,C 10若要查找姓名中第1个字为“王”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则下面列出的SQL 语句中,哪个(些)是正确的?(B) Ⅰ. SELECT S#,SNAME FROM S WHERE SNAME='王%' Ⅱ. SELECT S#,SNAME FROM S WHERE SNAME LIKE ‘王%' Ⅲ. SELECT S#,SNAME FROM S WHERE SNAME LIKE'王_' A.Ⅰ B.Ⅱ C.Ⅲ D.全部 )B语句是(SQL,则正确的门以上课程的学生的学号”3若要“查询选修了11.

广东海洋大学数据库第二章作业

1、若学生选课库的关系模式为: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在系);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先行课); 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 ①求选修了课程号为“C2”课程的学生学号。 π学号(σ课程号= ‘C2’(选课)) ②求选修了课程号为“C2”课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π学号,姓名(σ课程号= ‘C2’(学生选课)) ③求没有选修课程号为“C2”课程的学生学号。 π学号(学生)-π学号(σ课程号= ‘C2’(选课)) ④求既选修“C2”课程,又选修“C3”课程的学生学号。 π学号(σ课程号= ‘C2’ (选课)) ∩ π学号(σ课程号= ‘C3‘ (选课) ) ⑤求选修课程号为“C2”或“C3”课程的学生学号。 π学号(σ课程号=‘C2‘ (选课))∪π学号(σ课程号=’C3‘ (选课)) ⑥求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学号。 π学号,课程号(选课)÷ π课程号(课程) ⑦一个学号为“98002”的学生所学过的所有课程可能也被其他学生选修,求这些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π学号,姓名((π学号,课程号(选课)÷π课程号(σ学号= ‘98002’(选课) ) 学生) 2.设有一个SPJ数据库,包括S,P,J,SPJ四个关系模式: 1)求供应工程J1零件的供应商号码SNO: πSno(σJno=‘J1’(SPJ))

2)求供应工程J1零件P1的供应商号码SNO: πSno(σJno=‘J1’∧Pno=‘P1‘(SPJ)) 3)求供应工程J1零件为红色的供应商号码SNO: πSno(σJno=‘J1‘(σCOLOR=’红‘(P) SPJ)) 4)求没有使用天津供应商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JNO: πJno(SPJ)-πJNO(σcity=‘天津’∧Color=‘红‘(S SPJ P) 5)求至少用了供应商S1所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号JNO: πJno,Pno(SPJ)÷ πPno(σSno=‘S1‘(SPJ)) 3.查询至少选修了一门其直接先行课为5号课程的课程的学生姓名。πSname(σCpno='5'(Course SC Studen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