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冰冻切片基质金属蛋白酶原位明胶酶谱法荧光染色试剂盒产品

冰冻切片基质金属蛋白酶原位明胶酶谱法荧光染色试剂盒产品

冰冻切片基质金属蛋白酶原位明胶酶谱法荧光染色试剂盒产品
冰冻切片基质金属蛋白酶原位明胶酶谱法荧光染色试剂盒产品

冰冻切片基质金属蛋白酶原位明胶酶谱法荧光染色试剂盒产品说明书(中文版)

主要用途

冰冻切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原位明胶酶谱法(in situ zymography)荧光染色试剂是一种旨在通过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明胶作为底物,针对未固定处理的冰冻切片予以染色处理,基质金属蛋白酶切离底物产生高度绿色荧光,来定位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权威而经典的技术方法。该技术由大师级科学家精心研制、成功实验证明的。其适用于各种冰冻动物组织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分析。产品即到即用,性能稳定,操作便捷,敏感度高,荧光清晰,重复性好。

技术背景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结构高度同源的分泌型或膜相关性锌内肽酶的总称,因含有金属(锌、钙)离子而得名。迄今为止发现的MMPs至少有28种,几乎能降解除多糖以外的全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成分,同时参与胚胎发育、形态形成、胚泡植入(blastocyst)、血管形成、组织再吸收(tissue resorption)、疾病发生,例如关节炎、癌细胞浸入转移等。根据降解的底物不同可将MMPs分为4大类:(1)胶原酶:MMP1、MMP8、MMP13主要消化Ⅰ、Ⅱ、Ⅲ、Ⅶ、Ⅹ型胶原和蛋白多糖;(2)明胶酶(Ⅳ型胶原酶):MMP2、MMP9,又称明胶酶A、B,主要消化Ⅳ、Ⅴ、Ⅶ、Ⅹ型胶原和弹性纤维;(3)基质溶解素:MMP3、MMP7、MMP16、MMP11,主要作用于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弹力纤维、Ⅲ、Ⅳ、Ⅴ、Ⅶ、Ⅸ胶原及MMP1、MMP8、MMP9;(4)膜型金属蛋白酶:MT

1

-MMP、

MT

2-MMP、MT

3

-MMP,主要作用于明胶、Ⅳ型胶原、MMP2。体内绝大多数细胞并不储备MMPs,当需

要MMPs的信号传递到细胞后才临时合成,合成的MMPs以无活性的酶原(proenzyme)形式分泌到细胞外,随后被多种蛋白酶和非蛋白酶水解以及热处理激活,一种激活的MMPs可激活另一种MMPs,形成瀑布效应。原位明胶酶谱法荧光染色(in-situ fluorescence zymography)技术在于提高基质金属蛋白酶检测的敏感性,使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明胶作为底物,经过基质金属蛋白酶水解后产生荧光多肽,据此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酶的活性和位置。

产品内容

胶体液(Reagent A)3毫升

底物液(Reagent B)250微升

产品说明书1份

保存方式

保存在-20℃冰箱里,底物液(Reagent B),严格避免光照,有效保证6月

用户自备

复染液(HL40049):用于样品复染

1.5毫升离心管:用于染色工作液配制的容器

盖玻片:用于样品孵育处理

微波炉:用于融化试剂

恒温水槽或培养箱:用于试剂温育或孵育反应物

荧光显微镜:用于样品染色后观察

实验步骤

实验开始前,准备好10张10微米厚的冰冻切片。同时室温下融化预热染色液(Reagent B),避免光照。然后进行下列操作。

1.将胶体液(Reagent A)置于微波炉里加热溶化(注意:避免溢出)

2.小心移取400微升胶体液(Reagent A)到1.5毫升离心管

3.放进37℃恒温水槽孵育10分钟

4.同时瞬间37℃预热染色液(Reagent B)

5.加入50微升37℃预热的染色液(Reagent B),混匀

6.(选择步骤)加入1微升用户自备的复染液

7.即刻分别加上40微升上述液体到未固定的冰冻切片的样品上

8.盖上盖玻片(注意:避免气泡)

9.放进4℃冰箱里孵育10分钟,或直至胶体凝结,避免光照

10.放进37℃培养箱里孵育60分钟,避免光照

11.即刻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激发波长480nm,散发波长530nm――绿色荧光增强,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高

注意事项

1.本产品为50次操作

2.操作时,须戴手套

3.样品准备要点如下:

a)冰冻切片须在8至10微米厚,且未予固定处理

b)样品中避免使用EDTA、EGTA等二价阳离子鳌和剂以及巯基乙醇和DTT等

c)样品中避免使用硫醇抑制剂(THIOL INHIBITOR)

d)如果验证样品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可以使用EDTA或抑制剂预处理1小时作为对照

4.建议胶体液(Reagent A)瞬时加热,以防干枯;或采用60℃度恒温水槽加热融化

5.建议使用10微克/毫升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作为复染染料

6.如果样品活性过低,可以增加孵育时间至24小时

7.注意区分样品的自发荧光

8.染色参考图像如下:绿色荧光为基质金属蛋白酶;红色荧光为碘化丙啶复染

9.本公司提供系列基质金属蛋白酶酶谱检测试剂产品

质量标准

1.本产品经鉴定性能稳定2.本产品经鉴定荧光清晰

TUNEL染色-冰冻切片-(TMR Red)

TUNEL染色(TMR Red) 一、实验原理: 细胞凋亡中染色体DNA的断裂是个渐进的分阶段的过程,染色体DNA首先在内源性的核酸水解酶的作用下降解为50-300kb的大片段。然后大约30 ﹪的染色体DNA在Ca 2和Mg2依赖的核酸内切酶作用下,在核小体单位之间被随机切断,形成180~200bp核小体DNA多聚体。DNA双链断裂或只要一条链上出现缺口而产生的一系列DNA的3’-OH末端可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的作用下,将脱氧核糖核苷酸和荧光素、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化酶或生物素形成的衍生物标记到DNA的3’-末端,从而可进行凋亡细胞的检测,这类方法一般称为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 二、相关试剂: 1、酶缓冲液:vial 1: Enzyme Solution 2、标记液:vial 2: Label Solution 3、固定液:4%多聚甲醛 4、清理液:PBS(pH 7.4) 5、透性处理液(Permeabilisation solution):含0.1% TritonX–100的0.1% 柠檬酸钠的缓冲液,新鲜配制 三、其他设备: 1、湿盒 2、荧光倒置显微镜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四、染色步骤: 1、标本预处理: (1)用4%多聚甲醛固定组织20分钟(15-20℃); (2)PBS清洗30min; (3)置于透性处理液(0.1% TritonX–100的0.1% 柠檬酸钠)中冰上孵育2min(2-8℃)2、TUNEL反应液: (1)从标记液(vial 2: Label Solution)中吸出100ul用于2个阴性对照(50ul/个); (2)将50ul酶缓冲液(vial 1: Enzyme Solution)加入到剩余450ul的标记液中充分混合均匀,得到500ulTUNEL反应液(50ul/样本,检测10个样本)。 3、标记: (1)PBS清洗3min,3次; (2)吸干样品周围的液体; (3)往组织切片上滴加TUNEL反应液(覆盖整个切片),阴性对照加标记液; (4)湿盒中避光孵育60min,注意避光; (5)PBS清洗3min,3次; (6)抗荧光淬灭封片液封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检测(激发波长520-560nm,最大540nm,绿光;检测波长570-620nm,最大580nm,红光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1、载玻片的处理: 抗原修复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辐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脱片。为保证试验的正常进行,可选用我公司提供的ZLI-9001 APES、ZLI-9003 Histogrip TM或ZLI-9005 Poly-L-Lysine等几种试剂,对已清洗的载玻片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1.1 APES:现用现配。将洗净的玻片放入以1:50比例丙酮稀释的APES中,停留20~30秒钟,取出稍停片刻,再入纯丙酮溶液或蒸馏水中涮去未结合的APES,置通风橱中晾干即可。用此载玻片捞片时应注意组织要一步到位,并尽量减少气泡的存在,以免影响染色结果。 1.2 Histogrip TM:将洗净的玻片放入以1:50比例丙酮稀释的Histogrip液中,停留1~2分钟,然后用双蒸水快速清洗三次,室温干燥或60o C烤箱烘烤一小时,装盒备用。 1.3 Poly-L-Lysine:将洗净、干燥的载玻片放入以1:10比例去离子水稀释的多聚赖氨酸溶液中,浸泡5分钟,60o C烤箱烘烤一小时或室温过夜干燥。装盒备用。试验中使用的器具均为非玻璃制品。 2、常用酶消化: 2.1 胰蛋白酶:一般使用浓度为0.05%~0.1%,消化时间为37℃、10~40分钟,主要用于细胞内抗原的显示。 2.2 胃蛋白酶:一般使用浓度为0.4%,消化时间为37℃、30~180分钟,主要用于细胞间质抗原的显示,如:Laminin(层粘蛋白),Collagen IV(IV型胶原)等。 2.3 皂素(Saponin):一般使用浓度为2~的saponin溶液,消化时间为室温孵育30分钟。 3、抗原热修复: 可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条件,选用微波炉抗原修复、高压锅抗原修复或水浴高温抗原修复。抗原热修复可选用各种缓冲液,如TBS、PBS、重金属盐溶液等,但实验证明,以0.01M枸橼酸盐缓冲液(pH6.0)效果最好。请选用我公司提供的ZLI-9064 枸橼酸盐缓冲液(粉剂)配制,取该粉剂一包溶于1000ml 的蒸馏水中,混匀,其pH值在6.0 0.1,如因蒸馏水本身造成的pH值偏差,请自行调整。 3.1 石蜡切片微波炉抗原修复操作方法:切片脱蜡至水后,3%H2O2处理10分钟,蒸馏水洗2分钟×3。将切片放入盛有枸橼酸盐缓冲液(工作液)的容器中,置微波炉内加热使容器内液体温度保持在92℃~98℃之间并持续10~15分钟(注意:无论是使用医用或家用微波炉,请根据具体机型酌情设置条件,务必满足以上步骤中对温度和时间的要求)。取出容器,室温冷却10~20分钟(注意:不可将切片从缓冲液中取出冷却,以便使蛋白能够恢复原有的空间构型)。PBS洗,下接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3.2 石蜡切片高压抗原修复操作方法:切片脱蜡至水。将1500ml~3000ml的枸橼酸盐缓冲液(工作液)注入不锈钢压力锅中加热至沸腾。切片置于金属架上,放入锅内,使切片位于液面以下,盖锅压阀。当压力锅开始慢慢喷气时(约加热5~6分钟后),计时1~2分钟,然后将压力锅端离热源,冷水冲至室温后,取下气阀,打开锅盖,取出切片,蒸馏水洗后,PBS洗2分钟×3,下接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3.3 石蜡切片电炉煮沸抗原修复操作方法:切片脱蜡至水后,放入盛有枸橼酸盐缓冲液(工作液)的容器中,并将此容器置于盛有一定数量自来水的大器皿中,电炉上加热煮沸,从小容器的温度到达92℃~98℃起开始计时15~20分钟,然后端离电炉,室温冷却20~30分钟,蒸馏水冲洗,PBS洗,下接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4、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以美国ZYMED公司SP试剂盒为例) 4.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4.2 3%H2O2室温孵育5~10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4.3蒸馏水冲洗,PBS浸泡5分钟,(如需采用抗原修复,可在此步后进行)。

切片、免疫组化步骤

冰冻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速冻组织 将组织块平放于软塑料盖或特制小盒内(直径2cm),如组织块小可适量加OCT包埋剂浸没组织,然后将特制小盒缓缓平放入盛有液氮的小杯内,当盒底部接触液氮时即开始气化沸腾,此时小盒保持原位切勿浸入液氮内,大约 10-20秒组织即迅速冰冻成块。取出组织冰块立即置入-80℃冰箱储存备用,或置于恒冷切片机冰冻切片。 冰冻切片4~8mm,冰冻切片后如不染色,必须吹干,储存低温冰箱内,或进行短暂预固定后储存冰箱内保存。 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其它的固定方式。 PBS洗,5分钟×3。 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PBS洗,5分钟×3。 下接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步骤(滴加一抗开始)。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三步法(以SP试剂盒为例) 1. 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2. 蒸馏水冲洗,PBS浸泡5分钟,如需采用抗原修复,可在此步后进行。 3. 3%H2O2室温孵育5~10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 冲洗,2分钟×3次。 4. 5~10%正常山羊血清封闭,室温孵育10分钟。倾去血清,勿洗,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一抗或一抗工作液,37℃孵育1~2小时或4℃过夜。 5. PBS冲洗,2分钟×3次。 6. 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生物素标记二抗(1%BSA-PBS稀释),37℃孵育10~30分钟;或滴加第二代生物素标记二抗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10~20分钟。 7. PBS冲洗,2分钟×3次。 8. 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PBS稀释),37℃孵育10~30分钟;或第二代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10~20分钟。 9. PBS冲洗,2分钟×3次。 10. 显色剂显色(DAB或AEC)。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个大家族,因其需要Ca++、Zn++等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而得名,其家族成员具有相似的结构,一般由5个功能不同的结构域组成:(1)疏水信号肽序列;(2)前肽区,主要作用是保持酶原的稳定。当该区域被外源性酶切断后,MMPs酶原被激活;(3)催化活性区,有锌离子结合位点,对酶催化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4)富含脯氨酸的铰链区;(5)羧基末端区,与酶的底物特异性有关。其中酶催化活性区和前肽区具有高度保守性。MMPs成员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各有特点。各种MMP间具有一定的底物特异性,但不是绝对的。同一种MMP可降解多种细胞外基质成份,而某一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又可被多种MMP 降解,但不同酶的降解效率可不同。 MMPs几乎能降解ECM中的各种蛋白成分,破坏肿瘤细胞侵袭的组织学屏障,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关键性作用,从而在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该过程中主要的蛋白水解酶。目前MMPs家族已分离鉴别出26个成员,编号分别为MMP1~26。根据作用底物以及片断同源性,将MMPs分为4类。 Ⅳ型胶原酶为其中重要的一类,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被糖化,分子量为92kD,命名为MMP-9;另一种非糖化,分子量为72kD,被称为MMP-2。当前对MMP-2,MMP-9的研究较深入。 MMP-2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6q21,由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所组成,结构基因总长度为27kb,与其他金属蛋白酶不同,MMP-2基因5’旁侧序列促进子区域含有2个GC盒而不是TATA盒。活化的MMP-2定位于细胞穿透基质的突出部位,估计其在酶解细胞间基质成分及基底膜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中有“钻头”的作用。 此外,已证实MMP-3 和MMP-10能作用于PG、LN、FN、Ⅲ型和Ⅳ型胶原及明胶。MMP-7能作用于明胶和FN。MMP-1的产生范围较广,可由基质纤维母

冰冻切片步骤 很全面

冰冻切片是指将组织在冷冻状态下直接用切片机切片。它实际上是以水为包埋剂,将组织进行冰冻至坚硬后切片的。在冰冻切片前组织不经过任何化学药品处理或加热过程,大大缩短了制片时间。同时,由于此法不需要经过脱水、透明和浸蜡等步骤,因而较适合于脂肪、神经组织和一些组织化学的制片,并作为快速切片的方法应用在临床诊断。 1.取材: 应尽可能快地采取新鲜的材料,防止组织发生死后变化。 2.速冻: 为了较好地保存细胞内的酶活性或尽快制成切片标本的需要,一般在取材后就要立刻对组织块进行速冻,使组织温度骤降,缩短降温的时间,减少冰晶的形成。 液氮速冻切片法是实验室最常用的速冻切片方法。具体做法是将组织块平放于软塑瓶盖或特制小盒内(直径约2cm),如组织块小可适量加OCT包埋剂浸没组织,然后将特制小盒缓缓平放入盛有液氮的小杯内,当盒底部接触液氮时即开始气化沸腾,此时小盒保持原位切勿浸入液氮中,大约10-20s组织即迅速冰结成块。在制成冻块后,即可置入恒冷箱切片机冰冻切片。若需要保存,应快速以铝箔或塑料薄膜封包,立即置入-80℃冰箱贮存备用。 3.固定: 样品托上涂一层OCT包埋胶,将速冻组织置于其上,4℃冰箱预冷5-10min 让OCT胶浸透组织。取下组织置于锡箔或者玻片上,样品托速冻。 组织置于样品托上,其上再添一层OCT胶,以完全覆盖为宜,速冻架(PE)上30min。 4.切片: 恒温冰冻切片机为较理想的冰冻切片机,其基本结构是将切片机置于低温密闭室内,故切片时不受外界温度和环境影响,可连续切薄片至5-10μm。切片时,低温室内温度以-15℃~-20℃为宜,温度过低组织易破碎,抗卷板的位置及

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各自的优劣之处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各自的优劣之处是什么 1、从一抗的选择方面来看。有的一抗既能做石蜡切片又能做冰冻切片,而有的一抗只能做冰冻切片,关键取决于所要检测的 抗原稳定性,有的抗原不稳定,经过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脱蜡等一系列的做石蜡切片的步骤,所检测的抗原易被破坏,这时只能用冰冻切片来做,检测这类抗原的一抗只能做冰冻切片,而那些稳定的抗原,能经受住石蜡切片的的考验,一般来讲也可以用冰冻切片来做,总得来讲,对于既可以用冰冻切片也可以用石蜡切片检测的抗原,用石蜡切片检测的染色效果要比冰冻切片好一些。 2、从研究目的来看。石蜡切片对组织细胞的定位很准确,而长期冻存组织的冰冻切片可能因冰晶的形成破坏组织细胞形 态的结构,并造成抗原的弥散,从而定位不准确。 3、从抗原的保真性来看。冰冻切片对抗原的保真很好,而石蜡切片在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脱蜡等过程 中可能会对抗原的性质造成影响。 4、从操作步骤的繁琐程度看。染色过程冰冻切片简单,而石蜡切片要求脱蜡入水、抗原修复等过程,比较繁琐。 5、总之,石蜡切片对标本的长期保存较合适,且组织细胞形态结构保持好;而冰冻切片适合对新鲜组织的制片,然后立 即固定、染色效果较好,且免疫荧光中可以相对避免石蜡自发荧光的干扰。 冰冻切片(frozen section)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使组织快速冷却到一定硬度,然后进行切片的方法。因其制作过程较石蜡切片快捷、简便,而多应用于手术中的快速病理诊断。冰冻切片的种类较多,有低温恒冷箱冰冻切片法,二氧化碳冰冻切片法,甲醇循环制冷冰冻切片法等。这些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许多年前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现在也逐步被淘汰了。当然有些技术,如低温恒冷箱冰冻切片法,正在受到青睐。 编辑本段冰冻切片的应用

免疫组化方法(冰冻切片)

免疫组化方法(冰冻切片) A. 所需溶液和试剂 1.二甲苯 2.无水乙醇(100% 和95%,变性无水乙醇,组织学级) 3.苏木精(可选) 4.固定剂:请参考产品说明书选取合适的固定剂。 a.10%中性福尔马林 b.丙酮 c.甲醇 d.3%甲醛溶液:配制时,将18.75 ml 16%甲醛溶液加入到81.25 ml 1X PBS中。 5.10X Tris缓冲盐水(10X TBS):在800 ml蒸馏水中加入24.2 g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zma base ,C4H11NO3)和80 g 氯化钠(NaCl)。用浓盐酸将pH调节到7.6。 6.漂洗(缓冲)液:1 X Tris缓冲盐水(TBS)。100 ml 10 X TBS加900 ml水至1L。 7.甲醇/过氧化氢:配制时,将10 ml 30% H202加入到90 ml甲醇中。保存在-20°C。 8.封闭液:1X TBS / 0.3% Triton-X 100 / 5%正常山羊血清。 9.配制时,将500 μl山羊血清和30 μl Triton-X 100加入到9.5 ml 1X TBS中。 10.检测系统:根据厂家说明书使用。已有的检测系统*。 11.DAB试剂或合适的底物:按产品说明配制。 B. 切片 1.对于保存在-80°C的样品:切片前先从冰箱中取出放在-20°C平衡15分钟左右。这可以避免切 片时样品断裂。 2.将样品切成大约6-8 μm厚,铺在带正电性的玻片上。 3.固定前,可以把切片摊开放在实验台上风干几分钟。(这有助于切片贴紧玻片) C. 固定 注意:参考产品说明书(抗体)选择合适的固定剂 1.玻片上的切片风干后,选用如下合适的固定剂进行固定。 a.10%中性福尔马林:室温10分钟。立即进行染色操作。 b.冰丙酮:-20°C 10分钟。风干。立即进行染色操作。 c.甲醇:-20°C 10分钟。立即进行染色操作。 d.3%甲醛溶液:室温15分钟。立即进行染色操作。

关于基质金属蛋白酶

相关资料 关于基质金属蛋白酶 【关键词】肠肿瘤;基质金属蛋白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摘要】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大肠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表达的影响以及促进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可能途径. 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法研究TNFR1在大肠癌细胞SW1116中的表达;用MMP9干预培养的大肠癌SW1116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MP9不同剂量和不同作用时间时TNFR1表达变化. 结果:①SW1116细胞表达TNFR1; ②MMP9对SW1116细胞表面TNFR1表达有下调作用,但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结论: MMP9下调大肠癌细胞表面TNFR1的表达,可能与大肠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关键词】肠肿瘤;基质金属蛋白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0引言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是一种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多肽细胞因子,因其在内毒素处理后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而被命名为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生物学活性是通过存在于细胞表面的膜受体,即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1, TNFR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2, TNFR2)介导. 体内外实验已证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TNFR)介导肿瘤坏死因子的肿瘤杀伤作用,体内有多种免疫活性因子(干扰素、白介素等)即通过激活上调TNFR以达到清除肿瘤的目的[1],因而诱导并稳定肿瘤细胞膜TNFR对机体抗肿瘤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他研究还证实大肠癌组织中存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高表达或活性增强现象. 某些活

冰冻切片实验方案和HE染色

2-3人一组,分为7组(上课时需携带实验步骤) 冰冻切片操作方法及步骤: 1取材:(昆明小鼠各个组织或器官) 取材时不能太大太厚,厚者冰冻费时,大者难以切完整,最好为24×24×2mm。 2包埋: 取出组织支承器,放平摆好组织,周边滴上包埋剂,速放于冷冻台上,冰冻。 小组织的应先取一支承器,滴上包埋剂让其冷冻,形成一个小台后,再放上细小组织,滴上包埋剂。 注意:大组织进行包埋时,只要使组织固定在支承器上即可,切勿浪费包埋剂。 3修平: 将冷冻好的组织块,夹紧于切片机直承器上,启动粗进退键,转动旋钮,将组织修平。 注意:修平过程中,正确使用切片机,不要一次性大量切割组织块,以防损毁切片刀。 4切片: 调好切片的厚度,根据不同的组织而定,原则上是细胞密集的薄切,纤维多细胞稀的可稍为厚切,一般在5~10um间。 5调防卷板: 制作冰冻切片,关键在于防卷板的调节上,这就要求操作者要细心,准确地将其调较好,调校至适当的位置。切片时,切出的切片能在第一时间顺利地通过刀防卷板间的通道,平整地躺在持刀器的铁板上。这时便可掀起防卷板,取一载玻片,将其附贴上即可。 6切片工作完成后,将冷冻机内的所有废物清理干净,切勿乱扔。 冰冻切片时的注意事项: 1 防卷板及切片刀和持刀架上的板块应保持干净,需经常用毛笔挑除切片残余和用柔软的纸张擦。有时需要每切完一张切片后就用纸擦一次。因为这个地方是切片通过和附贴的地方,如果有残余的包埋剂粘于刀或板上,将会破坏甚至撕裂切片,便切片不能完整切出。 2 多例多块组织同时需做冰冻且片时,可各自放于不同的支承器上,于冷冻台上冻起来,然后依据不同的编号,依序切片,这样做既不费时也不会乱。 3 放置组织冰冻前,应视组织的形状及走势来放置,如果胡乱放置,就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4 组织块不须经各种固定液固定,尤其是含水的固定液,在未达到固定前,更不能使用。临床快速冰冻切片,不须要预先固定,一是为了争取时间,二是固定了的组织,反而增加了切片的难度。如果使用未完全固定的组织做冰冻切片,就会出现冰晶。这是因为含水的固定液在组织未经固定前,其中的水份也可渗入到组织中去,当冰冻发生时,这些水份就存留于组织中,形成了冰晶。 5 当切片时,如果发现冰冻过度时,可将冰冻的组织连同支承器取出来,在室温停留片刻,再行切片,或者用口中哈气,或者用大拇指按压组织块,以此来软化组织,再行切片。 6 用于附贴切片的载玻片,不能存放于冷冻处,于室温存放即可。因为当附贴切片时,从室温中取出的载玻片与冷冻箱中的切片有一种温度差,当温度较高的载玻片附贴上温度较低的切片时,由于两种物质间温度的差别,当它们碰撞在一起时,分子彼此间发生转移而产生了一种吸附力,使切片与载玻片牢固地附贴在一起。如果使用冷藏的载玻片来附贴切片,由于温度相同,没有发生上述的现象。

组织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与肝纤维化

组织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与肝纤维 化 (作者: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 是体内重要的水解酶之一,几乎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所有成分;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 hibitor of metalloprote in asas ,TIMPs )是MMP 啲内源性抑制 系统。近年来发现,MMPs/TIMPs调节失衡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密切,可从多方面影响肝纤维化的形成。通过干扰MMP与TIMPs基因的表达,研究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是有希望的途径。 【关键词】MMPs ;TIMPs;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是细胞外基质(ECM)的合 成与降解失衡,导致在细胞间质的过度沉积[1-4 ],肝组织结构改建。 许多细胞因子参与了这一过程,但是MMP是最重要的一种[5]。MMPs 几乎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CM)的所有成分,而其天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能与MMPs成员结合成复合物抑制其活性⑹。二者的调节异常将引起ECM合成或降解的失衡,与各种器官纤维化疾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通过调节MMP与TIMPs基因的表达

来治疗肝纤维化是肝纤维化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就MMPs/TIMPs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及治疗前景作一综述。 1 MMPs分类、功能、结构及活性的调控 MMPs是一组基质金属蛋白酶。M MPs在肝内主要由肝星状细胞(HSC)和Kupffer细胞表达分泌,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一类锌-钙离子依赖的内源性蛋白水解酶家族,因其需要Ca2+ Zn 2+等金属离 子作为辅助因子而得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能分解纤维类胶原的酶,几乎能降解除多糖以外的所有ECM成分,在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MP家族由24种成员组成,其中有23种存在于人体中。 1. 1 MMPs可被分成六类[7](1)胶原酶类。主要包括MMP-1 MMP-8 MMP-13和MMP-18它们能够降解间质胶原(I、H、皿型胶原),也能消化许多别的ECM及可溶性蛋白[5]。 MMP-1又称成纤维细胞型,是人类主要的间质胶原酶,结缔组织细胞、肝内HSC肝细胞、枯否氏细胞均有分泌,分解底物为胶原蛋白(皿I II)。而MMP-13 是鼠类主要的间质胶原酶。MMP-取称中性粒细胞胶原酶,主要降解I型胶原。(2)明胶酶类(gelatinases)。包括MMP-2阴胶酶A)及MMP-9明胶酶B)。它们可降解明胶(变性胶原)和W、V和幻型胶原、层粘连蛋白、蛋白聚糖等。MMP-2和胶原酶类以相似的方式可以降解I, I,和皿型胶原,但其活性较MMP-1弱[8]。(3)基质分解素(strogylisin)。主要包括MMP-3 MMP-1(和MMP-11 仅有MMP-3在肝脏中存在。底物广泛,包括蛋白多糖、层粘蛋白、纤维连接蛋白、

关于冰冻切片的若干问题

1.做冰冻切片用的固定后样品能在蔗糖溶液放多久? 问:本人将样品固定过后冲洗过后,放入蔗糖溶液,因有事耽搁,放了一个星期了,不知是否还可切片.还有固定过后冲洗用普通蒸馏水冲洗可以吗?我是做免疫组化 答:1、不知道你放置的蔗糖浓度是多少,如果是30%最好是三天之内,50%的浓度可以方久一点,一两个月应该没什么问题。因为蔗糖是高渗环境,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祝好运吧! 2、我认为组织在20%蔗糖放一周还是可以切片的,至于固定后的冲洗,可以免掉,也可用0.01MPBS涮洗一下,蔗糖液的量要多加一些 2、关于冰冻切片的问题(冰冻切片,免疫荧光,蔗糖,脱水)问:请拟准备做免疫荧光的标本,经前固定灌注后取全脑,后固定4小时后,30%的蔗糖脱水过夜,再用OCT包埋后保存在-80的冰箱,冰冻切片后HE染色,发现整个视野都是大小不等的圆形洞洞,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答:1、个人认为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0%的蔗糖脱水过夜---- 一般我所采取的是灌注固定后取脑,然后放入30%蔗糖的多聚甲醛溶液中,待脑下沉到底后(大约2天)再切片,用这样的高渗糖既可以防止冰晶又可以继续后固定.单纯的蔗糖过夜应该是不够的.

从30%蔗糖的多聚甲醛溶液中捞出脑后应放入液氮迅速冷冻然后进行切片,不建议用-80度冰箱,曾经用过-80度冰箱结果脑片出现许多冰晶孔.

2、用0.01M的PBS配置的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后,20%蔗糖(沉底)→30%蔗糖(沉底),然后直接进冰冻切片机急冻15~20min,我们实验室的技术员曾说过,脑标本千万不能用OCT 包埋、液氮冷冻。只要蔗糖脱水彻底,是不会形成冰晶的;而用OCT包埋、液氮冷冻,你没做过,时间不好把握——时间长了,组织会冻裂;时间不够,冷冻效果不好,切片不好切。 3、这个就是实验室和实验室操作方法有所区别了,我说的方法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们都是这样操作没有出现过冰晶,不用OCT包埋,但确实用液氮,冻10秒,不会冻裂,效果良好. 4、液氮速冻可以防止组织冰晶的形成 冰冻切片心得 1. 取脑一定要在冰上操作,液体也一定用冷的 2. 30%蔗糖一定要充分,最好中间换液一次, 20%的可以不做 3. 沉淀后冻存,一定要快冻, 最好在干冰上操作. 4. 最重要的一点, 灌注的时候, 不要用0.1M PB, 用0.01M PBS. 以前不知道,很多书上写的都是0.1M PB,后来自己用了发现还是有洞. 为了这个,我还专门作了对照实验,结果0.01M PBS更好一些, 原因不知道为什么, 但是事实如此. (理论上高浓度液体更利于保护细胞不会因为冰冻损伤) 5. 如果做磷酸化的抗体,一定记得在灌注液里加一定的抑制剂,如NaF等.

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流程

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流程(表面分子,以CD4为例) (1)冰冻切片室温晾干15分钟; (2)用组化油笔将待染组织圈好,置PBS中浸泡10分钟,以去除OCT;(3)用含10%正常山羊血清的PBS室温封闭切片1 小时(此步可以不洗涤,把封闭液吸干即可); (4)加入CD4单抗(1:100; SeroTec, Inc, Raleigh, NC, USA),4℃孵育过夜;(5) PBS洗3次,每次10分钟; (6)加入罗丹明标记的羊抗小鼠的IgG二抗(1:50; Sigma 公司),37℃孵育1小时; (7) PBS洗3次,每次15分钟; (8)封片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并拍照; (9)在每切片中随机选择5个视野计数阳性细胞数。 注意事项:(1)整个实验过程中勿使表面干燥 (2)稀释、加二抗(荧光抗体)及此后的洗涤过程中注意避光 附注1:如目的分子为胞内分子,各种液体中需要加透膜剂0.3%TrixtonX100。附注2:所用液体(表面分子染色不用0.3%TrixtonX100): (1)pH7.4 0.01MPBS: 配方为:0.1MPBS 100ml+ddH2O 900ml+NaCl 7.65g 0.1MPBS 配方为:Na2HPO4 23g+NaH2PO4﹒2H2O 5.9g+NaCl 17g 定容至2000ml, 高压, pH7.2-7.4 (2)洗涤液:0.3%TrixtonX100-pH7.4 0.01MPBS,分装15ml/支-20℃保存 (3)封闭液:10%NGS-0.3% TrixtonX100-pH7.4 0.01MPBS,分装1.2ml/支-20℃保存 (4)抗体稀释液:1%BSA-0.3% TrixtonX100-pH7.4 0.01MPBS,分装1ml/支-20℃保存

免疫组化步骤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细胞和组织的固定 (一)固定 为了更好的保持细胞和组织原有的形态结构,防止组织自溶,有必要对细胞和组织进行固定。固定的作用不仅是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终止或抑制外源性和内源性酶活性,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的保存细胞和组织的抗原性,使水溶性抗原转变为非水溶性抗原,防止抗原弥散。不同抗原,其稳定性也不相同,因而对固定剂的耐受性差异较大 (二)固定剂 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的固定剂种类较多,性能各异,在固定半稳定性抗原时,尤其重视固定剂的选择,介绍如下。 1.醛类固定剂双功能交联剂,其作用是使组织之间相互交联,保存抗原于原位,其特点是对组织穿透性强,收缩性小。有人认为它对IgM、IgA、J链、K 链和λ链的标记效果良好,背景清晰,是常用的固定剂。 1)4%多聚甲醛为我们常用固定剂 2)Bouin’s液 该固定液为组织学、病理学常用固定剂之一,对组织穿透力较强而收缩性较小,比单独醛类固定更适合免疫组化染色。Kayhko认为用于标记B细胞的J链较好,但Bullock则认为它可导致Igg γ重链变性,故必需加大第一抗体的浓度。 2.丙酮及醇类固定剂 系最初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固定剂,其作用是沉淀蛋白质和糖,对组织穿透性很强,保存抗原的免疫活性较好。但醇类对低分子蛋白质、多肽及胞浆内蛋白质保存效果较差,解决的办法是和其它试剂混合使用,如加冰醋酸、乙醚、氯仿、甲醛等。 丙酮的组织穿透性和脱水性更强,常用于冰冻切片及细胞涂片的后固定,保存抗原性较好,平时4。C低温保存备用,临用时,只需将涂片或冰冻切片插入冷丙酮内5-10min,取出后自然干燥,贮存于低温冰箱备用。 以上介绍了免疫组织化学中常用的固定液,用于免疫组化的固定剂种类很多,不同的抗原和标本需经过反复试验,选用最佳固定液,迄今尚无一种标准固定液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抗原固定。而且同一固定液固定的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标记

冰冻切片实验步骤

全部实验步骤 1 取新鲜组织于4%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 2 30%蔗糖脱水48小时以上 3 -250C包埋(冰冻切片机内) 4冰冻切片 冰冻切片步骤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冰冻切片4~8μm,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次。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冲洗,5分钟×2次。下接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步骤。(见我发的前面的帖子) 你确定你是冰冻切片吗??? 冰冻切片不能用热修复啊!!! 以下是我的步骤: 1 冰冻切片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PBS洗,5分钟×2。 2 5~10%正常山羊血清(PBS稀释)封闭,室温孵育10分钟。倾去血清,勿洗,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一抗或一抗工作液,37℃孵育1~2小时或4℃过夜。 3 PBS冲洗,5分钟×3次。 4 滴加滴加第二代生物素标记二抗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30分钟。 PBS冲洗,5分钟×3次。 5 滴加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37℃或室温孵育10~30分钟。 6 PBS冲洗,5分钟×3次。 7 显色剂显色(DAB)。 8 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封片。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用的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最好是用3%H2O2/甲醇溶液,室温20分钟。此配方不易产生脱片。 配制方法是在9ml甲醇中加30%H2O2 1ml,混匀后使用,每次新鲜配制。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冰冻切片4~8mm,室温放置30分钟后,入4℃丙酮固定10分钟,PBS洗,5分钟×3。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分钟,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洗,5分钟×2。 下接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步骤。

基质金属蛋白酶_

基质金属蛋白酶_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重塑是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借助于蛋白降解酶的表达和激活。基质蛋白酶主要有以下数种:丝氨酸蛋白酶类,包括血浆酶原激活剂;半胱氨酸蛋白酶类,包括组织蛋白酶0在内的溶酶体酶;金属蛋白酶类0^1&110^^0^611^565) [1]。金属蛋白酶类在肿瘤侵袭过程中的作用近年来倍受关注,大量证据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特别是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在肿瘤细胞介导的细胞外基质降解中起关键作用,临床研究表明,順?_2活性和表达的增加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侵袭转移潜能及预后密切相关[2?4]。 一.嫩识-2基因及其表达和激活的调节 MMP-2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6q21,由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所组成,结构基因总长度为27此,与其他金属蛋白酶不同,_-2基因5'旁侧序列促进子区域含有2个60盒而不是1414盒[5]。_-2以前酶原的形式由多种细胞分泌,如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等。与其他金属蛋白酶相似,嫩1?-2分子含有氨基末端片段、金属结合片段及竣基末端片段,其中带有高度保守序列PRCGV/NPD的氨基末端具有一个不配对的半胱氨酸残基,该残基与激活位点的锌原子相互作用介导着—_2的前体状态;金属结合片段是公认的锌结合部位,其含旁侧有2个组氨酸的保守序列册4出羧基末端具有类似凝血酶的片段,该片段的具体功能尚未明确。此外,_-2还具有一个 5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明胶结合片段,此片段与纤维连接素的明胶结合11型基元相似[6]。目前认为,_-2表达和功能的调节发生于转录、分泌、前酶原 的激活、细胞表面的结合以及与来源于肿瘤或宿主细胞的MMP抑制剂的相互作用等多个不同的水平。 MMP-2的转录调节与其他金属蛋白酶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如佛波醇酯 (phorbol 6316:^通过仙-1位点的介导增加腿?-9和间质胶原酶的表达,而

新型金属蛋白酶ADAMTS家族研究进展

新型金属蛋白酶ADAMTS家族研究进展 摘要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s ( 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是一类新的Zn2+依赖的金属蛋白酶家族, 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从1997年发现第一个ADAMTSs家族成员以来, 迄今共有19个成员被发现,在保持凝血系统的稳态、器官生成、炎症、生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尽管其中大部分酶的功能尚不清楚, 但已有研究显示该家族成员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ADAMTSs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 s同属金属蛋白酶家族, 但在结构组成、组织细胞分布、底物作用的特异性、酶活性的调节等方面有明显差别。本文综述了其在结构功能及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 ADAM TS 。 基质的合成和降解参与了一系列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血管生成、细胞凋亡、肿瘤转移、炎症发生等,而降解基质的蛋白酶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已知的参与基质重构的蛋白水解酶包括丝氨酸蛋白酶﹑酪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金属蛋白酶等。ADAMTS ( 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ADAMTS) 意为含Ⅰ 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 TSP )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

是继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后新发现的一类Zn2+依赖的分泌型金属蛋白酶。ADAMTSs家族与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s 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 Ps同属于金属蛋白酶家族, 但对它的了解远不如后两者清晰。ADAMTSs区别于MMPs和其他金属蛋白酶的主要结构特点是羧基端含有至少一个TSP基序。与MM Ps相比, ADAMTSs 底物谱相对狭窄; 与锚定在细胞膜上的ADAMs 相比, ADAMTSs 属于分泌型蛋白酶, 可由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通常结合于基质上。目前在人类已找到19个ADAMTSs成员,部分成员的特异性底物及重要功能正逐步被人们认识,但仍有一些新基因被陆续克隆并等待功能的揭晓。ADAMTS家族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ADAMTS-2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羊和牛的皮肤脆性综合征,而在人类则可以导致V IIc 型Ehlers-Danlos 综合征( EDS) ; ADAM TS-13 的功能缺失则导致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 ) ; 在关节炎病人的关节滑液中则可以发现ADAMTS-4和ADAM TS-5 的明显升高等等,这些证据表明ADAMTS家族可能在体内多种疾病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以下将对ADAMTSs 家族的主要成员就其结构、作用底物、生理功能及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ADAMTSs的结构ADAMTSs家族一共有19个成员, 大多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ADAMTS的结构域依

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方法1

Immunohistochemistry (IF for tissue) 1. Cut sections using a cryostat to 5 ?m(microns). Have 2-3 sections per slide(Thin prep microscope slides, 1"x3", model 010000116, CytycCorp(908-263-8000), cat # 70372-001). Air dry sections for 30min prior to staining, or store at -70°C until later use (wrapped in tin foil or placed in a box). Do not keep sections for long as the imagingmay decrease in quality. If sections arethawed, again allow to air dry (until slides look dry). 2. Fix with 3.7% Paraformaldehyde for 15min atRT (make fresh before each use). Placeslides in white slide holder. Alternate fixation is with ice-cold 100% methanol (kept at -20°C) for 15min. Once slides areplaced in methanol, keep at room temperature. 3. Wash 3x with PBS - 3-5min at 150rpm on ashaker in the slide holder. 4. Permeabilize with 0.2 % Triton X-100 in PBSfor 15min at RT 5. Wash 3x with PBS as above. 6. Block with blocking buffer [3% BSA, 3% DonkeySerum, 0.2% Triton X-100, 0.02% sodium azide (NaN3) in PBS] for30min at RT in slide holder. NB: When using donkey anti-sheep secondary, need to use blockingbuffer without BSA, with donkey serum increased to 5%. 7. Incubate with primary antibodies diluted inblocking buffer (see below): Demarcateeach section with a liquid-repellent slide marker pen to contain antibody. Place slide horizonally in black slideholder. Gently place enough antibodyover section to cover it (usually 1 drop/section using a yellow tip, or10-15?l/section depending on size). Spread with yellow tip as needed. For 3 slides, prepare about 50?L antibody. Keep in black slide holder, covered at 4_C overnight 8. Wash 3x with PBS as above. 9. Incubate with secondary antibody raised indonkey and adsorbed against rat (Jackson ImmunoResearch) diluted in PBS for 1hat RT. Incubate as in step 7. FITC anti-mouse 1:200 Rhodamine anti-rabbit 1:100 Rhodamine anti-sheep 1:100

基质金属蛋白酶酶谱分析法

基质金属蛋白酶酶谱分析法刘 煜 张嘉宁 朱正美 基质金属蛋白酶(m atrix m etallop ro teinases, MM P s)是一组重要的蛋白水解酶,可以水解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纤维连接蛋白等多种成分[1],参与了人体内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如骨的重建[2]、肿瘤转移[3]等都与MM P s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MM P s与生殖过程关系密切[4,5],如在月经的发生,着床与分娩过程都有一定的MM P s的变化,因而对MM P s的活性及种类的分析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分析MM P s活性及酶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酶谱法是将非还原性SD S2 PA GE电泳分析酶种类与检测酶活性有效结合的一种酶学方法。尤其是具有在电泳中可将组织内与MM P s 紧密结合的组织抑制剂(T I M P s)分离,进而表现出酶的活性,从而达到在分离不同MM P s的同时又可直接显示其活性条带一举两得的特点。鉴于MM P s酶谱分析法具有方法灵敏,结果直观,能同时观察酶与酶原种类和活性等优点,且其方法较简便,适于在不同实验室应用。本研究用早孕子宫内膜样品经组织培养后,将其所分泌的MM P s运用酶谱分析法进行鉴别种类和活性分析,对方法的实验原理及条件进行了介绍,并就其优缺点进行讨论。 一、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丙烯酰胺(A cry),十二烷基磺酸钠(SD S),T riton2X100,Pep statine A,苯甲基磺酰氟(P M SF),N,N2亚甲基丙烯酰胺(B is),1,10菲洛林(1,10phenan th ro line),ED TA,明胶蛋白,DM E M F12无血清培养基,考马斯亮蓝G250,以上均为Sig2 m a公司产品;冰醋酸,甲醇(国产分析纯);72、92×103明胶酶标准品(美国N I H,D r.Stetler2Steven son W G 惠赠)。 21子宫内膜组织块培养:子宫内膜用灭菌冷生理盐水冲洗血迹后,剪成2mm2大小,在24孔培养板中加重量约50m g 孔组织块及1m l培养基后,于5% CO2、37℃条件下,培养5小时,收集上清,-20℃冰箱冻存用于酶谱分析[6]。 31酶谱法:实验原理:MM P s与SD S结合使MM P s结构发生改变,后经SD S2PA GE电泳,将分子量不同的MM P s以及与MM P s结合的组织抑制剂同时分离,再用T rti on2X100除去SD S,在这一过程中引发了MM P s酶原蛋白体外活化机制,酶原在凝胶内除掉一个约10×103的小肽,转变为有活性的酶。MM P s 在体内常以酶原形式分泌并可被纤溶酶等物质激活[7],活化后的MM P s,在除掉SD S后也可以恢复酶活性,在酶谱上称之为活性型MM P s,从而与酶原相区别,由于它在体内已具有水解胶原等基质的作用,因而在功能上的意义要大于相应的酶原。经过酶的复性及酶原的活化后,凝胶内已经具有活性的MM P s则可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其所在位置的底物明胶蛋白或其它底物蛋白(制凝胶时已均匀掺入其中)水解,然后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再用脱色液脱色,结果见凝胶普遍蓝染,而底物被水解处即可见到清晰的透明条带,根据其透明的程度及面积的大小判断其酶活性的高底,该方法还可以通过变换底物,从而用来研究不同种类的MM P s。如用酪蛋白做底物研究基质溶解素等。 取上述收集的培养上清50Λl加入10Λl样品缓冲液(含1714%SD S,7%蔗糖)混匀后即可进行上样,然后将含有1m g m l明胶蛋白的10%的丙烯酰胺凝胶加入V216垂直电泳槽中,按照L aem n li[8]方法进行电泳,结束后将凝胶置于培养皿中,加入215%T riton2 X100100m l,振荡,重复洗6次,每次5分钟,再用T ris HC l缓冲液(50mmo l L T ris,pH714)冲洗3次,每次5分钟,之后将凝胶放入反应液中(50mmo l L T ris,pH714,200mmo l L N aC l,10mmo l L CaC l2), 37℃培养18小时(该步骤可根据实验要求分别加入1, 10phenan th ro line1mmo l L,ED TA20mmo l L,Pep2 statine A1mmo l L,P M SF20mmo l L等不同的蛋白酶抑制剂,用以鉴定MM P s存在),然后将凝胶置于011%考马斯亮蓝G2250染色液中染色1小时,最后放入脱色液(5%甲醇,715%冰醋酸)中进行脱色[9]。 二、结果 11早孕子宫内膜的MM P s酶谱:应用酶谱法从早 作者单位:116027 大连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