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力作用与地貌

内力作用与地貌

内力作用与地貌

作业时间:月日

读下面景观图,回答1~2题。

1.甲景观图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剧烈的火山活动D.外力的强烈侵蚀

2.乙图中地质构造及出露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

答案:1.B 2.A解析第1题,由甲图可知,景观悬崖壁立(如我国著名的华山景观),突出反映了地壳岩层沿断裂面相对上升形成的地貌,选B项。第2题,由乙图可知,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褶皱一般埋藏在地下,只有经外力侵蚀或地壳上升后才出露地表,选A项。

(2020山东潍坊检测)“黑烟囱”是指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附近的海底,像“烟囱”形状一样堆积而成。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黑烟囱”区域主要位于()

①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②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③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④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4.“黑烟囱”在成因上属于()

A.沉积岩B.变质岩

C.侵入岩D.喷出岩

答案:3.D 4.A解析第3题,结合六大板块分布图即可选出正确答案。②③正确,选D项。第4题,根据材料,“黑烟囱”是海水溶解的金属从地下喷发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硫化物沉积而成,故在成因上应为沉积岩,选A项。

(2020山西平遥一中模拟)九寨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1 900~3 100米,山顶终年积雪,海拔2 000米以下为耐旱灌丛带。4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清澈温暖的浅海,大量古生物死亡后残留的骨骼不断沉积在海底,总厚度达4 000米。据此回答第5题。

5.九寨沟的岩石大多属于()

A.花岗岩B.大理岩

C.石灰岩D.流纹岩

答案:C解析根据题中的材料可以看出九寨沟属于浅海沉积,有大量古生物死亡后残留的骨骼不断沉积在海底,岩石为沉积岩,所以说九寨沟的岩石大多属于石灰岩,选C项。

某科考队沿图中M、N所示线路对某大型褶皱区进行地质考察,其依次记录的7个观测点信息如下表所示(岩层a-b-c-d由老到新)。读图表,回答6~7题。

观测点海拔(m) 440 471 500 526 500 477 500 出露岩层 a b c d c b c

A.背斜山B.向斜谷

C.背斜谷D.向斜山

7.沿M、N方向作地质剖面图(虚线代表岩层弯曲状况),符合乙处地质地貌特点的是()

答案:6.D7.C解析第6题,依据等高线“凸低为高”的判读方法,可以判断甲处为山地;依据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出甲处海拔介于500~550 m之间,对应出露岩层为d;由于岩层a-b-c-d由老到新,则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故甲处为向斜山,D项正确。第7题,依据等高线“凸高为低”的判读方法,可以判断乙处为谷地;依据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出乙处海拔介于450~500 m之间,对应出露岩层为b;由于岩层a-b-c-d由老到新,则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故乙处为背斜谷。背斜岩层向上拱起,C项正确。

(2020山东聊城育才中学一模)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A.背斜成山B.块状山地

C.向斜成山D.地堑

9.下列关于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按成因分类,甲、乙属同一类岩石

B.丙、丁生成的地质环境相同

C.丙、丁中含有化石

D.乙受热变质成丙

答案:8.B9.A解析第8题,图中山地与南北两侧地形区之间有断层分布,南北两侧地形区相对下沉,中间山地相对上升,形成块状山地(地垒),选B项。第9题,甲为砂岩、砂砾岩,乙为石灰岩,按成因分类,二者都属于沉积岩,A项正确。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喷出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凝而形成的(侵入岩),二者生成的地质环境不同;岩浆岩中没有化石;石灰岩受热变质形成大理岩。

(2020河北宣州检测)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下面表格示意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该地野外考察中依次记录的5个观测点的信息(岩层P、Q、S由老到新)。读图表,回答10~11题。

10.

A.L1线B.L2线

C.L3线D.L4线

11.下列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M处地貌的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

B.M处断层发育,地质灾害频发

C.N处岩层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D.N处为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答案:10.B11.C解析第10题,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据图可知,图中只有L2线和L4线上部分地区海拔超过了600 m,根据表中各点海拔的数值变化可知,L2线更加符合。第11题,本题考查构造地貌。据材料知,岩层P、Q、S由老到新,说明M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为背斜,M处地貌的形成以外力作用为主,海拔较低,为背斜谷,N处为向斜山脊,核部坚硬,不易被侵蚀。背斜构造为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向斜构造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2020河南信阳高级中学质检)下图是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平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2~14题。

12.该河流的流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南向东北D.自西北向东南

13.下列关于图中的推断,科学合理的是()

A.断裂下沉是东南岸阶地形成的主因

B.图中岩层的颗粒由①~④逐渐变粗

C.图中M阶地比②岩层形成的时间晚

D.图中M阶地是聚落的集中分布区域

14.近年来,M处出现丰水期水位下降,沉积物减少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上游拆除水电站B.上游城市化进程加快

C.下游整治疏通河道D.下游修建跨河大桥

答案:12.B13.C14.C解析第12题,读图可知河流有东南岸和西北岸,所以河流流向为东北—西南或者西南—东北。根据河流中的沉积物在东南岸,说明该岸为沉积岸,西北为冲刷侧,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冲刷右侧,淤积左岸,所以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故选B项。第13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东南岸为河流沉积一侧,图中阶地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了阶梯状地貌,A 项错误。图中岩层只能显示形成时期不同,越向下形成年代越久,不能反映颗粒大小,B项错误。M阶地位于岩层②上方,形成时间比②晚,C项正确。图中M阶地在河流丰水期会被淹没,容易发生洪涝灾害,D项错误。故选C项。第14题,上游拆除水电站,会导致丰水期流量增加,泥沙在水库附近沉积少,带到下游的多,A项错误。上游城市化进程加快,水土流失会加剧,泥沙含量增加,B项错误。下游整治河道,排水能力增强,泥沙沉积减少,C项正确。下游修建跨河大桥,与上游泥沙淤积量无关,D项错误。故选C项。

(2020黑龙江大庆一模)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及其周边事物局部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基岩出露区的地形最可能是()

A.丘陵B.山地

C.盆地D.平原

16.①②③④四处河段中,可能存在瀑布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17.图中的河流()

A.含沙量较大B.流域面积大

C.流量变化小D.以春汛为主

答案:15.B16.C17.A解析第15题,本题考查局部地形地质图的判读。由图示可知,河流一支流的源头位于基岩出露区(③处附近),再结合图中黄土上升和下降区及断裂线的分布可推出基岩出露区地势较高,应是断裂抬升的岩块,属于山地地形,B项正确。第16题,本题考查区域地貌的判断。③位于基岩出露区与黄土下降区交界处的河流上,地势高差较大,最有可能形成瀑布,选C项。第17题,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结合图示分析,此地应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A项正确;由图可知,河流支流很少,流域面积不大,B项错误;黄土高原地区位于季风区,受降水量季节变化影响,河流的流量变化较大,C项错误;有春汛的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D项错误。

(2020浙江嘉兴模拟)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岩石以花岗岩为主

B.甲处肯定为背斜构造

C.地表起伏与内力作用无关

D.乙处可能有断层分布

19.该地河流沿岸的乡村拟建阳光房培育花苗,最适宜建

在()

A.河流南岸B.河流北岸

C.迎风坡D.背风坡

答案:18.D19.B解析第18题,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无法判断图示地区的岩石类型;甲处为向斜;地表起伏与内力作用有关;乙处两侧同高度岩层不同,可能有断层分布,选D项。第19题,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位于北半球,其河流北岸为阳坡,适宜建阳光房,选B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