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幼小数学的衔接

浅谈幼小数学的衔接

浅谈幼小数学的衔接
浅谈幼小数学的衔接

浅谈幼小数学的衔接

【内容摘要】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阶段要做好幼小衔接,能够使幼儿进入小学能较快的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学前教育与小学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因此作为教师要熟练掌握过渡阶段的教学特点;教师还应引导学前儿童逐步完成学习环境的过渡,学习知识的过渡,学习方法的过渡,学习动机的过渡,心理和生理上的过渡,切切实实做好数学教学的幼儿园大班学前班和小学一年级的衔接工作。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教学小学数学儿童衔接过渡

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的衔接是儿童身心成长的需要,也是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幼儿在数学学习上能否顺利的幼小过渡,对其今后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小学一年级是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的继续发展与提高。学前教育与小学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两者关系处理得如何,关系到是否使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及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如何使幼儿园大班学前班的儿童升入小学而能较快地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使之过渡、衔接得合理、科学、恰当确实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

一、作为教师要熟练掌握过渡阶段的教学特点:

1.教师对幼儿园大班、学前班数学的管理,数学教学法,儿童学习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心理特征一定要有所了解和认识,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的放矢地搞好幼儿园大班、学前班数学的过渡衔接工作。2.教师要熟悉大班学前班的数学教材和教学要求,了解学前数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了解学前数学教师教与学的情况,注意搜集和整理大班儿童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熟悉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掌握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加强联系、沟通,特别要认真钻研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弄清幼儿园大班、学前班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内在联系。幼儿教育课程与小学课程都是综合课程为主,但幼儿教育的整合的程度相对小学教育要深一些,因为幼儿最初需要的是对世界总体基本的认识。3.对幼儿园大班、学前班数学的管理,数学教学法,儿童学习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心理特征一定要有所了解和认识,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的放矢

地搞好幼儿园大班、学前班数学的过渡衔接工作。

二、教师应引导学前儿童逐步完成学习环境的过渡,学习知识的过渡,学习方法的过渡,学习动机的过渡,心理和生理上的过渡,切切实实做好数学教学的幼儿园大班学前班和小学一年级的衔接工作。

1.学习环境的过渡:加强认识活动区、活动角的建设,使数学教育活动体现合理性。教师要精心思考和组织活动区数学环境布置,数学活动的进行。还要将数学教育渗透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渗透在儿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丰富多样的材料和情景,利用各种教育活动中蕴含的数学因素,帮助儿童积累数学的感情经验。

2、学习知识的过渡:众所周知孩子在幼儿园是一个边学边玩的氛围,比如认识数字幼儿园老师常把数字编成顺口溜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漂......它只能给孩子一个感性的认知,到了小学学习计算则需要有理性的认知。幼儿教育以游戏为主,注重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注重在活动中体验,并且不强求每个孩子达到相同的教育目标,而小学数学教学往往要求学生达到同一目标高度,这就造成了部分幼儿不适应小学生活。教师在活动中应以幼儿的操作活动为主要教育方法,把抽象的数理知识转化为幼儿能够理解的可操作性的知识,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发现和感知数学,从而真正理解数学。

3、学习方法的过渡:从图画表示的应用题到文字叙述的应用题过渡在教学中逐步做到实物分类操作、图示分类操作、数的分解组成操作。数的计算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建立数的分解组成与相应的计算之间双向联系;在教学中逐步做到图画表示的应用题发展到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再发展到文字叙述的应用题的过渡注重采取多种渠道进行阅读识字、说编应用题、绘画统计等方面的教学,提高孩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小学的数学应用题学习提供支撑。

4、学习动机的过渡:教师要将数学知识巧妙地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有意识地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情趣化,让数学内容与幼儿生活产生有机联系,从而促使幼儿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体现新的“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学习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接触数学、理解数学、学习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5、心理和生理上的过渡在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阶段,可以适当开设一些与小学生数学课程接轨的教学计划,如幼儿一些简单的数字以及加减法运算等,要求幼儿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还要注重加强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要求幼儿不早退不迟到,养成良好习惯早睡早起。在此阶段应适当减少幼儿的游戏时间,多进行课堂上的学习,在数学学习中可以模拟小学的教学模式,创造一种类似小学的学习环境,增强幼儿对小学学习环境的适应能力。

总之,在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中,教师要引导学前儿童逐步完成。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幼小数学教材,弄清内在联系,还要不断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的数学文化修养。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去经历和再创造,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主要参考文献】

杨晓萍伍叶琴《教育的张力——基于幼小课程衔接的视角》

周曼雪《对幼小衔接工作有关问题的新认识》

《幼儿教育学课程》

幼小衔接试题(数学)

2.. 看数画点。 3.看图写数. ()()() 4. 按数的顺序填空. 5.算一算。9+1= 1+8= 5+2= 3+6= 27+3= 2+2= 3+7= 4+1= 4+3= 3+7= 1+1= 4+4= 6+3= 3+5=

1.算一算。 4-2= 5-4= 1-0= 7-2= 7-1= 8-2= 7-5= 8-5= 5-5= 6-1= 6-4= 4-4= 6-3= 3-3= 5-2= 2.、填空。 3. 4、按顺序写数。(4分) 5.数一数,填一填。(8分)

6.下面排列是否正确,请从大到小排列。(10分) 3 4 7 9 8 6 5 10 1 2 蒙氏幼儿园数学题接数学题3 1、用添上或去掉的办法使两边变的一样多(10分) 2、下面是哪些图形拼成的,各有几个?填在()内。(10分) )()()3.哪种图形多,在多的一行打√. 4.. 哪种少,在少的那种图形上涂颜色。

5. 你会画什么,就在右边空框里画什么,要画得与左边同样多? 6. 算一算。 8-1= 10-3= 6+3= 8-3= 10-5= 5-3= 5-1= 5+2= 4+1= 6+1= 10-3= 7+2= 3+1= 1+2= 9+1= 蒙氏幼儿园数学题接数学题4 1. 把同类的东西用线连起来. 2. 下图中哪些是水果,请把它们圈起来. 3. 小红上学了,妈妈带她去买学习用品,应该买什么,请把它们圈起来.

4.算一算。 10-8= 10-2= 2+3= 8-4= 6-4= 3-1= 1+1= 6-5= 1+8= 4-3= 4+4= 4+2= 7-2= 2-1= 5+3= 6+3= 1+5= 7-5= 7-3= 10-6= 蒙氏幼儿园数学题接数学题5 1. 2. 按数的顺序填空. 3. 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幼小衔接数学试题1

博朗教育幼小衔接班数学入学测试卷 2.. 看数画点。 3.看图写数. ()()() 4. 按数的顺序填空. 5.算一算。 9+1= 1+8= 5+2= 3+6= 2+2= 7+3= 2+2= 3+7= 4+1= 4+3= 3+7= 1+1= 4+4= 6+3= 3+5=

博朗教育幼小衔接班数学入学测试卷 1.算一算。 4-2= 5-4= 1-0= 7-2= 7-1= 8-2= 7-5= 8-5= 5-5= 6-1= 6-4= 4-4= 6-3= 3-3= 5-2= 2.、填空。 3. 4、按顺序写数。(4分) 5.数一数,填一填。(8分) 6.下面排列是否正确,请从大到小排列。(10分) 3 4 7 9 8 6 5 10 1 2 ( )个

蒙氏幼儿园数学题接数学题 3 1、用添上或去掉的办法使两边变的一样多( 10分) 2、下面是哪些图形拼成的,各有几个?填在()内。(10分) ) ( ) ( ) 3.哪种图形多,在多的一行打√. 4.. 哪种少,在少的那种图形上涂颜色。 5. 你会画什么,就在右边空框里画什么,要画得与左边同样多? 6. 算一算。 8-1= 10-3= 6+3= 8-3= 10-5= 5-3= 5-1= 5+2= 4+1= 6+1=

10-3= 7+2= 3+1= 1+2= 9+1= 蒙氏幼儿园数学题接数学题4 1. 把同类的东西用线连起来. 2. 下图中哪些是水果,请把它们圈起来. 3. 小红上学了,妈妈带她去买学习用品,应该买什么,请把它们圈起来. 4.算一算。 10-8= 10-2= 2+3= 8-4= 6-4= 3-1= 1+1= 6-5= 1+8= 4-3= 4+4= 4+2= 7-2= 2-1= 5+3= 6+3= 1+5= 7-5= 7-3= 10-6=

幼小衔接比较大小,认识比较符号

课时:第3课时 教学内容:1~5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2、能学会1~5的多种分法。 3、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 教学重难点:能通过观察、分析一个数多种分法,掌握1~5的组成 教学过程: <2的分解和组成> 师:小朋友们,喜欢笑脸吗?看看老师手中有好多笑脸,咱们一块用笑脸玩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首先,老师先拿出2个来,我找一个小朋友把这两个笑脸分别放到两个碟子上。 学生放笑脸 师:瞧,这位小朋友把笑脸分开了,分成了两份,每一份有一个笑脸,也就是说,2分成了1和1,(幻灯片演示) 师:我再找一个同学将这两个碟子里的笑脸放到一块儿。 学生放笑脸 师:他把红色碟子里的一个笑脸和蓝色碟子的一个笑脸放在一块,就变成了2个笑脸,也就是说,1和1组成了2(幻灯片演示) 学生动手写一写,练一练 <3的分解和组成> 做游戏,老师手里拿着三个笑脸(两手都有),展示一只手,另一只手里多少笑脸让小朋友们去猜。从中体会3的分解。老师再将自己两手中的笑脸都放在黑板上,同上引导小朋友们去理解3的组成。(幻灯片演示) 学生动手写一写,练一练 <4的分解与组成> 师:2和3会分解了,小朋友们会不会分解4呢?在按照前面的方法将4个笑脸放到2个碟子里面。(连续找三个小朋友) 学生尝试的放,老师对每一种方法进行解释。幻灯片展示。 再让三个小朋友将分好的笑脸分别放在一起,幻灯片展示 学生动手练一练 <5的分解与组成> 师:接下来,我们要将老师手中的五个笑脸分发到两个盘子里面,那个小朋友自告奋勇,主动来发一发。 学生发(四种方法) 老师如上强调5的分解与组成。 小结:数与数之间都是有逻辑关系的。1~5可以分解,也可以由其他数组成。

(完整版)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A4打印版(11)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11 一、分出单数、双数1、2、3、4、5、6、7、8、9、10 二、在>”“<”或“=” 一、填写相邻数。(12分) ()5()() 8() ()12()() 13() ()17() ( ) 18 ( ) 二、把下列分合式填写完整。(20分) 20 () 14 () ∧∧∧∧ 3() 8 13 1() 9 4 ( ) 20 ( ) 17 ∧∧∧∧ 13 6 12 () 10 7 9 () 三、混合运算。(10分) 14-11+5=11+3-4=15+3-7=9+11-11= 四、元、角互换。(18分) 2.5元=()角 3角=()元 5元=()角 3.5角=()元 1元=()角 45角=()元 五、竖式计算。(10分) 2 2 1 1 1 5 2 3 1 7

+ 3 + 1 4 + 5 + 6 + 6 六、看谁算得又快又对。(30分) 12+5=() 15+4=()10-8=()()+11=13 ()+8=12 ()+15=15 ()+17=19 ()+11=20 ()+6=11 20-18=()19-()=10 16-()=10 13-()=13 14-()=7 19-()=12 一、填空:(15分,每小题1分) 1、3452里面有( )个千,()个百,()个十,()个一。 2、四个百、两个十组成的数是()。 3、 55 、56、58 61、62、6 4、 4、 1、3、 5、 9 13 19 二、计算下列各题:(40分,每小题2分) 4+15= 19-6= 13+2= 15-3= 4+13= 16-3= 15+3= 11+5= 17-5= 10-2= 3+4+2= 6+4-5= 8-4-3= 三、用给出的5、2、7三个数字,列出四个算式(8分) ()+()=()()+()=() ()-()=()()-()=()

小学数学幼小衔接的知识点

做好小学数学“幼小衔接”培养幼小生良好学习习惯 从一个鲜活的案例引发的思考…… 要无缝隙“衔接” 案例:丁爷爷的孙子今年3岁,从今年起,丁爷爷就开始培养孙子独立吃饭的习惯,虽然孩子吃饭速度慢些,衣服会弄脏,但丁爷爷坚持不懈。但每次去外婆家,外婆总是自告奋勇地喂小外孙吃饭,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吃饭习惯处在进两步退一步的境地。 分析:孩子的外婆与爷爷由于在客观上存在差异,导致教育下一代的不同方式。但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两亲家不能各行其是,只有多沟通、交流,多理解、尊重,达成一致,在科学养育的前提下,做到无缝隙“衔接”,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思考:由此而想到了,我们的幼儿、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根基。学前班与小学环境建设、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虽然不能做到无缝隙“衔接”,但是我们能降低幼小衔接中的坡度,不但在教法、学法上,在学习内容上也要搞好衔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使学前班的儿童入小学而能较快地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使之过渡衔接做到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摸索、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促进注意力延续。 心理学指出:5-6 岁儿童主动注意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 分钟。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进行有规律的学习,上课注意

持续时间短,注意力易分散。而且数学学科本身学习起来就是枯燥无味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有三点做法: 1、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姿体语言作用,以饱满的激情来吸引 学生,以无声的手势来调动学生,抑扬顿挫的声音来带动学生,唤醒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倾听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要求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课。主要采取鼓励的方法,听课特别好的学生,点名表扬。而对待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用眼神加以提醒,或者让他起来重复讲解的内容。一年级学生想受到表扬,因此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会更好一些。 3、教学方法、手段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挂图、幻灯片等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故事、谜语开头,创设情景;加强动手操作,加深理解;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数学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分散注意力。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 二、养成说的习惯。用数学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学 生语言的发展。数学课学生发言需要把自己的思考过程用数学语言完整表达出来,幼儿园这方面要求低。所以学生发言要求大声、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课堂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

幼小衔接之数学准备

幼小衔接之数学准备 1、顺数100不含糊,算术基础是数数 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孩子虽然掌握了一些数词,但往往分不清它们的先后顺序,因而常常出现跳数,乱数的现象,有的数到几十九再接下去数困难较多,出现停顿、跳数、返回重数等现象,有的只会从1数起,不能从中间任意一个数数起来并接着数……每当此时家长都会非常着急,认为孩子没有数学脑子,甚至认为孩子笨,是孩子真的笨吗? ①作为家长,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数学能力的发展,都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和步骤,即从动作层次的操作发展到抽象层次的运算。 ②计数活动的实质意义是把点数物体可视数量与自然数抽象的数字概念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即按数列从1开始排序,直到把最后一个物所对应的那个数作为计数的结果。 ③幼儿的计数能力一般遵循以下的发展顺序: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的过程。 ④发展幼儿数概念,不是教会幼儿数很多的数,而是通过不大的数目使幼儿初步理解数的意义,形成正确的数概念,要着重把幼儿认数同发展幼儿的智力结合起来,通过认数活动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 上学前的孩子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⑴能口头数到100,能从中间任意一个数起接着数;能手口一致地点数20以内的实物(如糖果、玩具等)排除物体大小和排列形式

的干扰,并说出实物的总数。 ⑵能从10倒数到1,能从10以内的任何一个数倒数到1 ⑶能直接用眼看着数,不用手触摸物体,目测10以内的实物的数量。 ⑷以按实物数或言语提示取出同样多的实物。例如,你拿出12个糖果放在桌上或请你给我12颗糖果,孩子能拿出同样多的糖果摆到桌子上。 ⑸能够以一个数(如2,5,10)作为计数的单位按数群进行口头计数(5,10,15,20,……) 训练方法 ㈠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数数 ⒈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进行点数练习,生活中无处没有数的存在。 ⒉游戏式学习是塑造幼儿认知结构的最有力杠杆,它让幼儿在各种各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幼儿来说,游戏和数字的结合是理解数学概念的最佳方式。 ㈡在游戏中学习数数 ⅰ唱歌游戏:如《数青蛙》 ⅱ体育游戏:如拍球、跳绳 ⅲ亲子游戏:如全家数数游戏,按数取物 ⅳ在做中学数学:如制作数学卡片

(完整版)2018幼小衔接数学试卷清晰打印版

幼小衔接数学试卷(一) 一、我会算。(8分) 15- 8= 17- 9= 90-40= 16-7= 80+15= 76+20= 32+6 = 64+30= 二、比一比大小,在○里填上“>”“<”或者“”。(12分)。 例子:20--- 15-+- 8+-+ ( 20 )>( ) >( ) >( ) >( ) >( ) >( ) >( 1 )

五、我会填。(16分) (1)我会算。(8分)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2)我会照样子填。(8分)

七、我会认钟表。 (8 分,每空2 分) 八、解决问题。(10分) 1、如下图,小明买了一个橡皮擦、一把剪刀和一个笔盒,需要多少元? 1元 2元 5元 8元 买的物品需要多少钱? 需要()元 5∶05 8∶20 6∶10 3∶15 1∶20 12∶35

2、有6条小鱼,游走2条,又游来3条, 现有多少条()? ()-()+()=()条 九、附加题:你能数一数有多少个(三角形)吗?(6分) ( )个

幼小衔接数学试卷(二) 一、计算。(30分) 6+2= 3+7= 18-3= 19-2= 5-5= 8-8= 9-4= 18-2= 7+7= 4+5= 18+2= 5+6= 16+3= 8-2= 0+10= 7+3= 二、在 ○填上 > < 或 =。(10分) 4 ○ 4 4 ○ 3 3 ○ 4 10 ○ 0 9 ○ 2 8 ○ 9 2 ○ 7 7 ○ 8 三、在-----线上填上多几或少几(10分) ○ ○ ○ ○ ○比。 。 四、填空。(10+10+10分) ①

幼小衔接班数学优秀教案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 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1-10的数数、大小长短的比较、1-5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会比较大小长短,认识并能书写1-5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 能力。 3、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数一数: 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分别找出图片中的有关1到10的物体 学生观察图片,找物体,数数 师:说数字歌,找数字。(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高。) 师:让学生练习,手口一致的数数 学生看着图片,数数 比一比: <比多少>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数一数,图片中苹果有多少,梨有多少。比一比,是苹果多,还是梨多。 学生比较,回答 师: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多少?与同桌比一比,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 学生数铅笔、比较 <比长短> 师:老师手中有两根绳子,比一比,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比较 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比一比,图片中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 学生比较 <比高矮> 师:展示图片,比较长颈鹿和小白兔的个子,谁高谁矮 学生比较 做游戏,同桌之间比较个高个矮,听老师指令,个高的坐下来,(反复) <比远近> 师:展示图片,帮小明找到最近的回家的路。 学生找路 师:找到距离我最远的同学,最近的同学。 1~5的认识: 出示卡片,1~5,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 带着学生写一遍,学生练习。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10的数数,学会了比较多少,比较长短,比较高矮,

教学幼小衔接数学2019版精华部份

.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 21 套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1) (1)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2) (2)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3) (3)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4) (4)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5) (5)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6) (7)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7) (8)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8) (10)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9) (14)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10) (18)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11) (20)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12) (23)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13) (26)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14) (28)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15) (31)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16) (33)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17) (37)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18) (39)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19) (42)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20) (44)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21) (45)

一.写出单数和双数: 单数 双数 二.填空: 5 9 8 ( ) ( ) ( ) 2 ( ) ( ) 2 三.计算下面各题: 3+3= 2+5= 8-4= 9-0= 7-5= 0+10= 6+4= 5+5= 4+3= 5+2= 8+2= 7-3= 四.按顺序填空: 10( )8( )( )5( )3( )1 ( )2( )4( )( )7( )9( ) 7( )5( )3( )1 五.看图列式计算: + = - = 2 ( ) ( ) 7 ( ) 2 7 3 4 2 6 10 7

一、从1写到20(10 分) 二、计算(20 分) 3+4=2+5=8+3=6+5=3+7= 6+4=7-3=9-2=8-4=3-2= 三、看数涂色(20 分) △△△△□□□□□⊙⊙⊙⊙⊙⊙ 2 3 4 ◇◇◇◇◇◇◇☆☆☆☆☆☆☆☆☆☆☆☆☆☆☆☆ 5 8 四、在括号填上“+”、“—”或“×”号 84( )36=48 15( )7=22 8( )4=32 9( )3=27 27( )28=55 36( )21= 15 6( )9=54 五、小树林。 树从左数是第()棵,从右数是第()棵,这行里一共有()棵树。

认识符号序数相邻数幼小衔接教案(8篇)

1、教案: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号 教学目标: 1、让孩子能够初步理解多和少、大和小的概念,能够认识并理解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意思。 2、孩子能够初步懂得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用法,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孩子会使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教学难点:孩子初步能够理解不等式的含义。 教学准备:数字卡、实物卡、>、<、=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1——20,卡片认读数字1--10。 2、给数字排序引出大小、多少的概念。 二、导入新课 1、教师:你们认识了数字,而且会书写,你们知道这些数字谁大谁小吗?今天就学习新内容,比较数的大小。首先我们要先认识三个符号,你们看看。 教师出示:大于号“>”和小于号“<”“=”。 2、教师出示卡片: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三个好伙伴,你们想认识它们?它们有一定的本领,它们能知道数谁大谁小、谁多谁少、谁和谁一样多,现在听听它们自己的介绍吧。 3、教师出示大于号“>”:小朋友们大家好,我叫大于号,我的开口只对着大数。教师:它叫大于号,开口向左,跟着老

师念: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读五遍。教师出示数字卡片3和1,让孩子进行比较,3多还是1多呢?教师在黑板上摆出卡片小结说:3 >1,读作三大于一,教师领读几遍。强调大于号的概念,大于号的开口必须对着大数。 4、教师出示小于号“<”:小朋友们大家好,我叫小于号,我尖尖的小尾巴只对着小数,你们一定要记住我啊。教师在黑板上摆出卡片1和3,1多还是3多呢?小结说:1<3,读作一小于三,教师领读几遍。强调小于号尖尖的小尾巴一定要对着小数。 5、教师: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只要记住开口对着大数,尖尖的小尾巴对着小数。 6、教师出示等于号“=”:小朋友大家好,我叫等于号,只要是一样多、同样多就找我,你们一定要记住我。教师告诉孩子只要是数一样、同样多的比较就要用等号。例如:8和8,那就是8=8。5只蝴蝶和5只蜻蜓,就是5=5,明白了吗? 7、教师小结:你们认识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它们三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符号。 三、进行实物卡片操作。让孩子能够进一步理解大于号“>”、小于号“< ”和等于号“=”的实际意义。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孩子说出比较大小的结果,然后用符号表示出来。 例如:苹果是3个,桃子是2个,3比2大,所以3>2。 桃子是2个,苹果是3个,2比3小,所以2<3。 2、出示3支粉笔和1支铅笔进行比较谁大谁小。

超实用的幼小衔接数学试题汇总

一、直接写得数(18) 6+4=9-7=3+4=9-2=9-5+4=7-4+6= 4+5=9-6=0+10=5+3=10-8=9+10-4= 9-5=6+3=8-5=3+7=8-3+5=9-9+10= 二、填空(26) 1、与1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2、比9小比6大的数有()。 3、9个1是()2个4是()。 4、比8少2的数是()比5大3的数是()。 5、把下面的算式按要求填在括号内。 4+2=9-7=8+1=9-5=2+7=6+3= 得数相同的有()。 得数小于5的有()。 三、看下面的数按要求填空(10) 046539107 从左数第5个数是(),从右数第6个数是(),一共有()个数,中间的一个数是()第8个数是()。 四、在括号内填上“+”或“-”号(12) 8()2=109()5=410()10=06()3=9 9()2=713()10=37()0=78()5=3 五、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12)

6+()=99-()=4()+2=7 7+()=109-()=38-()=5 六、在括号内填上“〈”“〉”或“=”号(12) 3+2()5-38-3()5-26+3()5+4 5-5()20+9()95+3()10-4 七、解决问题(10) 1、小红有4朵花,小明有3朵花,小刚有2朵花,三人一共有多少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买了5支铅笔,上星期用了以后还剩3支,小明上星期一共用了多少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家有4口人,小刚家比小华家多2口人,小刚家有几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写出8道得数都是5的算式(10) 幼小衔接数学试题【二】 题型一:计算水平 典型考题1:小敏到商店买文具用品。她用所带钱的一半买了1支铅笔,剩下的一半买了1支圆珠笔,还剩下1元钱。小敏原来有多少钱? 典型考题2:欢欢和乐乐去买练习本,欢欢买了4本,乐乐买了6本,欢欢比乐乐少花1元钱,一本练习本多少钱?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共15套(A4打印版)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1 2.. 看数画点。 3.看图写数. ()()() 4. 按数的顺序填空. 5.算一算。 9+1= 1+8= 5+2= 3+6= 2+2= 7+3= 2+2= 3+7= 4+1= 4+3= 3+7= 1+1= 4+4= 6+3= 3+5=

1.算一算。 4-2= 5-4= 1-0= 7-2= 7-1= 8-2= 7-5= 8-5= 5-5= 6-1= 6-4= 4-4= 6-3= 3-3= 5-2= 2.、填空。 3. 4 、按顺序写数。 5.数一数,填一填。 ( )个

1、用添上或去掉的办法使两边变的一样多 2、下面是哪些图形拼成的,各有几个?填在()内。 ) ( ) ( ) 3.哪种图形多,在多的一行打√. 4.. 哪种少,在少的那种图形上涂颜色。 5. 你会画什么,就在右边空框里画什么,要画得与左边同样多? 6. 算一算。 8-1= 10-3= 6+3= 8-3= 10-5= 5-3= 5-1= 5+2= 4+1= 6+1= 10-3= 7+2= 3+1= 1+2= 9+1=

1. 把同类的东西用线连起来. 2. 下图中哪些是水果,请把它们圈起来. 3. 小红上学了,妈妈带她去买学习用品,应该买什么,请把它们圈起来. 4.算一算。 10-8= 10-2= 2+3= 8-4= 6-4= 3-1= 1+1= 6-5= 1+8= 4-3= 4+4= 4+2= 7-2= 2-1= 5+3= 6+3= 1+5= 7-5= 7-3= 10-6=

1. 2. 按数的顺序填空. 3. 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4.算一算。 10-2= 6+4= 8-6= 7+1= 9-8= 6-2= 2+4= 6-4= 9-1= 1+4= 9+1= 9-8= 5-2= 10-6= 2+2=

幼小衔接之——数学教育

各位家长: 大家好!先感谢虞老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与各位一起聊聊家庭教育问题。虞老师给我今天的交流定了一个主题:就是站在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聊聊我们这些即将成为一年级新生的爸爸妈妈们该怎么做?我算是完成命题作文,我尽量做到不离题。 一、创造机会,让孩子与数学亲密接触 我们不妨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幼儿园与小学有什么不同呢? 在幼儿园里我们的孩子是凭自己的兴趣选择工作,可能比起数学方面的工作,有些孩子更喜欢做做美工,榨榨果汁,但是小学里呢?每天至少一节的数学课,你是没得选择,喜欢也要上,不喜欢也要上。 那我们家长就要配合老师一起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上的事交给老师,生活中在座的各位就是孩子的老师。所以生活中,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与数学亲密接触。 我记得我家小蓁刚学习数数的时候,我是在墙上贴五角星的,就是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可以得到一个五角星贴在墙上,说好满50个可以满足一个愿望。一开始是我贴上去的,满10个了换一行,十几个开始就让她自己贴了,小孩子其实很聪明的她会学着你的样,满十个了换一行,这就是在学习,在思考,当然她没有换行你提示他一下就可以了,之所以十个换一行,是让她对十进制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后面十个十个数做准备呢。我经常会问她,你有几颗星了?你想她会不乐意去数吗?这不是很好的数数练习吗?我还会问她你昨天几颗了?这是记忆力训练的开始。说起记忆力,给大家介绍一个游戏,可以是任何卡片,图形卡、颜色卡、数字卡、汉字卡、按一定的顺序摆好,比如1、2、3三张卡片摆好,提醒孩子记住,然后翻面,调换卡片,当然要让孩子看清怎么调换的,调换好以后,让孩子说说“1”在哪里?“2”在哪里?做这个游戏要循序渐进,从3张卡片开始,慢慢可以变成4张、5张甚至更多,调换的时候也要开始调换1次,慢慢的调换两次、三次。你们可能会担心孩子不喜欢这样的游戏,这是你的表扬很重要,不会表扬奖励总会。你我还会问她要是今天再奖励你1颗(或者2颗),那你会有几颗了呢?过段时间我又会问她你离30颗(或者40)颗还差几颗啊?数的含义,1、2、3、4到底表示什么?就在和五角星的对应中慢慢明白了,数的顺序

幼小衔接数学题一千道打印版-幼小衔接数学应用题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一千道 一、请帮小朋友数一数,(口里面的图形各有几个)(10分)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二、看数字涂颜色。(18分) △△△△ □□□□□ ⊙⊙⊙⊙⊙⊙ 2 3 4 ◇◇◇◇◇◇ ☆☆☆☆☆☆☆ ☆☆☆☆☆☆☆☆ 5 6 8 三、填数(20分) 3 5 4 4 ∧ ∧ ∧ ∧ 1 □ □ □ □ 3 □ 2

□□ 3 7 ∧∧∧∧ 3 5 22□2□□四、看图列算计式:(12分) △△△△-△△=△△○○+○○=○○○○()-()=()()+()=() ○○○-○=○○△△△△△-△△△=△△()-()=()()-()=()五、看图添画,使上排和下排一样多。(6分) 八、写出所学的单双数(7分) 1、单数 2、双数 六、给数字排队:(10分) 10 8 6 4 1 2 3 5 6 9

一、口算。(23分) 4+2= 9-4= 6+4= 13+4 = 8-3= 7+10= 15-3= 16-2= 5+5= 10-5= 5+4= 13+0= 3-3= 3+4= 7-3= 6-3-2=4+5-3=9-4+5= 8+1-6= 5+3-2= 5+2-3= 10-5+4= 3+5+1= 二、连线。(10分) 5+3 7 6-3 5 3+2 9 5-3 6 1+6 8 5-5 3 0+9 4 9-4 2 2+2 5 10-4 0 三、在括号内填上“+”或“-”号。(18分) 8()2=10 9()5=4 10()10=0 5()2=7 6()3=9 7 ()0=7 8()5=3 6()3=3 3 ( )7=10 四、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20分) 6+()=9 9-()=4 ()+2=7 ()-8=0 ()-3=7 7+()=9 7+()=10 9-()=3 8-()=5 ()+9=9

幼小衔接教案(数学)教学文案

幼小衔接教案(数学)

幼小衔接教案 数学

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幼小衔接阶段是儿童从幼儿园步入小学课堂,融入小学学习生活的重要阶段,对于儿童往后的学习生涯起着重要作用。本教材在新课改背景下,以一年级数学教材为研究对象,从幼小衔接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各版本教材内容、难度和编排的进行分析整合,多方位考虑,承前启后,进一步为丰富幼儿的数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1、根据幼儿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幼儿熟悉的情景,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知识。 2、通过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幼儿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选取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 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创设各种数学情景来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初步发展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教材数学教学的主要分类有:10以内数的读写,以及相对应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和意义,以及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简单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两位数比较大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大小、多少、高矮等关系;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有关日历以及钟表的的粗浅知识;以及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等。

幼小衔接数学试题

蒙氏幼儿园数学题接数学题1 2.. 看数画点。 3.看图写数. ()()() 4. 按数的顺序填空. 5.算一算。 9+1= 1+8= 5+2= 3+6= 27+3= 2+2= 3+7= 4+1= 4+3= 3+7= 1+1= 4+4= 6+3= 3+5=

蒙氏幼儿园数学题接数学题2 1.算一算。 4-2= 5-4= 1-0= 7-2= 7-1= 8-2= 7-5= 8-5= 5-5= 6-1= 6-4= 4-4= 6-3= 3-3= 5-2= 2.、填空。 3. 4、按顺序写数。(4分) 5.数一数,填一填。(8分)

6.下面排列是否正确,请从大到小排列。(10分) 3 4 7 9 8 6 5 10 1 2 蒙氏幼儿园数学题接数学题 3 1、用添上或去掉的办法使两边变的一样多(10分) 2、下面是哪些图形拼成的,各有几个?填在()内。(10分) ) ( ) ( ) 3.哪种图形多,在多的一行打√. 4.. 哪种少,在少的那种图形上涂颜色。

5. 你会画什么,就在右边空框里画什么,要画得与左边同样多? 6. 算一算。 8-1= 10-3= 6+3= 8-3= 10-5= 5-3= 5-1= 5+2= 4+1= 6+1= 10-3= 7+2= 3+1= 1+2= 9+1= 蒙氏幼儿园数学题接数学题4 1. 把同类的东西用线连起来. 2. 下图中哪些是水果,请把它们圈起来. 3. 小红上学了,妈妈带她去买学习用品,应该买什么,请把它们圈起来.

4.算一算。 10-8= 10-2= 2+3= 8-4= 6-4= 3-1= 1+1= 6-5= 1+8= 4-3= 4+4= 4+2= 7-2= 2-1= 5+3= 6+3= 1+5= 7-5= 7-3= 10-6= 蒙氏幼儿园数学题接数学题5 1. 2. 按数的顺序填空. 3. 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幼小衔接数学方案word版本

幼小衔接数学方案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中包括:l~20以内的基数、序数、邻数、单双数、数的组成;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减法、乘法的初步认识;应用题教学等。学前班教学内容包括分类、排序、量的比较;l~20数的认识;邻数、序数、单双数;10以内数的组成;加减运算,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口头应用题教学;认识几何形体;时钟;等分;认识人民币等等。 从教材内容来看,幼小教材存在着数学知识重复,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儿童对知识失去了新鲜感,使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为教师组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小学数学的能力发展和初入学时的数学能力水平有密切关系。初入学时,对数学概念,对数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运算,那么他们入小学后对整数中的多位数,对小数和分数,对于自觉地运用数的关系和运算法则进行计算,都表现出较高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材方面必须搞好两个方面的过渡。 1.直观的图示运算向抽象的数学运算的过渡。在分类与计算教学中,先教师引导,后儿童独立操作,先易后难;通过

分类训练,帮助儿童构建一个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分与合的思维结构。掌握分类关系的同时,初步渗透连续再分的思想、分合可逆的思想、逻辑排除的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儿童进行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初步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逐步做到实物分类操作、图示分类操作、数的分解组成操作。数的计算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建立数的分解组成与相应的计算之间双向联系。 2.从图画表示的应用题到文字叙述的应用题过渡。在应用题教学中,帮助幼儿在教师的实物演示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说出计算式和解答结果,按照教师演示实例,口头仿编相似题材内容的应用题,进一步仿编不同题材内容的应用题,培养幼儿从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初步抽象能力,按算式口编应用题的能力。训练一式多题的口编应用题,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逐步做到图画表示的应用题发展到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再发展到文字叙述的应用题的过渡。为了帮助儿童入学以后扫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较好的过渡和适应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应给他们做好“搭桥”、“铺路”的工作。在幼儿园数学的基础上略有提高,面向小学,突出衔接。因此,切切实实地做好数学教学的幼小衔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A4打印版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11 一、 二、在>”“<”或“=” 12分) ()5()() 8() ()12()() 13() ()17() ( ) 18 ( ) 二、把下列分合式填写完整。(20分) 20 () 14 () ∧∧∧∧ 3() 8 13 1() 9 4 ( ) 20 ( ) 17 ∧∧∧∧ 13 6 12 () 10 7 9 () 三、混合运算。(10分) 14-11+5=11+3-4=15+3-7=9+11-11= 四、元、角互换。(18分) 元=()角 3角=()元 5元=()角 角=()元 1元=()角 45角=()元 五、竖式计算。(10分) 2 2 1 1 1 5 2 3 1 7 + 3 + 1 4 + 5 + 6 + 6 六、看谁算得又快又对。(30分)

12+5=() 15+4=()10-8=()()+11=13 ()+8=12 ()+15=15 ()+17=19 ()+11=20 ()+6=11 20-18=()19-()=10 16-()=10 13-()=13 14-()=7 19-()=12 一、填空:(15分,每小题1分) 1、3452里面有( )个千,()个百,()个十,()个一。 2、四个百、两个十组成的数是()。 3、 55 、56、58 61、62、6 4、 4、 1、3、 5、 9 13 19 二、计算下列各题:(40分,每小题2分) 4+15= 19-6= 13+2= 15-3= 4+13= 16-3= 15+3= 11+5= 17-5= 10-2= 3+4+2= 6+4-5= 8-4-3= 三、用给出的5、2、7三个数字,列出四个算式(8分) ()+()=()()+()=() ()-()=()()-()=() 四、根据时间画出相应的时针和分针(2分)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

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1-10的数数、1-10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小朋友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认识并能书写1-10 2、让小朋友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 察能力。 3、通过小朋友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课时: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0的含义 2、初步理解10以内的序数,让小朋友知道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 3、掌握序数词,能用第几表示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 4、注意倾听各活动中的规则,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课时:第3课时 教学内容:比长短 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操作,学会比较一般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②培养小朋友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④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课时:第4课时 教学内容:1~5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目标: 1、让小朋友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2、能学会1~5的多种分法。 3、培养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 课时:第5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 2、知道“>”“<”的方向,理解“>”“<”“=”的意义。 课时:第6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学会分类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小朋友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球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图形. 2. 认识顶点、边和角,并进行点数。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 课时:第7课时 教学内容:10以内的加减法

浅析幼小衔接的利弊

浅析幼小衔接的利弊 赖月桃 幼小衔接是人们一直比较关注的课题。数学教学作为幼小衔接中的一个环节,也起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如何解决数学教学中的幼小衔接问题,使之过渡衔接的合理、科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更多的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创设与学生较为贴近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每个情境得到最大的发挥。 如:在《认识6和7》一课中我是这样做的: 1、课伊始,我让学生给小松鼠排队,让学生感受数学就身边的队伍中,接着让学生给迟到的松鼠编号,导入新课,这样学生充分感受新旧知识间的紧密联系。 2、尺子图的情境:教材在学习数序时,利用完整的尺子,结合教学,而我出示一把不完整的尺子,让学生把其中的数找出来,让学生感受数所在的位置,更深的了解数的顺序。 3、点子图的情境:改变教材直接出示三幅点子图,我是分三次出现,每出示一幅点子图就增加一个点,然后过渡到比较数的大小,这样学生从直观感知直接过渡到数字比较。 二、创造让学生活动的空间 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来源于生生活,运用于生活。

如:认识了6、7后,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再汇报用7根小棒摆了什么,然后找找生活中还有什么是用6和7表示的事物,学生在找和说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关注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 幼儿园注重简单的感知,而小学更关注学生的思想方法。 如:《认识6、7》一课中,我先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数数事和物——接着用圆片摆、用小棒摆——最后说说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学生经历了由具体事物到图形再抽象到符号这样一个过程,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 三、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 我们经常发现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面对杂乱众多的客观信息,只注重其表现而忽视其内在联系,热闹之余、活动之余,却往往得不到实质性的科学结论和思维发展。关注学生不应只关注学生外显学习活动的兴奋度、热闹度,更要关注学生内在思维的发生、发展和达成历程。因此,在各个环节中,我经常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发现的?你有不同的想法吗?……注重挖掘学生的思维过程。 五、注重新知的巩固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作业不应该是课内作业简单的量的追加,而应该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是学习能力的改善,是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手段,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

幼小衔接试题(数学)

1.从 1 写到 10。 2.. 看数画点。 3.看图写数. ()()() 4.按数的顺序填空. 5.算一算。9+1=1+8=5+2=3+6=27+3= 2+2=3+7=4+1=4+3= 3+7=1+1=4+4=6+3=3+5=

1.算一算。 4-2=5-4=1-0=7-2=7-1= 8-2=7-5=8-5=5-5=6-1= 6-4=4-4=6-3=3-3=5-2= 2.、填空。 963 3.、看图写数 4、按顺序写数。(4 分 ) 2397 5. 数一数,填一填。(8 分)

( )个( )个( )个( )个 6.下面排列是否正确,请从大到小排列。(10分) 34798651012 蒙氏幼儿园数学题接数学题3 1、用添上或去掉的办法使两边变的一样多(10 分) 2、下面是哪些图形拼成的,各有几个?填在()内。(10 分) ()()()()() 3.哪种图形多,在多的一行打√. △△△△△△△○○○○○() □□□□□() () ☆☆☆☆☆☆() 4.. 哪种少,在少的那种图形上涂颜色。

5. 你会画什么,就在右边空框里画什么,要画得与左边同样多? 6.算一算。 8-1=10-3=6+3=8-3=10-5= 5-3=5-1=5+2=4+1=6+1= 10-3=7+2=3+1=1+2=9+1= 蒙氏幼儿园数学题接数学题4 1.把同类的东西用线连起来. 2.下图中哪些是水果,请把它们圈起来. 3.小红上学了,妈妈带她去买学习用品,应该买什么,请把它们圈起来.

4.算一算。 10-8=10-2=2+3=8-4=6-4= 3-1=1+1=6-5=1+8=4-3= 4+4=4+2=7-2=2-1=5+3= 6+3=1+5=7-5=7-3=10-6= 蒙氏幼儿园数学题接数学题5 1. 2.按数的顺序填空. 3.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