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2019-2020年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苏教版知识点练习五十

精选2019-2020年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苏教版知识点练习五十

精选2019-2020年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苏教版知识点练习五十
精选2019-2020年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苏教版知识点练习五十

精选2019-2020年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苏教版知识点练习五十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线字的用法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羞”字相同的一项是( )

A、相如每朝时

B、大王必欲急臣

C、而相如廷叱之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选出“所”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项( )

A、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B、渔人……为具言所闻。

C、赐我南都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

D、术(袁术)怒攻布(吕布),为布所破。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引:引退

B、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际:边际

C、稽其成败兴坏之理稽:考察

D、思垂空文以自见垂:流传: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称:称道。

B、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赋:铺述,这里指创作。

C、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责:责任。

D、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诚:确实,实在。【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加线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②璧有瑕,请指示王

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④决负约不偿城

⑤未尝有坚明约束者⑥明年复攻赵

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A、③④

B、④⑧

C、⑥⑧

D、③⑥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所守或匪亲(《蜀道难》)

B、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C、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报任安书》)【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君何以知燕王

A、乃设九宾礼于廷

B、大王来何操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报任安书》)

B、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鲁周公世家》)

C、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高祖本纪》)

D、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击匈奴。(《李将军列传》)【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B、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C、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D、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全部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

②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

③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④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⑤臣等不肖,请辞去

⑥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⑦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⑧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A、①④⑤⑦⑧

B、①②③⑥⑧

C、②⑤⑥⑦⑧

D、①③⑥⑦⑧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下列加线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舍相如广成传舍

B、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C、左右欲刃相如

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下列加线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宁许以负秦曲②大王必欲急臣③舍相如广成传舍④乃使其从者衣褐⑤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⑥卒廷见相如⑦毕礼而归之⑧于是相如前进缶⑨且庸人尚羞之⑩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A、①②⑦/③⑤⑩/④⑥⑧/⑨ ?

B、①②⑦? /③④/⑤⑥⑧⑩/⑨

C、①②⑨? /④⑧⑩/③⑤⑥/⑦

D、①/②⑦⑨? /③④⑥/⑤⑧⑩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下列加线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完璧归赵

B、宁许以负秦曲

C、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毕礼而归之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请在本文中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至今仍常用的成语或熟语。

【答案】:

【解析】:

第15题【填空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章开头两小段介绍人物的身份地位,除了循一般传记的写法之外,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6题【填空题】

“臣愿奉璧往使”的通假字是______通______解释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7题【填空题】

本文详写蔺相如,略写廉颇,详略得当,形象都很鲜明突出。比如第1、3自然段中表现廉颇身分、影响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

第14、16自然段中表现廉颇的地位、作用和深谋远虑的语句______;第20段表现廉颇忠于国事勇于改错的言行的语句有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8题【填空题】

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字______是______时期伟大的

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史记》原名《______》,是我国第一部______体

______,全书共______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载了从______到太初四年约______年的历史。鲁迅先生曾赞誉《史记》为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9题【语言表达】

翻译: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答案】:

【解析】:

第20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熟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①且相如素贱人贱人:______

②不欲与廉颇争列争列:______

③臣等不肖,请辞去不肖:______

④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______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②徒见欺

B、①相如引车避匿②引赵使者蔺相如

C、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D、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②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用法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羞”字相同的一项是( )

A、完璧归赵

B、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左右欲刃相如

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⑥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②⑤⑥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答案】:

【解析】:

第21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召有司案图(同“按”,按照)

B、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信约)

C、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失去)

D、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欺骗)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乃使其从者衣褐

B、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C、且秦强而赵弱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

D、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

结合两组选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蔺相如知道秦王是不可能拿十五座城池和赵国交换和氏璧的,于是派人悄悄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对蔺相如的这一做法,王世贞持否定态度。

B、蔺相如让秦王斋戒五日,并且在朝廷上设置九宾之礼,他以为秦王绝不会答应,没想到秦王竟然答应了。于是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C、王世贞认为,既然秦王已经“召有司案图”,而且也按蔺相如的要求“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那他应该会把十五座城池送给赵国的。[来源:学|科|网]

D、王世贞认为,为了得到一块璧,秦国如果失去十五座城池,那是得不偿失的事;但如果不失去十五座城池,又会失信于天下。所以秦王实际上是处于两难的境地。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②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

【答案】:

【解析】:

第22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王世贞

蔺相如之完壁,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壁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壁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

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壁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诈赵而胁其璧胁:勒索

B、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绐:欺骗

C、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僇:通“戮”,杀

D、若其劲渑池,柔廉颇柔:使……怀柔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B、人璧而秦弗予城毕礼而归之

C、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若其劲渑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认为“直”在赵国的一组是( )

①入璧而秦弗予城②秦出城而璧归

③璧入而城弗予④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

⑤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⑥使舍人怀而逃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③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作者却不赞同这一看法。

B、作者认为秦国最初要得到和氏璧是虚情,借此来窥视赵国是实情。

C、作者认为蔺相如派手下人怀揣和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为秦国。

D、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他在渑池会上的顽强坚决,对廉颇的忍让团结,才显出了他过人的才能。

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B、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C、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D、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②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

【答案】:

【解析】:

第23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

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②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答案】:

【解析】:

第24题【默写】

______,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______。(《雨霖铃》)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全套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对危险化学药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氧化性:亚甲基蓝>亚甲基白 ②氧化性:亚甲基白>亚甲基蓝 ③还原性:亚甲基白>亚甲基蓝 ④还原性:亚甲基蓝>亚甲基白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被葡萄糖还原 【解析】亚甲基蓝 亚甲基白。 被氧气氧化 【答案】A 3.下列关于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少量酸或碱滴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 C.金属镁着火时,可用干冰灭火器来扑灭 D.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液滴飞溅现象,应立即加水冷却 【答案】B 4.(2013·日照高二期末)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解析】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胶塞,一般用玻璃塞且用细口瓶;水和乙酸乙酯互不相溶,用分液漏斗分离;用量筒量取液体只能精确到0.1 mL;向试管中放块状固体时,应遵循“一平二放三滑入”的原则。 【答案】B 5.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解析】A、B装置不能使气体流入;C装置极易发生倒吸;D能使气体溶解,且球形干燥管的“球形”部分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答案】D 6.下列蓝瓶子实验,振荡周期最短的是() 水葡萄糖 0.1%亚 甲基蓝NaO H溶 液 温度 A50 mL 1.5 g8滴 2 mL40 ℃ B50 mL 1.5 g10滴 2 mL40 ℃ C50 mL 1.5 g8滴 2 mL25 ℃ D50 mL 1.5 g10滴 2 mL25 ℃【解析】温度高,反应速率快,振荡周期短,C、D两项被排除;亚甲基蓝含量越少,越容易被还原,振荡周期越短,所以选A项。 【答案】A 7.(2010·上海高考)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高二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 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 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 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化学实验练习选修6

1.摩尔盐的组成可用(NH 4)2SO 4·FeSO 4·6H 2O 表示,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它是由(NH 4)2SO 4与FeSO 4组成的混合物 B .它是一种纯净物 C .它是一种复盐 D .它是一种结晶水合物 2.下列关于硫酸亚铁铵的溶解度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比硫酸亚铁大 B .比硫酸铵大 C .比硫酸亚铁、硫酸铵都小 D .比硫酸亚铁、硫酸铵都大 3.色谱分析法是现代分离实验技术中的一种,试回答纸层析法的原理是 A . 萃取原理 B. 丁达尔现象 C. 蒸馏原理 D. 毛细现象,极性相似相溶原理 4. 把过量的CO 2气体通入到下列物质,不变混浊的是 A .C a (O H )2 B C .Na[Al(OH)4] D .Na 2SiO 3 5.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Na 、NaOH 、NaHCO 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 该物质反应时,消耗Na 、NaOH 、NaH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3:3 B .3:2:1 C .1:1:1 D .3:2:2 6. 不需要冷凝装置的实验是 A. 制取溴苯 B. 制取硝基苯 C. 制取乙烯 D. 石油分馏 7.下列分离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A .分离KNO 3和氯化钠,常用结晶与重结晶 B .提纯含有碘的食盐,常用升华法 C .去除乙醇中的水分离常用蒸馏法 D .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用分液法 8.如右图所示,比较不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和 同浓度的硫酸反应的速率大小的实验中,锥形瓶 瓶底衬有画了“十”字的白纸,先向瓶内加入硫 代硫酸钠溶液,再加入硫酸溶液。需记录反应所 需的时间,正确的记时方法是 A .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后即开始记时,瓶中出 现浑浊现象时记时结束 B .加入硫代硫酸钠酸溶液后即开始记时,加入硫 酸溶液后记时结束 C .加入硫酸溶液后即开始记时,瓶中出现浑浊现象记时结束 D .加入硫酸溶液后即开始记时,至看不到瓶底“十”字记时结束 9.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A 、B 、C 、D 、E ,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有五种 阳离子Na +、Al 3+、Mg 2+、Ba 2+、Fe 3+和五种阴离子Cl -、OH -、NO 3-、CO 32-、X 中的一种。 (1) 某同学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 和 (填化学式)。 (2)为了确定X ,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A 和B ,含X 的物质为记C ,当C 与B 的溶 液混合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当C 与A 的溶液混合时也产生沉淀,向 该沉淀中滴入稀HNO 3,沉淀部分溶解,最后留有白色沉淀不再溶解。则:X 为 。 A .SO 3- B .SO 42- C .CH 3COO - D .SiO 3 2- (3)B 的水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4)将0.02 mol 的A 与0.01mol 的C 同时溶解在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反应后,最终所 得沉淀的质量为 (保留一位小数)。 2COOH 2OH 2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综合测评3

综合测评(三)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复约要父子耕畜 B.女焉能行之 C.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 D.毛遂奉铜盆而跪进之楚王 【解析】A项,“要”通“邀”,意思是“约定”。B项,“女”通“汝”,意思是“你”。D项,“奉”通“捧”,意思是“捧着”。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赍:赠送 B.前自赞.于平原君曰 赞:称赞 C.先生能饮几何 ..而醉 几何:数学学科 D.不过 ..庄生而私留 不过:表轻微转折 【解析】B项,“赞”是“推荐”“举荐”;C项,“几何”相当于“多少”;D项,“不过”应解为“不去探望”。 【答案】 A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君侯何不快之甚也②何遽叱乎 两个“何”用法相同,都是疑问代词,解释为“为什么”。 B.①乃装其轻宝珠玉②乃以朱公子故也 两个“乃”字都是副词,但意义不同:前一个可译为“于是”,后一个表判

断,可译为“是”。 C.①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②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两个“与”字用法和意义不同,前一个是介词,可译为“和”;后一个是语气词,相当于“欤”。 D.①顾有所不能忍者也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两个“顾”用法和意义不完全相同,前一个译为“只是”,后一个译成“考虑”。 【解析】两个“顾”都是“只是”“不过”的意思。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不同于其他的一句是() A.未必能生.中子也 B.武安君南.挫强楚 C.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D.请归.燕太子 【解析】“南”为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使……活”“使……称臣”“使……归”。 【答案】 B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淳于髡说之以隐 A.汝何为者也 B.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C.庄生羞为儿子所卖 D.得唐者与百里之地 【解析】例句和B项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是宾语前置句,C项是被动句,D项是省略句。 【答案】 B 二、阅读鉴赏(40分)

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人教版有机化学(选修5)实验及知识点

人教版有机化学(选修5)教材全部实验总结整理归纳 P17实验1-1.蒸馏实验: 蒸馏:利用互溶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一般相差30℃以上)进行分离提纯的一种方法。 【注意】 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接引管(尾接管)、锥形瓶 ②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处 ③冷却水的通入方向:进水水流与气流方向相反。 ④沸点高而不稳定的液态物质可以考虑减压蒸馏。 ⑤要加入碎瓷片(未上釉的废瓷片)防止液体暴沸,使液体平稳沸腾。 ⑥蒸馏烧瓶盛装溶液体积最大为烧瓶体积的2/3。 p18:实验1-2;苯甲酸的重结晶: 重结晶:将已知的晶体用蒸馏水溶解,经过滤、蒸发、冷却等步骤,再次析出晶体,得到更纯净的晶体的过程。 【溶剂要求】 ①杂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或溶解度很大,易于除去; ②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即热溶液中溶解度大,

冷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主要步骤】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 【注意事项】 ①为了减少趁热过滤过程中损失苯甲酸,应在趁热过滤前加入少量蒸馏水,避免立即结晶,且使用短颈漏斗。 ②较为复杂的操作:漏斗烘热、滤纸用热液润湿、马上过滤、漏斗下端越短越好。p19: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溶剂中,从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1、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 2、常用的萃取剂有乙醚、石油醚、二氯甲烷、CCl4等 【萃取剂的选择】 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不反应 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③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 分液:常用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和提纯。 p19:实践活动:用粉笔分离菠菜叶中的色素,研磨时用到仪器研钵。 p32:实验2-1: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 1. 反应方程式: 2. 此实验能否用启普发生器,为何? 不能,因为1)CaC2吸水性强,与水反应剧烈,若用启普发生器,不易控制它与水的反应;2)反应放热,而启普发生器是不能承受热量的;3)反应生成的Ca(OH)2微溶于水,会堵塞球形漏斗的下端口。 3. 能否用长颈漏斗?不能。用它不易控制CaC2与水的反应。 4. 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这是为何? 为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用以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食盐与CaC2不反应)5. 简易装置中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棉花,其作用如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北魏孝文帝改革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 常考知识点 )巩固练习 北魏孝文帝改革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识经纬 知识清单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1、有利的社会条件:__①__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公元439年)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初步结束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参照汉族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拓跋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北魏重用汉族儒生、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2、改革的必要性——社会矛盾尖锐 由于北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够完善和欠缺之处,致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一是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二是民族矛盾激化,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__②__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执掌朝廷实权的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使年幼的君主孝文帝对汉文化十分敬佩和仰慕,深感要巩固统治必须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冯太后临朝称制时期的改革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2)设立__③__,保证国家对人民有效控制。 (3)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2、孝文帝亲政时期的改革 (1)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_④_年正式迁都洛阳。

,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2)移风易俗: __⑤__: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 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以巩固 统治。 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北魏孝文帝改革 369639 北魏孝文帝的意义】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1、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是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__⑥__改革。 2、意义: (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繁荣 繁荣原因:黄河流域的统一,社会安定:孝文帝改革政策的推动: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民族交流。 表现:不仅农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日趋活跃。洛阳呈现出商业贸易繁荣的景象。 (2)加速政权封建化进程 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 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行的封建化措施有: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的礼乐制度:采纳 汉族__⑦__制度。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__⑧__,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 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 ①北魏 ②孝文帝 ③三长制 ④495 ⑤易服装 ⑥封建化 ⑦封建统治 ⑧大融合 要点精析 要点一:详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北魏孝文帝改革 369639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措施 内容 作用 推行均田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 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促进了民族政权 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的封建化,加强了民族融合 前期冯太 后主持, 重点创建 新制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 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统治,有利于中央集 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和田亩,征收徭役和 权的巩固 兵役 整顿吏治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 后期孝文 帝主持, 放 推行租调制 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 调 迁都洛阳 原因:旧都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①政 治上: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深,改革阻力 大。②经济上: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粮食供 应困难。③军事上:受柔然威胁,也不利于经 略南方。④地理上:平城偏处塞上,远离中原 核心地带。而洛阳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 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 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 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①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 ②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 明得到进一步发展;③洛阳再次成为北方 政治、经济的中心;④为孝文帝进一步的 改革奠定了基础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二、复习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2)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n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n p能级各有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用p x、p y、p z表示);n d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n f能级各有7个原子轨道。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2)泡利原理: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 (3)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各个轨道时,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4)洪特规则的特例:电子排布在p、d、f等能级时,当其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即p0、d0、f0、p3、d5、f7、p6、d10、f14,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最稳定。 能量最低原理表述的是“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而不是说电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都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电子数 (5)(n-1)d能级上电子数等于10时,副族元素的族序数=n s能级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的能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 (1)原子的电子层构型和周期的划分 周期是指能层(电子层)相同,按照最高能级组电子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除稀有气体外),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原子的电子构型和族的划分 族是指价电子数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同),按照电子层数依次增加的顺序排列的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列为一个族(第Ⅷ族除外)。共有十八个列,十六个族。同主族周期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分别为s区、p区、d区、f区和ds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2、元素周期律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2010-2-26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 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 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

凤凰新学案高中语文 选修《史记》选读(教师用书)

第一专题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司马迁其人其事 专题解说 司马迁和《史记》,凡接触过中学语文教材的师生,谁不知道?传统语文教材中就选有《史记》的经典篇目,高考文言文阅读也常从《史记》中取材。然而,对绝大多数中学师生来说,真正比较深刻地认识了解司马迁,比较全面地学习探究《史记》,恐怕得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的教学开始。教学《<史记>选读》,当然得从《太史公自序》起始。《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此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前后跨越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选读《史记》,我们首先要了解作者司马迁其人其事,以及他写作《史记》的目的与经历。本专题只选了一篇《太史公自序》;还有一篇是同学们在必修五学过的《报任安书》,此处列为“存目”。如果说《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的“心灵史”,那么《太史公自序》便是司马迁的“学术史”兼“心灵史”。两文结合起来阅读,便能走近司马迁,了解他的家世谱系,了解他的生活经历,了解他的志向抱负,了解他撰写《史记》的始末,从而比较具体地了解司马迁其人其事。 太史公自序 教学定位 文本概述 司马迁不把《自序》置于卷首,而是将其放在七十列传之末。这是为什么?清人金圣叹说:“此篇于《史记》为序,于太史公便是自己的列传。”金圣叹之言,为我们解读《太史公自序》打开了门。《太史公自序》既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为自己及其史官家世所作的传记。全序规模宏大,文气深沉浩瀚,是《史记》全书的纲领,也是我们这册选修教材的总起,更是我们从整体上认识司马迁和了解《史记》的开始。《太史公自序》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文字艰深,学生学习的困难很大,所以教材为它提供了译文。让学生对照译文读原文,在阅读过程中完成“预读积累”练习,这是学习文言词句知识的主要方法;在复习《报任安书》的基础上,抓住“传”和“序”的特点,先“传”后“序”,寻找出相关语段和相关语句,加以分条理解和分析归纳,从而了解司马迁其人其事,则是学习了解文章内容的主要方法。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文中涉及的重要文言知识,积累常见却又易混淆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了解关于《史记》的一些文学文化常识。 2. 阅读全文,理清全文思路;精读语段,理解重点内容。 3. 通过阅读与探讨,比较清楚地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其伟大贡献,理解《史记》一书的写作要旨。

高中选修史记知识点

廉颇与蔺相如 1、通假字 可与不不,通“否”。 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通“熟”,仔细。 2、一词多义 负: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谦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遣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 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的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以: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3、古今异义词 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给人看 今义:上级对下级的说明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约束:古义:条约 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得罪:古义:得到惩处 今义:冒犯 明年复攻赵明年: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义:上前进献 今义:向前行进 宣言曰宣言:古义:扬言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鄙贱: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 今义:鄙卑下贱 4、词类活用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左右欲刃相如刃,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乃使从者衣褐衣,名词作动词,穿 而相如庭斥之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完璧归赵完,使动用法,使...完整 秦王恐其破璧破,使动用法,使...破碎 宁许以负秦曲负,使动用法,使...承担 毕礼而归之归,使动用法,使...回去 且庸人尚羞之羞,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意动用法,以...为先; 后,意动用法,以...为后 5、文言句式 判断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我为赵将。 被动句 而君幸于赵王。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倒装句 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介宾短语后置:以勇气闻于诸侯。 拜送书于廷。 遂与秦王会渑池。 大王见臣列观。 晁错 1、通假字 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雒,同"洛",洛阳。 由此与错有卻郤,同"郤"。 吴楚罢不不,通"否"。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卒,通"猝"。

2020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2020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 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 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 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苏教版《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

《选修六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 【专题1】 1、海带灰化目的是使有机物分解,呈气体逸散,待测的金属或非金属以氧化物或无机盐的形式残留下来。所用仪器有坩埚、坩埚钳、酒精灯、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 2、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两种溶液时,注意分液漏斗使用前须 检查旋塞及玻璃塞处是否漏水。分液时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目的是与大气相通,使液体顺利流下。能用CCl4萃取碘的原因是CCl4与水互不相溶;I2在CCl4中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3、一种物质分离的简单方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一种。它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附着在纸上的水是固定相,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又称展开剂),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和物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比的不同而使之分离。 为使观察效果更明显,实验中采用氨熏显色。请写出Fe3+、Cu2+分别与足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3NH3·H2O==Fe(OH)3↓+3NH4+Cu2++4NH3·H2O==Cu(NH3)42++4H2O 显色反应结果是滤纸上方颜色呈蓝色,下方呈棕黄色(均在原点之上),说明Fe3+和Cu2+得到了分离。由此可以得出Fe3+和Cu2+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情况是Fe3+在流动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快一些Cu2+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慢一些。在用纸层法进行层析操作时,为什么不能让滤纸上的试样点接触展开剂?如接触,样点里要分离的离子或者色素就会进入展开剂,导致实验失败。 4、要制备颗粒较大的硝酸钾晶体,应选择的结晶条件是减慢溶液的冷却速度。 当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时,如何操作使晶体析出振荡容器,用玻璃棒搅动或轻轻的摩擦器壁,或投入几粒晶种,都可促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浓缩NaNO3和KCl的混合液时,为什么NaCl先析出?NaNO3、KCl、KNO3在高温时具有较大的溶解度,温度降低时,NaNO3、KCl的溶解度明显减小,而KNO3的溶解度则急剧下降;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趁热过滤的原因防止温度降低KNO3结晶析出如何趁热过滤用已 预热过的布氏漏斗进行抽滤,过滤装置如图1—8所示,采用这种装 置过滤的主要目的是过滤速度较快;可以得到比较干燥的沉淀。这 种装置工作的主要原理是抽气泵给吸滤瓶减压,导致装置内部的压强 降低,使过滤的速度加快。这种装置要有布氏漏斗、吸滤瓶、安 全瓶、抽气泵等仪器组成,其安全瓶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导管应短 进长出。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对,以便于 吸滤。吸滤完毕时,应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欲将KNO3粗产品提纯,可采取的方法是_重结晶。具体操作是按粗产品∶水=2∶1(质量比)的比例,将粗产品溶于蒸馏水中。加热、搅拌、待晶体全部溶解后停止加热。(若溶液沸腾时,晶体还未全部溶解,可再加极少量蒸馏水使其溶解。)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抽滤。 为什么选用这方法可使产品获得较高的纯度?可以除去晶体中微量的杂质 附录:关于溴和碘的萃取 水汽油/苯CCl4 Br2橙色橙红色橙红色 I2棕黄色→褐色紫红色深紫色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 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 (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新高中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欢迎阅读 《选修1·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1、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也叫碳水化合物(通式为C n (H 20)m ),但其实此名称并不能真实反应糖类的组成和特征,如鼠李糖C 6H 12O 5是糖却不符合此通式,而符合此通式的,如甲醛HCHO 、乙酸CH 3COOH 却不是糖类。 2、葡萄糖分子式C 6H 12O 6,是一种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3、葡萄糖的还原性: 和银氨溶液反应:3224324422()()23()Ag NH OH CH OH CHOH CHO Ag NH CH OH CHOH COONH H O +????→+++水浴加热↓↑; 和新制Cu(OH)2反应:22422422()()()2Cu OH CH OH CHOH CHO Cu O CH OH CHOH COOH H O +??→++△↓。 4、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源 酶、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羧基之间缩去水分子后生成的产物叫二肽,含有的官能团叫做肽键。 3、常见的氨基酸:甘氨酸的结构简式为:NH 2-CH 2-COOH ,丙氨酸的结构简式为:CH 3CH(NH 2)COOH 。人体必需氨基酸指的是:参考记忆口诀:意(异亮氨酸)甲(甲硫氨酸即蛋氨酸)输(苏氨酸),本(苯丙氨酸)赖(赖氨酸)鞋(缬氨酸)色(色氨酸)亮(亮氨酸)共有8种 4、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 、H 、O 、N ,是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而构成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化合物,具有两性。蛋白质的基石是氨基酸。 5、多肽和蛋白质的区别:空间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氨基酸、二肽、多肽和蛋白质之间 的转化关系:缩合缩合缩合水解水解水解氨基酸二肽多肽蛋白质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