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语境下“老师”这一称呼的泛化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日常语境下“老师”这一称呼的泛化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社交称呼语中,“老师”这一称呼语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更新呈现出泛化的趋势。本文针对“老师”这一称呼语的泛化现象,探讨当今社会“老师”这一称呼泛化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老师”,称呼语,泛化

一、引言

称呼作为日常交际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大多数情况下,称呼是传递给所交际的对方的第一个信息。换句话说,称呼是人与人交往开始的一种问候。它的选用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本文主要以“老师”这一称呼来讨论称呼语的泛化。

二、“老师”称呼语的泛化

在我国,“教师”一词最早《学记》中:“教师者所以学为君也。”古代将“教师”称为“师”,这个称呼与军队有关:即西周立国之初,为了加强军队的统治力量,统治者便开始创办学校,培养贵族子弟。这些贵族子弟在学校主要学习射箭、驾驶等军事技能,而后才进行文化学习。因此,西周初期的学校教师都由高级军官担任,因其职名未变,人们便把他们称为“师”或“师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官任教的人也逐渐多起来,因

而教师便成为社会上一部分人的职业。由于“教”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因此,人们便逐渐把“教”和“师”合起来称为“教师”。此外,“老师”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主要把教学生的人称为“老师”。也就是说“老师”原指学生对传授知识之人的尊称。可在重庆的公交车上,我们随处都可以听到售票员喊乘客“老师”。可见当今“老师”的使用已不仅只限于学校学生对教书之人的称呼,公交车上的乘客也被称为“老师”,这个称呼并未造成交际的障碍,而且有被普遍接受的势头。

三、“老师”泛化的类别

称呼语的泛化是指用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特征的称呼语来称呼不具备某种特定社会关系特征的人。“老师”这一称呼语的泛化属于对某一特定职业人群称呼语的泛化的类别。因为“老师”最初是指对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的称呼,后来泛指受过高等教育或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例如在某一档电视访谈节目里,主持人称呼节目中的嘉宾为“xx老师”,尽管他的职业并非教师。或者在某个选秀节目上,选手将评委称为“老师”。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公交车上的售票员将每一位乘客都称作“老师”。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中新型的师生关系得到了较大体现。

四、“老师”的使用泛化的原因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老师”这一称呼出现了泛化现象,此现象的出现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语言因素

从词语本身的感情色彩上来看,“老师”这一称呼从一开始使用就是知识的象征,能被称为“老师”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而这一点又恰恰是当前社会中人们评价成功人士的重要标准。“老师”作为称呼语不仅只是对他人的尊称,有时候它恰恰是表示试图缩小心理距离、提高亲密度的一种符号。因此,人们往往更加看重它本身包含的潜在意义——有能力、有学历的人。唐亚琴(2010)提出,当某一称呼的潜在意义远远超过了其作为称呼语本身的意义时,它的多层内涵满足了人们语言表达时尽可能用简单的词语传达丰富

信息的要求。

从语言自身的特点来看,朱燕(2009)在对大学校园中“老师”的使用情况所做的调查一文中指出:“老师”这一称呼的泛化主要依赖于语言自身的缺陷,某一称呼语的泛化往往是由“无称可呼”造成的一种语言现象。例如,在校园里,对教学人员而言,“老师”是当仁不让的一种称呼。但是对于学校的行政和后勤工作人员,甚至是没有职务的人员,他们没有特定的称呼,但是学生用“老师”这一称呼来进行交际也不会造成任何误解。所以,正是因为称呼的“缺失”才造成了“老师”这一称呼的泛化。另外,语义指向的模

糊性也是“老师”这一称呼泛化的显著特征。“老师”这一称呼在不断变换、替代其他称谓的过程中,其本身的职业标记逐渐淡化,它既可以实指在学校任课的教师,也可以指代其他的人员(如,行政和后勤工作人员,甚至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这些事例表明“老师”这一称呼的语义已远远超出了字典所列举出来的义项,其语义指向呈现出模糊性。

(二)心理因素

黄荷(2012)曾指出,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希望自己能受大家欢迎并与他人融洽、友好相处,因此带有明显褒义色彩的称呼语颇受大家欢迎。“老师”这一称呼语所蕴含的潜在意义正好与人们的心理预期相一致,这一称呼刚好也符合这种趋势,因此在不同场合这种称呼显得亲切随和,也会给人以美好的、愉悦的感受。不管什么人,只要称呼一声“老师”,这种赞赏性的称呼,在一定层面上抬高了对方,同时适当降低了自己的地位,既表示出对交际对方的尊敬,又在无形中很容易地达到缩小人际间的社会距离,拉近交际双方在情感上的差距,有利于交流的顺利进行,属于一种双赢的交际策略。

五、结语

恰当地称呼是对人的尊重,也是自身修养的显示。对人的称呼不仅因人而异,在不同的场合称呼也会有所不同。要想正确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说话者不仅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职业,地位,

身份,辈分充分了解该社会约定俗成的角色规范,又要考虑跟自己的关系亲疏,情感深浅及说话场合等因素选择恰当的称呼,同时也要根据语境因素抓住对话中潜在的语用含义,只有这样才能使言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目前“老师”这一称呼语在生活中泛化的趋势并不是终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会有更大的改变,也一定会有更多的场合使得它的使用更加普遍,并被大家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