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佳木斯市环境质量简报一、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 格式:pdf
- 大小:199.02 KB
- 文档页数:9
2017年佳木斯市环境质量简报
一、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17年,佳木斯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和好于二级的
优良天数为324天,达标比例为88.8%;污染天数为41天,其中轻度污染为21天,中度污染为8天,重度污染为8天,严重污染为4
天。
佳木斯市环境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主要为细颗粒物(PM
2.5
)、其
次为O
3
-8h。
从综合污染指数看,采暖期综合指数明显高于非采暖期,表明佳木斯市采暖期空气污染重于非采暖期。
各项污染物年均值除细颗粒物(PM
2.5
)超标外,其余项目均不超
标,细颗粒物(PM
2.5
)年均值为38μg/m3,超标0.09倍;可吸入颗
粒物(PM
10)、细颗粒物(PM
2.5
)、二氧化氮、臭氧日均值均有超标
现象。
空气质量没有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017年,佳木斯市各项污染物年均浓度与2016年相比,6项污染物中细颗粒物(PM2.5)升高15.2%,可吸入颗粒物(PM10)升高18.8%,其余项目均有所下降或持平。
2017年达标天数比例较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一)、水质状况(理化指标)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及《地表水环境
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文件,对松花江佳木斯段及各断面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17年松花江干流各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水质状况良好。
支流汤旺河口内断面水质类别为Ⅳ类,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满足其水体使用功能;梧桐河口内断面水质类别为Ⅲ类,水质状况良好,优于其Ⅳ类水体的使用功能。
从水期看,松花江干流三断面各水期水质类别均符合Ⅲ类水质,水质状况良好;支流汤旺河口内断面枯水期水质符合Ⅲ类水质,水质状况良好,平、丰水期水质符合Ⅳ类水质,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梧桐河口内断面枯水期水质为Ⅳ类水质,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化学需氧量,平、丰水期水质符合Ⅲ类水质,水质状况良好。
与去年相比:2017年松花江佳木斯江段干流三断面达到Ⅲ类良好水质的频次为100%,比去年上升了4.2个百分点。
支流汤旺河口内断面达到Ⅲ类良好水质的频次为75.0%,与2016年持平;梧桐河口内断面达到Ⅲ类良好水质的频次为87.5%,比去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
(二)、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水质生物监测与评价
佳木斯市监测站于2017年6月1日—29日、9月4日—26日分别对松花江佳木斯江段干流佳木斯上断面、佳木斯下断面、江南屯断面,支流汤旺河口内断面和梧桐河口内断面的底栖动物、着生藻类定
性定量共监测了64个样品。
1、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水环境质量较好。
松花江佳木斯江段的底栖动物群落比较稳定,物种多样性丰富,水生昆虫分布广,种类较为全面,生物密度大,水生昆虫EPT种类占比较大,各点位的优势种多为水生昆虫,各点位均可采集到多种指示轻污染的底栖动物种类,在佳木斯下右点位采集到指示清洁的襀翅目网石蝇科Perlodidae稚虫,表征水环境质量较好。
藻类植物多样性程度较高,种群分布均匀,各个点位的群落结构相似,硅藻门的种类和数量均占绝对优势,各点位优势种以硅藻门的异极藻属Gomphonema居多,兼有卵形藻属Cocconeis、菱形藻属Nitzschia Hass、舟形藻属Navicula Bory等。
这种结构符合河流中藻类植物的分布特征。
2、水质生物学评价
2017年松花江佳木斯江段各点位底栖动物综合评价等级多为清洁-轻污染等级;着生藻类综合评价等级多为轻-中污染等级;整体上看全江段水质生物学评价保持在轻污染等级,呈现稳定态势。
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水质
佳木斯市是以地下水做为主要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城市。
2017年,佳木斯市地下水水源监测的23项指标除铁、锰两项外,全部达到国
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水质要求。
其余21项指标中除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外,均可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Ⅱ类水质标准。
表明佳木斯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能够满足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水质状况良好。
八水源水质质量级别近几年没有明显变化。
由于我市没有铁、锰的工业污染源,水源地地下水中铁、锰的严重超标是受天然背景值影响造成的。
四、环境噪声
1、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现状
2017年,佳木斯市道路交通噪声全市平均等效声级为67.6dB(A),按照《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中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划分的规定进行评价,佳木斯市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等级为“好”。
监测的19条干线中交通噪声等效声级无超标。
2017年与2016年相比,交通噪声平均值减少0.3dB(A);平均车流量与2016年相同;超标路段的长度占总长度的比例由2016年的4.4%下降至2017年0,下降了4.4个百分点。
2、功能区噪声
2017年,佳木斯市功能区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均值只有4类功能区超标,其他全部达标;夜间等效声级均值2、3类为达标,其他超
标。
详见表1。
我市功能区噪声环境质量昼间要好于夜间。
从各功能区来看2类和3类区声环境质量明显好于其它类功能区。
表1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dB(A)
3、区域环境噪声
2017年,佳木斯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4.8dB(A),按照《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中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等级划分的规定进行评价,2017年佳木斯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等级为“较好”水平。
2017年,佳木斯市区域环境噪声处于“较好”以上等级的网格数占68.9%;受污染网格数占31.1%。
2017年区域环境噪声污染分布情况见表2。
表22017年佳木斯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分布情况
类别好较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等效声级范围≤50.050.1—55.055.1—60.060.1—65.0>65.0网格数113047210
所占比例0.5%68.4%24.7% 1.1% 5.3%
五、国控污染源
2017年佳木斯市国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情况如下:
1、废气达标情况
2017年,佳木斯市7家国控废气重点污染源达标率为100%。
佳木斯龙江福浆纸有限公司全年停产。
2、废水达标情况
2017年,佳木斯市3家国控废水重点污染源全年停产。
3、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情况
2017年,佳木斯市7家国控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率100%。
六、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佳木斯市利用遥感技术(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相结合的3S技术,对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的分辨率为30米的Landsat TM8地球资源卫星遥感影像进行人工解译,并结合野外核查,监测佳木斯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1、市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佳木斯市生态遥感图层提取的数据为:耕地面积1301.0km2,林
地面积282.1km2,草地面积39.4km2,水域湿地面积128.2km2,建设用地面积150.4km2,未利用土地(裸土地和裸岩)面积0.78km2。
区域内主要覆盖类型为耕地,占所在评价区域面积的68.4%,林地占比14.8%,草地占比2.1%,建设用地占比7.9%,水域湿地占比6.7%,未利用土地0.1%。
经过计算得到的各评价指标如表3,佳木斯市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良”。
表3佳木斯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名称生物丰度指
数
植被覆盖指
数
水网密度指
数
土地胁迫指
数
污染负荷指
数
生态
况
佳木斯市区36.984.328.3 3.9 1.46
2、佳木斯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中生态环境状况分级标准评价,佳木斯市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
与上一年的相比生态环境
状况变化分级为“无明显变化”,生态环境状况呈现“稳定”特征。
七、佳木斯市农村环境质量状况
佳木斯市2017年开展了“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共选择四
个村庄,对其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源地水质、地表水水质、土壤环
境质量进行了监测。
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2017年佳木斯市农村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一级(优)的天数为64天,占80.0%,二级(良)的天数为14天,占17.5%,三级(轻度污染)的天数为2天,占2.5%。
2、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
2017年,佳木斯市农村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共监测16次,其中有4次达到Ⅲ类水质,占25.0%,有4次Ⅳ类水质,占25.0%,有8次Ⅴ类水质,占50.0%。
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确定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指数,并进行土壤环境质量分级。
评价结果为:2017年有2个点位为轻微污染,占20.0%,其余点位均为无污染,占80.0%。
4、地表水水质评价
2017年,农村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为:农村地表水水质共监测4次,均符合Ⅲ类良好水质。
5、农村环境状况评价
2017年佳木斯市农村环境状况指数(I
)为79.4,农村环境状
env
况级别为良,环境轻微污染,基本适合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
6、2017年与2016年农村环境状况比较
2017年佳木斯市农村环境状况指数为79.4,2016年为83.9,
︱为4.5,小于5,表明2017年与2016年相二者进行比较,︳△I
env
比,佳木斯市农村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