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核桃蒲壳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化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 (一)

山核桃蒲壳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化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 (一)

山核桃蒲壳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化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 (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资源的浪费日益增加,对自然环境的

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需要积极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化生产

的工作。本文将就山核桃蒲壳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化生产的可行性进

行研究。

一、山核桃蒲壳资源分析

山核桃是一种珍贵的经济作物,蒲壳是山核桃的外壳,外壳可以制成

炭并应用在多种领域。山核桃蒲壳属于生物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含氧、氮、硫等元素,其灰分含量也较高。这些特点决定了山核桃蒲壳在生

物质能源、生物质化学产品、土壤改良剂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二、山核桃蒲壳资源利用形式

1.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能源是山核桃蒲壳得到广泛利用的方案之一,将山核桃蒲壳炭

化后,可以获得高品质的生物炭,利用生物炭生产的能源可以替代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用于发电、供热等。

2.生物质化学产品

山核桃蒲壳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可以用于生产生物基化

学品。将山核桃蒲壳转化为生物基化学品可以替代化石燃料的化学品

制造,从而实现生态化学工业的发展。

3.土壤改良剂

山核桃蒲壳中含有的丰富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可以通过堆肥等方式应用

于土壤改良剂的制作,并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

三、可行性分析

1.资源条件

山核桃蒲壳资源非常丰富,是一种很好的可再生资源,其开发利用潜

力巨大。据调查,中国山区的山核桃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山核桃蒲壳

的产出也不断增加,但是目前存在大量的废弃,没有充分利用这些资

源的状况。

2.技术条件

目前山核桃蒲壳的应用方式较为有限,许多的应用领域,如生物质能源、生物基化学品等都需要特殊的技术支撑,但是其潜在的应用前景

非常广阔,只要有足够高的技术支撑,就可以将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3.社会经济条件

山核桃蒲壳的资源循环利用可以实现由废弃物到能源、化学品、土壤

改良剂的转化,并在生产、就业、环保等方面带来多重效益,具有很

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四、结论

综上所述,山核桃蒲壳资源的循环利用和产业化生产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需要继续发展相关技术以及加强政策环境的支持,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希望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在该领域有更多的投入,积极开发利用山核桃蒲壳资源,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做出贡献。

核桃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三篇

核桃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三篇 篇一:XX县核桃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XX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到20XX年,全县泡核桃种植面积达39.7万亩,核桃产量达5561吨,约占大理州的40%,全省的1/7,产值达8340多万元。种植和管理达到了区域化、集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核桃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3.8%,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7%。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800余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581元的50.6%。农民人均核桃收入是1985年的44.7倍。核桃已经成为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支柱。全县有2万多人通过大力发展核桃摆脱了贫困,一些农户率先进入了小康行列。核桃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核桃系列产品的开发和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构建核桃产业链的指导思想 XX核桃产业链构建过程中,要树立:①系统思想,将全县作为一个系统,以核桃产业为核心,带动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②循环经济思想,充分利用核桃深加工后的剩余资源制造成多种绿色环保产品。③产业经济思想,充分联合协会、公司、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构建XX核桃产业链必须针对XX县核桃的资源优势和品质优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系统思想、循环经济思想、产业经济思想和相关的经济学理论作指导,对XX核桃产业链的形成进行科学研究,使XX由现有的核桃种植基地向“核桃种植基地+核桃加工基地+核桃产品集散地”发展,通过产业链的构建

促使XX经济腾飞。 三、实施产业化运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特色农业的发展将产生新的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核桃位列世界四大著名坚果之首,营养极其丰富,有“营养宝库”、“浓缩营养食品”之称,尤其蛋白质、钙、磷和其他矿物质含量之丰富,是其他果品不能比拟的。XX县地广人稀,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特色核桃的优势和潜力。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等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核桃种植成为XX林果业发展的重点。 XX县地处偏远,经济状况较为落后,培育县域经济支柱产业,构建特色核桃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高度统一,是核桃产业化运作要实现的根本目标。发展核桃产业能够: ①提高农民收入。 ②增加城镇就业岗位。 ③增加财政收入。 ④以核桃为支柱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⑤加快小康建设步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建立核桃产业链已具备基本条件: ①XX县现有核桃种植面积39.7万亩,年产量达5561吨,现有的核桃产量以及周围县份核桃种植基地的建设,为核桃深加工产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原材料保证。

干果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干果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我区地处山区,境内多山地、溪河,气温湿润温和,土壤肥沃,适宜生长。近10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从通过集体建基地引导到鼓励农户规模发展,形式由零星分散、小片栽种到连山连坳,几百亩连片,到年,全区干果面积达到了10万亩,其中基地8.5万亩,核桃基地1.5万亩,干果产量从年的44吨提高到年的1107吨(其中721吨,核桃386吨),年产值达到了800万元。但是,由于疏于管理,面积虽然大,但单产却很低,农民无法从中获取更多更稳定的收入。为此,笔者结合近几年的调查,剖析了我区干果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以下相应对策。一、我区干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一)我区干果产业

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我区是、核桃等干果的主要产区,我区除高海拔山区外,均有野生以及山核桃分布,农民在生产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嫁接和栽种管理经验,“小”、“山核桃”市场供不应求。栽培的品种主要为、茅栗、红毛早、青毛草、桂花香、乌壳栗和浅刺大等,核桃品种主要为山核桃、新疆薄壳核桃等。目前,我区已建干果基地10万亩,产区主要分布于、、、、等乡镇,实际收益面积6万亩以上,年可生产干果近2000吨,年均产值可达到1000万元以上,干果生产已成为我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是,我区干果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生产条件差。我区、核桃多栽植在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基础设施脆弱,抗灾避灾能力低,不便于管理和采收。二是单产低。由于管理水平较低,多为粗放经营,干果产量低而不稳,全区平均仅在10?20公斤左右,核桃单产更低。三是基地重建轻管。病虫为害严重,粗放、不科学的经营管理造成树势衰弱,

山核桃蒲壳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化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 (一)

山核桃蒲壳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化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 (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资源的浪费日益增加,对自然环境的 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需要积极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化生产 的工作。本文将就山核桃蒲壳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化生产的可行性进 行研究。 一、山核桃蒲壳资源分析 山核桃是一种珍贵的经济作物,蒲壳是山核桃的外壳,外壳可以制成 炭并应用在多种领域。山核桃蒲壳属于生物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含氧、氮、硫等元素,其灰分含量也较高。这些特点决定了山核桃蒲壳在生 物质能源、生物质化学产品、土壤改良剂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二、山核桃蒲壳资源利用形式 1.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能源是山核桃蒲壳得到广泛利用的方案之一,将山核桃蒲壳炭 化后,可以获得高品质的生物炭,利用生物炭生产的能源可以替代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用于发电、供热等。 2.生物质化学产品 山核桃蒲壳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可以用于生产生物基化 学品。将山核桃蒲壳转化为生物基化学品可以替代化石燃料的化学品

制造,从而实现生态化学工业的发展。 3.土壤改良剂 山核桃蒲壳中含有的丰富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可以通过堆肥等方式应用 于土壤改良剂的制作,并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 三、可行性分析 1.资源条件 山核桃蒲壳资源非常丰富,是一种很好的可再生资源,其开发利用潜 力巨大。据调查,中国山区的山核桃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山核桃蒲壳 的产出也不断增加,但是目前存在大量的废弃,没有充分利用这些资 源的状况。 2.技术条件 目前山核桃蒲壳的应用方式较为有限,许多的应用领域,如生物质能源、生物基化学品等都需要特殊的技术支撑,但是其潜在的应用前景 非常广阔,只要有足够高的技术支撑,就可以将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3.社会经济条件 山核桃蒲壳的资源循环利用可以实现由废弃物到能源、化学品、土壤 改良剂的转化,并在生产、就业、环保等方面带来多重效益,具有很 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四、结论

(2023)山核桃蒲壳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化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一)

(2023)山核桃蒲壳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化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一) 申请立项:山核桃蒲壳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化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背景 •山核桃是一种常见的经济作物,但其果壳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往往被随意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进行山核桃蒲壳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化生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 •本项目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山核桃蒲壳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同时,通过研究产业化生产的可行性,促进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容 •研究山核桃蒲壳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确定其可行利用的方向。•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山核桃蒲壳的加工与利用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评估产业化生产的技术可行性及经济效益。•撰写技术报告,向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信息,推进山核桃蒲壳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化生产的推广。 研究意义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推广研究成果还可以对山核桃产业进行技术升级,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预期成果 •本项目的成果将包括技术报告及实验成果等。 •技术报告将向政府和企业提供推广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议。•实验成果将为山核桃蒲壳资源的可行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团队 •本项目将由多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展。 •团队成员将包括化学、材料、机械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及研究生等。 预算和时间安排 •本项目预算约XX万元,时间安排为XX年。 •具体预算和时间安排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结语 •本项目将有力推进山核桃蒲壳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化生产的研究,有望为产业升级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如果本项目能够获得立项,将会在相关领域掀起有益的研究热潮,也会促进企业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双优企业。 参考文献 [1] 陈立新, 黄建朝, 李世谦. 果壳种皮物化特性及其在生物质能源 中的应用[J]. 食物与发酵工业, 2011, 37(01):135-138. [2] 马玉娥, 张宇, 郭伟平, 等. 山核桃外壳高效污染物吸附剂制备 及性能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2(3):369-374. [3] 王晓敏, 何勇. 果壳蒸气活化技术及其在能源转化中的应用研究 进展[J]. 材料导报, 2018, 32(11):24-30. 作者信息 •申请人:XXX •联系电话:XXX •邮箱:XXX ——————- end ——————-

山核桃外果皮化学成分分析及应用研究进展

山核桃外果皮化学成分分析及应用研究进展 陆冰;陆飞 【摘要】More than 60 chemical compositions were extracted from epicarp ofCarya cathayensis so far, among them, over 20 had potential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 Effective bioactive constituents were mainly alkaloids, anthraquinones, flavonoids, phenolics and acids, and could be applied for antibacterial, antioxidant, analgesia, anti-tumor and dyeing etc. Further studies were advices to extract methods, experiments on effective constituents for anti-tumor and pharmacologic action.%目前为止,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外果皮中提取的化学成分达60种多种,具有应用潜力的有效成分20多种,主要为生物碱类、醌类、黄酮类、酚类和酸类等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镇痛、抗肿瘤及染色等作用.但是,化学提取手段仍需不断地深入研究,同时,缺少对于抗癌用途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系统实验. 【期刊名称】《浙江林业科技》 【年(卷),期】2016(036)006 【总页数】5页(P78-82) 【关键词】山核桃;外果皮;化学成分;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陆冰;陆飞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湖州湖化有限公司,浙江湖州 313000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摘要传统的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具有不可再生性,面临着枯竭,农林废弃物作为生物质资源的一部分,不加以利用就是污染源,合理利用就是可以再生的取之不尽的资源,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简要阐述了农业废弃物的特性、研究利用现状,并就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农业废弃物;处置;资源化利用;现状;展望 农业废弃物是指农业生产和再生产链中资源投入与标的产出在物质和能量上的差额,是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和能量流失份额。农林废弃物是农业和林业生产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数量巨大,具有可再生、再生周期短、生物降解、环境友好等优点,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1]。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作物产量提高、畜禽养殖量增加、农产品加工产业快速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不断展开,农业废弃物总量和种类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农村青壮年劳力的流失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土地流转已大势所趋,对于可用作燃料和肥料的农业废弃物利用率越来越低,导致农业废弃物随意遗弃的现象日趋严重。 1 农业废弃物的主要特点及处置现状 我国农业废弃物主要由4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养殖业废弃物、种植业废弃物、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加工业废弃物[2]。养殖业废弃物包括畜禽粪便和栏圈垫物等;种植业废弃物包括农田、食用菌种植及果园残留物,如作物的秸秆、菇渣、蔬菜的残体或果树的枝条、落叶、果实外壳等种植业废弃物;农村生活垃圾包括农村居民生活废弃物,如人粪尿和生活垃圾等;农业加工业废弃物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后的剩余物,例如稻壳、麦麸、玉米芯、锯末、秸秆、树皮、果壳、蔗渣、畜禽粪便、菇渣、酒糟渣、中药渣等,来源于动植物,主要是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目前,我国每年畜禽粪便产生量约25亿t,农业生产中植物性废弃物排放量逾20亿t,而浙江省畜禽规模养殖巨大,仅生猪饲养量就高达3 150万头,占肉类(畜禽)总量的76%,且规模化饲养量达70%以上,估计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量高达3 500万t左右,仅浙江省每年农业生产中植物性废弃物总量约1 000万t,仅瓜果蔬菜的设施栽培面积已近13.33万hm2,产生植株残体逾500万t;作为浙江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的食用菌年产约70万t,每年约有50万t食用菌生产废弃物,其中丽水地区食用菌产业产生的菌菇渣约25万t;农产品加工废弃物更是量大面广,各地均有分布。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食用菌栽培菇渣及农产品加工等农业废弃物产生量大且比较集中,其中富含有机物和多种矿质元素,而氮、磷、钾等植物需求的养分较高,并具有一定的持水、透气和吸附能力,这些有机废弃物利用率不到30%。浙江省农林废弃物数量多、利用方式简单、利用效率低,农林废弃物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传统生产模式的稻油秸秆,由于二茬种植间隔时间短、还田效果差、劳动力成本高等原因,废弃物往

【真题】2023年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解析(B卷)

【真题】2023年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解析(B卷) 材料一 2022年本应是L县山核桃丰产的大年,但由于高温干旱,产量只是略有增加。虽然产量受影响,但效益却创下了新高。 多年来,L县山核桃产业生产主体众多,很多是家庭作坊,质量参差不齐,以次充好并不鲜见。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山核桃销售市场的监管,但收效甚微。“为此,我们决定制定统一的标准,鼓励、引导、带动企业执行这个标准。”县农业农村局周局长介绍。 2021年,L县发布“天目”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覆盖包括山核桃在内的众多农产品。县政府委托省山核桃产业协会牵头制定并发布“天目”山核桃系列标准,标准起草人之一、省山核桃产业协会蔡秘书长说:“在山核桃领域20个标准中,我们这次制定的标准是最高的。” “要获得‘天目’品牌使用授权,企业需要申请,产品要符合我们的标准。”周局长说。目前已有8家山核桃企业获得授权,L县太康炒货食品厂就是其中之一。“现在,我们有两款产品用了‘天目’品牌。”梁厂长说,“这两款山核桃的品质是我们产品中最好的。”获得“天目”品牌使用授权后,梁厂长感受最深的是品牌推广的力度大大提升。“‘天目’需要好的产品来支撑,我们也需要‘天目’这个公共品牌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 “市场监管部门会不定期抽查,如果授权企业的‘天目’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将撤销授权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在一定时间内禁止该企业再次申请。”周局长表示。 L县山核桃加工企业有280多家,年加工能力3万吨,光是龙水镇就聚集了170余家炒货食品加工产业链企业。但这些企业大多是给品牌企业代加工,尽管做自己品牌的也有,然而规模、名气都不大,没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蔡秘书长说:“为品牌企业做代加工利润薄,只有更多品牌企业成长

林下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

林下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 林下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报告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4、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二、林下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生活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林下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林下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1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涵盖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升林地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 2021年3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大力推进山地林业和林下经济”,助推山地农业现代化建设,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为深入了解全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省统计局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遵义市汇川区,黔东南州凯里市、三穗县、天

柱县、锦屏县、雷山县等地,实地走访调研林下种植、林下养殖以及林下采集经营主体的产品加工、储存、销售、效益等情况,并积极联系省林下经济专班,深入了解全省林下经济发展特点及方向,综合实地调研及行业发展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一)国内总体情况 201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鼓励各地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2019年,全国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6亿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超过9000亿元,从业人数超过3400万。2019年,林下经济总产值达500亿元以上的省份有9个,过百亿元的省份达15个,江西、广西林下经济总产值超过千亿元。2020年11月,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各地开展林下经济提供了遵循,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加快推进。 (二)先行省份经验 1.江西模式。 自然条件优越。江西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盆地、谷地广布,具有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森林植物群落,素有“六山一水两分田”之说。2020年,江西森林覆盖率达63.1%,森林资源丰富。政策科学指导。2017年12月,江西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基于资源禀赋和经营传统,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打造六大林下经济产业(油茶、竹类、香精香料、森林药材、苗木花卉、森林景观利用),完善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金融制度创新。江西将发展林下经济列入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服务林业发展范畴,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市场应用机制,打造“两山银行”“湿地银行”“森林银行”等绿色金融服务中心,通过资本赋能和市场化运作,推动生态资源变现。发展成果显著。2020年,江西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3934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达2034亿元,亩均产值达5170元,总产值位居全国首位。

云南省天敌昆虫应用研究进展

云南省天敌昆虫应用研究进展 刘仪君;夏举飞 【摘要】随着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以天敌昆虫释放为主的生物防治技术备受关注.本文概括归纳了云南省重要经济树种(作物)的天敌昆虫种类和分布,分析讨论了云南省天敌昆虫的规模化生产、释放技术和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在天敌昆虫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7(000)014 【总页数】5页(P129-133) 【关键词】害虫;天敌昆虫;生物防治;云南省 【作者】刘仪君;夏举飞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云南省滇中新区综合管理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76 云南省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类群最集中、最具有研究意义的地区之一,其多样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种类[1-3],同时病虫害问题较其他省区也更为复杂[4]。云南省有害生物灾害发生频繁,重大病虫害种类多,危害较重。根据统计,2015年云南省有害生物危害面积46.24万hm2,其中,虫害发生面积36.51万hm2,占总危害面积的比例高达78.96%[5]。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

强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利用生物防治技术逐渐成为减少和替代化学农药使用的一种重要方法[6]。天敌昆虫是自然界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害虫的自然 调节因子之一。因此,其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目前,云南省天敌昆虫的研究进展处在起步阶段[1],如何合理利用丰富的天敌昆虫资源,大力 发展生物防治技术,是摆在农林业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据统计,云南省昆虫总数约13 000种,约占全国的25.5%,且天敌昆虫种类多样,分布较广[7]。1950—1980年,在云南省发现的昆虫新种和新亚种逾560种,占全国同期发现新种的46%。云南省天敌昆虫资源也十分丰富,早期发现表明,云 南省稻田主要害虫天敌资源达339种,是当时全国发现稻田害虫天敌种类较多的 省份之一,且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在当时占全国首位[2]。目前,云南省天敌昆虫 种类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大面积种植的树种(作物)上,如云南松、华山松、茶树、烟草、核桃、美国山核桃、板栗、油橄榄、澳洲坚果、咖啡、蔬菜等,调查地域主要集中在滇中、滇西和滇南地区。经文献整理,云南省共记载寄生性天敌昆虫2 目20科117种,见表1;捕食性天敌昆虫10目26科198种,见表2[7-20]。 由于云南境内植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加之海拔、地形等的差异性,已知天敌昆虫的种类将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增加。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云南省相关研究工作者就尝试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害虫[2,21],但是目前仅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肿腿蜂(Sclerodermusspp.)2种寄生性天敌昆虫在农、林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也最 具有代表性。 2.1 烟蚜茧蜂 云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烟草种植和加工基地,烟蚜十分猖獗。烟蚜茧蜂是寄生于烟蚜的一种优势寄生蜂,已成功地应用于防治大棚蔬菜上的多种蚜虫[22]。自1998年开始,玉溪地区通过寄主烟株培育、烟蚜接种和茧蜂繁育(即成株繁蜂法)的方法,

碧根果可行性研究报告627

里下河地区立地条件下碧根果规模化种植可行性报告 一、立项依据 1.项目背景与意义 前瞻: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建成800个油茶、薄壳山核桃(碧根果)、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生产重点县,木本油料树种种植面积从现有的0.08亿公顷,发展到13亿公顷,年产出木本食用油150万吨左右。业内专家指出,推动茶油、山核桃油、橄榄油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有利于减少我国食用油对外依赖存度,确保国家粮油安全。同时,木本油料是优质的食用植物油,对于促进人们身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木本油料产业的推动发展,符合国家十三五期间大力支持健康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 2.碧根果功能介绍 碧根果Carya illinoensis Koch。又名美国薄壳山核桃或长山核桃,长寿果、,是胡桃科山核桃属植物。原产美国和墨西哥北部,是世界著名的干果树种之一,其坚果个大、壳薄、出仁率高、取仁容易、产量高。种仁营养丰富,每100g种仁中平均含蛋白质11.4g,脂肪74.4 g,碳水化合物10.7 g,适于生食、炒食或制作糕点、保健食品或面包、糖果等食品的添加材料,其果仁色美味香、无涩味、美味可口,食用后容易消化吸收。碧根果亦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种仁是榨油的好原料,种仁含油率达7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7%,其中油酸75.1~76.1%,亚油酸17.4~20.0%,比橄榄油还高,是一种健康保健的高级食用油。长期食用碧根果可具有明显的降血压、降胆固醇、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减少癌症发病率的功效,所含的抗氧化剂,类似于红葡萄酒,长期食用,明显提高人体血液中的γ–生育酚

反季节无污染食用菌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反季节无污染食用菌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一、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1、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2、上一年度财务情况; 3、近三年来各类项目实施情况; 4、近三年来基地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情况; 5、所获(政府、部门)荣誉情况; 6、基地产品在xx主城区直供、直销、配送情况。 二、制约基地发展的主要因子和瓶颈问题分析 1、基地受灾情况及抗风险能力; 2、制约基地发展的主要因子及瓶颈问题。 三、主要建设内容 1、项目建设地点和实施计划; 2、项目建设具体内容、数量、主要参数、规模情况(按各项工程分项表述); 3、项目建设具体技术方案; 4、产品销售计划,2012年在xx主城区新开设基地产品直供直销点和向xx 主城区单位及市民配送计划。 四、资金投入概算 1、项目总投入规模、资金筹措方案; 2、项目资金具体使用内容与分项建设资金来源明细; 3、市补资金使用重点与补助环节。 五、保障措施 1、项目实施小组成立情况; 2、有关技术支撑情况; 3、项目资金账户和档案管理情况。 六、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3、生态效益。 七、附图 基地区位图和平面图(四至图)一、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1、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xx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金130万元。合作社负责人帅胜杭2007年到外地学习食用菌种植经验,自2008年以来开始在家乡——xx昌北山区种植香菇,从小规模种植到2009年建立了20亩香菇种植基地。为带动当地农民致富,2009年成立了由83户农户参股的xx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帅胜杭通过几年的摸索已经积累和掌握了食用菌种植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始结合实际自主创新。从2009年开始进行研究创造性地将当地农业废料——山核桃蒲、壳作为培养基,创立了将菇棒进行高温消毒实现无病虫害不喷洒农药培植技术,创立了高山低温反季节种植香菇技术,将废弃菇棒回收做有机肥的循环利用模式。2010年将该技术推广,带动了83户农户种植。生产的香菇产品由于无污染纯绿色、品质高深受欢迎,供不应求。 2、上一年度财务情况 合作社2010年度香菇产量30万棒,实现销售收入155万元,创利62万元;2011年预计栽培生产香菇100万棒,可达产值500万元左右。现有总资产150万元,固定资产80万元。 3、近三年来各类项目实施情况 2011年合作社承担了xx市生态农业建设示范项目“利用山核桃壳高山栽培反季节香菇示范项目”(项目编号2011041)。项目建设已经完成:建成了40亩示范香菇种植园,向周边新桥、淤潜、宁国等地村民推广种植面积100余亩;添置设施大棚3010㎡,菇棒加工(粉碎木屑)场325㎡,保鲜冷库1座91立方,简易工房30㎡。购置小

笋材两用毛竹生态林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2项目单位概况 (3) 1.3研究范围及编制依据 (3) 1.4问题与建议 (5) 第二章项目的背景、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5) 2.1项目建设背景 (5)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1) 第三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12) 3.1市场现状分析 (12) 3.2营销策略、方案和模式 (20) 3.3市场风险分析 (21)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与场址选择 (22) 4.1建设条件 (22) 4.2建设地点选择 (24) 第五章技术设计方案 (25) 5.1项目建设原则 (25) 5.2技术路线及流程图 (26) 5.3树种选择 (27) 5.4毛竹栽培技术 (30) 5.5栽培技术要点 (39) 5.6建筑方案 (41) 第六章环境建设与保护 (42) 6.1环境保护执行的依据及标准 (42) 6.2环境影响评价 (42) 6.3环境效益综合评价 (44) 第七章节能、安全卫生与消防 (44) 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44)

7.2劳动安全卫生 (47) 7.3消防 (48) 第八章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50) 8.1项目组织机构 (50) 8.2人力资源配置 (51) 第九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51) 9.1项目管理 (51) 9.2项目实施进度 (52)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3) 10.1投资估算依据及范围 (53) 10.2建设投资估算 (54) 10.3流动资金估算 (54) 10.4资金筹措 (55) 第十一章工程招标方案 (55) 11.1总则 (55) 11.2招标内容 (56) 第十二章效益分析 (57) 12.1财务评价的依据和原则 (57) 12.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 (57) 12.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58) 12.4财务评价 (60) 12.5财务评价结论 (61) 12.6财务评价结论 (61) 第十三章社会效益分析 (62) 13.1农业产业化经营 (62) 13.2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 (64) 第十四章结论和建议 (65) 14.1结论 (65) 14.2建议 (6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