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案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案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案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案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案

(2006)

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核算的内容

第一部分综述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

第三部分核算原则和核算方法

第四部分指标设置和基本表式

第五部分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核算

第一部分综述

非公有经济的地位不断提高

党的十六大明确非公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2005年2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放宽了非公有经济市场准入条件,并从7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和要求,该文件颁行后非公经济将获更大发展空间。这说明长期以来制约我国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障碍基本破除,非公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非公有经济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一是促进了经济增长。

二是提供了就业岗位。

三是技术创新增强。

四是专业分工深化。

五是推进了市场化进程。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衡量我国市场化改革程度的关键指标,它们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六是推动了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现行非公有经济统计与其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非公有经济统计地位与其经济地位不适应。目前还是“补充”和“附属”的地位:

一是现行统计体系和统计指标的设置,与非公有经济迅速发展的现实不适应,与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不适应。

二是全国没有统一的核算制度。

二、本方案的特点

为适应非公有经济发展的需要,我省于2002年并下发了关于制定《山东省非公有经济统计核算制度》(鲁统字【2002】55号)的通知,建立了全省统一的核算制度,撰写了非公有制经济核算方案。2004年完成了经济普查年度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核算。为做好非普查年度与普查年度非公有经济核算数据的衔接,在总结近几年来我省非公有经济核算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山东省非公有经济核算方案(讨论稿)》。

本方案适用于非经济普查年度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核算。

1、保持与经济普查年度非公有制经济核算方法、数据相衔接

2、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

国有经济

公有经济

集体经济

国民经济

私营经济

非公有经济个体经济

港澳台和外商经济

一、公有经济

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或我国劳动人民群众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指资产归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主要由以下部分组

成:

①国有企业:指资产归国家所有的非公司制经济组织;②国有独资公司:指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③混合经济实体中的国有成分;④国有联营企业。

集体经济指资产归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①集体企业:指资产归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非公司经济组织;

②集体联营企业;③混合经济实体中的集体成分。

二、非公有经济

非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或归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 私有经济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的经济成分;主要包括:①私营企业: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营利性活动的经济组织;②个体经营户;③非公有民办非企业单位:指公民个人或个人合伙利用个人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组织;④混合经济实体中的个人成分。

港澳台经济:是指资产归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主要包括:①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②混合经济实体中的港澳台资成分;

③港澳台商合资、合作经营企业。

外商经济:是指资产归外商所有的经济成分,主要包括:①外资企业;②混合经济实体中的外资成分。

三、关于统计上对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

(国统字(2005)79号)

100公有控股经济

110国有控股

111国有绝对控股

112国有相对控股

120集体控股

121 集体绝对控股

122集体相对控股

200非公有控股经济

210私人控股

211 私人绝对控股

212私人相对控股

220港澳台商控股

221港澳台商绝对控股

222港澳台商相对控股

230外商控股

231 外商绝对控股

232外商相对控股

2005年基本单位情况表101表增加控股情况,分类如下: 09 控股情况

1国有绝对控股

2国有相对控股

3集体绝对控股

4集体相对控股

9其他

从2005年统计年报开始,要求各专业在相关综合统计数据中,增加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分组。

第三部分核算原则与方法

一、基本原则

1、按“常住单位”原则进行核算。

2、根据“生产与使用一致性”原则进行核算。

3、按“资本金所属”和“资产所属”原则进行核算。

二、核算方法

(一)基本核算方法:

1、比例法

2、按相关指标推算法

如:营业收入、总产值和零售额等

3、逆推法。

1、比例法:是对所有经济实体的投入和产出按资本金的所有制比例进行分解,然后与全资(独资)的国有、集体、私营、港澳台商、外商数据归并,得到国民经济的所有制分类。

优点:比例法核算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各种经济成分的经济总量规模。

缺点:它无法确定那种经济成分占据主体地位或取得经营活动的主动权,即那种经济成分决定经济实体(企业或行业)经营活动的方向或取得对经济实体(企业或行业)的支配权。适用于地区核算

此外,还有全资法和控股法等

2、相关指标推算法

对限额及限额以下行业和没有按经济类型划分的行业,则主要是根据各行业非公有经济的“营业收入”、“总产值”和“社会商品零售额”等主要指标进行估算。采用此方法的行业主要为第一产业、交通运输业、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等。具体计算方法为:

(1)按“营业收入”推算:

该行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该行业全部增加值×非公有经济营业收入/该行业全部营业收入。

(2)按“总产值”推算:

该行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该行业非公有经济总产值×该行业规模以上增加值率。

(3)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中非公有经济成分根据社会商品零售额来计算:则:

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增加值×非公有经济比重。

非公有经济比重=非公有经济社会商品零售额/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0%。

3、逆推法。就是先利用详细的资料计算出某行业的公有经济,然后在某行业总量中减去公有经济即得出非公有经济的数据。具体测算方法如下:

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各行业(规模以上)全部经济增加值-公有经济增加值;

公有经济增加值=国有经济增加值+集体经济增加值

(二)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

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中的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群众团体中其他群众团体和社会团体中的其他社会团体增加值计入集体经济;其他机关和事业单位增加值计入国有经济;

2、铁路运输企业、国家邮政企业计入公有经济。

3、居民自有住房折旧,主要指居民的商品房、售后产权房、自建房屋的虚拟折旧,由于房屋的所有权为私人所有,因此其虚拟折旧归类于个体经济;

4、海关关税及其附加税,海关关税及其附加税(扣除出口退税)是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增加值的重要部分,其所有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按实际使用进出口原材料企业的所有制结构比例推算;但是由于这部分所有制结构资料难以取得,可以利用国税局《税收收入分企业类型统计月报总表》中进口货物增值税和进口货物消费税之和的构成来分解。

5、证券印花税。证券印花税是金融业增加值的一部分,其所有制分类应根据各经济类型股票交易量比例来推算,考虑到目前我省股票交易个人居多,且该数据较小,因此全部归入个体私营经济;

6、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费和利息净支出。各行业所有制利息净支出和间接计算的金融服务费的分摊,应按照各自行业实收资本的构成进行;

7、法人资本金。法人资本金是其他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是构成“混合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原则上讲,法人资本金的属性应由其出资者的属性决定,但由于出资者本身就可能是“混合经济”的企业,因此准确的拆分方法应当是按照出资关系层层向上,即向出资者追溯,并据此拆分资本金,并确定法人资本金的属性。考虑到企业法人资本金的来源极其复杂,对法人资本金按所有制分解比较困难,为便于操作和计算,暂利用国家资本、集体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商资本和外商资本的比重对法人资本金进行分解。

8、家庭服务。包括付酬的家政服务和家教服务。家政服务主要是指保姆和钟点工对家庭和个人的服务活动;家教服务是教师业余兼职活动或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这两类服务活动生产成果归类于居民服务业。由于保姆、钟点工和家庭教育活动主要是个人的生产活动,因此,家政服务和家教服务作为个体经济处理。

第四部分指标设置和基本表式

主栏: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核算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划分为9个类别

宾栏:非公有经济(其中:个体私营经济)

基本表式

报送频率:分半年报、年报。半年和第四季度报表报送时间与GDP 季报一致,年报报送时间与GDP年报一致。

第五部分分行业所有制经济增加值的核算

一、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

核算范围:农林牧渔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按门类核算,为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A门类的所有活动,不包括农民家庭兼营的商品性工业活动。

资料来源

1、省调查总队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农民人均总收入和纯收入》;

2、核算处年、季度GDP报表及相关资料。

非公有经济的划分:

对农业生产单位,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性质,来确定其经济成分。

农业生产单位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农场,另一类是农户。 对于农场,不论其经营方式如何,均作为公有经济,为国有的,列为国有经济;为集体的,列为集体经济。

对于农户,凡主要使用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含水面)从事的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均为集体经济,否则,为私有经济。

第一产业中非公有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私营养殖业、捕捞和其他个体农业。

计算方法

(一)现价增加值计算方法

由于第一产业没有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没有“实收资本”或“注册资本金”资料,因此只能从“资本所属”和“营业收入”角度来划分、核算第一产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即先根据生产资料(土地)划分出非公有经济,然后计算出第一产业家庭经营收入中非公有经济所占份额,最后推算出第一产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公式如下:

第一产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家庭第一产业收入中非公有经济比重/100;

第一产业增加值取自年、季度GDP报表

A 第一产业个体私营经营收入的计算

家庭第一产业个体私营经营收入=农林牧渔业个体私营产品收入+农林牧渔业个体私营服务性收入=(野生植物采集收入+农作物副产品收入+用农产品加工手工业产品收入+林业副产品收入+用林产品加工手工业产品收入+牧业产品收入+狩猎和捕捉野生动物收入+渔业副产品收入+渔业加工手工业产品收入)+(农业服务性收入+林业服务性收入+牧业服务性收入+渔业服务性收入)。

红色括号内资料取自省调查总队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农民人均

总收入和总支出》表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

B 第一产业收入中非公有经济比重计算

家庭第一产业收入中非公有经济比重=家庭经营收入中个体私营经济收入/ 家庭第一产业收入×100%

家庭第一产业收入取自省调查总队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农民人均总收入和纯收入》

(二)不变价增加值计算方法

第一产业非公有经济不变价增加值=第一产业非公有经济现价增加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缩减指数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缩减指数=第一产业现价增加值÷第一产业不变价增加值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缩减指数取自年、季度GDP报表

二、工业

核算范围

工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按B(采矿业)、C(制造业)和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门类核算;为了便于计算工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仍分规模以上工业和规模以下工业。

资料来源

(1)年、季度GDP报表及相关资料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表(B103表)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报表(B401表)

(4)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经营工业总量指标(B411表、B413表)。

计算方法

(一)现价增加值计算方法。

1、规模以上工业

(1)年度核算方法:按比例法,根据年度GDP核算中工业数据和各行业实收资本构成情况,计算出规模以上工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核算口径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个人(港澳台商、外商)资本+规模以上工业法人资本中个人(港澳台商、外商)部分)÷规模以上工业实收资本】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取自年度GDP核算计算表;非公有经济资本构成取自规模以上工业财务状况表(B103表)。

(2)季度核算方法:采用倒推法

本期规模以上工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本期核算口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本期核算口径规模以上公有经济增加值

A 核算口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计算

本期核算口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本期核算口径全部工业增加值×上年年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上年度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本期核算口径全部工业增加值和上年年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上年度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取自季度GDP计算表

B 规模以上公有经济增加值的计算

本期规模以上公有经济增加值=本期核算口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本期工交处口径规模以上公有经济增加值的比重

C 规模以上工业公有经济增加值的比重的计算

本期工交处规模以上工业公有经济增加值比重=(本期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集体企业增加值+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本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国统字(1998)204号文规定]

本期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集体企业增加值、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取自工交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报表(B401表)。

(或)本期规模以上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本期核算口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非公有控股经济的比重

非公有控股经济的比重=非公有控股经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国统字(2005)79号文规定]

2、规模以下非公有经济增加值的核算

规模以下工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个体经营户增加值=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上年年度规模以下工业非公有经济的比重+个体经营户增加值

年度规模以下工业非公有经济的比重,取自上年年度非公有经济增加值计算表,同时应结合本期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资料来确定。

(二)不变价增加值的计算

采用单缩法

不变价增加值=全部工业现价增加值÷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取自省调查总队生产资料价格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V412表)

三、建筑业

核算范围:建筑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按E门类核算,

资料来源

1、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季报(C402表)

2、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季报(C403表)

3、建筑企业财务情况年报(C103表)

4、劳务分包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年报(C105表)

5、经济普查年度GDP报表及相关资料

计算方法

(一)现价增加值计算方法。

本期建筑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本期建筑业增加值×本期建筑业非公有经济的比重

本期建筑业非公有经济的比重=本期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非公有经济占总产值比重+本期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非公有经济占总产值比重+本期资质以外建筑业非公有经济占总产值比重+个体经营户占总产值比重

A 本期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非公有经济比重=(本期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本期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非公有经济实收资本比重)/全部建筑业总产值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和实收资本,年度数据取自建筑企业财务状况(C103表),季度数据在上年度比重的基础上,根据建筑企业财务状况(C402表)作调整。

B 本期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非公有经济比重=(本期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本期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非公有经济实收资本比重)/全部建筑业总产值

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和实收资本,年度数据取自劳务分包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情况(C105表),季度数据在上年度比重的基础上,根据劳务分包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情况(C403表)作调整。

C 资质以外建筑业非公有经济占总产值比重和个体经营户占总产值比重取自普查年度或上年年度非公有经济核算资料。

(二)不变价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单缩法

非公有经济不变价增加值=非公有经济现价增加值/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

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取自调查总队生产资料调查处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V415表)

四、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核算范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按F 门类核算。

资料来源

(一)年度资料

(1)工交处全省独立核算运输企业财务状况(D303表)

(2)济南铁路局和省地方铁路局企业财务资料

(3)省财政厅国有及集体企业财务资料

(4)省航空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民航企业财务资料

(5)省邮政局全省邮政企业财务状况表

(6)GDP报表及相关计算表

(二)季报资料

(1)工交处邮电业务总量完成情况(D405表)

(2)省工商局个体工商业和私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统计表 (3)工交处铁路、公路、水运、港口和生产完成情况(D401表)

计算方法

(一)现价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1、年度核算方法:根据行业资料收集情况,采用逆推法。 非公有经济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公有经济增加值

公有经济增加值=铁路运输业增加值+道路运输业公有经济增加值+水上运输业公有经济增加值+航空运输业增加值+管道运输业增加值+装卸搬运及其它运输服务业公有经济增加值+邮政业增加值

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和邮政业增加值年度数据取自GDP 计算表

道路和水上运输业公有经济增加值=独立核算运输企业公有经济增加值×调整系数

调整系数为普查年度道路和水上运输公有经济增加值与独立核算运输企业增加值的比例

独立核算运输企业公有经济增加值=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其他经济×其中公有经济比重

国有经济增加值、集体经济增加值和其他经济中公有经济增加值取自全省独立核算运输企业财务状况(D303表)。

管道运输业增加值、装卸搬运及其它运输服务业公有经济增加值按普查年度比例推算。

2、季度核算方法:相关指标推算法

非公有经济增加值=上年同期交通运输、仓储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非公有经济营业收入发展速度×调整系数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非公有经济营业收入发展速度取自省工商局个体工商业和私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统计表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个体、私营经济营业收入发展速度

调整系数=上年年度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发展速度÷上年年度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非公有经济营业收入发展速度

年度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发展速度取自上年年度非公有经济增加值计算表。

(二)不变价经济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不变价增加值=现价增加值÷相应缩减指数

年、季度缩减指数与GDP年、季报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相一致,分别取自年、季度GDP计算表。

五、批发和零售业

核算范围:批发和零售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按H门类核算。

资料来源:

(1)贸经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E404表)

(2)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V402表)

(3)年、季度GDP报表及相关资料

核算方法

(一)现价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相关价值量指标推算法

利用批发和零售业中个体私营和外商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发展增长速度推算

非公有经济现价增加值=上年(同期)非公有经济现价增加值×当期批发和零售业非公有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发展增长速度

×调整系数

年度调整系数=年度批发和零售业现价增加值发展速度÷年度批发和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发展速度

批发和零售业现价增加值发展速度取自年度GDP报表,批发和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发展速度取自省贸经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E404表)

季度调整系数=批发和零售业季度调整系数(省局规定) 当期批发和零售业非公有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发展增长速度=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非公有经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展速度×(批发和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发展速度÷批发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业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展速度)

批发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业非公有经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展速度,批发和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发展速度,批发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业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展速度取自贸经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E404表)。

(二)不变价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不变价增加值=现价增加值÷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取自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V402表)

六、住宿和餐饮业

核算范围:住宿和餐饮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按I门类核算。 资料来源:

(1)贸经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E404表)

(2)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V401表)

(3)年度GDP报表及相关资料

核算方法

(一)现价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相关价值量指标推算法

利用住宿和餐饮业中个体私营和外商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发展增长速度推算

非公有经济现价增加值=上年(同期)非公有经济现价增加值×当期住宿和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发展增长速度×调整系数

年度调整系数=年度住宿和餐饮业现价增加值发展速度÷年度住宿和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发展速度

住宿和餐饮业现价增加值发展速度取自年度GDP报表,住宿和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发展速度取自省贸经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E404表)

季度调整系数=住宿和餐饮业季度调整系数(省局规定)当期住宿和餐饮业非公有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发展增长速度=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非公有经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展速度×(住宿和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发展速度÷批发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业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展速度)

批发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业非公有经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展速度,住宿和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发展速度,批发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业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展速度取自贸经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E404表)。

(二)不变价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不变价增加值=现价增加值÷缩减指数指数。

缩减指数分别取自年度GDP和季度GDP计算表中住宿和餐饮业的价格指数。

七、金融业

核算范围:金融业非公有经济核算按J门类核算。

资料来源:

1、年度资料

(1)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银行业及相关金融业资产负债表

(2)省证监局证券业资产负债表

(3)省保监局保险业资产负债表

2、季度资料

(1)中国人民银行山东分行《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分地区表》 (2)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V401表)

(3)调查总队生产价格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V414表) 核算方法

(一)现价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1、年度核算方法

非公有经济现价增加值=银行业现价增加值×银行业非公有经济比重+证券业现价增加值×证券业非公有经济比重+保险业现价增加值×保险业非公有经济比重

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非公有经济比重分别取自银行业及相关金融业资产负债表、证券业资产负债表、保险业资产负债表。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增加值取自年度GDP报表。

2、季度核算方法

金融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本期金融业现价增加值×上年年度金融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占金融业现价增加值的比重

上年年度金融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占金融业现价增加值的比重取自上年度非公有经济增加值计算表。

(二)不变价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单缩法

不变价增加值=现价增加值÷缩减指数

缩减指数取自年、季报GDP计算表。

八、房地产业

一、核算范围

房地产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按K门类核算。

二、资料来源

(1)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财务状况表(X103表)

(2)普查年度非公有经济增加值计算表

(4)季度GDP报表及相关计算表

(5)省工商局行政管理局个体私营工商业和私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统计表

(6)省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V301表)

(7)省调查总队生产价格处建筑安装工程指数(V301表)

(8)省调查总队生产价格处房屋租赁和物业管理价格指数(V422表)

计算方法

(一)现价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1、年度方法

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和其他房地产活动五部分。根据资料情况,按比例法计算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按相关指标法计算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和其他房地产活动非公有经济增加值的分所有制经济增加值,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全部为非公有经济

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房地产开发企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和其它房地产活动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增加值

A 房地产开发企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房地产开发业增加值×【(本行业企业个人、港澳台商、外商资本+本行业企业法人资本中个人、港澳台商和外商部分)÷本行业企业实收资本】

资料取自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状况(X103表)

B 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和其它房地产活动非公有经济增加值=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和其它房地产活动增加值×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和其它房地产活动个体私营营业收入发展速度

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和其它房地产活动个体私营

营业收入发展速度取自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私营工商业和私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统计表。

C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增加值=居民自有住房价值×折旧率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增加值取自年度GDP年报Q303表

2、季度核算方法

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本期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和其它房地产活动增加值×上年度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和其它房地产活动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比重+本期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增加值

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和其它房地产活动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比重取自上年度非公有经济计算表;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增加值取自本期季度GDP计算表

(二)不变价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1、年度方法

A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不变价增加值=现价增加值÷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加权价格指数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加权价格指数取自年度GDP计算表

B 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和其它房地产活动不变价增加值=现价增加值÷加权价格指数

加权价格指数=物业管理价格指数×物业管理总产出占物业管理总产出、房地产中介服务业总产出和其它房地产活动总产出合计的比重+服务项目价格指数×房地产中介服务业总产出和其它房地产活动总产出占物业管理总产出、房地产中介服务业总产出和其它房地产活动总产出合计的比重

物业管理价格指数、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分别取自省调查总队生产价格处房屋租赁和物业管理价格指数汇总表(V422表),省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V301表);物业管理总产出、房地产中介服务业总产出和其它房地产活动总产出取自年度

GDP计算表。

C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现价增加值÷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

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取自省调查总队生产价格处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V415表)

2、季度方法

A 本期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和其它房地产活动不变价增加值=本期现价增加值÷本期加权价格指数

本期加权价格指数取自本期季度GDP计算表

B 本期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取自本期季度GDP 计算表

九、其他服务业

核算范围:其他服务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核算分类,按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分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9个行业。根据各行业性质和特点,具体分为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两部分

(一)营利性服务业

资料来源:

(1)省工商局个体私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统计表

(2)省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V301表)

(3)年度GDP报表及相关计算表。

计算方法

1、现价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现价增加值=上年(同期)现价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当期不含电信业的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现价发展速度

不含电信业的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发展速度取自省工商局

工程经济学计算题

第一章 7、某工程投资 100万元,第三年开始投产,需要流动资金 300万元,投产后,每年销售收 入抵销经营成本后为 300万元,第 5年追加投资 500万元,当年见效且每年销售收入抵销经营成本后为 750万元,该项目的经济寿命为 10年,残值 100万元,绘制该项目的现金流量图? 解: 9.某工程项目需要投资,现在向银行借款为 100万元,年利率为 10%,借款期为 5年,一次还清。问第五年年末一次偿还银行的资金是多少? 解:(1)画现金流量图 (2)计算 n F = P1i= P(F/P , i , n) = 100(F/P , 10% , 5) = 100× = (万元) 答:5年末一次偿还银行本利和万元。 10.某工厂拟在第 5年年末能从银行取出 2万元,购置一台设备,若年利率为 10%。那么现在应存入银行多少钱? 解:(1)作图 (2)计算 1 P = F= F(P/F , i , n) = 2(P/F , 10% , 5) = 2× = (万元) 1 n i 答:现在应存入银行的现值为万元。

11.某项改扩建工程,每年向银行借款为 100万元,3年建成投产,年利率为 10%,问投产 时一次还款多少钱? 解:(1)作图 (2)计算 F = A(F/A , i , n)(F/P, i, n) = 1000(F/A , 10% ,3) (F/P,10%,1)= 100×× = (万元) 答:投产时需一次还清本利和 万元。 12.某工厂计划自筹资金于 5年后新建一个生产车间,预计需要投资为 5 000万元,若年利 率为 5%,从现在起每年年末应等额存入银行多少钱才行? 解:(1)作图 (2)计算 i 1 = F(A/F , i , n) = 5000(A/F , 5% ,5) = 5000× = 905(万 元) A = F 1 i n 答:每年年末应等额存入银行 905万元。 13.某项投资,预计每年受益为 2万元,年利率为 10%时,10年内可以全部收回投资,问 期初的投资是多少钱? 解:(1)作图 (2)计算 1 i 1 n P = A = A(P/A , i , n) = 2(P/A , 10% ,10) = 2× = (万元) i 1 i n 答:期初投资为 万元。 14.某项工程投资借款为 50万元,年利率为 10%,拟分 5年年末等额偿还,求偿还金额是 多少?

(完整版)经济增加值eva计算方法

EVA计算方法 说明: 经济增加值(EVA)=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 资本成本=资本×资本成本率 由上知,计算EVA可以分做四个大步骤:(1)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的计算; (2)资本的计算;(3)资本成本率的计算;(4)EVA的计算。下面列出EVA的计算步骤,并以深万科(0002)为例说明EVA(2000年)的计算。 深万科(0002)简介: 公司名称: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深万科A上市日期:1991-01-29 上市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行业:房地产业股本结构:A 股398711877股,B股121755136 股,国有股、境内法人股共110504928股,股权合计数:630971941股。 一、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的计算 1.以表格列出的计算步骤 下表中,最左边一列(以IS开头)代表损益表中的利润计算步骤,最右边一列(以NOPAT开头)代表计算EVA所用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的计算步骤。空格代表在计算相应指标(如NOPAT)的步骤中不包含该行所对应的项。

损益表中的利润计算步骤 税后净营业 利润 (NOPAT) 的计算步骤主营业务收入 - 销售折扣和折让-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利润 + 其它业务利润+ 当年计提或冲销的坏帐准备+ - 当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 管理费用- - 销售费用- = 营业利润/调整后的营业利润 + 投资收益+

= 总利润/税前营业利润 - EVA税收调整* - = 净利润/税后净营业利润 2. 计算公式:(蓝色斜体代表有原始数据,紫色下划线代表此数据需由原始数据推算出) (1)税后净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当年计提或冲销的坏帐准备—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投资收益—EVA税收调整 注:之所以要加上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是因为sternstewart公司在计算长期负债的利息支出时,所用的长期负债中包含了其实不用付利息的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即,高估了长期负债的利息支出,所以需加回。 (2)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和折让—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成本 注: 主营业务利润已在sternstewart公司所提供的原始财务数据中直接给出 (3)EVA税收调整=利润表上的所得税+税率×(财务费用+长期应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背会就过)

【答案】C 【解析】已知现值P= 200万,求年金A, 利用公式p= A (l+i) -1 i (1 +D ,利率i为10%, n为 6, 直接带入公式求得A=45.92万元。 8. 某施工企业欲贷款购入施工机械,计划从购买日起的未来6 年等额偿还银行贷款,每年最大偿还额度为 50万元。 若年利率为10%, 复利计息,则该企业期初可向银行贷款的最大额度为 ()万元。 A. 385.78 B.217.76 C. 38.56 D. 21.78 【答案】B 【解析】已知年金A=SO万元,求现值P, 利用公式p= A (l+i) -1 i (1 +i) ,利率i为10%, n为 6, 直接带入公式求得P= 217.76万元。计算专题考点三:有效利率的计算 ieff= (l+r/m) m _l 9. 已知年名义利率为12% I 每月计息1次,复利计息。则年有效利率 与计息周期利率分别为 ( 1 A. 12% 1% B.12.68% 1% C.12.55% 3% D.12.36% 6% 【答案】B 【解析】计息周期为月,计息周期利率=12%丑2=1%年有效利率i e ff=(l+r/m)m- 1=(1+12%/12)12-1=12.68% 10. 某企业每半年向银行存入50万元,年利率为12%, 按季度复利计息,则年有效利率、收付周期有效利率和计 息周期利率分别为 ( A. 12.68% 6.09% 3% B.12.68% 6% 4% C. 12.55% 6.09% 3% D.12.55% 6% 4% 【答案】C ----更多超压在Q群:3095434 【解析】年名义利率为12%, 计息周期为季度,那么计息周期利率=12%叫= 3%年有效利率i e ff= (l+r/m) m -1 =

经济增加值EVA计算方法

EVA 计算方法 说明: 经济增加值(EV A)=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 T )-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 ) 资本成本=资本×资本成本率 由上知,计算EV A 可以分做四个大步骤: (1)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 T )的计算; (2)资本的 计算; (3)资本成本率的计算; (4)EV A 的计算。下面列出EV A 的计算步骤,并以深万科(0002)为例说明EV A (2000年)的计算。 深万科(0002)简介: 公司名称: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简称:深万科A 上市日期:1991-01-29 上市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 行业:房地产业 股本结构:A 股398711877股,B 股121755136 股,国有股、境内法人股共110504928股,股权合计数:630971941股。 一、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 T )的计算 1. 以表格列出的计算步骤 下表中,最左边一列(以IS 开头)代表损益表中的利润计算步骤,最右边一列(以NOPA T 开头)代表计算EV A 所用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 T )的计算步骤。空格代表在计算相应指标(如NOPA T )的步骤中不包含该行所对应的项。 损益表中的利润计算步骤 税后净营业 利润 (NOPA T )的计算步骤 主营业务收入 - 销售折扣和折让 -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 主营业务成本 - 主营业务利润 - 管理费用 - - 销售费用 - = 营业利润/调整后的营业利润 + 投资收益 + = 总利润/税前营业利润 - EVA 税收调整* - = 净利润/税后净营业利润

2.计算公式:(蓝色斜体代表有原始数据,紫色下划线代表此数据需由原始数据推算出) (1)税后净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当年计提或冲销的坏帐准备—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投资收益—EV A 税收调整 注:之所以要加上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是因为sternstewart公司在计算长期负债的利息支出时,所用的长期负债中包含了其实不用付利息的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即,高估了长期负债的利息支出,所以需加回。 (2)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和折让—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成本注: 主营业务利润已在sternstewart公司所提供的原始财务数据中直接给出 (3)EV A税收调整=利润表上的所得税+税率×(财务费用+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 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4)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 和住房公积金×3~5 年中长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长期负债合计—长期借款—长期债券 税率=0.33(从1998年,1999年和2000年) 说明:上面计算公式所用数据大多直接可以在sternstewart公司所提供的原始财务数据中找到(主营业务利润已直接给出)。而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需由原始财务数据推算得出。 3. 计算深万科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 2000年) 首先计算出需由其他原始财务数据推算的间接数据项-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和EV A税收调整,然后利用计算结果及其他数据计算出NOPA T. (1)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的计算; 单位:元 长期负债合计123895991.54 减:长期借款80000000.00 减:长期债券 ――――――――――――――――――――――――――――― 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43895991.54 乘:3~5 年中长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6.03% 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2646928.29 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 (2)EV A税收调整的计算; 财务费用1403648.37 加: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2646928.29 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 加:营业外支出6595016.31 减:营业外收入23850214.53

(财务知识)经济计算公式汇总最全版

(财务知识)经济计算公式 汇总

经济计算公式汇总 1年平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造成几年内增长幅度的每年平均的增长幅度.假设壹个经济变量Y的值由初始值Yo经过n年后变为Yn,则在每年里Y的平均增长率应该是G=(Yn/Yo)^(1/n)-1. 例 2000年财政收入为512亿元,1996年财政收入为259亿元,实现增长为97.7%,则年均增长为14.6% (512/259)^(1/5)-1=0.146 同比增长是和上壹时期、上壹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 同比增长计算公式 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 例子 比如说去年3月的产值100万,今年3月的产值300万,同比增长是怎么算的?是同比增长200%?仍是同比增长300%? 答案=(300-100)÷100=200% 同比增长率,壹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某个指标的同期比=(本年的某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

和历史同时期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和2004年7月份相比称其为同比;和上壹统计段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和2005年6月份相比较称其为环比。环比有环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俩种方法。 环比即和上期的数量作比较。 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 环比发展速度=本期数/上期数*100% 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多少 如:本期销售额为500万,上期销售额为350万 环比增长速度=(500-350)/350*100%=42.86% 环比发展速度=500/350*100%=142.86% 1、单利:I=P*i*n 2、单利终值:F=P(1+i*n) 3、单利现值:P=F/(1+i*n) 4、复利终值:F=P(1+i)^n或:P(F/P,i,n) 5、复利现值:P=F/(1+i)^n或:F(P/F,i,n) 6、普通年金终值:F=A{(1+i)^n-1]/i或:A(F/A,i,n) 7、年偿债基金:A=F*i/[(1+i)^n-1]或:F(A/F,i,n)

工程经济学计算题

第四章 11.用下表数据(单位:万元)计算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基准折现率为10%,并判断项目是否可行? 年份0 1 2 3 4 5 6 净现金流量-50 -80 40 60 60 60 60 NPV=-50-80(P/F,10%,1)+40(P/F,I0%,2)+60(P/A,10%,4)(P/F,10%,2) =-50-80X0.90909+40X0.82645+60X3.16987X0.82645 =-50-72.727+33.058+157.184 =67.515 内部收益率: 0=-50-80(P/F,IRR,1) +40(P/F,IRR,2)+60(P/A,IRR,4)(P/F,IRR,2) 12.购买一台机床,一直该机床的制造成本为6000元,售价为8000元,预计运输费用200元,安装费200元。该机床投产运行后,每年可加工工件2万件,每件净收入为0.2元,该机床的初始投资几年可以回收?如果基准投资回收期为4年,则购买此机床是否合理?(不计残值) 答: 年份0 1 2 3 4 净现金流量-8400 4000 4000 4000 4000 累计现金流量-8400 -4400 -400 3600 7600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1+ =3-1+=2.1年 回收期2.1年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4年,购买此机床合理。

13.方案A、B在项目计算期内的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试分别用静态和动态评价指标比较其经济性(=10%) 年份0 1 2 3 4 5 方案A -500 -500 500 400 300 200 方案B -800 -200 200 300 400 500 答: 年份0 1 2 3 4 5 A方案-500 -500 500 400 300 200 (静态)累计净现值-500 -1000 -500 -100 200 400 (动态)净现值-500 -454.545 413.225 300.525 204.903 123.184 累计净现值-500 -954.545 -541.32 -240.796 -35.893 88.29 投资回收期(静态)=(4-1)+=3.33年 投资回收期(动态)=(5-1)+=4.29年 NPV=88 14.有A、B两个方案;其费用和计算期如表所示(单位:万元),基 准折现率为10%,试用最小公倍数发和年成本法必选方案。 方案A方案B方案 投资150 100 年经营成本15 20 计算期15 10 答: 1、最小公倍数法: =150+150(P/F,10%,15)+15(P/A,10%,30) =150+150X0.239+15X9.427 =150+35.83+141.405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简介 工业增加值是衡量工业企业生产成果的重要指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深入,国家统计局对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和规范。现将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及其与工业总产值的区别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生产活动中新增部分的价值,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工业增加值不包含工业生产活动中的中间投入价值。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包括: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初差额价值三个部分。工业总产值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 由于工业总产值包含中间投入价值,因此在企业之

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而工业增加值所反映的仅是工业生产活动中新增部分的价值,不受中间投入价值的影响,因此不存在重复计算,其核算结果也不受企业重组、合并、拆分等因素的影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工业生产成果,并能较好地与GDP核算和国际标准接轨。 二、工业增加值核算口径 工业增加值核算口径含所有的工业生产活动,包括采矿、制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活动。 三、工业增加值核算分类 工业增加值核算分类分为2个层次。第一层次按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分为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个行业(即第三级分类)。第二层次按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分为39个行业(即第四级分类),其中采矿业有6个,制造业有30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有3个。 四、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经济增加值(eva)计算方式 (四)(Economic value added (EVA) calculation (four))

经济增加值(eva)计算方式 (四)(Economic value added (EVA) calculation (four)) Next,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economic value added is introduced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EVA is given below. Computational model of 1 and EVA Economic value added = 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 - cost of capital = 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 - total capital * 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 Among them: 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 net profit after tax interest expense + = + + minority income this year amortization of goodwill + deferred tax credit balances increase reserve balances increased + + other capitaliz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sts, capitaliz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sts in the years of amortization Total capital = common equity + minority interests + deferred tax credit (debit balance is negative) + + (cumulative amortization of goodwill reserve inventory impairment provision for bad debts, etc.) + + + capitalization amount of short-term loan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sts of long term loan + short-term long-term loans due in part

经济生活计算公式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 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发行)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公式二:纸币发行量=货币流通次数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1+通货膨胀率) 公式三:纸(货)币贬值率A=纸(货)币实际发行量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100% 公式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币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需货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币实际发行量×100 公式五: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 = A 纸币贬值率—纸币贬值率1A 公式六: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 原来物价水平—当前物价水平 公式七:单位纸(货)币实际购买力=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流通中应该发行货币量 公式八:商品新标价=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商品原标价 公式九:纸币实际购买力= CPI 1 资金 (CPI 是的简称。) 二.关于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公式 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企业等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经常表述为某部门、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公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的总时间÷商品总产量 公式二:新价值量=原来价值量÷(1+x%) (注:x%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 公式三: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量)÷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 公式四: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总产量 公式五: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 公式六: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1+通胀率或物价上涨率); 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1-贬值率) 公式七: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 原来物价水平—当前物价水平 公式八:单位商品新价值量=单位商品原价值量×(1+m%) (注:m%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幅度, 提高用+,降低用-) 三.关于商品价值总量、价格总额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价值总量(价值总额、总产值)=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 (注:不管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全社会、整个行业、整个部门的价值 总量都不变;某企业、生产者的价值总量与它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最新工程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1、某项目的原始投资为20000元(发生在零期),以后各年净现金流量如下: 第一年获得净收益3000元,第二年至第十年每年均收益5000元。项目计算期为10年,基准收益率为10%。(1)请绘制该现金流量图;(2)按需要完善现金流量表;(3)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Pt );(4)计算净现值(NPV );(5)计算内部收益率(IRR );(6)判断该项目是否可行。(计算结果保留小数后两位)(20分) 解: 1)绘制该现金流量图: 2分 2)完善现金流量表 3)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Pt ) Pt=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 当年净现金流量 绝对值 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 2分 =5-1+年4.45000 2000=- 1分 4)计算净现值(NPV ) NPV(10%)=-20000+3000(P/F.10%.1)+5000(P/A.10%.9)(P/F.10%.1) 2分 =-20000+3000×0.9091+5000×5.759×0.9091 =8904.83万元 1分 5)计算内部收益率(IRR ) 设1i =15% 1分 NPV 1(15%)=-20000+3000(P/F.15%.1)+5000(P/A.15%.9)(P/F.15%.1) 1分

=-20000+(3000+5000×4.7716)×0.8696 =3355.72万元 1分 设2i =20% 1分 NPV 2(20%)=-20000+3000(P/F.20%.1)+5000(P/A.20%.9)(P/F.20%.1) 1分 =-20000+(3000+5000×4.0310)×0.8333 =-704.94万元 1分 ∵IRR=1i +(2i -1i ) 2 11 NPV NPV NPV + 2分 ∴IRR=15%+(20%-15%) 3355.72 3355.72704.94 +=0.1913=19.13% 1分 6)判断该项目是否可行 ∵ Pt=4.4年<10年 NPV(10%)=8904.83万元>0 IRR=19.13%>10% ∴该项目可行 2分 2、某建设项目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若基准收益率i c=10%。 (1)请绘制该项目现金流量图;(2)按需要完善现金流量表;(3)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Pt );(4)计算净现值(NPV );(5)计算内部收益率(IRR );(6)判断该项目是否可行。(计算结果保留小数后两位)(20分) 某项目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解: 1)绘制项目现金流量图

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按“生产法”计算: 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采用的方法,本文将作详细论述。从上面的公式反映出,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现价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中间投入,三是本期应交增值税。以下就针对这三要素如何计算作详细介绍。 1、现价工业总产值如何计算: (1)概念: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5)计算方法:工业总产值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详见附表一:某厂现价工业总产值计算表)。 ①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产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按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乘以本期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账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生产成品价值中不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以作这样的处理:首先由各个成品生产分厂的统计人员分别报送本期(报告期,一般按一个月结算一次)产品合格入库量(按各种规格明细分类报出),然后由销售部门的统计人员报送按品种规格的销售单价,再将产品产量和产品销售单价按品种规格对应相乘得出本期生产成品价值。 ②对外加工费收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 1)需求函数 Q d f P 线性需求函数 Q d P 供给函数 Q s f P 线性供给函数 Q s P 弧弹性公式 e y / x y x y x x y 点弹性公式 e dy / dx dy x y x dx y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 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Q / Q (Q 2 Q 1)/Q (Q 2 Q 1) / Q 1 Q 2 e d 2 P / P (P 2 P 1)/P P 1 P 2 ( P 2 P 1) / 2 (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e dQ / dP dQ P d Q P dP Q (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 dQ P GB CG GB CB FO e d Q CG OG OG AC AF dP ( 1)供给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 dQ dP dQ P e / s Q P dP Q 弧弹性: Q (Q 2 Q 1 Q 2 Q Q 1) / e s 2 P P (P 2 1 P 1)/ P P 2 (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2 dQ x dP y dQ x P y e xy e xy Q x / P y dP y Q x ( 3)需求的收入弹性 : Q M dQ dM dQ M e M M Q Q / M 第dM 三章Q 效用论 ( 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 Q 2 Q 1 . P 1 P 2 P 2 P 1 Q 1 Q 2 1) Q x Q x P y P y 1

工程经济学计算公式

工程经济学计算公式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⑴利息与利率: ①利息I=F-P; 其中I:利息,F:还本 付息总额,P:本 金。 ②利率i=I t/P×100% 其中i:利率,I t:单位时间内的利息, P:借款本金。 ⑵单利计算:I t=P×i d 其中I t:第t年计息期的利息额,P:本金, i d:计息期单利利率。 ⑶复利计算:I t=i×F t-1其中i:计息期利率,F t-1:第(t-1)年末复利本利和,第t年末复利本利和: F=F t-1×(1+i) 一次支付情形的复利计算:⑴终值计算(已知P求 F) 现有一向资金P,按年 利率i计算,n年以后 的本利和为多少 F=P(1+i)n,式中(1+i)n 一次支付终值系数,用 (F/P,i,n)表示, 故上式可改写成: F=P(F/P,i,n) ⑵现值计算(已知F求 P) P=F(1+i)ˉn 式中(1+i)ˉn成为一次 支付现值系数,用符号 (P/F,i,n)表示, 故上式可改写成:P=F (P/F,i,n) 多次支付的情形计算 等额系列现金流量 F=A{[(1+i)n?1]/i} [(1+i)n?1]/i称为等 额系列终值系数或年金 终值系数,用符号 (F/A,i,n)表示, 故上式可改写成 F=A(F/A,i,n) ⑴现值计算(已知A求 P) P=F(1+i)ˉn =A[(1+i)n-1]/i(1+i)n 式中[(1+i)n-1]/i(1+i)n 称为等额系列现值系数 或年金现值系数,用符 号(P/A,i,n)表 示,故上式可改写成 P=A(P/A,i,n)。 ⑵资金回收计算(已知 P求A) A=P[ i(1+i)n]/ (1+i)n-1 式中[ i(1+i)n]/ (1+i)n-1 称为等额系列资金回收 系数,用符号(A/P, i,n)表示,故上式可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在《工业增加值统计试行方案》中,工业增加值的分配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按构成项目计算):劳动者报酬+福利基金+利润和税金+折旧及大修理基金+其他。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1、“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2、“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我国从1992年开始正式使用工业增加值指标,至此已走过15年历程,工业增加值已经成为衡量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就现行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的原则 1、本期生产原则 非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生产成果。反之,凡是报告期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已出售的、尚未出售的或是不出售的(自产自用),均应计入本期的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原则 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为本期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自产自用的产品或劳务,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产品或劳务。从价值形态上讲,生产过程同时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中。因此,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 3、市场价格原则 工业增加值是以价值形态表现的工业生产最终成果的总量,它包括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两个因素。因此,这一总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数量的多少,而且取决于所采用的价格。关于增加值的计算价格,国际上采用的有两种,即按基本价格和按生产者价格计算。我国目前采用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1)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2 121121221122 1 121212.2 / )(2/)(/)(/)(//e 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P P P Q Q Q P P Q Q d ++--=+-+-=--=??=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Q P dP dQ P dP Q dQ d e ?-=-=/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1) AF FO AC CB OG GB OG CG CG GB Q P dP dQ e d ===?=?- = (1)供给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 弧弹性: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3)需求的收入弹性: P Q s γδ+-=() P f Q d =P Q d βα-=()P f Q =s y x x y x x y y e ???=??=/y x dx dy x dx y dy e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Q P dP dQ P dP Q dQ s e ?==/2 /)(2/)(2 11 22112P P P P Q Q Q Q P P Q Q e s +-+-=??=x y y x y y x x Q P dP dQ P dP Q dQ xy e ? ==/y y x x xy P P Q Q e ??= Q M dM dQ M dM Q dQ Q M M Q M e ?==???=/

现价增加值计算方法

现价增加值计算方法 , 一、农林牧渔业 , 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以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计算,以生产法计算结果为准。 , 1(生产法 ,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 (1)总产出 , 总产出一般采用产品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 总产出,总产值 ,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资料取自农林牧渔业总产 值(M301表)。 , (2)中间投入 , 中间投入,中间消耗 ,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中间消耗取自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M302表)。 , 2(收入法 ,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 (1)劳动者报酬 , 劳动者报酬,按生产法计算的增加值,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 (2)生产税净额 , 农林牧渔业全行业只征收烟叶税,因此:农林牧渔业生产税净额,农业生产税净额,烟叶税

, (3)固定资产折旧 , 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折旧,(农村居民家庭户均拥有农林牧渔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乡村户数)×折旧率(6.7%) , 农村居民家庭户均拥有农林牧渔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取自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T102表),乡村户数取自农村生产条件(A301表)。分行业大类固定资产 折旧,以按生产法计算的分行业大类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进行分劈 , 二、工业 , 1、总产出 , 总产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出+个体工业总产出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 , ,(规模以上非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 ,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出 ,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值 , ?个体工业总产出 , 个体工业总产出,个体工业营业收入 , 2、增加值 , 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个体工业增加值 ,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 ?劳动者报酬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计算办法

1、可比价增加值 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利用工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推算,计算公式为: 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上年同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上年同期全部工业现价增加值 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 =上年同期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加值×当期规模以上工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上年同期规模以下工业现价增加值×当期规模以下工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2、现价增加值 全部工业现价增加值利用专业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加总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计算办法 为了更加客观、科学地反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准确核算全市及各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根据省局工业处关于规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发展速度计算方法的规定和市局对数据质量管理的要求,总结近几年来对工业统计数据审核、评估和质量控制的经验,结合目前经济形势并在广泛听取各县(市)、区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办法。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采用相关指标综合加权调控法取得,即采用经审核通过的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工业用电量增长速度、工业税收增长速度,加权计算调控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具体的相关指标综合加权调控方案为: 当月增速=[(当月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库中去年当月大型企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当月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库中去年当月中型企业增加值所占比

重+当月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库中去年当月小型企业增加值所占比重) *60%+统计部门统计的当月工业用电量增长速度*5%+电力部门当月工业用电量增长速度*10%+∑(电力部门当月全省平均工业分行业用电量增长速度*库中去年当月分行业增加值比重)*20%+税务部门统计的当月工业税收增长速度*5%]*速度差异调控系数 累计增速=(当月增速+上月累计增速*上月月份)/当月月份 当月总量=认定的当月增速*当月综合价格指数*认定的同月基数 累计总量=当月总量+上月累计总量 一、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确定: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直接采用经过审核通过后的按照价格紧缩法计算的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即以各县(市)、区上报的规模以上工业大型企业按产品部门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为基础,采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工业增加值率计算现价工业增加值,再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的价格指数紧缩得到可比价格增加值,然后与上年同期现价工业增加值相除得到。 二、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确定:以各县(市)、区上报的规模以上工业中型企业按产品部门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为基础,采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工业增加值率计算现价工业增加值,再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的价格指数紧缩得到可比价格增加值,然后与上年同期现价工业增加值相除得到。各县(市)、区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要求控制在80%以内,若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不超过80%,按照实际速度计算;若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80%,按照80%计算。 三、小型企业增长速度的确定:以各县(市)、区上报的规模以上工业小型企业按工厂法计算工业总产值为基础,采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工业增加值率计算现价工业增加值,再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的价格指数紧缩得到可比价格增加值,然后与上年同期现价工业增加值相除得到。各县(市)、区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要求控制在30%以内。若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不超过30%,按照实际速度计算;若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30%,按照30%计算。四、电力部门工业用电量增长速度采用电力部门提供的分县工业用电量

经济增加值EVA的计算方法

EV A计算方法 说明: 经济增加值(EV A)=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 资本成本=资本×资本成本率 由上知,计算EV A可以分做四个大步骤: (1)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的计算; (2)资本的计算; (3)资本成本率的计算; (4)EV A的计算。 下面列出EV A的计算步骤,并以深万科(0002)为例说明EV A(2000年)的计算。 深万科(0002)简介: 公司名称: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深万科A上市日期:1991-01-29 上市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行业:房地产业股本结构:A股398711877 股,B股121755136 股,国有股、境内法人股共110504928股,股权合计数:630971941股。一、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的计算 1.以表格列出的计算步骤 下表中,最左边一列(以IS开头)代表损益表中的利润计算步骤,最右边一列(以NOPA T 开头)代表计算EV A所用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 T)的计算步骤。空格代表在计算相 应指标(如NOPA T)的步骤中不包含该行所对应的项。 损益表中的利润计算步骤 税后净营业 利润 (NOPAT) 的计算步骤主营业务收入 - 销售折扣和折让-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利润 - 管理费用- = 营业利润/调整后的营业利润 + 投资收益+

= 总利润/税前营业利润 = 净利润/税后净营业利润 2.计算公式:(蓝色斜体代表有原始数据,紫色下划线代表此数据需由原始数据推算出) (1)税后净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当年计提或冲销的坏帐准备—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投资收益—EV A 税收调整 注:之所以要加上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是因为sternstewart公司在计算长期负债的利息支出时,所用的长期负债中包含了其实不用付利息的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即,高估了长期负债的利息支出,所以需加回。 (2)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和折让—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成本注: 主营业务利润已在sternstewart公司所提供的原始财务数据中直接给出 (3)EVA税收调整=利润表上的所得税+税率×(财务费用+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 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4)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 和住房公积金×3~5 年中长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长期负债合计—长期借款—长期债券 税率=0.33(从1998年,1999年和2000年) 说明:上面计算公式所用数据大多直接可以在sternstewart公司所提供的原始财务数据中找到(主营业务利润已直接给出)。而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需由原始财务数据推算得出。 3. 计算深万科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 2000年) 首先计算出需由其他原始财务数据推算的间接数据项-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和EV A税收调整,然后利用计算结果及其他数据计算出NOPA T. (1)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的计算; 单位:元 长期负债合计123895991.54 减:长期借款80000000.00 减:长期债券 ――――――――――――――――――――――――――――― 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43895991.54 乘:3~5 年中长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6.03% 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2646928.29 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 (2)EV A税收调整的计算; 财务费用1403648.3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