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昌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重点题库

南昌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重点题库

南昌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重点题库
南昌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重点题库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

资料见第二页

第1页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1g下列各种物质,占体积最大的是

------()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e20,S32)

(A)乙烷(B)氖(C)氧(D)硫化氢

(A)(B)(C)

(D)

2.在T,p相同下,气体A充满烧瓶时,测得A为0.34g,而充满O3时,测得其为0.48g,则气体A是------()

(A)O2(B)SO2(C)H2S(D)无法判断

(A)(B)(C)

(D)

3.按SI制气体常数R的取值是------()

(A)82.06dm3·atm·K-1·mol-1(B)8.314J·K-1·mol-1

(C)1.987cal·atm·K-1·mol-1(D)0.082cal·K-1·mol-1

(A)(B)(C)

(D)

4.某气体AB,在高温下建立下列平衡:AB(g)A(g)+B(g).若把1.00 mol此气体在T=300K,p=101kPa下放在某密闭容器中,加热到600 K时,有2

5.0%解离。此时体系的内部压力(kPa)为------()

(A)253(B)101(C)50.5(D)126

(A)(B)(C)

(D)

二、问答题

1.“大气外层”离地面高度约为700km处的温度约为1200K,气体分子的密度为

1.0×109(分子数/dm3),求气体的压力是多少?

2.一定体积的氢和氖混合气体,在27℃时压力为202kPa,加热使该气体的体积膨胀至原体积的4倍时,压力变为101kPa.

问:(1)膨胀后混合气体的最终温度是多少?

(2)若混合气体中H2的质量分数是25.0%,原始混合气体中氢气的分压是多少?(相对原子质量:Ne20.2)

3.已知在57.0℃,水的蒸气压为17.3kPa,将空气通过57.0℃的水,用排水集气法在101.3kPa下收集 1.0dm3气体.

(1)若将此气体加压至202.6kPa(温度不变),求气体总体积;(2)若将此气体降温至10℃,求气体总体积.(10℃饱和水蒸气压为1226Pa)

4.现有10.0m3热空气和乙醇混合气体,它们处于100℃,101.3kPa,乙醇分压为29.3kPa。当它们通过水冷却夹套装置后,冷却气体处于20℃,101.3kPa,乙醇分压为6.66kPa。

问:(1)冷却后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2)冷却过程中有多少摩尔乙醇凝聚为液体?

5.氮气储罐中温度为227℃,压力为500kPa,氢气罐中温度为27℃,但不知压力是多少,两罐以旋塞相连,打开旋塞,平衡后测得气体混合物温度为400K,总压为400kPa。试求混合前H2之压力是多少?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A)(B)(C)

(D)

2.

(A)(B)(C)

(D)

3.

(A)(B)(C)

(D)

4.

(A)(B)(C)

(D)

5.

(A)(B)(C)

(D)

6.

(A)(B)(C)

(D)

二、问答题

1.

2.

3.

4.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A)(B)(C)

(D)

2.

(A)(B)(C)

(D)

3.

(A)(B)(C)

(D)

4.

(A)(B)(C)

(D)

5.

(A)(B)(C)

(D)

二、问答题

1.

无机化学复习资料

物管部无机化学复习资料 1.(本题10分)称取某混合碱试样(NaOH和Na2CO3或NaHCO3和Na2CO3)0.6021g,溶于水,加酚酞指示剂,用0.2012mol·L-1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了32.00mL 。然后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滴加HCl溶液至终点,又耗去10.00mLHCl溶液,问试样中含有何种组分,计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已知NaOH、NaHCO3、Na2CO3的摩尔质量分别为40.0、84.0、106.0g·mol-1) 2.(本题10分)在1mol·L-1CuSO4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3+杂质,pH值控制在什么范围才能除去Fe3+ ?已知K sp? [ Fe(OH)3]= 2.6×10-39,K sp?[Cu(OH)2]= 5.6×10-20 3.(本题10分)已知:Cr2O72-+14H++6 e-→2Cr3++7H2O ;E?=1.33V Fe3++e-→Fe2+;E?=0.771V (1)判断下列反应的方向: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2)将这两个半电池组成一个原电池,请写出该原电池的电池符号,标明正负极。计算其标准电动势。 (3)当c(H+)=10mol·L-1,其它离子浓度均为1mol·L-1时,计算该电池的电动势。 4.(本题10分)若使0.1mol AgI(s)溶解于1L KCN 溶液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KCN 的浓度至少为多少?(已知K sp?(AgI)=8.52×10-17,K?([Ag(CN)2]-)=1.3×1021) 5.(本题10分)已知下列反应H2O(g) + C(石墨) = CO2(g) + H2(g)的?r H m?=131.3 kJ·mol-1,?r S m?= 133.9 J·K-1·mol-1 ,求298K和1374K的?r G m?,并判断反应的自发性。 1、(本题8分)已知H2(g) +1/2O2(g) =H2O(g) ΔHof298(KJ?molˉ1) 0 0 –241.8 So298 (J?molˉ1?Kˉ1) 130.6 205.0 188.7 试分别计算反应在298K和373K时的Δr G mo和K0。 2.(本题8分)某溶液中Zn2+、Fe3+的浓度分别为0.10和0.010mol·L-1,欲用NaOH使Fe3+沉淀完全,而Zn2+留在溶液中,请计算溶液的pH值应控制在何范围?{已知Zn(OH)2和Fe(OH)3的K sp 3.0×10-17和2.79×10-39}。 3.(本题8分)称取混合碱试样(NaOH和Na2CO3或NaHCO3和Na2CO3)1.200g,溶于水,加酚酞指示剂,用0.5000mol·L-1 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了30.00mL 。然后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滴加HCl溶液至终点,又耗去5.00mLHCl溶液,问试样中含有何种组分,计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已知NaOH、NaHCO3、Na2CO3的摩尔质量分别为40.01、84.0、106.0g·mol-1)

南昌大学金属工艺学复习要点(过控专业).docx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复习要领 第一篇工程材料 一、基本概念 晶体、非晶体、晶格、晶胞、晶面、晶向、单晶休、多晶休、晶粒、晶界、结晶、同素界晶转变(重结晶)、过冷度、变质处理(孕育处理)、组元、相、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固溶强化、共晶反应、共析反应、热脆、冷脆、钢的热处理、化学热处理、索氏体、屈氏体(托氏体)、贝氏体、马氏体、临界冷却速度、红硬性、球化处理、石墨化退火 二、基本知识点 1.评定金属材料各项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的具体指标的物理意义及表示符号 2.单晶体与多晶体的区别 3.金属中常见的三种品格类型(分类、原子数、致密度) 4.结品的必要条件:具有一定的过冷度 5.结晶的-?般规律 6.晶粒大小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及细化晶粒的主要方法 7.三种合金(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的结构、分类、晶格类型特点及力学性能特点 &铁碳合金基本组织的概念、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特征 9.铁碳合金相图中特性点的物理意义、温度、含碳量 10.铁碳合金相图中的特性线的物理意义 11.铁碳合金的分类 12.碳的含量与铁碳合金力学性能间的关系 13.钢的结品过程及组织转变(会绘制冷却曲线及室温下组织示意图) 14.共晶、共析反应式 15?常用热处理工艺的概念、目的、加热温度范围、冷却方式 16.钢的分类、编号及应用 17.铸铁种类、牌号表示法、性能特点及应用 18.能对简单或典型零件的材料进行选择 第二篇铸造 一、基本概念 充型能力、收缩、定向凝固(顺序凝固)、同时凝固 二、基本知识点 1.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及充型能力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2.合金的收缩阶段及其对铸件质量的影响(缩孔、缩松、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关系 重要概念 1、系统:客观世界就是有多种物质构成的,但我们可能只研究其中一种或若干物质。人为地将一部分物质与其她物质分开,被划分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 2、相:系统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3、状态:就是指用来描述系统的诸如压力P 、体积V 、温度T 、质量m 与组成等各种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 4、状态函数: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5、广度性质:具有加与性,如体积,热容,质量,熵,焓与热力学能等。 6、强度性质:不具有加与性,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性质。如温度与压力,密度等。 系统的某种广度性质除以物质的量或者质量之后就成为强度性质。强度性质不必指定物质的量就可以确定。 7.热力学可逆过程:系统经过某种过程由状态1到状态2之后,当系统沿着该过程的逆过程回到原来状态时,若原来的过程对环境产生的一切影响同时被消除(即环境也同时复原),这种理想化的过程称为热力学的可逆过程。 8.实际过程都就是不可逆的,可逆过程就是一种理想过程。 9.化学计量数:0=∑B VB B表示反应中物质的化学式,VB就是B 的化学计量数, 量纲为一;对反应物取负值,生成物取正值。 10.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当安计量反应式反应时各物质转化的比例数,并不就是各反应物质在反应过程中世界所转化的量。 11.反应进度ξ:b b v /n ?=?ξ 对于化学反应来讲,一般选未反应时,0=ξ 引入反应进度这个量最大的优点就是在反应进行到任意时刻时,可用任一反应物或产物来表示反反应进行的程度,所得的值总就是相等的。 12.习惯对不注明温度与压力的反应,皆指反应就是在298、15K,100kPa 下进行的。 13.一般没有特别的注明,实测的反应热(精确)均指定容反应热,而反应热均指定压反应热。 14.能量守恒定律:在任何过程中,能量不会自生自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也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15.热力学能具有状态函数的特点:状态一定,其值一定。殊途同归,值变相等。周而复始,值变为零。 16.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存在温差而交换的热量称为热。若系统吸热值为正,若系统放热值为负。 17.系统与环境之间除了热以外其她形式传递的能量都称为功。系统得功为正,系统做功为负。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系统体积的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pdV W ,除体积功以外的一切功称为非体积功如电功。 18.功与热都就是过程中被传递的能量,它们都不就是状态函数,其数值与途径有关。而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的热力学能的改变量只有过程的始态与终态决定,而与过程的具体途径无关。 19.化学反应热就是指等温过程热,即当系统发生了变化后,使反应产物的温度回到反应前始态的温度,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南昌大学896分析化学考研练习题

南昌大学896分析化学考研练习题 计算题(共5题35分) 1.10分(1156) 以邻二氮菲(以R表示)作显色剂用光度法测定Fe,显色反应为: Fe2++3R=FeR3lgK(FeR3)=21.3 (1)若过量显色剂的总浓度为[R]=1.0×10-4mol/L,问在pH=3.0时能否使99.9%的Fe2+络合为’ FeR32+?(pH=3.0时,lg R(H)=1.9) (2)称取0.5000g试样,制成100mL试液,从中移取10.00mL显色后稀释为50mL,用1.0cm比色皿,在510nm处测得透射比T=60.0%。求试样中Fe的质量分数。 [已知510=1.1×104L/(mol·cm),Ar(Fe)=55.85] 2.5分(0365) 假设某酸碱指示剂HIn的变色pH范围为2.60,若观察到刚显酸式(HIn)色时比率[HIn]/[In-]和碱式(In-)色时[In-]/[HIn]是相同的。当指示剂刚显酸色或碱色时,HIn或In-形体所占的百分比为多少? 3.5分(4216) 测定某试样中锰的质量分数w(Mn),五次测定的平均值为1.48%,标准偏差为0.09%。试比较置信度分别为90%和95%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4.5分(2948) 用每毫升含KMnO45.980mg的溶液,滴定0.4006g不纯的H2C2O4·2H2O试样,消耗28.62mL。计算试样的纯度。 [Mr(KMnO4)=158.03,Mr(H2C2O4·2H2O)=126.07] 5.10分(1029)

计算CdCO3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pKsp(CdCO3)=11.28,Cd2+基本不形成羟基络合物,H2CO3的pKa1=6.38,pKa2=10.25]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2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 《分析化学》试卷(2)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总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 24分) 中,计算以Fe3+滴定Sn2+至99.9%、100%、100.1%时的电位分别为多少? ----------------------------------( ) (A) 0.50 V、0.41 V、0.32 V (B) 0.17 V、0.32 V、0.56 V (C) 0.23 V、0.41 V、0.50 V (D) 0.23 V、0.32 V、0.50 V 2. 下列试剂能使BaSO4沉淀的溶解度增加的是 -----------------------------------------------( ) (A)浓HCl (B)1mol/L NaOH (C)1mol/L Na2SO4 (D)1mol/L NH3·H2O 4. 用BaSO4重量法测定Ba2+含量,若结果偏低,可能是由于 --------------------------------( ) (A) 沉淀中含有Fe3+等杂质(B) 沉淀中包藏了BaCl2 (C) 沉淀剂H2SO4在灼烧时挥发(D) 沉淀灼烧的时间不足 5. 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2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大于------------------------------( ) (A) 0.09V (B) 0.18V (C) 0.27V (D) 0.36V 6. 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的摩尔质量越大,将使 -------------------------------- ( ) (A) 沉淀易于过滤洗涤(B) 沉淀纯净 (C) 沉淀的溶解度减小(D) 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姓名 学号系别专业班级 得分评卷人… … … … … … … … … … … … 装 … …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无机化学复习题(1-9章)

无机化学复习题(1-9章) 一、填空题 1.填写适合下列条件的元素名称(以元素符号表示)。 (1)含有半满p亚层的第四周期元素原子_________; (2)某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量子数为n=4, l=0和6个电子的量子数为n=3, l=2 ____________。 2.NO3-的等电子体是__ 。 3.Cr原子的价电子组态是。 4.在CO、HF、H2O等化合物中存在氢键的是,分子偶极矩最小的是。 5.Ni(CO)4的几何构型是,杂化轨道类型为。 6.已知NO2(g)+CO(g) == NO(g)+CO2(g)为基元反应,其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为,反应的级数为。 7.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借助自身颜色变化来指示溶液pH值的化学物质,它一般是复杂的有机分子,并且 都是()或()。 8. 封闭体系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向环境可能做的最大有用功等于()。 9. 配合物的分裂能Δ值的大小与配位体有关,在八面体场中CN-与 H2O相比前者是强场配位体,有 较大的Δ值。[Co(CN)6]3-将吸收可见光中波长较()的光,而[Co(H2O)6]3-将吸收可见光中波长较()的光。 10. 某原子质子数为51,中子数为28,此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名称符号为( ),基态价 电子构型为 ( )。 11. 已知反应S2O82- + 2I- = 2SO42- + I2的速率方程为r= kc(S2O82-)c(I-),则该反应为( )。 12.对于一个封闭体系,从始态到终态时内能的变化等于( )和( )的差额。 13.正反应的活化能()于逆反应的活化能,则反应热效应ΔH <0;温度升高,平衡常数()。 14.分子内氢键可使物质的熔、沸点(),分子间氢键可使物质的熔、沸点()。 15.根据杂化轨道理论,BF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NF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16. 同素异形体或同分异构体的标准熵值()。 17.溶剂水是酸HF, HBr, HI的()试剂,是酸HCl, CH3COOH, HCN的()试剂。

南昌大学06-07学年分析化学末考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课试卷 (A卷) (答题纸在另页)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 1.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 D ) A.<0.1% B.>0.1% C.<1% D.>1% 2.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B ) 甲组:0.19%,0.19%,0.20%, 0.21%, 0.21% 乙组:0.18%,0.20%,0.20%, 0.21%, 0.22% A.甲.乙两组相同 B.甲组比乙组高 C.乙组比甲组高 D.无法判别 3.国家标准规定的实验室用水分为( C )级。 A.4 B.5 C.3 D.2 4.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C ) A.绿色 B.棕色 C.红色 D.蓝色 5.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 A ) A.进行仪器校正 B.增加测定次数 C.认真细心操作 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 6.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20.5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 C ) A.10% B.10.1% C.10.08% D.10.077% 7.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C ) A.化学计量点 B.滴定误差 C.滴定终点 D.滴定分析 8.滴定管可估读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耗用体积( B )mL A. 10 B. 20 C. 30 D. 40 9.使用分析天平时,加减砝码和取放物体必须休止天平,这是为了( B ) A . 防止天平盘的摆动; B . 减少玛瑙刀口的磨损; C . 增加天平的稳定性; D. 加块称量速度; 10.共轭酸碱对的K a 与K b 的关系是( B ) A. K a K b = 1 B. K a K b =K w C. K a /K b =K w D. K b /K a =K w 11.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C ) A.指示剂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B.指示剂应在pH =7.00时变色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 D.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 12.测定(NH 4) 2 SO 4 中的氮时,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这是因为( D ) A. NH 3的K b 太小 B. (NH 4 ) 2 SO 4 不是酸 C. (NH 4) 2 SO 4 中含游离H 2 SO 4 D. NH 4 +的K a 太小 13.指出下列滴定分析操作中,规范的操作是( A ) A.滴定之前,用待装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三次 B.滴定时摇动锥形瓶有少量溶液溅出

无机化学_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上)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物质存在的状态 一、气体 1、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理论 ①气体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的距离>>分子直径; ②气体分子处于永恒无规则运动状态; ③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可忽略,除相互碰撞时; ④气体分子相互碰撞或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碰撞时总动能保持不变,没有能量损失。 ⑤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①假定前提:a 、分子不占体积;b 、分子间作用力忽略 ②表达式:pV=nRT ;R ≈8.314kPa 2L 2mol 1-2K 1- ③适用条件:温度较高、压力较低使得稀薄气体 ④具体应用:a 、已知三个量,可求第四个; b 、测量气体的分子量:pV=M W RT (n=M W ) c 、已知气体的状态求其密度ρ:pV=M W RT →p=MV WRT →ρMV RT =p 3、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①混合气体的四个概念 a 、分压: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体积时的压力; b 、分体积: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压力时的体积 c 、体积分数:φ= 2 1 v v d 、摩尔分数:xi= 总 n n i ②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a 、定律:混合气体总压力等于组分气体压力之和; 某组分气体压力的大小和它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或摩尔数成正比 b 、适用范围:理想气体及可以看作理想气体的实际气体 c 、应用:已知分压求总压或由总压和体积分数或摩尔分数求分压、 4、气体扩散定律 ①定律:T 、p 相同时,各种不同气体的扩散速率与气体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2 1 u u =21p p =2 1 M M (p 表示密度) ②用途:a 、测定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b 、同位素分离 二、液体

南昌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 ( 共 9题 18分 ) 1. 2 分 (0207) 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随机误差具有随机性 (B)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C)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 (D) 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2. 2 分 (5026) 莫尔法测定Cl-采用滴定剂及滴定方式是------------------------- ( ) (A)用Hg2+盐直接滴定 (B)用AgNO3直接滴定 (C)用AgNO3沉淀后,返滴定 (D)用Pb2+盐沉淀后,返滴定 3. 2 分 (0816) 采用EGTA(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作为络合滴定剂的主要优点是--------------( ) (A) 可在大量Mg2+存在下滴定Ca2+ (B) 可在大量Ca2+存在下滴定Mg2+ (C) 滴定Cu2+时, Zn2+,Cd2+等不干扰 (D) 滴定Ni2+时, Mn2+等不干扰 4. 2 分 (2224)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 单次测定偏差的代数和为零(B) 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C) 偏差用s表示(D) 随机误差有单向性

将酚酞分别加入MnS (a)的饱和水溶液;CuS(b)的饱和水溶液中 [已知:K sp(MnS)=2×10-10;K sp(CuS)=6×10-36; H2S: K a1=1.3×10-7, K a2=7.1×10-15],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a、b均无色 (B) a中无色,b中呈红色 (C) a中呈红色 b中无色 (D) a、b均呈红色 6. 2 分 (2716) Fe3+与F-形成络合物的lgβ1~lgβ3分别为5.3,9.3和12.1,已知在某一pH时溶液中游离F-的浓度为 10-4.0mol/L,则溶液中铁络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 FeF2+和FeF2+ (B) FeF2+和FeF3 (C) FeF2+ (D)FeF2+ 7. 2 分 (2708) 叙述Na2H2Y溶液以Y4-形式存在的分布系数[x(Y4-)]时,说法正确的是-------------( ) (A) x(Y4-)随酸度的增大而增大 (B) x(Y4-)随pH的增大而减小 (C) x(Y4-)随pH的增大而增大 (D) x(Y4-)与pH的大小无关 8. 2 分 (0721) 在pH=5.0的醋酸缓冲液中用0.002 mol/L的 EDTA 滴定同浓度的Pb2+。已知: lg K(PbY)=18.0, lgαY(H)=6.6, lgαPb(Ac)=2.0, 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pPb应为---------------( ) (A) 8.2 (B) 6.2 (C) 5.2 (D) 3.2

南昌大学最新完整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南昌大学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杨光焱南昌大学生物科学141班 5601114030 一、名词解释 1)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物质基础的学科。研究细胞成分的 物理、化学的性质和变化以及这些性质和变化与生命现象的关系,如遗传信息的传递,基因的结构、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和表达产物的生理功能,以及细胞信号的转导等。 2)移动基因:又称转座子。由于它可以从染色体基因组上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是指在不同染色体之间跃迁,因此也称跳跃基因。 3)假基因:有些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相应的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却不能合 成出功能蛋白质,这些失活的基因称为假基因。 4)重叠基因:所谓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 5)基因家族: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 因。 6)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7)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8)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 端粒.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 9)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 (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为多顺反子. 10)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11)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12)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13)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 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14)转录因子:直接结合或间接作用于基因启动子、形成具有RNA聚合酶活性 的动态转录复合体的蛋白质因子。有通用转录因子、序列特异性转录因子、辅助转录因子等。

无机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 )1.已知H 2和He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和4。2g H 2与2gHe 混合后体系的压力为3300kPa ,则混合气体中He 的分压为: A 、3300 kPa B 、2200 kPa C 、1100 kPa D 、1650 kPa ( )2.关于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等于8O 16核素一个原子的质量 B 、等于氧的平均原子质量 C 、等于氧的平均原子质量与碳—12核素质量的121之比值 D 、等于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与碳—12核素质量的121之比值 ( )3.下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 A 、H=U+PV B 、ΔU(体系)+ ΔU(环境)=0 C 、ΔG=ΔH-T ΔS D 、ΔG(正反应)×ΔG(逆反应)=1 ( )4.反应 2NO 2(g)(红棕色)==N 2O 4(g)(无色) Δr H m <0 达平衡后,将体系的温度降低,则混合气体颜色: A 、变浅 B 、变深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 )5.反应 C(s)+O 2(g)===CO 2(g),Δr H m <0 下列不能使正反应速度增大的措施是: A 、缩小体系的体积 B 、升高体系温度 C 、增大氧气的分压 D 、减小CO 2(g)的分压 ( )6.在298K 的温度下石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为: A 、等于零 B 、大于零 C 、小于零 D 、无法确定 ( )7.NO(g)+CO(g)===2 1N 2(g)+CO 2(g) Δr H m = -373.4kJ ·mol -1 ,欲使有害气体NO 和CO 取得最高转化率,则应选择的操作是: A 、增大NO 浓度 B 、增大CO 浓度 C 、降低温度、增大压力 D 、使用高效催化剂 ( )8.对于等温等压下进行的任一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Δr S m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B 、Δr H m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C 、Δr G m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D 、Ea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 )9.下列四个量子数(依次为n ,l ,m ,m s )不合理的一组是: A 、(3、1、0、+21) B 、(4、3、1、-2 1) C 、(4、0、0、+21) D 、(2、0、1、-2 1) ( )10.下列四个量子数所描述的电子运动状态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是: A 、(4、1、0、+21) B 、(4、2、1、-2 1) C 、(4、0、0、+21) D 、(4、1、1、-2 1) ( )11.下列分子中C 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采取SP 3杂化的是:

分析化学排名

分析化学研究生全国排名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武汉大学A+ 8 西南大学A 15 山东大学A 2 北京大学A+ 9 东北大学A 16 西北师范大学A 3 厦门大学A+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 17 四川大学A 4 南京大学A+ 11 兰州大学A 18 陕西师范大学A 5 湖南大学A 12 南开大学A 19 中南大学A 6 浙江大学A 13 华东师范大学A 7 吉林大学A 14 复旦大学A B+ 等(29 个) :西北大学、河北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扬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桂林工学院、江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学、辽宁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B 等(29 个) :首都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首大学、长春师范学院、沈阳药科大学、暨南大学、漳州师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广西大学、延边大学。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报考学科门类(专业)A类考生*B类考生*C类考生*备注 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 哲学[01]280375627034512603147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C类考生:报考地处三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二区系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三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南昌大学地质期末复习资料

地质复习资料 地球外部: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其中大气圈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外逸层内部已地壳、期满、地核 矿物的物理性质;形态、颜色、光泽、透明度,解理、断口,硬度、密度等等 颜色也分为自色(矿物固有的比较稳定的颜色)、他色(不固定,与矿物本身无关)、假色(由于矿物内部裂隙或表面氧化膜对光的折射散射形成的颜色) 条痕是指矿物在白色无釉的瓷板上划擦时留下的粉末痕迹 解理:在外力敲打下沿一定结晶平面破裂的固有特性 断口;不具有解理的矿物,在锤击后沿着任意方向产生不规则断裂,其断裂面就是断口 岩浆岩:有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在地壳表面常温常压下,由先期岩石的风华产物、有机质和其它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的呢过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为了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先期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引起岩石产生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改变的地质作用称为变质作用,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石 层理:指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上变化时产生的纹理 节理:指岩石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片理:在变质岩区,由强烈变形和变质作用,使片状或板状矿物成定向排列而形成的一种面状构造 岩浆岩构造:块状、流纹、气孔状、杏仁状构造 沉积岩构造:层理、层面、结核、块状、生物构造 变质岩构造:板状、块状、千枚状、片麻状、片状、 岩浆岩结构分类: 按结晶程度: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结构 按矿物颗粒绝对大小分类:显晶质、隐晶质结构 按矿物晶粒相对大小: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 主要岩浆岩: 花岗岩:主要矿物为石英正长石斜长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等,颜色多为肉红灰白色,全晶质粒状结构,是岩性深成岩,产状多为岩基或岩株,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 正长岩:属于中性深成岩,主演矿物为正长石。黑云母辉石等,颜色为浅灰或肉红色,全晶质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多为小型侵入体 流纹岩:酸性喷出岩类,矿物与花岗岩相似,颜色为灰白,粉红或浅紫色,斑状构造或隐晶结构,斑晶为钾长石石英,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块状构造,具有明显的流纹和气孔构造玄武岩:属基性喷出岩,主要是辉石和斜长石,次要矿物为橄榄石角闪石,颜色为灰绿或暗紫色,多为隐晶或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橄榄石和辉石,块状构造常有气孔和杏仁构造辉长岩、橄榄岩、花岗斑岩、正长斑岩辉绿岩、闪长玢岩、岩脉岩、伟晶岩、、粗面岩、安山岩、、火山碎屑岩、 沉积岩形成分为:生成、搬运、沉积和成岩 沉积岩结构:碎屑结构泥状结构、生物化学结构 主要沉积岩: 石灰岩:主要为方解石,汉少量白云石粘土等,纯岩为浅灰白色,有杂质有灰红、灰褐等,性脆,与盐酸时起泡剧烈,形成时因为风化作用有特殊结构 砾岩、砂岩。叶岩、泥岩、白云岩、泥灰岩、硅质岩

南昌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习提纲

南昌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习提纲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周三多 1、管理的定义(重点) 2、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重点) 4、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的六项基本活动和14条管理原则 5、霍桑试验的主要内容以及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重点) 6、权变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重点) 7、决策的定义 8、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9、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重点) 10、简述决策的过程(重点) 11、决策的影响因素 12、头脑风暴法 13、名义小组技术 14、德尔菲技术 15、风险型决策 16、比较分析计划于决策(重点) 17、简述现代管理的战略环境分析(重点) 18、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重点) 19、目标管理的过程(重点) 20、简述组织设计的原则(重点) 21、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22、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 23、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 24、管理幅度定义 25、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 26、分权与授权的定义 27、授权的原则 28、比较分析外部招聘和内部提升的优劣(重点) 29、组织变革的动因(重点) 30、组织变革的程序 31、简述组织变革的阻力有哪些? 32、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管理对策有哪些? 33、冲突的概念 34、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的定义 35、简述组织文化及其特征(重点) 36、组织文化的结构 37、组织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功能38、简述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 39、论述领导与管理(重点) 40、领导权力的来源 41、论述领导者的风格类型(重点)P225 42、领导特质论p228 43、领导行为理论p229-230 44、管理方格理论p230-231 45、简述费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重点)p231-232 46、路径——目标理论 47、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48、激励的概念(重点)p237 49、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重点)239-241 50、简述双因素理论(重点)p241-242 51、简述成就需要理论p242-243 52、简述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重点)245-247 53、期望理论 54、激励的强化理论 55、沟通的概念p254 56、有效沟通的障碍261-262 57、论述冲突的管理或冲突管理理论(重点)265-266 58、简述现代管理的控制过程(重点)282-289 59、管理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p323-327 张康之《公共行政学》 1、行政和公共行政的定义 2、简述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的区别(重点) 3、公共领域定义 4、公共性定义 5、公共物品 6、服务行政的特征 7、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要解决的问题 8、行政体系的结构(包括主观、客观和价值结构) 9、行政人员的定义

无机化学(天大版)复习资料

第六章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6.1 键参数 6.2 价键理论 目的要求: 1.了解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 2.掌握价键理论; 3.掌握共价键的特点、类型; 4.了解离子键的特点。 重点、难点: 掌握价键理论;掌握共价键的特点和类型。 作业: 1. P193 2(1)、(2) 2. P195 4 教学内容: 6.1 键参数 一、键能 1.键参数的含义: 能表征化学键性质的量称为键参数。主要有键能、键长、键角等。 2.键能: (1)含义: 近似为气体分子每断裂单位物质的量的某键(6.022×1023个化学键)时的焓变。(2)意义: 双原子分子:键能等于键解离能(D) 多原子分子:键能等于同种键逐级解离能的平均值。 二、键长 1.含义 分子内成键两原子核间的平衡距离,用L b表示。可用分子光谱或X射线衍射方法测得。 2.决定因素:

(1)内因: 成键原子的本性 (2)外因: 相同原子形成不同类型化学键时具有不同的键长 3.意义: 相同原子形成不同化学键时,键长越短,键能越大,键越稳定。 三、键角 1.含义: 在分子中两个相邻化学键之间的夹角。可用分子光谱和X射线衍射实验测得。2.意义: 根据分子内全部化学键的键长和键角数据,可确定分子的几何构型。 6.2 价键理论 一、共价键 1.共价键的形成 原子间由于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重叠而形成的化学键。 2 (1)理论基础 以相邻原子间电子相互配对为基础。 (2)理论要点 A.组成分子的两个原子必须具有未成对的电子,且它们的自旋反平行,即原子中的1个未成对电子只有以自旋状态反平行的形式与另一个原子中的1 B 条件。即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电子相互接近时,必须考虑其波函数的正、负号,只有同号轨道(对称性匹配)才能实行有效的重叠 C.原子轨道重叠时,总是沿着重叠最大的方向进行,重叠部分越大,共价键越牢固,这就是原子轨道的最大重叠条件。除s轨道外,其它轨道都有一定的空间取向, 3.共价键的类型 (1)按照键的极性分:

南昌大学_数值分析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i 1. 和分别作为的近似数具有()和()位有效数字. A.4和3 B.3和2 C.3和4 D.4和4 2. 已知求积公式,则=() A.B. C. D. 3. 通过点的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满足() A.=0, B.=0, C.=1, D.=1, 4. 设求方程的根的牛顿法收敛,则它具有()敛速。 A.超线性 B.平方 C.线性 D.三次 5. 用列主元消元法解线性方程组作第一次消元后得到的第3个方程(). A. B. C. D. 单项选择题答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设, 则,. 2. 一阶均差 3. 已知时,科茨系数,那么 4. 因为方程在区间上满足,所以在区间内有根。 5. 取步长,用欧拉法解初值问题的计算公 式 .

填空题答案 1. 已知函数的一组数据:求分段线性插值函数,并计算的近似值. 计算题1.答案 1. 解, , 所以分段线性插值函数为 2. 已知线性方程组 (1)写出雅可比迭代公式、高斯-塞德尔迭代公式; (2)对于初始值,应用雅可比迭代公式、高斯-塞德尔迭代公式分别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五位数字). 计算题2.答案 1.解原方程组同解变形为 雅可比迭代公式为 高斯-塞德尔迭代法公式 用雅可比迭代公式得 用高斯-塞德尔迭代公式得

3. 用牛顿法求方程在之间的近似根 (1)请指出为什么初值应取2? (2)请用牛顿法求出近似根,精确到. 计算题3.答案 3. 解,, ,,,故取作初始值 迭代公式为 , ,, , 方程的根 4. 写出梯形公式和辛卜生公式,并用来分别计算积分. 计算题4.答案 四、证明题(本题10分) 确定下列求积公式中的待定系数,并证明确定后的求积公式具有3次代数精确度证明题答案 证明:求积公式中含有三个待定系数,即,将分别代入求积公式,并令其左右相等,得

无机化学 复习题

无机化学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右图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曲线描述 不正确的是----------------------( C ) A. T 1

南昌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 共9题18分) ACBCD 6-9.DCCB) 1. 2 分(4281) 对于下列四种表述,不正确的是----------------(a ) (1)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称样量越大越好 (2) 仪器分析方法因使用仪器,因此准确度高 (3)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不能消除系统误差 (4) 做空白试验可消除系统误差 (A)1,2 (B)1,2,4 (C)1,3,4 (D)1,2,3 2. 2 分(1070) 用沉淀滴定法测定银,下列方式中适宜的是-----------------( c ) (A) 莫尔法直接滴定(B) 莫尔法间接滴定 (C) 佛尔哈德法直接滴定(D) 佛尔哈德法间接滴定 3. 2 分(2762) 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FeCl3溶液中的游离HCl时,Fe3+将产生沉淀而引起干扰,可消除其干扰的物质是-----------------------( b ) (A) Na2H2Y (B) CaY2- (C) 柠檬酸三钠(D)三乙醇胺 4. 2 分(2269) 2269 某有色络合物溶液的透射比T = 9.77%,则吸光度值lg(1/T)为------------------( c ) (A)1.0 (B)1.01 (C)1.010 (D)1.0101 5. 2 分(1025) 移取饱和Ca(OH)2溶液50.00mL,用0.05000mol/L HCl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 耗去20.00mL,由此得Ca(OH)2沉淀的Ksp为-------------------------(d ) (A) 1.6×10-5 (B) 8.0×10-6 (C) 2.0×10-6 (D) 4.0×10-6 6. 2 分(0704) 若络合滴定反应为: M + Y = MY,则酸效应系数aY(H)表示--------------------( d ) │H+ HiY(i=1-6) (A) [Y]/c(Y) (B) ∑[HiY]/c(Y) (C) [Y]/([Y]+∑[HiY])(D) ([Y]+∑[HiY])/[Y] 7. 2 分(2756) 在一定酸度下,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当溶液中存在干扰离子N时, 影响络合剂总副反应系数大小的因素是------------------(c ) (A) 酸效应系数aY(H) (B) 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aY(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