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龄问题公开课教案

年龄问题公开课教案

年龄问题公开课教案
年龄问题公开课教案

年龄问题:

引入:我们先来看一个笑话:

小华和小明在一起比年龄,小华今年七岁,小明今年九岁。小明神气的对小华说:“我比你大两岁。”小华不服气的说:“大两岁又怎么样,过两年了,我们俩不就一样大了。”

如果你看了一定会抱腹大笑,它的可笑之处在于小华没有弄明白人年龄的变化特点。

你的年龄在一岁岁的增长,你的妈妈的岁数也在增长。不知你发现没有:不管两人的年龄怎么变化,但两人的年龄差是不会变的

年龄差不变

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的

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关系式发生变化的

例1.

爸爸、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82岁。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

爸、妈妈各多少岁?

年龄差不变,今年爸爸还是比妈妈大6岁

和差问题:

练习1.

强强今年11岁,军军今年7岁。当两人的年龄的是38岁时,两人各是多少岁?

例2.

小红今年7岁,妈妈今年35岁。小红几岁时,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

3倍?

年龄差不变

差倍问题:

练习2

明明今年3岁,妈妈今年27岁。明明几岁时,妈妈的年龄正好是明明

的5倍?

例3

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6岁。问:母

亲今年多少岁?

分析:

六年前母子年龄和为(78-6-6)=66(岁),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

的5倍。转化为和倍问题。

练习3

父子两人今年的年龄和是40岁。儿子年龄的5倍比父亲的年龄大2岁。

父子两人3年后各是多少岁?

(完整版)《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2)

《拿来主义》教案 班级:高一(15)班时间:2010年6月24日执教者: 教学目的: (1)理清作品论证思路,体会本文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2)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谈谈自已的认识。 (3)学习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领会比喻句的深层含义。 (4)学习作者幽默犀利的语言,体会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重点:学习鲁迅的论证艺术,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难点:对鲁迅语言含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导入新课:我国著名作家冯骥才,他出访法国时,曾有一件趣事,同学们知道吗?(略作停顿说)在一次访法欢迎宴会上,其中一位外国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冯先生,会怎样回答呢?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冯先生说话的意思是什么?(我们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冯先生说话时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冯先生运用比喻的妙处就在于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出深刻的道理,这就叫做作家!而作为语言大师的鲁迅先生也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高手。今天,我们学习的《拿来主义》正是这样一篇课文。”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学生上黑板注音,解词,教师正音,评讲) 礼尚往来(shàng;崇尚,重视)。自诩(xǔ;夸耀,说大话;自我夸耀。) 残羹(gēng)冷炙(zhì):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冠冕(guān miǎn)古代帝王、高官的礼帽,引申为体面。 玄(xuán)虚: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蹩( bié) 进:躲躲闪闪在走进。孱(càn)头:懦弱无能的人。 三、简介杂文特点: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杂文:议论性、形象性(文艺性议论文)、现实性。 四、写作背景简介。 文为时而作,这篇文章写作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现实针对性,那么鲁迅先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让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本文写于上世纪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为推行政治上的卖国主义政策,在文化政策及其活动上,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在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学说为指导,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建设新文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回答了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并富有创新意义地命名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后来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对待文化遗产的代名词,普遍采用至今。 四、研读课文,理清思路。 “你认为‘主义’什么意思?”(1、理论主张2、思想作风3、一定的社会制度),课文中主义就是思想,就是主张。而“拿来”就是一个动作,口语化动词—文化遗产<历史>,‘主义’是一个

直面挫折主题班会教案

直面挫折主题班会教案 【篇一:主题班会教案:逆风飞扬——直面挫折】 》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主题:逆风飞扬——直面挫折,自信人生 二、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端正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使学生明白只有勇敢的面对困难、挫折,才会拥有快乐美好的人生,从而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 2、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正确认识挫折,勇于挑战困难,从而形成经受考验的健康心理,建立自信心。 三、准备工作: 预先布置两位学生回家收集某位名人战胜挫折的材料 四、活动程序: 导入: 班长宣布:八年一班《逆风飞扬——直面挫折》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很多同学在挫折、失败、困难面前很不快乐,甚至畏惧。他影响了我们的学习,生活。战胜挫折,迎接挑战,做一个快乐向上,自信健康的新时代少年,便是这次主题班会的意义。下面有请主持人。 主持人(男):雄鹰翱翔天空,难免伤折飞翼 主持人(女):骏马奔驰大地,难免失蹄折骨 主持人(男):大海中没有礁石激不起风浪 主持人(女):生活中经不起挫折成不了强者。 主持人(男):挫折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 主持人(女):要得到快乐就必须能够承受困难和挫折 主持人(男):是啊,生活是个万花筒,难免会遇到一些苦难和挫折。 主持人(女):的确,翻开历史不难发现,历史的传世佳作,千古名篇,有哪一篇不是作者历经重重困难在逆境中完成的。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又有哪一个不是经过挫折和困难的磨练后才走向成功的。主持人(男):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学生a:贝多芬 学生b:越王勾贱

主持人(男):可见,失败与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悲观消极,沉浸在痛苦之中。只有把每一次失败都看作新的起点,坚持不懈,加倍努力,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学生d:霍金 学生e:张海迪 主持人(女):其实挫折不单单指身体上的残疾,以及失业,失学,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都叫挫折。大家说,我说得对吗 主持人(男):对,其实我们都遇到过挫折,当时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玩一个游戏,——“蛋的进化”,通过这个游戏,希望同学们对挫折有新的认识与感悟。 操作方法:开始时,大家都处在“蛋”的状态,然后,每两人一组,进行猜拳,赢的升为“小鸡”,输的继续在蛋的状态。接着,赢了的队员再两两一组,进行猜拳,赢了的升为小鸟,输了的回到蛋的状态,和同样处在蛋状态的队员猜拳依此类推,直到连赢五次,经历完从蛋—小鸡—小鸟—猴—人的“五步曲”,才算胜利,胜者均获纪念品一份。 游戏后,主持人访问从猴变人那一关猜输被打回蛋的一位同学的心情。(只差一步就可以成功了,可是到最后却又得从头再来,真有

第3单元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1

10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目标[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d517839555.html,]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自由诵读,揣摩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主旨。 3.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梳理再塑生命的历程。 2.深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刚从小学升上来很难一下子过渡到初中的思维,课外阅读知识面窄,没有学生会主动去涉猎名著、文学知识,没有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也没有写读书笔记、摘抄的好习惯。这篇课文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能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能够体会到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学后能够有所感悟。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以“瞎子猜字”这个游戏导入,游戏要求:同桌之间合作完成,一名同学按照幻灯片上所出示的字在蒙上眼睛的同桌手心上写一个字,计算成功率;做完后,两人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可以感觉到阳光的色彩斑斓,花儿的婀娜多姿,鸟鸣的婉转动人。但还有一种人,他们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瞎子猜字”,对于他们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便来共同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让我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d517839555.html,] 二、理清“重塑生命”的历程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然后试着完成下列任务:1.复述课文:莎莉文老师为“我”再塑生命,做了哪些事? 明确:主要写了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和文字。 2.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表现海伦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的状况的语句,摘录下来读一读。 3.研读赏析:理清“再塑生命”的历程:(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①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_____(像大雾中的航船,课文第4自然段)

《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班级:对口专业二班时间:2016年10月27日执教者:田然 教学目的: (1)理清作品论证思路,体会本文的逻辑力量。 (2)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结合现代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已的认识。 (3)学习本文的表达的技巧,了解杂文的文体特点。 (4)学习作者幽默犀利的语言,体会词语的讽刺意味及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领会比喻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学习鲁迅的论证艺术,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难点:把握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导入新课:大家对鲁迅先生应该并不陌生吧。最早的的有《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你们学完了有谁在桌子上刻了早字?这可是破坏公物哦,当然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警醒,提醒自己要:时时早,事事早。从这里也可见到,鲁迅先生不仅影响了当时社会文化,还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之后呢?我们还学过《社戏》、《藤野先生》、《孔乙己》,这里面的一个个人物仿佛也还历历在目,性格鲜明的生活在我们的脑海里。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先生的一篇杂文《拿来主义》。 二、作者简介:鲁迅(l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参任《新青年》编辑,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等。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终因积劳成疾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病逝。一生著译近千万字,现有《鲁迅译文集》10 卷、《鲁迅全集》16卷。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 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影响广泛。 三、写作背景简介。 文为时而作。 本文写于上世纪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在政治上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在文化政策及其活动上,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在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学说为指导,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建设新文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回答了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并富有创新意义地命名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后来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对待文化遗产的代名词,普遍采用至今。 四、研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生字词 礼尚往来(shàng;崇尚,重视。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 自诩(xǔ;夸耀,说大话;自我夸耀。) 残羹(gēng)冷炙(zhì):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冠冕(guān miǎn)古代帝王、高官的礼帽,引申为体面。

主题班会教案:逆风飞扬――直面挫折

》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主题: 逆风飞扬——直面挫折,自信人生 二、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端正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使学生明白只有勇敢的面对困难、挫折,才会拥有快乐美好的人生,从而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 2、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正确认识挫折,勇于挑战困难,从而形成经受考验的健康心理,建立自信心。 三、准备工作: 预先布置两位学生回家收集某位名人战胜挫折的材料 四、活动程序: 导入: 班长宣布: 八年一班《逆风飞扬——直面挫折》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很多同学在挫折、失败、困难面前很不快乐,甚至畏惧。他影响了我们的学习,生活。战胜挫折,迎接挑战,做一个快乐向上,自信健康的新时代少年,便是这次主题班会的意义。下面有请主持人。 主持人(男): 雄鹰翱翔天空,难免伤折飞翼 主持人(女): 骏马奔驰大地,难免失蹄折骨

主持人(男): xxxx没有礁石激不起风浪 主持人(女): 生活中经不起挫折成不了强者。 主持人(男): 挫折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 主持人(女): 要得到快乐就必须能够承受困难和挫折 主持人(男): 是啊,生活是个万花筒,难免会遇到一些苦难和挫折。 主持人(女): 的确,翻开历史不难发现,历史的传世佳作,千古名篇,有哪一篇不是作者历经重重困难在逆境中完成的。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又有哪一个不是经过挫折和困难的磨练后才走向成功的。 主持人(男): 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学生a: xx 学生b: xx贱 主持人(男):

可见,失败与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悲观消极,沉浸在痛苦之中。只有把每一次失败都看作新的起点,坚持不懈,加倍努力,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学生d: 霍金 学生e: 张海迪 主持人(女): 其实挫折不单单指身体上的残疾,以及失业,失学,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都叫挫折。大家说,我说得对吗? 主持人(男): 对,其实我们都遇到过挫折,当时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玩一个游戏,——“蛋的进化”,通过这个游戏,希望同学们对挫折有新的认识与感悟。 操作方法: 开始时,大家都处在“蛋”的状态,然后,每两人一组,进行猜拳,赢的升为“小鸡”,输的继续在蛋的状态。接着,赢了的队员再两两一组,进行猜拳,赢了的升为小鸟,输了的回到蛋的状态,和同样处在蛋状态的队员猜拳……依此类推,直到连赢五次,经历完从蛋—小鸡—小鸟—猴—人的“五步曲”,才算胜利,胜者均获纪念品一份。 游戏后,主持人访问从猴变人那一关猜输被打回蛋的一位同学的心情。(只差一步就可以成功了,可是到最后却又得从头再来,真有种前功尽弃的感觉。有的人放弃了,有的人却不甘心,继续“抗战”……,这就是差别了) 问: 这游戏象征什么呢?(学生发言)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教案设计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教案设计 导语:好莱坞梦工场的美国导演们一定没有读过鲁迅的这篇《拿来主义》,他们却深得拿来主义的精髓:尊重、喜爱中国文化,《功夫熊猫》融合了众多功夫片的技巧,还为阿宝设计了最典型的中国化背景:山水、庙会、面条摊子,他练的是功夫,受伤了去针灸,连阿宝一手端数碗面条的架势也像是地道的中国“店小二”。以下是本人整理的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拿来主义 鲁迅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a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b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c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d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e挂过去,叫作“f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g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h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i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

最新15《永久的生命》公开课

《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哲理散文的特点,积累词汇和语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清写作思路,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教学重点:了解哲理散文的特点,积累词汇和语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学会赏析语句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趣引思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是短暂的,匆匆数年如白驹过隙,而作家严文井却告诉我们生命是“永久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评价生命?他又是如何看待生命的?让我们走进他的世界,领略“永久的生命”的魅力。(板书:永久的生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把课文美美地读上一遍,注意都准字音。(齐读) 检查预习: 1、解决生字读音(抽读) 臼齿茸毛蔓延凋谢洗涤牛犊消逝兴味 2、解释词语(读读记记——齐读一遍) ①臼齿:位于口腔后部两侧的牙齿。 ②茸毛: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毛。 ③蔓延:向四周扩展延伸。 ④凋谢: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 ⑤洗涤:冲荡;清洗。又作除去罪过、耻辱等。 ⑥牛犊:指小牛。 ⑦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3、知识链接(教师讲述) 哲理散文又叫议论性散文,以阐述哲理见长,仿佛与读者面对面交谈,推心置腹,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让人获得思想的启迪。 写作目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理性的概念,而是要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想和联想的空间。 4、作者简介(教师讲述)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汉人。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等。 过渡:本文写于1942年,让我们一起看看写作背景(课件出示,教师讲述) ①南京大屠杀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②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惨案,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政府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

《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公开课 获奖教学设计

10再塑生命的人 一、导入新课 一个一岁半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能认识的孩子,她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但她顽强地生活了下来,考进了著名的哈佛大学,长大后又成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给人生存的勇气。这一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她能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莉文女士。今天我们要学习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一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1—5):写“我”初识莎莉文老师。 第二部分(6—13):莎莉文老师用她特有的教育方式开启了“我”智慧和情感的大门。 2.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明确:主要写了三件事: (1)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2)老师教“我”认识和理解大自然。 (3)老师教“我”理解“爱”的含义。 3.找出文中表示“我”感情变化的词语。 明确:安静地等待、陌生、自豪、模仿、争执、发脾气、恍然大悟、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4.找出文章的纲领句。 明确: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目标导学二:理解内容,探究主旨 1.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海伦认识具体事物的?试举例说明。 明确:(1)莎莉文老师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海伦,有意识地给海伦玩具,并在她手上拼写“doll”。这种用手指拼字的方式使海伦很感兴趣,在不断模仿老师的做法后,她也学会了拼字。 (2)莎莉文让海伦一只手接触水流,然后在海伦另一只手手心写出“water”这个词,引导海伦从能触摸的东西中获得思维的提升,使她马上领悟到“水”这个词指的是流过手上的凉凉的东西。从此,海伦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 2.如何理解“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句话。 明确:学会“水”之后,作者理解了语言文字跟宇宙万物的对应联系,每一样事物都有独特的生命内容,互相不可替代。这不仅激起她的求知欲望,而且使她明白了对任何事物都要有爱心。这是她思想的一个大飞跃,所以她有这样的评价。

“逆风飞扬——直面挫折”主题班会教案

《逆风飞扬——直面挫折》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人生免不了要经历挫折,挫折能磨练人,挫折孕育着成功。 2、培养学生积极应对挫折的心态,使学生树立信心,让挫折成为自己向上攀登的垫脚石。引发学生面对挫折的思考,在遭遇挫折时,能善待挫折,努力战胜挫折,做生活的强者。提高挫折的承受力,掌握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增强学生意志力品质的锻炼,教育他们坦然地面对挫折、挑战挫折、最终战胜挫折。 3、通过讨论发言,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挫折,提高抗挫能力,掌握正确对待挫折的办法。使学生能勇敢地面对挫折的考验,培养学生具有积极进取、不畏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活动过程: 男:尊敬的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男:在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始之前,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个小孩看到有一只小鸟从蛋壳中挣扎着想出来时,忍不住帮小鸟弄破了壳,不料没过多久小鸟就死了。 女:(难过状)好可怜的小生命!怎么就会死了呢? 男:是啊,我们在为小鸟惋惜的同时,亲爱的同学们,你找到原因了吗? (学生发表意见:小孩本想让小鸟少点痛,但出来的小鸟却因为没有经过磨练、挣扎,羽翼不够坚硬而飞不起来,最后小鸟会因找不到食物,而饿死。) 女:你讲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千万不能当直接破壳的鸟啊。 男:是的,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父母亲陪伴我们一路走来,我们的家人在我们遇到挫折时却是不同的态度。你瞧,那边来了三位母(三位同学角色扮演三个母亲:)一位美国的孩子摔倒了,母亲说:“宝贝,自己站起来!”然后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孩子,直到孩子站起来 一个非洲孩子摔倒了,母亲没有说话,只在孩子旁边反复模仿摔倒并站起来,以无声的实际行动教孩子自己站起来;

“直面挫折”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直面挫折”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直面挫折”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班会主题:逆风飞扬——直面挫折 活动目标:从总结校运会、三人篮球赛入手,引出学生面对挫折的思考,增强学生意志力品质的锻炼,教育他们坦然地面对挫折、挑战挫折、最终战胜挫折。 准备工作:1、预先布置两位学生回家收集某位名人战胜挫折的材料 2、准备一些纪念品。活动程序: 1.玩游戏——“蛋的进化” 操作方法:开始时,大家都处在“蛋”的状态,然后,每两人一组,进行猜拳,赢的升为“小鸡”,输的继续在蛋的状态。接着,赢了的队员再两两一组,进行猜拳,赢了的升为小鸟,输了的回到蛋的状态,和同样处在蛋状态的队员猜拳……依此类推,直到连赢五次,经历完从蛋—小鸡—小鸟—猴—人的“五步曲”,才算胜利,胜者均获纪念品一份。 游戏后,主持人访问从猴变人那一关猜输被打回蛋的一位同学的心情。(只差一步就可以成功了,可是到最后却又得从头再来,真有种前功尽弃的感觉。有的人放弃了,有的人却不甘心,继续“抗战”……这就是差别了) 2.问:这游戏象征什么呢,(学生发言) 明确:象征着人生的曲折、坎坷 小结:很多时候,当我们付出很多努力,却不得不从头再来时,你是否依然有勇气,命运完全掌握在你手中,抱怨与嫉妒只会让你意志消沉,委靡不振;信心和勇气才会让你成功。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寻找、认识、完善自我的过程。每一次挫折,都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和价值。 3.请2名学生出来讲名人克服挫折的故事。

思考:同学们也许会说,他们之所以能战胜挫折,因为他们是伟人,是名人,离我们生活太远了,那么,是不是这样呢, -54.同学们将最近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写在一张纸上(不必写自己的姓名),交给老师,老师随机抽出3个“挫折”和同学们共同讨论,寻求解决办法。 问:当别人遇到挫折或不幸时,你该怎么办, 板书:同舟共济、携手同游 小结:战胜挫折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最重要是你有否毅力和寻找朋友的帮助。 5.教师讲故事——《被落井下石的驴》,请学生续尾 一位乡下农夫有头老驴子,一天,老驴子不小心跌进了一个深坑。农夫听到驴的哀鸣,目睹它的困境,想了很久,断定救不了它,但又不忍心看着它痛苦而死,于是,农夫决定往坑里填土,把老驴闷死,以便使它早些脱离苦海,于是,农夫就开始往坑里填土…… 学生分组讨论续编完这个故事。教师下到各组,有意识的了解各组情况。教师根据了解到的情况,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小组,由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思考:同学们,你们再次讨论讨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讨论完后,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人们在生活中,对待挫折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就告诉我们当面对挫折时,决不放弃任何的努力,用坚强的意志力去克服,最后一定会战胜挫折,你们看,原来用来埋葬老驴子的泥土堆,最后不是拯救了它吗, 6. 结语:引用鲁迅的一句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祝愿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能逆风飞扬,坦然地面对挫折、挑战挫折、最终战胜挫折。

《永久的生命》公开课

精心整理 《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哲理散文的特点,积累词汇和语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清写作思路,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教学重点:了解哲理散文的特点,积累词汇和语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学会赏析语句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视频导入,激趣引思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二、 1、 23表达4、过渡:本文写于1942年,让我们一起看看写作背景(课件出示,教师讲述) ①南京大屠杀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②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惨案,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政府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间接导致惨绝人寰的1942河南大饥荒,史称花园口决堤。 ③河南大饥荒一般指的是1942年7月开始到1943年春发生在河南的旱灾。平息大旱之后,又遇蝗

灾,由于河南地处前线,有下级瞒报、政策失误、交通堵塞等原因,导致饥荒遍及全省111个县。根据现有的材料显示,河南111个县中有96个县受灾,其中灾情严重的有39个县,受灾总人数达1200万人。据详细的统计,在河南1200万受灾人口中,大约150万人死于饥饿和饥荒引起的疾病,另有约300万人逃离河南,饥荒导致大约300万人死亡。 过渡:在那样的年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卑微的、柔弱的,有如草芥一般!那时的全国上下都被一种情绪笼罩着:(悲观——消沉) 然而,作者却认为: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悲观。(乐观——积极) 那么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这字里行间传达的真诚。 5、①教师讲解朗读要领。 (1)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注意感情。 (2)朗读节奏要缓急适当,注意语气语调。 (3 (1 明确: (2 明确: (3 明确: 永 (4 ?这种 明确: (5 明确: 批注: 生动通俗,耐人寻味。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先找出自己所喜欢的句子,然后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分享、评价。(15分钟)(1)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接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生命的顽强,以此证明作者的观点:我们应该看到生命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2)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蹦蹦跳跳,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牛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牛为拥有“遍身金黄的茸毛”而欣喜的情态,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理解“拿来主义”的本质与内涵。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类比、对比、举例、比喻等进行论证的方法 3.品味本文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正确理解运用反证、具有讽刺意味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抓住本文的论点。 2.品味语言,学习论证方法。 3.拓展延伸,理解“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对待外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掌握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拿来主义”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2.把握本文论证方法和语言表达上的特色。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 2.“拿来主义”具有的现实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初高中我们学过哪些鲁迅的文章?(学生回答,教师可以补充一些。) 有多少同学是发自内心地喜欢鲁迅的文章?不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同学们的回答,喜欢的理由和不喜欢的理由。) (多媒体展示北大三位教授的话,强调鲁迅的重要性。) 鲁迅是不会被历史忘却的。 ——王富仁(汕头大学文学院终身教授,中国作协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鲁迅是语文教学的灵丹妙药。 ——钱理群(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 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学会理事。) 鲁迅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亚洲的,是整个东方灵魂的脊梁。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一起来学习《拿来主义》,看看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是否能解决掉。(多媒体展示课题、作者。) 【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此处让同学们齐读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

(名师整理)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字“莎”“捡”“截然”等8个生词。 2、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检查预习,再读课文,讲解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朗读练习, 2、生词读写练习, 3、生词读写方法总结, 教学重点 1、练习朗读方法, 2、认识生字“莎”“捡”“截然”等8个生词。 教学准备: 查阅资料,备写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篇课文比较长,大家预习课文时,遇到的生词多不多?好不好解决?课文好不好读?大家齐读一遍行不行? 二、正课。 1、齐读课文倒是行,只是花费的时间太长!课文太长了,读起来也很费力,怕一些同学受不了。如果不读呢,我又不好了解你们的预习情况。这样,今天请两位同学起来选读几段,让我们大家听听如何? 2、学生读课文。 生①:朗读课文(3-4)自然段。 生②:朗读课文最后3个自然段。 3、老师点评朗读的字音、流畅、语气和技能。 4、教师根据情况补读一次。 5、抄写生字 莎捡截然感慨 搓捻抚弄绽开惭愧 6、请两位同学给以上生字注音。 7、师生一起矫正生词的读音。(生字注音备注教材) 8、学生练读生词2分钟。 9、师生一起解释生词,书写笔顺,辨别生字的偏旁和生字的组成结构。 莎:用于人名,偏旁:艹,笔画顺序(略),结构:上下结构。 捡:拾取,偏旁:扌,笔画顺序(略),结构:左右结构。

截.然:割断,偏旁:戈,笔画顺序(略),结构:半包围结构。 感.慨: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偏旁:心,笔画顺序(略),结构:上下结构。 搓.捻:两个手掌相对或一个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擦,偏旁:扌, 笔画顺序(略),结构:左右结构。 抚.弄:轻轻地按着,偏旁:扌,笔画顺序(略),结构:左右结构。 绽.开:衣缝脱线解开,引申为裂开,偏旁:纟,笔画顺序(略),结构:左右结构。 惭.愧:羞愧,偏旁:忄,笔画顺序(略),结构:左右结构。 10、练习书写生字。 三、作业: 1、认真抄写生字一页,并注上拼音。 2、默读课文,概述课文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哈佛大学公开课 –公正 迈克尔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迈克尔.桑德尔教授主讲-<<杀人道德的侧面>> 由Graywolf_Robbie整理 这段时间一直在学习著名大学的公开课程,如哈佛大学的[该如何是好],[幸福课],[心理学],耶鲁大学的[金融市场],[博弈论],[心理学导论][死亡],普林斯顿大学的[领导能力简介],[人性],还有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商业领袖和企业家].等等,下载了很多视频,上班看,下班也看,感觉著名大学授课方式与理论水平真不是盖的.一听就上瘾了.所以就想把视频里面的资料再取出来再复习一下,温故而知新.以下本文取自[该如何是好]课程的第一课.我觉得非常精彩. 这是一门讨论公正的课程,我们以一则故事作为引子: 假设你是一名电车司机,你的电车以60km\小时的速度形式在轨道上飞驰,突然发现在轨道的尽头有五名工人在施工,你无法令电车停下来,因为刹车坏了,此时你极度绝望,因为你深知,如果电车撞向那五名工人,他们会全部死亡。假设你对此确信无疑,你极为无助,直到你发现在轨道的右侧还有一条侧轨,而在侧轨的尽头,只有一名工人在那里施工,而你的方向盘并没有坏,只要你想,就可以把电车转到侧轨上去,牺牲一个人而挽救五个人. 下面是我们的第一个问题:何为正确的选择?换了你会怎么做?我们来做个调查,有多少人会把电车开到侧轨上去?有多少人会让电车继续往前开?选择往前开的,请不要把手放下. 测试结果表明:只有少数人选择继续开下去,而大部分人都选择转弯。我们先来听听大家的想法,探究一下原因?你们会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先从大多数选择了转向侧轨的同学开始,为何要这样选择?理由是什么?有没有自告奋勇的. 学生A:我认为当可以只牺牲一个人时,牺牲五个人是不正确的选择。 教授:当可以只牺牲一个人时,牺牲五个人是不正确的选择,这理由不错,还有其他理由吗?人人都赞成这个理由吗? 学生B:我认为这和9.11的时候是一种情况,那些让飞机在宾州坠毁的人,被视为英雄,因为他们选择牺牲了自己,而不是让飞机撞向大楼牺牲更多的人。 教授:这么看来这条原则和9.11是一样的,虽然是悲剧,但牺牲一个人保全五个人依然是更正确的选择。这就是大多数人选择把电车开到侧轨上去的理由吗?现在我们来听听少数派的意见。那些人选择不转弯的. 学生C:我认为这与种族灭绝和极权主义正名是同一种思维,为了一个种族生存下来,以灭绝另一个种族为代价。 教授:那换了是你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为了避免骇人听闻的种族灭绝,你打算直接开上去把这五个人撞死吗? 学生C:大概会吧。 教授:我们来考虑一下另一种情况下的例子,看看你们大多数人会不会坚持刚才的原则(即牺牲一个人保全五个人是更好的选择),这次你不是电车司机,只是一名旁观者,你站在桥上俯瞰电车轨道,电车沿轨道从远处驶来,轨道尽头有五名工人,电车刹车坏了,这五名工人将被撞死,但你不是电车司机,你真的爱莫能助,但是你真得不是电车司机,直到你发现,在你的旁边靠着桥站着一个超级大胖子,你可以选择推他一把,他就会摔下桥,正好摔在轨道上挡住电车,他必死无疑,但是可以拯救五个人的生命。 现在,有多少人愿意选择把胖子推下去?有多少人不会?通过举手调查结果,大多数人没有选择推胖子下去,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出现了我们“牺牲一个人保全五个人”的这条原则,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第一种情况的时候,大多数人会赞成的这条原则怎么了,两种情况下你们都属于多数派,你们是怎么想的?应该如何来解释这两种情况的区别? 学生D:我认为第二种情况牵涉到主动选择推人,而被推的这个人本来和这件事情一点关

10再塑生命的人 公开课教案

10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自由诵读,揣摩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主旨。 3.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梳理再塑生命的历程。 2.深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刚从小学升上来很难一下子过渡到初中的思维,课外阅读知识面窄,没有学生会主动去涉猎名著、文学知识,没有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也没有写读书笔记、摘抄的好习惯。这篇课文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能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能够体会到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学后能够有所感悟。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以“瞎子猜字”这个游戏导入,游戏要求:同桌之间合作完成,一名同学按照幻灯片上所出示的字在蒙上眼睛的同桌手心上写一个字,计算成功率;做完后,两人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可以感觉到阳光的色彩斑斓,花儿的婀娜多姿,鸟鸣的婉转动人。但还有一种人,他们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瞎子猜字”,对于他们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便来共同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让我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 二、理清“重塑生命”的历程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然后试着完成下列任务: 1.复述课文:莎莉文老师为“我”再塑生命,做了哪些事? 明确:主要写了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和文字。 2.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表现海伦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的状况的语句,摘录下来读一读。 3.研读赏析:理清“再塑生命”的历程:(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①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_____(像大雾中的航船,课文第4自然段) 海伦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就失去了常人生来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甚至也无法用自己的嘴说出自己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心愿。由于对外部世界无从知晓,脾气也变得古怪,动辄大发雷霆。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②光辉的起点:________(相识,课文第5自然段) ③幸福的复苏:生命中拥有了________(文字,课文第13自然段) 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一个洋娃娃,在我玩了一会儿洋娃

《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讲课教案

《拿来主义》公开课 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班级:对口专业二班时间:2016年10月27日执教者:田然 教学目的: (1)理清作品论证思路,体会本文的逻辑力量。 (2)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结合现代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已的认识。 (3)学习本文的表达的技巧,了解杂文的文体特点。 (4)学习作者幽默犀利的语言,体会词语的讽刺意味及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领会比喻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学习鲁迅的论证艺术,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难点:把握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导入新课:大家对鲁迅先生应该并不陌生吧。最早的的有《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你们学完了有谁在桌子上刻了早字?这可是破坏公物哦,当然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警醒,提醒自己要:时时早,事事早。从这里也可见到,鲁迅先生不仅影响了当时社会文化,还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之后呢?我们还学过《社戏》、《藤野先生》、《孔乙己》,这里面的一个个人物仿佛也还历历在目,性格鲜明的生活在我们的脑海里。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先生的一篇杂文《拿来主义》。 二、作者简介:鲁迅(l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参任《新青年》编辑,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等。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终因积劳成疾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病逝。一生著译近千万字,现有《鲁迅译文集》10 卷、《鲁迅全集》16卷。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 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影响广泛。 三、写作背景简介。 文为时而作。 本文写于上世纪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在政治上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在文化政策及其活动上,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在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学说为指导,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建设新文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回答了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并富有创新意义地命名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后来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对待文化遗产的代名词,普遍采用至今。 四、研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生字词 礼尚往来(shàng;崇尚,重视。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 自诩(xǔ;夸耀,说大话;自我夸耀。) 残羹(gēng)冷炙(zhì):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冠冕(guān miǎn)古代帝王、高官的礼帽,引申为体面。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直面挫折”小学主题队会方案

“直面挫折”小学主题队会方案 一、活动目的: 根据学生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组 织题为“直面挫折”的主题班会,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发展,增强抗挫折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增强实践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加强有关方面的理论学习,以便加强指导的理论深度。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动机理论、弗洛伊德的行为主义理论等。 2. 活动前,布置全班同学每人写一篇有关自己受挫折的经 历与体验的文章。例如,考试考砸了、家庭遭遇不幸、师生关系紧张、自己遭受委屈等。教师从中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个案,在征得这些学生同意的情况下,与这些学生一些将材料做技术性处理,便于课堂讨论,形成课堂上陈述的个案。 3. 学生收集一些中外名人战胜挫折的名言警句和实例。 三、活动过程: (一)队会出旗仪式(略)

(二)宣布活动开始。 1. 教师导入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一个很有意义的班会,班会的主题是 “直面挫折”,为什么要选这个主题呢?有一句话叫做“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生在世,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和挫折, “挫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所谓"挫折"就是当人们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中,遭遇种种干扰和障碍,致使无法实现目标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但在挫折面前,表现却因人而异,有的人泰然自若,有的人却心灰意冷。中学时期心理发展尚不稳定,人生阅历尚浅,心理抵御能力也较弱,容易被挫折击倒,造成不良后果。 因此,我们今天特地召开这样一个主题班会,请同学们谈谈经历、谈谈感受、谈谈应对措施。班会由班长朱妍同学主持。 2.蒋行盈同学演讲:世界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战胜挫折终 于获得成就的事迹。 3.问题讨论:贝多芬的成功,对于我们有什么启发?引导 同学感悟: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困难挫折,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我们应该具备困难挫折的耐力,学一点应付困难挫折的技巧和方法。 4.学生提供中外名人战胜挫折的格言警句和事例。从名人 身上汲取人生的智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