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材料试题Ⅰ卷及答案

金属材料试题Ⅰ卷及答案

金属材料试题Ⅰ卷及答案
金属材料试题Ⅰ卷及答案

得分评分人

得分

评分人

得分

评分人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考试试卷(Ⅰ卷)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空格处,每空2分,共24分):

1、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热处理与金属材料的

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2、所谓金属是指由单一元素构成的具有特殊的 、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的

物质;金属材料是金属及其合金的总称。 3、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包括

、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和莱氏体等五种。

4、金属的化学性能是指金属在化学作用下所表现出的性能,它包括 、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等。

5、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 晶格三种。

6、过冷度的大小与冷却速度有关,冷却越快,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越 ,过冷度就越大。

7、金属的整个结晶过程是由 和晶核的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 8、一般细晶粒金属比粗晶粒金属具有较高的 、硬度、 塑性和韧性。 9、细化晶粒的方法主要有 、变质处理和振动处理等 。

10、常见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和 等。 11、常见的金属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和 缺陷等三种。 12、金属的工艺性能包括铸造性、锻造性、焊接性和 等。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小题2分,共18分)

1、金属没有固定的熔点。 ( )

2、导热性好的金属具有好的散热性,可用来制造散热器、热交换器等。 ( )

3、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结晶后晶粒越粗。 ( )

4、一般情况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力学性能越差。 ( )

5、引起疲劳破坏的应力较低,常常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 ( )

6、所有金属材料在拉伸实验时都会出现显著的屈服现象。 ( )

7、洛氏硬度值无单位。 ( )

8、铸铁的铸造性能较好,故常用来铸造形状复杂的工件。 ( )

9、一般来说,硬度高的材料其强度也较高。 ( )

三、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空3分,共24分)

1、下列金属的导电能力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铜>铝>银 B 、铝>铜>银 C 、 银>铜>铝

2、α-Fe 是具有( )晶格的铁。

A 、体心立方

B 、面心立方

C 、密排六方 3、做拉伸试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为( )。 A 、静载荷 B 、冲击载荷 C 、交变载荷

得分评分人得分评分人

4、拉伸实验时,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弹性极限

5、疲劳试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为()。

A、静载荷

B、冲击载荷

C、交变载荷

6、洛氏硬度C标尺所用的压头是()。

A、淬硬钢球

B、金刚石圆锥体

C、硬质合金球

7、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称为()。

A、塑性

B、硬度

C、强度

8、用拉伸实验可测定材料的()性能指标。

A、强度

B、硬度

C、韧性

四、填表题:

1.在下表中填写下列材料常用的硬度测量法及硬度值符号。(共8分)2.根据Fe-Fe3C相图,在下表中填上三种不同含碳量的钢在所给温度时的显微组织名

五、牌号、名词解释(A、B类题只选做其一,A类题共14分,B

类题共8分):

A类题:解释牌号(共14分):

1.08F----

2.45----

3. T12A ------

4. Q235 ----

5. ZG200-400-----

B类题:名词解释(共8分):1.同素异构转变:

2.合金:

3.热处理:

《金材》期末考试题答案(Ⅰ卷)

一、填空:

1、性能

2、光泽

3、铁素体

4、耐腐蚀性

5、密排六方

6、低

7、晶核的产生

8、强度

9、增加过冷度

10、疲劳强度

11、面

12、切削加工性

二、判断题:

1、X

2、√

3、X

4、X

5、√

6、X

7、√

8、√

9、√

三、选择题:

1、C

2、A

3、A

4、B

5、C

6、B

7、C

8、A

四、填表题:1.在下表中填写下列材料常用的硬度测量法及硬度值符号

五、名词解释:

A类题:

解释牌号:

1.平均含碳量为0.08%的沸腾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

2.平均含碳量为0.4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3. 平均含碳量为1.2%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

4. 表示屈服强度为235MPa的普通碳素结构钢

5.表示屈服点不小于200MPa、抗拉强度不小于400MPa的铸钢

B类题:

名词解释:

1.同素异构转变: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

2.合金:以一种金属为基础,在加入一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金

属材料

3.热处理:将钢在固态下加热、保温和冷却,改变其整体或表面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

金属材料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综合测试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导热性好的金属散热也好,可用来制造散热器等零件。() 2、一般,金属材料导热性比非金属材料差。() 3、精密测量工具要选用膨胀系数较大的金属材料来制造。() 4、易熔金属广泛用于火箭、导弹、飞机等。() 5、铁磁性材料可用于变压器、测量仪表等。() 6、δ、ψ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7、维氏硬度测试手续较繁,不宜用于成批生产的常规检验。() 8、布氏硬度不能测试很硬的工件。() 9、布氏硬度与洛氏硬度实验条件不同,两种硬度没有换算关系。() 10、布氏硬度试验常用于成品件和较薄工件的硬度。 11、在F、D一定时,布氏硬度值仅与压痕直径的大小有关,直径愈小,硬度值愈大。() 12、材料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抵抗局部变形的能力也越强。() 13、疲劳强度是考虑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 14、20钢比T12钢的含碳量高。() 15、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有铸造性、锻压性,焊接性、热处理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硬度、强度等。() 16、金属材料愈硬愈好切削加工。() 17、含碳量大于0.60%的钢为高碳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10%的钢为高合金钢。() 18、T10钢的平均含碳量比60Si2Mn的高。() 19、一般来说低碳钢的锻压性最好,中碳钢次之,高碳钢最差。() 20、布氏硬度的代号为HV,而洛氏硬度的代号为HR。() 21、疲劳强度是考虑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 22、某工人加工时,测量金属工件合格,交检验员后发现尺寸变动,其原因可能是金属材料有弹性变形。() 二、选择题 1、下列性能不属于金属材料物理性能的是()。 A、熔点 B、热膨胀性 C、耐腐蚀性 D、磁性 2、下列材料导电性最好的是()。 A、铜 B、铝 C、铁烙合金 D、银 3、下列材料导热性最好的是()。 A、银 B、塑料 C、铜 D、铝 4、铸造性能最好的是()。 A、铸铁 B、灰口铸铁 C、铸造铝合金 D、铸造铝合金 5、锻压性最好的是()。

(完整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题库及答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一、判断题 1、非晶体具有各同性的特点。( √) 2、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结晶后晶粒越粗。(×) 3、一般情况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力学性能越差。( ×) 4、多晶体中,各晶粒的位向是完全相同的。( ×) 5、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 6、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 7、组成元素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各金属晶体,就是同素异构体。( √) 8、同素异构转变也遵循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的规律。( √) 10、非晶体具有各异性的特点。( ×) 11、晶体的原子是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质。( √) 12、非晶体的原子是呈无序、无规则堆积的物质。( √) 1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

14、金属是指单一元素构成的具有特殊的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的物质。( √) 15、金银铜铁锌铝等都属于金属而不是合金。( √) 16、金属材料是金属及其合金的总称。( √) 17、材料的成分和热处理决定组织,组织决定其性能,性能又决定其用途。( √) 18、金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19、银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20、铜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21、单晶体是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 √) 22、晶粒间交接的地方称为晶界。( √) 23、晶界越多,金属材料的性能越好。( √) 24、结晶是指金属从高温液体状态冷却凝固为固体状态的过程。 ( √) 25、纯金属的结晶过程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 26、金属的结晶过程由晶核的产生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 27、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成为单晶体。( √) 28、晶体缺陷有点、线、面缺陷。( √) 29、面缺陷分为晶界和亚晶界两种。( √) 30、纯铁是有许多不规则的晶粒组成。( √) 31、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图形。( √) 32、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图形。( √)

金属材料作业习题和答案

1.根据 Fe-Fe C 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 3 1)含碳量为 1.0% 的钢比含碳量为 0.5% 的钢硬度高; 答:钢中随着含碳量的增加,渗碳体的含量增加,渗碳体是硬脆相,因此含碳量为 1.0% 的钢比含碳量为 0.5% 的钢硬度高。 2)在室温下,含碳 0.8% 的钢其强度比含碳 1.2% 的钢高; 答:因为在钢中当含碳量超过1.0%时,所析出的二次渗碳体在晶界形成连续的网络状,使钢的脆性增加,导致强度下降。因此含碳 0.8% 的钢其强度比含碳 1.2% 的钢高。 3)在 1100℃,含碳 0.4% 的钢能进行锻造,含碳 4.0% 的生铁不能锻造; 答:在 1100℃时,含碳 0.4% 的钢的组织为奥氏体,奥氏体的塑性很好,因此适合于锻造;含碳 4.0% 的生铁的组织中含有大量的渗碳体,渗碳体的硬度很高,不适合于锻造。 4)绑轧物件一般用铁丝(镀锌低碳钢丝),而起重机吊重物却用钢丝绳(用 60 、 65 、 70 、75 等钢制成); 答:绑轧物件的性能要求有很好的韧性,因此选用低碳钢有很好的塑韧性,镀锌低碳钢丝;而起重机吊重物用钢丝绳除要求有一定的强度,还要有很高的弹性极限,而60 、 65 、 70 、 75钢有高的强度和高的弹性极限。 这样在吊重物时不会断裂。 5)钳工锯 T8 , T10,T12 等钢料时比锯 10,20 钢费力,锯条容易磨钝; 答:T8 , T10,T12属于碳素工具钢,含碳量为0.8%,1.0%,1.2%,因而钢中渗碳体含量高,钢的硬度较高;而10,20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属于低碳钢,钢的硬度较低,因此钳工锯 T8 , T10,T12 等钢料时比锯 10,20 钢费力,锯条容易磨钝。 6)钢适宜于通过压力加工成形,而铸铁适宜于通过铸造成形。 答:因为钢的含碳量范围在0.02%~2.14%之间,渗碳体含量较少,铁素体含量较多,而铁素体有较好的塑韧性,因而钢适宜于压力加工;而铸铁组织中含有大量以渗碳体为基体的莱氏体,渗碳体是硬脆相,因而铸铁适宜于通过铸造成形。 2.钢中常存杂质有哪些?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 答:钢中常存杂质有Si、Mn、S、P等。 Mn:大部分溶于铁素体中,形成置换固溶体,并使铁素体强化:另一部分Mn溶于Fe3C中,形成合金渗碳体,这都使钢的强度提高,Mn与S化合成MnS,能减轻S的有害作用。当Mn含量不多,在碳钢中仅作为少量杂质存在时,它对钢的性能影响并不明显。 Si:Si与Mn一样能溶于铁素体中,使铁素体强化,从而使钢的强度、硬度、弹性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当Si含量不多,在碳钢中仅作为少量夹杂存在时,它对钢的性能影响并不显著。 S:硫不溶于铁,而以FeS形成存在,FeS会与Fe形成共晶,并分布于奥氏体的晶界上,当钢材在1000℃~1200℃压力加工时,由于FeS-Fe共晶(熔点只有989℃)已经熔化,并使晶粒脱开,钢材将变得极脆。 P:磷在钢中全部溶于铁素体中,虽可使铁素体的强度、硬度有所提高,但却使室温下的钢的塑性、韧性急剧降低,并使钢的脆性转化温度有所升高,使钢变脆。 3.下列零件或工具用何种碳钢制造:手锯锯条、普通螺钉、车床主轴。 答:手锯锯条:它要求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因此用碳素工具钢制造,如T9、T9A、T10、T10A、T11、T11A。普通螺钉:它要保证有一定的机械性能,用普通碳素结构钢制造,如Q195、Q215、Q235。 车床主轴:它要求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如30、35、40、45、50。 4.指出下列各种钢的类别、符号、数字的含义、主要特点及用途: Q235-AF、Q235-C、Q195-B、Q255-D、40、45、08、20、T8、T10A、T12A 答:Q235-AF:普通碳素结构钢,屈服强度为235MPa的A级沸腾钢。 Q235-C:屈服强度为235MPa的C级普通碳素结构钢, Q195-B: 屈服强度为195MPa的B级普通碳素结构钢, Q255-D: 屈服强度为255MPa的D级普通碳素结构钢, Q195、Q235含碳量低,有一定强度,常扎制成薄板、钢筋、焊接钢管等,用于桥梁、建筑等钢结构,也可制造普通的铆钉、螺钉、螺母、垫圈、地脚螺栓、轴套、销轴等等,Q255钢强度较高,塑性、韧性较好,可进行焊接。

常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标注

常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标注 (试行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发动机图样中常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标注方法。 本标准适应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发动机所用二维图样上材料的标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见标准各章节 3 常用金属材料的标注方法 3.1 钢板 3.1.1 标注方法 钢板厚度 钢板品种规格标准号 △△-GB(Q/BQB)××× 厚钢板 △△-GB(Q/BQB)××× 钢板技术条件标准号 钢板所用钢号 尺寸精度等级 钢板厚度 钢板品种规格标准号 △-△-GB(Q/BQB)××× 钢板 △△-△-△-GB(Q/BQB)×××钢板技术条件标准号 拉延级别 钢板所用钢号 表面质量级别 注1:尺寸精度等级、拉延级别、表面质量等级可以不注,不注按最低级别供应。 注2:钢板的品种规格标准号 GB/T 709

3.1.2 标注示例 钢板的标注示例见表1。 表1 常用钢板的标注

表1(续)常用钢板的标注 3.2 型钢 3.2.1 圆钢、六角钢的标注方法 3.2.1.1 热轧圆钢、六角钢 钢材尺寸(圆钢为直径、六角钢为内切圆直径) 钢材品种规格标准号 △△-GB(Q/BQB)××× 圆钢 (六角钢)△△-GB(Q/BQB)××× 钢材技术条件标准号 钢材所用钢号 3.2.1.2 冷拉圆钢、六角钢

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及答案(word)

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及答案(word)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垃圾分类从我做起。金属饮料罐属于() 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C.厨余垃圾D.其他垃圾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可回收物是指各种废弃金属、金属制品、塑料等可回收的垃圾,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正确。 B、有害垃圾是指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错误。 C、厨余垃圾用于回收各种厨房垃圾,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错误。 D、其它垃圾是指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其它垃圾,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垃圾物质的分类、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与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正确的是 A.X Y Z B.X Z Y C.Z Y X D.Y Z X 【答案】B 【解析】 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Z>Ag>Y;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X>Z>Y。故选B。 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3.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一、钢铁材料分类 钢铁材料又称黑色金属材料,钢铁是指钢和铁的统称,都是以铁和碳为主要元素组成的合金。 1、生铁的分类 生铁:碳的质量分数ωc大于2%的铁碳合金称为生铁 (1)按用途分: ①炼钢生铁:指平炉、转炉炼钢用生铁,其含Si量较低,ωsi不大于1.75%,含硫较高,ωs不大于0.07%。 炼钢生铁硬而脆,断口成白色,所以也叫白口铁。占生铁产量的80%-90% ②铸造生铁:又称翻砂铁,一般含Si量较高,ωsi达3.75%,含硫量较低,ωs不大于0.06%。断口呈灰色又称 灰口铁。它占生铁产量的10% (2)按化学成份分: ①普通生铁:普通生铁是指不含其它合金元素的生铁,如炼钢生铁、铸造生铁 ②特种生铁: a.天然合金生铁:天然合金生铁是指含有共生金属,如铜、钒、镍等的铁矿石或精矿石,用还原剂还原而炼 成的一种生铁,它含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可用来炼钢或铸造。 b.铁合金:是在炼铁中特意加入其它成份,炼成含有多种合金元素的特种生铁,如硅铁、锰铁、铬铁、钼铁 等等。 2、铸铁的分类 碳的质量分数ωc超过2%(一般为2.5%-3.5%)的铁碳合金称为铸铁,是用铸造生铁经冲天炉等设备重熔,用于浇铸机器零件。 (1)按断口颜色分: ①灰铸铁:铸铁中碳大部或全部以自由状态的片状石墨形式存在,断口是暗灰色,故称灰铸铁,有一定力学 性能和良好的被切削加工性。

②白口铸铁:组织中完全没有或几乎没有石墨的一种铁碳合金,其中碳完全以渗碳体形式存在。 ③麻口铸铁:介于白口铸铁与灰口铸铁之间的一种铸铁,断口呈灰白相间的麻点,故称麻口铸铁,性能不好, 极少应用。 (2)按化学成份: ①普通铸铁:指不含任何合金元素的铸铁。如常用的灰铸铁,可锻铸铁等。 ②特殊铸铁:在普通铸铁中有意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借以提高铸铁某些特殊性而配制的一种高级铸铁,如各 种耐热、耐腐蚀、耐磨铸铁。 (3)按生产方式和组织性能分: ①孕育铸铁:又称变质铸铁,在灰铸铁基础上,采用“变质处理”即是在铁水中加入少量的变质剂(硅铁或硅 钙合金)造成人工晶核,获得细晶的珠光体和细片状石墨组织的一种高级铸铁。这种铸铁强度塑性和韧性比一般灰铸铁好,主要用来制造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而截面尺寸变化大的大型铸件。 ②可锻铸铁:是一种由一定成份的白口铸铁经石墨化退火后而成,其中碳大部或全部成团絮状石墨的形式存 在。比灰铸铁具有较高的韧性,故又称韧性铸铁,此种铸铁并不可以锻造,多用来制造承受冲击载荷的铸件。 ③球墨铸铁:球墨铸铁又称球铁。它是通过在浇铸前往铁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球化剂(如纯镁或其合金)和墨 化剂(硅铁或硅铝合金)以促进碳呈球状石墨结晶而获得的。由于石墨呈球状,应力大为减轻,它主要可减小金属基体的有效截面积,因而它的力学性能比普通灰铸铁高得多,也比可锻铸铁好。还具备比灰铸铁好的焊接性和接受热处理的性能;和钢相比,除塑性、韧性稍低外,其他性能均接近,是一种同时兼有钢和铸铁优点的优良材料。因此,在机械工程上获得广泛应用。 3、钢的分类 (1)按冶炼方法分: ①平炉钢:指用平炉炼钢法所炼制出的钢(有停建平炉的趋势) 主要有普通碳钢、低合金钢、优质碳素钢。 ②转炉钢:指用转炉炼钢法所炼制的钢。分底吹、侧吹、顶吹和空气吹炼、纯氧吹炼等转炉钢。顶吹转炉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 12 S:32 Cu: 64 Fe: 56 Ca: 40 Mg:24 Zn:65 Al:27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5小题,共45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回收一个铝饮料罐比制造一个新饮料罐要贵 B.回收铝饮料罐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C.回收铝饮料罐可以节约能源 D.回收铝饮料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下列物质中,铁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 A.Fe B.Fe 2O 3 C.FeO D.FeS 3. 铁钉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 ( ) A.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B.铁钉表面有气泡逸出 C.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D.溶液的质量增大 4. 下列物品或装饰品,不易受酸雨腐蚀的是:( ) A. 大理石华表 B. 铝合金窗框 C. 铁栏杆 D. 塑料制品 5. 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下列关于铁画生锈与防护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悬挂在干燥的环境中 B. 经常清扫表面的灰尘可以防 止生锈 C. 表面涂漆防止生锈 D. 生锈时主要生成四氧化三 铁 6. 如图所示是X 、Y、Z三种金属在容器中的反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 、Y、Z三种金属均发生了置换反应 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Y>Z C.若Z能从金属Y的盐溶液里置换出Y,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 D.若X为金属镁,则Z可能是铁 7. (2008年南通市)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 反应不正确的是 A.Mn + H 2SO 4 = MnSO 4 + H 2 ↑ B.Mg + MnSO 4 = MgSO 4 + Mn C.Fe + MnSO 4 = FeSO 4 + Mn D.Mn + CuSO 4 = MnSO 4 + Cu 8. 国家建设部、化工部等有关部门规定,新建小区户外给水管必须使用塑料管,新建建筑不得再使用传统铸铁排水管。国家推广使用塑料建材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金属资源 B.金属易腐蚀,而塑料使用时间长C.塑料密度小,减少房屋的自身重量 D.降低成本

金属材料学考试题库

第一章钢中的合金元素 1、合金元素对纯铁γ相区的影响可分为哪几种 答:开启γ相区的元素:镍、锰、钴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扩展γ相区元素:碳、氮、铜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封闭γ相区的元素:钒、鈦、钨、钼、铝、磷、铬、硅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缩小γ相区的元素:硼、锆、铌、钽、硫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2、合金元素对钢γ相区和共析点会产生很大影响,请举例说明这种影响的作用 答:合金元素对α-Fe、γ-Fe、和δ-Fe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同素异晶转变温度A3和A4均有很大影响 A、奥氏体(γ)稳定化元素 这些合金元素使A3温度下降,A4温度上升,即扩大了γ相区,它包括了以下两种情况:(1)开启γ相区的元素:镍、锰、钴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2)扩展γ相区元素:碳、氮、铜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B、铁素体(α)稳定化元素 (1)封闭γ相区的元素:钒、鈦、钨、钼、铝、磷、铬、硅 (2)缩小γ相区的元素:硼、锆、铌、钽、硫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3、请举例说明合金元素对Fe-C相图中共析温度和共析点有哪些影响 答: 1、改变了奥氏体相区的位置和共析温度 扩大γ相区元素:降低了A3,降低了A1 缩小γ相区元素:升高了A3,升高了A1 2、改变了共析体的含量 所有的元素都降低共析体含量 第二章合金的相组成 1、什么元素可与γ-Fe形成固溶体,为什么

答:镍可与γ-Fe形成无限固溶体 决定组元在置换固溶体中的溶解条件是: 1、溶质与溶剂的点阵相同 2、原子尺寸因素(形成无限固溶体时,两者之差不大于8%) 3、组元的电子结构(即组元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2、间隙固溶体的溶解度取决于什么举例说明 答:组元在间隙固溶体中的溶解度取决于: 1、溶剂金属的晶体结构 2、间隙元素的尺寸结构 例如:碳、氮在钢中的溶解度,由于氮原子小,所以在α-Fe中溶解度大。 3、请举例说明几种强、中等强、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答:铪、锆、鈦、铌、钒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最稳定的MC型碳化物钨、钼、铬是中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锰、铁、铬是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第四章合金元素和强韧化 1、请简述钢的强化途径和措施 答:固溶强化 细化晶粒强化 位错密度和缺陷密度引起的强化 析出碳化物弥散强化 2、请简述钢的韧化途径和措施 答:细化晶粒 降低有害元素含量 调整合金元素含量

最新金属和金属材料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

最新金属和金属材料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40g ,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共放出2g 氢气。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 A .Zn 和Fe B .Fe 和Mg C .Zn 和Mg D .Al 和Cu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与硫酸反应时铁、锌、镁、铝分别呈+2、+2、+2、+3价,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了2g 氢气,所需要消耗金属的质量分别为:需要金属铁的质量=22g 56g 56÷ =;需要金属锌的质量=22g 65g 65÷ =;需要金属镁的质量=22g 24g 24÷=;需要金属铝的质量=32g 18g 27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根据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为两种金属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由实际实验中两种金属混合物40g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了2 g 氢气,可判断混合物中两种金属可能为金属铁、锌两种金属其中之一与金属镁、铝两种金属其中之一所组成的混合物,如Zn 和Mg 、Fe 和Mg 、Al 和Cu 等的组合,而Zn 和Fe 、所组成的混合物不能满足条件,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这两个组合。 故选A 【点睛】 利用一定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金属化合价氢气质量金属质量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计算生成2g 氢气消耗选项所涉及金属铁、锌、镁、铝的质量;然后根据题设的条件:两种金属混合物40g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了l2g 氢气,推断出两种金属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2.为防止家中菜刀生锈,小风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每天用汽油擦拭一遍 ②用完后保存在盐水中 ③擦干后用植物油涂抹 ④用干布把它擦干,悬挂 ⑤用食醋涂抹 ⑥用酱油涂抹。请选出你认为合理的方案() A .①②③④⑥⑦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⑤⑥⑦ 【答案】C 【解析】 【详解】 ①菜刀擦汽油,会导致菜刀无法使用,故①错误;

金属材料试题库解读

1.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都不能恢复。() 2.所有金属在拉伸试验过程中都会产生“屈服”现象和“颈缩”现象。()3.一般低碳钢的塑性优于高碳钢,而硬度低于高碳钢。() 4.低碳钢、变形铝合金等塑性良好的金属适合于各种塑性加工。() 5.布氏硬度试验法适合于成品的硬度测量。() 6.硬度试验测量简便,属非破坏性试验,且能反映其他力学性能,因此是生产中最常用的力学性能测量法。() 7.材料韧性的主要判据是冲击吸收功。() 8.一般金属材料在低温时比高温时的脆性大。() 9.机械零件所受的应力小于屈服点时,是不可能发生断裂的。() 10.1kg铜和1kg铝的体积是相同的。() 11.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适宜制造飞机机身、航天飞机机身等结构件。()12.钨、钼等高熔点金属可用于制作耐高温元件,铅、锡、铋等低熔点金属可制作熔断丝和焊接钎料等。() 13.电阻率ρ高的材料导电性能良好。() 14.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可以制作散热器。() 15.一般金属材料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16.金属都具有铁磁性,都能被磁铁所吸引。() 17.金属的工艺性能好,表明加工容易,加工质量容易保证,加工成本也较低。 18.低碳钢的焊接性能优于高碳钢。() 19.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的锻造性能差,而中、高碳钢和高合金钢的锻造性能好。 20.晶体中的原子在空间是有序排列的。() 21.一般金属在固态下是晶体。() 22.金属在固态下都有同素异构转变。() 23.凡由液体转变为固体的过程都叫结晶。() 24.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大,结晶晶粒越细。() 25.一般金属件结晶后,表面晶粒比心部晶粒细小。() 26.固溶体的强度一般比构成它的纯金属高。() 27.金属都能用热处理的方法来强化。() 28.纯金属是导电的,而合金则是不能导电的。()

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含答案)

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含答案)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有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一定没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入一定量的镁粉时,镁首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镁,因此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但是不可能含有铁和镁,因为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故A 错误;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故B正确;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如果不含有氯化亚铁,则氯化亚铁和镁反应能生成铁,加入稀盐酸时就会产生气泡了,这与没有气泡产生相矛盾,也可能含有氯化铜,如果镁很少,不足以和氯化铜完全反应,则滤液中含有氯化铜,故C错误;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不一定含有氯化铜,如果镁和氯化铜恰好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不含有氯化铜,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防止自行车钢圈锈蚀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保持钢圈的洁净干燥 B.钢圈外涂一层机油 C.被雨淋湿后立即用布擦干再涂上机油 D.被雨淋湿后立即涂上机油 【答案】D 【解析】 【分析】 金属在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 【详解】 A、保持钢圈的洁净干燥,可以防止金属锈蚀,故A正确; B、钢圈外涂一层机油可以防止氧化,故B正确;

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卷(有答案)经典

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卷(有答案)经典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不会发生的是() A.Zn+Sn(NO3)2═Zn(NO3)2+Sn B.Sn+2HCl═SnCl2+H2↑ C.Sn+2AgNO3═Sn(NO3)2+2Ag D.Sn+MgSO4═SnSO4+M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锌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锌能置换硝酸锡中的锡,故A能发生反应; B、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且锡位于氢的前面,能与酸反应,故B能发生反应; C、因为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银位于铜的后面,所以锡位于银的前面,故C能发生反应; D、因为镁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锡(Sn)位于镁的后面,所以该反应不能发生. 故选D. 【点睛】 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丙的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D.丙>甲>乙 【答案】A 【解析】 ①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Y没有现象,可判断X、Z的活动性比Cu强而Y的活动性不如Cu强.②取大小相等的X、Z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X、Z表面都产生气泡,但X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的快,可判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X、Z都位于氢之前且X的活动性比Z强.综合以上分析,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故选A. 【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

化工设备常用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

第8章 化工设备常用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 本章重点要讲解内容: (1)掌握金属的主要晶格结构及其特点。 (2)掌握压力容器与化工设备常用金属材料的种类、牌号及主要性能 (3)熟悉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4)了解金属热处理的种类及方法。 第一节 材料的性能 材料的性能主要有: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等。 1、力学性能 该性能决定许用应力,主要的指标如:强度、硬度、弹性、塑性、韧性等。 (1)强度 设备的强度指的是构件抵抗外载荷而不破坏的能力。利如提升重物的钢丝绳,不允许被重物拉断。例如提升重物的钢丝绳,不允许被重物拉断。但在设计中,为了保证强度而盲目的加大结构尺寸是不合理的,因为会造成材料的极大浪费,增加运输及安装费用。 常温强度指标:[]0 /n σσ=,屈服强度和抗拉(压)强度;蠕变极限σn 疲劳极限σr 。 (2)硬度 局部抵抗能力,是弹性、强度与塑性的综合性能指标。 ◆ 压入硬度: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C 、HRB)和维氏硬度(HV); ◆ 低碳钢 σb =0.36 HB ◆ 高碳钢 σb =0.34 HB ◆ 灰铸铁 σb =0.1 HB (3)塑性 (在第二章中已经详细讲过,在此让学生复习一下) (4)冲击韧性 冲击韧度αk ,使其破坏所消耗的功或吸收的能除以试件的截面面积。 低温容器所用钢板αk 值不得低于30J/cm 2 2、物理性能 密度、熔点、比热容、热导率、线膨胀系数、导电性、磁性、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等。 3、化学性能 ◆ 耐腐蚀性 金属和合金对周围介质侵蚀的抵抗能力; ◆ 抗氧化性 高温氧化,降低表面硬度和抗疲劳强度,选耐热材料。 4、加工工艺性能 (1) 可铸性:收缩与偏析; (2) 可锻性; (3) 焊接性; (4) 可切削加工性。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含答案)(word)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含答案)(word)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A.铁 B.锌 C.钾 D.钙 【答案】D 【解析】 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故选D。 2.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你认为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滤渣一定有Fe粉B.滤渣一定有Cu粉 C.滤液中一定有Fe2+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由于铁位于银和铜的前面,故铁能与硝酸银、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由于银的活动性比铜弱,故铁先与硝酸银反应,把硝酸银中的银完全置换出来以后再与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向反应的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大量的气泡,说明铁过量,即铁已经把硝酸银中的银和硝酸铜中的铜完全置换出来了,故滤渣的成分是银、铜、铁,滤液的成分是硝酸亚铁。故选D。 3.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测定两金属的密度 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C.将两种金属相互刻画 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要通过化学变化且出明显现象才能表现出来,A.测定两金属的密度,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因为金属铜能置换出金属银;C.将两种金属相互刻画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二者多无明显现象,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答案选择B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题(低倍含答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低倍)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纯铁在室温下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马氏体是碳在α-Fe 中的过饱 和固溶体 2.钢的基本组织(相)包括铁素体、渗碳体、奥氏体。 3.通常钢按化学成分碳素钢、合金钢。 4.铁碳合金中的共析线指PSK ,A3线指GS 。 5.一种物质均匀地分布(溶解)于另一种固体物质中所形成的溶合体叫做固 溶体。可分为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两种基本类型。 6.金属晶体中最常见的晶格类型有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 7.一般钢中硫(S)元素的有害作用是使钢产生热脆性,而磷(P)元素的 有害作用为使钢产生冷脆性。 8.40Cr钢中碳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40% 。 9.金属的性能一般分为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10.表征钢试样淬硬层深度和硬度分布的特性就钢的淬透性。 11.湘钢常用的检验钢的宏观组织的检验方法有酸浸试验、硫印试验、 塔形发纹试验三种。 12.典型的铸锭结晶的宏观组织由表面细晶区,次表面柱状晶区和中心 等轴晶区三部分组成。 13.硫印试样受检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0.8μ。 14.在物质内部,凡原子作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称为晶体,凡原子呈无序堆 积状况的,称为非晶体。 二.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种组织不属于铁碳合金的基本组成相(C) A.铁素体 B.奥氏体 C.珠光体 D.渗碳体 2.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B)

A.淬火加热温度 B.碳含量 C.淬火冷却速度 3.下列几种钢中,(B)是合金结构钢 A.Q235 A.F B.40Cr C.T10 D.W18Cr4V 4.调质处理就是(A)的热处理工艺。 A.淬火+高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淬火+低温回火 5.下列性能中属于金属使用性能的是(B) A.热处理性能 B.物理性能 C.锻造性能 6.下列各纯铁的素异构体中,具有相同晶体结构的一组为(C) A.δ-Fe γ-Fe B.γ-Fe α-Fe C.δ-Fe α-Fe 7.晶粒细化对强度和塑韧性的影响分别是(B) A.晶粒越细,强度越高,塑韧性越差 B.晶粒越细,强度越高,塑韧性越好 C.晶粒越细,强度越低,塑韧性越差 D.晶粒越细,强度越低,塑韧性越好 8.下列属于钢的常存元素的为(A) A.Si Mn P S B.Si Mn Cr Nb C.Si Cr P S D.Si P C S 9.钢的热处理过程中,临界温度的关系为(A) A.A c1﹥A1﹥A r1 B.A r1﹥A1﹥A c1 C.A c1﹥A r1﹥A1 D.A r1﹥A c1﹥A1

(完整版)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1-2012学年化学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试卷 (测试时间50分钟,满分70分) 班级姓名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g:24 Zn: 65 Fe: 56 S: 32 :16 H:1 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5分,共2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鞍钢集团全力支持上海世博会,为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建设提供4.7万吨精品钢材。关于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是纯净物 B.钢是铁合金 .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 D.钢的性能优于生铁 2.将金属锰(n)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如果有锰析出,则n、g、u的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n、g、u B.g、n、u .u、g、n D.u、n、g 3.铁制品在通常情况下很易生锈,制造时往往在铁制品表面电镀一层铜起防锈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镀铜铁制品不可以在弱酸性条件下使用 B.镀铜铁

制容器可盛硝酸银溶液 .镀铜铁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之一是使铁隔绝了空气D.镀铜铁制品是一种合金 4.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2 + 2 高温 Si +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与其他四种金属的盐溶液都能发生反应,这种金属是() A.金 B.铜.铁 D.锡 6.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7.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Fe、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A.将铁片放入稀盐酸 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 .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8.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铝不与酸、碱反应 .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金属材料知识题库

火电厂常见金属材料知识题库 一、判断题 1)在普通钢的基础上,为了改善钢的性能,在冶炼时有目的加入一些合金元素的钢,称为合金钢。(√) 2)低碳钢的平均含碳量小于0.25%。(√) 3)珠光体是由铁素体和奥氏体组成的机械混和物。(×) 4)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钢,大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铁。(√) 5)各种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10%的钢称为低合金钢。(×) 6)钢中硫和磷含量越高,钢的焊接性越差。(√) 7)珠光体不属于金属化合物。(√) 8)珠光体是双相组织。(√) 9)组成合金的两元素不仅在液态时能互相溶解,而且在固态时仍能相互溶解,所形成的单相晶体结构称为固溶体。(√) 10)实际晶粒度是指钢件在最后一次热处理过程中,加热奥氏体化并保温后所实际得到的晶粒度。(√) 11)铁—碳合金状态图,表示铁碳合金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12)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钢。(√) 13)渗碳体是铁与碳形成的化合物。(√) 14)随着钢中含碳量的提高,钢材的综合机械性能逐渐变好。(×) 15)铬可以提高钢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16)钢中的镍含量愈高,愈易形成奥氏体组织,钢的耐腐蚀性愈好。(√) 17)魏氏组织主要是粗大的铁素体,虽然其韧性很差,但塑性较好。(×) 18)钢的含碳量越高,其塑性和韧性越大。(×) 19)刚度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20)再结晶是形核—长大过程,所以也是一个相变过程。(×) 21)铁素体是碳溶解在α-Fe中所形成的置换固溶体。(×) 22)铸造是将金属液浇入型腔,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锻造成型方法。(×)23)合金元素含量较高,在空气中冷却可得到马氏体组织的钢叫马氏体钢。(√)24)晶界是一种线缺陷。(×)

金属材料期末试卷及答案

金属材料期末试卷及答案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 1′*20=20′ 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_______ ____和___________. 2、金属在态下,随温度的改变,由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类型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3、原子呈无序堆积状况的物体叫,一般固态金属都属于。 4、45钢的平均含碳量为。 5、大小不变或变化很慢的载荷称为载荷。 6、热处理四把火为、、、。 7、调质是火加上。 8、常用的回火方法有低温回火、______ __ 和 ______ _ 。 9、奥氏体的符号是,莱氏体的符号是,珠光体的符号 是。 二、选择题(将答案填入下方格内′*10=15′) 1、在短时间内以较高速度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是()。 A .静载荷 B .冲击载荷 C .交变载荷 2、表示布氏硬度值的符号是()。 A .HR B .HV C .HBS(HBW) 3、从液体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渗碳体。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四次 4、渗碳体的含碳量为()%

A B C D 5、合金固溶强化的主要原因是()。 A、晶格类型发生了变化 B、晶粒细化 C、晶格发生了畸变 6、珠光体是由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A铁素体和渗碳体 B奥氏体和渗碳体 C 铁素体和奥氏体 7、金属的()越好,其锻造性能就越好。 A 硬度 B 塑性 C 弹性 D 强度 8、GCrl5SiMn钢的含铬量是:() A 15% B 1.5% C 0. 15% D % 9、Q235—A·F中的235表示()。 A、屈服强度235MPa B、碳含量% C、抗拉强度235Mpa 10、机床床身应选择()。 A .20 B. 45 C. HT200 三、判断题(正确打“T”,错误打“F” ,答案填在下方格内′*10=15′) 1、金属弹性变形后,其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 2、含碳量越高,钢的硬度越高。 3、GCr15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滚动轴承钢,其中Cr的含量为15%。 4、纯铁的熔点为1127摄氏度。 5、弹性变形在外力撤除后可以完全恢复。 6、T7碳素工具钢的含碳量为7%。 7、锰是钢中的有益元素。 8、塑性变形能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

高分子材料与无机非金属金属材料的区别

高分子材料与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区别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又称高聚物,与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并称三大材料。高分子材料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力学性能:比强度高,韧性高,耐疲劳性好,但易应力松弛和蠕变; (2)反应性:大多数是惰性的,耐腐蚀,但粘连时要表面处理,加聚合物共混时需要表面处理,另外,有的高分子材料容易吸收紫外线或红外线及可见光发生降解; (3)物理性能:密度小,很高的电阻率,熔点相比金属较低,限制了使用领域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具有特殊的结构,使它表现出了非同凡响的特性。例如,高分子主链有一定内旋自由度,可以弯曲,使高分子链具有柔性;高分子结构单元间的作用力及分子链间的交联结构,直接影响它的聚集态结构,从而决定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性能。 此外高分子材料可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高性能的新型材料,可设极性大,部分性能超过金属。当前,高分子材料正趋向功能化,合金化发展,比传统材料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广阔使用的领域。 高分子化合物固、液、气三种存在状态的变化一般并不很明显。固体高分子化合物的存在状态主要有玻璃态、橡胶态和纤维态。固体状态的高分子化合物多是硬而有刚性的物体。无定形的透明固体高分子化合物很像玻璃,故称它为玻璃态。在橡胶态下,高分子链处于自然无规则和卷曲状态,在应力作用下被拉伸,去掉应力又恢复卷曲,表现出弹性。纤维是由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长度对直径比大很多倍的纤细材料。 通常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常是由高分子化合物加入各种添加剂所形成,其基本性能取决于所含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各种不同添加剂的作用在于更好地发挥、保持、改进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能,满足不同的要求,用在更多的方面。 无机非金属材料(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金属材料则一般具有导电、导热、磁性的物理性能,并能表现出一定的强度、硬度和可塑性。

《金属材料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1、细化晶粒对钢性能的贡献是 强化同时韧化 ;提高钢淬透性的主要作用是 使零件整个断面性能趋于一致, 能采用比较缓和的方式冷却 ______ 。 2、 滚动轴承钢 GCr15的Cr 质量分数含量为 1.5% 。滚动轴承钢中碳化物不均匀性主要是指 碳化物液析 、 带状碳化物 、网状碳化物 。 3、 选择零件材料的一般原则是 使用性能要求、工艺性要求和经济性要求等 。 4、 凡是扩大丫区的元素均使 Fe-C 相图中S 、E 点向 左下 方移动,例Ni 、Mn 等元素;凡封闭Y 区的元素使 S 、E 点向 左上方移动,例 Cr 、Si 、Mo 等元素。S 点左移意味着 共析碳含量减少 ,E 点左移意味着 岀现莱氏体的 碳含量减少 。 5、 铝合金可分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变形铝又可分 硬铝、超硬铝、锻铝 和 防锈铝 。 6、 H62是表示压力加工黄铜 的一个牌号,主要成份及名义含量是 Cu62% Zn38% 。 7、 在非调质钢中常用微合金化元素有 Ti 、V Nb N 等,这些元素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 细化组织和相间沉淀析出强化。 8、 球铁的力学性能高于灰铁是因为球铁中石墨的 断面切割效应 、 石墨应力集中效应 要比灰铁小得多。 9、 铝合金热处理包括 固溶处理 和 时效硬化 两过程,和钢的热处理最大区别是 铝合金没有同素异构相 1、 钢的合金化基本原则是 多元适量、复合加入 。在钢中细化晶粒作用较大的合金元素有 Ti 、V Nb 等, 细化晶粒对钢性能的作用是 既强化又韧化 。 2、 在钢中,常见碳化物形成元素有 Ti 、Nb 、V Mo W Cr 、 (按强弱顺序排列,列举 5个以上)。钢中二元碳化 物分为两类:r c /r M < 0.59为 简单 点阵结构,有 MC 和M 2C 型;r °/r M > 0.59为 复杂点阵结构,有 M 23G 、M ?G 和M 3C 型。 3、选择零件材料的一般原则是 使用性能要求、工艺性要求 和经济性要求等。 汽车变速箱齿轮常用 20CrMnTi 钢制造,经 渗碳 和 淬回火 热处理。 4、奥氏体不锈钢 1Cr18Ni9晶界腐蚀倾向比较大,产生晶界腐蚀的主要原因是 晶界析出CsG ,导致晶界区贫 Cr_,为防止或减轻晶界腐蚀,在合金化方面主要措施有 降低碳量 、加入Ti 、V Nb 强碳化物元素 。 5、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有 碳当量 、 冷却速度 。球墨铸铁在浇注时 6、 铁基固溶体的形成有一定规律, 原子尺寸因素 、 电子结构 7、 对耐热钢最基本的性能要求是 Cr 、 Al 、 Si 。 1、钢中二元碳化物分为二类: r c / r M < 0.59 ,为 简单 点阵结构,有MC 和 杂 点阵结构,有 MC 、M 7C 3和M 23G 型。两者相比,前者的性能特点是硬度高、 2、 凡能扩大丫区的元素使铁碳相图中 S 、E 点向 左下 方移动,例Mn Ni_等元素(列岀2个);使丫区缩小的元素使 S 、E 点向 左上 方移动, 例Cr 、Mo W 等元素(列出3个)。 3、 提高钢淬透性的作用是 获得均匀的组织,满足力学性能要求 _________ 、 能采取比较缓慢的冷却方式以减少变形、开裂倾向 。 4、高锰耐磨钢(如 ZGMn13经水韧处理后得到 奥氏体 组织。在高应力磨损条件下,硬度提高而耐磨,其原因 是 ___________ 及 ________ 要经过 孕育 处理和球化 处理。 影响组元在置换固溶体中溶解情况的因素有: 溶剂与溶质原子的点阵结构 良好的高温强度和塑性、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常用的抗氧化合金元素是 _______ 型; r c / r M > 0.59,为_复 熔点高 和稳定性好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