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创新案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9.95 KB
- 文档页数:6
学校管理创新案例分析
灵璧县朱集中心学校
学校管理创新案例分析灵璧县朱集中心学校教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有各种需要,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些正是作为生命体的人的主要特
性。学校管理中以教师为本,就是要全心全意地把教师当作学校生存和发
展最基本、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通过管理的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优化学校管理,从而促进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和学校的发展。
一、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 教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能否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否真正被调动起来,关键取决于教师能否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真正参与到学校事务中。在学校管理中,要让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校长必须做到:
1.民主管理。校长要创造机会让全体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真正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增强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凡是有关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必须让每个教师知晓其内容,还要尽量多地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凡是牵涉到每个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必须让教师民主参与决策,学校的各项工作自觉接受教师的监督,把教师定期向学校提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作为一项专门制度长期固定下来。让广大教师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决策、管理、监督中,增强他们的信任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的主动精神和
主体意识。
2.确立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现代管理思想认为,对于被管理者来讲,一个明确、具体、切实可行而合乎各自需要的目标,可以起到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作用,使各成员意识到自己与实现目标的密切联系,明确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集体意识,团结和带领大家共同制定学校近期、远期发展目标。让每一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让他们都认识到自己是“这一目标” 实现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从而自觉地成为学校的“主人”。
二、尽量满足教师的需要
激励机制的核心在于满足人的需要。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需要着重体现为:精神的需要,物质的需要,成长、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要尽可能地满足教师的基本需要。
1.尽可能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首先是被尊重的需要。充分尊重教职工的人格,是激发教师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教师不仅希望得到学生的尊重,更希望得到领导的尊重,他们往往把领导的尊重看成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是领导对自己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这是他们愿意干好工作和能够干好工作的原动力。“士为知己者死”充分说明了尊重与信任有着巨大的力量。其次,获得公平对待的需要。校长平等待人,给教师一种心理公平感,他们才能发自内心的接受管理者的意志,无怨无悔地潜心工作。校长在处理事务时必须公正公平,坚持原则,特别是不分亲疏远近,一视同仁。评价人时,切忌极端的逻辑语言,更不能牺牲一部分人的“积极性”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在管理过程中,既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要对实施教育的全过程即计划、实施、检查、总结中的每一环节都设立质量标准,及时客观公正地肯定教师工作过程中的点滴成绩,使校长的激励行为及时得到强化,以满足教师心理的高级需要。再次,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特长方面得到发挥,干出成绩,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因而他们需要有适合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校长在用人上要力求“人尽其才,才尽其
用” ,要实现“让每个岗位都有最适合它的人,让每个人都在他最适合的岗位上” 。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各司其位,各安其才。学校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来,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工作局面。
2.尽可能满足教师的物质需要。物质需要作为生存的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校长要充分考虑物质需要对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重要作用,要积极为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想办法,为教师创建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尽可能满足教职工的基本物质需要。
3.努力满足教师成长、发展的需要。满足人的成长、发展需要是以人为本最根本的体现。教师从参加工作到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中间都要经历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学校管理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名师工程” ,“青年教师工程”,“特长教师工程”,既是教师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人本管理的需要。
三、坚持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既要反对“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更要避免“不把人当人看”的做法,需要在加强对人的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约束与调动、服从与协调、使用与培养、求同与求异等“方”与“圆” (前者为方,眉者为圆)的关系。
1.约束与调动——应是“从圆到方” 。怎样“从圆到方”辩证地处理约束与调动的关系?关键在于“从圆”两个字。“从圆”就是强调“调动” ,凡事从调动着手。争取人心,力求把有形约束化为无形约束,寓约束于调动中。校长要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着手,采取多种激励手段,如目标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情感激励等。多为教师提供实现志向和发挥才能的机会,多给教师一些“感情投资” 。调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校领导的以身作则,在教师中起表率作用。要健全对学校领导的监督、约束机制。要完善规章制度,既要有约束性的,也要有调动性的。约束性的如:“教师教学常规要求” 、“学校各类人员岗位规范”等;调动性的如“学校评选优秀青年教师制度” 、“教学质量奖励条
例” 、“先进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评比制度”等。校长要特别注意建立健全调动性的规章制度,使之与约束制度相互配套。调动的另一层意思是要注意及时排除离心力。要设法变约束来抵制为调动竞争,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
2.服从与协调——应是“以圆促方”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往往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一味要求下级服从,强调教师听话;另一种是讲究民主,注意协调,以协调促服从。后一种才是正确的态度和理想的境界,这就是“以圆促方”。“以圆促方”处理好人际关系,应努力建造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树立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共同基础。要真正做到爱护教师,进行心理互换,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考虑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的问题,随时注意调节各方面的关系,以取得协调配合。要注意不拉帮结派,搞“小山头” ;也不耍手段,搞权术,作表面文章。
3.使用与培养——应是“圆中求方” 。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办好学校、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要用人必立足于育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立足培养,在培养中求使用,即“圆中求方” 。要树立学校职能新观念,把培养教师作为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改革现行学校只培养学生的单一职能的管理体制。校长必须确立“素质教育首先是对教师素质的教育” 的观念,把培养教师列入工作计划,同时要有一位副校长专门负责,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培养、培训措施,特别要注意把培养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作为重点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