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深圳新会展中心看会展建筑发展趋势

从深圳新会展中心看会展建筑发展趋势

从深圳新会展中心看会展建筑发展趋势
从深圳新会展中心看会展建筑发展趋势

从深圳新会展中心看会展建筑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7-07-20T13:35:22.803Z 来源:《建筑知识》2017年16期作者:杨光伟[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科技实力的不断增长,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大型的国际会展活动被中国承接。

(1.AUBE-法国欧博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公司广东深圳 518053)(2.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53)【摘要】本文从深圳新会展中心项目概况入手进行分析,探讨项目区位与用地选择,最后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海市计划”的方案设计进行了解析,探讨会展建筑发展趋势。【关键词】深圳新会展中心;规划;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U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6-0240-02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科技实力的不断增长,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大型的国际会展活动被中国承接。并且随着中国产业由能源型、资源型向着科技型、技术型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国营企业将提升生产力的重心转移到了新型产品的研发上。面对城市企业这样日益增长的展示需求,在城市中新建或改建会展建筑成为了当下大中型城市的“时尚潮流”。展览建筑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解决企业的使用需求,还可以最终达到吸引高端人才、提升城市形象、突出城市特色、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效果。本文就深圳新会展中心项目浅析展览建筑的发展趋势。

1.项目概况

深圳新国际会展中心将在宝安空港新城开建,此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会展中心之一,该中心的规划占地为137公顷,预计建成的总建筑面积为150万平方米,室内净展览用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预计将于2018年完成。

2.项目区位与用地选择 2.1 场地择地

设计提案选择北侧可拓展用地进行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主要原因如下:(1)大范围规划层面:西侧可拓展用地紧邻深圳西部湾区景观带,大体量会展建筑的介入会对整体湾区环境景观造成影响;

(2)会展功能层面:西、南两块用地之间存在多条立体交通阻隔,不利于会展一二期各展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3)轨道交通层面:会展建筑对于轨道交通的依赖性很强,南北用地相比西南用地与轨道交通联系更为便捷,能更好的满足会展建筑的使用需求。

2.2 用地策略比较

(1)南北分区策略在用地南侧布置会展,北侧布置综合配套与开发用地。a优点:功能分区明确;各类交通不混杂;南侧入口广场与会展展示面充足;b 不足:易形成南侧“孤岛型”会展区域。另外,会展的大体量与功能性对滨水景观影响大,东侧河岸资源利用不充分。

(2)东西分区策略沿用地西侧布置会展,东侧布置综合配套与开发用地。a优点:会展紧邻西侧多条道路展开,交通界面长,可利用的出入口位置更多。东侧河岸资源利用充分,易打造成为适宜人居的河岸风貌。中部设置会展休闲带,缓冲会展体量对于城市开发片区的体量冲击,同时贯通南北,连接海上田园与西部湾区景观带,完善片区城市绿脉与慢行系统。b不足:会展南侧入口广场与展示面不足。

(3)综合策略设计提案选择用地西南侧布置会展,东北侧布置综合配套与开发用地的用地模式这一用地模式平衡了上述两种策略的优劣势,且具有更强的调整灵活性。

2.3 综合评估与用地配比

在明确用地策略后,设计提案结合项目开发模式、建设开发时序与投资经济平衡测算等多方因素,最终确定会展部分占地约170公顷,综合配套功能与开发用地部分占地约142公顷。

3.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海市计划”

深圳市国际会展中心的设计愿景是通过我们本身的建筑设计创造性的打造出一个可以有机结合的“城”与“市”;一座极具深圳特征、充满活力与亲和力的公共空间的复合功能岛。一组运作良好、能融入城市生活的会展中心建筑群;以及一个可以为市民提供休憩聚会的功能性场所,以期待用最大的诚意丰富市民空闲时间的精神文化生活,最终达到吸引高端人才、提升城市形象、突出城市特色、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