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面改性

  • 格式:ppt
  • 大小:2.72 MB
  • 文档页数:4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钢的渗碳
将钢件在碳的活性介质中加热并保温, 使碳原子渗入表层的一种表面化学热处理 工艺。 工艺流程:锻造→正火→切削加工→ 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精加工
2,钢的渗碳
渗碳剂:CO或CH4 ,化学分解出[C] 影响因素:(1)渗碳温度越高,渗层越厚, 表面碳含量越高。(2)保温时间 技术要求:(1)表面碳含量,0.7∼1.05% 耐磨取上限,强韧性要求一定耐磨取下限。 (2)表层硬度,56∼63HRC
4,碳氮共渗/氮碳共渗
三个阶段:(1)共渗介质分解产生活性碳 原子和氮原子。(2)分解出来的活性碳、 氮原子被钢表层吸收,并逐渐达到饱和状 态。(3)钢表面层饱和的碳、氮原子向内 层扩散 兼得两者优点
五,离子化学热处理
1,定义 2,等离子简介 3,等离子的获得方法 4、离子化学热处理过程
3,淬火中的冷却
(1)喷射冷却法;(2)浸液冷却法
四,化成热处理
1,概念,扩散机理,参数性能评估 2,钢的渗碳 3,钢的渗氮 4,碳氮共渗

1,概念,扩散机理,参数性能评估
化学热处理是表面合金化与热处理相结 合的一项工艺技术,改变表层化成成分和 组织。(表面淬火指改变表层的组织)
1,概念,扩散机理,参数性能评估
2,钢的渗碳
固 体 渗 碳
2,钢的渗碳
气体渗碳 优点:生产效率高,渗层 质量好,劳动条件好。 缺点:渗层含碳量不易控 制,耗电量大。
2,钢的渗碳
真空渗碳,新型
2,钢的渗碳
渗碳后的热处理:(1)直接淬火低温 回火法。(2)一次淬火低温回火法。(3) 二次淬火低温回火法(细化心部组织,, 消除渗层的网状碳化物)
化成热处理基本过程 1,渗剂的分解 气体渗氮时常采用氨气分解: 2NH3 →3H2 + 2[N] 渗碳过程的基本反应(可加入催化剂): Na2CO3 →Na2O + CO2 BaCO3 →BaO+ CO2 CO2 + C →2CO 2CO→CO2 + [C]
1,概念,扩散机理,参数性能评估
化成热处理基本过程 2,吸附, 表面的缺陷处,如:钢的表面上存在 大量的位错和晶界,为活性原子的渗入提 供了方便的通道。
主要内容
一,表面 二,金属表面形变强化 三,表面淬火 四,化学热处理 五,离子化学热处理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一,表面
1,理想表面 2,清洁表面 3,金属表层的组成

1,理想表面
理想表面具有结 构完整的二维点阵平 面。半无限的晶体体 内原子的位置及结构 的周期性与原来的无 限晶体相同
2,清洁表面
4,扩散过程的影响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为扩散系数: 一,温度影响 D = D0 e -Q/RT ( D0为扩散常数,R为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Q 为扩散激活) 二,浓度的影响,在渗碳及碳氮共渗时,可采用强渗工艺 三,晶格类型的影响,C、N原子在体心立方的α-Fe中的扩散系数比在面 心立方的γ-Fe中大 四,固溶体类型的影响(扩散激活能小) 五,固溶体中第三元素的影响 六,晶粒界面的影响(缺陷) 七,形变与应力的影响
1,概念,扩散机理,参数性能评估
渗层的性能评估 1,硬度
1,概念,扩散机理,参数性能评估
渗层的性能评估(所渗物质所改变相对的性能) 渗碳: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 氮化: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耐蚀性。 氰化: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 渗硼: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 渗硫:提高表面减磨性和抗咬合性。 渗铝:提高表面抗氧化性。 渗铬:提高表面抗氧化性、耐蚀 性和耐磨性。 渗硅:提高表面硬度、耐蚀性及抗氧化性。 渗锌:提高表面抗大气腐蚀性力。
2,钢的渗碳
渗碳件质量的检验 如:金相实验;硬度测试;剥层化学分析法
3,钢的氮化
和别的化学热处理一样也包括三个过 程:分解、吸收、扩散。 渗氮介质是氨气:2NH3→3H2+2[N]
3,钢的氮化
一段渗氮
3,钢的氮化
二段渗碳(提高温度为550℃,表层硬度有 所降低)
3,钢的氮化
三段渗碳(550 ℃ 后520 ℃ 浓度有所变化)
三,表面淬火
1,淬火 2,淬火方式 3,淬火方法

1,淬火
淬火属于热处理,
右图为热处理图示 说明。热处理只是 用于处理能发生固 态相变的材料。
2,淬火方式(按加热方式分)
淬火两大类:(1)外热源加热表面淬火, 如: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2)内热源加热表面淬火,主要有感应 加热表面淬火和接触电阻加热表面淬火。
包括台阶表面、弛豫表面、重构表面
2,清洁表面
表面偏析。物理吸附(范德华力);化 学吸附(化学键:离子键、金属键或共价 键)
3,金属表层的组成(实际表面)
普通脏污层:油污或灰 尘; 吸附层:大气中液体或 气体分子吸附膜; 氧化层:金属表面与空 气中的氧形成氧化物层; 贝氏层:机加工中表面 的熔化分子层的流动; 变形层:机加工而造成 的变形层。
二,金属表面形变强化
1,机理 2,表面形变强化的方法

1,机理
通过机械手段(滚压、内挤压和喷丸等) 在金属表面产生压缩变形,使表面形成深 度可达0.5~1.5mm的形变硬化层 表面硬化层的变化:(1)亚晶粒极大 地细化,位错密度增加,晶格畸变度增大; (2)形成了高的宏观残余压应力;(3) 表面粗糙度略有增加。
1,概念,扩散机理,参数性能评估
化成热处理基本过程(例子) 3,扩散过程 表面与内部存在着浓度差,要发生原 子迁移现象,被渗元素的原子由浓度高处 向低处迁移,发生扩散现象。
1,概念,扩散机理,参数性能评估
3,扩散过程 纯扩散,可在母相金属中 形成无限固溶体(间隙、置换固溶体)
1,概念,扩散机理,参数性能评估
2,表面形变强化的方法
表面形变强化的主要方法
1,滚压 适用于圆角、沟槽等表层形 变强化。 2,内挤压 内孔挤压是使孔的内表面获得 形变强化的工艺措施。 3,喷丸 喷丸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一种再结晶温度以下的表面强化方法。其利 用高速弹丸强烈冲击零部件表面,使之产生形变硬化层并引进残余压应 力。此工艺可应用于钢、铝、球墨铸铁、钛、镁、镍和钴基合金等材料 中。其可显著提高抗弯曲疲劳、抗腐蚀疲劳、抗应力腐蚀疲劳、抗微动 磨损、耐点蚀(孔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