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初期支护质量通病及治理

隧道初期支护质量通病及治理

隧道初期支护质量通病及治理
隧道初期支护质量通病及治理

隧道初期支护质量通病及治理

1、超欠挖

(1)原因分析

①测量放样不精确;

②岩石隧道爆破施工未到位或爆破周边眼角度、间距不合适;

③挖掘机开挖时未开挖到设计预留的开挖轮廓边缘;

④地质情况较差、围岩垂直节理发育、稳定性差、局部出现坍塌;

⑤掌子面开挖后架设拱架前不进行初喷,导致部分松散结构体掉落;

(2)防治措施

①测量放样时要精确标出开挖轮廓线,在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断面,做到测量精确;

②岩石隧道爆破开挖时要严格按照爆破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提前准备,精确控制好炮眼间距、角度,并严格按照技术参数装入药量,不能忽多忽少;

③在开挖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留变形量,应将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围岩变化情况(掉块或坍落)进行考虑;

④在施作超前小导管时要控制好外插角,防止因外插角过大造成超挖;

⑤预留开挖轮廓边缘线,在开挖过程中采用人机配合,避免机械开挖造成超、欠挖现象;

⑥地质情况较差、局部出现坍塌时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施作初期支护进行封闭处理;

⑦开挖到设计轮廓线位置后立即进行初喷封闭开挖面,再架设型钢拱架;

2、初期支护采用的分层喷射技术,出现混凝土掉层脱落

(1)原因分析

①第一次喷射层和钢架表面尘土污染清理不彻底,降低了新旧混凝土的黏结力;

②喷射混凝土不密实、空鼓,造成初期支护表面渗漏水,钢架表面锈蚀;

③结合以上两个原因在整个初期支护未稳定前,由收敛和沉降引起,造成钢架外露和混凝土表面掉层;

(2)防治措施

①对钢架和第一层喷射混凝土表面必须进行彻底清理。(针对黄土隧道严禁水洗);

②喷射时喷射手先喷射填塞钢架背后,然后以每层3~5cm厚度分层喷射。对于富水隧道尽量采取引排的措施减少初期支护背后积水对混凝土的长期侵蚀;

③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快成环减少对原有土层的扰动,减少原深埋土层的暴露时间;

3、喷射混凝土不进行养护

(1)原因分析

黄土隧道采用养护液养护,喷射混凝土终凝后,混凝土表面布满灰尘,养护液涂抹存在困难,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材料费和人工费不进行喷射混凝土的养护。

(2)防治措施

喷射混凝土表面的灰尘用高压风清理,再进行养护液涂抹,加强现场监理检查力度。

4、喷射混凝土拱顶部位的空洞

(1)主要成因

①溶洞、超挖或开挖后未及时进行支护导致局部的坍落,而施作喷射混凝土前又未按要求用同级混凝土进行回填密实;

②拱顶喷混凝土由于是垂直作业,在自重作用下喷混凝土混合料易与接触面出现较大空隙,造成空洞;

③架设的钢拱架及钢筋网也阻挡喷射混凝土与围岩大面积接触,在其上形成混凝土壳

体,因而造成空洞;

(2)防治措施

①首先要在开挖前加强超前小导管施工,开挖后尽快封闭掌子面,喷射混凝土前对超挖或坍落部位进行同级混凝土回填,再进行喷混凝土施工;

②喷混凝土作业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施作喷射混凝土;

③对在施工后产生的空洞,应采取打眼压浆处理,用水泥浆进行回填,以填补空洞,保证施工质量;

(完整版)隧道质量通病处理方法(隧道篇)

隧道质量通病处理方法(隧道篇) 一、开挖及初期支护中的质量通病的表现、原因及防治措施 1、超欠挖 1.1原因分析 ①测量放样不精确; ②岩石隧道爆破施工未到位或围岩坍落; ③挖掘机开挖时直接开挖到设计预留的开挖轮廓边缘; ④地质情况较差、土体垂直节理发育、稳定性差、局部出现坍塌; ⑤掌子面开挖后架设拱架前不进行初喷,导致粉质黄土失水松散掉块; 1.2防治措施 ①测量放样时要精确标出开挖轮廓线,在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断面,做到测量精确;②岩石隧道爆破开挖时要严格按照爆破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提前准备,精确控制好炮眼间距,并严格按照技术参数装入药量,不能忽多忽少; ③在开挖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留变形量,应将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围岩变化情况(掉块或坍落)进行考虑; ④在施作超前小导管时要控制好外插角,防止因外插角过大造成超挖;⑤预留开挖轮廓边缘线,在开挖过程中采用人机配合,避免机械开挖造成超、欠挖现象; ⑥地质情况较差、局部出现坍塌时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施作初期支护进行封闭处理;⑦开挖到设计轮廓线位置后立即进行初喷封闭开挖面,再架设型钢拱架;2、黄土隧道开挖后的坍落 2.1原因分析

黄土隧道开挖后裂缝发育较快,若为富水地段,在自重作用下可随时出现坍落。 2.2防治措施 黄土隧道应在开挖后尽快施作临时支护,及时封闭成环,并加快混凝土衬砌施作,以保证施 工安全。 3、富水隧道隧底开挖时拱顶沉降量大 3.1原因分析 ①黄土颗粒间潜水量大,地基承载力降低; ②隧底泥化严重,清理淤泥耗时太长; ③超挖的20cm采用湿喷工艺喷射C25耗时太长,早期强度增长慢,可能会受到踩踏; 3.2防治措施 ①拱脚加大至80cm,增加力的传递面积,减少沉降; ②人工配合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时立即进行隧底清理,然后采用干喷工艺喷射20cm厚混凝土封闭堵水,再架设钢架。(此方法较前者可缩短2~3小时,从而实现早封闭、快成环,从而减少沉降量); 4、初期支护采用的分层喷射技术,出现混凝土掉层脱落 4.1原因分析 ①第一次喷射层和钢架表面尘土污染清理不彻底,降低了新旧混凝土的黏结力;②喷射混凝土不密实、空鼓,造成初期支护表面渗漏水,钢架表面锈蚀;③结合以上两个原因在整个初期支护未稳定前,由收敛和沉降引起,造成钢架外露和混凝土表面掉层;

隧道钢架施工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张艳峰

隧道钢架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 一、钢架安装时拱脚或墙角悬空或置于松软碴体上 开挖过程中拱脚和墙角标高控制不严,造成超挖,钢架安装时,拱脚墙角浮渣不做清理,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隐患:拱部下沉、拱顶开裂、边墙失稳,甚至造成隧道大塌方。 应对措施:在开挖时控制起拱线标高,严禁超挖。当地质较差在接近起拱线时,采用人工开挖,以避免机械开挖造成超挖。当出现超挖时,可采用钢板或木板等平板结构的坚硬实物对标高进行调整,必须确保拱脚和墙角支撑于坚实的基础上。 注意事项:按照规定对所有进场的工程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检查。对钢架的结构尺寸、垂直度、扭曲变形、焊接质量等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保证洞内初期支护的质量 二、忽略下导结构尺寸的安装 误认为有了上导中线和拱顶标高对整个隧道的方向和高程已完全控制,从而忽略下导钢架的安装。当下导钢架安装不规范时,会导致初期支护受力结构差,当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往往导致下导侵入初期支护净空。 应对措施:安装下导钢架时,根据中线和标高严格进行钢架安装并保证钢架的垂直度;做好拱部钢架的连接,当拱部钢架接受板受到损坏时,必须采用钢筋绑焊牢固;当隧底超挖时必须采用坚石、工字钢、槽钢等物垫实。 三、为了节省材料随意改变箍筋、加强筋、连接筋的钢筋型号和间

距 为了节省材料改变箍筋、加强筋、连接筋的钢筋型号和间距,会导致格栅钢架的整体受力薄弱,与喷射混凝土的粘结力不牢固。在后期压力大的地层中,当二次衬砌不能及时跟进,围岩变形较大时,初期支护不能接受围岩变形,会导致收敛净空、初期支护变形开裂等严重的质量事故。 应对措施:按照设计的钢筋型号和间距加工钢架,并且保证钢架的焊接质量,且在软弱围岩地段,当采用格栅钢架时应采取箍筋、加强筋型号适当加大、间距加密等措施。 四、加工时弦长和弧长误差较大 拱部钢架加工时,注意对拱架跨度和矢高进行检查,往往忽略了拱架的弦长和弧长的差值,造成拱架弧度不符合要求。在有超前支护的情况下,钢架安装不到位或钢架安装后,出现超欠挖现象。 应对措施:格栅钢架加工之前,应按设计要求严格制作模型;加工时,严格下料,按照模型进行加工,结构尺寸正确。 注意事项:安装前严格进行试拼检查,尤其是对钢架弦长和弧长进行严格检查 五、安装钢架时不垂直隧道中线 安装钢架时认为中线和标高控制到位,就能保证隧道净空,忽略垂直度方向上的控制,造成隧道净空不够,钢架结构受力变差,影响了初期支护的质量。 应对措施:钢架安装时,必须保证钢架在方向、标高、垂直度方

隧道主洞开挖施工质量通病控制要点

隧道主洞开挖施工质量通病控制要点 (一)洞身开挖 1.质量通病 (1)改变设计开挖方法如双侧壁导坑开挖变成了三台阶七步开挖,或者台阶法变成全断面也有; (2)暗洞开挖超欠挖,导致开挖断面尺寸大小不一,给后序工作带来困难; (3)为了避免局部欠挖补炮,或者放样不精确,甚至不放样,炮眼间距拉大,减少钻孔工作量,药量过大且集中等导致超挖后不按要求回填, 超挖回填片石更有甚者有编织袋装洞碴回填; (4)开挖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的预留沉降量尺寸开挖,到二次衬砌施工时到处是欠挖; (5)加大进尺。可增大一次开挖长度,减小工序交接次数; (6)光爆效果差,超欠挖严重; (7)断层、破碎带开挖局部坍塌。

2.控制要点 (1)测量放样,控制开挖轮廓线,是否考虑到各级围岩的预留沉降量; (2)炮眼布置、间距、孔深、掏槽眼、中空眼检查; (3)加强断面检测,调整钻爆参数; (4)分部开挖方法是否与设计相符; (5)围岩较差地段,控制爆破进尺、及时支护; (6)没有根据围岩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爆破参数; (7)周边眼位置不准确,外差角偏大或不一致; (8)爆破工责任心不强,未按照钻爆设计的装药结构、装药量和导爆管的段数进行装药; (9)技术人员测量开挖轮廓尺寸不够准确; (10)根据不同的围岩制定相应的爆破方案,同时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根据爆破的实际效果及时对爆破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优化,增强光爆效果; (11)测量工作至少要一个有经验有责任心的负责人员,根据测量情况画出开挖轮廓线,同时项目部测量组要经

常对开挖断面进行复测,防止出错; (12)将有经验或施钻控制较好的开挖人员安排到钻周边眼,周边眼影响开挖轮廓线,决定光爆效果; (13)对经常超欠挖部位进行原因分析,及时调整钻眼方向、部位及装药量等措施及时消除。过大的欠挖或未爆掉部分应及时处理,防止影响下一个循环。 (14)塌方一般由围岩情况认识不准确或施工不规范造成,只有加强超前探测和现场管理工作才能有效避免塌方。高风险隧道尤其要做好超前探测,根据探测的结果及时制定相应的加固措施,可有效预防塌方。具体措施如下: ①加强超前探测,充分认识前方围岩岩性及存在的隐患,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特殊地段要采用多种探测相结合的探测方式进行相互验证探测。 ②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组织施工,将施工措施执行到位。超前支护、初期支护是为加固围岩和保护围岩所采取的手段,不能为了追求进度而忽视,必须严格按技术要求的施工措施组织施工。

隧道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广东省连州(湘粤界)至怀集段 第1标合同段 (K0+000~K3+700) 隧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案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连州(湘粤界)至怀集段第1标项目部 二0一一年五月

广东省连州(湘粤界)至怀集段 第1标合同段 (K0+000~K3+700) 隧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连州(湘粤界)至怀集段第1标项目部 二0一一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 工程概况 (1) 2. 技术标准 (1) 3. 自然条件 (1) 4. 设计概况 (2) 第二章隧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 1. 光爆效果不佳,超欠挖严重 (3) 2. 钢拱架安装侵入衬砌界线 (4) 3. 喷射混凝土质量差 (5) 4. 仰拱基底处理不好,出现变形,溶岩地段基底溶洞隐患 (6) 5. 二次衬砌表观效果差 (6) 6. 隧道拱背回填不实 (12) 7. 隧道墙施工缝接触面处混凝土不密实 (12) 8. 隧道渗漏水 (12) 9. 预埋件、预留洞室 (13) 10. 隧道水沟、电缆槽不平直 (14)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二广高速公路粤境连州三水至怀集怀城段起自湘粤两省交界的南风坳,接在建的二广高速公路湘境永州至南山段,经三水瑶族乡、两岸镇、连州市区、三江镇(连南县城)、吉田镇(连山县城)、福堂镇、中洲镇,终于广东省肇庆市怀城镇,接在建的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 第1标段起于湘粤两省交界的南风坳,终于三水瑶族乡的沙坪村,长3.700公里(右线计)。 本合同段内九嶷山隧道位于广东省连州市三水瑶族乡牛洞村与湖南省蓝山县所城镇半山村交界处。线路所经之处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地表起伏较大;隧道进出口处覆盖较薄,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γ52);洞身基岩出露较好,节理发育,岩体破碎。 九嶷山隧道全长6400.1m,本标段为广东境内部分,起终点里程为YK0+000~YK3+815(ZK0+000~ZK3+817),长2815m。 隧道布置形式采用标准间距分离式、小净距分离两种形式,出口段由于受地形限制,265m范围左右测设线间距为20~11m,采用小净距形式。 2.技术标准 本项目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 3.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处南岭山脉南缘,山峦起伏较大,山系多近东西向展布。地势上总体由北往南大致呈北高南低的趋势,海拔高程在100~1100m之间,相对高程较大。地貌总体上为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单元。 路线YK0+000(ZK0+000)(起点)~YK2+790(ZK2+800)段属于构造剥蚀中

隧道二衬质量通病预防及治理研究

隧道二衬质量通病预防及治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9-12-06T09:28:31.2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作者:叶曹华[导读] 摘要:文章对隧道二衬质量通病基本要求进行了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制定了相应的治理研究。中国葛洲坝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宜昌 443002 摘要:文章对隧道二衬质量通病基本要求进行了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制定了相应的治理研究。关键词:隧道;二衬质量通病;治理研究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隧道共计三座,分别为柳埠隧道、长城岭隧道、北崖头隧道。柳埠隧道起讫桩号分别为左线:ZK15+650~ZK16+032,右线为:K15+626~K16+025。左右线长度分别为382m、399m。隧道起讫桩号左线为ZK23+700~ZK25+800,右线为K23+650~K25+763,左右线长度分别为2100m、2113m。北崖头隧道起讫桩号左线为Z2K28+778~Z2K31+530,右线为K28+715~K31+505,左右线长度分别为2762m、2790m。设计采用双向六车道,内轮廓净面积为107.25m2,隧道进、出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门。 二、二衬质量通病防治基本要求 (1)隧道二衬质量通病的治理要以管理和技术措施为主,反对不计成本,以治理为名进行不必要的变更的治理行为。治理质量通病要充分体现管理和技术的作用,从“管理”和“技术”上要效果,在管理上,要加强施工组织,完善各项制度,落实质量责任,推广标准化、精细化施工管理;在技术上,要加强技术创新,鼓励研发、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完善工艺流程和标准,限制和淘汰落后的工艺,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2)质量通病的治理要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治理工作注重从小、从细抓起。治理质量通病的过程就是一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要注重抓好工程质量的细小部位,施工管理的细小措施,施工工艺的细小环节。 三、隧道质量通病具体防治措施 3.1.二次衬砌钢筋位置不准确 3.1.1产生原因 钢筋安装位置不准确,钢筋垫块设置不足。二次衬砌前边墙、仰拱衔接处钢筋排距过小。 3.1.2防止措施 钢筋安装完毕后应对其位置进行全面检查调整,钢筋与模板间设置足够的混凝土垫块,垫块与钢筋连接应牢固,防止外力作用脱落,确保二次衬砌钢筋排距符合设计要求。 3.2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 3.2.1主要成因 ①干缩裂缝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用量及混凝土拌合物水灰比、骨料大小级配原材料的影响,另外还有施工温度对二次衬砌施工的影响; ②荷载变形裂缝主要是仰拱和边墙的基础虚碴未清理干净,混凝土浇注后,基底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模板台车或堵头板没有固定好,以及过早脱模或脱模时混凝土受到较大的外力撞击等是产生变裂缝的原因; ③衬砌施工缝(接茬缝)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迫使混凝土浇注作业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后,继续浇注,而先施工混凝土界面未进行处理便进行后续施工导致新旧混凝土接茬间产生裂缝; 3.2.2防治措施 ①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施工中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施工,并保证施工温度在允许范围内; ②衬砌施工前保证边墙等基础部位无虚渣,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混凝土浇注施工工艺; ③在混凝土接缝施工时,严格按接缝施工工艺进行混凝土施工,在保证先浇注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重塑性时,加强接茬处混凝土的振捣; 3.3衬砌环向施工缝渗漏水 3.3.1主要成因 ①防水板焊接质量存在问题,或遭破坏; ②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施工质量不到位; ③排水盲管或盲沟被堵塞; 3.3.2 防治措施 ①采用以排为主,排、堵、截相结合的综合治水原则; ②每条焊缝均做充气压力检查; ③加强对防水板的保护,特别是二衬钢筋焊接施工时,应防止防水板被烧伤、灼伤,防止钢筋接头扎破防水板,混凝土浇注振捣时,尽量防止破坏防水板; ④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保持直顺,无损坏; ⑤正确施作排水盲管,做好防排水施工; 3.4衬砌混凝土局部蜂窝现象 3.4.1主要成因 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②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③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④混凝土未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⑤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高速公路施工工艺质量通病防治 隧道工程

一、超欠挖 1.1原因分析 ①测量放样不精确; ②岩隧道爆破施工不到位或围岩坍落; ③挖掘机开挖时直接开挖到设计预留的开挖轮廓边缘; ④地质情况较差、土体垂直节理发育、稳定性差、局部出现坍塌; ⑤掌子面开挖后架设拱架前不进行初喷,导致粉质黄土失水松散掉块; 1.2 防治措施 ①测量放样时要精确标出开挖轮廓线,在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断面,做到测量精确; ②岩隧道爆破开挖时要格按照爆破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提前准备,精确控制好炮眼间距,并格按照技术参数装入药量,不能忽多忽少; ③在开挖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留变形量,应将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围岩变化情况(掉块或坍落)进行考虑; ④在施作超前小导管时要控制好外插角,防止因外插角过大造成超挖; ⑤预留开挖轮廓边缘线,在开挖过程中采用人机配合,避免机械开挖造成超、欠挖现象; ⑥地质情况较差、局部出现坍塌时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施作初期支护进行封闭处理; ⑦开挖到设计轮廓线位置后立即进行初喷封闭开挖面,再架设型钢拱架; 二.超前小导管外插角、距、深偏差超标

2.1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不认真,现场交底和监控不够。 2.2处理措施 (1)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点、施作,对标检查,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符合设计即验标要求后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加强技术交底,使一线施工操作人员心理明白。 (3)格工序质量责任制,格奖罚兑现。 三.黄土隧道开挖后的坍落 3.1原因分析 黄土隧道开挖后裂缝发育较快,若为富水地段,在自重作用下可随时出现坍落。 粉砂质黄土聚力差。 3.2防治措施 黄土隧道应在开挖后尽快施作临时支护,及时封闭成环,并加快混凝土衬砌施作,以保证施工安全。 粉砂质黄土加密挂网,先采取小风压初喷一层。 四.富水隧道隧底开挖时拱顶沉降量大 4.1原因分析 ①黄土颗粒间潜水量大,地基承载力降低; ②隧底泥化重,清理淤泥耗时太长; ③超挖的20cm采用湿喷工艺喷射C25耗时太长,早期强度增长慢,可能会受到踩踏;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 防治方案 云南建投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六兰公路古盐都隧道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六月

一、指导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积极响应公司2016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整治质量通病活动的号召,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正确处理好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关系转变质量理念,加强质量管理,创新质量控制措施。坚持精益求精的质量追求,树立质量均衡提高的质量观。推动质量通病智力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促进合同段工程质量全面提高。 二、工作目标 通过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范和治理,进一步提高六兰公路古盐都合同段各从业单位的质量意识,进一步营造强化质量管理的氛围,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逐步消除常见的质量问题,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提高工程耐久性,促进六兰公路工程整体质量上一个新台阶,切实落实好“治理质量通病”活动。 三、组织机构 为切实推动治理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六兰公路古盐都合同段成立了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赵献才 副组长:黄志奇黄雪峰 成员:江敏周红彬、胡加川、彪文平、张胜彪、和贵镕、曹雷、牛晓东、赵成铭、 四、质量通病防治基本要求 1、质量通病的治理要以管理和技术措施为主,反对不计成本,以治理为名进行不必要的变更的治理行为。治理质量通病要充分体现管理和技术的作用,从“管理”和“技术”上要效果,在管理上,要加强施工组织,完善各项制度,落实质量责任,推广标准化、精细化施工管理;在技术上,要加强技术创新,鼓励研发、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完善工艺流程和标准,

限制和淘汰落后的工艺,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2、质量通病的治理要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治理工作注重从小、从细抓起。治理质量通病的过程就是一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要注重抓好工程质量的细小部位,施工管理的细小措施,施工工艺的细小环节。 3、质量通病的治理要加强协作,各负其责。参与工程建设的业主、施工、设计、监理各单位都是质量通病治理的主题,必须责任工单,在治理过程中,要通过治理责任这个纽带,建立治理沟通、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 4、质量通病的治理要预先制定专项治理措施,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做到事半功倍。质量通病是长期形成的痼疾,治理活动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突出重点、重点突破,带动全面。 5、质量通病治理活动要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要防止质量通病的治理要求、治理措施和一线人员不见面的情况,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治理的措施和施工工艺关键环节,把治理的直接责任落实到一线,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 6、项目部各技术人员要规范工作程序,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全体监理人员按照职责规定,依据质量通病防治的具体措施,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对涉及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工艺、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必须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加强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 五、质量通病具体防治措施 (一)洞内渗漏水 目前,隧道的渗漏水主要表现在墙、拱的渗水、滴水、漏水及路面的冒水。其原因是隧道在施工期间和建成后,一直受着地下水的影响。当地下水压较大,防水工程质量欠佳时,地下水便会通过一定的通道渗入或流入隧道

市政暗挖隧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word版本

目录1.钢筋骨架成型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防治 1.1 钢筋骨架成型中的质量通病 1.2 钢筋骨架成型中发生通病的原因 1.3 钢筋骨架成型中通病的防治措施 2.模板制作安装中质量通病的防治 2.1 模板制作安装中的质量通病 2.2 模板制作安装中发生通病的原因 2.3 模板制作安装中通病的防治措施 3.砼浇筑施工中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3.1 砼浇筑的质量通病 3.2 砼浇筑中发生通病的原因 3.3 砼浇筑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4.砼主体结构产生裂缝通病的防治 4.1 砼主体结构裂缝通病 4.2 砼主体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 4.3 砼主体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 5.主体结构防水施工中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5.1 主体结构防水施工中的质量通病 5.2 主体结构渗漏水的原因 5.3 主体结构渗漏水的防治措施

市政暗挖法隧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第一部分:主体结构) 1.钢筋骨架成型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防治 1.1 钢筋骨架成型中的质量通病隧道主体结构底板、顶板、中隔墙和侧墙内均设置有钢筋骨架。 钢筋骨架成型主要工序有钢筋连接(钢筋绑扎、焊接、直螺纹连接等)、拼装等,在施工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通病有: (1)钢筋接头绑扎形式不符合要求; (2)钢筋接头搭接长度未达到规范规定; (3)钢筋搭接接头在端部两根连接钢筋轴线不一致; (4)钢筋焊接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出现氧化膜、夹渣、过烧、未焊透、缩孔、接头区有裂纹等; (5)直螺纹连接不到位,钢筋伸入长度不够,钢筋车丝长度不符合要求,钢筋丝头的螺纹与连接套筒的螺纹不吻合; (6)钢筋骨架组成中钢筋规格、数量和间距不符合设计要求; (7)钢筋骨架有变形、松脱等现象; (8)钢筋骨架中受力钢筋连接接头配置未错开,接头百分率超过50%; (9)箍筋、支撑筋漏放、设置位置或间距不准确,箍筋未与主筋垂直安放; (10)钢筋遇预埋件须割断部分钢筋处未按设计要求采取补强措施。 1.2 钢筋骨架成型中发生通病的原因 (1)施工单位技术管理部门未向钢筋操作工人作技术交底或交底不详细,在施工中未能达到设计图纸要求; (2)施工过程中有些工序未按规范要求操作; (3)施工过程中工序自检及整改不到位。 1.3 钢筋骨架成型中通病的防治措施 A .设计方: (1)对钢筋级别、规格等要有明确要求。 (2)对钢筋骨架成型、配置及连接形式,设计图纸要清楚、准确。 (3)对结构复杂部位有特殊要求的钢筋配置应有详细的说明及详图。 B.施工方: (1)钢筋骨架成型施工前要按设计图纸的钢筋数量表核对钢筋类型、级别、尺寸,然后进行下 料加工、拼装成型。 (2)结构梁、板、墙体主要受力钢筋连接必须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采用焊接接头时必须按施 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 (3)钢筋骨架的加工成型应在牢固的工作台上进行,钢筋固定绑扎,铁丝必须扎紧,不得有滑 动、折断移位,对重点部位及易变形部位按设计要求施以点焊。 (4)成型后的钢筋骨架或网片,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保证在结构中安装及浇注砼时 不松动、不变形,钢筋层间距不改变。 (5)钢筋骨架中札筋或支撑筋应按图纸要求配制,不得遗漏或错位。扎筋、支撑筋应保持与主 筋垂直,并牢固连接。 (6)钢筋骨架在主体结构中配置后,其保护层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可取迎土面:5cm,背土面4 cm, 内部结构 3 cm。在钢筋与模板间应设置具有一定强度的垫块,垫块大小与保护层厚度吻

隧道施工作业标准及质量通病照片

隧道施工作业标准 一.洞口开挖作业标准 1准备工作作业标准 ⑴开挖前,进行施工测量,作原地形地貌记录(采用数码相机拍照或摄像机摄影),结合设计图纸,制定施工方案。1 ⑵检查边、仰坡及上部山体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施工期间不间断监测与相应防护。 ⑶对设计有加固措施的进行加固处理: a.地层为堆积层、砂砾土、砂土时宜用地面注浆;2 b.洞口浅埋、软弱破碎段采用大管棚、小导管、锚杆等超前支护。3 2.截水沟施作作业标准 ⑴在雨季前及边、仰坡开挖完成前,防止地表水下渗,影响结构安全。 ⑵排水沟槽截面尺寸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排水系统应接入两侧路基边沟,不得冲刷坡面、农田等。

⑶洞顶地表的凹坑需填平并进行地表防渗水处理。 3.土石方开挖作业标准 ⑴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防护,不能上下重叠开挖,土方施工中不能采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土方边、仰坡预留30cm的整修层。当地质条件不良时,采取稳定边坡和仰坡的措施。 ⑵洞口石方严禁采用洞室爆破开挖,采用浅孔小台阶爆破,边、仰坡开挖采用预留光爆层法或预裂爆破法。 ⑶边仰坡尽量少刷或不刷,争取做到零距离环保进洞,减少植被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⑷开挖后坡面稳定、平整、美观。 4.防护作业标准 ⑴临时防护视工程地质、施工季节、施工手段等情况,采取喷锚、格构网等措施。 ⑵永久性防护按设计图施工,并在隧道施工的初期及早完成。 ⑶洞口段开挖到隧底标高后及时施作中心水

沟、排水侧沟及出水口。 二.洞门施工作业标准 1.测量放样作业标准 根据洞门型式,按设计要求放出洞门点位和基础开挖轮廓线。 2.基础施工作业标准 ⑴基坑开挖中做好安全防护,地基承载力必须经试验且满足要求。超挖部分用同等级混凝土与基础同步浇筑。 ⑵按设计要求采用浇筑混凝土或砌筑浆砌片石基础,材料质量和结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⑶基础位于软硬不均处时,在分界处设置沉降缝。 3.墙身施工作业标准 ⑴砌筑或灌注混凝土与回填应两侧对称进行,不得对衬砌产生偏压,并保证其位置准确和墙面平顺。 ⑵墙身灌注混凝土时杜绝露浆、跑模。 ⑶反虑层、泄水孔、变形缝设置符合设计要求。

常见隧道质量通病的控制与防治

隧道质量通病的控制与防治 1、洞口工程 1.1 常见质量通病 边仰坡防护开裂、脱落,洞口塌方、滑坡、崩塌、偏压。 1.2 原因分析 (1)排水系统不完善,截水沟未及时施做或质量不满足要求,出现开裂现象,造成地表水下渗,引起边坡失稳。 (2)边仰坡未按设计刷坡,坡度较陡。 (3)边仰坡防护未按设计要求施工。 1.3 控制及防治措施 (1)边仰坡刷坡前,必须做好洞顶截水沟,完善排水系统,杜绝地表水下渗引起边坡失稳。 (2)进洞前按洞口设计里程,高度刷坡,使边坡稳定。 (3)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边仰坡防护。 (4)易滑坡段,可采取地表锚杆、深基桩、档墙、土袋或石笼注浆、超前锚杆等加固措施。 (5)易崩塌,可采取喷射砼、地表锚杆、锚索、防落石棚、水泥、水玻璃等注浆加固措施。 (6)偏压,可采取平衡压重填土、护坡挡墙或对偏压上方地层挖切分部开挖、弱爆破、打超前锚杆、管棚等措施,以减少偏压力。 2、开挖 2.1 常见质量通病 超欠挖。 2.2 原因分析 (1)测量放样不精确; (2)岩石隧道爆破施工未到位或围岩坍落、掉块; (3)挖掘机开挖时直接开挖到设计开挖轮廓边缘; (4)地质情况较差、土体垂直节理发育、稳定性差、局部出现坍塌;

(5)掌子面开挖后架设拱架前不进行初喷,导致粉质黄土失水松散掉块;⑥ 超前支护施做不到位。 2.3控制与防治措施 (1)测量放样时要精确标出开挖轮廓线,在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断面,做到测量精确; (2)岩石隧道爆破开挖时要严格按照爆破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提前准备,精确控制好炮眼间距,并严格按照技术参数装入药量,不能忽多忽少; (3)在开挖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留变形量,应将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围岩变化情况(掉块或坍落)进行考虑; (4)严格按设计施做超前支护,控制好外插角、间距、数量、长度、搭接长度,防止因超前支护施做不到位造成超挖; (5)预留开挖轮廓边缘线,在开挖过程中采用人机配合,避免机械开挖造成超、欠挖现象; (6)地质情况较差、局部出现坍塌时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施作初期支护进行封闭处理; (7)开挖到设计轮廓线位置后立即进行初喷封闭开挖面,再架设型钢拱架; 3、初期支护 3.1 常见质量通病 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做临时支护;锚喷支护强度及稳定不满足要求;钢拱架、钢筋网强度与稳定不满足设计要求;分层喷射出现混凝土掉层脱落;喷射混凝土背后有空洞。 3.2 原因分析 (1)原材料不合格或使用未经检验合格的材料,材料堆码不符和要求、堆码混乱,钢材锈蚀。 (2)锚杆长度、数量不足,间距超标,角度未垂直与岩面打设,未装螺母、垫板或与岩面不密贴,注浆不饱满。 (3)钢筋网片未按要求挂设,搭接长度不足,焊接不牢固。 (4)拱架架间距超标,拱架扭曲或、倾斜,连接板厚度、尺寸不满足要求,连接螺栓安装不全、连接不牢固,拱架脚悬空或落在墟碴上。

隧道质量通病处理方法隧道篇全解

隧道质量通病处理方法(隧道篇)一、开挖及初期支护中的质量通病的表现、原因及防治措施 1、超欠挖 1.1 原因分析 ①测量放样不精确; ②岩石隧道爆破施工未到位或围岩坍落; ③挖掘机开挖时直接开挖到设计预留的开挖轮廓边缘; ④地质情况较差、土体垂直节理发育、稳定性差、局部出现坍塌; ⑤掌子面开挖后架设拱架前不进行初喷,导致粉质黄土失水松散掉块; 1.2 防治措施 ①测量放样时要精确标出开挖轮廓线,在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断面,做到测量精确; ②岩石隧道爆破开挖时要严格按照爆破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提前准备,精确控制好炮眼间距,并严格按照技术参数装入药量,不能忽多忽少; ③在开挖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留变形量,应将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围岩变化情况(掉块或坍落)进行考虑; ④在施作超前小导管时要控制好外插角,防止因外插角过大造成超挖; ⑤预留开挖轮廓边缘线,在开挖过程中采用人机配合,避免机械开挖造成超、欠挖现象; ⑥地质情况较差、局部出现坍塌时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施作初期支护进行封闭处理; - 1 - ⑦开挖到设计轮廓线位置后立即进行初喷封闭开挖面,再架设型钢拱架; 2、黄土隧道开挖后的坍落 2.1 原因分析 黄土隧道开挖后裂缝发育较快,若为富水地段,在自重作用下可随时出现坍落。 2.2 防治措施 黄土隧道应在开挖后尽快施作临时支护,及时封闭成环,并加快混凝土衬砌施作,以保证施工安全。 3、富水隧道隧底开挖时拱顶沉降量大 3.1 原因分析

①黄土颗粒间潜水量大,地基承载力降低; ②隧底泥化严重,清理淤泥耗时太长; ③超挖的20cm采用湿喷工艺喷射C25耗时太长,早期强度增长慢,可能会受到踩踏; 3.2 防治措施 ①拱脚加大至80cm,增加力的传递面积,减少沉降; ②人工配合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时立即进行隧底清理,然后采用干喷工艺喷射20cm厚混凝土封闭堵水,再架设钢架。(此方法较前者可缩短2~3小时,从而实现早封闭、快成环,从而减少沉降量); 4、初期支护采用的分层喷射技术,出现混凝土掉层脱落 4.1 原因分析 ①第一次喷射层和钢架表面尘土污染清理不彻底,降低了新旧混凝土的黏结力; ②喷射混凝土不密实、空鼓,造成初期支护表面渗漏水,钢架表面锈蚀; ③结合以上两个原因在整个初期支护未稳定前,由收敛和沉降引起,造成钢架外露和混凝土表面掉层; 4.2 防治措施 ①对钢架和第一层喷射混凝土表面必须进行彻底清理。(针对黄土隧道严禁水洗); - 2 - ②喷射时喷射手先喷射填塞钢架背后,然后以每层3~5cm厚度分层喷射。对于富水隧道尽量采取引排的措施减少初期支护背后积水对混凝土的长期侵蚀;③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快成环减少对原有土层的扰动,减少原深埋土层的暴露时间; 5、喷射混凝土不进行养护 5.1 原因分析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高沁高速公路施工工艺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隧道工程

一、超欠挖 1.1原因分析 ①测量放样不精确; ②岩石隧道爆破施工不到位或围岩坍落; ③挖掘机开挖时直接开挖到设计预留的开挖轮廓边缘; ④地质情况较差、土体垂直节理发育、稳定性差、局部出现坍塌; ⑤掌子面开挖后架设拱架前不进行初喷,导致粉质黄土失水松散掉块; 1.2 防治措施 ①测量放样时要精确标出开挖轮廓线,在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断面,做到测量精确; ②岩石隧道爆破开挖时要严格按照爆破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提前准备,精确控制好炮眼间距,并严格按照技术参数装入药量,不能忽多忽少; ③在开挖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留变形量,应将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围岩变化情况(掉块或坍落)进行考虑; ④在施作超前小导管时要控制好外插角,防止因外插角过大造成超挖; ⑤预留开挖轮廓边缘线,在开挖过程中采用人机配合,避免机械开挖造成超、欠挖现象; ⑥地质情况较差、局部出现坍塌时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施作初期支护进行封闭处理; ⑦开挖到设计轮廓线位置后立即进行初喷封闭开挖面,再架设型钢拱架; 二.超前小导管外插角、孔距、孔深偏差超标 2.1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不认真,现场交底和监控不够。 2.2处理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点、施作,对标检查,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符合设计即验标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加强技术交底,使一线施工操作人员心理明白。 (3)严格工序质量责任制,严格奖罚兑现。

三.黄土隧道开挖后的坍落 3.1原因分析 黄土隧道开挖后裂缝发育较快,若为富水地段,在自重作用下可随时出现坍落。 粉砂质黄土内聚力差。 3.2防治措施 黄土隧道应在开挖后尽快施作临时支护,及时封闭成环,并加快混凝土衬砌施作,以保证施工安全。 粉砂质黄土加密挂网,先采取小风压初喷一层。 四.富水隧道隧底开挖时拱顶沉降量大 4.1原因分析 ①黄土颗粒间潜水量大,地基承载力降低; ②隧底泥化严重,清理淤泥耗时太长; ③超挖的20cm采用湿喷工艺喷射C25耗时太长,早期强度增长慢,可能会受到踩踏; 4.2防治措施 ①拱脚加大至80cm,增加力的传递面积,减少沉降; ②人工配合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时立即进行隧底清理,然后采用干喷工艺喷射20cm厚混凝土封闭堵水,再架设钢架。(此方法较前者可缩短2~3小时,从而实现早封闭、快成环,从而减少沉降量); 五.初期支护分层喷射混凝土掉层脱落 5.1原因分析 ①第一次喷射层和钢架表面尘土污染清理不彻底,降低了新旧混凝土的黏结力; ②喷射混凝土不密实、空鼓,造成初期支护表面渗漏水,钢架表面锈蚀; ③结合以上两个原因在整个初期支护未稳定前,由收敛和沉降引起,造成钢架外露和混凝土表面掉层; ④拱脚处钢架分部安装时,“接腿”处夹杂的黄土未清理彻底。

路基、桥梁、隧道、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IB411060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IB411061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 一、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一)原因分析 路基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甚至局部出现“弹簧”现象,主要原 因是: 1.压实遍数不合理。 2.压路机质量偏小。 3.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4.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 5.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 6.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8.填土颗粒过大(>10cm) ,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 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 (二)治理措施 1.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2.对于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和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对于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二、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一)原因分析 1.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 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75cm)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二)预防措施 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2.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3.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轨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 4,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三)治理措施 校正坡脚线位置,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亏坡补 宽时应开蹬填筑,严禁贴坡),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 1B411062路堤边坡病害的防治 路基边坡的常见病害有滑坡、塌落、落石、崩塌、堆塌、表层溜坍、错落、冲沟等。 一、边坡滑坡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原因分析 1.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 2.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第一节开挖一、隧道洞身的超、欠挖 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损伤程度,是隧道施工质量好坏的主要表现之一。 1.现象 (1)实际开挖断面的轮廓大于或小于设计开挖轮廓线的部分,就是超控或欠挖。 隧道不应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卅不大于0.1卅)侵入衬砌;对整体式衬砌侵入值应小于衬砌厚度的1/3,并小于10cm ;对喷锚衬砌不应大于5cm ;拱角和墙脚以上1m范围内严禁欠挖。 (2)在实际施工中,超标准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仅程度不同。超挖不仅提高 隧道的造价,还加大了对围岩的拢动深度和范围,影响围岩稳定;超、欠挖使隧 道内壁不平整,给后续的网喷、防水、模筑混凝土的衬砌工作增加施工难度,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对隧道的超、欠挖应引起足够重视。 2. 原因分析 ( 1 )施工技术管理检查、复核制度执行不严,特别是测量放线误差。目前,多数隧道控制开挖断面的测量方法采用支距法和极坐标法,由人工在岩面上画线,这就存在误差,更有甚者,在放样时人为放大轮廓尺寸。 (2)钻孔精度。钻孔时的开孔位置,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机具设备由钻爆设计确定,但实际操作时只能凭司钻者的经验和操作技术,易出现超、欠挖。 (3)爆破技术。一是凿岩机体构造的影响。用凿岩机钻眼时,由于构造的原因,凿岩机机体与周边岩壁之间必须有一定的作业空间,为了避免欠挖,则钻杆必须有一个外插角,实际开挖成的轮廓线呈锯齿形,锯齿凹入岩壁部分即构成超挖二是爆破方法与参数。实践证明爆破方法不同超挖量亦不同,普通爆破比光面、预裂爆破法超

挖量大很多,如果参数不合理、缺乏小直径药卷或超爆雷管段数过少等都会使超挖量加大。 (4)地质条件变化及其他。遇有围岩与炮孔方向夹角较小的竖向或水平成层的层理或节理时,因夹制作用不同,会引起钻杆外插角变化,水平成层围岩形成门框形断面,而在框角处超挖最多,竖向倾斜岩层则易在两拱脚形成超、欠挖,节理发育的围岩,更容易形成局部超挖。 根据开挖循环调查统计:钻孔精度对超、欠挖影响最大,占44.2%,爆破技术占 20.3%,施工管理占17.6%,测量放线占7.6%,地质变化占6.1%。 3.预防措施 (1)首先要改变“宁超勿欠”的观点,树立“少欠少超”的观点,避免开挖轮廓线的无谓扩大,而使超挖得以减少;切实加强施工管理,建立健全测量、钻爆、开挖质量检查制度,控制好测量放线精度,在保证中线与标高准确的前提下,通过正确的方法来保证轮廓线位置的准确,即采用激光指向仪控制隧道掘进方向,提高中线和标高精度,提高轮廓线的放线精度;使用能满足施工技术要求的测量放线仪器、断面检测仪器。 (2)提高钻孔技术水平,严格控制开孔位置、外插角和底孔位置。钻孔技术对 隧道超欠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周边孔的外插角、开口位置和钻孔的深度,它们与超、欠挖高度,的关系为:1?。从式中可知:?与L增大,h增大;当 e为负值时,随e的减小,h也减小。在一般情况下,L采用3.5m左右,但注意深孔爆破一次装药量也不宜过大,否则对周边围岩损伤也较大。从实际施工经验看控制外插角比较困难,而控制开口位置是可行的,只要有意识把e变为负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1.超前地质预报和量测 通病现象 超前地质预报和量测不及时、不准确,里程不连续,不能为施工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据。 规范标准相关规定 根据TB10121-2007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序号监控量测项目常用量测仪器备注 1 洞内、外观察 现场观察、数码 相机、罗盘仪 2 拱顶下沉 水准仪、钢挂尺 或全站仪 3 净空变化收敛计、全站仪 4 地表沉降 水准仪、铟钢尺 或全站仪 隧道浅埋段 原因分析⑴.部分施工人员对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⑵.没有专人负责,相关测量仪器和设备配备不齐。 ⑶.操作人员的相关业务能力不够。 预防措施 ⑴.对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和监控量测在隧道施工安全中的指导作用要有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应严格做到先探后掘、不探不掘。 ⑵.必须由专人负责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施工,相关仪器设备配备齐全。 ⑶.对操作人员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知识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⑷.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按设计要求施工里程要连续,并且确保足够的搭接长度。 ⑸.对初支变形量较大的断面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及部门,尽快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预报应采用长短结合,多方式预报、相互验证(如城市地铁施工应采用地面垂直探孔、洞内超前探孔相结合)。 一般工序1、量测设备、人员准备→周边地形环境勘察→提前预埋量测点→获得满足精度和可靠的量测信息→正确进行预测和反馈 参考图示

2.洞门坍塌通病现象洞门坍塌 规范标准相关规定 根据GB50299-19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7.5.11隧道开挖前应制定防坍方案;7.5.12在土层和不稳定岩体中,初期支护的挖、支、喷三环节必须紧跟,当开挖面稳定时间满足不了初期支护施工时,应采取超前支护或注浆加固措施。 根据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应根据围岩地下水出露具体情况,采取专门的防水、防渗技术措施。 原因分析⑴.地表水渗透或雨水冲刷使隧道洞门边、仰坡失穏,造成洞口坍塌。 ⑵.洞门边、仰坡开挖采用大爆破作业方式,对隧道洞口围岩产生扰动,造成隧道洞口坍塌。 ⑶.洞口围岩松散软弱,自稳性能差,进洞施工方案不妥。 ⑷.洞口边仰坡开挖后防护不及时。 预防措施 ⑴.洞口工程施工前,首先做好洞口范围内地表防排水工作,填平洼地和积水坑,防止地面水渗透。 ⑵.及时施作洞口工程系统截水沟、排水沟,尽可能与洞口路基排水系统形成整体。宜在雨季前及边、仰坡开挖前完成。 ⑶.隧道边、仰坡土石方开挖作业尽可能采用非爆破或弱爆破方法自上而下分部进行,减少对洞口围岩的扰动;开挖后对边、仰坡及时进行防护。 ⑷.隧道门端墙处土石方开挖施工完成后及时施作洞门端墙及挡护工程。 ⑸.洞门施作尽量避开雨季进行,尽早施作洞门和洞口段衬砌,保证洞门边坡稳定。 ⑹.施工期间,保持对边仰坡及洞顶山坡体进行监测和观察,及时掌握洞口的安全状况,以便迅速采取有效的安全对策。 一般工序洞顶截水沟施工→洞口土石方开挖→进洞前管棚施工→洞口段隧道开挖强支护→尽早施工明洞及洞口段隧道衬砌、洞门端墙→暗挖隧道正常开挖 参考图示 坍塌

隧道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和评定摘要:我国高原、丘陵和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69%,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隧道工程以其特殊的优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由于隧道施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质量也相对较难保证。充分认识隧道工程质量通病的危害性并加以防止,对提高隧道工程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高原、丘陵和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69%,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隧道工程以其特殊的优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由于隧道施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质量也相对较难保证。充分认识隧道工程质量通病的危害性并加以防止,对提高隧道工程质量是十分重要的,隧道工程质量病害主要有: 一、洞内渗漏水 目前,隧道的渗漏水主要表现在墙、拱的渗水、滴水、漏水及路面的冒水。其原因是隧道在施工期间和建成后,一直受着地下水的影响。当地下水压较大,防水工程质量欠佳时,地下水便会通过一定的通道渗入或流入隧道内部,造成渗漏水。 隧道的渗漏水不仅会降低混凝土衬砌的耐久性,而且会降低隧道内各种设施的功能,恶化隧道内的环境,严重时对形成安全以致对结构的稳定造成威胁。 因此,必须根据隧道围岩和地下水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水设计,并做好每道工序的施工,才能避免隧道渗漏水。评定标准要求洞内无渗漏水现象,如渗漏视其严重程度,高速、一级公路减5—10分,一般公路隧道减1—5分。 二、衬砌裂缝

隧道拱、墙的裂缝主要有环向的、水平向的、斜向的和网状的裂缝,其性质分受力和非受力裂缝。 非受力裂缝主要是因混凝土的配合比、洞内温度的变化,施工养护不及时等原因引起。 受力裂缝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与结构自身的混凝土强度、作用在隧道衬砌结构上的压力、隧道围岩的性质、地应力的大小以及施工方法管理等因素有关。 隧道产生裂缝轻则缩短使用寿命,重则产生毁灭性的破坏。隧道应进行动态施工。由于受技术和资金条件的限制,一般隧道在设计前对一些因素很难准确确定,因此在施工中要随时观察掌子面,对围岩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及时调整和完善设计。 评定标准要求混凝土衬砌不得产生受力裂缝,因施工养护不当产生裂缝,每条裂缝扣0 5—2分。 三、拱墙背后脱空 实砌背后存在一定规模的空洞或空洞回填不密实是经常遇到的病害。据雷达检测表明,拱墙背后脱空现象比较普遍,尤以拱顶脱空较为严重,个别甚至达到人可在其中爬行的程度。引起脱空的原因除管理不力外,超挖过大,未回填或回填不到位,或未采用压力泵送回填混凝土等有关。 墙背脱空使衬砌和围岩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受力体系,同时对二次衬砌产生一定的威胁,围岩落石砸穿衬砌的事故也曾发生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