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朝花夕拾手抄报

朝花夕拾手抄报

朝花夕拾手抄报
朝花夕拾手抄报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献之一。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啊Q 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在他写的人物中没有一个坏形象,却也表现出了封建社会的残忍

朝花夕拾的简介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 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 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亦舒也有同名小说《朝花夕拾》。《朝花夕 拾》同时也是一部港产电影的名称。

艺术特色

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

2、在对往事深情地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3、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

4、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又称“双关”。

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

内容简介 《朝花夕拾》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描写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诚挚的怀念,真实地书写了戊戌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所经历的种种生活——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中国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动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角 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亦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表现出对反动、守旧势力的打击和嘲讽。

读《朝花夕拾》有感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

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精彩句段

1

.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

看人总像在藐视。”范爱农冷漠外表下对时势现实的焦虑、担忧、沉思甚至不满。

2.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写出我们当时的生活状态都不太好。为下文做铺垫。

3. 我疑心他是自杀。写了我的疑惑,对他死的怀疑,是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考题设置

1.朝花夕拾共有几篇? 10篇。

2.朝花夕拾中的阿Q 出自哪

篇文章? 阿Q 正传。

3.朝花夕拾中的阿Q 正传是一篇什么小说?

一篇出色的人物讽刺小说。

苏逢生 初二一班 28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