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膛压力控制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385.50 KB
- 文档页数:9
大型火电单元机组热工自动化主要着重于控制(Control)、报警(Alarm)、监测(Monitor)、保护(Protect),简称CAMP。
这四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持。
一般大型单元机组的DCS都包括下面主要功能子系统。
一、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DCS)分散控制系统中DAS是整个单元机组的信息和操作中心,其主要功能应包括:(1)机组过程变量的采集和处理。
DAS将整个机组各种实时模拟量参数(包括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电气量等)以及开关量(包括开关、阀门位置),设备运行方式(启、停、连锁等)进行周期性的扫描采样或中断请求采集。
过程变量可以是采样输入的一次参数、二次参数或派生参数(计算值、人工值插入)以及设备运行状态。
过程变量的处理包括对模拟量的数字滤波、正确性判断、非线形校正、工程量转换等;以及对开关量的状态、动作确认、动作时间记录和相应处理。
(2)报警监视。
DAS功能可对任一过程变量进行限值检查,一旦越限,即在CRT屏幕上显示,并可在打印机上打印。
允许对任一变量进行报警切除。
报警限值可以是:上、下绝对值限值、重要限值、变化率限值、可变限值。
(3)CRT显示/操作。
DAS通过CRT屏幕显示各种过程工况和参数画面,包括:参数显示;成组参数显示;工厂一览显示;当前报警显示;棒形图显示;实时趋势曲线和历史曲线显示;模拟流程图显示以及各种人机对话画面。
一般要求从按键请求到画面出现的响应曲线不大于2秒。
(4)制表打印。
作为生产过程的历史记录主要依靠打印机打印,主要的打印方式有两种:随时请求打印、定时(周期)打印。
打印类型有:时报表;班报表;日报表;月报表;设备状态报表;操作员动作记录报表;事故追忆报表和开关动作序列报表。
往往要求CRT 屏幕拷贝功能。
(5)性能计算。
从机组安全、经济运行考虑,需要DAS计算下列主要的性能指标,便于管理和考核:机组热耗;锅炉效率;汽机效率;发电指标和冷凝器、加热器、空气预热器、给水泵、风机、磨煤机等主要辅机及设备的性能计算;汽机寿命消耗计算等。
炉膛负压讲义当锅炉运行,机组负荷发生改变时,锅炉进入炉膛的总燃料量和一次风量、二次风量将相应发生改变,那么燃料在炉膛中燃烧产生的烟气也将随之改变。
为了保证锅炉炉膛内的正常负压,必须对引风量进行相应的调节。
因为当炉膛内负压过低,势必使炉膛、烟道系统的漏风量进一步加大,不仅燃烧损失增加,而且可能造成燃烧不稳、燃烧恶化而使锅炉灭火,还有可能引起过热器温度升高、增加受热面及引风机叶面的磨损;如果炉膛内负压过高,炉膛内的火焰和高温烟气就会向外喷泄,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所以锅炉炉膛负压调节系统就是维持炉膛压力在一定允许范围内,保证锅炉燃料能稳定燃烧。
定电公司的炉膛负压调节控制采用调整引风机入口动叶的位置,从而使引风量和送风量相适应,以维持炉膛负压等于设定值。
该机及炉膛负压控制系统为前馈一反馈调节系统,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炉膛负压偏差信号的形成炉膛负压测量直径通过OM操作窗口,由运行人员设定。
炉膛负压测量值径由模块M2、M3、M4和M5组成的滤波后与炉膛负压给定值比较得到其偏差信号。
这里炉膛负压测量取三个测点,选中值作为实测值,如果一个信号故障,则取其它一值或平均值;若两个信号故障则取唯一的一个好信号;如三个信号故障则系统切手动。
1号炉是三个单独得高二值、三个单独得低二值压力开关,高低三值开关各一个,保护由压力开关3取2实现,2号炉由于压力开关不可靠等原因,目前由三个炉膛负压变送器判断高低值开关量3取2实现炉膛压力保护。
炉膛压力高二值2000Pa,高三值2500Pa,炉膛压力低二值-1500Pa,低三值-2000Pa,二值动作锅炉MFT,三值动作连跳引风机。
前馈信号为了在变负荷过程中,避免炉膛压力的大幅度波动,本系统引入了总风量信号的微分(M13模块)径大值和小值限幅后的前馈信号。
这样就可以在送风量信号变化时,及时调整引凤量,使炉膛压力不变或尽量少变。
当发生MFT (即主燃料跳闸)时,可通过对微分器M13的设定来取消总风量信号对控制回路的前馈调节作用。
电厂热工自动控制系统电厂热工自动控制系统单元机组的自动调节系统¾ ¾ ¾ ¾ ¾机组功率-转速调节系统汽温控制系统(过热、再热)水位控制系统(凝汽器、除氧器、汽包)燃烧控制系统(燃料、风量、炉膛压力及一、二次风配比控制)其它单回路控制系统第一部分汽温控制系统一、过热汽温控制系统1. 任务温度过高,可能造成过热器、蒸气管道和汽轮机的高压部分金属损坏;温度过低,会引起电厂热耗上升,并使汽轮机轴向推力增大造成推力轴承过载,还会引起汽轮机末级叶片蒸汽湿度增加,降低汽轮机内效率,加剧对叶片的腐蚀控制要求:最大控制偏差不超过±10℃,长期偏差不超过±5℃规定要求:2. 静态特性过热器的传热形式、结构、布置将直接影响其静态特性。
大容量锅炉一般采用对流过热器、辐射过热器和屏式过热器交替串连布置。
过热器出口温度对流式3. 动态特性蒸汽流量变化、热烟气的热量变化、减温水流量变化相同点:均为有迟延的惯性环节辐射式不同点:特性参数有较大区别蒸汽流量变化扰动下,汽温的迟延和惯性较小烟气扰动与蒸汽流量扰动相似,汽温反映较快减温水流量扰动由于管道较长,汽温反应较慢4. 控制方案串级控制导前微分控制过热器减温器出口温度TE4001TE4025末级过热器出口温度TE4024LDC指令过热器减温水阀控制逻辑静态特性:纯对流特性动态特性:更容易受负荷、燃烧工况等干扰的影响,温度变化幅度较大调节手段:烟气再循环、尾部烟道挡板、喷燃器摆角、喷水减温烟气再循环:尾部烟道烟气抽至炉膛底部,降低炉膛温度,减少炉膛的辐射传热,从而提高炉膛出口烟气的温度和流速。
使再热器的对流传热加强,达到调温的目的。
优点:反应灵敏,调温幅度大。
缺点:系统结构复杂尾部烟道挡板:尾部烟道被分割为两部分,主烟道中布置低温再热器,旁路烟道中布置低温过热器,烟气挡板布置在温度较低的省煤器下面。
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缺点:调温灵敏度差,幅度小,挡板开度与汽温不成线性关系。
大唐河南发电有限公司设备管理知识试题库(41、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 657-2015))(2018年2月)一、填空题(20)1、MCS功能测试主要包括控制方式无扰动切换、偏差报警功能、方向性闭锁保护功能、超驰控制保护功能的测试。
2、控制系统在受到内外扰动时,动态调节过程中被调参数偏离新给定值得允许偏差指标是动态品质指标。
3、机组无明显内外扰动时,被调参数偏离给定值得允许偏差及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要求是稳态品质指标。
4.新建机组在最终验收测试前,与RB功能相关的组态或设备变更或改造后,以及机组大修后应进行RB试验。
5.新建机组在完成满负荷连续168h(72h)试运行后,应提供168(72h)试运行期间MCS可用率统计运行记录和机组主要参数全过程曲线记录。
6.汽包锅炉给水控制稳态品质指标:±25mm; 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不应频繁动作。
7.汽包水位定值扰动(扰动量为±60mm);过渡过程衰减率0.75-0.9;稳定时间小于5min.8.机组启停过程中,汽包水位控制的动态品质指标:单冲量方式运行时,汽包水位允许动态偏差为±80mm;三冲量给水控制运行时,汽包水位允许动态偏差为±60mm9.汽温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过热蒸汽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和再热蒸汽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10.锅炉尾部烟道控制挡板在热态下要求其机械部分动作灵活、无卡涩的质量要求。
11.汽温控制系统稳态品质指标:过热汽温度为±3℃;再热蒸汽温度为±4℃;执行器不应频繁动作。
12.炉膛压力控制系统定值扰动,扰动量为±200 Pa,过渡过程衰减率0.9-0.95,稳定时间小于3min。
13.一次风压控制系统稳态品质指标为±100 Pa。
S主要内容包括机组负荷指令设定、机炉主控、压力设定、频率校正、RB等控制回路。
15.通过前馈和反馈等作用对机炉及辅助系统的过程参数进行连续自动调节的控制系统总称模拟量控制系统。
一、被控对象工艺流程描述1.1 被控对象工艺流程所选被控对象为过程工业领域常见的加热炉单元,通过加热炉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将一定流量的物料A 加热至工艺要求的温度。
待加热物料A 经由上料泵P1101 泵出,分两路,其中一路进入换热器E1101 与热物料换热后,与另外一路混合,进入加热炉F1101 的对流段。
进入换热器E1101 的待加热物料A 走管程,一方面对最终产品(热物料A)的温度起到微调(减温)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对待加热物料A 起到一定的预热作用。
加热炉对流段由多段盘管组成,炉膛产生的高温烟气自上而下通过管间,与管内的物料A 换热,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并使物料A 进一步预热。
对流段流出的物料A 全部进入F1101 辐射段炉管,接受燃烧器火焰的辐射热量,达到所要求的高温后出加热炉,进入换热器E1101 壳程,进行温度的微调并为冷物料预热,最后以工艺所要求的物料温度输送给下一生产单元。
1.2 工艺过程简介待加热物料A 流量为F1101,温度为常温20℃,经由上料泵P1101 泵出。
流量管线上设有调节阀V1101,调节阀有前、后阀XV1101 和XV1102,以及旁路阀HV1101。
待加热物料A 被分为两路,一路进入换热器E1101 预热,预热后与另外一路混合进入加热炉。
两路物料A 管道上分别设有调节阀V1102 和V1103。
正常工况时,大部分待加热物料A 直接流向加热炉对流段,少部分待加热物料A 流向换热器,其流量为F1102。
燃料经由燃料泵P1102 泵入加热炉F1101 的燃烧器,燃料流量为F1103,燃料压力为P1101,燃料流量管线设调节阀V1104。
空气经由变频风机K1101 送入燃烧器,空气量为F1104。
燃料与空气在燃烧器混合燃烧,产生热量使辐射段炉管内的物料A 迅速升温。
燃烧产生的烟气带有大量余热,在对流段进行余热回收。
对流段烟气出口处的烟气温度为T1105。
烟气含氧量A1101 设有在线分析检测仪表。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四、捕获屏幕编码器也可以将本机的屏幕做为视频源进行编码、保存或者广播,该功能结合广播实况事件功能,可以做到将讲座老师的人象、声音、计算机上的PPT等内容同步进行广播或者保存,这就是现在很流行的网络教学课件的一个基础模式:包括授课老师的视频、音频,以及计算机屏幕的内容。
五、总结与体会虽然WindowsMediaEncorder的软件体积很小,但是他的功能却很强大,最重要的是很实用,虽然做这些广播、格式转换等工作不如一些专业软件那么强大,但是我们却可以用20分的代价做到了80分的效果,对于一款仅仅有9M多的免费软件来说,我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只要结合相关硬件(摄象机、摄象头、麦克风等)和相关软件(WindowsMediaServer、IIS等),就能够使用编码器零软件费用的实现我们平时工作中相当多的对流媒体相关的需求。
摘要:加热炉是冶金企业中重要的工业设备,步进式加热炉是各种工业、企业中普遍应用的炉窑。
本文以步进式加热炉为例介绍了加热炉生产过程中的控制系统设计,主要介绍了燃烧控制系统、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热风放散和冷风稀释控制系统。
关键词:加热炉燃烧控制炉膛压力概述加热炉在轧钢生产线中广泛应用,是轧钢工艺的前部工序。
在轧钢厂的热轧生产中,必须要将轧制的钢锭或钢坯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它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才能进行轧制,而这一过程是在加热炉中进行的。
钢坯从入炉侧装入,经过预热、加热、均热等燃烧区域达到控制温度后,从出炉侧出炉。
影响钢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炉膛压力和温度起着关键作用,要使产出的钢材符合要求和生产能顺利进行,所以加热炉燃烧控制和炉膛压力控制显得十分重要。
加热炉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工艺流程图1燃烧控制系统设计加热炉消耗的燃料能量很大,所以理想的燃烧控制将会取得明显得节能效果。
根据燃烧理论,空气过剩率与燃烧效率,节能和防止公害有很大关系,一般空气过剩率的最佳区域在1.02 ̄1.1之间。
1992lxm工业蒸汽锅炉的自动化控制过程与实现摘要:本文表达了工业锅炉控制系统的工作道理,具体阐述了锅炉控制中的几个重要的控制回路的控制算法,以及变频器在锅炉改造中的应用,提出了锅炉控制系统的底子设计思路和各个环节控制实现方法。
关键词:工业蒸汽锅炉炉膛负压蒸汽压力变频控制水位三冲量一、引言锅炉微机控制,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微型计算机软件、硬件、自动控制、锅炉节能等几项技术紧密结合的产品,我国现有中、小型锅炉30多万台,每年耗煤量占我国原煤产量的1/3,目前大大都工业锅炉仍处于能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出产状态。
提高热效率,降低耗煤量,降低耗电量,用微机进行控制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工业锅炉采用微机控制和原有的仪表控制方式比拟具有以下明显优势:1.直不雅而集中的显示锅炉各运行参数。
能快速计算出机组在正常运行和启停过程中的有用数据,能在显示器上同时显示锅炉运行的水位、压力、炉膛负压、烟气含量、测点温度、燃煤量等数十个运行参量的瞬时值、累计值及给定值,并能按需要在锅炉的布局示意画面的相应位置上显示出参数值。
给人直不雅形象,减少不雅察的疲劳和掉误;2.可以按需要随时打印或按时打印,能对运行状况进行准确地记录,便于变乱追查和阐发,防止变乱的瞒报漏报现象;3.在运行中可以随时便利的点窜各种运行参数的控制值,并点窜系统的控制参数;4.减少了显示仪表,还可操纵软件来代替许多复杂的仪表单位,〔例如加法器、微分器、滤波器、限幅报警器等〕,从而减少了投资也减少了故障率;5.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从已在运行的锅炉来看,采用计算机控制后热效率可比以前提高5-10%,据用户统计,一台20T的锅炉,全年平均负荷70%,以平均热效率提高5%计,全年节煤800吨,按每吨煤380元计算每年节约304000元;6.锅炉系统中包含鼓风机,引风机,给水泵,等大功率电动机,由于锅炉本身特性和选型的因素,这些风机大局部时间里是不会满负荷输出的,原有方式采用阀门和挡板控制流量,浪费非常严重。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锅炉炉膛防爆压力及烟气系统设计压力研究目录1. 概述 (1)2. 锅炉炉膛防爆压力和烟道设计压力选取现状分析 (1)3. 烟气系统设计压力的影响因素 (6)4. 锅炉炉膛防内爆设计压力研究 (20)5. 烟道设计压力研究 (26)6. 结论 (30)1. 概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环保标准不断提高,新建火电机组对减少烟气污染物的排放愈来愈重视,大力加强了治理的力度。
近年来,愈来愈多的新建机组同步建设脱硝、脱硫装置,部分机组为达到粉尘排放要求采用了布袋除尘器或电袋除尘器,这些措施使得锅炉烟气系统配置的变化增加,烟道阻力有所增加,引风机压头有所提高。
锅炉炉膛防爆压力(炉膛设计瞬态压力)的选择与引风机的压头有一定关系,国内外的相关规程规定存在一定的矛盾,近年来随着烟气系统总阻力的增加,各工程在锅炉炉膛设计瞬态压力的选择上不尽统一,且有不断升高的现象;烟气系统设备(脱硝装置、空气预热器、除尘器等)的设计压力,国内现行规程规定中没有明确的规定;而烟道设计压力与炉膛设计压力和引风机压头有关,当炉膛设计瞬态压力与引风机TB 压头不一致时,国内现行规程已不能完全适用,烟道设计压力需考虑各种工况合理选取,目前也存在各设计单位对烟道设计压力取值不统一的问题。
因此,认真研究炉膛承压能力取值以及烟气系统设计压力,对规范设计、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目前锅炉机组的应用情况,本项目仅针对大容量煤粉炉的锅炉炉膛防内爆压力及烟气系统设计压力进行研究。
2. 锅炉炉膛防爆压力和烟道设计压力选取现状分析2.1锅炉炉膛防爆压力选取现状分析国内现行的锅炉炉膛防爆压力选取的相关规程有:●《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5121-2000),以下简称《烟规》。
●《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DL/T435-2004),以下简称《炉膛防爆规程》。
1炉膛压力控制系统概述1.1 选题意义炉膛压力是反映燃烧工况稳定与否的重要参数,是运行中要控制和监视的重要参数之一。
炉内燃烧工况一旦发生变化,炉膛压力随即发生相应变化。
当锅炉的燃烧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时,最先将在炉膛压力上反映出来,而后才是火检、火焰等的变化,其次才是蒸汽参数的变化。
因此,监视和控制炉膛压力对于保证炉内燃烧工况的稳定、分析炉内燃烧工况、烟道运行工况、分析某些事故的原因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symphony为基础的炉膛压力控制系统将运行程序、压力调节、联锁、保护统一协调,为设备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护系统。
当炉膛压力出现事故征兆时,控制系统能自动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或减少事故,避免由于运行人员操作不及时而扩大事故。
1.2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概述炉膛压力控制系统也叫引风控制系统,它的任务是通过调节引风机入口挡板的位置,使引风量与送风量相适应,从而维持炉膛压力在允许的范围内,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锅炉运行时,如果机组要求的负荷指令改变,则进入炉膛的燃料量和送风量将跟着改变,燃料在炉膛中燃烧后产生的烟气量也将随之改变。
这时,为了维持炉膛内的正常压力,必须对引风量进行相应的调节。
如果炉膛压力过低,炉膛和烟道的漏风量将增大,可能使燃烧恶化,燃烧损失增大,甚至会燃烧不稳定或灭火。
此外,还可能会引起过热气温升高或加大灰粒对受热面的磨损及引风机的损耗。
反之,如果炉膛压力过高,炉膛内火焰和高温烟气就会向外面泄露,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因此必须对炉膛压力进行控制,以保证炉膛压力保持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
1.3 风机简介风机是发电厂锅炉设备中重要的辅机之一,在锅炉上应用的主要是引风机、送风机和一次风机。
风机担负着连续输送气体的任务,风机的安全运行将直接影响到锅炉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风机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主要有离心式风机和轴流式风机两种。
对离心式风机通常采用改变其进口导向挡板来调节风量;现在大型电站锅炉为适应大流量通风的要求,普遍采用轴流式风机,其风量的调节时通过电动执行机构改变其东叶安装角的大小来调节风量。
2炉膛压力控制系统原理2.1 控制原理引风机提供了锅炉的抽吸力,把引风和送风加以平衡,炉膛压力即可保持在适当的值。
引风控制系统是以炉膛压力为给定值的一个单回路调节系统,其被调量为炉膛负压啊,调节变量为引风量(即引风机挡板开度或转速),扰动来自送风和引风。
由于炉膛负压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基本上为比例环节,负压容易波动,因此从送风机引进一前馈信号引入引风调节器。
当送风系统动作时使引风系统也相应动作,从而使引风量随送风量成比例的变化,以保持炉膛负压基本不变。
炉膛负压控制用调节两台引风机的导叶开度,来满足炉膛负压略低于外界大气压的要求,控制系统为带送风前馈的单回路控制系统,机组正常运行时,锅炉炉膛负压按传统的前馈-反馈方案进行控制。
本系统为单回路控制系统(即只有一个PID调节器),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又称简单控制系统,是指由一个被控过程、一个检测变送器、一个控制器和一个执行器所组成的,对一个被控变量进行控制的单回路反馈闭环控制系统。
单回路控制系统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2.2 炉膛压力控制的主要功能控制系统除完成正常的调节功能外, 还实现下列保护功能:(1)炉膛过压保护当炉膛压力超过高值时应进行报警当超、过高且值时, 机组进行负荷迫降,直到压力返回到所需求的公差值时为如果上述保护动作而压力仍然增加到超过高值时, 则系统产生跳闸信号, 该信号应为“三取二”逻辑信号。
(2)炉膛内爆保护当炉膛压力降至低一值时应该报警。
如果压力继续下降低至二值时则启动超驰回路, 产生一个增压信号, 关引风机挡板。
(3)锅炉跳闸后的炉膛内爆保护控制系统接受来自联锁系统的锅炉跳闸信号, 为的是将炉膛内负压偏差降到最小。
在主燃料跳闸的事故情况下, 由于突然停止燃烧会造成炉膛内烟气量和烟气温度急剧下降, 显然这是引起炉膛低压峰值的主要原因。
这个低压峰值会引起炉膛内爆, 是很危险的。
炉膛压力的计算非常近似于下式:PV=MRTP—绝对压力V—炉膛容积M一炉膛烟气质量R—烟气常数T一绝对温度由于容积是固定的, R是常数, 故压力P与MT成正比关系。
因此, 在主燃料跳闸后因炉膛内烟气量减少和温度降低将造成压力急剧下降。
基于上述原因, 本控制系统设计了突跳回路。
该回路能识别何时发生主燃料跳闸, 并在跳闸时起作用以减少由于锅炉跳闸引起的负压力偏差。
2.3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注意事项600MW机组锅炉都装有两台送引风机,当两台送引风机都在运行状态,又需要调节送风量时,一般应同时改变两台送风机的风量,以使烟道两侧的烟气流动工况均匀。
风量调节时出现风机的“喘振”(喘振值报警),应立即关小动叶,降低负荷运行。
如果喘振是由于出口风门误关引起的,应立即开启风门。
当锅炉负荷变化需要进行风量调节时,为避免炉膛冒正压,在增加负荷时应先增加引风量,然后再增加送风量和燃料量;减少负荷时则应先减少燃料量和送风量,然后再减少引风量。
对多数大型锅炉的燃烧系统,炉膛负压的调节也是通过炉膛与风箱间的差压而影响到二次风量的,会影响燃烧器出口的风煤比以及着火的稳定性,因此,有一定调节速度的限制。
3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控制逻辑3.1 引风机操作方式系统各回路中都设置了手自动两种操作方式,为了实现无扰动切换,系统引入了各控制对象的反馈值,在手动操作时PLC输出会自动跟踪控制对象的反馈,当切换到自动状态时可以进行无扰动切换,使系统平稳的过渡到自动状态。
3.1.1 操作方式调节器的输出叠加上前馈指令(送风机动叶平均指令),并行送到两台引风机的控制回路上,在引风机B操作站,由运行人员设定的偏置信号分别输入到引风机A操作站和输入到引风机B操作站上,偏置信号的作用是在自动方式下,可以用来调节两台引风机A、B的负荷平衡。
当两台引风机都在手动控制方式(或有强制输出时),炉膛负压调节器跟踪两台引风机A、B档板开度指令的平均值。
3.2 增闭锁和减闭锁当机组运行时产生故障时,为了防止故障的危害进一步扩大,对每台引风机动叶的控制指令还设计了闭锁增和闭锁减功能。
当炉膛压过高或过低时,发出炉膛压力高、低报警。
正常情况下,模拟切换器1468接通S1,即为引风机模拟控制站的输出。
当炉膛负压信号10HBK10CP901高于某一值时,模拟切换器接通S2,使输出只增不减,实行减闭锁功能,禁止动态关小引风机动叶,再与输出值进行大选之后输出,同理系统还设有增闭锁功能,即当炉膛负压信号10HBK10CP901低于某一值时,模拟切换器接通S2,使输出只减不增,实行增闭锁功能,禁止动态开大引风机动叶。
输出的信号与负荷给定ULD经过超前/滞后函数、乘法器等一系列处理后求和。
再与10HNC10AA101XQ01作差,当偏差超高、低限值或质量不合格时,发生报警信号,引风机A站输出故障。
同理,引风机B站输出故障与其相同。
当出现NO RB并且10HBK10CP901D越高、低限时,出现炉膛压力调节故障。
3.3MFT动作时的超驰控制炉膛负压控制除采用了前馈-反馈传统方案外,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炉膛负压控制设计了一个超驰控制回路,其作用是防止主燃料跳闸(MFT动作)时,引起炉膛灭火而产生锅炉内爆的事故。
当锅炉接受到MFT动作信号后,通常不到几秒就可以导致炉膛灭火,炉内温度将急剧下降,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T = R可知,当炉膛内烟气容积V不变时,炉膛负压P将随炉内温度T的下降而降低,炉内将出现较大的负压,加之炉内燃烧是急剧的化学变化过程,在燃烧后的烟气中,除包括一、二次风外,还包括燃烧时产生的CO和水蒸汽;当2和水蒸汽大减少,从而使烟气的质量流量大大减少,如果此时引风机动叶锅炉灭火时,CO2仍保持原来的开度,势必造成很大的炉膛负压,如不采取措施,锅炉将有产生内爆的危险,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炉膛负压控制系统设计超驰保护回路,当MFT动作时,控制系统强制前馈信号为0,关小引风机导叶开度,以减少引风机出力,使炉膛负压不至太低。
3.4炉膛压力控制系统其它功能引风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持炉膛压力稳定,另外,一般炉膛压力控制系统还有以下功能:(1)防内爆发生MFT瞬间炉膛压力急剧下降,可能发生炉膛变形。
因此一旦发生MFT、炉膛压力不高,引风调节机构按送风执行器指令比例减小,4秒后逐步恢复。
(2)送风机跳闸影响送风机对炉膛压力影响较大,采用比例前馈适当减小引风控制,可以有效的抑制炉膛压力波动。
(3)RB切除燃料影响RB发生时切除磨煤机(BMS),同时引风调节前馈关,关的幅度与切除燃料量成比例。
(4)非线性控制炉膛负压影响因素较多,波动也很频繁。
对于较小波动不调节,这样有利于运行工况稳定。
(5)方向闭锁炉膛压力高于50Pa,送风控制增闭锁、引风控制减闭锁;炉膛压力低于-200Pa,送风控制减闭锁、引风控制增闭锁。
(6)启停磨影响磨得启停对炉膛压力影响较大,一般为系统设计动态前馈。
(7)送风机跳闸影响送风机跳闸对炉膛压力影响较大,采用比例前馈适当减小引风量,可以有效地抑制抑制炉膛压力波动。
结论回顾起此此课程设计,我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很多东西,而且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意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理论跟实际联系起来并从中得到结论才是真正的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发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的不够深刻,掌握的不够牢固,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把以前的知识重新温固,巩固了所学知识。
课程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课程,对于培养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同时课程设计还有利于我们及时了解和掌握所学相关知识。
这次课程设计顺利完成了,它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力的提高,我深深的懂得虽然已经学完了,但是我们懂得的还只是毛皮,更多的专业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习。
最后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们,谢谢你们!致谢本次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首先我要感谢迟新利、刘禹林两位老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两位老师对我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耐心的指导和认真的解答,从而保证了我的课程设计课题能够得以顺利完成。
此外迟老师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以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令我终生难忘,使我满怀信心的迎接新的挑战。
我从迟老师身上不但学到了许多学问而且也学会了许多做学问的方法以及做学问所需的态度和精神。
在此还要特别感谢学校对我们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较为先进的实验室和计算机房,使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