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少卫生学(1)

  • 格式:pdf
  • 大小:204.25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少年卫生学: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群体。

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生长发育2疾病预防3心理卫生4教育过程卫生5学校健康教育6学校卫生监督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儿少卫生学的学习技能:1掌握件事的学科基础知识2熟悉自身领域需求特点,灵活运用各种只是技能3熟悉法律、法规,依法从事儿少/学校卫生工作

儿少卫生学的两大基础学科: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

儿少卫生学最主要的法律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乃至全身的大少、长短、重量增加和身体成分的变化,属量变。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属质变。

成熟:生长发育结束时个体达到成熟,形态、功能全面达到成人水平,各器官、系统功能基本完善,骨骼钙化完成,性器官具有繁殖子代的能力

赶上生长:这种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称为赶上生长。

生长轨迹现象:在外环境无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人啊与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2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3各系统生长模式的时间顺序性与统一协调性4生长轨迹想象和生长关键期。

儿童少年矮身材常见原因:1家族性矮身材2体质性生长迟缓3内分泌系统疾病

性早熟: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

性早熟的原因:真性早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过早启动; 假性早熟多起因于性腺或肾上腺皮质肿瘤等,导致性激素分泌过多,不伴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提前发动。环境污染物中的激素成分、外源性性激素药物、含性激素制剂的不当应用,也是引发假性性早熟的重要原因。

性发育延迟:性发育延迟的诊断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多数人倾向于以男童14对未出现睾丸增大,女童13对未出现乳房发育为判断标准。也有学者认为,若女孩在乳房开始发育后5年内仍无月经初潮者,也可诊断为性发育延迟。发病原因包括下丘脑、垂体、性腺疾病,染色体异常,全身性或消耗性疾病,体质性或家族性因素,以及营养、心理、运动训练等因素。通常性发育延迟女孩多于男孩,主要表现为生长速度缓慢,骨龄显著小于时间年龄,有全身性的生长迟滞表现。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可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可能性,环境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现实性。

影响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有:1营养2体育锻炼3疾病4生活作息制度5气候和季节6环境污染7社会、家庭因素。

生长长期变化表现:身高、体重增长,雄伟、肩宽、手长、足长等形态指标的增长速度也相应加快,性成熟提前,同龄者的脑重量有随年代而增大趋势,儿童的第一恒磨牙的萌出时间较120年前的同龄儿童提前6-9个月,近几十年来妇女的停经年龄和成人的老视年龄的推迟、平均寿命延长等。

生长长期变化的原因及对人类的影响:目前认为,该变化是营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条件改善和远缘婚配的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营养对长期变化的影响最直接,社会经济状况的好坏是导致生长长期变化的重要原因,遗传对生长长期变化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省长长期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体格、功能的正向变化固然可促使人群的体质水平提高,但身高、体重的高大却导致社会资源消耗的大量增加,加重环境污染;生育期的延长,使全球人口问题更趋严重;青春期的提前到来,导致未婚性行为、少女怀孕、单亲家庭的数量增加,由此会引发一系列的医学社会问题。因此既要重视生长长期变化的积极方面,也不能忽视其消极影响。

生长发育调查内容:形态指标、功能指标、素质指标、心里指标。

调查方法:横断面调查、追踪性调查、半纵向调查

指数法:是根据人体各部之间的比例关系,借助数学公式编成指数,用以评价发育水平、体型、体质或营养状况的方法。

标准差分法:(也称Z分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标准差法,简

称“Z”分。1个“Z分”值相当于1个标准差值。

离差法:1等级评价法(用标准差与均值相离的位置远近划分等级)2、曲线图法:将各群体各年龄的均值各自连成一条曲线,直观地比较。

离差法的优缺点:优点:可评价个体和集体儿童的发育水平,方法简单,便于推广,曲线图法可追踪观察某项指标的发育动态。缺点:不能评价发育速度和发育的匀称程度。

骨龄:是根据儿童少年的骨骼发育(钙化)程度同骨发育标准进行比较求得的发育年龄

心理卫生:又称为精神卫生,是研究如何维护和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的科学。

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指发生在儿童期的行为偏异。狭义上,等同于行为问题,广义上泛指所有的心理社会问题,即那些在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上都超过相应年龄允许范围的异常行为。

儿少心理卫生工作目标:1运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发育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训练,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情绪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成年期健康奠定良好基础。2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矫正各种心理卫生问题。3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为儿童少年创造良好身心发展环境,减少或消除不良因素,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儿童少年心理健康标准:智利发张2情绪反应适度3心理行为特点和年龄相符4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6个性的稳定和健全

判定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由此表现出的占主导地位的、典型、本质的特则会难过,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教育期望和要求。只有将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育要求联系起来,才能对其是否存在心理-行为问题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第二,不能把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行为表现都视为心理-行为问题。只有那些具有特殊性、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行为,才作为行为问题对待。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1脑损伤2气质特点3家庭因素4学校因素5社会文化因素

儿少患病率特点:1婴幼儿期 常见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蛲虫病和佝偻病。2学龄前期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上呼吸道感染仍较多,消化道疾病有所下降,肠道寄生虫病、龋齿、沙眼等患病率有较大增加。3童年期(学龄期) 呼吸道、消化道疾病仍居前列,与卫生习惯和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的蛔虫、沙眼感染最多见。近年来沙眼、蛔虫感染率在城市有较大幅度下降,龋齿患病率则略有上升。与学习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近视和脊柱弯曲异常等患病率比学龄前大幅增加。结核病、意外事故等与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4青春期(中学阶段) 沙眼和蛔虫感染两次明显减少,龋患率也呈下降趋势(与恒牙交替有关),而与学习负担有关的近视却逐年明显增多。青春期少女月经异常(包括痛经)较多见。风湿病、肾炎、肝炎、结核病、胃病等较前有所增多。中学生中慢性鼻炎、鼻窦炎较多,是兵役体检不合格的重要原因之一。清除器心理行为问题较为突出,应引起重视。

儿童少年死因分析:我国大城市呈现与发达国家类似的婴儿死因顺位,围产因素、先天异常、恶性肿瘤等位居前列。90年代以来,5岁以下儿童死因和婴儿死因构成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因先天异常导致的5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