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在艺体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的研究

小学生在艺体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的研究

小学生在艺体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的研究
小学生在艺体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的研究

小学生在艺体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的研究

(实施方案)

常州市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

一、研究背景

1、“中小学生体育与艺术素质多元化主体发展的策略与评价研究”是常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负责开展的部级“十五”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其研究的教育学背景主要是主体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多元智能理论,其中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艺术和体育教育教学包括艺体课程在内的许多方面具有重要启迪——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重视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帮助学生将优势智力领域迁移到其他智力领域,展示学生多方面智能领域等。

2、我校是一所具有浓厚艺术和体育教育底蕴的江苏省实验小学,学校社区环境较好,地方上艺术、体育和文化气氛较浓。现有一支素质较好、专任教师基本齐备的艺体教师队伍,在省级课题也是我校教育科研的主课题《构建美的教育,实施以美育人》深入研究下,以艺体教育为特色,抓住艺术和体育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阵地,积极进行了艺体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学生在艺体课程中发掘身心潜能,基本上人人培养了一项艺体特长,学校艺术教育成果丰硕,一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开展的红红火火,这些都为我校艺体教育的深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我校多年来的艺体教育实践研究中,由于坚持以活动为突破口,注重艺术体育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中教育手段的多样化,注重在形成开放式艺体活动教育体系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在美的情感体验和领悟中发挥主体参与性,对艺体学习保持了强烈学习兴趣和稳定的学习态度,多元化智能领域得到充分展示。在申报参与常州市这一部级课题的研究中,我校根据已具有备的良好实践经验和理论积累的基础,确立了“小学生在艺体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的研究”这一子课题,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理论思考

(一)、理论依据

1、人类进入21世纪,作为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艺术和体育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日渐呈现出学习领域的拓展、与其它学科的综合、学习方式的转变等趋势,其核心便是着眼于多样的活动形式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多元化的活动体系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为学校艺体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从过去的单元化向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体现的同时,也应是学生人文精神的充分体现:学生在多元化主体参与式的艺体学习活动中,发挥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判断等自主性,调动成就意识、竞争意识、社会适应等主动性,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优势智力领域迁移到其他

智力领域,展示多方面智能领域。

(二)、概念界定:

1、“人文素养”——具有人文精神,泛指人文性的学习中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的素养,主要包括人的情感、理想、信念、人格、道德、生存状态、自由等。

3、“小学生在艺体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小学生艺术与体育学习活动中改变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不以单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标,而是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与体育学习活动中,轻松、快乐地学习艺术与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艺术与体育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与体育的经验和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三、研究目标

1、工作目标:争取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总结一套切实可行“小学生在艺体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的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具体系统可操作的做法:建立科学的课内外艺体活动组织管理模式,改变学生的艺休学习方式和拓展艺体活动的手段,营造一个开放的艺体活动空间,建立合理的学校艺体教育评价体系,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

2、发展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在小学课堂艺术体育教学活动和课外艺术体育活动中,学生改变学习中的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不以单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标,围绕人文主题多元化主动参与到艺术与体育学习活动中,轻松、快乐地学习艺术与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艺术与体育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与体育的经验和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将优势智力领域迁移到其他智力领域,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2)教师发展目标: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使艺体教师加强学习,彻底摆脱陈旧的教育观念和做法,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业务素质和高雅的艺术修养,在教育教学中勇于改革传统教育模式,以先进的教育手段、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和现代教育观来对待艺体教育工作,提高艺体教育教学能力。

四、研究的内容:

进行“小学生在艺体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和研究过程涉及到学生观、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等因素,对于我师生尤其是艺体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一是进行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的内涵研究(艺体与生活的内涵,艺体与情感的内涵,艺体与文化的内涵,艺体与科学的内涵);二是进行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的策略

研究(重构课内外艺体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大艺体活动途径的拓展和资源的开发,注重艺体活动中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艺体活动评价的改革)

(一)、“小学生在艺体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的研究内涵

1、挖掘艺体与生活的内涵

在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观察中,认识艺术和体育的要素和组织原理;在艺术和体育活动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拓展生活经验,学会体验生活的乐趣,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在生活经验和艺体经验的相互作用与转换中,获得用艺术表现和美化生活的能力,利用体育的方式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2、挖掘艺体与情感的内涵

学习运用基本的艺术和体育技能,创造性地表达、交流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感受和理解不同艺术作品、体育运动和艺术、体育表现蕴涵的情感和思想,获得对人类情感的体验;体验、了解和反思人类情感如何丰富了艺术和体育的创造与表现,提高审美情趣,达到身心的和谐与愉悦。

3、挖掘艺体与文化的内涵

探讨、比较我国民族艺术和体育的风格特征和文化历史背景,学习它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学会珍视各民族艺术和体育的价值;认识世界不同地区的艺术和体育,了解其风格特征及文化历史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学会识别并领会不同地区与时代艺体符号的文化含义。

4、挖掘艺体与科学的内涵

了解科学发现、科技进步对艺术和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了解艺术和体育想像、审美要求对科学技术发展和产品设计的影响;尝试艺术和体育手段与科技手段的结合,对自然、环境、生命科学等内容进行艺术和体育创造和表现,促进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体育意识的连接与互动。

(二)、“小学生在艺体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的研究策略

1、重构课内外艺体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

打破原有的组织模式,整合原有的“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兴趣小组领导小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等,形成合力,让学生成为课内外活动管理的主人,自我监控、自觉自理,形成目标多元、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组织体系。

2、加大艺体活动途径的拓展和资源的开发

小学艺术与体育活动从场所来说,可以分为三大类:学校艺体活动、社会艺体活动与家庭艺体活动,总的来说可分为课堂艺体活动和课外艺体活动。以往的艺体教育中,过分注重了课堂教学,课外艺体活动也只是少数学生的专利。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适应时代的发展,

就要进一步拓展艺体活动的途径、开发艺体活动的资源,实现“开放”的艺体活动,寻找艺体活动的各领域、艺体课程之间、艺体与其他学科、艺体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艺体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艺体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如艺体综合教学中的"一科切入,兼及数科"和"多科综合"等方法),为“多元化主体参与式小学生艺体活动”提供不竭的源泉:

(1)、要倍加重视学校艺体活动,加大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要继续深化艺体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其“课外艺体活动策划中心”作用。同时探索符合时代教育发展需要的学校课外艺体活动模式,重视学生欣赏、创造、表现、反思、评价、交流等方面的艺体术能力的培养和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人文素养的提高。除了在“点”上要继续开展好我校传统的“红黄蓝现代儿童美术实验活动”、“七色光艺术团”、篮球队、艺术体操队等特色活动;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在“面”上开展普及性的、人人都有参与权利的、旨在培养学生终身艺体素养的艺体活动——活动采用大课、中课、小课结合,一是实施“名曲工程”、“名画工程”,二是选择锡剧等具有家乡地方特色和京剧、围棋、书法、陶艺等民族特色的内容,以及学生感兴趣的健美操、计算机美术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根据小学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开展有层次的丰富多彩的艺术体育和文学的学习活动,让全体小学生在学校段接受良好的艺体素养的熏陶。

在学校课程资源上,●一是“物的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及图书馆、文体活动场馆、校园环境等资源,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不断积累综合艺体教育的资料,为教学提供多样选择。● 二是“人的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调动现有艺体教师的潜能,充分挖掘校内具有一定才艺的教师,充实艺体教育的师资队伍(如一些爱好剪纸、舞蹈的老师);充分调动具备一定艺体特长的学生的积极性,开展互帮互学的艺体活动;充分利用师生在生活中积累的艺体经验,使之与艺体教育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学生所具有的艺体表现欲望,使之具有持久的艺体学习动力和热情。

(2)、要不断开拓社会艺体活动途径,进行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随着艺术和体育与人的日常生活日趋贴近,作为城乡结合地区的我校,要充分发掘和我们邹区镇的“灯具城文化”社区特色资源,并将艺体活动的阵地拓展延伸到城镇、农村、居住小区的每一个角落。要很好地开发并好利用好社区课程资源:与社区内艺体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离退休的艺体教师等),采用讲座、开课、展演、座谈、组织活动等多种方式,使之参与学校的艺体教育;学校要与社区的艺体组织、机构相互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艺体活动;经常参观灯具城和社区的艺术展览,参与社区的艺体活动(邹区篮球队和邹区民乐队;

邹区农民文化艺术节、书画节、歌咏比赛等),使课内外的艺体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社区的雕塑、建筑、绿化等资源(如我镇的农民公园“清风园”和即将建设的健身休闲广场等),丰富艺体教学的内容,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服务社会系列活动。

(3)要充分利用家庭艺体活动途径,进行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最初是从家庭开始的,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更是与家庭教育紧密相联的,为了把“多元化主体参与式艺体活动”渗透到家庭教育中去,我们要开发并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进行家校联系:与有一定艺术、体育特长的家长和亲友建立联系,使之积极配合学校进行艺体教育;让学生参与家居环境的布置(如为装潢设计提建议、动手布置等),参与家庭健身行动,提高其艺体实践能力;鼓励家长多购置孩子喜爱的艺术文体书籍、杂志、音像资料等,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鼓励孩子充分利用家庭现有材料,开展艺体活动(如举行小型的家庭演唱会、舞会、体育比赛等)有条件的家庭可添置孩子喜爱的艺体器材。

3、注重学生在艺体活动中学习方式的转变

多元化主体参与式艺体活动,核心便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加强艺体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主体参与艺体活动并得到多元化发展。

(1).要在艺体教学体现鲜明的人文特色,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艺体文化学习的层面。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艺体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体育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2)、要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要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社会交往能力;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把学生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师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3)、要创设学习形式的多样化,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艺术形象、体育形式的感受体验,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艺体学习

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艺体语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要发挥我校信息技术的优势,指导学生收集和综合信息,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艺体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艺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艺体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和体育活动,进行交流。

4、注重艺体活动评价的改革

评价是整个研究过程的重要环节——艺体活动的评价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构建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学生在艺体活动中展示人文素养的平台。

(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质性评价

在教师与他人对学生艺体活动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采用建立学生艺体成长记录夹(学习档案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集艺体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艺术作业和体育训练、相关艺体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学生通过主动性的评价,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质量;教师通过学生的艺体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艺体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人文素养培养情况,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注重差异性原则下对学生艺体活动表现的评价

艺体活动的评价注重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尊重学生富有个性或独特的表达方式,注意学生在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经济状况、语言、性别、身体素质告示方面的差异,给予公平对待;在知识技能的评价上,不强求一律,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和肯定;艺体教学评价既要评价学生艺体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学习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艺体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建立促进艺体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针对教师的事业心、对学生的爱心、教学态度和教学创意等进行评价。强调艺体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艺体教师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后,要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建立以艺体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艺体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五、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总结“小学生在艺体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的研究”理论研究成果和教育革新过程中的成果,写出研究报告。

2、在研究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撰写出较高质量的相关教育教学论文或论著;进行学生艺体活动活动成果现场展示;编印学生美术作品系列;形成科学可行的艺体校本课程。

3、探索总结出在“小学生在艺体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的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具体系统的可操作的做法,建立新的艺体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外艺体活动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艺体教育评价体系和组织管理模式。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辅以文献研究法、观察调查法和个案分析法等基本研究方法。实施过程中,注意纵横比较,综合分析,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改革,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1、行动研究法:课题组老师在课堂艺体教学和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课外艺体教育中进行行动研究,要注意纵向跟踪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个案分析研究相结合。艺术素养的培养要成为行动研究核心,在全校上下广泛开展。

2、观察调查法:全面深入地观察和调查在学校艺体教育教学情况和在各个领域中的渗透,从而了解实践中如何制定目标体系、操作体系和评价体系等。观察调查法不仅是在开头,而要贯穿在整个实践研究中进行追踪调查。

3、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老师系统学习美学及当代先进教育理论等有关书籍,将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七、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和制订实施方案阶段(02年9月——2003年1月)

结合我校美的教育办学思想和基本理念,确定好艺体教育总体目标。成立课题组,在认真学习、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写好课题研究方案。然后进行分工,明确职责,写好各子课题研究计划;领会新课程改革精神,系统学习新课程标准等相关材料;对学校艺体教育教学进行前测;丰富所需的各类软件;课题组成员过好网上信息处理关、多媒体课件制作基本技能关、艺体素养基本能力考核关、文化业务进修关,提供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03年2月——05年1月)

将课题研究方案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对实研究活动进行跟踪听课和实验调查,定期组织成员总结交流,记好《课题研究手册》。经常召开学生家长会、学生座谈会,从而获取反馈信息。

第三阶段:(05年2——6月)结题阶段

写好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形成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材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等),并请有关专家现场鉴定,在取得认可的基础上逐步在面上推广。

八、本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一)、组长:朱小砂

负责组织制订好课题方案和计划;定期召集课题组成员研究交流本课题开展情况;加强学习,带头写好课题研究论文和总结,最终组织成员认真写好结题报告。

(二)、副组长:芮新丰、周立刚、顾建强

分别负责美术、音乐、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定期组织各分课题组老师交流探讨研究,每学期组织好老师确立好阶段性计划,期末组织各分课题成员认真总结并好论文和阶段报告。(三)、课题组其他成员

周丽媛、周素霞、施小飞、邵建波、白黎静、周红伟、吴莲、张元兴、杨建学、顾文武、陆小丹、杨震宇。

负责开展好具体实验研究,写好论文、案例、计划和总结。

2002年11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