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

第一章航空摄影测量外业概论

第一节概述

地形图测绘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勘察、规划、设计和科研等使用,以及作为编制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题地图的基础资料。为此对地形图的有关知识必须有更深的了解。

一、地形图的规格

(一)投影、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

1:5000、1:10000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分带。坐标系统以前主要采

用1980西安坐标系或者1954北京坐标系,亦可采用独立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

摄影测量外业实习总结

摄影测量是利用摄影像片测量地形地物的技术方法,也是通过影像研究信息的获取、处理、提取和成果表达的一门信息科学。摄影测量学是测绘学的分支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用于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建立数字地面模型,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根据摄影时摄影机所处的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地面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航天摄影测量;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分为地形摄影测量与非地形摄影测量;根据技术处理手段的不同,又可分为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等。摄影测量很少受气候、地理等条件的限制,所摄影像是客观物体或目标的真实反映,信息丰富、形象直观,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所研究物体的大量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可以拍摄动态物体的瞬间影像,完成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测量工作,适用于大范围地形测绘,成图快、效率高,产品形式多样,可以生产纸质地形图、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摄影像等,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摄影测量外业》是测绘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课程实习。旨在通过本次课程实习来加深对摄影测量外业的的基础理论、测量原理及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切实提高我们的实践技能,初步掌握像片判读、像片调绘和新增地物补测的基本方法,掌握像控点转刺的基本方法,了解航测作业各工序的仪器设备及作业过程等。

对于本次实习,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的重视,在第一天的实习动员会上,许老师就本次实习的意义、实习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明确的阐述,同时,也就本次实习内容和实习步骤做了说明。在其后的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实习目的明确、积极主动、不怕吃苦勇于承担重担,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的完成了黄河水院新校区的航摄像片调绘、新增地物补测、选刺像控点等工作。

本次实习不仅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操作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使我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本次实习的内容有:航摄像片调绘、新增地物补测及选刺像控点三项,通过实习,我们初步掌握了像片判读、像片调绘和新增地物补测的基本方法,掌握了像控点转刺的基本方法,了解航测作业各工序的仪器设备及作业过程。

实习中航摄像片调绘每两人为一个小组,每人调绘一张像片,每人转刺4个像控点。这样分组工作,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是本次实习得以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的保障。实习前,我们通过比对,了解到像片的比例尺大致在1:5000左右,这对于我们在影像上进行尺寸量测,确定较小地物及新增地物的准确位置、大小等提供了很大帮助。通过老师介绍,像片摄影时间大致在2007年,所以可以知道新增地物会多一些,像教师公寓、新体育场、大坝等,都是这两年新增的地物,在判读时要格外的注意。同时,像片上植被茂盛,所以应该是在春夏季节拍摄的,这对于在冬季调绘的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人工湖的水崖线比常水位低,并且大部分树林已落叶,像片上的色调与像片上看到的相应颜色不相一直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在判读时,我们充分利用了大坝地势高的优点,这样看的范围比较大,总貌特征比较明显,比较容易确定像片的方位和自己在像片上的位置,有利于像片的判读。

在具体调绘时班内小组之间划分好了调绘面积,每组调绘新校区的四分之一,准备好了调绘工具,铅笔、橡皮、尺子、多色笔等,小组内协调分工,做好调绘计划。实地调绘时,用像片对照实地判读确定各种地形元素的性质以及它们在像片上的形状、大小、准确位置和分布情况,如:房屋、道路、植被、人工湖等,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像片上进行描绘。通过路牌、询问等手段,调查路名、建筑物名称、湖泊沟坎名称等。用尺子量测陡坎、冲沟、等的比高,并做出相应记录。对于个别新增地物可根据与其相邻的地物影像的相对位置补绘,对于新增地物面积较大的地物,像新体育场、大坝等可采用全站仪、GPS-RTK数字测图等方法补绘。清绘时应根据实际判绘的结果,在室内着墨整饰,并按照图式规定的各种符号和规范的有关要求认真仔细地描绘。接边时,本调绘边线处与邻幅或邻片调绘的内容应衔接得当,如果有某一地物接不上,则必须查实,修改,直到全部接好为止。选刺像控点时,选一个像对,在标准点位附近将实地控制点在立体观察条件下实刺到像片上,并进行像片正反面的整饰。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课堂上,我们学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在实际当中不能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学。实习就是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为期一周的摄影测量外业实习结束了,虽然开始时感到好累,但看到自己的收获还是很高兴的。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摄影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对摄影测量外业的整体概念有了更多的了解,深入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丰富了航摄像片调绘、新增地物补测及选刺像控点等知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能力,当然其中也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原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测量知识也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相互对照,将我的测量知识和水平提高了很多,现在想来这场校内实习确实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本次实习,对我们进行了生产技能和安全、纪律教育,更加注重我们独立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使我们在实践中接触到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了我们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培养了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即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对于我们以后踏入社会有了一个很好的接轨,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另外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安排的此次校内实习,以及老师的辛勤辅导,通过本次实习,不仅使我们对以前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将永远珍惜这段经历。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精编版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 术方案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正射影 像制作项目技术方案 1、概述 根据项目需求对项目区进行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获取真彩数码航片,并制作正射影像 及地形图。 作业范围 呼伦贝尔市北部区域约400平方公里。如下图:

飞行区域(红色) 作业内容 对甲方指定的范围进行1:2000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的彩色影像。 行政隶属 任务区范围隶属于呼伦贝尔市。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 53°20′。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万平方公里?[2]??,占自治区面积的%,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南部与相连,东部以为界与为邻,北和西北部以为界与接壤,西和西南部同交界。边境线总长公里,其中中俄边界公里,中蒙边界公里。 (2)地形概况 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边缘。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3)气候状况 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着。以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大致沿120°E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乌玛-奇乾-根河-图里河-新帐房-加格达奇-125°E蒙黑界”以北属于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气候。 已有资料情况 甲方提供的航飞范围。 2、作业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 (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 (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 (5)《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19294-2003; (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1005-1996; (7)《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MH/T1006-1996;

福州市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像片控制点测量设计方案

密级:秘密编号: 福州市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像片控制点测量技术设计书 二○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1 概述 (1) 1.1 项目来源和内容 (1) 1.2 作业区范围和行政隶属 (1) 2 地理概况及资料情况 (1) 2.1 地理概况 (1) 2.2 资料情况 (1) 2.2.1图件资料 (2) 2.2.2控制测量成果 (2) 3 引用文件 (2) 4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 (2) 5技术方案执行情况 (2) 5.1 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 (2) 5.2技术规定 (3) 5.2.1像片控制点布点 (3) 5.2.2精度要求 (4) 5.2.3像片控制点的判刺和整饰 (5) 5.3 像片控制点测量 (7) 5.4 上交和归档成果 (8) 5.5 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 (8) 5.5.1 人员配置 (8) 5.5.2 质量责任制 (8) 5.5.3 质量保障措施 (9) 5.5.4 质量检验 (9) 5.5.5 安全管理措施 (10) 6 经费预算和进度安排 (11) 6.1 经费预算 (11) 6.2 进度安排 (12) 7 附录 (12)

1 概述 1.1 项目来源和内容 1.2 作业区范围和行政隶属 2 地理概况及资料情况 2.1 地理概况 福州位于中国大陆东南部,福建东部的闽江口地区。其位置在东经118°08’~120°31’,北纬25°15’~26°29’之间。东部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台北市相望,南部与泉州市和莆田市,西部与三明市,北部与南平市和宁德市分别接壤。 福州西部有鹫峰山—戴云山脉,东面则是台湾海峡,境内地势自西向东依次下降。地貌类型自西向东依次由中山而至低山而较高的丘陵而至台地平原最后则是大海。全市总面积12,15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福州总面积的72.68%,在闽江、鳌江和龙江下游及山区盆地有多片小平原。闽江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横切山脉,造成福州境内峡谷幽深,江面狭窄而且水流湍急,自安仁溪口以下,河谷逐渐开阔,水流平缓东流,最后至福州盆地形成福州境内最大的福州平原。在福州平原周围,分别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环绕,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因此地貌上也是一个典型的河口盆地。另外在鳌江和龙江下游以及山区盆地也有较多小平原。 福州海岸线漫长曲折,北起罗源县与宁德市交界处的井水,南至福清市与莆田市交界处的江口镇,多属基岩海岸,由北至南跨越了罗源湾、闽江口、福清湾和兴化湾等四个港湾,其中大陆海岸线长920公里,海岛海岸线长390公里。 2.2 资料情况

航空摄影技术标准

1、航空摄影技术规范 (1)《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 (2)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3)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4)《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 (5)GB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6)GB/T 19294-2003《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 (7)《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 (8)《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 (9)MH/T 1005-199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中国民用航空总局(10)MH/T 1006-1996《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11)GB/T 16176-1996《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 (12)《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 (13)GB 15967-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14)GB/T 6962-200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15)GB 7931-2008《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16)GB 7930-2008《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17)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18)GB 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GB/T23236-2009《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 (20)GB/T 1832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21)CH 1002-19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22)CH 1003-19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23)国测国字【1997】20《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 (24)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25)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航空摄影测量的技术流程汇总

嘉鱼市国土资源局航空摄影测量及DEM、DOM、DLG生产项目 技术文件 [航空摄影部分]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

目录 1 航摄技术文件 (3) 1.1技术说明 (3) 1.1.1 含惯导的ADS40技术路线 (3) 1.1.2 不含惯导的DMC技术路线 (5) 1.1.3 传统彩色胶片相机技术路线 (6) 1.1.4 作业流程 (7) 1.2技术方案 (8) 1.2.1 主要工作内容 (8) 1.2.2 技术依据 (8) 1.2.3 测区概况 (9) 1.2.4 成图规格 (11) 1.2.5 航空摄影 (12)

1航摄技术文件 1.1技术说明 1.1.1含惯导的ADS40技术路线 ADS40是由全球著名的摄影测量公司徕卡公司开发的线阵列推扫式摄影系统,它高度集成了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测量单元(IMU),其中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与地面基站GPS或精密星历数据联合解算后能够以2HZ频率提供高精度绝对坐标,具有长时低频高精度特点;惯性测量单元能够以200HZ频率记录航摄仪相对位置和高精度姿态数据,具有短时高频高精度的特点,两者紧密集成能够有效补偿彼此的系统误差,利用ADS40进行航空摄影,可以为每条扫描线产生准确的外方位元素。而利用摄影测量技术成图的关键技术是如何获取精确的影像外方位元素以恢复摄影时的立体状态,使用ADS40航摄系统进行航摄,一方面可以直接获取高清晰、高品质、高分辨率、多光谱数字航摄影像,另一方面能够获取每一条扫描影像的外方位元素,这样在影像后处理过程中只需结合精密卫星星历或GPS同步观测数据就能够得到准确的外方位元素,从而恢复整条航带摄影时的立体构像;空三加密处理时只需要在加密分区四角和中心加测像片控制点就可以保证影像空三加密精度,大大减少外业像控点数量,同时ADS40基高比较大,高程量测精度高,也可以成倍地减少外业高程控制点测量工作,有效缩短成图周期。4 采用ADS40实施航摄的总体技术步骤包括资料收集和空域申请、POS 辅助航空摄影、像片控制测量、航摄内业四个部分。 首先,根据合同要求收集测区必要的控制,地形图分幅图名,市行政划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1:5000、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1.地形图的规格 1.1.1投影、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 1:5000、1:10000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1.2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按GB/T13989执行。 在特殊情况下,如临近国境线或广阔水域地区,图幅内只有少部分陆地,并入邻幅作破图廓处理。破图幅的图幅编号写在主图幅编号之后,中间用逗号分开。 1.1.3地形类别 地形类别按图幅范围内大部分的地面倾斜角和高差划分,规定见表1。 当高差与地面倾斜角矛盾时,以地面倾斜角为准。 基本等高距依据地形类别划分。规定见表2,一幅图内一般采用一种基本等高 距。当基本等高线不能示地貌特征时,应加测间曲线。必要时可再加测助曲线。 高程注记点应选在明显地物点和地形特征点上,其密度为图上每100平方厘米 内。平地、丘陵地10~20个;山地、高山地及地形特征点稀少地区8~15个。 等高线注记图上每100平方厘米内1~3个。

2.1地形图的精度 表4 2.2.1一般要求 本条只规定各类测图仪在测图作业中共同遵守的一般要求。 2.2.2准备工作 A.按任务要求令取测图所需的资料; B.熟悉规范、图式、测区专业设计书等有关的技术规定,了解内、外业成果及接边情况,填写、转抄、安置有关数据,以及上仪器前的必要计算工作; C.测绘面积以定向点连线为准,最大不大于像片上连线外1厘米。且离像片边缘不小于1cm(18cm*18cm像幅)或1.5cm(23cm*23cm像幅) 2.2.3测绘地物 A。影像清晰,现势性强的像片,可采用先内判后外调的方法测绘地物。对影像清晰、易识别的地物直接判绘在原图上。对无把握判准的、新增的地物和各种注记由外业进行补测补调; B.仪器上测绘地物可以用统一简化符号及分项着色。 2.2.4测绘地貌 A.地貌表示以等高线为主。同时恰当配合各种地貌符号和高程注记。用符号表示的各种地貌元素。在图上的位置、形状、大小、方向等应符合实地真实情况。瀑布、跌水、堤坝、陡崖、陡坎、冲沟等。比高大于2米且模型影像清楚的应测注比高。 B.等高线应仪器上实测。当相邻两计曲线间距在图上小于5MM的等倾斜地段,只测绘计曲线,首曲线可以插绘;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摄影测量集中实习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摄影 测量集中实习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数字摄影测量实习 实习报告 学院:测绘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 地点:校内 班级: 组号: 姓名: 学号: 教师: 2017年 6月 19日至 2017年 7 月 8日

第 1 章空三报告 1.1 NAT空中三角成果数据流程 1.设置测区基本参数 2.建立相机文件,导入老师给的文件 3.导入外业控制点 4.影像格式转换 5.自动转点 6.进行PATB平差计算 1.2 空三加密需要注意 1.像素大小、焦距、像主点坐标、畸变参数,像幅尺寸 (数码相机) 2.模型连接点平面及高程限差、地面定向点残差限差、地面检查点残差限差 3.控制点坐标、刺点片及点之记

1.3 空三流程图 1.4 空三评查步骤 1.4.1 需要平差的原因 1同一物体在不同视角下的图像有极大的不同,物体遮挡而丢失信息 2光照、场景中物体的几何形状和物理特性、物体和摄像机之间的空间关系3从带畸变和噪声的、二维的、单一的灰度值中提取出尽可能不带畸变和噪声的、三维场景中的诸多因素 1.4.2 粗差的影响 1观测值中存在粗差,则某一观测的误差对所有残差都有影响 2 一个观测的残差包含着所有粗差的影响 1.4.3 平差方法-循环粗差剔除 1 先外围加4个点进行平差解算 像方的粗差点排除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加预测的控制点,不要一次性刺入所有预测控制点,建议从外向内回字形一圈圈刺预测控制点,留区域中的3到4个控制点做检核点。每刺入一轮都先平差,编辑得差不多再进行下一轮。 2 继续调整控制点

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复习重点

摄影测量学定义:是利用光学或数码摄影机获取的影像,经过处理以获取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摄影测量的分类:(1)按摄站位置:1.航天摄影测量2.航空摄影测量3.地面摄影测量(2)按研究对象:1.地形摄影测量2.非地形摄影测量(3)按处理方法:1.模拟摄影测量2.解析摄影测量3.数字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的主要任务:1.包括定量的(几何处理):解决是多少的问题、定性的(解译处理):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程:模拟摄影测量(1851-1960’s),解析摄影测量(1950’s-1980’s),数字摄影测量(1970’s-现在)。 遥感定义:是指通过非接触传感器遥测物体的几何与物理特性的一门学科。 遥感类型:按传感器探测波段分:1.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1000um4.微波遥感:1mm~10m5.多光谱遥感:可见光和近红外,多个波段。2.按成像方式分:摄影遥感、扫描方式遥感;雷达遥感。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由平台、传感、接收、处理应用各子系统所组成 遥感特点与作用:1.大面积同步观测2.时效性强3.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好4.较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5.一定的局限性。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关系:遥感技术为摄影测量提供了多种数据来源,从而扩大了摄影测量的应用领域。 航空摄影:又称航拍,是指在飞机或其他航空飞行器上利用航空摄影机摄取地面景物像片的技术。 航摄仪的类型:胶片航摄仪、数字航摄仪。 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要求(主要是航向、旁向重叠度) 航摄像片与地形图的区别 像片倾斜角、摄影比例尺的概念 航空像片上的三点两线、类型 第二部分航空摄影测量基础 第二章航测外业 摄影测量外业工作任务 像片判读、像片调绘

GIS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武汉大学摄影测量历届考研试题[2]

武汉大学 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摄影测量学(A卷)科目代码:936 一、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12分)请作示意图分别表示航空摄影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并加以必要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2.(12分)航空摄影测量解析计算中对于像点坐标的系统误差改正,在实际作业过程中通常很少顾及因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引起的像点坐标系统误差改正,请说明为什么? 3.(12分)请比较说明摄影测量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各自特点。 4.(12分)请详细解释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含义,同时说明由POS得到的观测数据与光束法平差的必要性。 5.(12分)请解释选权迭代法粗差探测的基本含义,权函数的选择应满足哪些条件? 二、综合问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1.(15分)请解释共面条件的含义并给出共面条件的基本表达式,同时说明共面条件在摄影测量中的主要应用。 2.(15分)传统光束法区域网三角测量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请用流程图表示传统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的主要内容和计算步骤。 3.(15分)在数字高程模型的内插方法中,请以双线性内插方法为例,说明由规则正方形格网点内插离散点高程的原理和方法(请用简图和符号加以辅助说明)。 4.(15分)在航空摄影测量中,地面坡度对数字影像匹配有何影响?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地面坡度对数字影像匹配的影响? 5.(15分)用传统数字微分纠正方法所制作的正射影像上依然存在投影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采取哪些措施来限制正射影像上投影差的大小或完全消除正射影像上的投影差现象? 6.(15分)你认为当代数字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第二章--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 1.航摄仪和感光材料 2.航摄基本知识及其作用 比例尺重叠度(航向旁向) 相片偏角 3.投影比较:类型特点 第一节航空摄影仪与感光材料 一、航空摄影仪 指航空摄影机、地面摄影测量用的摄影经纬仪,以及近景摄 影测量用的摄影机,简称摄影机。主要由暗箱和镜箱构成。 1.镜箱物镜 物镜筒 座架 框标平面镜箱体是一个可调节摄影物镜与像平面之间距离的封闭筒 2.暗箱: 3.框标平面: 作用:像点坐标量测 3.框标坐标: 在框标平面内区其交点作为坐标原点,建立起框标直角坐标系。航摄软片紧密贴附在框标平面上,所以框标平面即为像

平面的位置。 4.像主点:摄影机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 5.摄影机主距(像片主距):摄影机物镜后节点到像片主点的垂距称为摄影机主距,也叫像片主距,一般用字母f表示。 二、分类 (一)按摄影物镜焦距和像场角分为: 1.短焦距航摄仪, f<150 mm,相应的像场角为β>100o; 2.中焦距航摄仪 f:150 mm<<300 mm,像场角为70o<β<100o; 3.长焦距航摄仪 f>300 mm,相应的像场角为2≤70o。 二、分类 (二)按照像幅(正方形)大小分: 1.短焦距航空摄影机的像幅多为18 cm×18 cm 2.中焦距航空摄影机的像幅有18 cm×18 cm和23 cm×23 cm 3.长焦距航空摄影机的像幅多为23 cm×23 cm和30 cm×30 cm 第二节航空摄影测量对摄影资料的基本要 求 ?测绘地形------摄影多采用竖直摄影方式,即航摄机在曝 光瞬 间物镜主光轴保持垂直于地面。 ?《航空摄影测量规范》要求像片倾角应小于2o~3o。

武汉大学数字摄影测量学试卷及答案

武汉大学2005—2006 学年下学期 《数字摄影测量》试卷(A) 学号: 姓名: 院系: 专业: 得分 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5分) 1.影像匹配,2. 金字塔影像, 3. 立体正射影像对,4.同名核线,5.立体透视图 二. 简答题(55分) 1. 以图1所示数字高程模型矩形格网为例,请说明图1中所画等高线的跟踪过程.如果 有特征线存在,应该如何处理?(15分) 第3000 x 条扫描线 (0,0) (1,0) (2,0) (3,0) 图2 一幅SPOT影像 图1 基于矩形格网的等高线跟踪 2. 图2是一幅SPOT影像,当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和DEM已知时,如何制作正射影像,请 说明其原理过程,并指出与框幅式的航空影像制作正射影像算法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5分) 3.“相关系数最大”影像匹配、基于物方的VLL法影像匹配和最小二乘法影像匹配的相 同点及差别是什么?(15分) 4. 简述一次样条有限元数字高程模型内插方法的原理流程(10分) 三.综合题(30分) 1.什么是特征匹配?它与基于灰度的影像匹配有什么不同?结合课间编程实习内容,请说明实现自动相对定向的方法原理和关键技术(20分)。 2. 除了所学过的影像匹配方法之外,你还知道哪几种比较有效的匹配算法,请叙述其中一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10分). 出卷人潘励 教研室 负责人 审核签字年月日 共 1 页第 1 页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数字摄影测量》试卷(A)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影像匹配: 【答】通过一定的匹配算法在两幅或多幅影像之间识别同名点,如二维影像匹配中通过比较目标区和搜索区中相同大小的窗口的相关系数,取搜索区中相关系数最大所对应的窗口中心点作为同名点; 2、金字塔影像: 【答】对二维影像进行低通滤波,并逐渐增大采样间隔,形成的影像像素数依次减少的影像序列; 3、立体正射影像对: 【答】由正射影像和通过该正射影像生成的立体匹配片两者组成的立体相对; 4、同名核线: 【答】同一核面与左右影像相交形成的两条核线,其中核面指物方点与摄影基线所确定的平面; 5、立体透视图: 【答】运用透视原理和一定的数学模型(共线方程)将物方具有三维信息的点转换到指定的平面上,并通过消影处理获得立体透视效果。 二、 简答题: 1、 以图1所示数字高程模型矩形格网为例,请说明图1中所画等高线的跟踪 过程.如果有特征线存在,应该如何处理? (0,0)(1,0)(2,0)(3,0) 图1 基于矩形格网的等高线跟踪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_航空摄影测量实习报告.docx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_航空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网免费发布航空摄影测量实习报告,更多航空摄影测量实习报告相关信息请访问实习报告网。 一、实习目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是摄影测量学和遥感技术相应用的综合实习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实习掌握摄影测量的原理、影像处理方法、成图方法,掌握遥感的信息获取、图像处理、分类判读及制图的方法和作业程序。从而更系统地掌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通过实习使我们更熟练地掌握摄影测量及遥感的原理,信息获取的途径,数字处理系统和应用处理方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工作认真、实事求是、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以后从事生产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基础。二、实习内容1) 遥感影像图制作; 2) 相片控制测量; 3) 航空摄影测量相对立体观察与两侧; 4) 航片调绘、遥感图像属性调查; 5) 相片及卫片的判读及调绘6) 调绘片的内页整饰7) 撰写实习报告,提交成果。三、实习设备与资料1) 摄影测量与遥感书本上的理论知识。2) 通过电脑查找有关这门学科的实践应用及其它相关知识等。3) 电脑上相关的摄影测量的图片信息资料及判读方法。4) 现有的实习报告模板及大学城空间里的相关教学资料。四、实习时间与地点时间:2011年6月19日——2011年6月26日。地点:学校图书馆、教室、寝室及搜集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学科的资料等相关地方。五、实习过程 5.1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的发展情景摄影测量与遥感是从摄影影像和其他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取所研究物体,主要是地球及其环境的可靠信息,并对其进行记录、量测、分析与应用表达的科学和技术。随着摄影测量发展到数字摄影测量阶段及多传感器、多分辨率、多光谱、多时段遥感影像与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边缘学科的交叉渗透、相互融合,摄影测量与遥感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型的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由于它的科学性、技术性、应用性、服务性以及所涉及的广泛科学技术领域,其应用已深入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 5.2单张像片测量原理单张像片测图的基本原理是中心投影的透视变换,而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则是立体测图的基本原理。广义来说,前一情况的基本原理也是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20世纪30年代以后,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都是应用各种结构复杂的光学机械的精密仪器来实现的。50年代,开始应用数学解析的方式来实现。图1就是用光学投影方法实现摄影几何反转的示意图。图中假设两张相邻的航摄像片覆盖了同一地面AMDC,它们在左片P1上的构像为ɑ1m1d1c1,右片P2上的构像为ɑ2m2d2c2,两摄站点S1和S2间的距离为基线B。如将这两张像片装回与摄影镜箱相同的投影器内,后面用聚光器照明,就会投射出同摄影时相似的投影光束。再把这两个投影光束安置在与摄影时相同的空间方位,并使两投影中心间的距离为b(b为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的摄影基线),此时所有的同名投影光线都应成对相交,从而得出一个地面的立体模型A"M "D "C "。这时, 用一个空间的浮游测标(可作三维运动)去量测它,就可画得地形图。 5.3航空摄影测量的内外业技术要求航测外业工作包括:①像片控制点联测。像片控制点一般是航摄前在地面上布设的标志点,也可选用像片上的明显地物点(如道路交叉点等),用普通测量方法测定其平面坐标和高程。②像片调绘。是图像判读、调查和绘注等工作的总称。在像片上通过判读,用规定的地形图符号绘注地物、地貌等要素;测绘没有影像的和新增的重要地物;注记通过调查所得的地名等。通过像片调绘所得到的像片称为调绘片。调绘工作可分为室内的、野外的和两者相结合的3种方法。③综合法测图。主要是在单张像片或像片图上用平板仪测绘等高线。航测内业工作包括:①测图控制点的加密。以前对于平坦地区一般采用辐射三角测量法,对于丘陵地和山地则采用立体测图仪建立单航线模拟的空中三角网,

测绘技术标准精选(最新)

测绘技术标准精选(最新) G2260《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2659〈GB/T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3792.6《GB/T 3792.6-2005 测绘制图资料著录规则》 G6962《GB/T6962-2005 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7930《GB/T 7930-2008 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7931《GB/T 7931-2008 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10114《GB/T10114-2003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12320《GB12320-1998 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 G12340《GB/T 12340-2008 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12341《GB/T 12341-2008 1:25 000 1:50 000 1:100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12343.3《GB/T 12343.3-200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1:500 000 1:1 000 000地形图编绘规范》 G12409《GB/T 12409-2009 地理格网》 G12897《GB/T 12897-2006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12898《GB/T 12898-20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12979《GB/T 12979-2008 近景摄影测量规范》 G13923《GB/T 13923-2006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13977《GB/T 13977-2012 1:5 000 1:10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13989《GB/T 13989-201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13990《GB/T 13990-2012 1:5 000 1:10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14267《GB/T 14267-2009 光电测距仪》 G14268《GB/T 14268-2008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规范》 G14395《GB/T 14395-2009 城市地理要素编码规则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线》 G14511《GB/T 14511-2008 地图印刷规范》 G14911《GB/T 14911-2008 测绘基本术语》 G14912《GB/T14912-2005 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G14950《GB/T 14950-2009 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 G15314《GB/T 15314-1994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 G15661《GB/T 15661-2008 1:5 000 1:10 000 1:25 000 1:50 000 1:100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15967《GB/T 15967-2008 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G15968《GB/T 15968-2008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G16176《GB/T16176-1996 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 G16789《GB16789-1997 比长基线测量规范》 G16818《GB/T 16818-2008 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 G16819《GB/T 16819-2012 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 G16820《GB/T 16820-2009 地图学术语》 G16831《GB/T 16831-2013 基于坐标的地理点位置标准表示法》 G17157《GB/T 17157-2012 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内业外业实习报告

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1432002 学号:1031610106 姓名:樵怡希 指导教师:刘荣教授

摄影测量内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 (1)了解4d的基本概念,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软件模块的操作特点,了解实习工作流程,从而能对4d产品生产实习有个整体概念。 (2)掌握创建/打开测区及测区参数文件的设置,掌握参数文件的数据录入完成原始数字影像格式的转换。 (3)通过对模型定向的作业,了解数字影像立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全过程,并能较熟练地应用定向模块进行作业,满足定向的基本精度要求,掌握核线影像重采样,生成核线影像对。 (4)掌握正射影像分辨率的正确设置,制作单模型的数字正射影像,掌握等高线参数设置,生成等高线,通过正射影像或叠加等高线影像的显示,检查是否有粗差,掌握DEM拼接及自动正射影像镶嵌。 (5)掌握立体切准的基本专业技能,掌握地物数据采集与编辑的基本操作。(6)学会使用图廓整饰模块,掌握图廓整饰中各项参数的意义及其设置方式,生成图廓参数文件,制作完整的DOM图幅产品,生成图廓参数文件,制作完整的DRG 图幅产品。 (7)通过对实习成果的分析,了解数字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总结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习成果的不足之处,并能分析其原因。 (8)理解数据格式输出的意义,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数据格式输出的具体操作。 二、实习内容 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软件模块的操作特点,了解实习工作流程,从而能对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有个整体概念, 了解4D产品的生产过程,熟悉使用VirtuoZo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4D产品的过程,掌握生产过程中各步骤的原理,加深对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通过本次实习掌握创建/打开测区及测区参数文件的设置。掌握参数文件的数据录入。通过对模型定向的作业,进行对影像内定向及相对定向实现影像匹配,了解数字影像立体型的建立方法及全过程,并能较熟练地应用定向模块进行作业,满足定向的基本精度要求。掌握核线影像重采样,生成核线影像对。掌握匹配窗口及间隔的设置,运用匹配模块,完成影像匹配。掌握匹配后的基本编辑,能根据等视差曲线(立体观察)发现粗差,并对不可靠区域进行编辑,达到最基本的精度要求。掌握DEM格网间隔的正确设置,生成单模型的DEM。掌握正射影像分辨率的正确设置,制作单模型的数字正射影像。通过DEM及正射影像的显示,检查是否有粗差。掌握拼接区域的选定及确定拼接产品的路径。掌握DEM拼接及自动正射影像镶嵌。分析拼接精度。理解数据格式输出的意义。 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数据格式输出的具体操作。通过对实习成果的分析,了解数字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总结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习成果的不足

航空摄影测量规范

航空摄影测量规范 1、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 6962--86 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 7930--87 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 7931--87 4、海图图式GB 12317--90 5、航海图编绘规范GB 12318--90 6、中国航海图图式GB 12319--90 7、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GB 12320--90 8、海道测量规范GB 12327--90 9、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 12340--90 10、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 12341--90 11、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图式GB 12342--90 12、1:25000 1:5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GB 12343--90 13、1:100000 地形图编绘规范GB 12344--90 14、地理格网GB 12409--90 15、远程光电测距规范GB 12526--90 1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91 1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91 18、近景摄影测量规范GB/T12979--91 19、坐标展点仪GB/T13605--92 20、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3923--92 21、1:5000 1:1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13977--92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 规范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1:5000、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1.地形图的规格 投影、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 1:5000、1:10000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按GB/T 13989执行。 在特殊情况下,如临近国境线或广阔水域地区,图幅内只有少部分陆地,并入邻幅作破图廓处理。破图幅的图幅编号写在主图幅编号之后,中间用逗号分开。 地形类别 地形类别按图幅范围内大部分的地面倾斜角和高差划分,规定见表1。 当高差与地面倾斜角矛盾时,以地面倾斜角为准。 基本等高距 基本等高距依据地形类别划分。规定见表2,一幅图内一般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当基本等高线不能示地貌特征时,应加测间曲线。必要时可再加测助曲 线。 高程注记点应选在明显地物点和地形特征点上,其密度为图上每100平方厘米内。平地、丘陵地10~20个;山地、高山地及地形特征点稀少地区8~15个。 等高线注记图上每100平方厘米内1~3个。 地形图的精度 内业加密点和地物点对附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以图比例尺计不得大于表3规定。

4规定。 表 4 立体测图 一般要求 本条只规定各类测图仪在测图作业中共同遵守的一般要求。 准备工作 A.按任务要求令取测图所需的资料; B.熟悉规范、图式、测区专业设计书等有关的技术规定,了解内、外业成果及接边情况,填写、转抄、安置有关数据,以及上仪器前的必要计算工作; C.测绘面积以定向点连线为准,最大不大于像片上连线外1厘米。且离像片边缘不小于1cm(18cm*18cm像幅)或(23cm*23cm像幅) 测绘地物 A 。影像清晰,现势性强的像片,可采用先内判后外调的方法测绘地物。对影像 清晰、易识别的地物直接判绘在原图上。对无把握判准的、新增的地物和各种注记由 外业进行补测补调; B.仪器上测绘地物可以用统一简化符号及分项着色。 测绘地貌 A.地貌表示以等高线为主。同时恰当配合各种地貌符号和高程注记。用符号表示的各种地貌元素。在图上的位置、形状、大小、方向等应符合实地真实情

航空摄影测量规范

航空摄影测量规范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航空摄影测量规范 1、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6962--86 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7930--87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7931--87 4、海图图式GB12317--90 5、航海图编绘规范GB12318--90 6、中国航海图图式GB12319--90 7、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GB12320--90 8、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90 9、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12340--90 10、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12341--90 11、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GB12342--90 12、1:250001:5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GB12343--90 13、1:1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GB12344--90 14、地理格网GB12409--90 15、远程光电测距规范GB12526--90 1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1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18、近景摄影测量规范GB/T12979--91 19、坐标展点仪GB/T13605--92 20、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3923--92 21、1:5000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13977--92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调绘的工作实践体会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调绘的工作实践体会 发表时间:2019-07-17T15:10:47.7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刘彬 [导读] 摘要:航空摄影测量工作主要是利用航空摄影机,从飞机、其他航空器上获取地面、空中目标图像和图形信息技术。 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摘要:航空摄影测量工作主要是利用航空摄影机,从飞机、其他航空器上获取地面、空中目标图像和图形信息技术。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可以获取广大地域的高分辨率的照片,经过图像判读,获取有关地形和设施的情报。航空摄影可以为测绘地图提供出基础的资料,以减少野外作业,减轻劳动的强度,有着精确、快速、经济的特点,广泛的应用在测绘国家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中。本文主要基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调绘,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调绘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主要是在上个世纪的中期开始应用的,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下,航空摄影测量就从模拟时代逐渐的进入解析时代,发展到当前的全数字化的时代,以满足国民经济的应用需求,逐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采集获取的技术方法,在测绘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当前的航空外业调绘的一体化方法逐渐走向成熟,和传统调绘相比,调绘作业方法已经比较完善,不仅有一定自动化的程度,其成果精度、工作效率远远高出传统作业方法,劳动力强度则是低于以往作业方法。 1航空摄影测量分析 航空摄影测量主要是适用在各比例尺的测图中,在实际的工程勘察测量过程中,航空摄影的测量一般指大比例尺的(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航测,主要是应用在工业和矿山规划设计中,大比例尺的航测工作为空中摄影、航测外业、内业。 航空摄影的测量外业工作主要包含下面几点: 第一,像片控制点的联测。按照规定位置、数量,选取刺像片控制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按照精度要求,分全野外布点法、室内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方法。像片控制点主要是选取了像片上明显的地物点,而大比例尺测图主要是利用目标清晰、精度高的直角地物目标、点状地物目标作为像片控制点,在航摄之前,在地面上敷设人工的标志。被选取的目标精确的在相片上标注出位置,图像背面绘制出与其相关的地物关系略图,简要的配文字进行说明。 第二,像片的调绘。按照比例尺成图要求,携图像到实地进行调查,并且绘注出其地物、地形要素、地理的名称等等,供以内业测绘图的使用。对像片图测图、分工法测图,像片的调绘主要是定量的,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其影像位置、尺寸的绘注,对全能法测图主要是定性的,主要是以名称、性质、数量说明、地物精确位置主要是按照立体模型量测为准的,调绘像片主要是指示性的,大比例尺测图在多数情况都是采用了后者,调绘通常在放大相片上进行。 第三,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调绘作业方法。航测外业调绘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实地确定地物、地貌的真实性质,查清其实际“身份”,根据图件需要表示的内容要求取舍影像上的地物、地貌,并对影像上没有的新增地物、地貌进行补测,实地调查、注记地理名称。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测绘成果图件符合规范、图式的标准、要求。现行航测外业调绘作业方法有全野外调绘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所收集到的资料在影像图上标出界线和地名;其次,到野外实地对影像图上有的地物、地貌进行确认和取舍,调注地理名称,逐一核实源资料上的地理名称,同时对影像图上没有的地物、地貌,按规定要求补测到影像图上,将调查结果草绘在影像图上;再次,内业在计算机上利用专业软件将外业工作图上标注的各种要素按规定进行数据采集,并对其采集要素进行编辑;最后,按要求整理得到所需的电子版调绘图。随着测绘设备的投入和绘图软件的成熟,外业调绘改变了全野外调绘法的作业模式,开始采用综合调绘法。该方法就是首先在内业充分利用影像信息和相关资料,在计算上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如立体观察、影像识别、资料分析等),判读并采集相应的地物、地貌要素,对判绘过程中有疑问的或无法判绘的要素(如管线、道路附属物、独立地物、植被、地理名称等),在调绘影像图上进行标识;其次,携带笔记本电脑到野外实地对内业判绘的地物、地貌进行确认,对内业判绘错误的地物、地貌进行修正,调注地理名称,并对内业判绘有疑问的或无法判绘的要素进行实地调绘,同时对影像图上没有的地物、地貌,按规定要求补测到计算机内相应的影像图上;最后,按要求整理得到所需的电子版调绘图。 2航测外业调绘作业方法存在问题 航测外业调绘是航测数字化成图的主要工作之一,由于长期受人工干预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业强度,平添了人为误差产生的机率,影响最终成果的精度与质量。这是长期困扰外业调绘工作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1)全野外调绘法工艺流程如下:从全野外调绘法的工艺流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种作业方法需要先进行外业一系列的调查以后,再在室内进行数据采集和编辑,其作业模式由于在传统调绘方式上发展起来的,难免存在着下列缺陷:①投入人员多,作业周期长,加大了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低下;②野外作业时间长,调查范围广,增加了劳动强度,工作效率低;③工序繁多,增大了人为误差的产生,导致成果成图精度的降低;④数据采集工作量大,自动化程度低,影响了劳动效率。2)综合调绘法工艺。外业调绘虽然改变了全野外调绘法的先外后内的作业模式,采用了先内业后外业的工艺流程,由于其实际作业只对内外业工序的调换,存在着全野外调绘法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外业调绘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比如:工艺流程图中的内业测绘和外业调查、修改方面。 3外业调绘作业方法的改进及改进后的优点 根据外业调绘工作流程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计算机、软件等技术的发展和源资料数字化程度高的现状,针对性地加以改正,将使外业调绘工作在工作量、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等方面得到根本的解决。该作业方法首先是利用源资料的数字化成果,在计算机上利用专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