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模因论解读中国典籍英译的机制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以模因论解读中国典籍英译的机制
以模因论解读中国典籍英译,其过程正是遵循了文化模因的变异、选择和遗传的生物进化规律,而此过程又是渐进的、适者生存的过程。
标签:文化模因;模因库;典籍英译
中国典籍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的重要载体,典籍翻译即是对外传递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途径,又是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实现形式,因此此类典籍英译成果实现的文化逻辑尤为值得思考和探究。
同时,对中国典籍英译的历史过程、发展现状和问题,未来的优化趋势等方面的研究,应该更又助于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国学典籍英译的实践与研究几成显学,甚至成了一些学者的历史担当。
然而,随着典籍英译研究队伍的壮大与研究的不断拓宽与深入,我们也面临一个困境,由于跨学科、边缘学科的兴起冲淡了我们对翻译本体的认识,我们似乎总在外围打转,纠缠于典籍的表层问题,由此而偏离了典籍英译的核心,即文本,典籍性和英译实质。
模因论虽起源于生物学研究领域,但因其是以解释人类文化进化发展规律为研究方向,翻译作为文化交际的重要方式,便自然成为模因论的研究对象。
本文试图从模因论的视角来重新解析典籍英译的活动过程,以期发现其发展规律。
一、关于模因论
关于模因(meme)这一概念,是由英国行为生态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首次提出讨论,最初他只认为文化进化中也存在着一种复制因子,即为“模因”,它是“文化传播的单位,或者模仿的单位”。
因此,在道金斯的理论中,“模因”是种在文化进化过程中交替模仿和记忆的因子。
模因论(memetics)在文化进化观流派的研究推进中,已经成为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的桥梁,它意图尝试用一种新规范模式,把文化遗传的作用整合到进化更标准的生物模式中。
模因论假设文化要素由模因(meme)构成,文化变化的本质是模因经常和持续的变化。
模因是通过社会传播的离散信息,模仿是模因传播的方式,模仿和传播是由复制因子实现的复制过程。
模因论发展很快,在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
二、模因与翻译
道金斯认为,模因的三个特点是遗传、变异和选择。
而我们翻译的过程便是将两种异域文化相互沟通和传递。
此间,被译的信息因子首先经过译者和读者的传播阅读得到充分沿袭,从而在译者和读者那里得到遗传并获得生存,即为遗传性。
其次,因为译者和读者的文化背景、阅读习惯、偏颇爱好及审美情趣皆有差异,这些被遗传的模因在复制、传播过程中,会被一定量的改编、增删和改写,这就发生了变异,即为变异性。
经过前期的遗传和不同程度的变异后,被传播的模因并非完全得到复制和传播,只有当适应了异域文化环境的模因才能成功的复
制和传播下去,否则被淘汰甚至消亡,即为选择性。
此外,模因的传播与基因进化一样,除了受限于传播过程中的种种因素影响之外,还与被复制的模因种子及传播地域的差异性有关。
这正如我们工业时代的印刷影印一样,原版保真度是最高的,而影印本的保真度会降低很多。
推及翻译的过程,译本的文化传播效果应收到翻译的策略,文本的选择以及出版商的赞助方式和推广方式的影响。
换而言之,翻译的过程即是两种语言模因的互相触发的过程,它需要译者在大脑中将原本未被复制、传播的语言模因展开某种相关的联想,最后形成另一信息表征传播出去。
三、翻译中模因的变迁
翻译理论家彻斯特曼(Chesterman)在其论著《翻译模因》一书中指出:“我们能在任何一时间里将一种文化的状态描述为某一类模因,即一个模因库。
”由此,对于翻译而言,源语言文化就是一个模因库,库中的各个模因互相结合,互相作用,并共同得以传播,这便是模因复合体;而目标语言文化则成了另一个模因库,其中也包含了多个模因复合体,目标语言接收者承载着接受新语言文化的任务,他们便是文化模因的宿主。
翻译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宿主们对于模因变迁的认同和接受,而复制后的模因也旧必须兼顾宿主的各种文化理念背景,才能促使翻译结果在新的模因库中的得以顺利传播。
(一)不同模因库的模因变迁
典籍英译的目的就是实现中国古典文化向英美国家的传播,这一活动本身就是文化模因的复制和变迁。
然而期间,在文化模因在中国文化这一模因库中首先被复制后,它的传播环境却发生变化,已变更为西方文化这一新的模因库环境,因此,复制后的模因必须随着新的模因库环境的变化重新变异才能适应新的模因库,从而得到传播。
例如,典籍《关雎》英譯本(1987)中对于“辗转反侧”译为“On his side,on his back,he turned,and back again.”又如对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译为“Here long,there short,is the duckweed. On the left,on the right,we gather it.”这里的“辗转”“参差”两个模因在原模因库即中国古典文化中分别有其自身含义,而宿主翻译时,兼顾了宿主接受此原模因的认知环境将其直接动态地复制出模因。
再如对于“关雎”一词被译为“turtledoves”,该词源于“关关雎鸠”,雎鸠是一种水鸟,每年春天的求偶季节,雎鸠会成对地出没在沙洲上觅食,并发车“关关”地鸣叫声。
宿主因为了解这一原文化模因库,便选用了适应宿主理解的“turtledoves”,既指斑鸠,又指情人,在新的文化模因库中通俗易懂,亦便于理解和传播。
(二)不同宿主的模因的变迁
模因的复制不仅受限于新的文化模因库的环境变化,且宿主的认知或不同时期的宿主认知都会影响其复制后的变迁。
典籍《道德经》的英译本高达八十余个,不同译者即宿主的译文固然有差异,但其早期约十四个译本的宿主皆为传教士,其认知领域和高度必然与其宗教信仰和宗教哲学紧密相连。
这些宿主因其宗教认知和传教目的性,通过翻译要建立的新的模因中所包含的道德、思想和社会原则,势必与其本来的模因库中的宗教哲学相通,因此,这些译本中采用了的基督教术语和观念来阐释道教思想,语言简单平实,琅琅上口。
例如,有译本将“道”译为“God”,将“天地之始”译为“Creator”,这样的翻译让阅读者倍感亲切,犹如阅读自己的圣经一般。
到20世纪中期,西方世界处于动荡、危机和绝望中,人们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此间的宿主多为哲学家,在处理译本时便避开了“God”“Creator”,更多的选用“Way”以适应人们寻求新的哲学依托的追求。
至上世纪末期,此时的宿主多为真正的汉学家,对《道德经》本身的语言文化、文学文化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和探索,所复制和形成的模因便保留了很多原有的文化模因,使得传统得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得以更保真地传播出去。
综上所述,文化模因地传播有赖于它们对于不断变化地新的文化环境地适应并得以变迁,典籍英译地过程中,中国文化模因必须已有地模因向融合感染宿主,形成能适应动态地文化环境,以期以最完整地形态传播出去。
典籍英译的实质是一种将中国文化模因传播到英语世界的跨文化传播活动,而典籍英译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文化进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适当地变异,模因才能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生存。
参考文献
[1]Dawkins,Richard,The Selfish Ge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2]Chesterman,Andrew.Memetic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EB/OL]. http://www.helsinkifi/~chesterm/2000iMemetics.html.
[3]杨静.模因论视阈下的典籍英译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04):141~144.
[4]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06):54~64.
[5]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232~233.
[6]马萧.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3:72~76.
作者简介:张瑛(1980.11—),女,汉族,江苏丹阳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翻译及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