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41.00 KB
  • 文档页数:1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1 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方 法和适应证
• 1.5 双介入治疗 • 方法是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与肝脓肿相应的肝动
脉分支内,每间隔6~8 h自导管推注抗生素,持 续8~12 d。影像学检查病灶已液化,即予行B超 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并经引流导管注入 抗生素溶液低压冲洗至脓腔消失。 • 双介入法对脓肿已液化的患者既能提高肝脓肿局 部的抗菌药物浓度以控制炎症,又可使脓液通畅 引流促进脓肿吸收,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痊愈。
2
彩超引导下肝穿刺检查及治疗
3
Biblioteka Baidu
1 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方 法和适应证
• 1.1 经皮肝穿刺抽脓术 主要适用于直径不超过5 cm的单发性脓肿。
彩超对肝脓肿的诊断有较高准确性, 超声不仅为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同 时还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 集诊断与治疗于一身, 是细菌性肝脓肿首 选的检查治疗手段。 • 经皮穿刺抽脓应尽量一次抽吸干净,脓液送常规、生化检查,细菌培养加药 敏和肿瘤细胞学检查。 • 若脓液黏稠不易吸出,可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稀释后抽吸,亦可外接吸引器 持续负压吸引。抽尽脓液后以庆大霉素或甲硝唑溶液反复低压冲洗脓腔,直 到回抽液基本清亮或呈淡血性,吸净冲洗液,于脓腔内注入庆大霉素16万U。 • 抗生素常规术后应用4~6周,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若未培养出细菌则可能 为厌氧菌所致。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纠正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间 断输血浆或白蛋白,监测体温及复查血常规,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 • 术后3~7 d复查B超,如仍有液化腔存在,则需进行重复穿刺。 • 国内许多对比手术治疗,在恢复正常饮食、引流时间、抗生素应用、住院时 间、输血病例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穿刺组明显优于手术组,穿刺成功率 91.7%。
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 肿的现状和进展
感染科
1
前言
• 细菌性肝脓肿是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造成的化脓 性病灶,病死率仍高达11%~31%,死亡原因主要 是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静脉使用抗生素是一切 治疗手段的基础和前提。
• 脓肿较小或尚未局限液化时,主要依靠全身使用 抗生素治疗。
• 若病程较长,脓肿壁增厚,脓腔与肝血窦隔离, 抗生素则难以进入脓腔发挥作用,或脓肿较大 (>5 cm),脓液量多,或形成多发性脓肿时, 单纯的抗生素并不能完全控制感染,因此进行脓 液引流成为必要。
6
1 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方 法和适应证
• 1.4 脓肿抽吸及腔内给药硬化治疗 对较大脓肿,经
2次以上穿刺者, 或脓肿厚壁形成,可反复用无菌生理盐 水及甲哨唑注射液冲洗, 并按抽吸脓液量的1/5~1/4注入 无水酒精或10%氯化钠,但最多一般不超过100 ml, 保 留4~5 min后抽出, 亦可适量保留腔内或重新注入。 • 注入无水酒精或10%氯化钠后, 应适当改变体位, 使其 与囊壁充分接触。新生的肝组织可再生并充填液化区,多 数脓肿可自行吸收。 • 关于硬化治疗的选择应视脓肿大小、液化程度及第一次抽 液量决定。 • 无水乙醇具有杀菌作用而且不存在耐药问题,同时可使脓 腔内蛋白质类物质凝固失活,迅速清除了致热源,阻断了 病灶内化脓性炎症的发展,解除了发热症状。因此,在肝 脓肿的局部治疗中疗效确切,作用快。
5
1 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方 法和适应证
• 1.3 置双管引流术 • 主要适用于直径>10 cm 的巨大脓肿,在B
超或CT引导下从不同部位向同一脓腔分别 置入2根引流管并留置,其中1根引流管接 负压持续吸引,另1根引流管作灌洗用,接 输液器,缓慢滴入冲洗液。此法具有引流 与冲洗互不冲突,冲洗时不至于因为脓腔 压力过高而使脓液溢入腹腔以及冲洗时间 长等特点。
8
1 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方 法和适应证
• 1.6 细菌性肝脓肿穿刺引流治疗适应证的选择 对影像学诊断和定位明确,
脓肿壁形成,病灶已液化且直径超过3.0 cm,凝血功能正常,未合并需手术处理的腹 腔内疾病(如胆道结石),以及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开腹手术者均可考虑行穿刺引流 治疗。若直径在3~5.0 cm,大多数脓肿经一次穿刺抽脓即可获理想疗效。 • 对于直径>5.0 cm的脓肿,则需采用置管法持续引流,避免反复穿刺增加患者痛苦和并 发症几率。 • 对于脓腔较大、脓液稠厚的情况,可考虑留置双腔引流管,但也有学者主张对直径>5 cm的单发性脓肿首选开放手术引流。多发性脓肿脓腔往往相互沟通,一般先对较大脓 腔(>3.5 cm)进行置管引流,缓解全身感染症状,其他脓腔亦会随之缩小甚至消失。 亦可对直径<3.5 cm的脓肿行一次性穿刺抽脓注药。 • 对于多发性脓肿或脓腔较大呈多房分隔的脓肿,也可同时置入2根导管或分2次置入导 管,使每个脓腔都得以充分引流。 • 直径<3.0 cm的较小脓肿,可不通过穿刺置管引流,而经一般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多 可治愈。 • 对于肝脓肿位置较深,包括特殊部位,如尾状叶、膈顶部及左外叶的脓肿;肝脓肿直 径大于6 cm合并有中毒症状,如发热、败血症;脓肿已破溃造成腹膜炎或破入胸腔形 成脓胸;脓肿并发胆道出血、胆道梗阻和急性黄疸;脓肿性质不明或同时合并肝硬化 腹水、肝癌或肝内胆管结石等,均列为穿刺引流治疗的禁忌证。
4
1 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方 法和适应证
• 1.2 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 用于脓肿直径5~10 cm,脓
肿液化不完全或脓液黏稠且有坏死组织,估计脓液不易一次抽尽时, 根据需要置入12~18F导管或利用动脉造影Seldinger法将8F猪尾导管 置入脓腔,多发脓腔分别置管引流。猪尾巴管相比于其他引流管的优 势在于,其管径小利于减少损伤和出血,硬度适中且有多个侧孔可有 效保证引流,头端卷曲可防止导管滑脱。 • 根据脓腔大小,每日用适量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并可间隔使用0.5% 甲硝唑溶液冲洗2~3次,连续3~5 d。如坏死组织较多,可在冲洗时 加用5%碳酸氢钠或α-糜蛋白酶溶解坏死组织、稀释脓液以便于抽吸。 冲洗后腔内注入相应抗生素保留1 h后再引流,注意局部灌洗用抗生 素与全身用药保持一致。 • 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疼痛症状消失,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恢复正常,引 流液色清或淡黄(含胆汁),每日引流量小于10 ml,B超显示脓腔基 本消失(表现为一杂乱回声区,后方可伴声影),脓肿明显缩小(直 径<3 cm或直径缩小>50%),可视为拔管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