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齐国高氏、国氏家族始末

齐国高氏、国氏家族始末

齐国高氏、国氏家族始末
齐国高氏、国氏家族始末

齐国高氏家族始末

●临淄区齐文化研究中心姜健高庶值

高傒,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字祖望,号白兔,谥号敬仲,通称高子,世为齐国上卿(春秋时期诸侯的上卿由周天子任命,负有守国重任,有点类似今天的中央特派员)。他不仅地位显赫,在朝中德高望重,“傒与国氏,实为内主”(《史记·姜太公世家》),而且握有实权,平时管理着国都临淄的5个士乡(当时齐都临淄分为21乡,桓公领11个乡,高傒和另一位齐国上卿国子各领5乡);战时统领着齐国三分之一的军队。三军中有中军之鼓,有高子之鼓,有国子之鼓。

高傒的历史功绩主要有三,首先是公元前685年,是他把姜小白从莒国迎回,立为新君,称为齐桓公。可以这样说,没有高傒,就没有齐桓公,就没有后来的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的霸业。可见高傒在齐桓公称霸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其次,齐桓公即位后,高傒与管仲、鲍叔牙、隰朋等人共修国政,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为创建春秋首霸的历史功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三是多次代表齐国与鲁国会盟,为当时齐鲁两国关系的融洽和谐做出了杰出贡献。公元前672年,他与鲁庄公在防地会盟;公元前660年,他又前往鲁国订盟。公元前659年,鲁国发生庆父之乱,高傒受桓公之命,“将南阳之甲”3 000人至鲁,帮助鲁国“立僖公而城鲁”。他与僖公订盟,稳定了鲁国政局;同时,命令甲士帮助鲁人筑鹿门之城,以防邾、莒之变。鲁人以此为美谈,“曰犹望高子也”。

高傒是高姓、卢姓、柴姓的祖先。据《广韵》所载,姜太公六世孙齐文公的次子受封于高邑(今山东禹城,或说河南省高县、山东省邹平县东北),称为公子高,也就是高傒的爷爷。高傒以他爷爷的封邑高为氏,他和他的一部分子孙于是就都姓高了。高傒后来因迎立齐桓公有功,被齐桓公赐食邑于卢(今山东省长清县西南),所以他的一部分子孙后代以卢地为姓,此为卢姓的由来。2000年6月18日,韩国总统卢泰愚来山东寻根问祖,先去了长清,后又来临淄敬仲镇拜谒了高傒这位卢姓先祖。柴姓的祖先是高傒的十世孙、高昭子高张之孙、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高柴。高柴的孙子柴举,以祖父的名字“柴”为姓,世代相传。

高傒逝世后,葬于齐城以北二十里,齐燕交通要塞和淄水之滨。以示来往燕、戎之商客,也表国人之敬畏。高傒墓冢东靠淄水,西临齐燕大道。南览齐城京都,北临齐北接燕地之平原,建在距平地高六七米的丘陵地带,所以从平地看上去显得高大巍峨。以高傒之号“白兔”而得名的白兔丘,庄就建立在墓冢北邻(现白兔丘庄已向西向南迁移百余米)。上世纪60年代初,高傒墓高约7米,东西宽约45米,南北长约40米,周围长约180米。现在墓高约5米,东西约23米,南北约25米。

高傒逝世后,其子孙世袭上卿之职,并兼守国之重任。高傒生高庄子虎(庄为谥号,虎为名),高庄子虎生高顷子(顷为谥号),高顷子生高宣子固(宣为谥号,固为名)。

高固是齐惠公、齐顷公时的上卿。齐惠公五年(公元前604年),高固娶鲁宣公女叔姬为妻;齐顷公五年(公元前594年),他代表齐国与鲁国仲孙蔑在牟娄会盟(今诸城或五莲);齐顷公七年(公元前592年),他与晏婴之父晏弱参加晋国召集的盟会,发现晋国大夫郗克有报复齐国之意,中途机智逃脱。齐顷公十年(公元前589年),高固随齐顷公参加齐、晋鞍(今济南北马鞍山)之战。六月十六日,齐军与晋、鲁、卫、曹、狄联军五国联军在靡笄山(今济南干佛山)下遭遇。高固非常勇敢,单车冲进晋军营垒。他左冲右突,勇猛冲杀,如入无人之境。他拔起树桩,向敌人的头上扔去;还举起大石头,砸烂了好几辆敌人的兵车。最后抓了一个俘虏,绑在所缴获的车上,车后拖了一根桑树,凯旋回营。他一进齐营,就朝齐军士兵大喊:“想要勇气的快来买呀,我的勇气还剩下很多呢!”——这就是成语“余勇可贾”的由来。高固的勇猛无畏、藐视敌人的精神的确让人敬佩,但未免有轻敌、鲁莽之嫌。最后,齐军因齐顷公、高固的轻敌,在鞍之战中被晋军击败。

高固的儿子,见于史载的是高无咎、高厚。

高无咎为齐灵公前期大夫。齐灵公六年(公元前576年),曾代表齐国参与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会盟,联吴抗楚;齐灵公七年(公元前575年),曾率齐军参加晋楚鄢陵(今河南鄢陵)之战;齐灵公八年(公元前574年),因遭灵公之母声孟子谗言,被灵公驱逐,七月逃奔到莒国(今山东莒县)。高无咎的儿子高弱,为报父仇,在卢地(今山东长清西南)叛齐,后于十二月又降齐。

高厚为齐灵公后期主政大夫。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齐国灭莱国(今烟台一带),高厚与崔杼重新测量、划分了莱国的土地,并制定管理方案;齐灵公十九年(公元前563年),他做了太子光(后来的齐庄公)的傅,并与其一起参与晋国主持的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之盟;齐灵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57年),齐国不服晋的霸主地位,他代表齐国出席了温地会盟,并赋诗明志,中途退归;齐灵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56年),齐国兵分两路进攻鲁国,高厚率领一路,包围鲁国防邑(今山东金乡县西)。齐灵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54年),齐灵公废太子光,改立太子牙。高厚不再傅太子光,而是改傅太子牙。五月,齐灵公卒,崔杼迎立故太子光即位,是为庄公。秋,庄公使崔杼杀死高厚。

高厚的儿子,见于史载的是高止。高止,字子容,齐庄公、景公时期的大夫。因居功自傲、独断专权,齐景公四年(公元前544年)秋,被宗室大臣公孙虿、公孙灶放逐到北燕(今河北省易县)。高止之子高竖,因父难占据高氏封地卢(今山东济南长清西南)发动叛乱。闾丘婴率齐军平叛。高竖说,如果让高氏有人继承,他就交出卢地。齐国于是另立了高傒的玄孙、高顷子之孙高偃(高酀)。高竖逃亡到晋国,晋国在绵地建城安置了他。

高偃(谥号为‘武’,即高武子,又名高酀),是齐景公前期的大夫,参与了送燕国国君回国的活动。齐景公九年(公元前539年),燕国发生内乱,燕国国君奔齐;齐景公十二年(公元前536年),高偃出使晋国,请求联合讨伐燕国,送燕君回国。晋、齐一起讨伐燕国,结果齐景公娶燕姬,受赂而还;齐景公十八年(公元前530年),高偃率领齐军将燕君送到燕国的阳邑(或唐邑,今河北省唐县)。

高发,是齐景公中期的大夫,疑为高偃之子。他主要的功绩是伐莒。齐景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25年)秋,因莒国不服从齐国号令,高发率齐军伐莒,莒共公庚舆逃入纪鄣(今江苏赣榆县北)。七月,高发的部将、孙武的祖父田书攻入纪鄣,后被齐景公赐姓孙。

高张(谥号为‘昭’,即高昭子),高偃之子,齐景公后期主政大夫。主要事迹有;一、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来齐,高张接纳他做了自己的家臣;二、齐景公三十五年(公元前513年),他出使晋国,探望奔晋的鲁昭公;三,齐景公三十九年(公元前509年)春,晋国率领各诸侯国为周敬王增筑成周城墙,高张迟到;四,齐景公四十六年(公元前502年)夏,高张与国夏一起率师伐鲁国西部边境;五,齐景公五十八年(公元前490年)秋,齐景公死,高张、国夏共立太子荼为国君,即晏孺子。公元前489年,田乞与诸大夫起兵攻入公宫,高张为了救护国君被田乞杀害(一说奔鲁)。据说,高张的封地是柴邑(今山东泰安新泰楼德镇柴城村),因此其孙以祖父的封地为名,即孔子弟子高柴。高柴之孙柴举,以其祖父名为姓,始有柴姓。

高无邳,高昭子高张之子,齐简公、齐平公时期大夫。齐简公元年(公元前484年)春,为报复鲁国助吴伐齐,高无邳与国书一起率齐军讨伐鲁国,一直打到鲁都曲阜郊外,后被孔子弟子冉求率左军使用长矛在曲阜南门外稷曲击退。五月,鲁、吴联军反攻齐国,与齐军主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展开决战。当时高无邳率上军参战,初战被吴右军展如击败。后来因吴军突然鸣金,齐军误认为敌人收兵,斗志松懈(齐军与吴军的作战习惯正好相反,齐军是击鼓进军,鸣金收兵;而吴军是鸣金进攻,击鼓退军);再加上吴王夫差率领预备队——中军投入战斗,因而齐军大败。齐简公四年(公元前481年),齐左相田常杀死了齐简公,执掌齐国大权。齐平公元年(公元前480年)夏五月,高无邳为逃避迫害,奔北燕(今河北省易县),后又返回齐国。齐平公九年(公元前472年),高无邳曾率师抵御晋军的入侵,

为保卫姜齐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因田氏势力做大,高无邳可能又逃奔到北燕。

春秋末战国初年,田氏代姜,高氏在齐国的政治地位完全丧失。高氏纷纷出走齐地,迁居到南越、楚国、鲁国、赵国等地。著名人物有晋国大夫高共、楚威王的宰相南海(今广州市)人高固、孟子弟子高叟等。

高止的九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后来徙居到今沛县一带;高量的十世孙高洪,东汉时,为渤海太守,于是就定居在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初居河北文安县,后迁徙到京兆,创立了京兆高氏。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另外,高句丽高氏(今朝鲜韩国高氏的祖先)、北海高氏也是渤海高氏的后裔。因此,当今高氏子孙多数为渤海高氏后裔。

值得一提的是,渤海高氏分支辽东高氏在北朝时曾建立了北齐政权,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辽东高氏后裔高欢(496—547年),曾为北魏、东魏权臣。550年,其子高洋取代东魏自立,国号齐,建都邺,史称北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六帝,577年被北周消灭,共享国二十八年。

隋代,渤海高氏经过北齐的发展,在北方成为继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之后的少有的几个望姓大族。唐朝,渤海高氏进一步发展,文有五位高氏子孙高俭(字士廉,太宗皇后长孙氏的舅父,唐开国功臣,太宗时为相)、高季辅、高璩、高郢、高智周做了宰相,武有高开道、高崇文、高霞寓、高骈等名将。后来经过唐代“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两次大动乱,继而演变为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渤海高氏成员四处离散,渤海高氏解体。

五代时期,渤海高氏后裔高季兴创建了十国之一的荆南政权,是渤海高氏创建的第二个王朝。北宋以后,渤海高氏后裔,世系最清晰,地位最显赫的,应属宋武烈王、名将高琼一系。高琼重孙女为宋英宗皇后、神宗生母,曾辅政三朝,史称“女中尧舜”;高琼玄孙高公纪之子高世则是北宋末天下兵马大元帅,曾护卫高宗赵构转战于浙东沿海,今天浙江高姓大多为其后裔。后来这支高姓的一部又迁至福建,南宋时,高拂为岳飞女婿;福建高姓后又迁居粤东、港台和海外泰、马、新等国。此外,据民间族谱,湘、鄂、川、赣、皖、滇、苏、豫等省都有明确记载为渤海高氏名人后裔的家族。

齐国国氏家族始末

●临淄区齐文化研究中心姜健

据《广韵》、《姓氏考略》和《姓苑》载,齐国国氏,本来是姜太公后裔、齐国公族。春秋初期,由周天子亲自任命为齐国的辅国上卿(有点类似于中央特派员),并世代因袭。齐国国君赐以“国”姓,意为齐国最尊贵的姓氏,其后遂称国氏。

国氏宗族之族长,爵位为子爵,故时人尊称曰国子。国子与高子一样,世代为齐国上卿,位高权重。他们地位仅次于国君,负有监国重任,出外可代表齐国,在内可扶立国君。可以这样说,他们和齐国国君一样,都是齐国国家的主人。只不过齐国国君是大掌柜,他们是二掌柜、三掌柜而已,决非一般意义上的大臣(相国仅相当于管家,群臣仅相当于伙计)。

据《左传》、《世本》所载,从公元前685年一直到公元前478年,齐国国子共传了七代。

第一代国子,名叫国懿仲,曾与高傒一起立齐桓公,并管理临淄国都五个士乡,战时率领齐国三军之一军,还担任过齐国的李,即最高法院院长,为齐桓公春秋首霸作出了卓越贡献。

第二代国子,名叫国归父(谥号庄,即国庄子),为国懿仲之子。国归父为齐昭公时期的主政重臣,主要事迹有三。一,公元前632年,他率领齐军作为晋国盟军,参加了著名的

城濮之战,击败了楚国;二,公元前631年夏,国归父代表齐国与周王室和众诸侯盟于翟泉(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重温践土之盟的盟约,谋划攻伐郑国;三,公元前627年,国归父代表齐国访问鲁国,因为“礼成而加之以敏”,礼数周全、谈吐敏捷,得到了鲁国“圣人”臧文仲的赞誉。关于他的文物,留存下来的有齐太宰归父盘。

第三代国子,名叫国佐(谥号武,即国武子),亦称宾媚人(“宾”为别氏,“媚人”是媚邑大夫,媚邑在今山东禹城西北,国佐的封地),为国归父之子。历齐惠公、齐顷公、齐灵公三代,一直担任齐国的主政大夫。齐顷公初年,曾去鲁国访问,并驱逐崔杼。齐顷公十年(公元前589年)鞌之战(鞌,今济南北马鞍山),齐军大败,他奉命出使求和。在爰娄(今临淄西)之盟上,他机智善辩,挫败了晋国的阴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齐灵公六年(公元前576年),代表齐国出席晋厉公召集的“戚地会盟”,声讨曹国之罪。齐灵公七年(公元前575年),他与高无咎率领齐军,作为晋国盟军,参加了晋楚鄢陵之战,助晋取得胜利,战后又与诸侯伐郑,并参加柯陵会盟。在柯陵,单襄公认为国佐性格直率,口无遮拦,将有祸患。齐灵公八年(公元前574年),因庆克之乱,占据谷地,后与灵公讲和。齐灵公九年(公元前573年)春,国佐被齐灵公指派的士华免杀死于内宫之朝。关于国佐的文物,传世有国差垆。

第四代国子,名叫国弱,为国佐之幼子(国弱之兄为国胜,被灵公杀死)。其谥号为景,即国景子。国弱当政于齐灵公后期、齐庄公时期以及齐景公初期。齐景公元年(公元前547年),他作为齐景公的相,陪同齐景公出访晋国。在出访活动中,他两次赋诗(通过引用诗经语句来表达外交意图),充分施展外交手腕,使晋侯答应释放被晋囚禁的卫侯。齐景公七年(公元前541年),国弱又参加了各国大夫们举行的虢地之会。会盟结束时,郑国的子羽认为国弱过于善良,老喜欢替人忧虑,将不免与祸患。齐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31年)夏,国弱参加了七国大夫组织的厥慭之会,商量援救被楚灵王攻打的蔡国,结果援救没有成功。最后,楚灭蔡。据考证,1956年在临淄尧王出土的国子葬器(8鼎、6豆、2壺),其主人就是国景子国弱。

第五代国子,名叫国夏,为国佐之孙(或为国胜之子,或为国弱之子)。其谥号为惠,即国惠子。为齐景公后期主政大夫。齐景公四十二年(公元前506年),国夏参加了晋国召集的召陵之会,谋划伐楚;齐景公四十五年(公元前503年)、齐景公四十六年(公元前502年),国夏两次帅师攻伐鲁国的西部边境;齐景公五十六年(公元前492年),国夏与卫国大夫石曼姑,率联军围攻戚(今河南濮阳);齐景公五十七年(公元前491年),国夏伐晋,连取邢(河北邢台市)、任(河北任县)、栾(河北栾城县)、鄗(河北高邑县)、逆畤(河北完县)、阴人(山西灵石)、盂(山西盂县)、壶口(山西长治东南)八城。齐景公五十八年(公元前490年)秋,齐景公死,国夏与高张(高昭子)立齐景公的幼子――孺子荼为君。公元前489年夏,田乞(田僖子)联合鲍牧及诸大夫发动政变,率领甲士杀入孺子荼宫中。国夏、高张率军救驾,被打败。国夏逃奔到莒,后又奔鲁避难。

第六代国子,名叫国书,为国夏之子,主要活动于齐悼公、简公时期,主要事迹是指挥并参与了稷曲之战、艾陵之战。齐简公元年(公元前484),国书、高无丕帅师伐鲁,一直打到鲁都曲阜郊外,在稷曲遭到孔子学生冉求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击败。当年夏,国书作为齐军统帅,与吴军战于艾陵(今沂源西)。战役之初,国书率领的齐中军击败了吴国大夫胥门巢率领的吴上军。由于吴军突然鸣金,齐军误认为敌人收兵,斗志松懈(齐军与吴军的作战习惯正好相反,齐军是击鼓进军,鸣金收兵;而吴军是鸣金进攻,击鼓退军);加上吴王夫差率领预备队——中军投入战斗,结果齐军大败。国书被俘后遭到杀害。

最后一代国子,名叫国观,为国书之子,约生活于齐简公、平公时期。左传中只记载了他的一个事迹。齐平公三年(公元前478年),晋国赵鞅围攻卫国,国观与陈瓘奉命率兵驰

援卫国,在卫国西部边地与晋军列阵对峙。初战,齐人俘获了晋军的前车挑战者。国观、陈瓘让晋军俘虏传话给赵鞅,表明誓死决战的勇气。赵鞅见不能取胜,只好罢兵回国。

综上所述,齐国上卿国氏历经七代,是春秋中后期齐国政治舞台上叱诧风云的显赫家族。尤其是在政治、外交、军事方面,历代国子为齐国的兴盛繁荣、齐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今天我们研究、开发齐国上卿国氏文化,学习、继承、弘扬国氏祖先的爱国爱乡精神,吸取国氏祖先的经验教训,对我们繁荣发展齐文化研究开发事业、建设经济文化强区,是有着明显的借鉴价值和促进作用的。

吴姓家谱

吴姓家谱 起源吴姓人物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吴权的,他的后代是中国乐曲的发明者。那个因为勇敢剽悍,善于狩猎而以'吴'为称号的原始氏族,在尧舜以前的活动,《尚书》、《春秋》、《国语》、《史记》等经典史书都记载阙如,只有以广博、繁杂著称的宋人罗泌《路史·国名纪》中,才以吴权的氏族为第一个吴氏族。《路史》说,吴权是炎帝之臣。可见吴人最初是从属于炎帝、黄帝部族集团的。《山海经·海内经》记载了一个有趣、奇异的故事:吴权的妻子叫阿女缘妇,她与炎帝的孙子当时为黄帝之臣的逢伯陵通奸怀孕,三年后一胎生3子,分别叫鼓、延、殳。鼓和延传说是钟的发明者,也是乐曲的最早发明创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齐姓等族的始祖。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吴姓历史上记述的远古初祖,他居住在姬水流域(约在今陕西北部),以姬为姓。公刘下传数代到古公疍父时,中原已进入殷商时期,这时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扰,在古公(颤-页)后稷父率领下被迫离开豳地继续迁徙。周人一路南迁,他们爬过梁山,渡过漆水、沮水,到达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一带)。 三千多年前,陕西岐山一带,有一周族部落,首领被称为周太王(古公亶父),《诗经·宓宫》中有歌颂他的诗句:'后稷之

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周太王生有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全都非常贤能。其三子季历娶殷商挚。仲氏之女太任为妻,太任和文王之妻太姒在中国古代被公认为贤妇人,为周族的兴盛起过重大作用。太任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为周灭商打下雄厚基础的周文王。昌品德高尚,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古公亶父甚至把振兴周族的理想寄托在孙子昌身上,有时当着众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春秋时期,吴国(今江苏无锡一带)被越国所灭,其王族支庶子孙不忘亡国之恨,便以国名'吴'为姓,泰伯也就成为了吴姓的得姓始祖。 秦汉时期是吴氏得姓后第一个发展时期。吴亡国后,吴姓后人流亡到江西婺源、安徽歙县一带,并有北迁至山东、山西等地者。在秦末汉初,吴姓族人参加起义,因功,多被封王,出现多个名门望族,如南阳吴氏、陈留吴氏、河南吴氏等,荣极一时,为吴姓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吴姓族人得以进一步发展,由于吴姓有女在汉末嫁于吴国君主,成为皇族,生孙权、孙策等人,并在吴亡后,入仕于两晋,屡出名人,知名于世。南朝时,'延陵季子'之后的吴

一套完整家谱分为七大部分

第T06版中国家族血脉记忆

2012年12月15日刊号CN21-0001 T06 中国家族血脉记忆2012.12.15 星期六 一套完整家谱分为七大部分 □本报记者/张颖 上世纪70年代,美籍黑人亚力克斯·哈利经过实地寻访和查阅家谱档案,写成了世界名著《根》,掀起了世界性的“寻根热”。由此,“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变得不再可笑。其实,在中国,古人十分热衷于修撰家谱这项工作,依靠家谱所维系的家族血脉也因此更加清晰。在家谱中,中国人往往就能找到“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经过修撰家谱等寻根活动,很多人都会发现,原来本人和悠远的某个地方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常情况下,一部较完整的家谱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谱名、谱序、凡例、姓氏源流、世系考、世系表、人物传记、祠堂、坟茔、家规家训、恩荣录、像赞、艺文、纂修人名、领谱字号等。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这之后一套家谱往往分为七项内容:姓氏源流、堂号、世系表、家训、家传、艺文著述、家谱图像。而且,家谱的叙述语言非常精炼,往往数百字就记录了人的一生。 家谱要先说明姓氏起源 上海市图书馆研究员、《中国家谱总目》作者王鹤鸣告诉记者,“姓氏源流”是家谱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木必有本,水必有源,此万古不易

之常道也。不明其始,何以知祖之所出;不晰其流,何以知派之所由分。”王鹤鸣说,“源”是指一个家族的姓氏来源,也就是这个家族的得姓始祖、始祖、始迁祖的相关情况;“流”说的是家族迁徙、分支分流的情况。不过,“姓氏源流”也各不相同。有的说的是家族姓氏起源,有的讲的是家 族的迁徙情况。比如,在《龙池王氏续修宗谱》中,就记载了江西婺源王姓的起源问题,“开元初,柳冲与薛讷复加刊纂,考定二十六姓为国之柱,十六姓为国之宗,太原琅邪王在焉。王氏之先,出于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子孙多贤。”这段家谱中的记载说明,当地王姓的得姓始祖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人,同时也说明了王姓在唐朝具有崇高的地位。 还有家谱在记载姓氏来源的同时,介绍家族的迁徙和分流情况。安徽绩溪的《积庆坊葛氏族谱》就记载了葛氏家族迁徙安徽绩溪的经过。“葛本葛天氏之裔,后以国为姓,相传家江南句容。唐明宗时,名应祥公者,来任绩薄,长子武道公留居杨溪,历十二世至六二公,宋绍兴间迁居邑之西隅积庆坊右,子孙世业至今焉。”王鹤鸣解释说,葛氏这个家族从唐朝以来经历了数次迁徙,唐朝时居住在杨溪,经过十二代之后,宋朝时迁居到邑之西隅积庆坊右这个地方,并一直居住至今。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家族对待自己的祖宗源流的态度都是非常认真和严肃的。 堂号是寻根的重要线索 辽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郑毅告诉记者,在家谱中,堂号是一个家族姓氏的特殊符号,它是一个姓氏或家族的标志和代表。通过它能显示一个家族姓氏的起源地,这也成为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郑毅说,堂号名称以自创居多,多是依据郡号名或依据家族始祖或名人而创立,大多数的堂号体现的是一个家族的血缘关系或地域起源。 用郡号名命名的堂号体现的是家族的地缘关系,是以家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堂号。比如,诸葛氏系出葛伯,望于琅琊。因此,后来遍布各地的诸葛氏,绝大部分都世代沿用“琅琊”作为家族的堂号。以血缘关系命名的堂号,体现的是人们对血缘关系的重视。只要具有血缘关系,不同姓氏之间也会使用同一个堂号。比如,闽粤一带的“六桂堂”就是洪、江、汪、

许氏家谱

七.字辈排行: ?安徽庐江许氏字辈:“金锡文章克成家道多有益方”。 ?安徽涂县许氏字辈:“佳吉正祥瑞忠良庆太和”。 ?安徽阜阳许氏字辈:“正大传家泽(廷德贤士广)和平继业长承先鐤俊秀绍租定忠良”。?安徽定远许氏字辈:“家文世德明秀忠”。 ?安徽霍邱许氏字辈:“大文建广生世有年”。 ?安徽南陵许氏字辈:“长开来万……” ?安徽歙县许氏字辈:“礼乐娴宣……” ?安徽无为许氏字辈:“永世大结昌修善有余庆”。 ?安徽凤阳许氏字辈:“来建守国林登增克正如红门开关世”。 ?安徽宁国许氏字辈:“家常优秀后能载富。 ?安徽许氏一支字辈:“德存大新宗万士春长荣”。 ?安徽许氏一支字辈:“福云百步紧显扬英吉侯华国文章美”。 ?江苏赣榆许氏字辈:“文能安邦武可定国习学圣贤克作家传”。 ?江苏青口许氏字辈:“廷元学俊哲谋”。 ?江苏扬州许氏字辈:“昌邦有金大爱国”。 ?江苏宿迁许氏字辈:“华宝臣勋……” ?江苏海安许氏字辈:“德玉树逢秀应金波 ?江苏宝应许氏字辈:“崇长瑞兆……” ?江苏响水许氏字辈:“红太(中)石(培)应”。 ?江苏高淳许氏字辈:“兴毓传继广昭宪庆万祥积德光前代治谋裕后人”。 ?江苏许氏一支字辈:“永林鼎瑞昌秀敏宗贻俊泽辉”。 ?山东文登许氏字辈:“兴运继光天家传德丕迁”。 ?山东乳山许氏字辈:“天家传德……” ?山东泰安回族许氏字辈:“同孟嘉崇兴振启贞统会庆彦方贵登大开昌建升”。 ?山东聊城许氏字辈:“春洪文庆吉宗敬”。 ?山东荣成许氏字辈:“文德心善修道志成”。 ?山东威海许氏字辈:“全振兆凤翔”。 ?山东滕州许氏字辈: ?讳序:“景运际光天家传德丕先成基贵善启世泽庆延年福厚钟之永兴朝普乃昌鸿勋增盛久祥瑞照忠良”; ?字序:“锡光弘端庆唯孝本敬祖”。 ?山东日照许氏字辈:“世衍家传崇经象贤保之克继瑞祚长联”。 ?广东饶平巫许氏字辈:“有子以伯继可观宗必兴若能敦自守永见汝成名”。 ?广东汕头许氏字辈:“仁义德教尊先哲”。 ?广东湛江许氏字辈:“日学乃申立”。 ?广东肇庆、广宁许氏字辈:“帝廷开景兆学仕际昌明期尔宏世德宗泽大有成家声克丕振基业善继承勋名光上国忠良定太平”。 ?广东四会许氏字辈:“宪章文宇天子维新世经开景兆祯祥”。 ?广东陆丰许氏字辈:“桔泰仁财盛雍和世德长耀祖开贤良荣宗唯茂敬”。 ?广东韶关许氏字辈:“禵腾开景兆学仕际昌明其汝宏世德”。 湖北宜昌、枝江许氏字辈:“先祖可光大启汝甲地”。 ?湖北十堰许氏字辈:“先泽明高远敬承义是昌”。 ?湖北沙洋许氏字辈:“开启志行克方”。

邹姓源于孔

邹姓源于孔,孔子乃本家 《邹氏族谱》阅后感(3首) 作于1991年3月 在《百家姓》一书史料中,“邹”姓排序列为第67位,虽非大姓氏家,但源远流长,人才辈出。余刚收到一位堂叔从台湾新竹寄来刚出版的《邹氏族谱》。拜读本家族谱,感慨犹多。饮水思源,情思缕缕;寻根问祖,实证篇篇。余按邹氏世系源流脉络以及后裔分布统绪,整编出图文系列专集《承家之履》(共四大册),并诌得拙诗若干。兹择其感赋三首如下: 一 读罢我家族谱文,几多世系几多分。 应知曼父方为祖,食邑邹城播子孙。(注) 二 文明始祖开华夏,姓氏千家万代公。 族谱今朝方识认,原来邹孔脉相同。 三 先灵已去后生来,又踏江山放眼开。 莫道邹家我姓少,相传代代出人才。 【注】东周周定王时(公元前606-585年),鲁国昌平大夫孔叔梁纥受封于邹城(今山东泗水县南60里,但非原有邹国所在地),配施氏生九女而无一男,妾生一男,取名孟皮,自幼足疾。纥忧心后嗣难盛,遂另立同宗孔正樨次子孔曼父为嫡嗣(纥的唯一嗣子),要其到邹城官宅与孟皮同居,并命他们用食邑“邹”为姓,改孔为邹。由此邹曼父成为华夏邹姓始祖。后纥告老还乡,续娶颜氏,生子仲尼(即孔子),仍袭姓孔。 由是可见,邹曼父乃邹姓始祖,实与孔子谊属同父异母之兄弟也。 据《礼记》记载:孔子少孤(生母颜氏早卒),不知父墓所在,乃问于仲氏(即邹曼父的生母,纥安葬时,仲氏曾送殡登垅)。后孔子将生母颜氏迁葬于曲阜之东防山(即位于今山东泰安市区27公里),与生父纥合葬一起。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邹曼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盖实录也。” 上述来源之说,绝非冒认,妄自附入,故乱统绪,实有参证,不可旁移。对照我国历代纪元,自华夏五帝始代黄帝起(公元前2550--前2140),邹氏开姓始祖邹曼父为纪元第48代;孔氏开姓始祖孔父嘉为纪元第42代(即孔姓早于邹姓六代)。邹氏开姓后,源远流长,绵绵瓜瓞,初期繁衍于原居住地鲁国,后北迁齐国(均属山东)。战国及汉代初期,邹姓枝荣叶茂。至晋代,邹姓宗枝衍派,绵延不已,从山东至河北、河南等地,尤以河南邹坊为一大聚落。后因戎胡异族扰乱,土族世家南迁大江南北,多聚居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开疆辟土,安土乐居。其中后裔河南范阳支系辗转入闽(入闽邹姓始祖邹勇夫定居福建邵武府泰宁县)。南宋25岁状元邹应龙(纪元第108代、邹姓60世)之后裔支系,从福建泰宁县迁至广东大埔邹坑;后裔邹文所(纪元第113代、邹姓66世)从邹坑迁至梅县程乡白沙坪龙文堡(即记为梅县邹姓一世),十世邹奇辉(纪元第122代)由梅县龙跃塘迁往南口赤水村,成为赤水邹姓开基祖。当今赤水邹姓辈份“邹延X”为纪元第132代、邹姓第85世;目前最幼辈份子孙起名“邹X寿”为纪元第135代、邹姓第88世。 综上所述,我的故乡广东省梅县南口镇赤水村之邹姓,其迁徙先后,龙脉由来,概而括之,结论即为: 山东(泗水)—---河南(荥阳)—---江西(乐安)—---福建(泰宁)—---广东(大埔—梅县)。

仲氏家族族谱

仲氏家族族谱 仲低的始祖仲子,根基较深。仲氏族风之好,名扬千古!民众感恩,帝王赞誉。历代皇帝祭孔也同时祭仲。仲子后裔一直享受加封进级,免除赋役等国恩。一、族源族根仲氏家族是怎么来的,它的根在哪里?简单地说,就是寻根。据《通志氏族略回》上记载,高辛氏才子八人,仲堪、仲熊是其中的二子;仲虺为汤左相,其后并为仲氏;又鲁公子庆父曰其中,亦为仲氏、仲孙氏。卫人仲由是孔子大弟子。经查,仲姓源出多支:①出自黄帝曾孙高辛氏(帝喾)之后。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号“八元”,其中仲堪、仲熊兄弟二人的后代有的就以仲为姓了(见《姓篆》通志略等)。②出自商朝开国君王汤的左相仲虺的后代,周朝樊侯仲山甫是其后人。后世子孙就以仲为姓了(见《名贤氏族言行类稿》)。③出自春秋时鲁国公子庆父,字共仲,乱鲁遭责,其子孙因避仇就以他的字为姓了(见《史记·鲁国世家第三》)。④出自春秋时宋庄公子名之城,字仲子,其孙名江,为宋司马,他便以祖的字“仲”为姓了,他的儿子仲几,孙名仲佗(《姓氏考略》)。本支始祖,仲由,字子路,鲁国卞邑(今山东平邑村)人,生于周朝景王三年(公元前542 年),九岁崇孔学孔。《论语》中有40 多处提及到子路,但多处注释有误。他为人耿直,文武双全,一生忠孔,德高望重。孔子对其评价极高:“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可备大臣之数,并道:“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见《史记》)。子路仕鲁期间,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的合作者。他曾做过鲁国的季氏宰,又做过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以政事著称。他跟随孔子40 余年,其中周游列国14 年,诚笃忠信,办事认真,是孔子的一名得意门生。63 岁时,卫国发生宫廷政变,他仍然忠于孔悝,在和敌人搏斗中英勇献身。从古到今,人们对仲由都非常敬仰。卫人为他建墓三处:濮阳墓葬遗骸,长恒墓葬衣冠,清丰墓葬魂魄。汉唐期间,官方也为其修建了两处词字。明清两代都对仲庙进行了整修。据了解,泗水的一座仲庙已废,地产被地方政府安排他用。济宁仲庙(在山东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由唐朝任城贺之章拨款所建。历经1000 多年,几经兴发,1983 年国家拨款360 万元重建,气势壮观雄伟。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的始祖仲由,集忠、孝、仁、勇、礼、义、信、刚于一身,民众拥戴,帝王祭祀追封。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 年),东巡祭孔,同时祭仲。此后,历代皇帝效法,并对其加封。唐高宗亲临祭祀,并留下四言诗纪念。唐宗开元廿一年(公元739 年)追封仲子为卫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 年)加封河内公。度宗咸淳二年(公元1266 年)追封卫公。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 年)追称先贤仲子。清康熙二十八年至五十三年(公元1689 年至1714年),康熙先后四次拜谒仲庙,钦赐《勇行贻范》和《圣门之哲》匾额。雍正三年(公元1725 年)钦赐《圣道千城》匾额。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 年)祭祀时,除赐“贤诣升堂”匾额,还书赠了对联:“三德达身修,勇故不怠;四科从政事,果则无难。” 据史料记载,我们的始祖仲由,一直为后人所尊重,被称为“圣门十二哲” 之一。在曲阜孔庙大成殿有其塑像。南京夫子庙也有其汉白玉塑像。当今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历史优秀文化。江泽民同志在职时了曾到仲浅村拜渴仲庙。上述可见,仲氏家庭乃圣门之后、贤人之后,根基之深,其他姓氏少有。二、后裔族人仲氏始祖的大宗后裔,人才荟萃。23 代臬,任东晋尚书。 25 代庆,任北魏中尉。28 代晋昭,任南朝齐太守。29 代浩,任梁刺史。45 代简,任北宋官刑部郎。60 代九卿,从明万历廿四年到清朝顺治三年一直任翰林院、翰国史院五经博士,官加二级。仲氏家族把他称为中兴祖。以后数代直到71 代宗子肇香止均袭任翰博。其后任“征北郎”、“高林郎”等职衔。仲氏家族地位、待遇,都与孟柯、颜回、鲁参后裔同。自唐朝起,他们都享有朝廷赐予的祭田,并享受免除一切差役的照顾。小宗后裔,人才蔚起。65 代孙永檀(耀),字乐园,乾隆三年(公元1736 年)考取进士,后因编修有功,升为晋察御史、签都史,事迹载入清史名臣传。71 代孙肇如,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 年)翰林院五经博士,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 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奉祀官世,后在南京政府继任。新中国成立后,被山东省凫山县政府定为开明士绅。74 代后裔曦东,原名崇兴,中学

许氏迁徙及各地郡望

许氏迁徙及各地郡望 一、迁徙概况 许亡国之后,国民不忘祖地故国,以许为姓,四处迁移。时值战国初期,中原兵乱,许氏难民于是聚小族而群迁,北徙河北高阳先祖句龙许氏故地,形成许氏北派宗支主体。另一路人马则在离开许地许国之后,沿着汝河两岸就近迁往汝南、山阳昌邑等处原高阳许氏曾经有过的南迁迁居点。 应该指出,高阳许氏自当年许由之父句龙为颛顼高阳氏土正、能平九州而赐氏高阳之后,便居高阳并开始蕃衍,已有根基,并陆续有后代子孙群迁高阳东北地区以及河南汝南一带。如今南北各系及海外许氏族谱中有“采食高阳”之句,其寄义应自此时始。河北高阳为许氏根基之地,其意义不下于河南许地;其份量又重于国都许昌。 这时候,回迁高阳的许氏人众,大多聚居于如今高阳北新城都乡乐善里地方。这些难民大多数来自容城,即是当许国衰亡之际逼迁于容城的那一部分人马及其后代。原先曾经自高阳迁往汝南的许氏人群聚居地,如今又成为沿汝河两岸迁移的许氏难民的落脚点。因此,这次许氏迁徙,总的来说分为南北两支,北支以河北冀州高阳为居住中心;南支以河南汝南为居住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许氏南北二支又各自向西、向东、向南作再播散再迁徙,于是又出现安陆许氏、太原许氏、邵陵许氏、晋陵许氏、会稽阳羡许氏、徐州许氏、安陵许氏、龙溪许氏、岳阳许氏等等。但此时还未涉及闽台与两广。 上述迁徙与再迁徙行动,大约自战国初年至汉魏及初唐时间,

约有千余年之久。但高阳、汝南两地一直是许氏族众凝聚的中心。 河南学者谢钧祥先生曾经指出,汉代许氏已分布于今安徽、山东、陕西、云南、江苏、浙江等省。谢氏文中例举许子威为安徽庐江人,汉宣帝皇后许后为昌邑人即山东巨野人,许商为陕西长安人,东汉许叔为云南昆明人,许武为阳羡即今江苏宜兴人,许寂为浙江会稽人。谢氏还指出东汉末年安徽亳州许氏已发展成庞大宗支,人口达数千之众。名将许褚就是此方人氏,当时称之为谯郡。湖南学者何光岳先生,更指出龙溪许氏在汉代尤为兴盛,谓有两女曾先后分别为汉宣帝皇后和汉成帝皇后。此说与上述谢先生山东巨野即昌邑许氏女为皇后之说,虽有小异而实则大同。原因是昌邑许氏与龙溪许氏,原为同宗。后来虽有迁变,称谓不一,并非矛盾。 二、主要郡望 郡望含义包括人文与地理两要素。 (一)汝南郡望 汉、魏时期,高阳和汝南许氏分别形成两大郡望。北方许氏,因此以河北高阳为依托,象征中国许族之渊源,高阳因此成为上古许地精神之中的“许地”。南方许氏,则以河南汝南许氏为主体,体现着中国许族的昌荣。 汝南许氏,社会名望显赫者有前汉尚书许商,其6世孙许靖事后汉灵帝,官尚书令,后人蜀为广汉太守。刘备克蜀,授靖为太傅。

许氏族谱

许 氏 族 谱

由江南迁贵州之始祖始祖—许圭 圭祖次子—许旺 旺祖三子—许绅 绅祖长子—许继龙 龙祖次子—许仲举 举祖长子—许政宦 宦公次子—许启文

许氏族谱序 盖闻尧舜之道,孝弟而已。孝弟从何而来耶?无他民族为本。然有民族必须有谱。故一姓之宜谱者必也。有谱者方可以上溯祖也。使之其所自出,下庇云,使不失其所依。否则,其族何存?族之不存何为孝弟。则其与禽兽何别焉。是以人之有异于禽兽者,在能亲亲,尊祖敬宗是也。 吾许氏出自炎农,本太岳伯夷的胤。为甫侯所,封于颖川(即今凤阳府)故居凤阳历虞,夏、商、周、秦、汉以及唐、宋、元、明、清,蔓延天下,人发无数。其间文明达士,道德循良,天下皆是,至此,年湮代远,无法稽考,江之西南,河之东北,谁亲谁疏,姑且不述,惟是明末清初战乱之后。 我许氏先祖政宦公奉清康熙诏令补川,公命次子启文,携家由黔入蜀,乃玉德初惠四人,当分四照,置业于乐邑仁义乡,鸡公山,何家湾、复兴汫、窨坟沟等处披荆斩棘,垦荒种植以生以养子孙繁衍,始回黔省亲,清取谱牌、但代远支分,星散派别,诚难总集。惟由近代自江南圭祖号怀远,洪武勑获国将军一脉,经先人盛禄公继述未完,世珍公再述已久,至光绪间名儒虽多,有志未成,有玩山以翱游,或抱明月而长终,斯文既丧,谱事难题。迄今民国文明道学逝尽,若再延不理,则亲亲尊祖全失,既不知亲亲尊祖何以。异于禽兽,而我等难忘木本水潺籍以示睦族之义,俾不忘孝弟而重人伦联小族以合大宗,

合大宗而合民族,宏胞与之量,合天下之人如同谱也,岂非由斯道而合乎尧舜之道也。聊是序。 民国己丑岁三十八年仲夏月第十四世裔孙洪彦序 原前许氏族谱序 余生康照之末年,诵读之暇,发筐检阅书帙,得王父手书宗支一帙,初祖圭濠之怀远人也,因此以为号。壮年从义,镇守豫章,拒陈兵以功没,洪武初追封高阳侯,肖像而庙祀焉。长子祥、次子旺一同行征十五年,平镇段世雄。是年八月后剿普平定诸蛮,置各位指挥使司,子孙世袭,祥得扁桥五之指挥,旺居本卫中所耶,上翁烧幻,背汗庄过水江。其后祥旺合葬卫之望城坡。瑞龙衣职,业未几病故,蟠龙孤幼奉文继龙孙尉司,四世祖仲举,迁徙默蜀思州府,治康熙三十六年思诏招补四川。五世祖攻宦应诏来川,居潼川府属之乐至县仁义乡,前后报照鸡公山,何家湾、复兴寺。水竹林青岗湾,杨家湾、窨坟沟等处,记载已详。所有生没年月日时间阙而不备,予得其原,常欲序成谱牒以为承先开后之有目,荏苒十有余年有愿而弗遂,兹于甲戌之岁,详溯宗源鸾叙,盖自怀公始,其排行生没年月日时山向,则自政故宦公始,而历序之,以为—姓之世谱,庶几宗支万世,譬如水木之根源,畅流而永绵也,于戏畴昔之有愿于怀公者,今幸成慰于一旦矣,是为记。 大清乾隆十九年甲戌年九月吉旦嗣孙盛渌谨识

最新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第二篇: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草稿第三篇: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第四篇:关于姓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第五篇:姓氏研究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计划: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同姓的同学不少.他们常开玩笑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有一次,我翻阅《百家姓》发现许多有关姓氏的故事.于是,我们小组的成员开始了这次姓氏之旅. 二.调查方法 1.查阅《百家姓》等记载着古人姓氏的书籍,阅读有关报刊,上网查找浏览,了解本小组成员的姓氏来源和历史上的名人.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本小组成员姓氏的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便捷的途径,搜集本小组成员姓氏的名人,了解名人的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黄姓的来源 公元前648年,楚成王责备黄国不向楚国进贡,黄国国君错误地分析形势,既不理会楚国的责问,又不进行任何防备,结果于当年夏天被楚国灭掉.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姓氏,就是黄氏. 关于黄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书籍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黄姓名人 黄歇黄霸黄盖黄巢黄庭坚黄道婆黄宗羲黄遵宪宋代状元黄定 上网 黄姓人口数量 黄姓的人口约为2876万,为全国第八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2% 爷爷的讲述 黄姓族谱 浙江杭州·武林黄氏宗谱:清光绪间礼耕堂钞本一册藏地:美国浙江余杭·黄氏宗谱四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活字本藏地:浙江余杭县文化管理委员会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王姓的来源 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王家,就延用成姓. 书籍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王姓名人 王陵王昭君王政君王凤王莽王匡王霸王朗王祥王览王导王充王献之王羲之 上网 王姓人口数量 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王姓目前仍是我国的第一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也就是说每1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姓王,这相当于四川省的总人口,比德国的总人口还高1000万人. 爷爷的讲述 王姓族谱 王姓家谱文献目录:《东沙王氏支谱·家规》《三槐堂王氏族谱》《绮山东沙王氏支谱》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姓与氏的起源和发展

姓与氏 一、定义 姓氏: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 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当代的“姓”主要来自古代的“氏”。 ▲在河南安阳殷墟的百家姓墙上,摄影师捕捉到了古人对于“姓”(左图)和“氏”(右图)的图解。姓,代表氏族的血统,最早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即一个氏族名下的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其造字属于会意,由两个象形字“女”和“生”组成,意为女子所生,生而有姓;氏是姓衍生的分支,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应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其造字方法是象形,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可解释为木本,即植物之根,后来转注为姓氏的氏,就是取水之源头、木之根本的意义。 二、起源和发展 (一)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为了把各个氏族区分开来,“姓”即应运而生了。“姓,人所生也”(《说文》),姓字从女从生,表明了出生的血缘关系,清楚地说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孙,也是母系氏族社会同一血缘关系人群的标记。这一时期,实行氏族外婚制,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因而姓还起着“别婚姻”的作用。 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它们往往表示某一氏族的居住地或崇拜的图腾。 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农神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后稷承继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53个。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由姬姓演支出411个姓,占《百家姓》总姓504姓的82%,再演化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了,所以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姜姓还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姓氏如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姜姓在当今以人口排名的中国百家姓氏中居于第60位。 妘起源于帝喾高辛氏;嬴起源于少昊金天氏;姚、妫同源,都是起源于帝舜;姒起源于大禹。 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 “氏”起源于父系社会,为同姓衍生的分支,本来为同姓各部落的名称,后来则专指部落的首领。国家产生以后,不少封国和官职也成了氏的名称。在古代,封国和官职可能世袭,氏也就随之可以世袭了。一旦封国和官职失去后,氏就开始演变成家庭的标志。所以这时只有贵族才有姓氏,平民和奴隶是没有姓氏的。氏的出现,记录着人类历史脚步迈进阶级社会。 1

许氏起源

许氏起源 一、许:释义 说文解字:許,聽也,從言午聲虛呂切。——《說文解字》 平凡而偉大的家族,曾經擁有足以改變歷史軌跡的力量。——《千秋家國何處尋》 許,炎帝裔族,以天干重儀觀測太陽在中午日高天的日影晷跡命名的氏族。“言”是“午”的簡化。——《許》 許者,“言”、“午”二字所成也。言者,有言子者、言午者之分。言子者,言密;言虛者也。言午者,言朙;言實者也 。故,為許氏子弟者,應以“言朙”、“言實”、“不偽”、“不諱”為立足之本。

二、寻根溯祖 1、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是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他们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跟"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 西周。周成王时,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许文叔。春秋时,许国成为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被楚所灭。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2、许由后代,以祖名讳为氏。据文献史料及考古发掘所证,许由是尧舜时期高士贤人,居住在箕山。他死后被葬在箕山,后人称为许由山。四千多年前活动于颖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其后人在许由死后取其名讳为氏,称为许姓。许由也成为许姓始祖。 3、出自少数民族。清代广西泗城府(今广西凌云西南)土司及满、黎、瑶、彝、土家、阿昌、回、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均有许姓。 三、始祖:许由。 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今中国登封箕山槐里村)。约生于公元前2155年。尧帝知其贤德,欲禅让君位于他,许由坚辞不就,洗耳颖水,隐居山林,卒葬箕山之巅,尧帝封其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许由和伯夷应为同一人,他曾经做过尧舜的四岳、秩宗、理官,西周初年建立许国的文叔即为其直系后裔。故为许氏开姓始祖。许由是尧舜时代的贤人。帝尧在位的时候,他率领许姓部落活动在今天颍水流域的登封、许昌、禹州、汝州、长葛、鄢陵一带,这一带后来便成了许国的封地,他从而也成为许姓的始祖。 许氏家谱序言

仲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郡望据《郡望百家姓》中记载云:仲姓望出中山郡。又《姓氏考略》中有记载云:仲姓望出乐安、中山。乐安郡:东汉将原有的千乘郡改为乐安郡,相当于今山东省高青、博兴、广饶一带。中山郡:汉高帝置郡。在今河北省正定县。 历史来源 「仲」源出 仲姓源出有四:1、出自上古高辛氏,为黄帝的后裔,以人名为氏。黄帝有曾孙,号高辛氏,有八才子,号称八元,与颛顼之子八恺齐名,高辛氏的八元中,有仲堪、仲熊两兄弟的后代子孙,以祖上的名字的仲字为姓,遂成仲氏。2、出自任姓,氏商朝开国君王汤的佐相仲虺的后代。仲虺,本奚仲之后,辅佐汤治理天下,立有殊勋。仲虺之后以祖字命姓,遂为仲姓。周朝樊侯仲山甫即其后。3、出自姬姓,春秋时鲁国公子庆公,字公仲,因乱鲁而遭谴责。庆公死后,其子孙有由于避仇者,以其字为姓,称仲氏。4、出自子姓,以祖字为姓。春秋时宋国君主宋庄公之后。宋庄公的儿子字子仲,子仲的子孙字仲为姓,成为仲氏的一支。 得姓始祖 仲堪。仲姓一支,据《元和姓纂》记载上说,是高辛氏才子八元仲堪,仲熊的之后代,以父字为氏。从《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看来,另一支是鲁桓公子庆父子孙号仲孙,亦称仲氏,又仲虺汤左相,子孙氏焉,仲尼弟子有仲由,字子路。由此可见我国的仲氏家族来源端多。不过有一个共同特点,这些古人的后裔之以仲为姓,都是在历史上的秦汉以前,因此仲氏家族的古老,自是不容置疑的。仲氏家族的始祖仲堪,是一位大有来头的人,最早的仲堪和仲熊,都是上古时名列八元的贤者。所谓八元是指当时8位最有才德、最善于治事的人。他们的当时职务,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仲姓后人尊仲堪为仲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仲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时候,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领,他的部落崇拜龙图腾。黄帝有一个曾孙名叫帝喾,也是氏族首领,身边有八才子,史书上称为八元,都是很贤能的人。这八个人当中有两个分别叫作仲堪和仲熊,是兄弟,他们的后代都以仲为姓氏,是仲姓的先祖。另外,一说黄帝的后代中有个叫奚仲的,奚仲的子孙有的以他的名为姓氏,称为仲氏,是仲姓的另一个起源。到了春秋时期,宋庄公和鲁桓公分别有一个儿子以仲为字,他们的后代中有的以仲为姓氏,成为仲姓发展史上的又一支起源。据《仲氏族谱》载:汉更始元年赤眉琅笽樊崇等乱山东逃于济宁延就亭遂家焉,更名横坊村即今仲家浅。仲氏在仲浅村落脚,后来常有外出另居的,以至仲姓布于许多省份,北至黑龙江讷河也有仲氏。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在任城(今济宁)任官的贺知止见到仲子三十六代孙仲文,念其祖英烈,遂于仲浅村建庙以祀仲子,仲子庙建成后,仲氏后裔、官员名士路过或专程前来祭祀,香火不绝。(余略) 堂号

家谱研究的演变

家谱研究的演变 家谱的产生与发展,同社会群体氏族、家族、家庭相联系,它的功能是随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嬗变,从社会功能至政治功能再回归到社会功能,自有文字家谱以来,总的发展趋势是由贵族而士族而平民,维系和凝聚的人群也越来越广。 家谱发展及其功能嬗变的脉络,大致可分为周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五代以后几个阶段。 周代实行的是宗法封建制度。《白虎通义》:“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族”本来只是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并无尊卑主从之别;而进入阶级社会,便有了“宗”,也就是在亲族之中奉一人以为主,主者为尊并有特权,他死了则由宗子继承。这样,家谱别亲疏、明统系的功能渗进了主从尊卑阶级特权、为宗法封建政治服务的内容。《周礼·春官》载:“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郑康成注云:“系世,谓帝系,《世本》之属是也,小史主定之。”“辨昭穆者,帝系《世本》之中,皆自有昭穆亲疏,故须辨之云。”由此可见:周代的家谱《世本》之类,是属于以周天子为首的周室宗族的,它所明的统系,是周宗室的帝王统系;所辨的亲疏,是尊卑贵贱的亲疏。所以,周代的家谱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 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经过春秋战国战火“礼崩乐坏”趋于瓦解,特别是秦王扫除六合,旧的贵族“公侯子,失其本系”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

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到东汉时已由世族和宗族代替了。两汉时期的政治,基本是世族地主占统治地位,刘邦尚官,“命官以贤,诏爵以功”,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所以,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士族政治。魏立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选官品人,婚姻嫁媾,士庶分明,尊卑严格,“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由谱系”,因而维系门阀制度的家谱特别兴盛。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根据,同时也成为士族政治服务的工具。正因为家谱对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发展前途、社交层次有如此重大的作用,造假的现象应运泛滥起来,由“尚官”“尚姓”至“尚诈”,这是利益驱动所致。 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中原人口南迁,经济中心南移,五代以后江南庶族地主势力抬头,特别是宋明清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镇商业繁荣和商帮的出现,推动着社会权力的进一步下沉,士族宗族也向平民宗族发展。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新兴的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地位。家谱由于失去了以前的政治功能也由官修变为私修,内容也就更加广泛丰富,它的功能也由政治功能向社会功能的方向发展。具体地说,私修家谱通过姓氏原始、迁徙本末、世系渊源的展现,起着追溯宗源、联宗收族,维系和强化作为社会群体的宗族和家庭的作用。 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体例的变化与内容丰富是此前谱牒所少有的。正德元年所纂《余氏会通谱》内容包括新旧序、跋、辨、图、外传、外纪图、世系图、茔域图、卷末跋、后序。《休宁文昌金氏

幸氏家族简介

幸氏家族简介 幸姓来源 幸氏鼻祖-幸偃,周文王(姬昌)之26子(一说47子,待考证)武王之弟,成王之叔,武庚叛乱,三年平定,幸偃奉周公之命,镇守朔北,驻军雁门关。因捍于中华,扶绥百姓,为匡扶周室立了大功。为褒扬其叔(偃公),遂年壬戌岁(公元前1019年)因名赐姓为“幸”,从此天下有了姓幸的人。 中国姓氏网站大全 以下为全球最大的搜索Googe搜索出来的中国当前最大型的姓氏网站,排名不分前后。 1 姓氏站 2 站名所屬單位網址 3 丁氏祖譜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trees/big5/menu.asp 4 尹氏驛站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yszp.htm 5 幸氏家族網幸茂林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 6 華人舒氏網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 7 潘氏宗親網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 8 汪氏家族誌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 9 廖氏增譜網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utf/index.php 10 中國牛網安徽省蒙城广播电视局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culture/niushi/ns0001.htm 11 世界朱子網世界朱氏联合会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 12 宋氏文化深圳朱子学研究促进会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wenhua/index.asp 13 勾姓源流中華勾氏文化研究中心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qiyuan5.htm 14 田氏宗親網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action-viewthread-tid-29 15 夏氏宗親網夏國安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2007-4/2/16235915723.html 16 馬氏家族網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 17 古樹*辜氏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togo/goqq/page7.html 18 海南符氏宗親網海南新聞網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 19 中華許氏族譜網絡管理員:许超平、许亚成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 20 傅氏文化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fileasp/mb/mb107/canpin.asp?id=17089&username=fu023 21 中華費氏宗親會中华费氏宗亲会秘书处:费远超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 22 鄒氏宗親網邹为民先生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Index.html 23 隋氏族譜隋姓起源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 24 經姓家園网站策划:經家人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main/home/main.php 25 中華賓氏宗親會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 26 黎氏大家園黎氏聯誼會-黎卓鋒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li668/ 27 電白縣電城西門黎氏網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com/dbli/main.php 28 樊家人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index1.html 29 世界戴氏宗親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NewsContents.asp?ID=26 30 太倉檔案信息網顧氏宗譜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main/show.asp?id=349 31 顏氏家族姓氏起源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qiyuan.asp 32 网同纪念https://www.doczj.com/doc/dc15230829.html,/pedigree/SerchFamily/netframe.asp?no=1173

许氏姓氏来源

一、姓氏源流 许(Xǔ 许)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为炎帝的后裔,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后。“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是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他们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跟“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西周。周成王时,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许文叔。春秋时,许国称为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被楚所灭。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2、出自尧帝时许由的后代,以祖名讳为氏。据文献史料及考古发掘所证,许由相传是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居住在箕山。他死后被葬在箕山,后人称为许由山。四千多年前活动于颖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其后人在许由死后取其名讳为氏,称为许姓。 3、出自其他源流有许氏。清代广西泗城府(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西南)土司及满、黎、瑶、彝、土家、阿昌、回、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均有许姓。 得姓始祖:许由。许由亦称许繇,是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帝老了以后,曾打算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坚决不接受,逃到了箕山下面,自己农耕而食。后来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就到颖水河边去清洗耳朵,表示不愿听到这件事。许由死后被葬于箕山,后人称为许由山。许由的后代子孙便以其名讳为姓,称为许姓,许由则被纪念为许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许姓最初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许昌东。春秋时,源于姜姓后裔文叔一支,被郑、楚所逼,多次辗转于叶(今河南省叶县西南)、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荆山(今属湖北省)、容城(今河南省鲁山东南)等地,后被楚所灭,子孙有流落于今湖南省新晃、芷江一带者。这可以说是许姓第一次的繁衍迁徙。秦汉时期,许姓已遍布河南、河北两省的绝大部分地区,后形成许姓历史上最大望族:汝南郡望。此郡望又分支出高阳郡、太原郡、会稽郡等许姓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名门望族。据载,汝南郡的祖先秦末高逸之士许猗,其玄孙许德任西汉安定(今甘肃省平凉、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一带地区)、汝南(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淮河以北一带)太守,在汝南平舆县定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为避北方战祸而南徙的人群,许姓迁居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地。汝南一支后裔许猛任曹魏幽州刺史,许式任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地区)太守,许茂任高阳(今属河南省)太守,许王圭任南朝桂阳太守,许彦任相州刺史,许永慧萧齐时被封为晋陵县侯,许宗之任北魏定州刺史,许懋任梁朝天门太守。隋唐时期,社会趋于稳定,不管是居于北方的许姓,亦或是迁居南方的许姓,都得到了相当的发展,许姓人口日益增长。上述汝南许姓一支后裔也有新的发展,如许逊任平原(今属山东省)太守,许弘周任楚州刺史,许远任睢阳太守,许岘任袁州刺史。宋元至明清之际,许姓主要特点为南迁及移居海外。宋元时的南迁,促使许姓在南方长于北方的发展趋势,清代移居台湾的许姓,多出汝南一郡,集居于台北、屏东、高雄等地。至此,许姓可谓枝遍天下,广播各地。今日许姓以江苏、

种姓的来源

种姓的来源 种姓的来源_种姓起源_种姓的来历 姓氏源流 第一个渊源 源于高辛氏,出自远古时期帝喾属下八元中的仲堪、仲熊之后代,属于避难 改姓为氏。仲堪,是仲氏得姓鼻祖,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上说,是高辛氏执政时期属下贤者“八元”之一。古代相传,帝喾高辛氏属下八个有才德的人。据史籍《左传·文公十八年》中的记载:“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在仲堪、仲熊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仲氏,并尊奉仲堪为仲氏的得姓始祖,在夏王朝灭亡之际,该支仲氏族人中即有避战乱而改成种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依然读作zhòng(ㄓㄨㄥˋ)。 该支种氏读音作zhòng(ㄓㄨㄥˋ)。

第二个渊源 源于任姓,出自商朝开国君王汤的佐相仲虺的后代,属于避难改姓为氏。仲虺,是著名的造车鼻祖奚、任、薛、仲四大姓氏的祖先奚仲(车服大夫、车正)的后代,世袭为古薛国(今山东枣庄薛城奚村)首领。夏桀五十二年(公元前1600年),商、夏两军在鸣条(今河南洛阳一带)展开了大战,而夏桀的军队早已士无斗志,纷纷倒戈。商军越战越勇,部族多方归服,结果夏桀大败而逃,三年后逝世于亭山(今安徽巢湖卧牛山)。仲虺接着率军去攻打忠于夏桀的部族三义,缴获了这个国家的镇国之玺。之后仲虺和伊尹四方部族通报了全国的情况,四方部族全部归服,仲虺和伊尹协助成汤登上了天子的位子,平定了天下。汤遂封仲虺为左相,号称商汤开国第一功臣。 第三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周王室上卿仲山甫的后代,属于避难改姓为氏。仲山甫,原本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裔,虽家世显赫,但他本人却是一介平民。仲山甫早年务农经商,在农人和工商业者中间有很高的威望。西周王朝在周宣王姬静

郑氏族谱

郑门三代宗亲始祖世英、世杰兄弟二人于公元1369年(明洪武2年),由冀州枣强县迁于鲁。始祖世英定居于济南章丘府杨官庄村;二世祖世杰迁宇博山县的东南乡。期间,公元1763年(乾隆27年)十世孙薄主笔修编族谱,而后1915年(民国4年)由十五世孙广恩、广惠、广礼,十六世孙悦润、悦孔、悦恕;十七世孙丰杰、丰寰,十八世孙怀福同重修族谱。至今部分资料失传。据记载:长支祖7世由杨官庄迁于水泉庄定居,二支祖乏嗣,三支祖5世思仁、思仪流移长清县新店屯庄,四支祖仍定居杨官庄村,五支祖8世京、会兄弟二人流移肥城西北乡黄庄又东法家裕。由于历史原因各支祖从11至25世字辈各有异同。长、四两支祖十七世孙丰利、丰长、十九世孙忠龄、东龄、全龄等人商议,决定再次重修族谱,从26世统一字辈用字。 15字为:克建尔复连道德礼志存忠孝万代传 11世至25世各支祖字辈: 长支:仁国希天广、悦丰怀龄远、麟兴立业长 二支: 三支:文国希天广 四支:自国大顺咸、悦丰怀允远、学立汝方裕 五支:自国大天广 第一世 始祖讳世英妻氏生5子:富、贵、三、四、五 卒葬于杨官庄家北茔地通有四官亩

第四氏共13人 现妻张氏宣官 党巡妻任氏庞 彪妻吴氏禄 可妻乔氏无嗣 元表妻柏氏其配 徐 爽妻刁氏闻皋 张 以上长支 祥妻王氏仁思义思思礼 三 红 支强妻王氏尚科尚才 文达妻孟氏继先继道 四 惠 支文堂妻孙氏敏 魁妻李氏虎豹 举五万妻陈氏松树 支千妻氏无嗣

第五世共兄弟19人杨氏子敬:卒葬于始祖茔内后起葬于水泉庄东北 宣 妻 现 氏无嗣 宦 妻 巡庞妻杨氏子贤子忠子孝子才 彪禄妻王氏子余 沈 表其妻氏卿相 崔 仲氏子荣 配 妻 爽闻皋妻氏子周子成子实 以上长支 思仁 吴氏闻此支讳应春曾居官庄后流移长清县新店屯庄后 妻 祥思义妻孙氏兴云、彩云有谓流移历城县东流水处,又闻此支内 有流移莱芜夹桑里庄并耍杆里庄 思礼 孙氏应节 妻 景氏应时得时敬时 尚科 妻 强尚才妻杨氏应亨复亨元亨 以上三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