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铜矿综述

铜矿综述

铜矿综述
铜矿综述

铜及铜精矿简介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紫红色,比重8.89,溶点1083.4℃。铜及其合金由于导电率和热导率好,抗腐蚀能力强,易加工,抗拉强度和疲劳强度好而被广泛应用,在金属材料消费中仅次于钢铁和铝,成为国计民生和国防工程乃至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和战略物资。在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国防工业等部门具有广泛的用途。

矿物原料特点

铜是一种典型的亲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形成硫化物,只有在强氧化条件下形成氧化物,在还原条件下可形成自然铜。目前,在地壳上已发现铜矿物和含铜矿物约计250多种,主要是硫化物及其类似的化合物和铜的氧化物、自然铜以及铜的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类等矿物。其中,能够适合目前选冶条件可作为工业矿物原料的有16种。即自然元素:自然铜(含铜近100%);铜的硫化物:黄铜矿(含铜34.6%,括号指铜含量,下同)、斑铜矿(63.3%)、辉铜矿(79.9%)、铜蓝(66.5%)、方黄铜矿(23.4%)、黝铜矿(46.75)、砷黝铜矿(52.7%)、硫砷铜矿(48.4%);铜的氧化物:赤铜矿(88.8%)、黑铜矿(79.9%);铜的硫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孔雀石(57.5%)、蓝铜矿(55.3%)、硅孔雀石(36.2%)、水胆矾(56.2%)、氯铜矿(59.2)。

当前,我国选冶铜矿物原料主要是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等。按选冶技术条件,将铜矿石以氧化铜和硫化铜的比例划出三个自然类型。即硫化矿石,含氧化铜小于10%;氧化矿石,含氧化铜大于30%;混合矿石,含氧化铜10%-30%。

我国铜矿物原料具有以下特点:

1)适合选冶生产的铜矿物原料,赋存于多种矿床类型。其中,具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床类型: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型铜矿床、夕卡岩型铜和多金属矿床、热液脉型铜矿床、火山-沉积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沉积型层状矿床等等。

2)矿石结构构造复杂,嵌布粒度不均,多为不均匀浸染粒度矿石,甚至有不少矿物组合、组构嵌布细微,成分复杂,难选矿石较多。

3)矿石化学成分多样,伴生、共生多种有益有害组分,选冶工艺条件复杂。目前,开发的矿区多数是综合性的铜矿床,共伴生多种有益有害元素。通过综合开采,综合利用,可变害为益,变废为宝

我国铜矿资源及其分布

截至2007年,我国共查明铜矿区1248个,其中大型矿区37个。著名的大

型铜矿有西藏玉龙铜矿、江西德兴铜矿及近年来新发现的云南普朗铜矿。全国累

计查明资源储量(铜金属)8531万吨。

但我国铜矿资源分布却很不均匀,主要分布在西南三江、长江中下游、东南

沿海、秦祁昆成矿带以及辽吉黑东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即我国江西、云南、

湖北、西藏、甘肃、安徽、山西、黑龙江等省,这几省的基础储量约占全国总基

础储量的76.02%。我国铜资源储量及分布情况可参见表1-1。

同时,我国铜资源又相对紧缺的国家,根据对矿产资源的预测和目前的开发

速度,到2020年,铜资源将严重短缺[2],且我国铜矿富矿少、贫矿多,矿石品

位普遍偏低,同时还存在大量的难处理低品位氧化铜矿(氧化铜矿中的铜约占铜

总储量的20%),并且随着铜矿石开采品位的逐年下降,难处理矿石还在不断增加。如果这部分铜矿资源不能加以合理利用的话,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

表1-1 中国铜资源的储量及分布(截至2005年底;单位:万吨)

地区矿区数储量基础储量占全国基础储量%江西49514.55794.8026.79

云南152168.88321.1410.82

湖北85150.87237.678.01

西藏647.29220.497.43

甘肃45163.51200.14 6.75

安徽47126.95195.65 6.59

山西26123.92163.72 5.52

黑龙江1989.59121.96 4.11

矿石工业要求

从铜矿石中提炼的铜金属,根据采、选、冶技术工艺水平,对铜矿物原料提

出一定的工业要求,见表3.7.1。

当铜矿床的伴生组分达到表3.7.2所列的含量要求时,则要求取样分析做出

综合评价。

对于铜品位低于5%的矿石要用选矿方法富集成铜精矿。1997年国家颁布的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318-1997)将铜精矿产品分为四个品级:

一级品Cu含量不小于30%,杂质含量(不大于):As0.05%,Pb+Zn2%,MgO1%,Bi0.05%。

二级品Cu含量不小于25%,杂质含量(不大于):As0.2%,Pb+Zn5%,MgO3%,Bi0.2%。

三级品Cu含量不小于20%,杂质含量(不大于):As0.3%,Pb+Zn8%,MgO4%,Bi0.3%。

四级品Cu含量不小于13%,杂质含量(不大于):As0.4%,Pb+Zn12%,MgO5%,Bi0.5%。

铜矿的用途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式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铜是一种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铜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1%,在个别铜矿床中,铜的含量可以达到3%~5%。自然界中的铜,多数以化合物即铜矿物存在。铜矿物与其他矿物聚合成铜矿石,开采出来的铜矿石,经过选矿而成为含铜品位较高的铜精矿。

一、性能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腐蚀性和延展性等物理化学特性。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仅次于银,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纯铜的新鲜断面是玫瑰红色的,但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红色,故常称紫铜。

铜除了纯铜外,铜可以与锡、锌、镍等金属化合成具有不同特点的合金,即青铜、黄铜和白铜。在纯铜(99.99%)中加入锌,则称黄铜,如含铜量80%,含锌量20%的普通黄铜管用于发电厂的冷凝器和汽车散热器上;加入镍称为白铜,剩下的都称为青铜,除了锌和镍以外,加入其它金属元素的所有铜合金均称做青铜,

加入什么元素就称为什么元素,最主要的青铜是锡磷青铜和铍青铜。如锡青铜在我国应用的历史非常悠久,用于铸造钟、鼎、乐器和祭器等。锡青铜也可用作轴承、轴套和耐磨零件等。

与纯铜的导电性有所不同,借助于合金化,可大大改善铜的强度和耐锈蚀性。这些合金有的耐磨,铸造性能好,有的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二、用途

由于铜具有上述优良性能,所以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包括电气行业、机械制造、交通、建筑等方面。目前,铜在电气和电子行业这一领域中主要用于制造电线、通讯电缆和其他成品如电动机、发电机转子及电子仪器、仪表等,这部分用量约占工业总需求量的一半左右。铜及铜合金在计算机芯片、集成电路、晶体管、印刷电路版等器材器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晶体管引线用高导电、高导热的铬锆铜合金。最近,国际知名计算机公司IBM已采用铜代替硅芯片中的铝,这标志着人类最古老的金属在半导体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突破。

80年代中期,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的精铜消费中,电气工业所占比重最大,中国也不例外。而进入90年代以后,国外在建筑行业中管道用铜增幅巨大,成为国外消费铜的大头。据位于纽约的铜发展协会(CDA)发表的报告说:1997年,建筑业仍是美国铜产品的最大的最终用途市场,建筑业常利用铜的耐腐蚀性用于制造水管、屋顶及其他给排水设施,此外,还因其美观的外表而被用于建筑装修,建筑业用铜占美国铜产品总消费量的第一位。

据中国有色集团内部统计,1997年我国铜的消费构成中电气行业(包括电线电缆)占77.7%,成为用铜的最大市场。

1997年的中国铜消费结构数据来源于Simon Hunt的“1990~1997年中国铜消费调查报告”一文,为了避免重复计算,1997 年中国的电线电缆包括在电气行业中,而以前都计算在机械制造行业里。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跃益,铜的应用范围在拓宽,铜在医学、生物、超导及环境方面开始发挥作用。如,当聚氨酯塑料泡沫含有铜或氧化铜时,能大大减少这种塑料燃烧时所释放出致命的有毒气体-氢氰化物(HCN)。大量研究资料证

明,铜的杀菌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肺炎病菌的传播,能抑制细菌生长,保持饮用水清洁卫生,所以,未来国内建筑业铜管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元素用途:

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

铜在电气、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占总消费量一半以上。用于各种电缆和导线,电机和变压器的绕阻,开关以及印刷线路板等。

在机械和运输车辆制造中,用于制造工业阀门和配件、仪表、滑动轴承、模具、热交换器和泵等。

在化学工业中广泛应用于制造真空器、蒸馏锅、酿造锅等。

在国防工业中用以制造子弹、炮弹、枪炮零件等,每生产100万发子弹,需用铜13~14吨。

在建筑工业中,用做各种管道、管道配件、装饰器件等。

以下是各行业铜消费占铜总消费量的比例:行业铜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比例

电子(包括通讯) 48%

建筑24%

一般工程12%

交通7%

其他9%

铜矿的选别研究

我国铜矿石的工业生产以浮选为主,当前面临着矿石品位降低、性质复杂、原料成本上升的严峻挑战,对此,铜选厂都在竭力降低生产成本,改进生产工艺,提高金、银等伴生矿物的回收率[10]。但总体上来说,我国铜选厂规模小、自动

化程度低、能耗高、劳动生产率低、选矿药剂品种少、用量大、污染严重,且铜矿选矿经济技术指标的平均水平低于国外水平。

硫化铜矿的选别研究

硫化铜矿作为铜的主要矿物,浮选是其主要选别方法[11]。浮选硫化铜矿石常用的捕收剂是黄药类,其次是黑药类及酯类。黄药类捕收剂以乙基、异丙基和丁基用的最多[12];我国黑药类捕收剂以甲酚黑药、丁钠黑药为主[13];酯类捕收剂用的最多的则有Z-200(异丙基丁基甲醇)、S-3302(戊黄酸烯丙酯)。硫化铜浮选常用的起泡剂有松醇油、MIBC(甲基异丁基甲醇)、艾罗牌号的合成醇类起泡剂和重吡啶等[14]。

近年来,硫化铜矿石的浮选工艺发展迅猛。如阶段磨浮工艺流程、分支串流浮选工艺、电化学法调浆工艺、充气调浆工艺等方法,已在国内外很多选厂中应用[15]。

氧化铜矿的可浮性

在所有的铜矿石中,铜的氧化物均有一部分以某种状态嵌布在脉石矿物中,或以机械方式成为脉石的包裹体,或以化学方式成为类质同象,或呈吸附形的杂质【16】。由于呈微细分散的氧化铜矿物颗粒表面不能在磨矿时得到破碎,而成为具有自由表面的颗粒,所以无论是用机械方法,还是用化学方法,都不能使这部分铜分离出来。同时由于铜浮选是建立在有用矿物单体颗粒表面与浮选药剂作用的热力学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矿物的这种存在状态给分离有用矿物带来了极大困难,造成了氧化铜矿难以浮选回收。

氧化铜矿石的可浮性[17]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于矿石中氧化铜矿物的种类。当矿石中的氧化铜矿物以孔雀石和蓝铜矿为主时,这类矿石就属于易选矿石;若矿石主要是硅孔雀石或胆矾等难浮的矿物,则不能用单独的浮选法处理。同时,游离氧化铜矿物容易浮游,而结合氧化铜矿物基本上不能用单一的浮选法回收。所谓的游离氧化铜矿物是指成独立形态存在的氧化铜矿物,它们均能溶于氰化物溶液中,这部分矿物中所含的铜称为游离氧化铜。而结合氧化铜矿物,它们中的铜常与矿石中的硅、铝、钙、镁、铁、锰等元素的氧化物相结合,形成难以单体解离、缺乏铜矿物易浮特性的集合体,结合铜矿物中的铜称为结合铜。结合铜在所有铜矿物含铜总量中所占的百分率称为结合率。

脉石种类对氧化铜矿石的可浮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含硅质脉石的氧化铜矿比较好处理;而含碳酸盐脉石的氧化铜矿石就比较难选。含有较多的氢氧化铁和黏土质矿泥的氧化铜矿石,就更难选。

从选矿工艺角度看,有些氧化铜矿石的成分复杂,粒度变化大,组成结构多

种多样,以致于十分难选。但是有些特性还是可以利用的,如某些氧化铜矿的可溶性、可分解性等,这些特点对于用化学选矿法回收铜是有益的。

总之,氧化铜矿石的可浮性与铜矿物的种类、脉石的组成、矿物与脉石的共生关系以及含泥量的多少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1.2氧化铜矿的选矿工艺

氧化铜矿和氧-硫混合铜矿的选矿工艺,可以划分为浮选法和化学选矿法两大类。其中,浮选法又有直接浮选法、硫化-浮选法和离析浮选法等。

1.2.1直接浮选法

1、脂肪酸类捕收剂浮选法

在早期的氧化铜矿浮选研究应用中,多采用脂肪酸盐作捕收剂直接进行浮选,该法适用于孔雀石为主、脉石简单、原矿品位高的矿石。南非加丹加早期使用脂肪酸也有过明显效果。目前,国内外研究了许多改善脂肪酸性能的方法,生产了一系列相关的捕收剂,改善了它们的性能,提高了它们的选择性。

磷酸类捕收剂在氧化铜矿物浮选中应用最多的是烷基磷酸酯和二烃基次磷酸(R2PO2H,R分别为辛基、仲辛基、乙基、环己基、苯基等基团)。中南大学的林强、王淀佐在二烃基次磷酸浮选微细粒孔雀石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对于泥化的细粒难选孔雀石,其有效的捕收剂是二烃基次磷酸,其中又以二乙基次磷酸的捕收能力最强[19],其余的捕收剂捕收能力大小依次为二己基次磷酸>二正辛基次磷酸>二仲辛基次磷酸>二环己基次磷酸>二苯基次磷酸。

湖南冶金研究所韦华祖等在磺酸盐、硫酸酯类捕收剂浮选孔雀石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孔雀石具有较强的捕收能力和较宽的浮选pH范围(pH值4~11),它们具有与油酸相似的捕收性能,同时它们对钙质矿物的捕收能力较油酸弱,因而其选择性好,在硬水中使用比油酸钠更优越[20]。

硫醇及多硫化合物捕收剂在氧化铜矿浮选中多用于碳酸盐类的浮选。例如,用辛硫醇作捕收剂浮选孔雀石,它能在孔雀石表面形成较稳定的辛硫醇铜,吸附于孔雀石表面,它是孔雀石的有效捕收剂之一。小林干男等研究了1-辛烷硫醇作为孔雀石浮选捕收剂的有效性,并研究了其作用机理:辛烷硫醇在孔雀石表面吸附反应形成疏水程度很高的辛烷硫醇铜[25]。但是如果孔雀石硫化了,则其反应程度变小。多硫化合物(如二硫化合物复黄药、复黑药)对碳酸盐型氧化铜矿也具有很强的捕收能力。

2、胺类捕收剂浮选法

胺类捕收剂浮选法,又名阳离子捕收剂浮选法,是有色金属氧化矿(铜、铅、

锌氧化矿)常用的浮选法。胺类捕收剂对氧化铜矿石的捕收能力强,适合于孔雀石和蓝铜矿等氧化矿,特别是含铜、锌的矿床,这是由于孔雀石中的铜被一部分锌取代所致。但由于受矿泥的影响大,此类捕收剂选择性较差[21],其成败的关键在于对脉石矿物抑制剂的选择,当前脉石的有效抑制剂有海藻粉、木素磺酸盐或纤维素磺酸盐聚丙烯等。胺类捕收剂的浮选原理[22,23,24]主要是氧化矿物在水中由于水化作用使表面被氢氧根覆盖,并吸附或解离氢离子,其溶液的化学式为:

当PH >PH 0(PH 0为零电点的PH 值)时,矿物表面电荷为负,而胺类捕收剂在溶液中的化学式为:

-223R N H H O R N H O H ++→+

由于捕收剂荷正电,因此捕收剂与矿物能够靠静电引力吸附在一起。

3、螯合捕收剂浮选法

对于难选氧化铜矿,通常的直接浮选法因选择性较差,一般回收率不高。所以必须寻找选择性强的捕收剂,于是人们提出了螯合剂加中性油的浮选法[26]。螯合剂的捕收原理主要是螯合剂与矿物表面离子能够形成螯环,紧紧地吸附于矿物上的非极性基一端从而造成矿物的疏水。螯合剂常与烃类油混合使用,这是由于螯合剂在矿物表面生成表面螯合物,造成初步的疏水性,再由烃类油覆盖于其上,造成疏水的多层覆盖状态。这样既避免了由螯合剂造成表膜疏水的困难,又减少了螯合剂的消耗,且由价廉的烃类形成浮选所需的多层覆盖状态。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对螯合捕收剂在氧化铜矿浮选方面的应用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重点开展了羟肟酸(氧肟酸)盐、苯骈三唑、咪唑、水杨醛肟、8-羟基喹啉和铜铁试剂等螯合剂浮选氧化铜矿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研发的BJ-60是浮选氧化铜矿的螯合型捕收剂,它能与孔雀石、硅孔雀石、假孔雀石等氧化矿物作用,改善其浮选性能,经实践表明,采用BJ-60为浮选氧化铜捕收剂,能得到品位较高的铜精矿,而且回收率较高【27】。

费九光等使用羟肟酸作捕收剂浮选湖北铜录山高氧化率氧化铜矿,取得了较好结果【28】。胡显智等用实验室人工合成的纯庚基羟(氧)肟酸(盐)进行了孔雀石、硅孔雀石及其常见的脉石石英、方解石纯矿物的浮选规律研究;并借助于吸附量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考察了浮选作用机理,同时考察了孔雀石与石英、硅孔雀石与方解石分选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庚基羟(氧)肟酸(钾)是孔雀石、硅孔雀石的良好捕收剂[29]。

_++(a)(s)(ap)+(s)(s)(ap)

M OH M OH +H

M OH M O H →→+

1.2.2 硫化-黄药浮选法

若直接用黄药浮选氧化铜矿,选别指标会很低。因为氧化矿物表面具有离子键,通过静电吸引将水分子极化形成比较牢固的呈定向排列的水化膜,导致其表面呈亲水状态,捕收剂很难透过这层水化膜作用于矿物表面【31】,且因黄药吸附层结构松散、多孔、易脱落而导致效果较差【30】。因此,实践中用的最多的还是硫化-黄药浮选法,此法是先用硫化钠或其它硫化剂(如硫氢化钠)将氧化矿物进行硫化,然后用高级黄药作捕收剂进行浮选。硫化时,矿浆的pH值愈低,硫化进行得愈快。而硫化钠等硫化剂易于氧化,作用时间短,所以使用硫化法浮选氧化铜时,硫化剂最好是分段添加。可用硫化法处理的氧化铜矿物,主要是铜的碳酸盐类,如孔雀石、蓝铜矿等。也可以用于浮选赤铜矿,而硅孔雀石如不预先进行特殊处理,则其硫化效果很差,甚至不能硫化【32】。

硫酸铵和硫酸铝有助于氧化矿物的硫化,因此,硫化浮选时加入这两种药剂可以显著地改善浮选效果。1986年至1987年间,张文彬等用采自扎伊尔和智利的孔雀石纯矿物对硫酸铵在孔雀石硫化过程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在没有添加硫酸铵的情况下,硫化钠有一定的硫化作用,但非常有限,孔雀石回收率最高只能达到50%,当硫化钠浓度10mg/l以后,孔雀石就会受到抑制。在有硫酸铵存在的条件下,孔雀石几乎完全不受过量硫化钠的抑制,可以达到90%的回收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不加硫化钠而直接用戊基黄药浮选孔雀石时,硫酸铵的加入,不仅没有任何活化作用,反而有一定害处,这说明硫酸铵本身并不是孔雀石的活化剂,它的作用只有在硫化钠同时存在时,才显示出来。它的真正作用在于促进硫化反应的进行和改善反应的效果。在孔雀石的硫化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硫离子不断被消耗,浓度不断下降。在相同的初始硫离子浓度,相同的反应时间条件下,添加硫酸铵后,溶液中硫离子的浓度下降要快得多,硫酸铵大大地加快了硫化反应的速率,表现为“催化效应”。

1.2.3 离析浮选法

离析法【33】是处理难选氧化铜矿石的一种有效方法。它的实质是在粉碎了的矿石中加入一定量的碳质还原剂和氯化剂,在中性或弱还原性气氛中加热,使有价金属铜从矿石中挥发,并被还原为金属颗粒附着在炭粒表面;随后可用常规的浮选方法富集,产出铜碳精矿。

离析法按其工艺特点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一段离析,即矿石加热与离析反应在同一设备中进行;另一种是两段离析,即先将矿石在预热炉(常用沸腾炉)于氧化气氛中加热,然后加入氯化剂(如氯化钠)、还原剂(煤)混合在反应器(常用竖炉)中离析。

国外难选氧化铜矿离析-浮选研究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研究最多的是英国、美国和法国,但能进行工业试验和生产的却较少,如1965年投产的赞比亚罗克纳的离析-浮选厂和1970年投产的毛利塔尼亚奥克懦特的离析-浮选厂,这两个厂采用沸腾炉-竖炉两段离析法。我国石绿铜矿一段浮选厂于1967年正式投产,生产规模2000t/d。

1.2.4 化学选矿法

虽然易选的氧化铜矿和氧化、硫化混合铜矿的处理仍多采用浮选法,但是,不少的氧化铜矿浮选法获得的指标不够理想,经济效益差。有的氧化铜矿石由于结合铜含量高,嵌布粒度细、泥质多,浮选法难于处理。近年来,用化学选矿(湿法冶金)或联合流程处理氧化铜矿,尤其是难处理氧化铜矿石,可以获得良好指标,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兼其具有工艺过程简单,投资少,能耗和材料消耗低,污染轻,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因此,成为当今氧化铜矿处理的研究热点,在铜工业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较广。

铜矿石的浸出工艺主要以酸浸居多,一般是用稀硫酸作浸出剂。该工艺适合处理含酸性脉石为主的矿石,常用于从低品位、表外矿、残矿中提取铜。当今全世界用SX-EW(酸浸-萃取-电积)流程生产的铜占全球铜总产量的22%左右。除酸浸工艺外,氨浸工艺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该工艺适用于含大量碱性脉石和泥质较多的氧化铜矿。在氨浸时,一般加入(NH4)2CO3或(NH4)2SO4等做氨浸剂。

试论铜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

试论铜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 开展找矿工作的前提就是研究矿床的成因,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文章先是详细分析了矿区的地质情况,继而研究不同的成矿模式,这就为成功找矿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主要是以云南省鹤庆县公鸡石铜矿床为例,分析其地质情况,并探讨铜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方向。 标签:铜矿床成因找矿方向 地质、地理环境的形态、变化是形成铜矿床最主要的关系,所以铜矿床的形成一般都存在着巨大的地域差异,一般来说,不同地区的地质地貌差异越大,形成的铜矿床差异也就越大。文章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对铜矿床的成因,并且详细地论述和总结这些成因。本文主要以对云南省鹤庆县公鸡石铜矿床为例来研究和说明这里的地质情况。 1地质分析 1.1区域地质概况 云南省鹤庆县公鸡石铜矿区位于德格-中甸陆块、巴颜喀拉-扬子陆块与昌都-思茅陆块三个Ⅰ级构造单元结合部东侧之扬子陆块西缘[1]。以丽江-剑川大断裂及金沙江-红河大断裂为界,东部属扬子地块,西部为昌都—兰坪—思茅陆块,北部属德格—中甸陆块。其中金沙江-红河深大断裂被认为是扬子板块的俯冲带,该断裂是规模巨大、活动历史久远的超壳断裂,长期以来,严格控制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及各类矿产的形成与分布。在云南省区域矿产带划分上,属扬子成矿区丽江成矿带的宁蒗—大理金多金属成矿亚带。 1.2矿区地层 公鸡石铜矿位于鹤庆县北衙铁金多金属矿的南端,矿区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为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h)、中生界三叠系中统北衙组(T2b),地层特征由新到老叙述如下:首先是第四系全新统(Qh):主要分布于矿区缓坡地带及外围北侧坝子一带,为冲洪积层,主要由砂、砾石及粘土组成,该层厚度变化较大,厚一般为0—10m。其次是三叠系中统北衙组(T2b):分布于整个矿区,在本矿区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上段(T2b2)根据岩性差异又分为上、下两个亚段。二亚段(T2b2-2):出露于矿区北部,岩性为深灰色隐晶质厚层状—块状体灰岩、角砾状灰岩,由方解石及少量白云石组成。岩石完整、坚硬、层理清楚,层间破碎带发育,是铁金的主要赋存部位。地层产状340°∠40-43°,厚>220m。与下伏地层一亚段(T2b2-1)整合接触。一亚段(T2b2-1):出露于矿区中部,岩性为黄褐色隐晶质薄-中厚层状泥质灰岩夹薄层状灰岩,由方解石、泥质及少量白云石组成。该段岩石较破碎,局部褐铁矿化较强,节理裂隙发育,裂隙宽2-5mm,被方解石充填,岩石较坚硬。地层产状338-350°∠21-40°,厚80m。

2019年世界铜资源储量分布及生产简况

2019年世界铜资源储量分布及生产简况一、2019年世界铜资源储量分布及生产情况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根据国际铜研究组统计数据(ICSG),2019年世界铜精矿总产量2055.3万吨,智利和秘鲁产量分别为578.7万吨和245.5万吨,分别占世界铜精矿总产量的28.2%和11.9%,位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2019年世界主要国家铜精矿产量

及占比如表2所示。 表2 2019年世界主要国家铜精矿产量表 单位:万吨 铜精矿静态储采比24.6年。 世界其他主要铜精矿生产国,除刚果金、赞比亚铜精矿开采强度较大外,其他各国均处于较好水平。2019年,世界主要国家铜精矿储采情况如图1所示。

图2 2019年中国与世界产量前10国家储采情况图

三、中国进口铜精矿金属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6.7% 中国铜资源储量不大,铜精矿开采强度较高,但仍远远不能满足作为世界第一大精炼铜生产国的铜精矿冶炼需求,因而中国铜精矿进口需求极大。 2019年,中国进口铜精矿实物量2198.2万吨,折铜金 图3 2019年中国进口铜精矿结构图

2019年,在进口铜精矿主要来源国中,中国是秘鲁铜精矿重要出口国,2019年秘鲁铜精矿出口中国量,占该国铜精矿总产量的比例高达60.4%。智利、墨西哥铜精矿重要的消费途径之一也是出口中国,铜精矿出口中国量占该国铜精矿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33.4%和40.5%。 精矿总产量的34.9%。

微信扫码关注,回复“有色”查看更多回复关键词: 铅锌2019:2019年中国铅锌工业发展报告 月度铜:2020年5月、6月、7月中国铜产业运行情况月度铅锌:2020年5月、6月、7月中国铅锌产业运行情况铅锌产业:2019年世界铅、锌资源储量分布及生产简况

铜矿矿山开采方法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铜矿矿山开采方法 中国铜矿山开采主要是地下采矿和露天采矿。从目前开采的矿石量来看,地下采矿占44.6%,露天采矿占55.4%。 地下采矿,目前开采深度一般在300~800m,个别的达到1000m以上。其开拓方法,根据矿床的地形和矿体产状、规模和埋藏深度等,通常采用竖井开拓、平窿开拓、联合开拓和斜井等四种方法。主要矿山开拓方法: 中条山铜矿的胡家峪矿山南河沟坑口和桐木沟坑口均采用平窿、竖井联合开拓;篦子沟矿山669m标高以上为平窿溜井开拓,669m以下为平窿盲竖井开拓;铜矿峪矿山采用平窿、溜井、副竖井联合开拓。 铜陵地区铜矿的凤凰山采用单一混合竖井开拓;铜官山采用竖井、斜井、盲竖井和平窿开拓。大冶地区铜矿的铜录山Ⅲ、Ⅴ号矿体采用下盘中心竖井开拓;赤马山为平窿-竖井联合开拓;龙角山采用平窿与盲竖井开拓;丰岩穴采用下盘竖井和斜坡道开拓。 滇中地区铜矿,东川因民矿山采用平窿-竖井联合开拓,落雪矿山为平窿、溜井、辅助竖井开拓,滥泥坪矿山平窿、溜井、辅助斜井开拓。易门铜矿的狮山、凤山采用平窿-竖井联合开拓。牟定铜矿郝家河上部矿段用平窿盲斜井开拓,中部用箕斗斜井开拓。大姚铜矿的上部氧化带用平窿、溜井、辅助盲斜井联合开拓,下部硫化矿用箕斗竖井、溜井、石门、辅助盲斜井联合开拓。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云南镇沅县大平掌铜矿成因分析_杨启胜

价值工程 1铜矿层位及成矿环境 1.1矿区地层及沉积相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侏罗統漾江组,中侏罗統花开左组和和平乡组。由老至新为: 1.1.1下侏罗統漾江组厚约626米岩性从下向上为暗紫色、 浅黄色及灰绿色等杂色粉砂质泥岩,泥灰岩及钙质页岩,底部为紫红色泥岩,泥灰岩横向变化大。紫红、棕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少许细粒含岩屑石英砂岩,下部少量杂色粉砂质泥岩。紫红色泥岩与褐黄色细粒含长石石英砂岩互层夹粉砂质泥岩及泥灰岩透镜体,具对称波痕。紫红色泥岩夹黄绿色泥岩及黄色中粒石英砂岩,浅紫褐色块状钙质石英砂岩,含岩屑。 1.1.2中侏罗統花开左组厚约462米岩性从下向上为紫色泥岩夹同色细粒石英砂岩及钙质细砾岩透镜体。底部为约2米厚砾岩,成分为粉砂质泥岩及灰岩,砾径0.2—2厘米,磨圆度良好,呈定 向排列,具斜层理。紫红色、 灰紫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细中粒石英砂岩及少量黄色泥岩,紫红色泥岩与灰紫色细中粒石英砂岩呈不等 厚互层。 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同色复矿物细砂岩、黄色泥质粉砂岩透镜体,含钙质团块。 1.1.3中侏罗統和平乡组厚约238米岩性从下向上为灰紫色 厚层细粒石英砂岩夹紫红色泥岩。 灰绿、黄绿色泥岩,钙质泥岩夹褐紫色粉砂岩及黄绿色细粒含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局部夹泥灰岩。灰绿、黄绿色泥岩、钙质泥岩夹泥灰岩及杂色泥岩。 该区地层从漾江组到和平乡组岩层沉积环境均为特提斯海域边缘的海陆过渡型环境。属于滨湖相沉积。 1.2含铜层位该矿区有三个含铜层位: 1.2.1第一含矿层产于中侏罗统花开左组下部。 岩性组合为紫色泥岩夹同色细粒石英砂岩及钙质细砾岩透镜体和砾岩。铜矿产于砾岩中,为该区次要含矿层。 1.2.2第二含矿层产于中侏罗统花开左组中部。 岩性组合为紫红色的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灰白色厚层状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铜矿产于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中,为该区主要含矿层。 1.2.3第三含矿层产于中侏罗统花开左组上部。 岩性组合为紫红色钙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互层及灰色中层状岩屑石英粗砂岩。铜矿产于岩屑石英粗砂岩中。为该区主要含矿层。 根据以上总结﹕含矿层均发育于灰白色、灰色中粗粒石英砂岩和砾岩中。说明成矿时期应为沉积环境变化的过渡带时期﹐成矿环境较稳定,有利于沉积成矿。 2成矿氧化还原环境 从岩矿石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分析知﹐矿体中Fe 2+、Si 、Cu 、Ag 明显较围岩偏高,Fe 2O 3/FeO 平均为0.06,说明矿体的沉积环境应为还原环境,根据各元素的性质差异,有利于Fe 2+、Cu 等组分沉积,在还原环境条件下更加有利于铜质的富集并形成铜矿体;而围岩中 Fe 3+、Al 、Ti 、K 较矿体中偏高,Fe 2O 3/FeO 平均为1.3, 沉积环境应为氧化环境,而且岩石颜色均为紫红色,有利于Fe 3+、Al 等组分的沉积, 同时也有利于铜质的溶解,并迁移至其旁侧的还原环境中沉积富集成矿。 3成矿物质来源 3.1主要来源大平掌铜矿的北东侧是哀牢山古陆,为基底变质岩系,是铜矿质的主要来源区。长期隆起的哀牢山变质岩系中的含铜矿源体或矿体有机会进入风化剥蚀圈﹐给沉积盆地中的有用组分的沉积提供了物质基础来源。因此,在沉积盆地边缘古隆起地区附近就有可能获得较多的有用组分的来源,从而形成了该铜矿。 3.2次要来源大平掌矿区断裂较发育, 且大都有铜、铅、锌矿的矿化现象。因此这些断裂的活动也可提供了富含铜矿物的热卤 水。 同时受断裂活动的影响,从盆地基底中也可形成富铜热液,有利于成矿物质的进一步富集。 4成矿作用 4.1成矿作用划分从铜矿石宏观、 微观方面研究,有以下特征:4.1.1铜矿赋存于还原环境下的灰白、灰色碎屑岩及过度环境的砾岩中,围岩为氧化环境下的红色细碎屑岩石。 4.1.2含矿岩石中斜长石岩屑见少量绢云母化、 粘土化。铜矿物发育于碎屑间的裂隙和胶结物中,说明铜矿体形成于岩屑蚀变之后。 4.1.3铜矿物呈细小它形粒状或结合体状﹐发育于碎屑间的网状、枝状微裂隙中,并呈网脉、枝脉浸染状不均匀分布,镜下石英呈波状消光等特征,说明铜矿形成于区域构造形成之后。 因此,大平掌铜矿成矿阶段大体可划分如下: ①沉积阶段: 在氧化环境下,沉积物的铜质活化、析出、溶解到湖水中,此时碎屑物沉积。 在还原环境下,铜质随碎屑物均匀沉积,矿化不集中,形成含铜层位。 ②成岩阶段: 在成岩作用下岩石物质成分发生分异,碎屑物蚀变,铜质进一步活化富集。 ③后期改造成矿:后期区域构造作用下,铜质进一步活化、 迁移,岩石中产生的微裂隙形成容矿空间,铜质充填,富集形成矿体。 4.2矿体富集规律 4.2.1气候环境对成矿的影响在长期干旱的环境下形成褐红色、紫红色、红绿色砂岩、粉砂岩,且厚度较大,在短暂的潮湿环境中沉积灰白、灰色含铜砂岩及含铜砾岩。 4.2.2碎屑物粒度对矿体的影响砾岩和粗砂岩透水性相对较好,最有利于含铜热液的活化、迁移、富集。后期热液改造后,矿石富集较好,矿体品位较高,但矿体连续性差,一般延长小(20~50米)。如平掌村矿段,一般矿体品位为8~13%,长30米左右。 中细粒砂岩透水性一般,矿体品位低,矿化较稳定,连续性较好,一般品位为4~7%,长约50~100米。 4.2.3成矿后构造对矿体的影响后期构造活动对矿石富集影响较大,矿区断裂发育处,特别是断裂交汇部位矿石品位特别高,均在10%左右,基本都为富矿。 —————————————————————— —作者简介:杨启胜(1960-),男,四川眉山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地质。 云南镇沅县大平掌铜矿成因分析 Genesis of Sandstohes-conglomerates Type Copper Deposits at Dapingzhang ,Yunnan 杨启胜Yang Qisheng (云南省旅游学校,昆明650221) (Yunnan Tourism Technology School ,Kunming 650221,China )摘要﹕大平掌是寻找砂砾岩型铜矿的理想区域。区内共有三个含铜层位,均产于侏罗纪红色沉积建造所夹的浅色特别是暗色碎屑岩组合中。 文章从物源,沉积环境,控矿岩性和后期改造等方面对铜矿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Abstract:Ores were sedimented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changing environment,and suffered later alteration.Ore genesis on origin,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later alteration is analyzed. 关键词﹕砂砾岩型铜矿;沉积相;含铜层位 Key words:gravel copper ore ;sedimentary facies ;copper-bearer strata 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292-01 ·292·

最新世界铜矿分布区域

世界铜矿分布区域

世界铜矿分布区域 世界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拉丁美洲和中非三地,目前全世界已探明的储量共3.5亿万吨,其中智利占24%,美国占16.9%,独联体占10.15%,扎伊尔占7.39%,赞比亚占4.55%,秘鲁占3.41%,美洲占了世界储量的60%。 98年全世界年产铜约1360万吨,各主要生产国的产量分别为:美国245万吨,智利233万吨,日本128万吨,中97年的消费量,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美国111万吨,德国69.5万吨,俄罗斯64万吨,加拿大56万吨。世界铜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发达工业国,根据一年消费277万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5,其次是日本144万吨,德国105万吨,韩国62万吨,法国58万吨,意大利53万吨,英国41万吨。我国是铜的第四大消费国,97年消费102万吨。 我国铜生产地集中在华东地区,该地区铜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84%,其中安徽、江西两省产量约占

30%。铜的主要消费地则在华东和华南地区,二者消费量约占全国消费总量70%。 中国国内铜矿分布以及储备 一、资源与储量构成 中国1952年仅有铜储量36.1万吨(未包括台湾省)。至1999年底已探明铜矿产地939处(21处储量已耗竭),累计探明铜储量7493.79万吨,47年来增加了207.5倍,年均增长率为12.3%。改革开放19年来探明铜矿储量增加了1766.7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6%,历年来累计探明铜矿储量见图1。 图1 中国累计探明铜储量

建国以来先后探明了一大批储量达百万吨级以上的大型铜矿产地,如:山西垣曲铜矿峪,内蒙古新巴乐虎乌奴格吐山,黑龙江嫩江多宝山,甘肃白银厂和金川白家嘴子;江西德兴铜厂、富家坞、瑞昌武山和永平天排山,福建上杭紫金山,云南新平大红山和东川汤丹,西藏江达玉龙和察雅马拉松多,新疆哈巴河阿舍勒。其中江西铜厂和西藏江达玉龙为探明储量达5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矿产地。 “九五”期间,在“三江”地区已查明矿产地及远景区有云南羊拉铜矿(规模超过50万吨,矿石品位>1%),区带内鲁春和红坡牛场等矿区显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白秧坪铜银铅锌矿区已达大型规模(矿石品位>1%),并与金顶铅锌矿区连接成片;今年在“三江”中、南段结合部位新发现有铜钴矿床,已控制6个前景较好的矿体,单矿体最长达1600米。四川攀西

铜矿山开采的四种方法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铜矿山开采的四种方法 目前开采深度一般在300~800m,个别的达到1000m 以上。其开拓方法,根据矿床的地形和矿体产状、规模和埋藏深度等,通常采用竖井开拓、平窿开拓、联合开拓和斜井等四种方法。主要矿山开拓方法:中条山铜矿的胡家峪矿山南河沟坑口和桐木沟坑口均采用平窿、竖井联合开拓;篦子沟矿山669m 标高以上为平窿溜井开拓,669m 以下为平窿盲竖井开拓;铜矿峪矿山采用平窿、溜井、副竖井联合开拓。 铜陵地区铜矿的凤凰山采用单一混合竖井开拓;铜官山采用竖井、斜井、盲竖井和平窿开拓。大冶地区铜矿的铜录山Ⅲ、Ⅴ号矿体采用下盘中心竖井开拓;赤马山为平窿-竖井联合开拓;龙角山采用平窿与盲竖井开拓;丰岩穴采用下盘竖井和斜坡道开拓。 滇中地区铜矿,东川因民矿山采用平窿-竖井联合开拓,落雪矿山为平窿、溜井、辅助竖井开拓,滥泥坪矿山平窿、溜井、辅助斜井开拓。易门铜矿的狮山、凤山采用平窿-竖井联合开拓。牟定铜矿郝家河上部矿段用平窿盲斜井开拓,中部用箕斗斜井开拓。大姚铜矿的上部氧化带用平窿、溜井、辅助盲斜井联合开拓,下部硫化矿用箕斗竖井、溜井、石门、辅助盲斜井联合开拓。 江西东乡铜矿采用主副井和斜井联合开拓;武山铜矿中心式竖井开拓。辽宁红透山铜矿坑口+250m 标高以上用平硐开拓,+253m 主平硐以下,采用上盘侧翼混合竖井开拓;华铜铜矿中心式竖井开拓;桓仁铜锌矿用平窿竖井开拓。河北寿 王坟铜矿,上部,即零米中段(绝对标高500m)以上采用平窿溜井开拓,下部,即零米中段以下用平窿-竖井联合开拓。 露天开采比地下开采具有开采效率高、本钱低的优胜性,但矿床必需具备露 天开采前提。目前,我国适合露天开采的铜矿床数目虽未几,但都是大型、特

东川区汤舟镇东坪铜矿采选厂

东川区汤舟镇东坪铜矿 采选厂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东川区汤舟镇东坪铜矿采选厂 尾矿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尾矿库属重大是事故危险源,一旦发生溃坝,坍塌等重大事故,将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损失。为切实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尾矿库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安监总局第6号令的有关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尾矿库的建设和使用情况 东川区汤舟镇东坪铜矿采选厂于1994年建成投产,同时尾矿库也建成使用,该库位于东川区汤舟镇大地坡村滥泥坪小组小海丫口,该库长约200米,宽约100米,高约10米,该库到2007年1月已停止使用。我单位于2007年1月—6月在该库下方新建一新尾矿库,已于2007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该库长50米,宽200米,高10米,我单位生产后产生的尾矿全部排入该库,该库可满足建设项目8年左右的储存需求,库底已进行硬化处理,上方截水沟,两侧设排水沟,目前未有溃坝、泄漏现象,使用正常。 二、尾矿库危险因素分析 1.由于尾矿库尾矿粒极细、粗砂少、干滩长度不足以及尾矿排放不规范或放矿管长度不够,导致放矿不均匀或矿浆沿库坝内坡横向流动冲刷坝体,造成拉坝或溃坝事故发生。 2.库内和库坝出现落洞时,一但发现不及时或未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易出现拉坝或溃坝事故。 3.未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堆坝或坝内蓄水超过安全水位,一但汇水量突然增大,调整不及时造成漫顶时,容易造成拉坝或溃坝事故。 4.库内干滩段过小,容易出现坝体渗水或管涌,威胁坝体安全,导致拉坝或溃坝事故发生。 5.管理不善或认为破坏,造成库坝及其设施损毁,可能导致发生意外事故。 三、尾矿库特大安全事故报告程序及时限要求 1.发生尾矿库特大安全事故时,事故单位或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立即报告单位主管领导和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 2.发生尾矿库溃坝事故时,主管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及时报告当地的有关行政部门。 3.事故报告时间不得超过事故发生后30分钟;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10分钟内向主管领导报告,并负责通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和单位。 四、尾矿库特大安全事故的报告内容 1.发生事故的时间和准确地点;

中国铜矿的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立志当早,存高远 中国铜矿的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中国铜矿的主要分布在哪里呢?中国是一个铜储存量非常大的国家,目前 来说主要有7 个铜生产基地,分别是:江西铜基地,云南铜基地,白银铜基地,东北铜基地,铜陵铜基地,大冶铜基地,中条山铜基地。 一、江西铜基地江西铜矿资本丰富,居全国之首。探明的铜工业储量 (A+B+C 级储量,下同)占全国铜工业储量的1/3,是中国铜业出产最大的基 地。1978 年国家把江西铜基地列入国家重点建造项目。1979 年建立江西铜业公司,现具有六矿两厂,即德兴铜矿、永平铜矿、武山铜矿、东乡铜矿、城门山铜矿(待建)、银山铅锌铜矿和贵溪冶炼厂、上海冶炼厂。六个大中型矿山具 有探明的铜储量合计1387 万t,其间德兴铜矿是超大型铜(钼)矿田,德兴铜厂矿山1993 年构成10 万t/d 采选规划,变成亚洲特大型矿山之一。现开采的五个矿山年产铜精矿(金属含量,下同)10.2 万t(1996),占CNNC 铜精矿产值的 1/3,占全国铜精矿总产值的1/4。江西铜业公司1996 年产电铜20.16 万t(其间贵溪冶炼厂11.65 万t)占CNNC 铜产值的1/3,占全国铜总产值的1/5。 二、云南铜基地云南铜矿资本丰富,探明的铜工业储量居全国第2 位。该基 地由四矿一厂构成,即东川、易门、大姚、牟定等四个大中型矿山和云南治炼厂。当前构成的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1996 年年产电铜10 万t,铜精矿5 万t,是中国产铜第二大型铜业基地。 三、白银铜基地甘肃白银厂区域是中国铜矿富集区之一,由折腰山、火焰 山、铜厂沟、小铁山、四个圈等矿床构成。为开发白银厂铜矿资本于1954 年 建立了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并将矿山采选冶建造列入国家第一个五年方案重点建造项目之一,揭开了中国50 时代建造大型铜公司的前奏。通过1957 至1959 年三年大规划建造,折腰山、火焰山两个露天矿和选矿厂、冶炼厂等高速度、

德兴铜矿选矿厂(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德兴铜矿选矿厂(一) 德兴铜矿是我国最大的斑岩铜矿床,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斑岩铜矿床 之一。1971 年建成10000t/d 的采选联合企业,由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设计。1984 年又建成5000t/d 的“自磨-球磨-细碎”开路自磨新工艺(简称“ABC”) 选矿厂,由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设计,以上称一选厂。二期15000t/d 扩建 工程于1986 年年底建成投产,由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又称二选厂。德兴铜矿按计划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第一个处理矿石量105000t/d 的 特大型铜矿采选联合企业。(1)矿石性质:按其含矿性质不同,可分为蚀变千枚岩和蚀变花岗闪长斑岩两大类型;按其结构类型不同,又可分为细脉型和 浸染型为主的两大类型,两者交叉出现,但以前者居多。在矿体上部及边部有 少量氧化矿和混合矿,原矿含铜0.5%、硫2%、钼0.0108%、金0.235g/t。矿石的矿物组成较为简单,有用矿物以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为主,其次有 辉铜矿、斑铜矿、黝铜矿和闪锌矿,另外还有少量蓝铜矿、铜蓝、鍗金银矿、 银金矿及自然金。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和高岭土等。黄铁矿粒度一般为0.003~0.4mm,以粗粒居多。当磨至0.14mm 时,单体解离度达80%以上。黄铜矿粒度一般在0.005~0.5mm 之间,而以0.01~0.5mm 者居多。当磨至0.074mm 时,单体解离度达85%。辉钼矿粒度较细,一般为0.0025~0.2mm。当磨至0.02mm 时,单体解离度仅为80%左右。综上所述,该矿属不均匀嵌布,只有进行细磨,才能获得较好的选别指标。矿石密度2.7t/m3,松散密度1.65t/m3,普氏硬度6~8,原矿上部含泥较多。(2)工艺流程:该矿一选厂10000t/d 规模,破碎分为新老两个系统。原采用三段一闭路 加洗矿(振动筛加螺旋分极机)流程,现泥量减少,又改为三段一闭路不洗矿 流程。该流程最终可将矿石碎至小于15mm。见下图。

世界铜矿分布区域

世界铜矿分布区域 中国国内铜矿分布以及储备 一、资源与储量构成 中国1952年仅有铜储量36.1万吨(未包括台湾省)。至1999年底已探明铜矿产地939处(21处储量已耗竭),累计探明铜储量7493.79万吨,47年来增加了207.5倍,年均增长率为12.3%。改革开放19年来探明铜矿储量增加了1766.7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6%,历年来累计探明铜矿储量见图1。 图1 中国累计探明铜储量建国以来先后探明了一大批储量达百万吨级以上的大型铜矿产地,如:山西垣曲

铜矿峪,内蒙古新巴乐虎乌奴格吐山,黑龙江嫩江多宝山,甘肃白银厂和金川白家嘴子;江西德兴铜厂、富家坞、瑞昌武山和永平天排山,福建上杭紫金山,云南新平大红山和东川汤丹,西藏江达玉龙和察雅马拉松多,新疆哈巴河阿舍勒。其中江西铜厂和西藏江达玉龙为探明储量达5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矿产地。 “九五”期间,在“三江”地区已查明矿产地及远景区有云南羊拉铜矿(规模超过50万吨,矿石品位>1%),区带内鲁春和红坡牛场等矿区显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白秧坪铜银铅锌矿区已达大型规模(矿石品位>1%),并与金顶铅锌矿区连接成片;今年在“三江”中、南段结合部位新发觉有铜钴矿床,已操纵6个前景较好的矿体,单矿体最长达1600米。四川攀西淌塘铜矿化带矿体厚大,平均品位2.67%初步估算铜储量已达中型以上规模,且远

景可观。新疆哈密东天山土屋—延东铜矿带(土屋、延东、赤湖、灵龙、维权和雅满苏铜矿),矿体一样操纵长度800~1400米,宽度50~200米,施工钻孔均见厚大矿层,最大厚度达380米;矿石品位 0.5%1.5%;目前经初步评判,铜资源量有望超过1000万吨,展现了特大型矿床的前景,是近年西部铜矿勘查取得的最重大进展。 图2 中国铜矿储量的地理分布至1999年底中国有铜矿产地918处,总保有储量6281.23万吨,约占同年世界储量基础(65000万吨)的9.7%,居智利和美国之后,列世界第三位。

铜矿采选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竞争格局与未来规划分析

2019年中国铜矿采选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竞争格局与未来规划分析

【目录名称】2019年中国铜矿采选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竞争格局与未来规划分析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报告大纲】 第一章2015-2018年世界铜矿采选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近几年世界铜矿采选运行环境分析 一、世界铜矿类型及分布 二、世界主要铜矿区带 三、世界铜矿资源储量及勘察情况 第二节2018年世界铜矿采选发展现状 第三节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铜矿采选运行分析 一、美国 二、智利 三、秘鲁 第四节2015-2018年世界铜市场价格分析 第二章2018年中国铜矿采选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18年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2018年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三、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 五、2018年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分析 六、2018年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分析 第二节2018年中国铜矿采选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相关政策影响分析 二、铜精矿行业标准 第三节2018年中国铜矿采选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教育环境分析 二、文化环境分析 三、科技环境分析 四、生态环境分析 第三章2015-2018年中国铜矿采选市场运行新形势第一节中国铜矿资源概况 一、中国铜矿资源分布情况 二、中国铜矿资源勘察情况 三、中国铜矿资源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2015-2018年中国铜矿采选现状综述 一、铜矿采选行业的发展机遇 二、铜矿采选行业发展重点分析 第三节2015-2018年中国铜矿采选市场运行动态分析一、铜矿采选供给分析

铜矿石的几个区别

铜蓝 编辑[tóng lán] 铜蓝是一种成分为硫化铜的矿物,它的含铜量为66%,是提炼铜的矿石。铜蓝呈蓝色,具有金属光泽,一般为片状,或像一层膜似的覆盖在其他矿物或岩石上,也可像一团烟灰一样。铜蓝主要产在其他铜矿床附近。 中文名 铜蓝 外文名 covellite 成分 硫化铜 含铜量 66% 产地 铜矿床附近 形状 片状 颜色 金属光泽,蓝色 目录 1简介 2基本信息 1简介编辑

铜蓝 铜蓝[covellite] 铜蓝是一种成分为硫化铜的矿物,它的含铜量为66%,是提炼铜的矿石。 铜蓝呈蓝色,具有金属光泽,一般为片状,或像一层膜似的覆盖在其他矿物或岩石上,也可像一团烟灰一样。铜蓝主要产在其他铜矿床附近。 铜矿石矿物。化学成分为CuS。含铜量66.48%,因呈靛蓝色而得名。炼铜的主要矿物原料。晶体为六方晶系,呈六方片状。具平行底面完全解理。金属光泽或光泽暗淡,莫氏硬度1.5~2,比重4.67。 主要产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带中(由硫酸铜溶液交代黄铜矿、斑铜矿等硫化物而成)。常与辉铜矿伴生,组成含铜很富的矿石。代表性产地为俄罗斯乌拉尔的勃利亚文。热液型成因的铜蓝较为罕见,美国蒙大拿州的比尤特、南斯拉夫的博尔等铜矿床中也有产出。 2基本信息编辑 名字来源:以意大利矿物学家N. Covelli的名字命名 化学组成:Cu 66.48%,S 33.52%。混入物有Fe,Ag,Se;

类别:硫化物-单硫化物-铜蓝族 晶系和空间群:六方晶系,P63/mmc 晶胞参数:a0=3.792,c0=16.344 形态:单晶体极为少见,呈细薄六方板状或片状。通常多以粉末状和被膜状集合体出现。 成因和产状:铜蓝主要是外生成因,它是含铜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矿物。有热液作用形成的铜蓝是极其稀少的。在火山熔岩中也曾有发现铜蓝,它系硫质喷气作用的产物。 主要用途:铜的矿物原料,通常与其他铜矿物一起作为铜矿石利用。 蓝铜矿 编辑 蓝铜矿是一种碱性铜碳酸盐矿物,也叫石青。它常与孔雀石一起产于铜矿床的氧化带中。蓝铜矿可作为铜矿石来提炼铜,也用作蓝颜料,质优的还可制作成工艺品。它还是寻找铜矿的标志矿物。蓝铜矿为柱状、厚板状、粒状、钟乳状、土状等。深蓝色有玻璃光泽。 中文名 蓝铜矿 别称 石青 化学式

世界(全球)最大的铜矿.doc

世界最大的铜矿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式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而我在这里讲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世界三大铜矿的情况简介。 世界最大的三个铜矿 铜在矿石中往往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诸如黄铜矿、斑铜矿和孔雀石等等。通过采选或浸析,铜被从矿石中提取出来。 铜矿业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最大的三家矿山位于智利和印度尼西亚。 埃斯康迪达(Escondida)铜矿 埃斯康迪达铜矿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马(Atacama)沙漠。这是必和必拓(BHP Billiton,NYSE:BHP,ASX:BHP,LSE:BLT)众多矿业项目中的一个。必和必拓公司是一家矿业与石油的全球性公司,总部设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在这个铜矿项目上,必和必拓拥有57.5%的股份,其余股份分别为力拓公司(Rio Tinto,NYSE:RIO,ASX:RIO,LSE:RIO)和杰科株式会社(JECO ,TSE:7768)以及杰科第二株式会社(JECO 2)分享。 据必和必拓的网站,埃斯康迪达铜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生产商。这个铜矿于1990年开始生产铜精矿和阴极铜。 2012年2月,必和必拓宣布,埃斯康迪达铜矿的资源量增加了17%。必和必拓贱金属部总裁彼得比文说,更多的开发项目已经同时开工,将在

2015年时,帮助埃斯康迪达铜矿将铜产量增加到130万吨/年。 丘基卡马塔(Chuquicamata)铜矿 丘基卡马塔铜矿也位于智利,属于国有的智利铜业公司(Codelco)拥有和经营。智利国有铜业公司声称,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矿,从1910年以来一直在运行。 丘基卡马塔铜矿的产品包括精炼铜、阴极铜和铜精矿。从2010年以来,它的精炼铜年产量为528377吨。同时,它每年还向市场提供约10,760吨钼金属。 有一点必须指出,这个铜矿曾经被认为将在2013年停止生产并关闭。然而,智利铜业公司最近获得了在丘基卡马塔铜矿进行扩建的批准,表明这个矿将继续运转。据美洲商业新闻报道,智利铜业公司目前正在将这个矿的开采从露采转为地采。据估计,地下生产将于2019年底开始。 格拉斯伯格(Grasberg)铜矿 格拉斯伯格铜矿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于1988年由自由港麦克莫兰铜金公司(Freeport-McMoRan Copper & Gold ,NYSE:FCX)发现,这家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美国的自然资源生产企业。格拉斯伯格露天开采始于1990年,预计将持续到2016年。自由港公司拥有该矿约67.3%的股份,其余股份由力拓公司(Rio Tinto)、印度尼西亚政府及印尼铜矿投资公司(PT Indocopper Investama)分享。 格拉斯伯格铜矿已探明铜矿石储量 28亿吨,矿石还含有金和银。据路透社报道,这个铜矿通常每天露采铜矿14万吨,地采铜矿 8万吨。 然而,今年5月14日,格拉斯伯格铜矿的隧道坍塌,造成28人死亡。

备案铜矿采选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备案铜矿采选项目立项申 请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铜矿采选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一、基本信息 (一)项目名称 铜矿采选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 xxx科技发展公司 (三)法定代表人 刘xx (四)公司简介 通过持续快速发展,公司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不断增长,企业贡献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本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面对科技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本公司不断创新,勇于开拓,以优质的产品、广泛的营销网络、优良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市场。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用户的一致好评。 公司坚持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不断推动转型升级,使产品在全球市场拥有一流的竞争力。 产品的研发效率和质量是产品创新的保障,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基础建设。通过研发平台的建设,使产品研发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信息化;通过产品监测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产品标准,提高专业检测能力,提升产品可靠性。 上一年度,xxx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万元,同比增长%(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铜矿采选生产及销售收入为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万元,增长率%;实现净利润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万元,增长率%。 (五)项目选址 xxx经济技术开发区 (六)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平方米(折合约亩)。 (七)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建筑容积率,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万元/亩。 项目净用地面积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平方米。 (八)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37台(套),设备购置费万元。 (九)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千瓦时,折合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立方米,折合吨标准煤。 3、“铜矿采选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千瓦时,年总用水量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十)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流动资金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万元,总成本费用万元,税金及附加万元,利润总额万元,利税总额万元,税后净利润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投资回报率%,全部投资回收期年,提供就业职位379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十三)项目评价 1、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全部投资回报率%,全部投资回收期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2017年5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商务部等部门代拟的《关于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的若干意见》,指出要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围绕体制机制建设,突出问题导向,落实企业责任,严格依法执纪,补足制度短板,加强企业海外经营行为合规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权责明确、放管结合、规范有序、风险控

普朗铜矿一期采选工程工艺设备研究

普朗铜矿一期采选工程工艺设备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煤矿开采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采矿工作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结合项目建设整体要求和具体情况,从设计、方案编制、工艺流程、设备选择和使用等方面都要加强管理和监督,才能全 面提升采矿质量,实现采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对普朗铜矿一期采选工程工 艺设备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论述,以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和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普朗铜矿;采选工程;工艺设备;分析研究 1项目建设概况 普朗铜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北东部,矿山距香格里拉市城区72km,该矿山共探获铜资源量430.6811万t,平均品位0.34%,一期 项目总投资647163万元,设计生产能力采选规模1250万t/年,铜精矿含铜4.77 万t/年,伴生金420kg/年,伴生银4199kg/年,钼精矿含钼522t/年。服务年限22年。 2项目采选工艺流程 采矿工艺方面,根据普朗铜矿矿岩性质和岩石力学研究结论,设计采用了自然崩落采矿法;选矿工艺方面,根据对常规碎磨流程与半自磨流程进行了技术经济 比较,选用了流程定员少,基建投资成本较低,占地少,粉尘少,对环境影响小 的SABC碎磨流程;选别流程为粗磨后粗扫选丢尾、粗精矿再磨、浮选柱精选产 出铜钼混合精矿、铜钼混合精矿脱药后再磨、铜钼分选产出铜精矿和钼精矿;脱 水流程为铜精矿采用浓缩+过滤两段脱水、钼精矿采用浓缩+过滤+干燥三段脱水。 3项目工艺设备简介 3.1采矿工艺设备 普朗铜矿一期采选工程基建期井巷工程及拉底水平切割中,平硐的掘进、支护、出碴过程均采用了机械化程度高的无轨采矿设备,这其中主要包括了中深孔台车、锚杆台车、锚索台车、喷浆台车及大型柴油铲运机等;出矿选用LH514E型 14t电动铲运机;中段矿石运输设计采用无人驾驶运输系统、实现自动装矿、自动卸矿,主要设备包括了65t矿用电机车、20m3底卸式矿车、FZC4.5/1.4x4四台板重型扇 形电液闸门振动放矿机等;卸载站矿石粗碎设计采用PXF6089旋回破碎机破碎后 经胶带机运至选矿厂粗矿堆。 3.2选矿工艺设备 普朗铜矿一期采选工程选矿工艺设备上,主要工艺设备包括了Φ9.75×4.72m 半自磨机、Φ6.71×11.73m球磨机、HP300圆锥破碎机、CSM850立磨机、330m3 浮选机、10-Ф710水力旋流器、Ф53m浓缩机、550NU-NZJA-MR渣浆泵等各式 选矿设备。 4、项目工艺设备研究 4.1 大型化 普朗铜矿一期采选工程工艺设备的设计选型中,许多工艺设备的选用是国内所有矿山中所没有使用的,采矿工艺设备中,CJY65-1435/750GP矿用电机车、20m3底卸式矿车、FZC4.5/1.4x4四台板重型扇形电液闸门振动放矿机在国内矿山中都 是最大,该电机车粘重65t,在5%的坡道条件下,具有牵引600t重载列车的能力;20m3底卸式矿车,配备重型轮轴总成,其载重能力达每轴30吨;四台板重 型扇形电液闸门振动放矿机台面长度4.5m,宽度达5.6m,为四台板设计,可单 独工作或4台板同时工作,其技术生产率可达3000t/h;选矿工艺设备中,330m3

世界铜矿分布区域

世界铜矿分布区域 世界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拉丁美洲和中非三地,目前全世界已探明的储量共3.5亿万吨,其中智利占24%,美国占16.9%,独联体占10.15%,扎伊尔占7.39%,赞比亚占4.55%,秘鲁占3.41%,美洲占了世界储量的60%。 98年全世界年产铜约1360万吨,各主要生产国的产量分别为:美国245万吨,智利233万吨,日本128万吨,中97年的消费量,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美国111万吨,德国69.5万吨,俄罗斯64万吨,加拿大56万吨。世界铜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发达工业国,根据一年消费277万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5,其次是日本144万吨,德国105万吨,韩国62万吨,法国58万吨,意大利53万吨,英国41万吨。我国是铜的第四大消费国,97年消费102万吨。 我国铜生产地集中在华东地区,该地区铜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84%,其中安徽、江西两省产量约占

30%。铜的主要消费地则在华东和华南地区,二者消费量约占全国消费总量70%。 中国国内铜矿分布以及储备 一、资源与储量构成 中国1952年仅有铜储量36.1万吨(未包括台湾省)。至1999年底已探明铜矿产地939处(21处储量已耗竭),累计探明铜储量7493.79万吨,47年来增加了207.5倍,年均增长率为12.3%。改革开放19年来探明铜矿储量增加了1766.7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6%,历年来累计探明铜矿储量见图1。 图1 中国累计探明铜储量

建国以来先后探明了一大批储量达百万吨级以上的大型铜矿产地,如:山西垣曲铜矿峪,内蒙古新巴乐虎乌奴格吐山,黑龙江嫩江多宝山,甘肃白银厂和金川白家嘴子;江西德兴铜厂、富家坞、瑞昌武山和永平天排山,福建上杭紫金山,云南新平大红山和东川汤丹,西藏江达玉龙和察雅马拉松多,新疆哈巴河阿舍勒。其中江西铜厂和西藏江达玉龙为探明储量达5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矿产地。 “九五”期间,在“三江”地区已查明矿产地及远景区有云南羊拉铜矿(规模超过50万吨,矿石品位>1%),区带内鲁春和红坡牛场等矿区显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白秧坪铜银铅锌矿区已达大型规模(矿石品位>1%),并与金顶铅锌矿区连接成片;今年在“三江”中、南段结合部位新发现有铜钴矿床,已控制6个前景较好的矿体,单矿体最长达1600米。四川攀西

世界铜矿类型

世界铜矿的种类及分布 文章导读:铜矿:可以利用的含铜的自然矿物集合体的总称。 铜矿:可以利用的含铜的自然矿物集合体的总称。铜矿石一般是铜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与其他矿物组成的集合体,与硫酸反应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铜。铜的工业矿物有:自然铜﹑黄铜矿﹑辉铜矿﹑黝铜矿﹑蓝铜矿﹑孔雀石等。已发现的含铜矿物有280多种,主要的只有16种。中国开采的主要是黄铜矿(铜与硫、铁的化合物),其次是辉铜矿和斑铜矿。 铜矿 世界铜矿种类多样,按其地质---工业类型可分为: (1)斑岩型,(2)砂页岩型,(3)铜镍硫化物型,(4)黄铁矿型,(5)铜-铀-金型,(6)自然铜型,(7)脉型(8)碳酸岩型,(9)矽卡岩型 世界铜矿的种类及分布如下表

全球性和区域性的一些铜成矿区带 (1)环太平洋中新生代铜金带,尤其是东太平洋智利----秘鲁安第斯山,美国西南部,加拿大西南部斑岩铜矿集中区以及西南太平洋地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斑岩铜金矿集中区; (2)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中生代斑岩铜矿带,包括前南斯拉夫,伊朗,巴基斯坦和我国西藏等巨大的斑岩铜矿集中区; (3)中亚----蒙古带的古生代斑岩铜矿带,包括乌兹别克,哈萨克斯坦,蒙古和我国华北,东北等巨大铜矿集中区; (4)中非赞比亚,扎伊尔砂页岩型铜矿带; (5)美国----加拿大五湖地区; (6)加拿大黄铁矿型铜矿集中区; (7)中欧波兰----德国页岩铜矿区; (8)西班牙---葡萄牙黄铁矿型铜矿带; (9)俄罗斯西伯利亚铜镍硫化物矿区; (10)俄罗斯西伯利亚乌多坎砂页岩铜矿区; (11)俄罗斯乌拉尔和哈萨克斯坦阿尔泰黄铁矿铜多金属矿带; (12)印度马兰杰坎德铜矿区; (13)阿富汗艾纳克砂页岩型铜矿区; (14)南澳奥林区克坝铜--铀--金矿区 (15)巴西卡腊贾斯萨洛博砂页岩型铜矿区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