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维护保养计划

模具维护保养计划

模具维护保养计划
模具维护保养计划

合肥松亚模具维护保养计划

为延长公司模具的使用寿命,生产更多的产品,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制订如下保养计划:

一、装模时的检查、维护

1、装模前要对模具的上下表面进行清擦,保证模具安装面和压机工作台面正确配合。

2、模具装好后将模具打开,将模具导向机构,模腔表面清擦干净,以保证制件的质量。

3、对模具各滑动部份进行润滑或涂抹润滑脂。

4、检查、维护侧护板,清理冲孔废料道、孔。

5、检查模具安全侧销、安全螺钉等安全件,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更换。

二、生产中的保养

1、定期对拉延模的压料圈、圆角、修边模的刀口部位、翻边刀块部分进行涂油润滑。

2、定期对修边冲孔模小孔的废料道进行清理。

3、经常观察、感觉模具在生产时使用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及时排除。故障排除后再进行生产。

三、生产后的保养

1、生产结束后要对模具进行全面的检查。

2、对模具进行全面的清擦,将模具内的废料、杂物清理干净,保证废料盒中无废料。

3、将模具的使用发现的问题作如实地反馈,并在交接单中做好记录或通知修理人员经行修理。

四、模具的一、二级保养

1、模具的一级保养由生产操作人员进行。保养的主要内容为清擦、润滑和检查。

2、模具的二级保养工作由模修人员完成,并根据保养情况做好记录。二级保养的主要内容:

a、对模具的圆角拉毛部位进行抛光,如果出现压坑要对模具研配。

b、对检查发现有问题的导向零件进行修理、恢复。

c、对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刀口崩刃和刃口塌陷处进行补焊、修复。

d、对损坏、失效的弹簧等弹性零件进行更换(注意弹簧的规格和型号)。

e、对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冲头折断、弯曲和啃坏及损坏的冲套进行更换。

f、检查紧固零件是否松动、损坏。如有,则进行更换。

g、检查压料板、卸料板是否损坏,如有对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

h、检查气动系统有无渗漏;如有,则进行修复、更换。

五、久放模具的保养

对于长期放置的模具要每两个月安排一次保养,方法是打开模具给予除尘、除锈并对模具所有部位给予涂油处理。

编制:审核:批准: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XXXXXXXX公司企业标准 Q/xxx-2014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共2页第1页1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的模具管理。 2目的 使模具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3职责 班长负责实施和检查并做好记录,设备主管每月定期检查。 4模具保养内容 4.1 生产前模具的保养 4.1.1 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清理干净;检查注模油路,吹模水路是否有异物,是否堵塞不通。 4.1.2 检查模具热流道的配合,是否有残留的异物。 4.1.3检查并紧固所有螺栓和螺母。 4.1.4 模具装上注吹机后,要先进行空模运转30分钟,观察其各部位运行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不正常现象。活动部位如导柱、滑块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开启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等。 4.1.5 生产前用浓度为75%的酒精对芯棒进行擦拭消毒。 4.2 生产中模具的保养 4.2.1 模具使用时,室温要保持正常温度,不可忽冷忽热。在正常温度下工作,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4.2.2每天目测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滑块等是否损伤, 要随时观察,定时检查,适时擦洗,并每周定期对其加油保养,以保证这些滑动件运动灵活,防止紧涩咬死。目测检查芯棒是否有损伤,如有,应立即停机更换芯棒。 4.2.3每次合模前,均应注意,型腔内是否清理干净,绝对不准留有残余制品,或其它任何xxxxxxxxx公司20xx发布 20xx实施

Q/xxx-2014 共2页第2页 异物,清理时严禁使用坚硬工具,应使用压缩空气吹。 4.2.4 检查模具分型面有无胶丝、胶片、异物,并检查注模油路与吹模水路,是否有漏油漏水现象。 4.3 停机后模具的保养 4.3.1完成生产订单需停机时,应把模具闭合上,不让型腔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损伤,停机时间预计超过24小时,要在型腔表面喷上食品级润滑油。模具再次使用时,应将模具上的油去除,擦干净后才可使用。 4.3.2 为延长冷却水道的使用寿命,在模具停用时,应立即用压缩空气将冷却水道内的水清除,用少量食品级润滑油放入吹模水道口,再用压缩空气吹,使所有冷却水道有一层保护油层。 4.3.3停机后须检查模具的表面是否有残留的胶丝,异物等将其清理干净,并检查模面、镶块是否漏水。 4.4 闲置模具每季度的例行检查 主要是对放置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4.4.1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长期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4.4.2保养后放回原位。 4.5 模具的存放 设专人管理,并建立模具档案。存放模具应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同时应注意防腐蚀,防尘等。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模具的维护保养

模具的维护保养知识 模具的一级保养 模具的一级保养指的是在生产中操作人员对模具进行和日常保养,主要内容为清擦、润滑和检查。 一、装模时的保养 1、装模前要对模具的上下表面进行清擦,保证模具安装面和压机工作台面不受 压伤及模具在生产中上下安装面的平行度。 2、模具装好后将模具打开,将模具各部分清擦干净,特别是导向机构,对于表 面件模具,其型面清擦干净,以保证制件的质量。 3、对模具各滑动部份进行润滑,涂润滑脂。 模具各部份的检查,特别是安全件。如:安全侧销、安全螺钉、侧护板、冲孔废料道等。 二、生产中的保养 1、生产中定期对模具的相应部分进行涂油。如:拉延模的压料圈、圆角;修边 模的刀口部位;翻边刀块部分等。 2、定期对修边冲孔模的小孔废料道进行废料的清理。 三、生产后的保养 1、生产结束后要对模具进行全面的检查。 2、模具进行全面的清擦,保证模具的清洁度。 3、将模具内的废料清理干净,保证废料盒中无废料。 4、将模具的使用状态和使用后的情况如实地反馈到模具传票上。 模具的二级保养

模具的二级保养指的是根据模具的技术状态和复杂程度而制定的对模具进行的定期系统的保养。此项保养工作由模修人员完成,并根据保养情况作好记录。以下就不同的零件叙述其二保的要求和方法。 拉延模凸模、凹模:拉延模的凸、凹模主要出现的问题是拉毛及型面的压坑,保养时主要对模具的圆角拉毛部位进行抛光。如果出现压坑要对模具进行补焊,再进行修顺。 导向零件(导柱、导套及导板等):模具在工作中会出现拉痕等现象。产生和主要原因有润滑油脏及导向间隙偏等。导零件产生拉痕采取用油石推顺后抛光的办法进行消除。 修边刀口: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刀口部分易出现崩刃和刃口塌陷现象。此时要对模具损坏的刀口进行补焊修配。(具体方法后详细介绍) 弹簧等弹性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弹簧是模具最易损坏的零件之一,通常出现断裂和变形现象。采取的办法就是更换,但是更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弹簧的规格和型号,弹簧的规格型号通过颜色、外径和长度三项确定,只有在此三项都相同的情况下才可以更换。 冲头、冲套:模具上使用的冲头、冲套大部分都采用标准件,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冲头易出现折断、弯曲和啃坏现象。冲套一般都是啃坏的。冲头和冲套的损坏一般都用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冲头的参数主要有工作部分尺寸、安装部分尺寸、长度尺寸等。 紧固零件:检查紧固零件是否松动、损坏现象。采取的办法就是找相同规格

模具管理制度

模具管理制度 (注塑模具的日常保养和管理) 1.目的 对机械制造的模具制造、更改、验收、使用、调拨、维修、报废等全过程进行规管理,确保模具满足生产及质量保证的需要,确保生产、销售管理的有效性。 2.适用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权属于、不属于或部分属于公司的所有模具,包括自制模具、所有权归属客户的模具及供应商制作由本公司摊销的模具等。 3.流程要求 3.1责任分工 技术部门负责制定公司模具相关技术管理类规(对于所属权不属于本公司或者模具权部分属于本公司的模具,技术部门应当积极配合销售部门做好与客户的沟通),以及公司所有模具的归口管理。车间主管指定专人负责车间模具的日常管理,做好《模具台账》的记录,并与技术部门做好模具的衔接工作。3.2模具供应商管理 3.2.1技术部负责更新和维护模具的《合格供应商目录》,并做好合格供应商的供应记录。 模具加工单位的选择应考评其加工能力(满足质量与交付期限)、加工价格

等的性价比,择优合作,为公司加工模具的合作方至少有三家,且经公司技术部有关人员考察同意备案,以供公司选择和考核,选择的加工单位必须是备案的合作方。 3.2.2技术部出示《模具管理制度》,模具管理部门需严格执行,并定期参照规的形成模具管理记录。 3.2.3技术部门做好《合格供应商评价》记录,并对不合格的供应商及时反映给总经理,决定是否取消该供应商。 3.3模具制作流程图 跟 进 3.3.1模具加工申请 3.3.1.1模具加工申请依据经批准的产品开发计划,模具外发加工相关责任人必须填写模具加工申请单,加工单由产品设计人填写,明确产品名称(或代号)、加工数量、加工价格、模具技术或工艺要求等容,经技术部主管对工艺技术符

模具保养计划书

模具維護的內容區分模具的維護並非完全一樣,可能區分成 數種。其內容如下所示。 1? 日常維護 是指正常之模具清掃、點檢(相片1)、及對可動部的給油(相片2)等作業。此作業是經常確認模具處於正常狀態,也能早期發 現異常。 2? 事故維護 在模具進行加工的狀態,會出現某些變化,形成無法繼續使 用的狀態。例如,毛邊變大、尺寸不對、發生傷痕、模具零件燒附等情形。 因爲發生類似的異常而開始進行模具維護之內容,即稱之爲「事故維護」。是模具維護中,內容最多的一項。此維護通 常是將模具使用到將近極限進行,若模具維護的時間花費較多,則模具的壽命也就較短。因爲是突發性的維護,所以一 定會有預定外的設備停止、及緊急維護作業。 3? 定期維護 衆人皆知的模具磨耗曲線(圖1),是存在於每一個模具上的。 模具的維護是在異常磨耗的領域附近實施的。這個時期的沖 壓加工數是很容易掌握的。在達到規定的加工數時,實施模 具維護,就是計劃性的維護。不但容易掌握維護項目,也易 控制維護時間。 4.改良維護 爲了延長模具壽命(維護周期)、安定品質、容易維護等目的,而改良部份模具特別維護。 維護規則的確立 考慮前記事故、定期、以及改良維護的組合來維持模具狀態,有必要制作規則,盡可能以定期維護來進行模具的維護管理。 維護規則的確立步驟如下所示。 (1)調查每個模具的維護壽命。 (2)決定定期維護加工數及維護重點。 (3)實施定期維護。 (4)調查一定期間內的事故維護件數。 事故維護較多,是因爲至定期維護的加工數設定不良、或是 模具信賴度上有誤差。 (5)調查事故維護的內容。 在設定數以內經常發生維護時,降低定期維護的加工數。 確認事故維護的處置內容爲臨時處置或久處置。

模具日常保养规范

模具日常保养规范 1 目的 确保冲压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模具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保证产品质量、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生产车间所有的冷冲压模具。 3 职责 模具操作人员负责模具的日常保养; 模具维修人员负责模具的定期二级保养; 模具维修人员负责模具的一般维修。 4 日常保养 模具的日常保养由操作工人实施,模具维修人员确认,保养周期为:1次/批。 4.1日常保养内容: 4.1.1模具使用前的检查 1)检查模具的标识是否完好清晰。 2)检查模具是否完整、凸凹模是否有裂纹、是否有磕碰、变形、可见部分的螺钉是否有松动,刃口是否锋利(冲裁模)等; 3)检查上、下模板及工作台面是否清洁干净、导柱导套间是否有润滑油; 4)检查模具在机床上是安装是否正确,上、下模压板螺栓是否紧固。 4.1.2模具使用过程中的检查 1)检查模具内外有无异物、刃口固定螺钉有无松动、所用的板料是否干净、清洁; 2)检查操作现场有无异物、地面是否整洁、周围应无影响安全操作的因素; 3)液压机上的成形模具要调整好压件力、压料力,导向销是否正确、齐全。 4)模具在试制后的首件按样件检查,由质检员判断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5)模具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则,定时对模具的工作件表面及活动配合面进行表面润滑,及时清理废料; 6)在工作中,要随时检查模具工作状态,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停机,通知带班组长确定处理方案。 4.1.3模具使用后的检查 1)模具在使用后,利用机床打开模具型腔,使用工具顶住机床上滑块,在

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清理型腔、检查型腔型面是否损坏、导柱导套是否松动,检查压料、退料机构及刃口是否完好,检查定位件是否正确可靠,检查可见紧固件有无松动;在导滑和工作表面涂油; 2)清理模具安装面并涂油防锈; 2)将模具从机床上卸下,吊运时应稳妥、慢起慢放; 5 定期二级保养 模具的定期二级保养由模具维修工负责。 定期保养是根据模具的技术状态情况进行检修保养,以保持模具精度及工作性能处于良好的状态。 5.1模具定期保养内容: 1)检查上一批未件形状及表面质量有无明显缺陷,是否符合图样要求; 2)清理模具表面、型腔内的油污;清洗导柱、导套、压边圈、导轨、上下模刃口上的油污;3)检查紧固、定位部件状况并对损坏部分进行修理更换、松动部分进行紧固; 4)检查拉延、成形、压料面是否磨损,并对磨损部位进行修磨; 5)检查压料、卸料部件,对损坏部分进行维修、更换; 6)检查导向机构,对损坏部分进行维修、更换; 7)检查平时不可见部位是否有部件存在裂纹、疲劳损坏、磨损、紧固件松动等失效形式,修复或更换; 8)检查冲头、刃口等磨损状况,并对磨损部位修磨、更换; 9)检查模板、模架磨损、变形状况,并对其修复、更换; 10)检查凸、凹模间隙、调整板、退料板等磨损状况,并对其修复、更换; 11)对修复的模具的滑导部位加注新鲜干净的润滑油,型腔及其它部位涂防锈油。

注塑模具维护保养规程与管理规定

注塑模具维护保养规程与管理规定 一、目的: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职责: 2.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注塑技术人员和模具管理人员施行。 2.2注塑领班负责实施和检查督导,主管定期督导。 三、注塑模具的保养内容分为: 3.1生产前模具的保养 3.1.1须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铁锈清理干净,检查模具的冷却水孔是否有异物,是否有水路不通 3.1.2须检查模具胶口套中的圆弧是否损伤,是否有残留的异物; 3.1.3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拧紧等; 3.1.4模具装上注射机后,要先进行空模运转。观察其各部位运行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不正常现象,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顶出行程,开启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等。 3.2生产中模具的保养 3.2.1模具使用时,要保持正常温度,不可忽冷忽热。在正常温下工作,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3.2.2 每天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回针、推杆、滑块、型芯等是否损伤, 要随时观察,定时检查,适时擦洗,并要定期对其加油保养,每天上下班保养两次,以保证这些滑动件运动灵活,防止紧涩咬死。 3.2.3每次锁模前,均应注意,型腔内是否清理干净,绝对不准留有残余制品,或其它任何异物,清理时严禁使用坚硬工具,以防碰伤型腔表面。 3.2.4 型腔表面有特殊要求的模具,表面粗糙度Ra小于或等于0.2cm,绝对不能用手抹或棉丝擦,应用压缩空气吹,或用高级餐巾纸和高级脱脂棉蘸上酒精轻轻地擦抹。 3.2.5 定期清洁模具分型面和排气槽的异物胶丝,异物,油物等,分模面、流道面清扫每日两次。注射模具在成型过程中往往会分解出低分子化合物腐蚀模具型腔,使得光亮的型腔表面逐渐变得暗淡无光而降低制品质量,因此需要定期擦洗,擦洗可以使用醇类或酮类制剂,擦洗后要及时吹干。 3.2.6 定期检查模具的水路是否畅通,并对所有的紧固螺丝进行紧固。 3.2.7 检查模具的限位开关是否异常,斜销.斜顶是否异常。 3.3停机模具的保养 3.3.1 操作离开需临时停机时,应把模具闭合上,不让型腔和型芯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损伤,停机时间预计超过24小时,要在型腔、型芯表面喷上防锈油或脱模剂,尤其在潮湿地区和雨季,时间再短也要做防锈处理。空气中的水汽会使模腔表面质量降低,制品表面质量下降。模具再次使用时,应将模具上的油去除,擦干净后才可使用,有镜面要求的清洗压缩空气吹干后再用热风吹干,否则会在成型时渗出而使制品出现缺陷。 3.3.2临时停机后开机,打开模具后应检查滑块限位是否移动,未发现异常才能合模。总之,开机前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粗心大意。 3.3.3为延长冷却水道的使用寿命,在模具停用时,应立即用压缩空气将冷却水道内的水清除,用少量机油放入咀口部,再用压缩空气吹,使所有冷却管道有一层防锈油层。 3.3.4工作中认真检查各控制部件的工作状态,严防辅助系统发生异常,加热,控制系统的保养对热流道模具尤为重要。在每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都应对棒式加热器,带式加热器,热电偶学用欧母进行测量,并与模具的技术说明资料相比较,以保证其功能的完好。与此同时,控制回路可能通过安装在回路内的电流表测试。抽芯用的液压缸中的油尽可能排空,油

注塑模具维护与保养规范

注塑模具维护与保养规范 注塑模具维护与保养规范 QW360 4/1 如何控制和管理不同的试模申请,制定相应的试模计划,由注塑统一安排试模计划注塑模具维护与保养规则一( 目的: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二( 适用范围:适用模具的维修和保养 三( 定时检查、维护:需由模具维修、上下模人员进行定时保养和检查 1( 每日的例行检查和维护: 1.1 运行中的模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a( 是否有低压锁模保护; b( 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要求至少12小时要加一次油 特殊结构要增加加油次数 c(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松动; 1.2生产正常状况:检查产品的缺陷是否与模具有关; 1.3下机时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防锈处理: 抹干型腔、型芯、顶出机构和行位等部位水份并喷洒模具防锈剂或涂抹黄油 1.4下机后的模具要放在指定地点并作好记录: (1)模具状况:完好还是待修(2)下模时的防锈处理方式 2( 每季的例行检查: 主要是对放置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2.1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 长期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2.2 放回原位并作好记录.

四( 维修注意事项: 1. 非专业维修人员或未经专业维修人员允许,不可自行拆模维修 2生产过程出现小的故障 调机人员可根据情况加以解决如:2.1入胶口粘模:应用铜针在入料嘴处敲出,不可用钢针等硬物敲打模具2.2型腔轻微模痕 可根据型腔的光洁度选择抛光材料.有纹面不可使用砂纸等抛光材料,一般用铜刷蘸钻石膏或金刚砂浆刷洗 由专业维修人员完成2.3产品粘模:一般用热的塑料包覆产品及顶出部位,待冷却后顶出如用火烧注意不要损伤模具表面 3. 专业人员维修模具时,不可随意更改结构,需要更改结构须经质量工程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 4. 保证维修质量,选择合适的设备、材料、工具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最快速度完成 五( 质量记录: 1. 注塑机及模具保养记录表 一、目的: 1.1为规范塑料注塑模的使用和保养,减少模具的损坏,确保产质量满足客户需求二、职责 2.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注塑技术人员2.2注塑领班负责实施和检查督导,主管定期督导. 三注塑模具的保养内容分为: 1.0生产前模具的保养

冲压模具操作规范、日常维护保养

冲压模具操作规范、日常维护保养 一、冲压模具使用操作规范 1、模具在使用前,要对照工艺卡片进行检查,所使用的模具是否准确,是否与工艺卡片一致。 2、操作者应了解模具的使用性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操作方法。 3、检查所使用的模具状态是否完好,使用的冲压材料是否符合工艺图纸要求,防止由于原材料不符合要求而损坏模具。 4、检查所使用的设备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如压力机的行程、压力机的吨位等是否与所使用的模具配套。 5、在安装模具前,把机床(冲床、油压机)工作台面、滑块和模具上、下表面油污灰尘和其他杂物擦拭干净。 6、检查模具在压力机上的安装是否正确,上模体下模体是否紧固在压力机上,模具安装闭合高度是否正确,尽量避免偏心载荷。调整闭合高度时,采用手动、点动的方法逐步调整行程深度,在确认调好之前禁止连车。 油压机在使用时,要每隔一周检测工作台与滑块平行度,如检测出工作台与滑块不平行,则必须找专业维修人员把设备调整设备,反之则会压坏模具,并且,会导致产品不合格。 7、模具安装完后,应检查模具安装底座各紧固螺钉是否锁紧无误,以免损坏模具和机床。正确使用设备上安全保护和控制装置,加工工件过程中工作台面禁止存放与生产无关的任何物品。工作过程中必须定时检查模具状态,如有松动或滑移应及时调整。 8、严格执行车间“三检”制度,使用模具在加工的头几件制品要按工艺卡片图样仔细检查,首件合格后才可以进行批量生产。 9、二人以上进行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并负责脚踏装置的操作。 10、模具高度和机床调整高度需用垫铁的只能放在模具下模板下;确需垫在上模板上的,需经技术人员同意、指导下进行。 11、模具在使用中,要遵守操作规则,在设备运转时,禁止将手伸入模具取放零件和清除残料,在用脚踏开关操作时,手与脚的动作要协调,续料或取件时,脚应离开脚踏开关。每冲完一个工件时,手或脚必须离开按钮或踏板,以防误操作。 12、在工作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模具运转情况,发现异常现象要随时进行维护修理。 13、要及时对模具的工作件表面及活动配合部位进行表面润滑。(如导板、导向、刃口等) 14、模具使用后,要按操作规程正确的将模具从压力机卸下,拆卸模具时,必须在合模状态下进行。清理好工作现场,对模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技术人员反应。 15、要对拆卸后的模具表面进行清理,去除油污灰尘等其他杂物,做到外观清洁、无锈蚀、无油垢,小型工装上架摆放,大型工装指定存放地点摆放,摆放整齐。做好润滑工作,确保工装处于完好状态,工装存放区域需设有存放标识。 16、模具的搬运、吊运过程中应稳妥、慢起、慢放。 17、操作人员不按操作规程操作,造成工艺装备损坏,按照车间经济责任制实施考核管理。 二、注意事项 (1)模具安装使用前应严格检查,清除脏物,检查模具的导向套和模具是否润滑良好。 (2)定期对冲床的转盘、油压机工作台的模具安装底座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上下同轴精度。 (3)按照模具的安装程序将凸凹模在转盘上安装好,保证凸凹模具的方向一致,特别是具有方向要求的(非圆形和正方形)模具更要用心,防止装错、装反。 (4)冲床模具的凸模和凹模刃口磨损时应停止使用,及时刃磨,否则会迅速扩大模具刃口的磨损程度,加速模具磨损,降低冲件质量和模具寿命。 (5)冲压人员安装模具应使用较软的金属(如铜、铝等)制成操作工具,防止安装过程中敲、砸时损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一、目的: 使模具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二、适应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模具的维护和保养的管理。. 三、职责: 定时检查、维护:需由模具维修、操作人员进行保养和检查。 四、程序 (一)模具使用前检查及保养: 1.检查模具的浇注系统是否齐全, 2模具上的零件标示是否齐全, 3.模具的升降机构升降是否灵活,定位销(孔)及顶杆是否变形、磨损 4.对于芯盒模具在安装前要对模具的表面进行清洁,防止模具安装面和射芯机 的工作台面压伤,保证模具在生产中上下安装面的平行度. 5. 芯盒模具安装好后将模具打开,将模具各部分清檫干净,以保证砂芯的质量. (二)、生产中的保养: 1. 模具使用时,导柱和导套要定时加润滑油. 2. 在生产中定期对模具的相应部位和刃口上应多次加润滑油或冲压油 3. 严禁双料冲剪,除冲压材料、润滑油外其它物品应远离作业区域。 4. 刃口型腔内铁粉状物不能滞溜太多,应及时处理滞留物和定期清理废料,生 产结束后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全面的清檫,保证模具的清洁度。 5. 制造过程中,当所生产的产品不符合图纸和《生产作业指导书》要求或有其 它因模具异常时要及时修理。

(三)、使用后模具保养: 1.模具接近、达到模具设定冲裁次数时,由保养人员,班长检查末次产品尺寸 是否稳定,毛边是否正常,以便决定模具是否延续生产或保养维修或报废。 2. 模具长时间使用后必须磨刃口,研磨后刃口面必须进行退磁,不能带有磁性, 否则易发生堵料、带料。 3. 弹簧等弹性零件在使用过程中最易损坏,通常出现断裂和变形现象。采取的 办法就是更换,在更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弹性零件的规格和型号,使其与更换前相同。 4. 模具使用过程中冲头易出现断裂、弯曲和啃坏的现象。冲头和冲套的损坏一 般都用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冲头的参数主要有工作部分尺寸、安装部分尺寸、长度尺寸等。 5. 紧固零件,检查紧固零件是否有松动、损坏现象,采取的办法是找相同规格 的零件进行更换。 6. 卸料零件如压料板、脱料板、顶料装置等。保养时检查各部位的配件关系及 有无损坏,对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并对具体的情况采取措施。 7.检查保养完成后,模具上油防锈处理,按规定办理入库,由模具库统一管理。 (四)定期维护保养 1.由模具管理员年初制定本年度的模具维护保养计划,由部门负责人评审签发。 2.定期针对仓库内的所有模具按照年度计划实施保养,包括除尘,上油及维修等. 3.模具管理员根据<模具台帐>实施模具的统一管理,如发现模具已接近使用寿命期的,应及时提出,经技术、品质、生产等相关评审,实施报废或重新开模.

模具使用、维护保养规程

文件页码:1/2 1.0目的 为了正确使用、维护保养模具,保证产品质量,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特制定本规程。 2.0职责 2.1模具的使用由当班的操作工负责。 2.2模具的保管和清模归使用部门的清模班负责,按各使用部门的模具台帐和 相应的管理规定进行保管和管理模具。 2.3清模和生产的模具安装、拆卸由清模工负责,操作工配合,按《模具拆装操作规程》执行。 3.0模具使用 3.1操作工要严格执行操作、工艺规程和相关规定。 3.2在线模具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将其装配整齐、完整,保证模具完好。3.3往挤出机上安装模具时,必须有清模工到场参与和指导,凡因模具安装,不 妥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清模工负主要责任。 3.4在线模具停运,操作工必须及时对水箱进行清洗。注意污水的排放,不可 混入循环水中。 3.5调整型材接触模具内腔时,只能用铜制或铝制器具。 3.6型材出现问题时,首先要从操作和工艺方面着手解决,不能随意停机清模 或报修。 3.7模具运行时,杜绝向定型套或口模与定型模之间的型材上涂抹任何润滑油 脂和浇冷却水等有害于模具的做法。 3.8保持生产线上模具的清洁无杂物。 3.9停机清模或换模时,待正常生产料全部挤出后要立即趁热拆下机头模具, 趁热清理模具上的残余物料。 3.10模具预热好准备开机时,操作工一定要将模具连接螺栓重新紧固一遍,预 防挤出机背压将模具顶偏或模具间隙漏料。 3.11吊装或几人合抬模具时,必须将吊装环上紧,谨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0模具维护保养 为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无论是在线生产,还是闲置在库,必须进行维护保养,模具在线维护保养由操作工负责,在库维护保养由清模工负责。 4.1在拆装模具时,严格执行《模具拆装操作规程》是重要的维护保养内容。 4.2定期检查易损件,若有损坏应及时更换,保证模具正常使用。 4.3拆装模具必须用专用工具,应小心、认真、精力集中、轻拿轻放,避免损

工装模具维护保养规范计划[技巧]

工装模具维护保养规范计划[技巧] 工装模具维护保养规范 一、目的:使模具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 进行,降低生产成本。 二、适用范围:公司所有模具的维修和保养。三、职责: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模具的保养和模具的维修计划;注塑与硫化工段长负责模具的日常保养;上下模职员进行定时模具状态检查。 四、保养细则 1. 逐日的例行检查和维护: 1.1 运行中的模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要求至少24小时要加一次油,特殊结构要增加加油次数,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松动。 1.2 生产正常状况:检查产品的缺陷是否与模具有关。 1.3 下机时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防锈处理:抹干型腔、型芯、顶出机构和行位等部位喷洒模具防锈剂(防锈剂的喷洒不是越多越好,喷洒较少可能防锈效果不好,喷洒过多导致下次生产时为去除防锈剂而消耗过多的清洗剂,徙增成本)。 1.4 下机后的模具要放在指定地点并作好记录:模具状况(完好还是待修)。 2(每季的例行检查:主要是对放置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2.1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长期(半年以上)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2.2 放回原位并作好记录。 3. 使用前模具的检查 3.1检查模具的标识是否完好清晰,对照工艺文件检查所使用的模具是否正

确; 3.2检查模具是否完整、凸凹模是否有裂纹、是否有磕碰、变形、可见部分 的螺钉是否有松动等; 3.3检查所使用的原材料是否与工艺文件一致,防止因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 损坏模具和设备; 3.4检查所使用的机床是否与模具相配备合理; 3.5 检查模具在机床上安装是否正确,上、下模压板螺栓是否紧固。 3.6 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铁锈清理干净;检查模具的冷却水孔是否有异物,是否有水路不通。 4. 生产中模具的保养 4.1 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是否损伤, 定期对模具导柱、行位等部件进行加油保养, 检查运动部件是否有异常,顶出机构工作是否顺畅无卡滞。 4.2 清洁模具分型面和排气槽的胶丝,异物,油物等,分型面、流道面清扫每日两次;引导梢、衬套、定位梢的给油每日一次。 4.3 检查模具的限位开关、斜销、斜顶是否异常;并对所有的紧固螺丝进行紧固。 4.4模具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则,定时对模具的工作件表面及活动配合面进行表面润滑,及时清理废料; 4.5在工作中,要随时检查模具工作状态,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停机,通知工段长确定处理方案。 5. 停机模具的保养: 5.1 停机之前须先封闭冷却水路,吹净模具内的水路的余水,检查模具的表面是否有残留的胶丝、异物等,将其清理干净后均匀喷上防锈剂。 5.2模具在使用后,利用机床打开模具,使用工具顶住机床上滑块,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清理工作面、检查工作面是否损坏、导柱导套是否松动,检查定位件是否正确可靠,检查可见紧固件有无松动,在导滑和工作表面涂润滑油。

模具定期保养记录卡

模具定期保养记录卡 填表说明:1、此表用于模具定期(一级)保养,由模具维修人员编写,车间工艺员确认,生产部归档保存;按模具保养计划按时保质完成,保养频次按《模具使用维护与管理规程》执行。2、记录栏中“√”表示此项工作按要求实施或完好;“/”表示无此项保养内容;若存在异常情况填写实施记录。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模具编号 工序名称 序号 保养项目 标准 存在问题 实施记录 1 检查制件质量 部件形状及表面质量无明显缺陷,和库存样件相比各部件尺寸精度无降低。 2 清理模具型腔、模具表面的油污、废料 模具表面清洁、无废料、无油污;清洁完后型腔喷防锈油;表面漆层脱落严重时重新刷新。 3 清洗导柱、导套、导板、楔机 构、压边圈、导轨上的油污,重新加注新鲜干净的润滑油 涂油表面清洁、油层均匀;导柱加注机油,导板、楔机构加锂基脂 4 检查紧固、定位部件状况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松动部件进行紧固。 坚固牢靠,定位准确、可靠 5 检查拉延、成形、压料面是否磨损,对磨损部拉补焊、研配、抛光。 拉延、压料面平滑,凸、凹模具及压料面间隙合理。 6 检查压料、卸料部件,对损坏部件进行维修、更换。 压料牢固不偏移,卸料及时、不卡滞、制件无压痕 7 检查导向、斜楔机构,对磨损、开裂的部件进行维修、更换。 导向稳定、活动自如,间隙合理,无偏载、卡滞,斜楔机构同步、接触良好,接触面平滑。 8 检查平时不可见部位是否有裂纹等疲劳损坏 裂纹区补焊加固 9 检查冲头、刃口磨损状况,对磨损部件补焊、刃磨、更换。 刃口锋利,凸、凹模间隙合理 10 检查模板、模架磨损、变形状况,磨损、变形部件进行维修、更换。 用检验平台、红丹粉或高度尺、百分表测定 11 检查翻边模、整形模的凸、凹模间隙及棱线磨损状况、磨损部件进行修复。 凸、凹模间隙及棱线圆角和样件相比无明显变化 12 检查限位机构状况 无缺失、过度磨损,模具工作及收藏状态合理 13 检查气动元件状态 工作正常,部件无缺损 保养人员 保养日期 确认人

模具使用维护保养规范

光能荣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模具使用、维护、保养规范 一、目的: 规范模具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及维护、保养标准,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模具故障率。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光能荣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模具公司注塑车间及外发生产模具和商品模具。 三、内容: 模具使用注意事项: 上模: 3.1.1.1模具必须在注射量、锁模力等技术参数相匹配的注塑机上进行试模、生产。 3.1.1.2模具上模前,应检查顶针板内有无异物掉入,顶针板内顶杆、导柱、斜顶等导滑零部件上有无灰尘等,如有需要清理干净。如模具有热流道系统,应检查热电偶型号及接线方式是否与温控柜相符。要擦拭干净设备动、定模板表面,确保无异物,避免影响模具精度。注塑机顶出杆要安装足够数量,并确认顶出杆高度一致,确保顶出平衡。 3.1.1.3吊装模具时,所用吊环、钢丝绳、行车的承载能力必须大于模具的总重量。模具必须上好锁模片,尤其是三板模具,避免在吊运过程中模板脱开、滑落。吊模具时要注意让模具平衡吊起。 3.1.1.4压模必须用足够数量的压板固定,必须确保模具不会松动下滑。因动模侧重量要大于定模侧,动模侧要比定模侧多上2个以上的压板。要注意压板的垫铁高度要高于模具顶板或底板的厚度,这样才能保证压板压紧后有足够的接触面压紧模具。 3.1.1.5对于有强拉复位的模具,强拉复位杆要注意上平衡,尽量保证上双数的顶出杆,并确认连接螺丝上的一样齐,避免顶针板不平行,顶出复位不顺畅或卡死。 3.1.1.6在调模前要确认模具动作顺序(具体请参照模具使用说明书),尤其是前模侧有抽芯的模具,要确认前模抽芯的动作顺序,按规定的动作顺序开合模,避免出现撞模现象。 3.1.1.7模具针板上和其他滑动部件尤其是前模抽芯,必须接行程限位开关,并检查调整行程开关位置。避免出现动作不到位而开合模撞伤模具。 3.1.2模具温度: 3.1.2.1批量生产前,可以在前后模接热水让模具保持正常试模温度,前模侧一般在40-50o C,动模侧一般在30-40 o C,正常生产时模具必须接上冷却水(有特殊要求的模具除外),避免模具温度过高或前后模温差过大损伤模具。尤其是结构复杂的模具如前模有抽芯、动模侧斜

模具定期保养记录表

P/N 模具编号 Production tine 生产啤数Job order No 工作编号NO.项次Maintenance ltem 保养项目Maintcnance Metl1od 保养方法 Standard 合格标准 Yes 合 格 No 不合格 Solving Mcthod 处理方法记录 1模具表面和模腔内油污、脏物、异物、锈斑及灰尘.用抹布、模具清洗剂擦拭;气枪吹 扫;油石省模 手感清洁、无拉伤、撞伤 2模具灌嘴 清除灌嘴内残留塑胶料;用抹布、模 具清洗剂擦拭表面 灌嘴内孔无残留物,表面光滑3分模表面及各擦破,靠破面 清洁擦破、靠破锈斑;检查有无拉伤 、撞伤无锈斑累渍、及拉伤、撞伤之情况4模具流道口清除流道及浇口处的异物流道表面光滑 5弹簧重点观察,有损坏一律更换使用次数小于设计寿命,外表无损伤6导柱、导套有咬伤、拉伤、变形的修护 能顺利组立、合模 7顶出销、回位销顶针有变形、断裂、划伤的须更换;回位销检查是否回位确实,视具体情顶出销,顶出顺畅,无嵌领回位梢归位确实8顶销板、归位板 顶针板、归位板有无变形。 顶针板,归位板平面度良好 9滑块、斜梢,斜顶出机构斜销有变形需换新,滑块,顶出机构有裂纹或滑动不顺畅,视具体情况维滑块,斜顶出机构滑配良好,斜销无变形 10各成型表面及成型零件成型表面有损伤,划痕视情况维修 成型表面无损伤,划痕,成型零件无 变形11联接螺丝螺丝有损坏或滑丝要更换新的联接牢固,无滑丝现象 12热流道及接线器感温线、加热线漏电测试感温线,加热线异电良好,无漏电现象 13水路保养 检查有无堵塞,漏水现象 水路保持畅通,无堵塞,漏水现象 其它 QF-008-002 Rev.A 保养人: 稽核人: MOLd Maintenance Schedule 模具定期保养记录表 Mold 机种名称 Maintcnance Date 保养日期备注:保养人由工模部技术员保养后填写,并经主管稽核结案存查,如不合格,请注明原因及处理方法。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文件修订履历 一、目的 为确保生产用模治具所在位置及上线生产品质 二、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生的产使用之塑胶模具 三、定义 3-1定期保养:指模具不论使用与否,于规定时间内即时进行保养,如每月、每季或每半年之保养。、 3-2预防保养:指模具生产时数达规定时数时,针对可能损坏之部分,预先保养或更换零件称之,反之未生产之模具必须进行定期保养。 四、作业内容 4-1保管单位 4-1-1模具维修组 4-2当试作送样给客户承认后由工程单位于电脑系统建立模具保管卡资料,关于移会议时提交于制造单位做维护管理之依据。 4-3模具履历卡须载明: 4-3-1模具编号:本公司模具编号 4-3-2客户名称:下单开模客户 4-3-3接收模日期:正式量产之日期 4-3-4管理部门:模具所属部门 4-3-5使用部门:模具使用单位 4-3-6模个穴数:该模具共有之穴数 4-3-7保养周期:生产达一定模数后进行定期保养 4-3-8制造商名称:开模厂商 4-3-9联系电话:开模厂商电话 4-3-10日期:维修、保养之日期 4-3-11项目:即维修或是日常定期保养 4-3-12维修/保养内容:对维修/保养状况描述 4-3-13执行人:维修/保养责任人签名 3-15累计合模次数:从第一次上机到此批定单完成的合模次数 4-4模具排列方式:因考虑模具重量及空间问题,无法完全以模号排列,但尽量顺序排列于架上 4-5模具标示方式:应于模具本身打印,或书写编号并于模具架上标示编号以利于管理 4-6模具保养方法:

4-6-1领出后,生产前要做清洁处理或换模芯 4-6-2生产后入库前要做防锈处理 4-6-3模具使用中若有异常状况须立即反应现场主管,由工程人员协助处理 4-6-4非工程人员之品质改善或客户之工程变更,任何人不得对模具有任何尺寸变更 4-7凡模具新增或移转即应建档列管,并依保养频率建入首次保养日 4-7-1保养完成后应将保养日登录于电脑系统,并列于清单上签名以利审核 4-8模具保养:除日常保养外,另应作预防保养 4-8-1模具预防保养: 1、应于生产每日填报表使用模次记录于“模具日常点检查” 2、每使用三万模次应进行下列预防保养:更换零件为拉杆螺丝、注口。保养重点:顶针油垢清理 3、作业预防保养应登录于电脑系统并列出 4-9模具报废之时机:模具损坏不堪使用且有新模取代时 该机种停产但客户已无往来,通知其取回,未获回应时 该机种停产但客户有往来,获客户同意后可报废时 5-0备注栏:模具状况及注意事项 五、附件: 1、模具档案 2、模具日常点检记录表 3、模具出入库登记表 4、模具维修申请表 5、模具保养计划

夹具模具保养方法与计划

夹具模具保养方法与计划 工装夹具模具管理 一﹑日常使用中的管理方法 1.清洁 清洗擦净,保持清洁。由于工装连续使用,其表面多会残留一些 碎屑,如果不及时清洁的话就会污染产品,造成接触不良。 常用的清洁方法有:规定清洁周期(可以定期,也可以定次);清洁时先用压缩空气吹,然后用抹布檫;必要时用无水酒精和毛刷刷洗。 2.维护 检修加固,确保功能良好。因工装连续被使用,其螺丝会松动, 弹簧会偏位,顶针会不良,因此,需要每班进行基本维护。 维护的方法是:按标准加油,螺丝检查后紧固,需要更换顶针等配件。这些内容在每次接班前或安装工装前需要点检。 3.确认保养状态 查看工装的管理责任者所贴的标签是否有效。 方法是:目视检查,确认标签良好﹑有效;一旦发现过期时要 及时送检或更换,而绝不允许勉强使用。 注:管理责任人应根据工装的好坏,及时在工装上贴明标签。 如:损坏的工装,在其上贴上损坏;需维修的工装,在其上贴上维修,分别注明。 4.每班点检 每班开始工作前先检查工装的状态是否正常。 点检方法是:先目视检查状态;然后,用不良品进行安装检查是否有不良地方;最后确认外观﹑标志以及其他必要的事项。 5.用后归还 工装在使用完后一般都要尽快交还给领出单位,但是,当计划允许时,也可以在本班组或本部门内小范围流动,但一定要做好追踪记录。 二﹑做好工装夹具模具的整顿 原则备忘:减少走动﹑减少寻找﹑易取易放是工具整顿,提升效率的方向。 应重视并遵守使用前能“立即取得”,使用后能“立刻归还”的原则。 (1)应充分考虑能否尽量减少作业工装的数量。

(2)考虑能否将工装放置在作业场所最接近的地方,避免取用和归位时过多的步行和弯腰。 (3)在“取用”和“归位”之间,须特别重视“归位”。 (4)要使工装准确归还原位,最好以复印图﹑颜色﹑特别记号﹑嵌入式凹模等方法进行定位。 三﹑给夹具模具定位加标示 夹具模具的放置,除了要让每一副夹具模具,有固定的放置场所之外,如何让使用者能轻松地找到他们所要的模具,以及用完后,又能迅速物归原处,都是同等的重要。 在规划夹具模具的放置时一定要掌握住5S中“整顿”的原则,即“定位”加上“标示”。 定位就是替每一副模具安置一个固定位置,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般的夹具模具都有相当的吨位,有了固定的位置之后,不但可以偏于存储,同时,更可减少搬运﹑寻找的机会;具体可以根据夹具模具的功能﹑客户﹑产品等原则来决定一副夹具模具放置的位置。 标示就是同时要把夹具模具的代号,写在夹具模具本身以及夹具模具的存放位置上,字要写在面对通道的这一面。 四﹑制作模具履历表 从外观上来辨识模具,很难掌握其实际状况,如模具的冲钲是否该换,该模具已经生产了多少个零件﹑模具的使用寿命是不是快到了等等。所以应为每一副模具建立“模具履历表”并详细记录,如此一来就能掌握模具的状态了。 模具履历表正面 编号: 模具履历表反面

注塑模具保养计划表_模具维护保养计划

注塑模具保养计划表_模具维护保养计划 合肥松亚模具维护保养计划为延长公司模具的使用寿命,生产更多的产品,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制订如下保养计划:一、装模时的检查、维护 1、装模前要对模具的上下表面进行清擦,保证模具安装面和压机工作台面正确配合。 2、模具装好后将模具打开,将模具导向机构,模腔表面清擦干净,以保证制件的质量。 3、对模具各滑动部份进行润滑或涂抹润滑脂。 4、检查、维护侧护板,清理冲孔废料道、孔。 5、检查模具安全侧销、安全螺钉等安全件,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更换。 二、生产中的保养 1、定期对拉延模的压料圈、圆角、修边模的刀口部位、翻边刀块部分进行涂油润滑。 2、定期对修边冲孔模小孔的废料道进行清理。 3、经常观察、感觉模具在生产时使用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及时排除。故障排除后再进行生产。 三、生产后的保养 1、生产结束后要对模具进行全面的检查。

2、对模具进行全面的清擦,将模具内的废料、杂物清理干净,保证废料盒中无废料。 3、将模具的使用发现的问题作如实地反馈,并在交接单中做好记录或通知修理人员经行修理。 四、模具的一、二级保养 1、模具的一级保养由生产操作人员进行。保养的主要内容为清擦、润滑和检查。 2、模具的二级保养工作由模修人员完成,并根据保养情况做好记录。二级保养的主要内容: a、对模具的圆角拉毛部位进行抛光,如果出现压坑要对模具研配。 b、对检查发现有问题的导向零件进行修理、恢复。 c、对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刀口崩刃和刃口塌陷处进行补焊、修复。 d、对损坏、失效的弹簧等弹性零件进行更换(注意弹簧的规格和型号)。 e、对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冲头折断、弯曲和啃坏及损坏的冲套进行更换。 f、检查紧固零件是否松动、损坏。如有,则进行更换。 g、检查压料板、卸料板是否损坏,如有对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 h、检查气动系统有无渗漏;如有,则进行修复、更换。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管理规定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1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模具管理。 2目的 使模具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3职责 班长负责实施和检查并做好记录,设备主管每月定期检查。 4模具保养内容 4.1 生产前模具的保养 4.1.1 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清理干净;检查注模油路,吹模水路是否有异物,是否堵塞不通。 4.1.2 检查模具热流道的配合,是否有残留的异物。 4.1.3检查并紧固所有螺栓和螺母。 4.1.4 模具装上注吹机后,要先进行空模运转30分钟,观察其各部位运行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不正常现象。活动部位如导柱、滑块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开启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等。 4.1.5 生产前用浓度为75%的酒精对芯棒进行擦拭消毒。检查后并填写《模具维护保养记录》。 4.2 生产中模具的保养 4.2.1 模具使用时,室温要保持正常温度,不可忽冷忽热。在正常温度下工作,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4.2.2每天目测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滑块等是否损伤, 要随时观察,定时检查,适时擦洗,并每周定期对其加油保养,以保证这些滑动件运动灵活,防止紧涩咬死。目测检查芯棒是否有损伤,如有,应立即停机更换芯棒。 4.2.3每次合模前,均应注意,型腔内是否清理干净,绝对不准留有残余制品,或其它任何异物,清理时严禁使用坚硬工具,应使用压缩空气吹。 4.2.4 检查模具分型面有无胶丝、胶片、异物,并检查注模油路与吹模水路,是否有漏油漏水现象。检查后并填写《模具点检表》。 4.3 停机后模具的保养

4.3.1完成生产订单需停机时,应把模具闭合上,不让型腔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损伤,停机时间预计超过24小时,要在型腔表面喷上食品级润滑油。模具再次使用时,应将模具上的油去除,擦干净后才可使用。 4.3.2 为延长冷却水道的使用寿命,在模具停用时,应立即用压缩空气将冷却水道内的水清除,用少量食品级润滑油放入吹模水道口,再用压缩空气吹,使所有冷却水道有一层保护油层。 4.3.3停机后须检查模具的表面是否有残留的胶丝,异物等将其清理干净,并检查模面、镶块是否漏水。检查后并填写《模具维护保养记录》。 4.4 闲置模具每季度的例行检查 主要是对放置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4.4.1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长期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4.4.2保养后放回原位并填写《模具维护保养记录》。 4.5 模具的存放 设专人管理,并建立模具档案。存放模具应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同时应注意防腐蚀,防尘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