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第六章_桥梁减隔震设计
第六章_桥梁减隔震设计
格式:ppt
大小:1.36 MB
文档页数:36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36
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6.3.4 吸减震装置
调频质量阻尼器是包括 质量系和弹簧、阻尼系 的小型振动系统
通过弹簧连接于主体结 构,可安装在高耸结构 或高层建筑的顶部
调频质量阻尼器(TMD)
通过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
“延性结构体系” 基本要求
实现延性结构体系 设计是工程师所追 求的抗震基本目标
“坏而不倒”
6.1 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
延性结构体系的结构
当地基本烈度地震
作 用
被动抵御地震作用
建筑物
隔震、减震、 制振技术
可能进入非弹 性破坏状态
导 致
某些生命线工程损失更 是难以估量 延性结构体系的应用也 有一定的局限性
子结构频率接近或 等于主结构频率时 主结构的地震反应总是 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6.3.3 吸振减震原理:
R是主结构的振动控制频率参数 当R<1时,表示具有减震效果 大量理论分析结果表明:
主结构的阻尼比越小, 吸振装置的减震作用越大 质量比增加,减震作用增大
按照随机振动原理的分析结果
6.2隔震原理与方法
6.2.1 隔震原理
悬挂隔震 隔震
基底隔震
隔震层隔开 限制地震动向结构物的传递 结构物地面以上部分
固结于地基中的基础
6.2隔震原理与方法
6.2.1 隔震原理
图6.1 隔震原理
6.2隔震原理与方法
6.2.1 隔震原理
基底隔震结构设计应注意:
(1).在满足必要的竖向承载力的前提下,隔震装置的水平刚度应尽可 能小,以使结构周期尽可能远离地震动的卓越周期范围
山西悬空寺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6.3.1 耗能减震原理
地震 结构
耗能
减轻结构振动
耗能构件 地震时,结构在任意时刻的能量方程为:
结构主体自 身的耗能
Et Es Ef
地震过程中输入 给结构的能量 附加耗能构件的 耗能
Et 一定 E f E s 能量观点: 结构地震反应的降低
动力学观点:耗能装置的作用, 相当于结构的阻尼 , 必使结构地震反应
6.2隔震原理与方法
橡胶支座隔震
钢板叠层橡胶支座 橡胶支座 铝芯橡胶支座 石墨橡胶支座
在天然橡胶中加入 石墨大幅度提高橡 胶支座的阻尼 实际中应用还不多
6.2隔震原理与方法
橡胶支座隔震
钢板:
限制橡胶片的横向变 形使座竖向刚度较纯 橡胶支座大大增加
橡胶片:
总厚度越小所能承 受的竖向荷载越大
分层橡胶支座
耗能减震结构的 地震反应分析
可以利用
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方法
通常需要耗能元件 的试验数据,以确 立结构动力方程中 的阻尼矩阵
耗能元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可按下式估算:
设置耗能部件的 结构在预期位移 下的总应变能
a Wc /(4Ws )
耗能减震结构的 附加有效阻尼比
所有耗能部件在结 构预期位移下往复 一周所消耗的能量
装修与内部 设备破坏
巨大经济损失
6.1 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
隔震:
地震动
隔离装置 隔开
结构
减小结构振动
基底隔震
悬挂隔震
主要方法
6.1 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
减震:
地震 结构
耗能
减轻结构振动
耗能装置或附加子结构(如调频质量TMD)
耗能减震
主wk.baidu.com方法
吸振减震 冲击减震
6.1 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
动力平衡方程:
cx kx m g m x x
m —结构的总质量; c, k —隔震层的阻尼系数和水平刚度; , x , x —上部简化刚体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速度与位移; x g —地面加速度过程。 x
上部结构侧移刚度远大于 隔震层的水平刚度 上部结构近似为 一个刚体 单质点模型
6.2隔震原理与方法
10.2 减隔震装置 10.2.1 常用的减隔震装置分为整体型和分离型两类。 10.2.2 目前常用的整体型减隔震装置有: (1)铅芯橡胶支座 (2)高阻尼橡胶支座 (3)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 10.2.3 目前常用的分离型减隔震装置有: (1)橡胶支座+金属阻尼器 (2)橡胶支座+摩擦阻尼器 (3)橡胶支座+粘性材料阻尼器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6.3.3 吸振减震原理:
运动平衡方程:
c0 x k 0 x c1v k1v m0 g m0 x x
v c1v k1v m1 g m1 x x
v x1 x
m0 --主体结构质量 c0 --阻尼系数 k 0 --刚度
6.2隔震原理与方法
6.2.2 隔震分析模型
隔震装置
有效降级
隔震层以上结构 的水平地震作用
层间剪力最大比值与水平向减震系数的对应关系
层间剪力最大比值
水平向减震系数
采用水平向减 震系数的概念 反映这一特点
0.53
0.75
0.35
0.50
0.26
0.38
0.18
0.25
水平向减震系数不宜低于0.25,且隔震结构的总水平地震作 用不得低于非隔震结构在6度设防时的总水平地震作用
力
大变形,橡胶剪切刚度 下降,结构频率降低, 结构反应减少
橡胶剪应变超过50% 以后,刚度又逐渐有 所回升,起到安全阀 的作用,有利于防止 建筑的过量位移
6.2隔震原理与方法
橡胶支座隔震:
设计的关键--合理确定隔震支座承受的应力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隔震层各橡胶隔震支座,考虑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 组合的竖向平均压应力设计值不应超下表的规定。 橡胶隔震支座平均压应力限值
主动控制(狭义的制震技术)
地震 结构
施加控 制力
减小结构振动
自动控制系统
6.1 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
10.1.3 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不宜采用减隔震设计。 (1)地震作用下,场地可能失效; (2)下部结构刚度小,桥梁的基本周期比较长; (3)位于软弱场地,延长周期可能引起地基和桥梁共振; (4)支座中可能出现负反力。
6.1 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
反应接近地面地震运动
刚性结构体系
一般不发生结构强度破坏
导致材料的浪费 减少结构物的刚性
延性 结构体系
柔性结构体系
地震动作用下结构 位移过大,实践上 的困难
避免结构与地面运 动发生类共振
减轻地震力
6.1 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
适当控制结构物的刚度与强度
结构构件进入非弹性状态后仍具有较大的延性
粘弹型阻尼器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6.3.2 耗能减震装置--阻尼器
330
12.5
25 12.5
摩擦阻尼器
100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6.3.2 耗能减震装置--阻尼器
各种形状的软钢阻尼器 (弹塑性阻尼器)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6.3.3 吸振减震原理
地震 结构
能 量 转 移
减轻结 构振动
附加子结构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6.3.1 耗能减震原理
小震 结构
耗能
减轻结构振动
耗能装置
强烈地震作用 结构
耗能
应具有
较大的刚度
减轻结构振动
保证
结构的使用性能
耗能装置
应率先 进入
非弹性状态
大量消耗地震能量
有试验表明,耗能装置可做到消耗地震总输入能量的90%以上。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6.3.1 耗能减震原理:
6.2隔震原理与方法
2.常用隔震装置--其它隔震装置:
滚珠隔震装置
已用于墨西哥城内一座五层钢筋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学校建筑中, 安放在房屋底层柱脚和地下室柱 顶之间。为保证不在风载下产生 过大的水平位移,在地下室采用 了交叉钢拉杆风稳定装置
6.2隔震原理与方法
其它隔震装置:摇摆式隔震支座
是一种摇摆隔震支座。在杯形基础内设一个 上下两端有竖孔的双圆筒摇摆体。竖孔内穿 预应力钢丝束并锚固在基础和上部盖板上, 起到压紧摇摆体和提供复位力的作用。在摇 摆体和基础壁之间填以沥青或散粒物,可为 振动时提供阻尼。经试验证实:当地面加速 度幅值达330cm/s2时,被隔震房屋的加速度 反应被降低到无隔震反应的1/3左右。我国 山西省的悬空寺,历史上经历多次大地震而 仍完整无损。分析认为是其特有的支撑木柱 起到了摇摆支座隔震的作用
(2).保证隔震结构在强风作用下不致有太大的位移。 通常要求在隔震结构系统底部安装风稳定装置或用阻尼器与隔 震装置联合构成基底隔震系统。
6.2隔震原理与方法
6.2.2 隔震分析模型
单质点模型
隔震建筑系统 动力分析模型
多质点模型
空间分析模型
6.2隔震原理与方法
6.2.2 隔震分析模型--单质点模型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6.3.2 耗能减震装置--阻尼器
支撑处
安装于
阻尼器
有相对变形或相对 位移的地方
梁柱连接处 框架与剪力墙的连接处
上部结构与基础连接处
与速度相关的粘弹型阻尼器 阻尼器 以摩擦或金属屈服为特征的位移 相关型阻尼器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6.3.2 耗能减震装置
最大长度915mm,最小长度595mm,冲程320mm
m1 c 1 k 1
--附加子结构质量、 阻尼系数、刚度
6.3减震原理与方法
6.3.3 吸振减震原理
考虑简谐地面运动输入 考虑无阻尼体系的反应特征
实 际 情 况 数学推导
子结构的频率等于 地面运动输入频率
主结构振幅为零
系统振动能量集中 于子结构而主体结 构得到了保护
地震动含有多种频率分量 结构系统也必然是有阻尼系统
隔震支座对应于罕遇地震水平剪力的水平位移,应符合下列要求:
罕遇地震作用下, 第 i 个隔震支座考 虑扭转的水平位移 第 i个隔震支座的水平位移限值; 对橡胶隔震支座,不应超过该支 座有效直径的0.55倍和支座各橡 胶层总厚度3.0倍二者的较小值
ui ui
ui i u c
第 i个隔震支座的扭转影响系数, 应取考虑扭转和不考虑扭转时 支座 计算位移的比值;当隔震层以上结 构的质心与隔震层刚度中心在两个 主轴方向均无偏心时,边支座的扭 转影响系数不应小于1.15
6.2隔震原理与方法
6.2.2 隔震分析模型—多质点模型
水平动刚度计算式为:
隔震层
简 化
隔震支座数量
Kh Ki
i 1
N
第i 个隔震支座 的水平动刚度
水平刚度为k 阻尼系数为c 结构层
等效粘滞阻尼比计算式为:
第 i个隔震支座的 等效粘滞阻尼比。
i
eq
K
i 1 i
N
Kh
图6.2
支座内阻尼较小, 常需配合阻尼器一 起使用
6.2隔震原理与方法
橡胶支座隔震
叠层橡胶支座中 间钻孔灌入铝芯 提高支座大变形 时的吸能能力
集隔震器与阻尼 器于一身,因而 可以独立使用
6.2隔震原理与方法
橡胶支座隔震:
水平刚度是竖向 刚度的1%左右 具有显著的非线 性变形特征
kp
ke
uy
位移
小变形,刚度大, 抗风有利
罕遇地震下隔震层 质心处或不考虑扭 转的水平位移
6.2隔震原理与方法
橡胶支座隔震:
10.4.2 减隔震装置应进行如下验算: (1)对于橡胶型减隔震装置,在E1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剪切应 变应小于100%,在E2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剪切应变应小于 250%,并验算其稳定性; (2)非橡胶型减隔震装置,应根据具体的产品指标进行验算; (3)应对减隔震装置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性能进行验算。 10.4.3 减隔震装置的变形、阻尼等力学参数应进行试验测试。 试验得到的力学参数值应在设计值的±10%以内。
建筑类别 甲类建筑 乙类建筑 丙类建筑
平均压应力 10 12 15 (Mpa) 注:1. 对需验算倾覆的结构,平均压应力设计值应包括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2. 对需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平均压应力设计值应包括竖向 地震作用效应;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宜出现拉应力
6.2隔震原理与方法
橡胶支座隔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桥梁减隔震设计
桥梁减隔震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桥梁隔震设计
减隔震设计
桥梁工程隔震设计探究
文档推荐
桥梁减隔震设计
页数:32
桥梁减隔震技术及应用
页数:161
桥梁减隔震装置分类及特点
页数:8
桥梁减隔震设计-宣贯材料
页数:30
简述桥梁设计中的减隔震设计
页数:4
第六章桥梁减隔震设计
页数:50
桥梁减隔震设计.
页数:54
桥梁抗震设计中的减隔震及防落梁措施
页数:1
第六章_桥梁减隔震设计
页数:36
4种桥梁减隔震装置的比较
页数:4
最新文档
饭店包间名字大全
word无法创建工作文件,请检查临时环境变量
自行车健身比赛开幕式讲话词
2018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MySQL测试题 SQL
合勤NXC5200
铁路集中箱空箱调度优化建模案例(案例2)
微分几何教学大纲-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4.1.1_圆【精品】
(整容后办护照用)医院整容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