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德为先”打造优良师德师风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9
论“以德为先”打造优良师德师风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的教育要想让人民满意,必须保证有优良的师德师风,而以德为先,是打造优良师德师风的基础。
一、以德为先,打造优良师德师风的必要性。
以德为先,打造优良师德师风是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教育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党的十八大把教育摆在社会建设的第一位,把实现“学有所教”列为改善民生之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原则和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要让人民对教育满意,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促进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满足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强烈需求。要让人民对教育满意,就要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纾解民难,集中民智,把对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及裁判权交给群众,切实对人民群众不满意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改,以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以德为先”在贯彻十八大精神上的具体体现是:(一)“以德为先”是“立德树人”的具体表现。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有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为一个人的一生打基础的事业,一
个学生可能将学校中所学的知识忘掉,但是他所形成的道德品质会经历岁月的洗礼而不变。《礼记》中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古往今来,但凡为师者都注重德才兼备,不仅要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而传德尤为根本。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以德为先,就是要求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够将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可以说,以德为先是十八大关于“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一以贯之的主导思想。
(二)“以德为先”是“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力。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核心内涵。教育要想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坚持“以德为先”。首先,一个学校的领导应该有清正的官德,不会为了一味的要成绩而给老师加压,他应该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人物,教学方针的制定和学校工作思路的制定,都是围绕着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来展开的,而不是单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一个老师,如果坚持“以德为先”,就会淡化分数意识,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成人。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不会厌学,不会违纪,不会存在人际关系障碍,更不会人格分裂,这就实现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德为先”是“打造过硬教师队伍”的思想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打造过硬教
师队伍,前提是锻造高尚的师德,培育纯正的师风。所以,应该把师德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不管是教育行政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师,如能树立“以德为先”的理念,那么就建立起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保障。
(四)“以德为先”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助推器。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为了保证教师队伍的创造性、纯洁性、先进性,对于师德不能达标的教师要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对于不能很好胜任的学校领导要做到“能上能下”,对于师德败坏的教师要做到“能进能出”,坚决取消其教师资格,清理出教师队伍。评价衡量聘用人才,只有做到“德”字当头,才能永葆教师队伍的纯洁和活力。
(五)“以德为先”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充分保障。
党的十八明确提出,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教育公平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实现教育公平,离不开党和政府对教育的关怀和投入,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的物质基础。但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只要做到“以德为先”,就能让学生享受到一种教育公平。不能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教师因为师德不是很过关,存在着以貌取人、以利取人、以势取人、以人取人等不良现象,导致教育的不公平。所以,我们应该提出“以德为先”,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优良师德师风,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以德为先,是新时期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学习
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培育良好师德师风、打造过硬教师队伍的基本要求。
二、以德为先,打造优良师德师风的内涵。
以德为先,就是要求我们在教育师德师风建设中,把“德”字摆在首位,追求行政领导者的官德、教师的师德、学生的品德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从根本上改良教育师德师风。
(一)以德为先,就是将“德”作为立校之本。
德为立校之本,无德则校不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作为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校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责任。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无论是行政领导者,还是一线教师,都应该牢固树立“德为立校之本”的教育理念,从学校的发展规划到教学实施,从常规教学到校园活动,从校园硬件建设到校园文化建设,都应该做到“德”字为先,注重品德的熏陶感染,一切都应该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一切都应该有利于促进学生成人。
(二)以德为先,就是将“德”作为治校之基。
德为治校之基,无德则校不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德治校是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如果我们都能深入贯彻“以德治校”的理念,我们的教育一定可以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政治坚定、思
想文明、精神高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终“以德治国”的目标就能顺理成章地实现。一个学校领导,要坚定“德为治校之基”的理念,学校管理要做到以德服人,以德留人、以德育人。
(三)以德为先,就是将“德”作为兴校之源。
德为兴校之源,无德则校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作为学校领导,要善于激发全体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他们都能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愉悦。有强烈荣誉感和责任感的教师不会产生职业倦怠,也不会做出违背师德师风的事。他们始终认为教书育人是自己的天职,并乐于为这份事业奉献。所以说,德为兴校之源,一个有高尚师德的教师,一个有乐于奉献精神的教师团队,怎能不造就一个质量过硬、校风纯正、学风浓厚的名校呢?
三、以德为先,打造优良师德师风的具体措施。
(一)充分发挥校长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个学校的领头羊,他的决策将影响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他的努力将带动一个学校的发展动力,他的亲和将改善一个学校的人际关系,他的钻研将提升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校长应该具有清正的官“德”,管理学校“德”字当头,以德服人,而不能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个人主义,作风霸道,行事武断,只能是压而不服。校长应该增强服务意识,想师生所想、急师生所急,做好师生的后勤保障工作,解决师生的后顾之忧。校长应该增强科研意识,俯下身子,沉进课堂,敏锐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