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第六版第六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详解演示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544.00 KB
  • 文档页数:4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或使其难以在宿主体内存活、定居和繁殖,从而 不引起感染或发病
人体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可通过在该病的流行 期间发病或隐性感染获得,也可通过计划免疫获得
(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
传染源 三个环节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
1.传染源
(1)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 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 及受感染的动物
土壤在部分传染病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 蛔虫病等肠道寄生虫病;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在 土壤中形成芽胞后在外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可达数 十年
传染过程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 相互斗争的过程。经过传染过程,宿主可以保持健康状 态,可成为隐性感染者,也可成为显性感染甚至死亡
区别:从定义可以看出,流行过程是在群体中发生 的,而传染过程是在宿主个体发生的
(一)发生条件
1.病原体 病原体的特性:传染力、致病力、毒力 (1)传染力指病原体在易感宿主体内定居和繁殖,并 引起感染的能力,其大小常用二代发病率来衡量
(2)病原携带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 体的人。病原携带者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 期病原携带者和健康病原携带者
(3)受感染的动物
(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侵入新的易感宿 主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 常见的传播途径有: 经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接触传播、 经节肢动物传播、经土壤传播、医源性传播、围生期 传播
二、种类
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 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 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 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第二节 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一、流行过程 二、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流行过程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和蔓延的过程, 也是疫源地相继发生的过程
(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
2.传播途径 (2)经水传播 媒介是水,包括饮用水和疫水
1)经饮用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①病例的分布常与供水范围一致,都有共同饮用同一 水源的历史
②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人群特征差异,即不同年龄 、性别、职业人群均可发病
③水源被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呈暴发或流行,若水源经 常被污染,病例可终年不断
(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
2.传播途径 (1)经空气传播:主要媒介是空气,包括飞沫、飞沫核
和尘埃,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流行特征:
①传播途径易实现,发病率高,可致短潜伏期疾病暴发 或流行
②一般以冬、春季高发 ③少年儿童多发 ④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此类传染病多有周期性 ⑤与居住条件、人口密度等密切相关
其大小可用病死率、重症病例比例等来衡量 病原体侵入宿主的最初部位是侵入门户。一般病
原体都有严格的侵入门户,并需要达到宿主体内特定 的部位生长、繁殖
(一)发生条件
2.宿主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致病,不仅取决于病原体
的特性、数量大小,还与宿主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当机体对某种病原体具有免疫力时,可抵抗其侵
(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
2.传播途径 (5)经节肢动物传播 包括机械携带及生物性传播
流行特征: ①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分布特征 ②有一定的季节性,其发病率的上升和下降与特
定节肢动物的活动季节一致 ③无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④有明显的职业性,青壮年发病较多
(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
2.传播途径 (6)经土壤传播 指易感者接触了被污染的土壤病 原体通过体表皮肤粘膜的接触进入机体所致的传播
预防医学第六版第六章传染病 预防与控制详解演示文稿
(优选)预防医学第六版第六 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二、种类
一、概念
传染病是由特异病原体(病毒、细菌 、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和蠕虫等)或 其毒性产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并可能造成 流行的一类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
二、种类
根据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2008年、2009年的 补充修订,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分为甲、乙、 丙三类,共39种
二代发病率又称续发率,指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单位 中首个病例出现后,在该传染病最短和最长潜伏期内出 现的病例占该人群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一)发生条件
1.病原体 (2)致病力指病原体侵入宿主机体后引起相应疾病的 能力,其大小常用临床疾病者占感染者的比例来衡量 (3)毒力指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
④对水源进行消毒处理后,疾病的流行即可得到有效 控制
(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
2.传播途径 (2)经水传播 2)经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①病人有接触疫水的历史
②发病有季节性,病例分布具有地方性和职业性特点
③大量易感人群进入疫区,可发生暴发或流行
④加强疫水处理及管理,注意加强个人防护,可控制 疾病的发生
2.传播途径
(4)经接触传播 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1)经直接接触传播无传播媒介,是易感者和传 染源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如性病、狂犬病 和鼠咬热等
2)经间接接触传播的传播媒介为被病原体污染 的日常生活用品
(Baidu Nhomakorabea)流行过程三个环节
2.传播途径 (4)经接触传播 2)经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①多以散发发病为主,很少造成流行,可形成家 庭成员和同住者之间的传播 ②无明显的季节性 ③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以及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的人群中发病较多
(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
2.传播途径 (3)经食物传播 是肠道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的 主要传播途径,流行特征: ①患者在相近的时间内具有食用过相同食物的历史,
不食者不发病 ②一次大量污染,在用餐者中可引起暴发或流行 ③发病潜伏期较短,病情相对较重 ④停止供应该食物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停止
(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
二、种类
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 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流行性出血热、麻疹、狂犬病、流行性 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 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 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 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