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

  • 格式:pdf
  • 大小:988.88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概括、比较、抽象、综合、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职业个体是通过一次次的跨越职业边界、寻求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自我需求的满足,如果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无法在新的职业工作中解决工作问题,很难在新的职业工作中取得成功。

3、行为能力

(1)人际交往能力:包括人际感受能力、人事记忆力、人际理解力、人际想象力、风度和表达力、合作能力与协调能力等方面。人际交往能力是无边界职业生涯成功的润滑剂,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组织的更换、角色的变更、人际关系网络的重建都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作为支撑。

(2)学习能力:职业个体在职业环境中,完成知识学习、经验积累、工作任务、职业发展的能力。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职业个体的每一次职业变换,都需要进行重新的学习和积累,通过与新环境中其他职业个体以及职业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在职业工作过程中完成知识技术的学习和职业经验的积累,为下一阶段职业工作的转换做好准备;

(3)组织管理能力:就是为实现工作目标,有效运用各种方法,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各种力量的能力。在无边界职业

生涯模式下,组织管理能力在“进入—尝试—发展—退出”的职业环节中影响着职业个体职业角色的垂直发展轨迹和速度。

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基于职业边界的打破、组织的变更、雇佣关系的改变、角色的变更、人际关系网络的扩大等特点,职业个体需要更强的职业能力,尤其是职业适应能力。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在心理能力、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三个方面都对职业个体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认识到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并不断有意识地提高职业适应能力,才能保障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成功。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婷,杨付.无边界职业生涯下职业成功的诱因与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8.26(8).

[2]刘晋,黄波,盛小丰,王颖,于晓彤.跨越职业边界的新途径:员工的主动职业行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35(2).[3]王忠军,黄蜜,王仁华.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不同代际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5).

[4]易婷婷.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及其表现形式[J].中国商界,201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关于创新创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有阐述。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高校作为培养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其创业创新教育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决定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落实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要的群体,开

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

□文/王娜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

[提要]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提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关键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

基金项目: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6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16XJJGYB04)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2月21日

劳动/就业《合作经济与科技》No.5s2019 62--

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工作是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

建设与完善,通过课程教学,学生们完成创新知识的

学习、创新意识的培养、创业精神的塑造和创新创业

能力的锻炼。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

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健全创

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作为九个任务中的第三个被正

式提了出来。2015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强调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

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

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以来,

全国已有82%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的必修课或选

修课,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门数比上年增加了14%。

本文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提出了国际经济

与贸易专业(本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

二、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

创业开展情况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始终

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载体。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

合,充分发挥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把创新

创业教育写进人才培养方案,将创业教育融入课程,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

的创业热情。同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

化、规范化建设,加强了“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以及

“企业导师”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校级标志性学科

竞赛,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大赛之中,切实提高自

身的能力与水平。以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为平台,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学生的创新能力稳步

提升,产生了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013年以来,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共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

类竞赛奖励30项,获批校级以上大创项目172项,其

中国家级大创项目5项、省级大创项目17项、校级大

创项目150项。

三、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原则

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来说,构建有效

的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科学

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第一,通识类课程。课程开设目的在于使学生掌

握关于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对创新创业产生总体的认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

第二,专业类课程。课程开设目的在于重点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生,使他们在拓宽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技能和技巧。

第三,实践类课程。课程开设目的在于结合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际操作能力,以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比赛、活动为抓手,教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过程进行指导,加强过程管理,锻炼学生在创业流程、成本意识、风险评估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始终不断推进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思路为:

“四减、三增、两加强、一贯穿”,即“减少课内学时、减少必修学时、减少理论学时、减少整体学时”,“增加实践学时、增加选修学时、增加校外学时”,“加强外语和计算机”,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按照这一改革思路,结合科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包括的三部分内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验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启蒙类、专业结合类、实践类课程,并提出了拓展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科学构建了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表1)

五、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保障措施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需要在很多方面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

(一)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质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实施者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应该作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保障工作来抓。

1、培养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意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在课程体系的实施中,教师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必须要转变才有可能去影响学生,与学生产生理念、认知上的共鸣。所以,通过各种渠道培养教师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尤为重要。除了加大宣传外,可以在各类师资培训(如岗前培训、骨干研修、课程轮训)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并将这种做法常态

类别

启蒙类双创课程

专业结合类双创课程实践类双创课程

拓展类双创课程课程设置

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创新创业思维、公选模块创新创业课

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单证、国际贸易实务等

POCIB综合实践、跨境电商综合实践、创新创业实践

企业家讲坛、创业空间、

“互联网+外贸技能”大赛、跨境电子商务实战

教学形式

课堂

课堂+讲座

课堂+实验+实训

讲座+竞赛+创业孵化表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创教育课程体系一览表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