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家 思考题参考答案(编辑定稿)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国家

思考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国家?如何理解国家的职能?

在两千多年的政治学发展历史上,起码有一百多种关于国家的定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类:第一,社会共同体说。把国家解释为社会共同体。第二,法律联合体说。把国家解释为依照法律组织起来的联合体。第三,政治共同体说。把国家解释为划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政治共同体。第四,暴力垄断权说。把国家解释为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垄断权的组织。第五,国家要素说。把国家解释成为是由领土、人口、主权所构成的社会共同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国家就是拥有一定领土、居民和主权的社会公共权力形式,其实质就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职能,就是国家对社会发展所承担的职责和所起的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国家的本质职能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此外,国家又是公共权力机构,具有公共性,必须行使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

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社会管理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的基础。另一方面,政治统治职能又是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的前提,国家自从产生时起就同时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国家的职能会有不同的特点。

更加具体地说,国家的职能就是国家对社会公共生活的管理,可进一步分为四个方面: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文化管理。

2.什么是国家利益?如何理解国家利益的阶级性和公共性?

国家利益是国家作为社会共同体的整体利益。国家利益的主体是国家,它作为普遍性利益,与个体或其他团体的特殊性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国家利益作为普遍性的利益包含着个体和其他团体的利益,另一方面个体利益和其他团体利益因其特殊性会与普遍性的国家利益相矛盾。由于存在着超越个人、集团、阶级、党派之上的国家利益,这使得国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根据利益的重要性程度,国家利益可以区分为核心利益、根本利益和一般利益。根据国家利益的时效性,可以划分为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而根据利益的内容又可以划分为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等。

国家利益具有两重性,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公共性。阶级性指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利用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执政权力,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公共性是国家中的公共利

益,是体现了国家中的所有居民的共同利益,不仅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也反映了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国家是阶级性和公共性的矛盾统一体,虽然国家具有阶级统治的本质,但是国家又是以社会共同体的正式代表身份出现的,国家在身份上是代表整个社会所有居民的公共利益的。

国家利益的阶级性与公共性存在某种统一性和一致性。比如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就是属于全体居民的共同利益,抵抗外国的侵略、保障国家的安全是一个国家的全体居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统治阶级维护公共利益有助于获得民众的认同,有助于保障其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在这个意义上,维护国家的公共利益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也具有一致性。

国家利益的阶级性与公共性,既存在一定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也存在着矛盾性和对立性。统治阶级会利用其掌握的国家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排斥被统治阶级的利益、排斥公共利益。当统治阶级的利益与国家的公共利益相矛盾、冲突时,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就会损害、甚至牺牲社会共同体的公共利益。

3.如何理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在古希腊,城邦与社会是重合的,是一种国家与社会重合的一元结构。在基督教占主导地位的中世纪,既没有出现成熟的国家形态,也没有形成独立的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还是混沌的、模糊的。近代资本主义时期,市民社会与国家逐步分离,现代意义的市民社会建立,形成了国家与社会的二元结构。一方面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另一方面是市民社会的独立,国家是政治活动的公共领域,市民社会是经济活动的私人领域,市民社会体现的是国家权力之外的市场的经济活动,国家作为守夜人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安全而不直接干预社会的经济活动。这一时期产生了以洛克、黑格尔为代表的市民社会理论,形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论。现代国家中又出现了国家与社会的新的重合。这主要表现为现代国家对社会的干预呈现了日益强化的趋势,现代国家已不是社会的守夜人,而是社会的管家婆。哈贝马斯批判性地分析了现代国家的国家与社会的重合的趋势,提出了公共领域的概念,揭示了现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三元结构(国家—市场—公共领域)及其矛盾和危机。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式:无政府主义的反国家模式,认为国家是社会祸害,是人类社会中的统治压迫、专制和战争等各种罪恶的根源,因此主张立即废除国家,建立起没有国家的、个人绝对自由的自治社会。国家主义的全能国家模式,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上则走向另一极端,认为国家是神圣的、万能的,国家有能力治理并解决社会中的一切问题,主张国家对社会实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甚至完全以国家来取代社会。自由主义的“最小国家”模式认为国家是社会的守夜人,起到维护社会安全的作用,但是国家只

是必要的恶,必须把国家权力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不应对社会有太多的干预,更不能完全取代社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决定国家的模式,认为国家产生于社会,并受制于社会,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把黑格尔对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的颠倒重新颠倒过来,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认为市民社会是国家的真正基础。社会是第一性的,国家是第二性的,是社会决定国家,而不是国家决定社会。

4.国家的要素有哪些?

所谓国家的要素,就是组成国家的基本要件,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构成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件。人口、领土、主权一般被看作是国家的要素,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项要素,都无法构成完整的国家。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国家,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共同体,就在于只有国家才完全具备这三种要素。

国家必定由一定的人口所组成,人口是国家的基本要素,没有人口这个基本要素就没有国家。

国家总有一定的领土,没有一定的领土就不能成为正常的国家。国家是在相对固定的领土区域内的社会共同体,领土是国家的基本要素。

主权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是国家所固有的具有最高权威的权力。一定的国家总是有自己的主权,这是构成国家的最重要的要素,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共同体、其他社会管理组织的一个标志性特征。

5.试析国家的起源、历史和类型。

(1)对于国家的起源问题,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a.自然生成论。认为国家的生成来自于人类的自然的天性,由于人类有过共同生活的合群的天性,自然趋向于城邦(国家)生活。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布丹等。

b.君权神授论。认为国家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统治者的权威是神授予的。君主是依靠神的意志来行使权力,治理国家的。代表人物:阿奎那等。

c.社会契约论。认为人们通过相互订立契约,让渡自己的部分自然权利,由此产生了政府的权力,组成了国家。代表人物:霍布斯、洛克、卢梭等。

d.暴力征服论。认为国家是通过暴力的掠夺和征服而产生的。代表人物:杜林、巩普洛维奇等。

e.社会分工论。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代表人物:柏拉图、帕森斯、卢曼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并非从来就有,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只有社会发展到出现阶级、阶级矛盾时国家才会产生。

(2)国家的历史演进简要概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