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美学的中心是反复论述美与善的一致性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10
儒家美学的中心是反复论述美与善的一致性,要求美善统一,高度重视美与艺术陶冶、协和、提高人们伦理道德情感的心理功能,强调艺术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充分地、明确地、自觉地从人的内在要求出发,而不是从宗教神学的外在信仰出发去考察审美和艺术,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儒家美学突出了美的自然形式包含有社会的内容,这使儒家美学具有崇高的道德精神,但同时又使美等同于善,漠视了美不同于善的独立价值,继而使得人们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常常偏离到某种狭隘的道德比附的说教上,要求自然附会和符合人世的现实规范与秩序,从而束缚了对自然的正确理解和观赏。
儒家美学是与社会生活、政治状态紧密相关联的,作为其重要美学原则的“和”(人和),本身就包含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它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作为矛盾结构,它强调得最多的是对立面的相互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作为反映,情调得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作为效果,强调得更多的是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着智慧以得到实现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作为形象,强调得更多的是情感的优美和壮美,而不是宿命的恐惧或悲剧性的崇高。
从儒家哲学的整体气韵来看,其思想主要是外观的,它本身也极注重内观,但是它的内观是最终必须为其外观服务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修、齐、平、治”。与此相似,儒家美学在艺术-审美上也以外观的伦理、道德、责任为标尺,也就是说,它要求美一方面必须诉之于感官愉快并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必须与伦理性的社会情感相联系,从而与现实政治有关。概论:原始审美总说
中国文化是一种根源于与神话的西方模式不同的巫史文化。其中既包含着以神话为内容的中华先民对宇宙、自然力量的美好遐想,也渗透着以自然崇拜、祖宗崇拜、生殖崇拜为表现方式的图腾崇拜。而巫文化中所体现的既关切人事、实用,又期冀自己的狩猎、农耕、征战、远行能够得到上天终极力量的肯定、允许和支持,从而表现出原始审美文化的蒙昧、朦胧色彩.
所谓“轴心时代”
1、在公元前800到公元前200年间所发生的精神过程,似乎建立了这样一个轴心。在这时候,我们今日生活中的人开始出现。让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之为“轴心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充满了不平常的时间,在中国诞生了孔子和老子,中国哲学的各种派别的兴起,这是墨子、庄子以及无数其他人的时代。
——卡尔·雅斯贝尔斯《人的历史》
轴心时代构建的文化精神原型:
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他重新点燃。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核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出了精神的动力。
——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思想的觉醒与灵魂的安顿
春秋战国,是一个“理性”的时代,中华文化第一次放射出人性而非科学理性的光辉,中华文化从巫的原始文化阶段跨入了“史”的历史。
希腊、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印度、中国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了伟大的思想巨子,实现了各自的哲学突破,构筑起关于人类处境与幸福境界之终极的理性认知,并对以后漫长文化精神包括审美精神的宏伟历程。
一、孔子仁学
“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朱熹
孔子祖上是宋国贵族,而且还是商汤的后代。后来,孔氏家道中落,又受到权贵威胁,便迁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音核),只当过“县级干部”(邑宰),孔子出生时,老爸叔梁纥已经是66岁的老人。而且在孔子三岁那年就去世了。
叔梁纥从战场上英勇归来的时候,已经63。原配施氏,给他一口气生了九个丫头片子。又向颜家求婚,大约在六十六岁的时候娶来了尚且不满二十岁的颜徵在,也就是孔子的生母。孔颜氏头胎是个跛子——这也是孔夫子排行第二的原由。
孔夫子六岁的时候,“陈俎豆,设礼容”。
自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大概扫地、做饭、洗衣、种菜、挑担、推车等家务劳动和给人家放羊,放牛以至当人家有婚丧喜事时做吹鼓手之类的事,他都做过。他还管理过牛羊和仓库。《孟子》称颂孔子做一行爱一行。
爱学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述而》:“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向师襄学琴】《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为政
20岁的到40岁,在鲁国当过几任管理仓库和牛羊之类的小官。快到50岁的时候,孔子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也就是地方的行政长官;第三年升为司空,相当于工程建筑部长;第四年,51岁的孔子当上了鲁国大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并且代行鲁相职务。这是孔子一生当过最大的官了——摄行鲁相,也就是代理总理,但也仅仅三个月,就被季氏等人撵下台了
鲁定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96年,54岁的孔子屡手排挤,不得不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带着弟子,向各国的公卿大夫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向各个诸侯王宣讲他的政治思想,但都未见用。孔子先到齐国,受到排斥,到了宋国、卫国,曾被驱赶,到了陈国、蔡国,遭遇穷困。就这样,整整奔波了14年,一直到68岁,又回到鲁国。鲁国君王还是善待他。孔子68岁开始著书立说,编订六经。
一、孔子仁学
儒,因职业本身的神秘兼神圣的意义,神秘,因秉承远古传承而来的神灵意识,其文化之源在于远古以巫为主导的原始宗教;神圣,在于原始宗教文化发育而来的道德伦理。
《礼记·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
儒:一方面带有远古巫祝那里传承来的文化胎记,又是新时代道德人格的榜样。——行礼前须洗尽肉身的污垢,又必须澡雪精神,洗涤心田,在道德伦理上达到自律自净。
孔子时代的儒,已基本脱离巫术神性,但不如老子彻底。
仁,起源于西周初。伦理学意义上的仁,当源于春秋战国之际。
《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
二人之间的血亲联系,即男女、夫妇、祖孙长幼间的血脉联系。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仁,泛爱众,而亲仁。
(由家庭扩而至于君臣、臣民、朋友、百姓,即天下归仁)
二、郭店楚简:仁——上身下心
仁,体现的是一种生命个人身心之间的美学意义,(从个体进入,而注重群体的仁,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