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兴岛:新加坡复制“东北版”苏州?

长兴岛:新加坡复制“东北版”苏州?

长兴岛:新加坡复制“东北版”苏州?

大连长兴岛,两年前就连许多大连人都说不清楚位置的一个孤岛,如今却成了辽宁省和新加坡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

因为辽宁省决定,集全省之力加快沿海“五点一线”对外开放,其中长兴岛的开发是重中之重,并且,辽宁省有意借助新加坡的管理与开发经验,将长兴岛建设成为东北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工业区,以此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拉动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13年前,苏州与新加坡合作创建了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开创了园区经济发展的“苏州模式”;13年后的今天,长兴岛欲再次牵手新加坡,它会不会成为“东北版”的苏州?

省委书记的话题

今年5月,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会见了来辽宁访问的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

李克强向李光耀发出明确邀请,愿与新方共同合作,开发大连长兴岛。他认为这将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另一个中新长期合作项目。相当于新加坡国土面积1/3强的长兴岛是中国长江以北第一大岛,长期处于未开发状态。

李光耀对这一项目也有浓厚兴趣,他告诉李克强,新加坡政府将仔细研究开发长兴岛这一提议,但是李光耀也指出,该项目将从零开始,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提供帮助。我们可以给出建议,如果处在你们的位置,我们会怎么做。”

而在此之前的2005年1月,李克强会见新加坡外长时第一次提出共同开发长兴岛的意向;这一年的6月,新辽经贸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将其确定为双方合作的一号项目,双方同时展开前期准备工作。

作为除苏州工业园外,中新合作的第二个政府项目,长兴岛的开发,也成了今年6月23日在沈阳召开的新加坡辽宁经济贸易理事会第三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衣庆焘向会议提出了合作开发长兴岛的具体建议。

“这些建议要有新意,有水平,能引起新加坡方面的兴趣,甚至引发新方潜在的想法。”衣庆焘说。

尽管至目前,新方并没有向中方提交更新的合作建议,但是新辽经贸理事会第三次会议联合主席、新加坡教育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尚达曼表示,从长期看,长兴岛合作项目“是一个令人感到兴奋的项目,但必须小心规划,新方愿与辽宁更深入探讨,从短期到中长期,长兴岛怎样发展。”

全方位合作的“大连模式”

衣庆焘对长兴岛开发有着独特的理解:“我们同新加坡的合作并不是单纯的要钱,关键是钱花得对不对。”

按照衣庆焘“更高层次合作”的想法,他提出了长兴岛合作的“大连模式”:两国政府推动、市场机制运作、管理全面合作、“软件”(管理)重于“硬件”(投资)。

从衣庆焘向新辽经贸理事会提交的合作框架建议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在管理上,新加坡方面派管理人员进入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参与管委会的决策层工作,在管委会的工作部门里,新加坡派人出任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规划土地局副局长,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开发投资公司副总经理。

在产业和投资方面,长兴岛临港工业区除优先考虑支持新加坡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外,还将学习新加坡裕廊石化产业园的管理模式,长兴岛提供9平方公里的石化产业园,和新加坡同行合资组建新的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有限公司,负责对9平方公里的石化产业园基础建设进行投资、项目引进和全面的运营管理工作,此外,将大

连市政府批准成立的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开发投资公司同新加坡方面指定的专门机构组建合资公司,搭建新的融资平台,扩大在国际市场上融资的视野,为长兴岛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供资金资源。

在教育及人才在培训上,大连支持利用新加坡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校的科技与教育资源,在长兴岛设立合资的新加坡大学,并且,新加坡也可派教育专家出任长兴岛现有中学的副校长。信息化建设方面,新加坡方面帮助建设长兴岛信息化交流网,在长兴岛运用新加坡政府部门运行管理的软件系统和有关知识系统。

此外,在环境保护、公务员培训和交流、旅游等各方面,长兴岛将全面与新加坡合作,引入先进机制,加快发展。

为打好双方合作的基础,大连市计划在未来三年投入187.6亿元兴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岛内外公路、铁路和港口等基础项目。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到2008年基本完成。

“大连模式”=“东北版”苏州模式?

于1994年正式启动的苏州新加坡工业园以中新两国政府合作的方式开发建设,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和运用新加坡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方面的经验,采取行政管理以中方为主,招商和开发以新方为主的方式进行。中新双方财团合资的开发公司负责对苏州工业园区进行成片土地开发。苏州工业园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新模式。

“长兴岛开发肯定与苏州不一样,因为现在的背景和基础完全不同,”衣庆焘说,“13年后双方再谈合作,在观念、思路等方面会有突飞猛进的变化。”作为东北地区改革开放的前沿,经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大连已经有了很强的经济基础、开放的管理经验和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李光耀在今年5月与李克强的会谈中也强调,如果新加坡真的决定涉足长兴岛,情况将与苏州工业园区不同,“中国方面如今已经具备了相应能力。而当时在苏州,他们既没有资源也没有能力,还处于学习阶段”。

衣庆焘将“大连模式”与“苏州模式”的区别主要总结为两点,一是资金投入,二是管理方式,“并不是一谈合作就要对方投入,更重要的是学习新加坡先进的管理方式,”衣庆焘说,“目前,长兴岛整体管理水平与实际需要之间仍有很大差距,我们愿意与新方管理人员面对面办公,切切实实地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影响与锻炼。”

与新加坡的合作,长兴岛不愿再走苏州的老路,衣庆焘告诉记者,当年苏州与新加坡合作也不是一帆风顺,合作前期双方并不愉快,因为改革开放时间并不长的中国人在市场经济观念、管理方式等问题上面临先进理念和冲击,合作双方观念“打架”现象时有发生。

“现在长兴岛的开发将是市场体制下的运作与管理,在新的宏观条件下,大连市愿意将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作为全面学习借鉴新加坡管理经验的综合实验区。”衣庆焘说。

不过,衣庆焘认为,长兴岛开发不走苏州老路并不意味着“苏州模式”没有可供借鉴的地方。十几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增幅均达40%左右,累计上交中央和省市各类税收25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超过31万个。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5%左右的注册外资、到账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衣庆焘透露,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管委会将于近期组织人员赴苏州考察学习,取长补短。

中国各港口的特点兼综合排名

各港口的特点兼综合排名 1 最具国际化竞争力的港口:上海港 上海港名列第一名。在十三项指标中,上海港十一项指标排名第一,一项排名第二,唯一劣势是上海港的区位指标。上海港一直保持强有力的发展势头,与上海市以及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建立紧密地联系。临港工业的互动以及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推动,外资、外贸、外商和国际航线都是上海港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上海港正在快速向成熟的国际性港口迈进。 2 最具效益竞争力的港口:深圳港 深圳港名列第二名。在十三项指标中,深圳港两项指标排名第一,两项指标排名第二,六项指标排名第三,竞争力最不占优势是深圳港的货物吞吐量,但是这一劣势却被深圳港强大的集装箱吞吐量所弥补。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龙头型港口,深圳港近几年的发展主要是以珠江三角洲和香港为依托,逐步将深圳港建设成为效益型港口,在单箱成本、单吊成本、单箱收费、效率和利润形成核心竞争力。 3 最具创新竞争力的港口:青岛港 青岛港名列第三名。十三项指标中,青岛港三项指标排名第二,三项指标排名第三,两项指标排名第四名名,三项指标排名第五,两项指标排名第六,综合和个别竞争能力都很突出。青岛港人依靠其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其电子化优势,利用山东省作为强大经济腹地,为青岛港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港口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和信息化集青岛港于一身。研发创新,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是青岛港竞争优势所在。 4 最具民营化竞争力的港口:宁波港 宁波港名列第四名。十三项指标中宁波港两项指标排名第二,两项指标排名第三,四项指标排名第四名名,一项指标排名第五,四项指标排名第六。宁波港难以生活在上海港这个巨人的影子里,顽强地开展集装箱生产。该港利用自身优势,冲破各种阻力,借助民营资本,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一部分。宁波港积极调整战略目标,与舟山港强强联手,建设“宁波——舟山”一体化工程。民营经济所具有的信息灵、转向快、效率高的特点在宁波港体现的淋漓尽致。 5 最具进取型竞争力的港口:广州港 广州港名列第五名。十三项指标中,广州港两项指标排名第二,两项指标排名第三,三项指标排名第四名名,两项指标排名第五,两项指标排名第六,两项指标排名倒数三位。尽管珠三角第一的位置被深圳港取代,广州港处于上挤下压得的位置,但该港并没有畏葸不前。航线数和船舶靠泊艘次的优势弥补了港口其他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广州港港口的投资额相对较少,保持货物吞吐量的竞争优势使其差异化的结果。 6 最具政府支持型竞争力港口:天津港 天津港名列第六名。十三项指标中,天津港仅有一项指标排名进前三,两项指标排名第四名,分别有三项指标排名第六和第七名,两项指标排在后两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为其发展增添了活力;地处京津塘发达经济区的门户港口,为其源源不断的进出港货物提供了强大的货源。充沛的人力资源,尤其是来自中南海的人力资源,使其竞争力保持昂扬的态势,使周边的港口难以与其匹敌。 7 台海型港口:厦门港 厦门港名列第七名,在十三项指标的排名当中,厦门港有五项指标排名第七名,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

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 一、园区概况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位于辽东半岛西侧中部,渤海东岸,总面积502平方公里,由长兴岛、西中岛、凤鸣岛、交流岛、骆驼岛五个岛屿组成,其中长兴岛本岛面积252.5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五大岛,长江以北第一大岛。 围绕辽宁省战略布局,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发展思路和目标是:按照“超常规、快速度、高质量”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区位和临港优势,承接国际国内特别是东北产业升级转移,重点发展船舶制造、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和港口物流产业,建成东北重要临港产业集聚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合港、大连拉近和辐射东北腹地的重要节点城市。 到2020年,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0亿元,港口吞吐量1亿吨,累计实际使用外资300亿美元,内资300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省改革创新先行区、对外开放先导区、临港工业集聚区、生态建设示范区、和谐宜居新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人。 2010年及未来几年将重点做好招商引资、港口建设、城市建设工作,努力实现新上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的新突破,扎实推进生态建设水平、资源整合水平、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带动全面协调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二、园区优势 1、临海条件优越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水深湾阔,腹地宽广,五个岛屿环岛岸线189.3公里,宜港和工业岸线总长130公里,规划岸线91.2公里,离岸400米、1000米、5000米水深分别可达-20米、-30米、-50米,具有环渤海湾经济圈最佳的建港条件。2、区位优势明显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海上西距秦皇岛港84海里、天津港170海里,南距旅顺口及渤海海峡59海里,北距营口港66海里,是面向环渤海经济圈最优良、便捷的出海口;陆上北距沈阳292公里,南距大连市中心130公里,东距沈大高速、哈大铁路及哈大铁路客运专线不足30公里,是东北腹地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3、地理条件独特 五个岛屿均为独立海岛,以不足500米海峡与大陆相隔,宜于建设独特的政策性区域。陆域面积广阔,60米等高线以下可利用土地面积达207平方公里,岛屿间浅海滩涂和盐田面积达260平方公里,可疏浚吹填造地100平方公里以上。有利于形成封闭的政策性开发区域,易于设立出口加工区或自由贸易区,易于建设连接大陆的物流集疏运体系。

长兴岛问答50题

1、长兴岛的由来? 长兴岛原来不叫长兴岛,唐朝以前叫“长生岛”,唐朝时被叫做“镇山岛”,南宋时被称为“长松岛”,到了晚清时期才被称为“长兴岛”。 2、长兴岛距今多少年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据大连历史博物馆1982年在长兴岛蛤碴地遗址和北洼遗址挖掘出土的石斧、石刀等文物表明,在距今至少五六千年前,长兴岛就已经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3、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现由哪几个岛屿组成? 由长兴岛、交流岛、凤鸣岛、西中岛、骆驼岛五个岛屿组成。 4、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总面积有多大? 总面积为349.5平方公里。(其中长兴岛面积最大,为252.5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五大岛,长江以北第一大岛。交流岛等其他四岛屿面积共为97平方公里) 5、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海岸线有多长? 约190公里,其中长兴岛海岸线长91.6公里。 6、长兴岛有临港岸线多长? 长兴岛周边海域水深湾阔,拥有渤海湾最为优良的建港条件,可用于临港产业发展岸线40公里,离岸400米即可达到20米等深线,离岸1公里即可达到30米等深线,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优良深水港区之一。 7、长兴岛有哪两大山脉? 第一大山脉为横山,山脉长15公里,平均海拔高度312.2米,其主峰塔山,海拔328.7米,是复州以南第一主山;第二大山脉为大孤山,山脉长15公里,海拔为306.8米。 8、长兴岛境内有哪些主要河流? 长兴岛境内有大小河流二十几条,均属季节性河流。较长河流有4条:沙包河、世耀河、地藏庵大沙河、冯家沟河,全长分别为6800米、4750米、3250米、3000米。 9、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主要景点有哪些? 有长兴岛海滨公园、万米仿古长城、横山远眺、龙口甘泉、风车广场、高尔夫球场、娘娘宫古庙群、老鹞窝石林、洪西头浴场等十余处景观。

大连海岛旅游发展策略

莱芜岛风景区位于澄海南海滨,是通往南澳岛的轮船渡口。距澄海市区约12公里,总面积为1.42平方公里。原为全岛,后为半岛。附近有海滨游泳场和海滨长廊,浴场的两侧有小山,形成天然的防波堤,使海浪减弱,最适宜游泳。岛上有 1 座古堡,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是清兵哨所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岛的四周海底平坦,沙滩广阔,怪石叠垒,浪花飞溅,是海水浴、沙浴、日光浴及拾贝海钓的理想景地。“莱芜旭日”为昔澄海八景之一。 大连海岛旅游发展策略【百度文库】 王辉, 宋丽, 郭玲玲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 海岛旅游已逐渐成为大连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大连海岛旅游动力与制约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创新海岛旅游产品、发展海岛生态旅游、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发展、进行整体开发等策略。 海岛与人们生活的陆地相比, 更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自然化多样性的追求, 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的要求和对海洋认识的加深, 滨海和海岛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海岛与大陆隔绝, 孤悬海外, 远离闹市, 是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它会使岛上的旅游者从心理上有脱离喧嚣世俗的感觉, 这对那些长期处于紧张生活状态, 喧嚣闹市中的城市人群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海岛旅游将成 为世界范围内倍受欢迎的旅游项目。 1 国外海岛旅游发展 . 国外对于海岛旅游的发展, 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夏威夷群岛、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新加坡海岛、以及地中海的塞浦路斯、马尔代夫等岛国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旅游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和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 1)马尔代夫模式分析马尔代夫通过整体出让海岛, 差异化发展等策略发展海岛旅游, 在海岛开发过程中, 特别重视对海岛的规划, 同时实施封闭式的管理, 岛上除旅游服务人员外, 其他全部为游客, 既节约了经营管理的成本, 同时也使游客处于一个相对安全、宁静、宽松的环境之中 [ 1] 一、国内外海岛旅游发展概述国外海岛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早, 自上世纪 70 年代末起, 中国对海岛进行了大规模的旅游开发, 虽然相对起步较晚, 但在发展中也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独特模式。。在马尔代夫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 都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 2)夏威夷模式分析 * 收稿日期: 2009- 03- 10 基金项目: 大连市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 08DLSK096)。作者简介: 王辉 ( 1975- ) , 女, 满族, 辽宁葫芦岛人, 副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旅游环境研究。第 4期王辉, 等: 大连海岛旅游发展策略 367 夏威夷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在其开发过程中一直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的策略, 并建立了庞大而先进的基础设施,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海岛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夏威夷充分利用了当地文化特色, 开发了一批知名的旅游项目, 并十分注重环境保护, 强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出在 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并创造更好的环境, 给子孙留下大片绿地、洁净的海洋和天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热情以及对外来游客的友好程度也是夏威夷旅游开

第五组——长兴岛

辽宁沿海经济带 ——长兴岛

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原名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于201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是辽宁省、大连市为贯彻实施中央政府提出的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进一步扩大东北地区对外开放这一国家战略而决定开发建设的,是辽宁省实施“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战略的龙头地区, 也是继苏州工业园区之后,中国政府同新加坡政府两国政府之间的重点合作项目。长兴岛港区被国家批准的《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定位为核心港区和重要载体(岸线容量可以规划建设80余个公共码头,年吞吐能力达3.5 亿吨),有关发展计划已被列如国家批准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当中。将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首的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战略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有关论证工作已得到中央领导以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和支持。该战略的批准实施将会使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辽宁沿海“五点”区域成为继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州、上海浦东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天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环渤海京津地区经济圈之后又一国家改革开放先导示范区域。未来

10至15年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要建设成为具有大型综合性深水港口、新型现代化临港工业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的具有新加坡城市规划特点的新兴港口城市,人口规模将达到100万。 一、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一、自然条件概况 (一)地理位置。 长兴岛是长江以北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全岛面积252.5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21°32′11″~121°13′19″,北纬39°29′26″~39°39′15″。在相对位置上为辽东半岛、大连市渤海一侧海岸线的中段,属瓦房店市辖境,北濒复州湾,南临葫芦山湾与交流岛乡相望,东侧以狭窄水道(约300米宽)与大陆相连。海上南距旅顺约59海里,北距营口港约101海里;陆上南距大连市130公里,北距沈阳292公里,距离沈大高速公路29公里。 长兴岛位于渤海湾的中部和辽东半岛的中部,对于联系辽宁中部城市群和 东北经济区,具有重要的区位意义。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石化园区情况介绍1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石化园区情况介绍1 长兴岛石化产业园区情况介绍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发展区域。位于渤海东岸、辽东半岛 西侧中部,规划总面积502平方公里,由长兴岛、西中岛、凤鸣岛、交流岛、骆驼岛等五 个独立海岛组成。 2021年6月9日,辽宁省委省政府做出开发长兴岛的重大决策,启动开发建设。2021年7月长兴岛随同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4月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6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长兴岛设立辽宁省综合改革试验区,2021年7月口岸正式开放获得国务院批准,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年内有望获得国家批准。 石油化工产业是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依据国务院批准的《辽宁沿 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以及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意见,经国内权威机构论证,长兴岛石 化园区规划总面积为110平方公里,其中长兴岛片区15平方公里、西中岛片区95平方公里。规划重点将西中岛建成“石化岛”,打造成炼化一体化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园区。按照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首期规划用地4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5平方公里。石化 园区的发展目标是,按照“一体化、园区化、集约化、国际化”的理念,瞄准世界先进水平,逐步建设成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世界级大型石化产业基 - 1 - 地。园区以原油加工为龙头,采用炼化一体化模式,按照油头化尾、自上而下发展原 则规划产品链。配套建设大型轻烃裂解制乙烯联合装置,并辅以LPG、甲醇制烯烃技术, 为下游提供乙烯、丙烯、碳四、芳烃等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成树脂、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深加工,大力发展相关的精细化工项目。规划炼油装置总规模约6000万吨/年,乙烯430万吨/年、丙烯210万吨/年、碳四100万吨/年、芳烃610万吨/ 年以上,总产值达到近万亿元。 去年10月4日、12月18日,大连市李万才市长、辽宁省陈政高省长分别召开了市长、省长专题办公会议,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西中岛石化园区建设工作,决定将 这一园区列为省市重点项目,举全省、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并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协调 推进石化岛的开发建设工作。目前,我区按照省市领导关于长兴岛石化产业园区要有世界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基本情况介绍

从世界汇聚这里,从这里走向世界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基本情况介绍 ——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战略的龙头——东北振兴框架下的现代化临港装备制造业基地,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的造船、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产业基地——环渤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区域,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和核心载体——国家批准的东北地区唯一海上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重要的临港木材中转及深加工基地——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部分,承载整个东北振兴战略布局的重任——中国与新家坡政府间重点合作开发区域,将建成具有大型综合性深水港口、新型现代化临港工业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的新加坡城市规划特点的新兴港口城市,人口规模达到100 万 一、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概况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位于渤海湾辽宁大连一侧岸线的中端,由中国第五大岛-大连长兴岛以及西中岛、凤鸣岛、骆驼岛、交流岛等五个岛屿连接组成,四面环海,辖区面积502 平方公里,自然岸线长189.3 公里(其中深水宜港岸线和临港产业岸线90 公里),是渤海湾地区港口自然条件最为优越,容量最大的一个天然港湾。区域位置优越,目前陆上南距大连市区130 公里,北距沈阳292 公里,毗邻沈大高速公路与哈大铁路,海上距河北秦皇岛港84 海里,天津港170 海里,韩国仁川港约339 海里,日本长崎港约660 海里,既是面向环渤海经济圈优良的出海口,又是通往东北腹地便捷的大通道,对连接辽宁中部城市群和东北经济区

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是辽宁省、大连市为贯彻实施中央政府提出的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进一步扩大东北地区对外开放这一国家战略而决定开发建设的,是辽宁省实施“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战略的龙头地区,也是继苏州工业园区之后,中国政府同新加坡政府两国政府之间的重点合作项目。长兴岛港区被国家批准的《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定位为核心港区和重要载体(岸线容量可以规划建设80 余个公共码头,年吞吐能力达3.5 亿吨),有关发展计划已被列如国家批准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当中。将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为首的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战略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有关论证工作已得到中央领导以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和支持。该战略的批准实施将会使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等辽宁沿海“五点”区域成为继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州、上海浦东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天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环渤海京津地区经济圈之后又一国家改革开放先导示范区域。未来10 至15 年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将要建设成为具有大型综合性深水港口、新型现代化临港工业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的具有新加坡城市规划特点的新兴港口城市,人口规模将达到100 万。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管委会是大连市人民政府的直接派出机构,代表大连市政府对辖区行使经济、社会管理职能,并被授予大连市级经济管理权限。 二、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功能定位

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准

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准 日前,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根据《规划》,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包括长兴岛片区和西中岛片区,规划面积77.1平方公里,将构建炼化一体化为龙头,碳一化工、氯碱化工、海洋化工为支撑的石化产业体系。同时,承接大连城区、大孤山等相关区域石化产业调整和转移。 近年来,大连一直致力于石化产业的园区化、基地化。国家发改委关于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园区的批复是国家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对大连长兴岛发展石化产业的进一步肯定和推动,标志着城区、大孤山等石化企业的整体搬迁正式纳入国家产业发展规划,也标志着以西中岛为核心的大连长兴岛石化产业园区已纳入国家石化产业的整体布局和规划当中,成为国家新一轮石化产业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升级战略的核心承载区域,大连石化产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发改委在批复中要求,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以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前提,充分利用大连的自然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科学布局、陆海联动、安全环保、开放合作的原则,按照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产业园区化、生产清洁化、产品高端化的思路,建成功能分区明确、产业结合紧密、项目布局有序、公用工程统筹、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和谐、管理服务高效、民众关系融洽的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打造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推动环渤海地区石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规划实施将改变大连石化产品以油品加工为主的结构,向中下游高附加值产业链拓展,成为未来大连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同时将迅速提升长兴岛石化产业园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推动炼化一体化等龙头石化项目以及关联产业项目的集群发展。预计到2020年,园区炼化一体化能力可达到5000万吨,实现产值6000亿元以上,为尽

大连长兴岛宣传片解说词范文

魅力长兴岛,时代新蓝图 引言: 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多千米的海岸线,是中国走向远洋,走向世界的最前沿! 在波澜壮阔的渤海之上,西中、凤鸣、骆驼、交流、长兴五岛,道桥相连,浑然一体,如一串闪耀着夺目的珍珠镶嵌于辽东半岛中西部,构成了长兴岛经济区的恢宏版图,承载着东北振兴、融入世界的伟大战略,在新的时代正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地利·蓝海腾翼 大道之行,顺势而行。 傲立时代的风口浪尖,陆域总面积高达459平方公里的长兴岛,作为长江以北第一大岛,北守营口,南接旅顺,西与秦皇岛、北戴河隔海相望,优越的地理区位为长兴腾翼蓝天、走向世界插上了梦想的双翼。 长兴岛拥有着无与伦比的交通优势,它距周水子国际机场110公里,距离新机场90公里,与韩国仁川相距339海里,和日本长崎相距646海里。长兴境内,公路、高铁、航运,构建起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作为沈大经济走廊的核心城市,二十分钟车程直达高铁站,一小时可至沈阳,三小时直达哈尔滨,三小时商务活动半径覆盖东北亚主要城市,为企业发展,经济腾飞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的蓝图徐徐展开。作为东北振兴的前沿阵地,长兴雄踞东北亚和环渤海核心节点,成为东北经济发展的引擎。 步入新的时期,长兴岛迎来发展新的里程碑,2005年,正式被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设立长兴岛临港工业区,2007年交流岛等4个岛屿并入,形成经济区今天的版图。 2010年,晋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国务院批准口岸开放,成为东北三大开放口岸之一。 天时·蕴势而动 傲立世界的前沿放眼未来,长兴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破浪行远。

以世界眼光,布局未来发展。长兴通过聘请新加坡裕廊、中国城市规划院、同济大学等国际知名机构编制规划,致力于建设世界级石化、船舶和海洋工程、临港装备、港口物流基地,成为引航未来发展,推动东北振兴的新的增长极。 石化产业基地,成功纳入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布局,总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其中西中岛95平方公里,发展从炼化到下游精细化工的石化产业链。目前,恒力石化率先进驻园区,现已建成世界最大的PTA生产基地,2016年开工建设2000万吨炼化一体、450万吨PX、150万吨乙烯项目。不远的未来,按照大连市石化产业规划,中石油大连石化等项目将搬迁到园区。 精细化工创新园,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依托辽宁省两大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将成为精细化工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专门打造的创新园区。 船舶和海洋工程产业园,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水深岸阔、配套齐全,在大连市规划保留的造船工业岸线中,如此好的资源,堪称绝无仅有。 综合产业区,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已经形成以船舶配套、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为特色,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相对聚集、工业门类相对齐全的综合性园区。 临港物流园区,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现已开通公共码头和铁路专用线,口岸开放通过国家批准,将着力发展国际性、区域性物流极其配套加工业。 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依托保税区政策优势,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出口加工等产业。 游艇产业园,规划面积3.78平方公里,坐落于综合交通枢纽的南部海滨,着力打造从游艇研发、设计、制造,到展览、比赛、俱乐部等全产业链游艇经济。 凤鸣岛滨海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依托独有的景观资源丰富,独具特色的海岛风情,将着力打造高端休闲旅游产业。 人和·乘势而兴 收容并蓄,吐故纳新。占据东北亚核心商圈,长兴岛正释放出无穷的经济活力,成为众多企业投资兴业的创新高地! ——它以完善的硬件做支撑!通过投入近七百亿完善基础设施,成功打造出一流完备的集疏运体系和配套基础设施。目前,整个经济园区规划泊位141个,已建成30万吨原油码头泊位1个;化学泊位8个;制造业泊位7个;通用泊位4个;3条铁路专用线直通港区,铁路客运站1座、货运站2个;开通长途客运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基本情况介绍

从世界汇聚这里,从这里走向世界——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基本情况介绍 ——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战略的龙头 ——东北振兴框架下的现代化临港装备制造业基地,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的造船、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产业基地 ——环渤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区域,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和核心载体 ——国家批准的东北地区唯一海上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重要的临港木材中转及深加工基地 ——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部分,承载整个东北振兴战略布局的重任——中国与新家坡政府间重点合作开发区域,将建成具有大型综合性深水港口、新型现代化临港工业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的新加坡城市规划特点的新兴港口城市,人口规模达到100万 一、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概况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位于渤海湾辽宁大连一侧岸线的中端,由中国第五大岛-大连长兴岛以及西中岛、凤鸣岛、骆驼岛、交流岛等五个岛屿连接组成,四面环海,辖区面积502平方公里,自然岸线长189.3公里(其中深水宜港岸线和临港产业岸线90公里),是渤海湾地区港口自然条件最为优越,容量最大的一个天然港湾。区域位置优越,目前陆上南距大连市区130公里,北距沈阳292公里,毗邻沈大高速公路与哈大铁路,海上距河北秦皇岛港84海里,天津港170海里,韩国仁川港约339海里,日本长崎港约660海里,既是面向环渤海经济圈优良的出海口,又是通往东北腹地便捷的大通道,对连接辽宁中部城市群和东北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战略

位置。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是辽宁省、大连市为贯彻实施中央政府提出的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进一步扩大东北地区对外开放这一国家战略而决定开发建设的,是辽宁省实施“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战略的龙头地区,也是继苏州工业园区之后,中国政府同新加坡政府两国政府之间的重点合作项目。长兴岛港区被国家批准的《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定位为核心港区和重要载体(岸线容量可以规划建设80余个公共码头,年吞吐能力达3.5亿吨),有关发展计划已被列如国家批准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当中。将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为首的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战略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有关论证工作已得到中央领导以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和支持。该战略的批准实施将会使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等辽宁沿海“五点”区域成为继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州、上海浦东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天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环渤海京津地区经济圈之后又一国家改革开放先导示范区域。未来10至15年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将要建设成为具有大型综合性深水港口、新型现代化临港工业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的具有新加坡城市规划特点的新兴港口城市,人口规模将达到100万。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管委会是大连市人民政府的直接派出机构,代表大连市政府对辖区行使经济、社会管理职能,并被授予大连市级经济管理权限。 二、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功能定位 1、地区定位 充分利用大连的区位、开放、临港优势和制造业基础,吸引国内外各类生产要素进入东北市场,引导东北腹地传统工业走向沿海地区,推进老

长兴岛北部石化港区化工园场地治理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长兴岛北部石化港区化工园场地治理四期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0年1月

长兴岛北部石化港区化工园场地治理四期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咨询证书: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证书等级:建筑、港口河海、市政公用(桥隧、给排水)甲级 编号工咨甲 20720070001 设计证书: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证书等级:建筑、水运、市政公用(桥隧)甲级编号 060022-sj 岩土甲级编号 060022-Kj 市政公用(排水)乙级编号 060022-sy 院长:教授·高工 主管院长(副):高级工程师 水运院总工(副):高级工程师 水运所所长:教授·高工

水运专业主任工程师:代斌高级工程师 苏萍注册造价师 张珍注册造价师项目负责人:邵若莉高级工程师

目录 第1章总论 (1) 1.1 项目背景 (1) 1.2 项目概况 (5) 1.3 问题与建议 (9) 第2章建设规模 (10) 2.1 用地需求分析 (10) 2.2 建设规模 (11) 第3章建设条件 (13) 3.1 地理位置 (13) 3.2 自然条件 (13) 3.3 场址现状 (34) 3.4 外部配套条件 (35) 第4章总平面布置 (38) 4.1 总平面布置原则 (38) 4.2 总平面布置与规划、相邻工程的关系 (38) 4.3 总平面布置方案 (41) 第5章开山及回填工程 (43) 5.1 开山工程 (43) 5.2 回填工程 (43) 第6章环境保护 (45) 6.1 设计采用的环保标准 (4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