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南水北调工程中的生态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400.00 KB
  • 文档页数:2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江口下泄库水水温将影响汉江水温,水库下泄水
来自库面以下30米处的深层水,水温较低,将导 致汉江水温降低。 以鱼类为例,在中下游梯级开发尚未实施期间,银 飘鱼、似鳊、银鲴、蛇鱼句等鱼类,以及产粘性卵 的鲶形目和鲤、鲫等鱼类,繁殖期将滞后一个多月。 而坝下至襄樊以上江段中原“四大家鱼”产卵场, 因5~6月江段很难达到家鱼产卵下限水温(20℃) 无法繁殖而趋消失。 同时,因水量减少及生态环境变化,目前汉江中下 游仅有的经济洄游鱼类鳗鲡、长颌鲚,以及珍稀鱼 类胭脂鱼、白鲟等种群数量将继续减少。
土壤次生盐碱化是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
壤,因灌溉不合理,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可溶 性盐类在土壤表层或土壤中逐渐积累的过程。 形成条件 ①气候干旱,排水不畅和地下水位过高,是引 起土壤积盐的重要原因,一般是地下水埋深(埋藏 深度)比地下水临界深度浅,则将发生盐化; ②地下水矿化度高。其积盐过程同土壤盐碱化。
然而
结语
我们以往总是强调“人定胜天”,强调要 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我所用,适 应我的要求。这种提法不够全面,使我们 吃了不少亏,欠下不少债。现在应该认识 到对自然的索取和改造不是无限制的,我 们要学会适应自然,与自然协调共处,在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和建设。
我们国家的人口最高达16亿,不是要分8 亿住到西部去?我们现有耕地约20亿亩。是 不是要在西部再开发20亿亩?西部的面貌、 条件就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这是几千几万 年的历史发展形成的,是否有可能与必要全 部改造成和江南一样?处处绿树成荫,处处 稻浪重重,这才算是山川美还是适当保留它 的风吹草低见牛羊更好一些。这些都值得深 思。
3.有利于水污染的治理。 4.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二、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
(一)对水源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1.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水库区作为调水的水源,
在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水库岸坡稳定性、库周水土 流失等将会发生变化。大坝加高后淹没区面积将扩 二、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 大,减少了局部区域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水源 地周围大量的植被被淹没而引起植被减少,另外水 源地20 余万移民安置中开垦荒地、建房等生产生活 活动和木材需求可能使森林面积减少,产生新的水 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谈谈南水北调工程 的n种生态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简介
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
结语
南水北调研究自五十年代开始,总体布局被设计为三条调水线路,即西线工程、 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 发展需要。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逐 步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中国大水网。
Baidu Nhomakorabea温降低,不适合鱼类生存的因素增加。

专家称南水北调工程将导致汉江水质下降, 环境容量减少,水体稀释自净能力降低,控 制污染的难度增加。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容量 减少23%左右,水体自身对污染物的降解能 力降低。“水华”出现的概率将增加。水环 境容量指(河、湖)水体在维持一定水体功 能水质时水体能承受污染的能力,一般用污 染物指标(如COD、BOD)量表示。
3.中线工程跨四大水系长距离调水,大规模
工程建设将在短期内使当地环境产生剧烈变 动,部分防洪除涝体系将被大乱,在一定程 度上改变局部地区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如 汉江上游降雨量已经在逐年减少。 减少部分土地和森林资源,并对原有水系及 植被生态造成影响,还可能造湿地结构的破 坏,从而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2.中线干线地下水位高于渠底的地段约
402km,自流内排段约267km,抽排与自流 内排相结合的地段约54km。当内排段地下水 位高于干渠渠底,单向自动控制阀门和集水 廊道将地下水导入干渠,若干渠附近的工农 业污染物和居民生活污染物污染内排段区地 下水,这些污染物就可能随地下水进入输水 渠道而污染干渠水质。
东线:东线南水北 调工程从长江扬州引水, 经扩大的南北大运河和 平行河道,扬水64米到 东平湖,然后过黄河经 扩大的南北大运河到天 津。还从东平湖西水东 调到烟台等城市。
中线南水北调工程从
丹江口水库引水,修 渠道经分水岭方城垭 口,到郑州,过黄河, 修渠道引水到北京、 天津。中线南水北调 主要供京津、沿京广 铁路城市用水和华北 环境用水,兼顾农业 用水。
4.引水工程将增加受水区农业灌溉水量,使
部分地区地下水位升高,在土壤含盐碱地区 可能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在低洼地区,还 可能引起土壤沼泽化。
5.生物多样性减少,如合适的鱼类越冬场、
肥育场所面积减少,水温降低,不适合鱼类 生存的因素增加。
6.血吸虫病区北移
合适的鱼类越冬场、肥育场所面积减少,水
空前壮举,美景如画

赞成者从中华民族未来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高度上来评价"大 西线"调水工程,声称工程完成之后, 可以在西北,华北开 垦20亿亩土地,使中国的农业用地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一倍, 改良和更新半沙漠化和退化的草场50亿亩;使森林覆盖率提 高一倍左右 ,即从目前的12%增至25%;使中国黑河至腾冲 一线以西地区半个中国,特别是新疆,西藏等地丰富自然资 源得到开发利用和促进工业发展,缩减东西部的差距.可以在 新疆等地安置3-5亿人口,实现中国人口向西大迁移的壮举. 何祚庥等人把这个工程称为2030年中国命运的大决战, 将 大大拓展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增强国力,实现中 华民族在下世纪的整体跃进.
2.土地淹没改变了原有的湿地结构系统,野
生生物生长环境被破坏,打破了水源区动植 物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另外加高大坝后局 部库湾处水流变缓,水体交换性能较差,加 上被淹土地中营养物质的溶出,可能造成局 部库湾水体的富营养化。
3. 大坝及干渠以及配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土
方开挖和填筑、土料场的取土及弃渣等引起 的植被破坏,对施工区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 施工中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若随意排放, 将污染周围地表水环境。
•西线南水北调从大渡 河、雅砻江、通天河 调水150亿立方米到 黄河上游,供宁夏、 内蒙古、陕西、山西 用水。
一、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一)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 1.有效降低水质污染。 2.有利于改善水源地周围的局部小气候。 3.将有效遏止水土流失。 (二)改善总干渠沿线生态环境 1.保证生态用水。 2.对局部小气候将产生积极影响。
关于土壤盐碱化问题,淮河以南的湿润地区
因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土壤盐分由于淋溶向 下移动而不会出现。淮河以北输水渠系水分 渗漏,容易出现土壤盐碱化至于由于过量灌 溉引起土壤盐碱化
一江清水向北流还是一江污水向北流?
国务院三峡办老专家:南水北调西线调水是自
杀 现任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的郭树言说: “目前南水北调工程三线方案中,唯有西线 工程可以给黄河补水,它计划从生态脆弱的 三江源区(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引水, 这是世界上难度最大的调水工程,如果真要 上,说得严重一点,无疑是自杀政策。”
(二)对干渠沿线生态环境的不利影 响
1.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工程建设
改变沟谷的原生地貌,破坏植被,增加了沟谷斜坡的不稳定 性;渠系的修建损坏了渠道两侧自然边坡的稳定性,同时形 成许多新的开挖或填筑的高陡边坡,遇到强降雨,不稳定地 段可能产生重力侵蚀。隧洞开挖及渠道挖方工程产生的大量 弃渣,因削坡而增加的大量松散物质,都将成为泥石流的物 质源。中线工程输水总干渠为新开挖渠道,并建有隧洞、管 道、暗涵和渡槽等工程设施。在工程施工期和运行初期,河 道开挖、筑堤、弃土堆置、施工道路修筑、施工企业建设等 活动,将占压破坏地表植被、扰动表层土壤结构、改变地形 现状,在重力作用和降雨情况下极易引发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