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解析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解析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解析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解析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解析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地铁作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地铁火灾的发生率及严重的损失同样令人担忧。

地铁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还会造成城市的大面积交通堵塞,因此对地铁火灾事故的分析及预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详细分析国内外地铁火灾案例的基础上,从扑救难度大、疏散难度大、火灾烟雾中的潜在危险性三大方面剖析了地铁火灾特点,从地铁管理、列车材料等方面分析了地铁火灾的成因。通过对国外预防地铁火灾措施的学习,再针对我国地铁现今存在的消防问题,从控制可燃材料、加强消防设施、保证火灾时地铁的通风以及地铁火灾预案的设计、地铁管理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地铁预防火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地铁火灾;事故分析;预防对策地铁火灾事故分析Abstract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increase, the MTR as a means of transport people to the importance of travel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people. However, the incidence of subway fire and severe loss of the same cause for concern.

Subway fire accident will not only result in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but also resulted in large cities, traffic congestion, subway fires and therefore th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subway fire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ubway fire from three aspects: difficult to fight, difficult to evacuation, and the potential risk in fire smoke ; analyses the cause of a subway fire from two aspects such as subway

management and the train materials. By learning from fire prevention measures aboard, and aimed at the existence fire safety problems at home today, this paper also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it such as the control of combustible materials, the strengthen of fire Facilities,the assurance of Subway fire ventilation, as well as MTR subway fire plan design, and the MTR management system etc.

Key words: Subway fire; Accident analysis; Preventive measures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地铁火灾事故的特点 2

地铁发生火灾时的特点 2

疏散难度大 2

氧含量急剧下降 3

发烟量大 3

排烟排热差 3

火情探测和扑救困难 4

人员疏散困难 4

第二章地铁火灾事故的原因分析 5

地铁火灾的原因 5

人的因素 5

物的因素 5

环境的因素 6

管理的因素 6

我国地铁存在的消防问题 7

地铁设计方面 7

地铁消防安全管理方面 7

国内外地铁火灾事故统计分析 8

国内外各城市地铁火灾事故统计 8

地铁火灾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9

第三章地铁火灾事故的预防对策 11

硬件设施方面 11

内部建设与装修选用不燃材料及新型防火材料 11

设置防火防烟分区及防火隔断装置 11

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 11

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12

设置足够的应急照明装置和疏散指示标志 12

软件管理方面 13

教育因素 13

管理因素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绪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进入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为代表的国内大城市,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促进城市协调发展的目的出发,分别修建了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线路,为城市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一种更为快捷的交通方式,它以其大的运量、舒适的环境及快速运行等特点备受城市人民的青睐。

但是近年来,世界一些国家、地区地铁相继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了群死群伤的严重灾害。如2006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发生特大火灾,造成196人死亡、147人受伤的惨剧;1995年10月28日,一场火灾的悲剧发生在阿塞拜疆巴库地

铁,这场火灾导致了289名乘客丧生,265人严重受伤。当今各国对地铁火灾的特点都进行了广泛深人的研究,在防排烟设计方面更是尤为重视,但现今关于地铁火灾的研究中对地铁火灾事故成因的研究是少之又少,要想更好地防范地铁火灾就要从火因调查出发,通过以地铁火灾特点的研究为基础对火灾成因进行分析,达到消除地铁火灾隐患,预防地铁火灾发生的目的。

第一章地铁火灾事故的特点

地铁发生火灾时的特点

地铁是通过挖掘的方法获得的建筑空间,隧道外围是土壤和岩石,只有内部空间,没有外部空间,不像地面建筑有门,窗与大气连通,仅有与地面连接的通道作为出人口。由于地铁隧道存在上述构造上的特殊结构,与地面建筑相比,发生火灾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客流量大

上海己建成运营的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和明珠线,全长65 km,日均客流总量为100万人次,其中,地铁人民广场站日均客流量为25万次,地铁的满载率和单车运行均居世界第一。在地铁突发火灾事故情况下,这么大的客流量,组织有序疏散很难,若要确保所有乘客在安全允许的时间内全部逃生,难度更大。

(2)逃生条件差

①垂直高度大:世界上仅考虑商业运营配地铁,一般建在地下15M左右,如上海地铁一号线的垂直深度为地下7一25M。

②逃生途径少:地铁运营环境的特定性,抉定了供乘客安全逃生途径的单一性。除安全疏散通道处,既没有供乘客使用的垂直电梯(设计上仅考虑残疾人专用电梯,也没

有紧急避难场所突发火灾事故中,大量乘客同时涌向狭窄的通道及楼梯,另有检票机等障碍物挡道,严重影响乘客快速逃生。列车若在隧道内发生火灾,乘客逃生的唯一通道是列车首尾一扇宽度仅为80cm的直通式紧急疏散门,其后果可想而知。

③逃生距离长:以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大例,该站共有12个出人口,其中5个直通地面,7个通道连通地下商场(4个通道设有中间防火卷帘。12条疏散通道中有10条距离在100M以上,最远路线的距离达260M。

(3)火灾烟雾中的潜在危险大

由于地铁系统的特殊性,使其在遭遇火失时烟雾不易扩散,特别是地铁系统中使用的有机高分子装饰材料,一旦遇到火灾,很容易产生有毒气体。另外,火灾发生后也会造成局却区域缺氧。由于烟雾粒子对光具有很强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可使光强度明显减弱,房间变暗,甚至达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容易使人处于惊慌状态,很难在黑暗中找出逃生的目标[1]。

地铁火灾发生时,由于隧道的相对封闭性,大量的新鲜空气难以迅速补充,致使空气中氧气含量急剧下降。有研究表明,空气中氧含量降至15%时,人体肌肉活动能力下降;降至10%一14%时,人体四肢无力,判断能力低,易迷失方向,降至6%一10%时。人即会晕倒,失去逃生能力;当空气中含氧量降到5%以下时,人会立即晕倒或死亡。

火灾时产生的发烟量与可燃物的物理化学特性、燃烧状态、供气充足程度有关。地铁列车的车座、顶棚及其他装饰材料大多是可燃性材料,地下隧道发生火灾时,由于新鲜空气供给不住,气体交换不充分,产生不完全燃烧反应,导致CO等有毒有烟气体的大量产生,不仅降低了隧道内的可见度,同时加大了疏散人群窒息的可能性。在韩

国大邱地铁事故里,人们发现很奇怪的一点是,在站台一张桌子的周围死了很多人。经过专家分析,原来在火灾发生时,浓烈的烟雾使地铁里漆黑一团,在人正常的视野高度根本看不见地面。慌乱的人群失去辨别自身周边情况的能力,于是一张桌子就成了大家逃生路线上的障碍物,以至于很多人始终在围着桌子跑,最终被烟气熏死[3]。被岩石和土壤包裹的地下隧道,热交换十分困难。发生火灾时又不像地面建筑那样有80%的烟可以通过破碎的窗户扩散到大气中,而是聚集在建筑物内,无法扩散,易使温度骤升,较早的出现“爆燃”,烟气形成的高温气流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流动性很强的烟和有毒气体,若不加以控制或不及时排除,则会在地下通道内四处流窜,短时间内充满整个地下空间,给建筑内人员和救灾人员带来极大的生命威胁。地铁的火灾比地面建筑的火灾扑救要困难得多,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难度,相当于扑救超高层建筑最顶上一层火灾的难度。地面建筑发生火灾时,可以直接在建筑外从产生的火光、烟雾判断火场位置、火势大小。而地铁发生火灾时,究竟发生在哪个部位,无法直观火场,需要详细询问和研究地下工程图,分析可能发生火灾的部位和可能出现的情况,才能作出灭火方案。同时出人口有限,而且出人口又经常是火灾时的冒烟口。消防人员难以接近着火点,扑救工作难以展开。再加上地下工程对通讯设施的干扰较大,扑救人员与地面指挥人员通讯联络困难,为消防扑救工作增加了障碍。首先地下隧道完全靠人工照明,正常电源照明就比地面建筑自然采光差,加之火灾时,正常电源切断,依靠事故照明,人的视觉完全靠事故照明和疏散标志指示灯保证。如果没有事故照明,隧道、站台内将是一片漆黑,人员根本无法逃离火场。再加

上浓烟,使疏散人员的可视距降低,疏散极为困难。火场中产生的一些刺激性气体也会使人睁不开眼睛,看不清逃离路线。其次地铁发生火灾时逃生的出口和路线比地面建筑少,只能通过站台出口逃生。地面建筑内发生火灾时人员的逃生方向与烟气的自然扩散方向相反,人往下逃离就可以脱离烟气的危害。而在地铁里发生火灾时,人只有往上逃到地面上才算是安全的,而人员的逃生方向与烟气的自然扩散方向一致,烟的扩散速度一般比人步行快,所以人员疏散很困难[4]。

第二章地铁火灾事故的原因分析

地铁火灾的原因

“人”是指地铁乘客、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在场人员。人是事件推动和发展的主体,因此人的因素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

(1)乘客乘车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这些不安全行为包括就乘人员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破坏行为,如携带违禁物品进站、乱扔烟头、故意纵火以及由于个人精神失常而无法自我控制的破坏举动等。

(2)操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指地铁工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范的行为,包括违章操作、设备不按规定定期进行检修等。

(3)地铁运营部门的管理人员对火灾防治工作的忽视:体现在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人员对安全检查执行不彻底,以及对系统运行情况不了解等。

“物”指发生事故时所涉及到的实物。一般来说,物的因素要比人的因素复杂许多,但物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可控制的因素,可从一些具体措施和可量化的指标上去实施控制。

(1)地铁内存在违禁和易燃物品:这些物品多由乘客携带进入,若能在事故发生前查出,则可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2)地铁工程及车辆材料选用不当:如车站建筑装修材料没有采用阻燃无烟材料,地铁列车车身和座椅材料没有进行防火处理,电缆电线没有采用耐火阻燃低烟无卤材料等。

(3)消防设施设置不当:如没有设置火灾探测器和报警器,缺乏足够的消防设备,

导致对火情反应不灵敏而造成火势发展。

(4)附属设施及装备没有重视安全化处理:为了给乘客在乘车过程中提供便利,地铁内布置了很多附属设施,包括车站内的垃圾箱、公共厕所等,极易成为蓄意制造火

灾和爆炸的渠道。

(5)地铁电气设备存在隐患:这多是由于设计存在缺陷、设备老化或没有定期检修

所造成[2]。

环境通常指存在于系统外的物质的、经济的、信息的和人际的相关因素的总称,一般

分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系统状态环境。

(1)社会局势的影响:社会环境不安定或社会局势发生动荡,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不稳定因素急剧上升,诱发地铁突发事件。

(2)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法治体系环境:缺乏有效的专门的防火法律条款和规定,将使得地铁防火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同时也不利于营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3)学校和家庭教育不力:这两者的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倘若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人员素质不高,则有可能诱发地铁火灾和其他突发事件。

(4)自然环境变化:比如雷击、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地铁系统设备受损发生事故。

(5)地铁运营环境不舒适:地铁系统中较暗的照明光线、不佳的通风条件、迷失的方向感、信息的闭塞和阻断、空间的压迫感、噪声等因素都将可能诱发人的不安全行为。

事故的发生除与人、物、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有关外,与管理上的缺陷是不可分的。地铁火灾的管理缺陷不但体现在地铁运营单位对安全管理的疏忽,也与政府部门的管理

职能实施不力有关。

(1)技术上存在缺陷:多体现在因设备设计不合理、检修不够而存在安全隐患的硬件设施管理上。

(2)劳动组织不合理:地铁运营部门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和操作规范,或者操作流程存在安全隐患等。

(3)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不够:地铁运营部门没有对职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将可能使得员工由于违章操作而出现意外事故;没有对乘客和公众进行足够的防火安全教育,使得乘客的防火意识和应对火灾的能力不强,诱发事故出现。

(4)政府部门没有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职能:没有成立专门的防灾指挥机构或联合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防灾预案的制定和演练,以及对民众的防火安全教育较少等。(5)对个体关怀的欠缺: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如无业人员、残障人士等关怀不够,造成个体对社会不满而实施报复,这与社会环境的稳定和福利制度的完善又是密切相关

的[7]。

我国地铁存在的消防问题

地铁设计方面

(1)《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 50157-2003颁布前建造的地铁在防火分区划分利消防设施设置等方面还存在先天不足。

(2)一些采用自动检票系统的新建地铁,除检票口可以通行外,其他开口均采用栅栏门封闭,火灾情况下,仅靠检票口难以迅速疏散人群。

(3)目前地铁内没有消防人员专用通道和供消防人员使用的消防无线通讯设施,火灾情况下消防人员的灭火救援工作将会受到影响,而现行《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 50157-2003对此未作相应规定。

(4)《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 50157--92颁布后建设的地铁,其排烟系统及其组合开启模式的设计是否能确保火灾情况下烟气迅速排除还不十分肯定。按照设计确定的排烟系统组合开启模式,其实际排烟效果不理想,通过实测调整后的排烟效果比较明显,由此可以看出,现有地铁排烟系统设计的开启模式还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12]。

地铁消防安全管理方面

地铁管理部门虽制定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处置火灾事故和抢险救援预案,但没有真正落实到每个岗位,员工对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掌握不够全面,缺乏整体协作处置火灾事故的能力;已配备的消防设施缺乏定期检测,难以保证完好有效;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用火用电制度不够,违章作业还没有完全杜绝。此外,地铁部门还缺乏处置火灾事故的专业队伍和特种装备[6]。

国内外地铁火灾事故统计分析

国内外各城市地铁火灾事故统计

世界地铁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我国地铁的发展只有近四十年,因此,通过国内外地铁火灾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详见表,可以归纳总结出地铁火灾的发生原因[5]。

表国内外地铁火灾事故情况一览表

时间地点原因及事故类型后果

1903年8月法国巴黎车厢是木质材料进行装修84名乘客不幸在地铁

中丧生1971年12月加拿大蒙特利尔地铁机车短路诱发火灾36辆车被毁,司机死亡1973年3月法国巴黎第7节车厢人为纵火车辆被毁,2人死亡

1974年1月加拿大蒙特利尔车厢内废旧轮胎引起电线

短路引起火灾9辆车被毁,300M电缆烧断

1974年俄罗斯莫斯科车站平台引起火灾中断运营, 无伤亡

1975年7月美国波士顿隧道照明线路被拉断,引

起火灾

中断运营, 无伤亡

1976年5月葡萄牙里斯本火车头牵引失败,引起火

4辆车被毁1976年10月加拿大多伦多人为纵火4辆车被毁

1977年3月法国巴黎天花板坠落引起火灾无伤亡

1978年10月德国科隆丢弃未熄灭的烟头引起火

伤8人1979年1月美国旧金山电路短路引起火灾死亡1人,伤56人

1979年3月法国巴黎乘客车厢电路短路引起火

毁车1辆,伤26人

1979年9月美国费城丢弃未熄灭的烟头引燃油

箱2辆车燃烧,4名乘客受

1980年4月德国汉堡车厢座位着火2辆车被毁,伤4人

1980年6月英国伦敦丢弃未熄灭的烟头引起火

死亡1人1981年6月俄罗斯莫斯科电路引起火灾死亡7人1981年9月德国波恩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火灾车辆报废,无人员伤亡

1982年3月美国纽约传动装置故障引起火灾伤86人,1辆车报废

1982年6月美国纽约人为纵火4辆车被毁1982年8月英国伦敦电路短路引起火灾伤15人,一辆车被毁

1983年8月日本名古屋地铁站变电引起火灾3名消防队员死亡,3名

救援队员受伤1983年9月德国慕尼黑电路着火2辆车被毁,伤7人1984年9月德国汉堡列车座位着火2辆车被毁,伤1人1984年11月英国伦敦车站站台引发大火车站损失巨大1985年4月法国巴黎垃圾引起大火伤6人

1987年11月英国伦敦地铁站机房内产生大火

花,引燃自动扶梯的润滑

油导致大火32人丧生,100多人受伤,地下二层的两座自动扶梯和地下一层的售

票厅被烧毁

1991年4月瑞士苏黎士地铁机车电线短路起火重伤58人1991年6月德国柏林人为火灾18人送医院急救

死亡558人伤269人1995年10月阿塞拜疆电动机车电路故障引起火

1999年5月白俄罗斯地铁车站人数过多意外54人被踩死

死亡155人,受伤18人2000年11月奥地利萨尔茨堡州列车上的电暖空调过热,

使保护装置失灵引起火灾

2003年2月韩国大邱人为纵火死亡140人伤289人

失踪318人2003年1月英国伦敦列车撞月台引发大火至少造成32人受伤2004年1月香港人为纵火有14人不适送往医院(一)阿塞拜疆巴库地铁火灾

(1)事故基本情况:

1995年10月28日,阿塞拜疆巴库地铁因机车电路故障,诱发火灾,殃及列车3\4节车厢着火,造成558人死亡,269人受伤。

(2)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机车电路故障。

间接原因:(1司机缺泛经验,紧急刹车把列车停在了隧道里。(2车辆使用的大部分材料是易燃物。(3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

(二)韩国大邱地铁火灾事故

2003年18日上午9时50分,在韩国大邱市的地铁1号线上,1079号列车正朝着市中央路站飞驰,当地铁列车徐徐开进中央路站的时候,2号车厢里有位身穿深蓝色运动装的汉子突然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一个象牛奶罐的东西,可是他不是在喝奶而是拿打火机在罐口上点火,坐在身边的人以为他在玩打火机,于是劝他不要在车厢内玩火,可是这位玩火者还在继续,周围的人觉得这位人有点不对劲,赶紧冲上去和他搏斗,在搏斗过程中,满罐的汽油洒在了这位神秘人身上和车厢座位上,打火机点燃了汽油,瞬间车厢变成了火海……

大邱市地铁的火灾虽然是有人故意纵火而造成的,但是出现如此大的伤亡却是人们没有预料到的,因为从事故现场站台到地铁地面出口步行只需要两分钟,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伤亡,分析有以下主要原因:

(1)大邱地铁的车站内虽然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装置,自动淋水灭火装置,除烟设备和紧急照明灯,但是这些安全装置,在对付严重火灾时仍明显不足,尤其是自动淋水灭火装置,由于车厢上方是高压线,为了防止触电,车厢内均没有安装这种装置,因此,大邱市地铁发生火灾时,不可能尽早扑救,车站一片漆黑,紧急照明灯和出口引导灯均没有闪亮。(2)车厢内的座椅,地板和墙壁虽然都是耐燃材料,但经受不住过于猛烈的火焰,玻璃纤维和硬化塑料在遇到火焰和高温后起祚,而这些材料一旦燃烧起来,大多会释放出有

毒烟雾,这些烟雾在火灾之后几分钟内,导致现场人员窒息和救援人员难以迅速接近现场。

(3)加重此次火灾伤亡的另外一点是:地下设施根本没有发生火灾时强行抽出烟尘的空调设施,以致事故发生后三\四小时后,救援人员还只能束手无策,由于地铁没有排烟设备,现场弥漫着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因此最初的救援行动严重受阻。

(4)在此次火灾事故中,由于地铁公司消极应对结果,在不知火灾事实的情况下,车站的中央控制室没有即使阻止另一辆列车进入车站,造成无辜的连累,导致伤亡人员增加[8]。

第三章地铁火灾事故的预防对策

硬件设施方面

由于火灾的蔓延速度,爆燃出现的时间及所产生的烟气种类与装修材料的类型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地铁隧道建设时,应尽量采用不燃材料,以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即使发生火灾在火灾初期阶段也能起到延缓燃烧、阻止火势扩大的作用,这样可以缩小火灾范围,减少火灾损失。在采购车辆时,车厢、座椅、扶手等采用非燃防火材料,车站站台、墙壁、天花板均用不燃或阻燃材料,电气设备、电线、电缆采用低烟、低毒的标准,不能选用燃烧时会释放有毒气体的塑料等材料在列车底板上加装防火和隔热层,防止列车底部电气设备起火对人员逃生造成影响,也可延缓车厢内火灾对列车底部电气设备的破坏作用,为救援和逃生创造条件。

在地铁隧道里设置相应的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在火灾发生时,把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阻止火势的迅速扩大。实践证明,长期作为防火分割而设置的防火卷帘,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很多隐

患,如产品质量不过关、安装质量差或保养维护不当都会使其在关键时刻起不到作用。而且防火卷帘本身也存在切断疏散通道及救援通道的问题,近年来,防火隔烟设施也不断完善,出现了地铁隔断门及新型箱型水幕系纫4]作为防火隔断。同时在地铁隧道中设置自动机械排烟系统,以便迅速及时地排出烟雾,为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工作的展开提供有利条件。

由于地铁发生火灾时,从外部救援时难度很大,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其自身的建筑消防设施控制并扑灭火灾。因此在地铁全线全面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便及时发现火灾事故,并利用自动报警装置联动相应的灭火设施和排烟设备,控制火势的蔓延和烟气的扩散,为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和疏散被困人员奠定基础。列车上设置足够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细水雾喷淋系统、火灾探测器等整套车载自动火灾探测消防系统,与常规的灭火器配合使用。在区间隧道的顶端可安装移动式灭火系统,一旦列车着火,可自行移至着火点,实施灭火。根据国外地铁的经验,在车站公共区一般不安设自动喷淋系统,以免地滑而影响疏散速度。但可考虑在车站公共区的两头一定范围设置自动喷淋系统,因为这些区域往往是零售点、书报摊等易燃物集中所在地,而中间的人行密集区域,可不设置自动喷淋系统。仅设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即可。

列车在隧道内发生事故时,乘客若只能从列车前后端的紧急疏散门下车。这样不利于乘客的疏散,应采取措施,保证乘客及时疏散。检票口和栏杆的设计、车站内广告牌的设置,不得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将零售店和报摊点集中在站厅层两头的安全区域,站厅中间留出疏散的空间和通道等。列车设置紧急情况通报按钮与手动开车门装置,断电时,车门能自动打开,以及司机室与车厢之间的紧急疏散门、列车前部的逃生门等装置。列车上设置足够的滚动显示条和液晶显示屏以及广播系统,火灾时可引导乘客疏散。

由于地下建筑,特别是公共地下建筑内人员的流动性很强,因此对建筑内的情况并不很熟悉。建设单位在地铁通道设置足够的应急照明装置和疏散指示标志,能为火灾时人员的迅速逃生提供有利的条件。多次实验表明,足够的应急照明装置和疏散指示标志能够大大提高火灾时人员的安全逃生系数.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若采用蓄电池,且数量较少,照度不足,不能满足火灾时疏散的需要,应采用自发光标志和带电源的疏散标志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地下铁道设计规范》的规定,在必要地点设置带电源或蓄电池的应急标志,同时在其他部位设置自发光的疏散标志。采用蓄电他的事故照明应采用集中蓄电池,减少维护费用[10]。

(完整)地铁火灾事故分析解析

(完整)地铁火灾事故分析解析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地铁火灾事故分析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地铁火灾事故分析解析的全部内容。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地铁作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的重要性越来越被 人们所重视.但是,地铁火灾的发生率及严重的损失同样令人担忧. 地铁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还会造成城市的大面积交 通堵塞,因此对地铁火灾事故的分析及预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详细分析国内外地铁火灾案例的基础上,从扑救难度大、疏散难度大、火 灾烟雾中的潜在危险性三大方面剖析了地铁火灾特点,从地铁管理、列车材料等方 面分析了地铁火灾的成因。通过对国外预防地铁火灾措施的学习,再针对我国地铁 现今存在的消防问题,从控制可燃材料、加强消防设施、保证火灾时地铁的通风以 及地铁火灾预案的设计、地铁管理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地铁预防火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地铁火灾;事故分析;预防对策地铁火灾事故分析Abstract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increase, the MTR as a means of transport people to the importance of travel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people。 However, the incidence of subway fire and severe loss of the same cause for concern。 Subway fire accident will not only result in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but also resulted in large cities, traffic congestion,subway fires and therefore th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subway fire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ubway fire from three aspects: difficult to fight, difficult to evacuation, and the potential risk in fire smoke ; analyses the cause of a subway fire from two aspects such as subway management and the train materials. By learning from fire

典型地铁事故案例汇编

序言 安全是地铁科学发展之本,是地铁和谐发展之基,是地铁运营效益之道,是地铁员工幸福之源,是地铁的生命线,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认真总结研究地铁典型事故案例,是预防发生类似事故的重要措施,从中可以汲取经验教训,发人深思、令人警醒,进一步提升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营造地铁安全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本次地铁事故汇报收集了地铁运营发生的14起典型事故案例。每个案例都详细记载了事故的经过、事故原因、事故处理和整改措施4个方面的内容,内容具体,资料翔实,能够客观全面反映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特别是事故的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能够让全体员工结合身边发生的具体案例,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在日常工作中高度重视,遵章守纪,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避免类似事故再发生。 这些事故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人和事,事故的责任者、受害者、当事者往往仅仅是因为一次小小的疏忽、一个简单的错误、一处不当的行为,就酿成一起事故,而每一起事故都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设备的损坏,或者不同程度的伤害,教训之深刻,后果之惨重,令人久久难以释怀。 希望全体员工在阅读和学习典型地铁事故案例汇编的每一个事故案例,不仅要搞清每一起事故的来龙去脉,还要将自己置身于事故的背景之中,换位思考:当处在当事者的情形下,会怎么做,是否会

犯同样的错误。要努力从每一起事故中吸取教训,纠正自己的一些不良工作行为或习惯,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地遵章守纪,并且主动关心他人的安全,形成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为建设“平安型地铁”努力奋斗,为畅通北京提速。

目录 一、运营事故案例 案例一:“9.22”西单电梯事故 案例二:“1.17”5号线列车救援 案例三:“1.18”1号线列车救援 案例四:“2.3”机场线列车救援 案例五:“2.17”房山线列车救援 案例六:“3.5”5号线列车救援 案例七:“3.15”1号线列车救援 案例八:“5.18”公主坟道岔故障 二、火灾事故案例 案例九:“2.29”知春路站电梯冒烟事故 案例十:“10.14”四惠站线路管理用房起火事件三、工伤事故案例 案例十一“6.23”四惠车辆段坠车工伤事故四、施工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十二:“2.27”10号线接触轨断电事故 案例十三:“1.4”房山线接地线未拆除事故 案例十四:“4.8”苹果园站列车剐蹭光缆事故

地铁案例事故汇编 (20110106)

地铁事故案例汇编(内部学习资料) 2011年1月

编写委员会

前言 本案例集所选用的各个案例均选自于互联网络、公开出版发行物、会议集论文和土木工程类期刊,在此,对那些从事安全建设工作的学者、作者、记者,以及每一位关心工程安全的公民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案例选取和分析也难免存在疏漏之处,网络信息也存在难免失真,敬请批评指正,以便持续改进。

目录 特别重大和重大事故案例 (1) 1 2004.4.20新加坡地铁4号线明挖隧道坍塌事故 (1) 1.1 工程概况 (1) 1.2 事故征兆 (3) 1.2.1 始发井事故 (3) 1.2.2 K型地下墙事故 (4) 1.2.3 M2和M3地下墙事故 (4) 1.3 事故经过 (5) 1.4 事故原因 (7) 1.4.1 有限元模拟开挖分析中的错误 (7) 1.4.2 支撑与围檩连接细部的设计施工错误 (8) 1.4.3 施工反分析的技术缺陷 (9) 1.4.4 施工监测不力 (9) 1.5 事故后续 (10) 2 2003.7.1上海地铁4号线联络通道透水事故 (11) 2.1 事故经过 (11) 2.2 事故后续 (12) 2.3 事故原因 (12) 2.3.1 开挖顺序错误 (13) 2.3.2 冻结法方案不严格 (14) 2.3.3 现场管理失职 (14) 2.4 事故处理 (15) 3 2008.11.15杭州地铁1号线基坑坍塌事故 (15) 3.1 工程概况 (15) 3.2 事故经过 (17) 3.3 事故原因 (19) 3.3.1 土方超挖,支撑不及时 (19) 3.3.2 支撑体系薄弱 (19)

地铁火灾事故中乘客安全逃生设计探讨

地铁火灾事故中乘客安全逃生设计探讨 0 前言 地铁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优势不言而喻,但历史告诫我们,近 20 年来 ,国内外发生的地铁火灾事故,都以其惨痛的教训给我们以深刻警示。 广州市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已全面展开,从地铁一号线到三号线 ,不到 8年的时间内 ,3 条线路先后投入使用 其投资规模、速度可谓国内空前。未来10 年,广州地铁将形成以地铁一、二、三号线为基本骨架,北连广州新 国际机场 ,南抵南沙港 ,加上科学城到大学城之间的四号线,约 170km 左右的轨道交通网。 作为广州最早投入使用的地铁一、二号线,从消防安全设计及施工方案而言,两条线路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对此 ,通过分析影响乘客安全逃生的客观因素和现行地铁设计中存在的缺陷,进而对消防部队在处置地铁火灾事 故时如何有效实施救助进行初步的探讨。 1 影响乘客安全逃生的客观因素分析 地铁是构筑于地下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地铁运营环境的特定性等因素,地铁突发火灾事故 ,乘客紧 急逃生极其困难 ,群死群伤的可能性极大。 1.1 客流量大 广州地铁一、二号线目前建成的总长已超过41km,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十一”黄金周,一、二号线总客 流达 68.8 万人次 ,其中一号线 41.2 万人次 ,二号线 27.6万人次。在地铁突发火灾事故情况下,这么大的客流量 组织有序疏散很难 ,若要确保所有乘客在安全允许的时间内全部逃生,难度更大。 按《地铁设计规范》第条规定: “出口楼梯和疏散通道的宽度,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发生火灾的情况 下,6min内将一列车乘客和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及工作人员全部撤离站台”。

地铁火灾危险性及其特点

地铁火灾危险性及其特点考试辅导 地铁火灾危险性及其特点 时间:2014-6-1710:13:22作者:编辑来源:消防考试网查看:208 评论:0 内容摘要: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生活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提供给人们的便利是其它交通工具 所无法替代的。但是,由于地铁建筑结构特殊,其站台、站厅和通 行路线一般处于地面以下,运营线路长,线路至少几至几十公里长,客流量大,是人流高度集中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 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提供给人们的便利是其它交通工具所无法替代

的。但是,由于地铁建筑结构特殊,其站台、站厅和通行路线一般 处于地面以下,运营线路长,线路至少几至几十公里长,客流量大,是人流高度集中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扑救困难,极易造成严重后果。表4-3-1是近几十年来发生在国内外的几起较 大的地铁火灾事故。 表4-3-11969~2005年世界各国城市地铁火灾案例举例 事件时间伤亡及直接损失原因 北京地铁火灾8人死亡,300多人中毒受伤直接损失100多万元内燃机车电器故障 阿塞拜疆巴库地铁火灾558人死亡,269人受伤机车电路故障失火 广州地铁火灾直接损失20.6万元降压配电所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韩国大邱地铁火灾126人死亡,146人受伤,318人失踪纵火

一、地铁的火灾危险性 (一)空间小、人员密度和流量大 地下车站和地下区间是通过挖掘的方法获得地下建筑空间,仅有与 地面连接相对空间较小的地下车站的通道作为出入口,不像地上建 筑有门、窗,可与大气相通。因此,相对空间小、人员密度大和流 量大是其最为显着的特征。 (二)用电设施、设备繁多 地铁内有车辆、通讯、信号、供电、自动售检票、空调通风、给排 水等数十个机电系统设施和设备组成的庞大复杂的系统,各种强弱 电电气设备、电子设备不仅种类数量多而且配置复杂,供配电线路、控制线路和信息数据布线等密如蛛网,如一旦出现绝缘不良或短路等,极易发生电气火灾,并沿着线路迅速蔓延。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解析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地铁作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地铁火灾的发生率及严重的损失同样令人担忧。 地铁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还会造成城市的大面积交通堵塞,因此对地铁火灾事故的分析及预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详细分析国内外地铁火灾案例的基础上,从扑救难度大、疏散难度大、火灾烟雾中的潜在危险性三大方面剖析了地铁火灾特点,从地铁管理、列车材料等方面分析了地铁火灾的成因。通过对国外预防地铁火灾措施的学习,再针对我国地铁现今存在的消防问题,从控制可燃材料、加强消防设施、保证火灾时地铁的通风以及地铁火灾预案的设计、地铁管理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地铁预防火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地铁火灾;事故分析;预防对策地铁火灾事故分析Abstract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increase, the MTR as a means of transport people to the importance of travel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people. However, the incidence of subway fire and severe loss of the same cause for concern. Subway fire accident will not only result in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but also resulted in large cities, traffic congestion, subway fires and therefore th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subway fire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ubway fire from three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 摘要 (1) 前言 (2) 第一章:地铁火灾事故的特点 (3) 1.1地铁发生火灾时的特点 (3) (3) 1.1.2 氧含量急剧下降 (5) 1.1.3 发烟量大 (5) 1.1.4 排烟排热差 (6) (6) 1.1.6 人员疏散困难 (7) 第二章:地铁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8) 2.1 地铁发生火灾的原因 (8) 2.1.1 可燃物因素 (8) 2.1.2 管理因素 (9) 2.1.3 人为的因素 (9) 2.1.4 其他因素 (10) 2.2 我国地铁在消防上存在的问题分析 (10) 2.2.1 地铁设计方面 (11) 2.2.2 消防管理方面 (12) 2.3 国内外地铁火灾案例分析 (12) 2.3.1 国内地铁火灾案例分析 (12) 2.3.2 国外地铁火灾案例分析 (13) 第三章:地铁发生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14) 3.1发生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 (14) 3.1.1 合理的疏散出口和路线 (15) 3.1.2 逃生方式 (15) 3.2 发生火灾时防排烟方式 (16) (17) (17) 3.3发生火灾时其他消防设施的应用 (18) (18) (19) (19) 3.4加强安全教育 (20)

摘要 地铁是现代化城市立体化交通网络的组成重要部分,因其运量大、速度快、正点、低耗能、污染少、乘坐舒适方便等优点,被称为“绿色通道”,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地铁车站及地铁列车成为人流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 但却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 地铁隶属隧道交通工具, 因此有时存在建筑结构复杂、出入口少、疏散路线长、通风照明条件差、电器设备种类多、人员高度集中等弊端, 因此一旦发生火灾, 扑救困难大, 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社会影响也很大。地铁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还会造成城市大面积的交通堵塞,因此对地铁火灾事故的分析及预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详细分析国内外地铁火灾案例的基础上,从扑救、疏散、火灾烟雾中的潜在危险性三大方面剖析了地铁火灾的特点,从地铁管理、列车材料等方面分析了地铁火灾的成因。通过对国外预防地铁火灾措施的学习,针对我国地铁现今存在的消防问题,从可燃材料的控制、消防设施的强化、保证火灾时地铁的通风以及地铁火灾预案的设计、地铁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对我国地铁火灾的预防提供相关的应急措施。 关键词:地铁火灾;地铁现状;火灾事故特点;应急措施;地铁火灾事故分析

伦敦地铁国王十字站火灾事故案例

伦敦地铁国王十字站火灾事故案例 事故概况: 1987年11月18日,英国伦敦地铁国王十字车站因为一只未熄 灭的丢弃烟头引发了重大火灾事故。国王十字地铁车站是伦敦地铁 网络中最繁忙的车站,每天有25万多名乘客通过。此次事故共造成3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另有1名消防员也在救火的过程中牺牲。 处置经过: 18:30,有乘客闻到异味并报告给地铁工作人员。 19:29,乘客发现国王十字车站内堆放有许多杂物的4号木质自 动扶梯下起火,随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并报告车站工作人员,工 作人员试图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但无法接近火源。 19:35,工作人员向伦敦苏豪区消防局和距离国王十字车站最近 的尤斯顿消防局报告火灾,消防局立即赶往救援。 19:39,警察决定疏散售票厅内的乘客,并通过电话要求调度员 命令所有列车不要在国王十字车站停靠,车站也停止售票。 19:43,第一辆消防车到达事故现场,命令售票厅内所有工作人 员撤离,但未将火警通知车站内所有员工。消防队长在不了解站内 复杂空间结构的情况下进入车站内侦查火情,探明起火点后迅速派 人封锁危险出口,随后消防队员未按要求佩戴防烟呼吸器就进入站 内开始救援工作。而此时仍有列车进站和乘客上下车,并且售票厅 内温度急剧升高,已经产生大量浓烟。 19:45,第一辆消防车刚抵达2分钟,尚未开始灭火工作,此时 自动扶梯上端和售票厅内发生轰然,进入车站的消防队员携带的便 携式无线电话又失效,导致与地面指挥中心失去联系,直至轰燃发 生一小时后还没有制订出有效的灭火方案,消防队员只能自行带领 部分乘客离开售票厅。此时地铁公司迅速组织危急调度,制订疏散 方案,安排列车运送部分人员到达安全地带,其他乘客、部分警察 和工作人员也紧急撤离现场。一些乘客盲目奔跑,导致站内出现严 重的拥堵、碰撞、踩踏等冲突现象,有些人员已经被严重烧伤,并 且被困于车站内的人员在撤离过程中发现疏散通道上的两扇折叠门

国内外典型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

国内外典型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 全国青年科技论坛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创新论文集20;国内外典型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戴、、王彤;(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摘要]地铁安全是国内外著名的研究领域。[关键词:];导言;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一部分,它导致交通量和速度。2.地铁火灾事故的特点;2.1疏散困难;RLJ垂直高度深度;(2)逃脱的方法很少; (3)单一救援路线;2.2很难保存 《全国青年科技论坛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创新论文集》。2006年9月西宁市国内外典型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戴王彤 (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摘要)地铁安全问题是国内外熟悉的研究领域之一。地铁事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还会造成城市大面积的交通拥堵。因此,地铁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典型地铁事故的特点,统计分析了国内外地铁的主要敌人,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对策和建议以及较为先进的地铁安全管理方法。 [关键词] 1简介 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一部分,具有交通便捷、速度快、停靠点少、能耗低、污染少、乘坐舒适等优点。它通常被称为“绿色交通”世界人口集中在城市,城市化步伐加快,中等城市普遍存在人口密度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能源短缺等问题。经过150年的发展,地铁在机车车辆、自动控制、通信信号等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地铁和轻轨是解决大中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典型的地铁事故;地铁系统;预防措施 2年地铁火灾事故特点 2.1疏散困难 RLJ垂直高度深度如果仅考虑地铁商业运营的特点,地铁一般建在地下15m左右,如上海地铁1号线的垂直深度为F7-25m;如果你考虑商业和战备的地铁,它通常建在大约F30-70米。例如,日本东京都江户地铁线有七层,深度为42.3米,有200级台阶。在发生突发火灾事故时,乘客只能依靠自己的体力从站台或站厅逃生到地面,而且他们对地铁环境不熟悉,因此他们很难保证安全逃生。 (2)减少逃生路线地铁运营环境的独特性决定了乘客安全逃生路线的单一性。除了安全疏散路线,既没有垂直乘客电梯(在一些地铁设计中只考虑残疾人电梯),也没有紧急避难所。在突发火灾事故中,大量乘客同时涌向狭窄的通道和楼梯,可能会严重影响乘客的快速逃生。如果隧道里发生火灾,火车就不具备让大量乘客安全逃生的条件。 (3)单一救援路线消防员想进入地铁站或隧道进行救援。除了从乘客逃离的通道向相反的方向进入,没有其他捷径。这样,消防员必然会与逃生群体发生碰撞,人员救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无法得到保证。2.2扑救困难(1)火灾侦察困难,接近火点困难(2)地铁入口少,通道窄,疏散距离长?《 国家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创新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2005年9月西

国内外典型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

全国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创新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20;国内外典型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代宝乾汪彤;(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摘要】地铁安全问题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熟点领域之;【关键词】;1引言;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部分.引起运量人、快速;2地铁火灾事故的特点;2.1疏散难度大;rlJ垂直高度深;(2)逃生途径少;(3)营救路线单一;2.2扑救难度大 全国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创新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2006年9月西宁 国内外典型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 代宝乾汪彤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摘要】地铁安全问题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熟点领域之一,地铁事故的发生不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还会造成城市的大面积交通堵塞,因此,地铁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地铁典型事故的特点,统计分析了国内外所发生的主要地铁事敌情况,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对策措施建议和较为先进的地铁安全管理方法。 【关键词】 1引言 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部分.引起运量人、快速、止点、低能耗、少污染、乘坐舒适方便的优点。常被称为“绿色交通”。世界范围内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化步伐加快,丈中型城市普遍出现人口密集、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严重以及能源匮乏等问题。地铁经过150年的发展机车车辆、自动控制、通信信号等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地铁、轻轨是解决大中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根本途径。对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典型地铁事故;地铁系统;预防措施 2地铁火灾事故的特点

2.1疏散难度大 rlJ垂直高度深。如果仅考虑到地铁商业运营的特点,地铁一般建于地下15m左右,如上海地铁一号线的垂直深度为地F7—25m;如果考虑商业和战备兼顾的地铁,则一般建于地F30—70m左右,如日本东京都营大江户地铁线,其中六本木车站共七层,深入地下达42.3m,仅台阶就多达200级。一旦突发火灾事故后.乘客从站台或站厅仅凭自身体力往地面逃生,外加对地铁环境的不熟悉,安全逃生的把握性不大。 (2)逃生途径少。地铁运营环境的特定性,决定了供乘客安全逃生途径的的单一性.除安全疏散通道外,既没有供乘客使用的垂直电梯(部分地铁设计上仅考虑残疾人专用电梯),也没有紧急避难场所,突发火灾事故中,大量乘客同时涌向狭窄的通道和楼梯,可能严重影响乘客快速逃生。列车若在隧道内发生火灾,更加不具备大量乘客安全逃生的条件。 (3)营救路线单一。消防人员想要进入地铁站内或隧道内实施救援,无其它捷径,只能从乘客逃生方向的通道逆向进入。这样消防人员势必与逃生群体发生冲撞,人员救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就不能保证。 2.2扑救难度大(1)火情侦察困难,难以接近火点。(2)地铁山入口少.通道狭窄.疏散距离长?地 全国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创新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2005年9月西宁下空间有限,视线不清,通信中断等原因,扑救进攻和撤离困难。(3)大型灭火设备无法进入现场,进入人员因烟热作用,不易接近起火部位,延眭扑救时间。(4)地铁密闭条件好.火灾发生后,热量不易散出,火势猛烈阶段.温度可达1000℃以上,有时会造成气流方向的变化,对救援和逃生影响较大。(5)地铁隧道出入口少,与外界相连的孔洞少。隧道火灾多半是缺氧燃烧,产生大量烟雾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烟气的蔓延速度和范围超过火势的蔓延,疏散不及时,将导致中毒或窒息危险。 2.3允许逃生时间短 针对她铁火灾事故,日本消防部门曾做过试验,日本地铁的车厢虽教确认具有不易燃烧性,但起火后,快则1分钟,慢则8分钟之后就会出现对人体有害的

伦敦地铁国王十字站火灾事故案例

伦敦地铁国王十字站火 灾事故案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伦敦地铁国王十字站火灾事故案例 事故概况: 1987年11月18日,英国伦敦地铁国王十字车站因为一只未熄灭的丢弃烟头引发了重大火灾事故。国王十字地铁车站是伦敦地铁网络中最繁忙的车站,每天有25万多名乘客通过。此次事故共造成3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另有1名消防员也在救火的过程中牺牲。 处置经过: 18:30,有乘客闻到异味并报告给地铁工作人员。 19:29,乘客发现国王十字车站内堆放有许多杂物的4号木质自动扶梯下起火,随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并报告车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试图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但无法接近火源。 19:35,工作人员向伦敦苏豪区消防局和距离国王十字车站最近的尤斯顿消防局报告火灾,消防局立即赶往救援。 19:39,警察决定疏散售票厅内的乘客,并通过电话要求调度员命令所有列车不要在国王十字车站停靠,车站也停止售票。 19:43,第一辆消防车到达事故现场,命令售票厅内所有工作人员撤离,但未将火警通知车站内所有员工。消防队长在不了解站内复杂空间结构的情况下进入车站内侦查火情,探明起火点后迅速派人封锁危险出口,随后消防队员未按要求佩戴防烟呼吸器就进入站内开始救援工作。而此时仍有列车进站和乘客上下车,并且售票厅内温度急剧升高,已经产生大量浓烟。 19:45,第一辆消防车刚抵达2分钟,尚未开始灭火工作,此时自动扶梯上端和售票厅内发生轰然,进入车站的消防队员携带的便携式无线电话又失效,导致与地面指挥中心失去联系,直至轰燃发生一小时后还没有制订出有效的灭火方案,消防队员只能自行带领部分乘客离开售票厅。此时地铁公司迅速组织危急调度,制订疏散方案,安排列车运送部分人员到达安全地带,其他乘客、部分警察和工作人员也紧急撤离现场。一些乘客盲目奔跑,导致站内出现严重的拥堵、碰撞、踩踏等冲突现象,有些人员已经被严重烧伤,并且被困于车站内的人员在撤离过程中发现疏散通道上的两扇折叠门是被锁死的,无法及时逃生,现场秩序十分混乱,30名乘客当场死亡。由于站内烟气浓度持续上升,消防队员要求地铁列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及消防安全对策实用版

YF-ED-J224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及消防安全对策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及消防安全对 策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 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 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0前言 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一部分,具有 运量大、快速、正点、低能耗、少污染、乘坐 舒适方便等优点,常被称为“绿色交通”。发 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地铁、轻轨是解决大中城 市公共交通运输的根本途径,对城市实现可持 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 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各大城市 纷纷投入巨资建设轨道交通系统。目前已经有 北京、上海等 10多个城市建成了地铁。此外,

还有郑州、成都等 30 多个城市在建或拟建城市轨道交通。中国地铁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若干年后,建成线路的运行里程将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城市地铁作为便捷的交通工具已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因此,地铁运行安全将是设计和运行管理最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地铁由于具有在单一轨道连续运行、客流量大,且客流在一定时间内封闭于有限的区域中,单位面积人数多等特点,一旦碰到突发事件,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在诸多可能的灾难中,火灾又是危害最大的。地铁的火灾悲剧令所有乘客对地铁的安全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进一步凸现地铁火灾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在深入分析地铁火灾特点及原因的基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及消防安全对策(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及消防安全对策(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515-59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及消防安全对策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0前言 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一部分,具有运量大、快速、正点、低能耗、少污染、乘坐舒适方便等优点,常被称为“绿色交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地铁、轻轨是解决大中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根本途径,对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 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各大城市纷纷投入巨资建设轨道交通系统。目前已经有北京、上海等10多个城市建成了地铁。此外, 还有郑州、成都等30 多个城市在建或拟建城市轨道交通。中国地铁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若干年后,建成线路的运行里程将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城市地铁作为便捷的交通工具已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因此,地铁运行安全将是

设计和运行管理最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地铁由于具有在单一轨道连续运行、客流量大,且客流在一定时间内封闭于有限的区域中,单位面积人数多等特点,一旦碰到突发事件,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在诸多可能的灾难中,火灾又是危害最大的。地铁的火灾悲剧令所有乘客对地铁的安全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进一步凸现地铁火灾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在深入分析地铁火灾特点及原因的基础上, 阐述了地铁运营系统中的火灾危险源辨识的相关内容,介绍了地铁主要消防措施,对火灾中的人员疏散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对预防地铁火灾提出了可行的措施,为地铁建设和管理部门保护乘客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人员伤亡提供参考。 1地铁消防与火灾的特点 1.1地铁消防与火灾的特点 地铁只有内部空间,没有外部空间,与地面连接的通道作为出入口,由于地铁隧道的这种构造上的特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及消防安全对策

摘要 地铁作为载客量较大的公共交通工具,它的安全性将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安全运营是地铁运输的首要目标和基本原则。火灾是威胁地铁安全的主要因素,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地铁消防安全是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在深入分析地铁火灾特点及原因的基础上, 阐述了地铁运营系统中的火灾危险源辨识的相关内容,介绍了地铁主要消防设备,对火灾中的人员疏散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对预防地铁火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地铁建设和管理部门保护乘客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人员伤亡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火灾事故; 危险源辨识;消防安全疏离;火灾预防

目录 0前言………………………………………………………………………………………… 1 1地铁火灾的特点与成因…………………………………………………………………… 1 1.1地铁火灾的特点 (1) 1.1.1燃烧蔓延速度快 (1) 1.1.2缺氧、高温、浓烟危害严重 (1) 1.1.3疏散救援难度大 (1) 1.2地铁火灾的成因 (2) 1.2.1设备故障 (2) 1.2.2 行车事故 (2) 1.2.3违章操作 (2) 1.2.4乘客违反安全规定 (2) 1.2.5人为破坏 (3) 1.2.6管理不善 (3) 2 地铁火灾的危险源辨识 (3) 2.1 ........... 火灾危险源辨识 (3) 2.2 ........地铁系统中火灾危险源控制 (4) 3 地铁主要消防设备………………………………………………………………………… 4 3.1地铁的消防设备 (4)

3.2地铁的应急设备 (5) 4地铁消防安全疏散 (5) 4.1乘客疏散 (5) 4.2站台工作人员的疏散工作 (6) 4.3车站运营单位的疏散工作 (6) 5地铁火灾的预防 (6) 5.1 ...... 人为预防 (6) 5.2 ........设备预防 (7) 5.2.1使用功能及装饰装修材料 (7) 5.2.2自动控制及火灾报警设施 (7) 5.2.3消防灭火设施 (7) 5.2.4 防排烟系统 (7) 5.2.5紧急疏散系统 (8) 5.2.6安全疏散辅助装备 (8) 5.2.7灭火救援措施 (8) 6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0)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解析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解析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地铁作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地铁火灾的发生率及严重的损失同样令人担忧。 地铁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还会造成城市的大面积交通堵塞,因此对地铁火灾事故的分析及预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详细分析国内外地铁火灾案例的基础上,从扑救难度大、疏散难度大、火灾烟雾中的潜在危险性三大方面剖析了地铁火灾特点,从地铁管理、列车材料等方面分析了地铁火灾的成因。通过对国外预防地铁火灾措施的学习,再针对我国地铁现今存在的消防问题,从控制可燃材料、加强消防设施、保证火灾时地铁的通风以及地铁火灾预案的设计、地铁管理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地铁预防火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地铁火灾;事故分析;预防对策地铁火灾事故分析Abstract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increase, the MTR as a means of transport people to the importance of travel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people. However, the incidence of subway fire and severe loss of the same cause for concern. Subway fire accident will not only result in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but also resulted in large cities, traffic congestion, subway fires and therefore th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subway fire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ubway fire from three aspects: difficult to fight, difficult to evacuation, and the potential risk in fire smoke ; analyses the cause of a subway fire from two aspects such as subway

韩国大邱地铁火灾事故调查分析

韩国大邱地铁火灾事故调查分析 截至2005年2月19日下午2时,韩国大邱市地铁18日发生的火灾事故已经造成至少126人死亡,146人受伤,此外还有318名失踪者。 大邱市从19日起进入为期五天的“市民哀悼期”,大邱市辖区内的公共机构降半旗,市民们则于胸前佩戴黑布条,以示对罹难者的哀悼之意。该市还将举办“市民追悼之夜”的活动,以慰亡者在天之灵。 地铁内的疯狂男子 2月18日上午9时55分左右,韩国东部着名的纺织服装城市大邱市,第1079号地铁列车上乘坐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他们或翻看手中的书报,或闭目养神,车厢里显得非常安静。 然而,列车刚在市中心的中央路车站停住,第三节车厢里一名56岁的男子就从黑色的手提包里取出一个装满易燃物的绿色塑料罐,并拿出打火机试图点燃。车内的几名乘客立即上前阻止,但这名男子却摆脱阻拦,把塑料罐内的易燃物洒到座椅上,并点燃塑料罐抛到座椅上。顿时,整节车厢燃起了大火,并冒出浓烟。3号车厢起火后,火势转眼之间就燃烧到整列六节车厢。 更不幸的是,对面的列车也驶进了车站,火势又迅速蔓延到那列列车的六节车厢。两列列车起火燃烧了起来,车站的电力系统立刻自动断电,站内一片漆黑,600多名乘客立即陷入极度恐慌。四周火势凶猛,浓烟弥漫,万分震惊的乘客争相逃离这一人间地狱。然而,由于电源突然中断,许多地铁车厢门根本打不开,加上地铁车窗的玻璃十分坚固,所以不少乘客被活活困在没有自动灭火装置的车厢里,最终被烧死或因浓烟窒息而死。 几分钟之内,浓浓的黑烟从地铁的各个通风口滚滚而出直冲蓝天,不知就里的行人和司机被满街的浓烟惊得目瞪口呆,加上交警立即封锁了主要交通干道为火速赶来的消防车和救护车辟出专用车道,以至于整个大邱市的交通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事故发生后,大邱市派出3000多人和66辆消防车、数辆救护车进行扑救,但由于地铁车站现场浓烟笼罩和高温,抢救工作遇到了极大困难。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战斗,人们才控制住了地铁隧道内的火势,抢救出来140多名乘客,并紧急送到附近各大医院。

火灾案例十

案例十:“10.14”四惠站线路管理用房起火事件 发生时间:2012年10月14日17时30分发生地点:四惠站 事故类型:设备管理用房起火事故定性:A类一般火灾事故 事故影响:1个空调室内机和部分床上用品损坏。 一、事故经过 2012年10月14日17时23分左右,四惠车站夜班代理值班站长李某某在巡视车站中发现四惠东厅南通道内线路公司房间有烟冒,立即通知行车值班员和值班站长。行车值班员谢某、孙某某在17:25分左右到达现场,用锤子将房间门砸开,由于室内烟太大,无法进入,值班员尹某某、保安员苟某从通道另一窗户到达该房间朝东的窗户外,砸开窗户,使用灭火器向屋内喷射。四惠站区副站区长张某于17:29分赶赴现场,参与指挥灭火,同时站区长李某某向生产调度报告房间冒烟事故。值班员于17:33分左右向行调汇报。乘客报火警,17点35分左右消防队赶到现场,出动了4辆救火车,使用车站消火栓经过了大概10分钟的水灭,将火扑灭。随后消防局和派出所对相关现场进行隔离保护。 经现场观察,室内无易燃易爆危险品,空调室内机插头未与墙壁插座相连,线无烧蚀。房间北墙东侧边缘距地面1米多处,有1根电线自室外穿墙接入,沿着墙角敷设,此线已烧蚀。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线路公司综合维修一项目部第四维修部巡检人员张某某违规私接电源线为手电充电,电器与电源线被夹在被褥中,过热造成绝缘损坏产生短路引燃了床上用品。 (二)间接原因:一是该房间为线路公司综合维修一项目部第四维修部巡检人员及第六维修部人员休息用房,房屋管理单位是综合维修一项目部第六维修部。第六维修部主任吴某某对四惠房间管理不到位,用电与防火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存在死角。第四维修部主任杜某某对巡检人员张某某教育和管理不到位。二是综合维修一项目部对驻站房间检查工作不细致,人员要求不严格,对部分员工用电和防火安全意识淡漠现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违章违纪行为治理,用电和火险隐患排查不到位。 三、事故处理 根据《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安全事故处理规则》第20条A4款“发生起火冒烟,致使消防车出动火警”规定,该事故定性为A类一般火灾事故一起。责任单位为线路分公司综合维修一项目部。经线路公司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对有关人员做出如下处理: 1.综合维修一项目部第四维修部巡检人员张某某私接电源线为手电充电,接线过程采用隐蔽手法,存在主观故意,属于个人严重违章违纪行为,对此次事故负有直接责任,扣除绩效工资24个月。 2.综合维修一项目部安全质量室综合安全管理岗高某某,为驻站房间管理人员,对四惠站驻站房间检查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对此次事故负有管理责任,扣除绩效工资2个月。3.综合维修一项目部第六维修部主任吴某某,属地房间管理不到位,用电与防火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存在死角,对此次事故负有管理责任,扣除绩效工资2个月。 4.综合维修一项目部第四维修部主任杜某某对当事人教育和管理不到位,对此次事故负有管理责任,扣除绩效工资2个月。 5.综合维修一项目部安全质量室主任王某对驻站房间管理工作未做好检查、监督职责,对此次事故负有管理责任,扣除绩效工资1个月。 6.综合维修一项目部主管安全副经理孟某某,人员要求不严格,对违章违纪行为治理,用电和火险隐患排查不到位,对此次事故负有管理责任,扣除绩效工资1个月。 7.综合维修一项目部副经理李某某,安全检查、监督不到位,对此次事故负有一定管理责

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及其启示

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及其启示 一、11·14上海商学院火灾 事发经过 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左右,602室冒出浓烟,随后又蹿起火苗,屋内6名女生被惊醒,离门较近的2名女生拿起脸盆冲出门外到公共水房取水,另4名女生则留 在房中灭火。然而,当取水的女生回来后,却发现寝室门打不开了。因为火场温度高,木制 的寝室门被烧得变了形,被火场的气流牢牢吸住了。 事发火灾的宿舍楼 不一会儿,大火越烧越旺,4名穿着睡衣的女生被浓烟逼到阳台上。蹿起的火苗不断扑 来,吓得她们惊声尖叫。隔壁宿舍女生见状,忙将蘸过水的湿毛巾从阳台上扔过去,想让被 困者蒙住口鼻,争取营救时间。宿舍楼下,大批被紧急疏散的学生纷纷往楼上喊话,鼓励4名女生不要慌乱,等待消防队员前来救援。可是,在凶猛的火魔面前,4名女生逐渐失去 了信心。又一团火苗蹿出后,一名女生的睡衣被烧着了,惊慌失措的她大叫一声,从6楼阳台跳下,摔在底层的水泥地上。看到同伴跳楼求生,另两名女生也等不急了,顾不得楼下 男生们“不要跳,不要冲动”的提醒,也纵身一跃,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3名同伴先后跳楼,让最后一名女生没了主意。她在阳台上来回转了好几圈后,决定翻出阳台跳到5楼逃生。 可她刚拉住阳台外栏杆,还没找准跳下的位置,双臂已支撑不住,一头掉了下去。与此同时,滚滚浓烟灌进了隔壁601寝室,将屋内3名女生困在阳台上。所幸消防队员接警后及 时赶到,强行踹开宿舍门,将女生们救了出来。此时,距4名女生跳楼求生不过几分钟时 间。 火灾原因及教训 据知情者介绍,事发前一晚,602室女生曾用“热得快”烧水,晚上11时宿舍断电,6人均忘记将插头拔掉。昨日清晨6时恢复供电后,“热得快”开始自行加热,10分钟后,高温引发了电器故障,迸发出的火星不巧落在了女生们晾挂的衣物上,最终酿成事故。据了解,起火的宿舍楼建于2000年,楼内有消防栓,不过大楼内部及公用卫生间内无自动喷淋器。 校方表示,出于安全考虑,学校一直严禁学生使用“热得快”等违章电器,天冷时都会对 宿舍进行突击检查,尽管如此,学生中偷偷使用“热得快”的现象仍很普遍。每年学校都会收 缴一些违规电器,其中以“热得快”居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