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造型设计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37.07 MB
- 文档页数:168
《服装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3、帮助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4、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完成简单的服装设计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如款式、色彩、面料等。
(2)服装效果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2、难点(1)如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出独特的服装作品。
(2)如何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服装制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的服装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设计和绘制,提高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思维碰撞,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时尚的服装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这些服装的感受和想法,从而引出服装设计的主题。
2、知识讲解(20 分钟)(1)服装设计的概念和分类介绍服装设计的定义,包括成衣设计和高级定制设计等不同类型,并说明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详细讲解款式、色彩、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款式方面,包括服装的外形、结构和细节;色彩方面,讲解色彩的搭配原则和情感表达;面料方面,介绍常见的面料种类及其特性对服装效果的影响。
(3)服装设计的流程从灵感来源、设计构思、草图绘制、样板制作到最后的成品展示,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整个过程。
3、案例分析(15 分钟)展示一些著名设计师的作品或成功的商业服装系列,分析其设计理念、创新点和市场反响。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学习设计方法和技巧,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4、小组讨论(1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认为什么样的服装是时尚的?(2)如何从生活中获取服装设计的灵感?(3)在服装设计中,如何平衡创意和实用性?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服装立体造型标题领子立体造型-翻立领知识点位置第四章领子立体造型→第二节立领→翻立领领子立体造型-翻立领知识点内容重难点1、翻立领的概念2、翻立领的分类3、翻立领的立体造型制作基本技巧制作方法知识点内容讲1.翻立领的概念翻立领是由翻领与底领组成,底领属单立领类,就是在单立领的基础上加翻领,这两部分是分离的,是依靠缝合相连的立领。
穿着时既可以敞开,也可以关闭。
下面以衬衣领为例,进行翻立领的立体裁剪,衬衣领领外口造型为尖形,也可为方形或圆形。
(一)准备工作1.布料准备翻立领是由翻领与底领两部分组成,底领的领型与向内倾斜型立领的领型相同,底领部分的布料准备可参考向内倾斜型立领的布料准备;翻领部分的布料准备可参考向外倾斜型立领的布料准备。
(见图)翻立领布料准备2.标记前后领窝及后中心按款式要求,用粘纸在人体模型的衣身上,将领窝的形状调整好,并将颈部的中心线也标记好。
2.标记前后领窝及后中心按款式要求,用粘纸在人体模型的衣身上,将领窝的形状调整好,并将颈部的中心线也标记好。
标记前领窝标记后领窝及后中心(二)操作方法及技巧1.底领立体裁剪底领部分的立体裁剪同向内倾斜型立领的立体裁剪,注意底领包括门襟部分。
(1)固定底领及点影(见图)①先将领片的后中心线与人体模型的后中心位置对齐,在中心线处将领宽别出。
②将领片下口的布边向上翘起,再把领片向前围绕,注意调整领片与颈部之间空隙大小。
③将领下口线剪刀口,使领片平服于人体模型上,注意剪口不能超过人体模型颈根净线。
剪好刀口后进一步调整领片与人体颈部的关系。
④领称片调整好后,根据衣片领窝弧线的位置,在领片布上用笔将领下口净线按领窝弧线进行点影。
⑤根据设计者的要求,用粘纸将领上口造型线标记出来。
底领宽一般为2.5-3.5 cm,固定底领及点影(2)画线、整理(见图)把底领领片从人体模型上拿下来展平,按照领上口造型线及领下口点影将底领的轮廓线用笔画好,(3)修剪底领领片(见图)将底领的轮廓线用笔画好,留出缝份将多余布料剪掉。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服饰形象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图案、款式等元素进行服饰搭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自我形象设计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服饰形象设计的基本概念2. 服饰搭配的原则3. 色彩、图案、款式等元素的应用4. 服饰形象设计的实践操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场合的服饰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服饰形象设计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服饰形象设计的看法。
二、讲授新课1. 服饰形象设计的基本概念- 介绍服饰形象设计的定义和作用- 分析服饰形象设计在个人形象塑造中的重要性2. 服饰搭配的原则- 简述服饰搭配的基本原则,如色彩搭配、款式搭配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这些原则进行服饰搭配三、互动环节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个人特点进行服饰搭配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搭配心得四、总结本节课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学生回顾所学,提出自己的疑问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服饰形象设计基本概念和搭配原则的掌握情况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搭配经验二、讲授新课1. 色彩、图案、款式等元素的应用- 分析色彩、图案、款式等元素在服饰搭配中的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这些元素进行服饰设计2. 服饰形象设计的实践操作- 教师展示一套完整的服饰搭配案例,分析其设计思路-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自己的服饰形象设计实践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套符合个人特点的服饰搭配方案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分享设计思路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提出改进建议五、总结本节课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学生回顾所学,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服饰形象设计基本概念和搭配原则的掌握程度。
《服装设计》教案第一篇:《服装设计》教案《服装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汉族服饰发展的演变史和部分民族服饰。
2、培养健康美术情趣和积极与创意实践的团队精神。
3、感受服装给生活带来的精彩,体验民族服饰的个性美。
4、在理解服装设计八要素基础上,结合畲族服饰风格设计服饰。
教学重点:汉族服饰的演变,畲族服饰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根据现有的材料进行创作设计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教学准备:畲族服饰图案、不同年龄的服饰图、服饰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学习过服装设计的八个要素:1、人体尺度2、男女性别3、年龄特征4、色彩调配5、流行趋势6、服饰个性7、季节环境8、职业身份二、讲授新课1、引入: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就有很多有关服饰的讲法,如:“佛靠金装,人靠衣装”。
还有:“人靠衣裳马靠鞍”等。
都充分体现了服装的重要性。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而存在,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
2、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服装的历史演变及艺术特点。
(用幻灯片展示):原始服饰(自然简单)、周商贵族服饰(秩序井然)、秦代服饰(威严庄重)、汉代士兵铠甲(凝重)、唐代礼服(丰满华丽)、宋代服饰(质朴保守)、元代贵族便服(粗壮豪放)、明朝服饰(敦厚繁丽)、清朝服饰(纤巧)3、引入民族服饰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各个民族都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服饰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色。
同时服装可以体现不同的地域特色。
(展示不同民族服饰):彝族、白族、苗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畲族(重点):1、畲族头饰2、畲族服饰图案3、畲族风情4、畲族服饰现场走秀5、畲族简介: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
畲族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两省的广西大山区。
有姓“蓝”“钟”“盘”“雷”四大姓。
畲族服饰图案的创造者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劳动妇女,他们制的服饰用品全是为了自用,不受商品需求的制约,所以制作过程随心所欲,独出心裁。
《服装设计》教案文客久久资料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服装设计》教材第四章“服装结构与造型设计”的第三节“服装局部设计”,详细内容涉及衣领、袖子、口袋等服装部件的设计原理与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服装局部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设计原理进行服装局部设计的实践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其服装设计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服装局部设计原理及方法。
难点:如何将设计原理灵活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实现创意与创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服装、设计图纸、剪刀、胶水等。
2. 学具:设计图纸、铅笔、橡皮、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类服装局部设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服装局部设计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衣领、袖子、口袋等服装部件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款T恤为例,讲解如何运用设计原理进行局部设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设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设计展示与评价(10分钟)6. 创意实践(15分钟)学生自主设计一款服装局部,要求创意新颖,体现设计原理。
六、板书设计1. 《服装局部设计》2. 内容:服装局部设计原理服装局部设计方法创意实践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具有创意的服装局部,并说明设计原理。
2. 答案:学生需提交设计图纸,图纸中需包含设计原理的简要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掌握服装局部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能否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时尚资讯,了解国内外服装设计动态,提高自身设计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指导;4. 设计展示与评价的互动性;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解析1. 衣领设计原理:介绍不同类型衣领的特点、适用场合及设计技巧,如圆领、V领、翻领等。
服饰造型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服饰造型基础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服饰造型的审美鉴赏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在知识目标上,要求学生了解服饰的历史发展、基本元素和构成原理,掌握服饰搭配的规则和技巧。
在技能目标上,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服饰造型的设计,熟练运用各种搭配技巧,展现出个性化的服饰风格。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培养学生对服饰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品位,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介绍服饰的历史发展,使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服饰特点和文化内涵。
其次,讲解服饰的基本元素,如色彩、材质、款式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元素进行服饰搭配。
然后,教授服饰造型的构成原理,包括比例、节奏、层次等,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服饰搭配能力。
最后,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掌握服饰搭配的技巧,形成自己的风格。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在讲授法中,教师将系统地传授服饰造型基础理论知识;在讨论法中,学生将围绕服饰搭配实例展开讨论,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在案例分析法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分析名人的服饰搭配,让学生掌握服饰搭配的技巧;在实验法中,学生将亲自动手进行服饰搭配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服饰造型基础》,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参考书,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多媒体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体验;实验设备,如服饰道具、化妆工具等,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此外,还将利用网络资源,如时尚博客、服饰杂志等,让学生关注时尚动态,提高审美品位。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采用多元化的形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团队协作等情况,占总成绩的30%。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3.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设计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设计。
二、教学内容1. 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原则2. 造型设计的分类及特点3. 造型设计的基本技巧与方法4. 实际案例分析与欣赏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造型设计的作品,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造型设计有什么了解?什么是造型设计?(二)新课讲授1. 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原则- 介绍造型设计的定义和意义。
- 讲解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对称、比例、节奏、对比等。
2. 造型设计的分类及特点- 介绍造型设计的分类,如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空间设计等。
- 分析各类造型设计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造型设计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讲解造型设计的基本技巧,如构图、色彩、材质、纹理等。
- 介绍造型设计的方法,如模仿、创新、组合等。
(三)案例分析1. 展示一些优秀的造型设计案例,如建筑、服装、家具等。
2. 分析案例的设计理念、创意和技巧。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造型设计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造型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创意和设计能力。
3. 学生对造型设计案例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教案范文:课题:造型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3.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设计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设计。
二、教学内容1. 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原则2. 造型设计的分类及特点3. 造型设计的基本技巧与方法4. 实际案例分析与欣赏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些造型设计的作品,如建筑、服装、家具等,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礼服服装的历史、风格特点及发展趋势。
2. 学习礼服服装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礼服服装的历史、风格特点及发展趋势。
2. 礼服服装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1. 礼服服装的设计原理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2.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不同风格的礼服服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点。
2. 提问:什么是礼服服装?礼服服装有什么用途?二、讲授新课1. 礼服服装的历史1.1 介绍礼服服装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1.2 讲解不同历史时期礼服服装的特点。
2. 礼服服装的风格特点及发展趋势2.1 介绍礼服服装的几种主要风格,如:古典、现代、民族等。
2.2 分析礼服服装的发展趋势,如:简约、环保、个性化等。
3. 礼服服装的设计原理3.1 讲解礼服服装设计的原则,如:比例、色彩、线条等。
3.2 举例说明设计原理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4. 礼服服装的设计方法4.1 介绍礼服服装设计的基本步骤,如:构思、草图、打版、制作等。
4.2 讲解如何根据不同场合和人物特点进行礼服服装设计。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礼服服装风格进行设计。
2. 每组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礼服服装的设计。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 各组展示设计成果,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分享设计心得。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礼服服装设计的重要性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审美和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礼服服装的历史、风格特点、设计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对礼服服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设计礼服服装,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服装设计教案》word版第一章:服装设计基础1.1 学习目标:了解服装设计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元素和原则学习服装设计的流程和技巧1.2 教学内容:服装设计的定义和意义服装设计的基本元素(线条、色彩、材质等)服装设计的原则(对称、平衡、对比等)服装设计的流程(构思、草图、制作等)服装设计的技巧(切割、缝合、装饰等)1.3 教学活动:引入服装设计的概念和意义展示服装设计的基本元素和原则示范服装设计的流程和技巧学生进行服装设计的实践练习1.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服装设计的基本元素和原则的测试学生提交服装设计的作品并进行评价第二章:服装设计灵感和来源2.1 学习目标:了解服装设计的灵感和来源学习如何寻找和激发设计灵感掌握将灵感转化为服装设计的技巧2.2 教学内容:服装设计的灵感和来源(自然、文化、艺术等)寻找和激发设计灵感的方法(观察、研究、交流等)将灵感转化为服装设计的技巧(借鉴、融合、创新等)2.3 教学活动:引入服装设计的灵感和来源展示寻找和激发设计灵感的方法示范将灵感转化为服装设计的技巧学生进行服装设计的实践练习2.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寻找和激发设计灵感的方法的测试学生提交将灵感转化为服装设计的作品并进行评价第三章: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3.1 学习目标:了解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技巧3.2 教学内容: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色彩的基本知识(色轮、色调、色系等)色彩的运用技巧(搭配、对比、调和等)3.3 教学活动:引入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展示色彩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示范色彩的运用技巧学生进行服装设计中色彩运用的实践练习3.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色彩在服装设计中运用技巧的测试学生提交运用色彩进行服装设计的作品并进行评价第四章:服装设计中的图案和纹样4.1 学习目标:了解图案和纹样在服装设计中的作用学习图案和纹样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方法掌握如何将图案和纹样运用到服装设计中4.2 教学内容:图案和纹样在服装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图案和纹样的基本知识(类型、创作方法等)图案和纹样的运用技巧(布局、大小、位置等)4.3 教学活动:引入图案和纹样在服装设计中的作用展示图案和纹样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方法示范如何将图案和纹样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学生进行服装设计中图案和纹样运用的实践练习4.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图案和纹样在服装设计中运用技巧的测试学生提交运用图案和纹样进行服装设计的作品并进行评价第五章:服装设计的创新与实践5.1 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学习如何将创新思维应用到服装设计中掌握服装设计的实践技巧5.2 教学内容:创新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如何激发创新思维(观察、研究、交流等)创新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款式、结构、材质等)服装设计的实践技巧(制作、展示、评价等)5.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展示如何激发创新思维以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示范服装设计的实践技巧学生进行服装设计的创新实践练习5.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创新思维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测试学生提交创新实践的服装设计作品并进行评价第六章:服装设计的市场与趋势6.1 学习目标:了解服装设计市场的基本情况学习如何捕捉服装设计趋势掌握服装设计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6.2 教学内容:服装设计市场的基本情况(市场规模、消费群体等)捕捉服装设计趋势的方法(观察市场、分析数据、参考流行元素等)服装设计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目标市场、品牌形象、推广渠道等)6.3 教学活动:引入服装设计市场的基本情况展示捕捉服装设计趋势的方法示范服装设计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学生进行服装设计的市场分析和策略制定的实践练习6.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服装设计市场分析和策略制定的测试学生提交针对特定市场进行服装设计的提案并进行评价第七章:服装设计的材料与工艺7.1 学习目标:了解服装设计中材料和工艺的重要性学习不同材料的特性与应用掌握常用的服装工艺技巧7.2 教学内容: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作用和选择原则不同材料的特性(如棉、麻、丝、毛等)常用的服装工艺技巧(如裁剪、缝合、熨烫等)7.3 教学活动:引入材料和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展示不同材料的样品和特性示范常用的服装工艺技巧学生进行服装设计中材料和工艺的应用实践练习7.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对不同材料特性的测试和分析学生提交运用特定材料和工艺的服装设计作品并进行评价第八章:服装设计的展示与推广8.1 学习目标:了解服装设计的展示和推广的重要性学习如何有效地展示服装设计掌握服装设计的推广策略和方法8.2 教学内容:服装设计展示的意义和目的有效地展示服装设计的技巧(如布局、搭配、光线等)服装设计的推广策略和方法(如社交媒体、广告、活动等)引入服装设计展示和推广的重要性展示有效地展示服装设计的技巧示范服装设计的推广策略和方法学生进行服装设计展示和推广的实践练习8.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服装设计展示和推广的技巧测试学生提交针对特定设计的展示和推广计划并进行评价第九章:服装设计的职业规划与发展9.1 学习目标:了解服装设计行业的职业前景学习如何制定个人职业规划掌握在服装设计行业中持续发展的策略9.2 教学内容:服装设计行业的职业前景和趋势制定个人职业规划的方法和步骤在服装设计行业中持续发展的策略(如继续教育、建立网络等)9.3 教学活动:引入服装设计行业的职业前景展示制定个人职业规划的方法和步骤示范在服装设计行业中持续发展的策略学生进行个人职业规划的实践练习学生完成个人职业规划的测试学生提交针对服装设计行业的职业发展计划并进行评价第十章:服装设计项目的综合实践10.1 学习目标:综合运用前述的服装设计知识和技能学习如何完成一个完整的服装设计项目掌握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技巧10.2 教学内容:服装设计项目的流程和管理(如调研、设计、制作、展示等)团队合作在服装设计项目中的重要性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技巧(如沟通、协调、分工等)10.3 教学活动:引入服装设计项目的综合实践展示完成一个完整服装设计项目的步骤示范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技巧学生进行服装设计项目的实践练习,包括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小型设计项目10.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对服装设计项目流程和管理理解的测试学生提交合作完成的服装设计项目作品并进行评价评估学生在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中的表现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的基础知识教学:这部分内容是整个教案的基础,涉及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元素、原则、流程和技巧。
服装设计教案
(二)分析讲解,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本课通过素描与速写两种练习方
法来训练,主要是因为这两种造型训
练与时装绘画以线条为主的表达形式
较为接近。
1、了解结构素描的概念:
通过不同形式的素描画的展示和教师
讲解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结构素描。
明暗素描
学生观看ppt
学社归纳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展
示,使学生直
观的感受到
什么是结构
素描。
结构素描
速写
教师总结:结构素描又称“形体素描”特点是一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
学生单独发言,总结对结构素描的认识
板书:一、目的
二、能力培养
三、基本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