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译笔译技巧:直译与意译的诠释

口译笔译技巧:直译与意译的诠释

口译笔译技巧:直译与意译的诠释
口译笔译技巧:直译与意译的诠释

口译笔译技巧:直译与意译的诠释

口译笔译技巧:直译与意译的诠释口译笔译技巧:直译与意译的诠释直译与意译这两种不同的译法,自古有之。然而自五四以来,人们围绕着这两种译法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1922年,茅盾在直译与死译一文中写道:近来颇有人诟病直译;他们不是说看不懂,就是说看起来很吃力。我们以为直译的东西看起来较为吃力,或者有之,却决不会看不懂。看不懂的译文是死译的文字,不是直译的。

1934年,茅盾在直译顺译歪译一文中写道:直译这名词,在五四以后方成为权威。这是反抗林琴南氏的歪译而起的。我们说林译是歪译,可丝毫没有糟蹋他的意思;我们是觉得意译这名词用在林译身上并不妥当,所以称它为歪译。

1980年,茅盾在《茅盾译文选集》序中回忆这一段往事,他写道:后来有的译者随意增删原著,不讲究忠实原文的意译,甚至歪译,那就比林译更不如了。

从以上情况看,在二三十年代,反对直译的人所反对的是看不懂或看起来吃力的译文;反对意译的人所反对的是随意增删原著、不讲究忠实原文的译文。

鲁迅也是积极主张直译的。

后来有人提出直译和意译是一回事,是无法区分的。

1946年,朱光潜在谈翻译一文中写道:所谓直译是指依原文的字面翻译,有一字一句就译一字一句,而且字句的次第也不更动。所谓意译是指把原文的意思用中文表达出来,不必完全依原文的字面和次第。直译偏重对于原文的忠实,意译偏重译文语气的顺畅。哪一种是最妥当的译法,人们争执得很厉害。依我看,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必须尽量保存原文的语句组织。因此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

1953年,林汉达在翻译的原则一文中写道:正确的翻译是直译,也就是意译。死译和胡译不同,呆译和曲译不同,这是可以划分的,它们都是错误的翻译。正确的翻译是分不出直译或意译的。

1959年,周建人为《外语教学与翻译》写了一篇

直译与意译补充例子(课件有关内容)

例:This girl was all by herself and far from home , without a single relative or friend to help her. 直译:她离家很远,什么都要靠自己,没有亲人和朋友来帮助她。 意译: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 例句: I talked to him with brutal frankness. (1)我同他谈话用粗暴的坦率。(逐词翻译) (2)我同他谈话时,使用了令人不快的真诚的语言。(直译) (3)我对他讲的话,虽然逆耳,却是忠言。(意译) 2. His irritation could not withstand the silent beauty of the night. (1)他的烦恼不能承受夜晚宁静的美丽。(逐词翻译) (2)他的烦恼经不起这宁静的良宵美景的感染。(直译) (3)面对这宁静的良宵美景,他的烦恼不禁涣然冰释了。(意译) 汉译英: 感:sense 责任感,安全感,自卑感,优越感,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 A sense of safety, A sense of inferiority, A sense of superiority, 节奏感,正义感,羞耻感,幽默感, A sense of rhythm /'rie?m/ , A sense of justice, A sense of shame, A sense of humor, 无助感,方向感,紧迫感, A sense of hopelessness, A sense of direction, A sense of urgency 2. When should we depend on 直译法? (1)Common civilization core, 某些习语和短语的翻译,例如: cold war 冷战 hot line 热线 hot girl, spicy girl 辣妹 hot-selling books 热销书/畅销书 black market 黑市 pillar industry 支柱产业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2)含义广为流传,读者较为熟悉的短语、习语等,直译可以丰富译语语言。例如: 1) He walked at the head of the funeral procession, and every now and then wiped his crocodile tears with a big handkerchief. 他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头,还不时用一条大手绢抹去那鳄鱼的眼泪。 2)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today extended the olive branch to the Clinton Government by pleading for cooperation in developing foreign policy. 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今天向克林顿政府伸出了橄榄枝,要求在发展外交政策上合作。 3) In the court action, Alain sprang his trump[tr?mp] (王牌) card by calling a surprise witness. 在法庭诉讼中,阿兰突然打出了他的王牌——请出一位意想不到的证人。(杀手锏) 4)In wine there is truth. 酒后吐真言。 to show one’s cards

口译笔记速记符号归总

口译笔记速记符号归总 一、做口译笔记时的注意事项 1.口译笔记应记要点,切忌求记“全”。口译笔记是记忆的延伸或补充,不应也不必取代记忆。口译笔记的主要内容是概念、命题、名称、数字、组织机构和逻辑关系(如大小、先后、正反、上下、升降、因果关系等),笔记单位以表达意群的词语和符号为主。 2.口译笔记求快求精,但不可潦草。 3.口译笔记可使用来源语,也可使用目标语,也可以双语兼用。只要有利于口译的准确性和流利性,不必拘泥于某种文字或符号。例如,“联合国大会”可笔录为“UN”或“联大”。 4.口译笔记使用大量常见略语,例如:cf(compare),Co(company),eg(for example),etc(and so on),esp(especially),ie(that is),max(maximum),min(minimum),ref(reference),std(standard),usu(usually),等。 二、常用速记符号 速记是一项特殊的技巧,速记语言是由一套完整的符号组成的体系。在口译实践中逐步掌握一些简单的速记符号是有益的。 口译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员在口译表达前对感知的信息进行记录的能力。记录分为“脑记”和“笔记”两种。 人脑的记忆由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部分组成。顾名思义,短时记忆是一种操作性的暂时记忆,长时记忆属于一种储存性的永久记忆。影响一个人短时记忆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记忆内容的意义性。即便是当感知的信息有意义时,人的短时记忆只可容纳由二十多个单词组成的句子,或者一组十位数的数字。因此,对于口译工作者来说,完全依赖人脑的记忆能力是危险的,记笔记便显得十分重要。 in Note taking Use only the abbreviations that fit your needs and that you will remember easily. A good idea is to introduce only a few abbreviations into your note taking at a time. Symbols helpful in math -- these are commonly used in texts and references. S = sum f = frequency Leave out periods in standard abbreviations. cf = compare e.g. = example dept = department Use only the first syllable of a word. pol = politics

再解析直译与意译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外语教学与研究 再解析直译与意译 牛 谷 芳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山西晋中030600) 摘 要:翻译界直译与意译之争由来已久,走第三条道路的中间派也是古已有之。实践证明,直译与意译的区分是客观存在的。本文尝试进一步分析肯定派、否定派和中间派的观点,说明直译和意译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两个对立面。 关键词:翻译;直译;意译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8606(2003)外20040204 翻译界直译与意译之争由来已久,走第三条道路的中间派也是古已有之。晋代道安(314~385)、隋代彦腙(557~610)主张直译(质),苻秦鸠摩罗什(344~413)主张意译(文),唐代玄奘(602~664)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走的是第三条道路。梁启超对我国历史上直译意译消长调和的过程作了精辟的总结:“翻译文体之问题,则直译意译之得失,实为焦点……新本日出,玉石混淆。意识求真之念骤炽,而尊尚直译之论起。然而矫枉太过,诘鞠为病;复生反动,则意译之论转昌。卒乃两者调和,而中外醇化之新文体出焉。” 与古代一样,20世纪我国翻译界又重演了直译意译消长调和的过程。20、30年代,直译意译两派曾展开一场激烈的论战。50年代初,直译意译之争又起,但不如20、30年代的论战激烈。此后两派之争虽然并未完全停止,但主张调和的中间派占了统治地位。这次消长调和的过程不是简单地重复历史,而是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触及的理论问题深而且广。走第三条道路的中间派,也不像古代那样在两派各领风骚之后才出现,而是一开始就出现了。然而,中间派内部远不是统一的。有些人根本否定直译意译的提法,可以称之为“持否定态度的中间派”,简称“否定派”;有些人承认直译意译两者并存且无优劣之分,可以称之为“持肯定态度 的中间派”,简称“肯定派”。 否定派认为,“以直译意译分作两类,在根本上似有问题”,“凡适当的翻译均系意译,又同时应为直译”。有的主张“不分裂直译和意译”,指出“真正主张意译的人所反对的也不是直译,而是呆译或死译”;“两派正面的主张,倒是相互接近的……正确的翻译是分不出直译或意译的”。 否定派中有些人在否定直译意译的同时又提出自己的译法。有的主张“译文学作品只有一个条件,那便是要“信”,说“信”有三种程度:形似、意似、神似,“不过在未说之前,对于时下流行的‘意译’或‘直译’说一句话。翻译就是翻译,本来无所谓什么译”。并把直译等同于“形似”,加以否定,主张“意似的译法”和“神似的译法”。有的在否定直译意译的提法之后,提出“字译”与“句译”的区分,“字译是以字解字及以字译字的方法”;“句译与此正相反……是取一种态度,先把原文整句的意思明白准确的体会,然后依此总意义,据本国语言之语法习惯重新表现出来”,“句译是对的,字译是不对的”。有的不仅否定直译意译,而且否定“句译”,并提出“五步法”:寻求原文字义,分析原文文句组织,把原文所代表的意义变成有意义的译文语言的话,按照译文文字的习惯和规则把话写出来,将译文文字加以适当的修饰。 收稿日期:2003210208 作者简介:牛谷芳(19652),女,山西榆次人,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速记符号

英语口译听力速记技巧 一、英语笔记法的适用前提——听力过关(五大支柱),听懂是做笔记的前提条件,如果听都没有听懂,又怎么可能去记?再好地记录能力都不可能创造信息本身。 二、为什么记笔记(提示难点,突出逻辑),记什么(时态关联词数字等),怎么记(尽量用目标语言加符号) 三、做口译笔记时的注意事项 1.口译笔记应记要点,切忌求记“全”。口译笔记是记忆的延伸或补充,不应也不必取代记忆。口译笔记的主要内容是概念、命题、名称、数字、组织机构和逻辑关系(如大小、先后、正反、上下、升降、因果关系等),笔记单位以表达意群的词语和符号为主。 2.口译笔记求快求精,但不可潦草。 3.口译笔记可使用来源语,也可使用目标语,也可以双语兼用。只要有利于口译的准确性和流利性,不必拘泥于某种文字或符号。例如,“联合国大会”可笔录为“UN”或“联大”。 4.口译笔记使用大量常见略语,例如:cf(compare), Co(company), eg(for example), etc(and so on), esp(especially), ie(that is), max(maximum), min(minimum), ref(reference), std(standard), usu(usually)等。 听力笔记的一些技巧:(适用口译笔记) 1、不要大量记录文字(汉字、单词) ——而要使用符号来表示意思(缩写、图形) Eg:“powerful country”记作“强口”, “我同意”记作“I√ ”; “观点,看法一致”记作“⊙ same”, “economic development”记作“经↑” ↑表示“上升、快速上升、快速发展、快速上涨等” ↓表示“下降、减少、急剧下降、急速下跌等”; ↗表示“缓慢上升,缓慢发展、缓慢上涨等”; ←表示“返回,倒退等”; →表示“达到,至,导致,前进等”; +表示“加,增加,此外,另外,又加之”; —表示“减少,减”; >表示“多于,大于,强于”; <表示“少于,小于,不如”; ∵表示“因为,由于”; ∴表示“所以,因此”; =表示“等于,相同,与……相同”。 t表示thousand;

直译与意译的关系

直译与意译的关系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每种语言都有各自独立和分明的系统,在形态和句法方面二者存在很大差异。然而,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一些相似性。比如在主谓词序和动宾词序上是一致的。正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所以在翻译实践中,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方法进行翻译。直译和意译是重要的翻译理论和基本的研究主题。直译与意译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同时,它们又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不可分割。通过对直译与意译二者关系的正确研究,更多地认识了解到什么时候采用直译、什么时候采用意译,在运用直译与意译的时候所应该掌握的技巧、遵循的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翻译能力及水平的目的。 (一)直译是什么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直译出现于五四运动时期,它强调必须忠实于原文,这样,翻译才能实现“达”和“雅”。直译并不是机械地逐字翻译。由于英文和中文有着不同的结构,所以不可能都进行逐字翻译。直译就是既要全面准确地阐明原作的含义,又无任何失真或随意增加或删除原作的思想,同时还要保持原有的风格。有时甚至连原来的情绪或情感,比如愤怒或窘迫,挖苦或讽刺,喜悦或幸福都不应忽视。傅斯年、郑振铎都主张直译。在近现代中国翻译史上,直译是压倒一切的准则。鲁迅和其弟周作人的作品《域外小说集》被视为直译的代表。 直译常常被用来翻译一些术语和成语,有时局限于一些简单句和科技术语翻译。直译可以完全保持原作的风格和民族特色。但直译必须具有可读性,也就是说,译品不会引起读者的误解,并且也不违反表达方式。直译还适用于含有修辞的句子。在某种程度上,直译不仅能保持原作的特点,而且还可使读者逐步接受原作的文学风格。例如:angel“天使”,dark horse “黑马”,software“软件”,cold war“冷战”,等等。事实上,许多英语词汇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汉语中了。同样,许多汉语词汇也被翻译成英语。例如:铁饭碗“the iron rice - bowl”,丢脸“to lose one’s face”,大锅饭“big pot system”,等等。作为一种语言的社会功能,翻译是两种语言转化和文化移植的过程。例如:英语:All the world is a stage.译为:整个世界是个大舞台。汉语: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必须坚持和风细雨的方法,坚持“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法。译为:It is essential to persist in using methods as mild as a drizzle and as Gentle as a breeze, and to adhereto the formula of “unity- criticism- unity”in dealing with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直译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同时,也有助于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使西方人了解中国。通过直译,读者更容易了解原作的思想和风格。在翻译过程中,相当多的句子不能采用直译来翻译,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意译,特别是文学著作。 (二)意译是什么 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意译则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需过分注重细节,但要求译文自然流畅。在翻译时,如果不能直接采用原作的结构和表达形式,我们必须根据表达形式和特点改变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来传达原作的内涵。由于原语和译语在语序、语法、变化形式和修辞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我们只能用适当的方式来传达原作的意思和再现原作的效果。在翻译过程中,要使语言清晰、有说服力,并且符合语言习惯,译者必须尽量遵照所使用的语言习俗和正确的用法,而不是坚持原作的表达模式。赵景深先生曾经说过,“一个通顺流畅的版本比只注重于忠实于原作的版本更好”。显而易见,赵景深先生赞成意译,严复先生也喜欢意译。严复的许多经典作品都采用了意译,例如《天演论》就是意译典型的例子。 因为语言基础发生变化,所以大部分文学著作都要求采用意译。 例如:英语:He was seized with the despairing sense of his helplessness.译为:他忽然产生了束手无策的绝望感觉。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有一些修辞不能采用直译,我们

英语翻译之高级口译技巧

英语翻译之高级口译技巧 口译是英语翻译的一个重要技能,口译的技巧有句式调整,断句和巧用连词,调整顺序,转换词性等,比如通过转换词性,可以把名词转为动词,或者把被动句调整为主动语态。。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口译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口译技巧 1、句式调整 同传在词语的翻译上可以做到地道和相对准确,但句子结构不可能像交传那样按照中文的句式习惯组织安排,对于英汉传译,往往需要采用英语句式的顺序: 【例】Frankly, ideas and goods will travel around the globe with or without our help. 【译】坦率地讲,思想和商品都将会在全球流通,不管有没有我们的帮助。 2、断句和巧用连词 处理长句是同传的基本功之一。翻译长句,除了断成译群外,还有一个关键要掌握,即英文句子之所以长是因为要避免重复使

用同一个词,于是用who、which、that 来代替主语或宾语,使得句子很长,而在中文中就不怕重复使用。 【例】That is the single monetary policy which will be discussed at the next European Union conference. 【译】那就是单一货币政策// 该政策将在下一届欧盟会议上讨论。 为了保证译出语的连贯性和准确性,同传时尽量使用译入语的文法结构,在将其断为多个句群后可以使用一些润滑剂,即连词,将单个的句群联系起来。 3、调整顺序 在一些有after和before的句子中可以将其反说,比如: 【例】I would like to make one point clear before I move on to the next point. 【译】我想先澄清一下,然后再讲下一部分。 【例】I would like to move on to the next part after I clarify one point. 【译】我想谈下一部分,在这之前先澄清一点。 4、转换词性

从有趣的直译与意译浅谈翻译

从有趣的直译与意译浅谈翻译 【引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语言逐渐在青少年中盛行开来,其中一些传统的英文翻译更是完全被颠覆。 How are you? 怎么是你? How old are you? 怎么老是你? You have seed!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 你有种!给你点颜色看看! Brothers, together up! 哥们儿,给我上! 虽然这些翻译有点荒唐,但不可否认,这也让很多青年人记住了这些英文。而到底此类现象的发生对翻译这个领域甚至是文化的交流到底有益还是有害呢?诚然,如此的翻译会带来很大的乐趣,但久而久之是否也会抹杀了它原本的意思呢?这也就引出了两个概念“直译”和“意译”。而今天要说的直译与意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侧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的翻译,而是将视野拓展到语言、美学、和文化等方面,基本等同于中国古代所提出的“信、达、雅”三个层次的翻译。 朱光潜曾说过,“所谓‘直译’是指依原文的字面翻译,有一字一句就译一字一句,而且字句的次第也不更动。所谓‘意译’是指把原文的意思用中文表达出来,不必完全依原文的字面和次第。‘直译’偏重对于原文的忠实,‘意译’偏重译文语气的顺畅。哪一种是最妥当的译法,人们争执得很厉害。依我看,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必须尽量保存原文的语句组织。因此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 而郭沫若也曾说过,“翻译是一种创作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有时候翻译比创作还要困难。创作要有生活体验,翻译却要体验别人所体验的生活。” 由此得知翻译工作并非想像的那么简单。我们先从一首古诗看起,李白的《静夜思》相信是每一个中国人小时候必背的古诗之一,而当李白的《静夜思》被引入西方时: 例1.I saw the moonlight before my bed, 床前明月光, I wondered if it were the frost on the ground. 疑是地上霜。 I raised my head and looked at the full moon; and then 举头望明月, I dropped my head and thought of my far-away home. 低头思故乡。 很简单明了的英文翻译,也确实是按照诗的意思表达的,但这符合原作的创作么?直译是直译了,总会觉得缺少了古诗的那种韵味。而唐诗最精华的部分不也是那一份蕴含在诗中的意境么。故而,翻译的“信”固然重要,对于特定的民族文化精髓而言,“达”和“雅”也一样重要。而译者因为水平或是其他种种原因,不能完全表达原作者想表达的那种意蕴,这也是翻译的难点所在。诚如所言,一个优秀的翻译家必定在国学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而当其在引入一种文化或者推出一种文化时,必须同时对两个国家的语言环境,文化氛围等都

(课)视译单位(口译快速提高技巧)

视译单位-类意群 一、技巧讲解 1.断句是译出语语序关键,断句基本方法是以类意群为单位。以类意群为视译单位是断句基础和译员基本功。 2类意群特征 1)相对独立意义概念; 2)在一目可及范围之内; 3)能通过连接语灵活与前后视译单位结合。 3相对独立概念:可以被独立翻译出来,不会产生意义的上的误会或不完整 May I ask you to attend the meeting? 两个相对独立概念:[1]May I ask you; [2]to attend the meeting. [1]我可以请你; [2]出席会议吗. 4在一目可及的范围内:有时一个独立概念很长,难以迅速看完,只能再度划断。 The moment when all the people in the organization became angry and began to agree with one another as to who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was exactly the time when an

even more serious event took place. The moment //when all the people in the organization// became angry// and began to agree with one another// as to who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was exactly the time// when

an even more serious event took place 5.能够通过连接语较灵活与前后的视译单位结合:增加一个连接词之后,可以比较顺畅完整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 Indeed, we hope to intensify work with China that not only adjusts to the international rules developed over the last century, but also joins us and others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of the new century.

英语口译速记符号

英语口译速记符号 ∵因为;由于;because;due to;thanks to; ∴所以;因此;as a result;consequently; =相同;也就是;相当于;that is to say;similar to; ≠不同;差距;相差;difference;disparity; ≈大约;接近;about;nearly;approximately; >大于;超过;more than;exceed;surpass;superior to <小于;低于;less than;lower than;inferior to +加上;另外;加强; -减去;扣除;接近(某个数字);minus;deduct from;except;÷除了,后面以加逗号与否来区分except和apart from ↗上升;增长;increase;grow; ↘下降;减少;decrease;decline;drop √正确的;好的;积极的;correct;nice;positive;affirmative; 改善;完善;improve; ×错误的;不好的;负面的;mistake;negative;notorious ?疑问;询问;是否;question;ask;inquiry;whether; !危险;警告;值得注意;dangerous;warning;notice; {包括;包含;including;containing; :认为;觉得;看法;think;believe;in my view; …大量的;很多的;一系列的;可持续的;a lot of;a series of; 【在…期间;在…的过程中;during;in the process of; ∥但是;然而;but;however;neverthless;

高口复习经验

下面是考高口笔试的一些小经验和口试的血淋林的教训,希望能给你一点启发。主要是两大部分,一是平时自己怎么练,二是考试怎么考。(因为写得清楚一点,所以段落分得比较多,也写得比较杂,就凑活着看看吧。) 准备部分: 笔试,要买的书是高级翻译教程、高级听力教程和历年真题。外面考培书店有的卖的,不过是盗版的,好像是五本书只要三四十块钱(翻译、听力、口语、口译、阅读教程)。我有同学再外面买的,will打印成了wIll,这个是小瑕疵,是因为认识这个词所以能一眼辨识出来;那要是是个生词的话就可能完全被误导了。最好是买正版的啦。关于这三本书怎么看,我一本本跟你说。 高级翻译教程,是一定要照着练:每篇文章都有点长,实际考试就只有一半那么长(中译英还没有一半长)。建议你先看一下真题的篇幅,再自己确定每次练多长内容。英译中:先把文段通读一遍,直到大概意思都明白,读得时候可以有意识地把后置的定语啊时间状语啊什么扩出来提醒自己要调换语序;然后再把生词标出来,根据上下文连蒙带猜了呗;最后在写每一句的时候,先在脑子里构思一下,特别是要注意“是否符合中文习惯性语序”,切忌翻译腔,落笔要工整,最好不涂改,要改的话也在错别字上画两条线就好了。中译英:也是先通读一遍,理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其次把你觉得能够用得上的好的句型和词汇先写旁边(要保证高级词汇不拼错,100% accurate,不然就别写了;句型多变一点,长短句交错、句子别太长把自己绕进去、物作主语的被动句,灵活运用);然后把你觉得难翻译的短语和词汇好好琢磨一下,想不起来固定的常规表达就自己意译也成;落笔通顺,最基本的是没有语法错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计时。每个部分半小时,所以平时练习的时候中译英或者英译中要计时。还有就是不要先打草稿再誊写,来不及的。 怎么校对:翻译其实是没有标答的,但也要照着参考答案句句去看。你可能误译、漏译或者不准确,所以学人家好的词汇、好的表达句型、结构甚至是其中可能涉及到的逻辑层次。校对的时候要整理,生词句型都要整理下来、背下来、下次遇到类似的用起来。(我考的时候考到个“包罗万象”,是之前背到过的,而且考前一天脑子发热去看了一下那篇文章,还把这个词又背了一下,真是侥幸。)高口笔试的翻译不会做到教程上的原文段落,最多会遇到相同相似的词块。笔译是熟能生巧。而且高口笔试考得比较死,就基本上材料都是政经类,简介类,难以一点的话就出个文言文词汇多一点的。英译中时出现人名一定要音译成中文,不能照抄。 高级听力教程,一定要全部做完,因为会出到书上的原题的!上半场考spot dictation,听力理解单选。spot dictation有几个会比较难有生词但是其他的一定要保证全对,听到什么就写什么,一般是三到四个单词,落笔要快,来不及就写自己看得懂的缩写,还要时刻注意下面一空的内容,这个多练就有感觉了。做完要检查单复数、第三人称什么的。做真题可能会错的比较多,但是也别丧气,练多了就好了。听力单选比较简单,有一题是书上原题,其他的也不难,只要把书上的题目都练过一遍就好了。这部分是我做得最好的,50分拿了45。 下半场考mini-lecture,这部分是最难的。一定要把书上的题目练一遍,这个是不可能考到原题的,但是你练过书上的题目之后就有感觉的。我之前有个同学没看清题目要求,以为是spot dictation,说很简单后来就慌了。文章一般都很有逻辑层次的,第一第二什么的,要记关键词,主要是动词和名词。还有个部分就是听译,这个也比较难,会有一两句是书上的,但不一定是原题,可能是书上的单选题文段里的句子改编一下的。平时练的时候只记关键词,特别是数字一定不能错,用自己能辨识的速记符号去记。要练的,考试来不及的话只有一句译一句过了,起码能拿一半分数。 真题:给自己一个完整的时间段做上半场或者下半场。我是因为没练阅读,所以阅读比较惨兮兮的。阅读教程不要买,文章太长而且没什么好练的内容。阅读篇幅会很长,但还是

口译阅读的解题技巧

口译阅读的解题技巧 阅读考试永远是速度(speed)和正确率(accuracy)的赛跑,它决不是对文章逐字逐句的推敲,也不代表对文章从头到尾不分主次的分析。文章是由段落构成的。典型的英文段落,是一个逻辑的整体(logical unit),它必定要围绕着一定的主题展开。绝大多数情况下段落中会有一个最能概括该段主题的句子,即主题句(topic sentence),而段落中主题句之外的内容就是细节(subordinations)。 对于中级口译的考生而言,在阅读部分抓住一个段落,乃至全文的主题句至关重要。 首先,主旨题是考试的重点题型之一,细数历年考题,每次考试 6篇文章30道题目中必定会出现3-6个题直接考察文章的主题,如What is the main idea/concern /purpose of the passage? 便是常见的主旨题; 其次,辨识主题句之后意味着段落中的其他内容可以略读(scan)或者跳读(skim),可以大大节约时间。 再次,部分细节题考查的往往是细节对于主题的支持,这种情况下细节的内容并不一定需要深究,选对了主题便可顺便选出正确答案。 最后,文章中的难词往往出现在细节内容中,如果可以在全面理解文章的前提下跳读难词的话,对于考生紧张情绪的平抑也将大有裨益。 可见,把握主题不仅可以加快阅读速度,也可以提高正确率,可

谓阅读理解考试的“必杀技”。下文将重点剖析段落中主题句的典型特征及全文主题句的分布规律。 一、主题句特征“必杀技”: 中口的文章虽然内容庞杂,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类学、心理学、美学、生物、医学和生活常识等内容,但是主题句的“样子”却不外乎“强”、“新”、“奇”、“真”、“并”五种。之所以会具有这些特征,是和中口文章最常见的体裁(议论文和说明文)及其出处(英美报刊及专业文献)分不开的。 1、“必杀技”之一:“强”字诀! “强”,顾名思义是段落中强调的部分,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感情或倾向,这样的词句怎能不重视? (1)“强”调单词: A. huge、great、monumental等表示“伟大”意义的词汇出现在说明文中,该句极有可能成为主题句。中口文章往往来自报刊文献或专业杂志,作者的用词往往比较中立客观,如果用了这类“强”词,下文势必会花笔墨进行一番细细分析。 例如: A Japanese constitution company plans to build a huge independent city-state, akin to the legendary Atlantis, in the middle of the Pacific Ocean. The city, dubbed “Marinnation”, wou ld have about one million inhabitant,

浅析英语翻译方法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析英语翻译方法中的直译与意译 the Brief Analyzation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Methods 安芸 西安翻译学院英语系710105 摘要:英语与汉语存在很大差异。“直译”与“意译”两种翻译方法在实际应用时所表明的各自独特的特点,两种翻译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差异;两种翻译方法所使用的语义场与语域;两种翻译方法所使用的不同的背景及常出现的误区以及现状。 关键词:直译意译翻译方法关系与差异 Abstract:.There are hug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he independent features which differentiate these two translation approaches, say,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in real practice; meanwhile the correlations and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two; the semantic field and the linguistic register in which the two translation approaches are applied; the different contexts in which they are employed; and the status-quo of these two approaches. Key words: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methods;Translation theory;Relation and difference. 引言 直译与意译(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所谓的英汉互译方法,即: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特点的对比,分析其异同,跨越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障碍,在忠实于原文的情况下,阐述表达原文的一般规律。英语与汉语的语言结构与文体结构有相同的一面,汉译时可照译,即所谓“直译”——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语言与文体结构。由于人们在感情,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英汉语言表达中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相同,也就是说,这些表达方式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可以互译。直译时,译语要做必要的调整[1]。这两种语言之间还有许多差别,在汉译英时,如完全“字照字”的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势必会出现“英语式的汉语”(English Chinese),这时就需要“意译’;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摆脱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规范。特别要注意的是:“直译”中要杜绝“生搬硬套的翻译”,“意译”也不等于“信口开河,不着边际的翻译”。 “意译”则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需过分注重细节,但要求译文自然流畅。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另一个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英汉

中高级口译证书考试复习大纲及高分秘笈

中高级口译证书考试复习大纲及高分秘笈 第一部分 Listening Test 1.Spot Dictation (30%)  1) 拼写错误,但不影响理解的,如:intrest。不扣分  2) 每空格写对其中一半词的,给 1 分。 应试指导:  1)第一句特征及整体分析(内容、语调及写作风格)  2)通篇略读及相关词汇/格局判断 每一段第一句及最末一句 每一篇文章首尾对应  3)章结构分析(平行、转折、举例) 应试技巧:  1)恢复原理  2)五大必填要素  3)其它功能要素及填入词汇特色(参见本校自编教材《中高级口译证书总复习》 )  4)高频词汇 2.Multiple Choice (20%)每题 1 分,共 20 分。 应试指导: 1)整体判断模式  a、推销产品 b、新闻条例 c、检索段 d、公司企业结构介绍  e、个人经历段 f、产品优缺点 g、某样物品现状 2)选择段技巧  a、四个名词--检索中心词 b、主题团结性 c、语气及强调原则  d、数字及固化词汇不精确性 e、可能性语气及常规选择模型  f、区别及对比模式 以上可参考本校自编教材《口译证书考试专题指导讲座(一) 》 3.Nate-taking And Gap-filling (20%)  1)每空格一个单词,每单词 1 分;  2)拼写错误,但不影响理解的,给 0.5 分;  3)一个空格填写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的,不给分。 4.Sentence Translation (15%)  1)每句句子 3 分;  2)内容基本正确,表达通顺,给 3 分;  3)内容基本正确,表达较通顺,给 2-2.5 分;  4)尚能表达一半内容的,给予 1.5 分;  5)关键信息错误不给分。 5.Passage Translation  1)每题共两段短文,每段 7-8 分;  2)语言表达占每段总分的 40%,即 2.5-3 分;  3)内容占每段部分的 60%,即 4.5-5 分;  4)内容错误不给分。 关于翻译(中译英与英译中应试技巧) 应试指导:  1)翻译重点词汇必掌握(参考自编教材《词汇册》及《中高级口译证书高频翻译考点》 )

英语口译笔记速记符号大全

英语口译笔记速记符号大全 一.缩写词: Abbreviations in Note taking Use only the abbreviations that fit your needs and that you will remember easily. A good idea is to introduce only a few abbreviations into your note taking at a time 1.Symbols helpful in math -- these are commonly used in texts and references. S= sum f = frequency Leave out periods in standard abbreviations. cf = compare e.g. = example dept = department Use only the first syllable of a word.

pol= politics dem= democracy lib = liberal cap = capitalism Use entire first syllable and only 1st letter of 2nd syllable. pres = presentation subj = subject ind = individual cons= conservative Eliminate final letters. Use just enough of the word to form a recognizable abbreviation. assoc= associate biol = biology info=information ach = achievement chem = chemistry max = maximum intro= introduction conc = concentration min= minimum rep = repetition

英汉翻译的方法——直译意译与归化异化

英汉翻译的方法——直译、意译与归化、异化 一.直译与意译: 在谈到直译和意译时,人们常常用英文词语literal translation 和freetranslation。此时人们关心的是语言层面的技术处理问题,即如何在保持原语形式的同时,不让其意义失真;而意译则认为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就要采取意译。直译和意译之争的靶心是意义和形式的得失问题。在中国的翻译史上,赞成直译和意译的均有人在,初期佛典翻译中的文质说,唐代玄奘的“求真”与“喻俗”,近代有严复的“信达雅”及鲁迅的“宁信而不顺”与赵景深的“宁顺而不信”等,都是从直译和意译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原则。 1.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英、汉语的结构有相同的一面,汉译时可照译,即直译。 直译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结构形式。 直译有不少优点,例如能传达原文意义,体现原文风格等。但是,直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译文有时冗长罗唆,晦涩难懂,有时不能正确传达原文意义,有时甚至事与愿违。 Literal translation is where the forms of the original are retained as much as possible, even if those forms are not the most natural forms to preserve the original meaning. Literal translation is sometimes called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as opposed to thought-for-thought translation). A more accurate, but less well-known, label for this

中高级口译口试应试技巧精析

中高级口译口试应试技巧精析 汪亮(Bryan): 2010世博会志愿者培训师,上海新东方学校口译笔译教学专家,口译课题组组长。新东方集团优秀教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语教育学硕士。高级同声翻译。 考生通常都会被集中在一个大的教室或者会议厅进行候考。考试正式开始前,老师会先叫准考证号,被叫到的考生会被带到一间教室,隔开坐。然后每个考生会发一张纸,这张纸上就是三分钟英文口语的题目,题目下面有三个提示,可以作为自己表达时的框架,三个段落的中心思想或者主题句。 拿到题目后,考生首先要看清题目,理清思路。一定要把英文题目和下面三个提示看清楚,记在心里。在五分钟的准备时间内,不能慌张,而要有条不紊的进行准备。其次,要写出自己口语表达的大致框架,即我们所说的“提纲”。把自己每一段所要表达的内容用简洁明了的一句话概括出来,这个就是主题句。它可以使你在口语表达的时候思维和逻辑清晰。第三,要尽可能的在五分钟时间内想想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要多想出几个理由或者论据。最好能想出具体的例子,如个人经历,名人轶事,名人名言,相关故事等。因为这些对于考生来说都比较容易记忆,而且能够消耗一定的时间。因此在候考五分钟时间准备时,考生一定要牢记这些例子,在心中反复背诵。这样才能中考试时做到从容不迫,流利表达,也会给考官留下比较好的第一印象。 口语部分通过的关键是语言的流利度。即使在语法上有一些小的错误,如果可以相对比较流畅地进行口语表达的话,考官也会让你通过。 另外,很多考生由于逢考必慌,每考必乱,所以导致在考试时自己的正常水平得不到发挥,影响考试的通过。因此,保持一颗平常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考试时出现一时语塞的问题,千万注意不能自乱阵脚,一字不说。一定要用一些过渡词或者句子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如“Well, what I am saying is it’s really a touch question and I believe opinion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From my personal point of view, it is …”,这样在说这些句子同时,你也获得了一定的缓冲时间,可以在头脑中迅速的思考出接下来要讲的内容。 真题解析 中级口译口语真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