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腐乳是什么

腐乳是什么

腐乳是什么
腐乳是什么

腐乳是什么

腐乳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将豆腐通过一些方式使其发霉达到食用的品质,在生活当中大家会更愿意将其称作为霉豆腐,说到发霉或许会想到不健康,但是腐乳的特色就在于此。在不同的地区腐乳的颜色品质味道都会存在一些差异,腐乳无论是作为主菜还是配料或是小菜,都是很下饭的存在。

白腐乳以桂林腐乳为代表。桂林豆腐乳历史悠久,颇负盛名,远在宋代就很出名。是传统特产“桂林三宝”之一。桂林腐乳从磨浆、过滤到定型、压干、霉化都有一套流程,选材也很讲究。制出豆腐乳块小,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味道鲜美奇香,营养丰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人们常用的食品,同时又是享饪的佐料。1937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手工艺产品展览会上,桂林腐乳因其形、色、香、味超群出众而受到特别推崇,并从而畅销国内外。1983年,被评为全国优质食品。白腐乳蜚声海外,受到港澳、东南亚及日本人的欢迎。

红腐乳红腐乳从选料、到成品要经过近三十道工艺,十分考究。腐乳装坛后还要加入优质白酒继续沁润,数月后才能开坛享用,是最为传统的一种腐乳。红腐乳的表面呈自然红色,切面为黄白色,口感醇厚,风味独特,除佐餐外常用于烹饪调味品。制造红腐乳的原料除黄豆外还有芋类。其成分亦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以色正、形状整齐、质地细腻、无异味者为佳品。

青腐乳就是臭豆腐乳,也叫青方,是真正的“闻着臭、吃着

香”,的食品,有的人就好这一口。以北京百年老店王致和所产的为代表,发明人是安徽人王致和,这里还有个故事:王父在家乡开设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名落孙山的他在京租了几间房子,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一心攻读准备再考,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秋天,王致和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送给邻里品尝,都称赞不已。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臭豆腐曾作为御膳小菜送往宫廷,受到慈禧太后的喜爱,亲赐名“御青方”。

腐乳的制作导学案

专题一课题2 腐乳的制作使用班级姓名 小组 【复习目标】 1.说明腐乳制作的原理和实验流程。 2.探究影响腐乳制作的条件。 3.理解菌种的种类、来源和特点。 一、腐乳制作的原理 1菌种:参与腐乳发酵的微生物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它是一种核生物,代谢类型。 2、毛霉是一种,分布广泛,常见于、、、上,具有发达的。 3、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 和,产生的可将脂肪分解为和。思考:豆腐变为腐乳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 二、实验设计 (一) 制作腐乳的实验流程: 让豆腐长出毛霉→→→密封腌制。 (二) 毛霉的生长: 1、豆腐块表面长满菌丝,温度应控制在,并保持一定的。约h后,毛霉开始生长,约 d后菌丝生长旺盛,约 d后豆腐表面布满菌丝。 2、自然条件下毛霉来自。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的条件下,将优良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保证产品的质量。 (三) 加盐腌制: 1、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随着层数的加高而盐量,接近瓶口表面。腌制时间约左右。 2、加盐腌制的目的是。 (四)配制卤汤: 1、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卤汤是由和各种配制而成。 2、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左右,加酒的目的是 ①;②。 3、香辛料可以,也具有作用。 三、操作提示

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⑴注意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太低,;盐的浓度过高,。 ⑵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左右。酒精含量过,;酒精含量过低,。 2.防止杂菌污染 ⑴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 ⑵装瓶时,操作要。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防止瓶口被污染。四、问题梳理 关于毛霉: (1)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2)毛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 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成我们爱吃的腐乳.发酵的温度为15~18 ℃。 注意事项: 1.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 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2.发酵的温度为什么保持15一l8℃ 此温度不适于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而适于毛霉的生长。 3.在毛霉的发酵过程中,现代腐乳的生产和家庭生产的腐乳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区别是什么 现代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到豆腐上,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 4.腐乳表面的“皮”是怎么形成的它的作用是什么它对人体有害吗 “皮”是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皮”对人体无害 5.腌制过程中加盐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逐层增加盐的分量盐的多少对腐乳有什么影响 ①盐能使腐乳有咸味. ②能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 ③可以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豆腐腐败. ④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 6、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逐层加盐,在接近瓶口的表面.盐 要铺厚一点。盐的多少不仅影响腐乳的口味,而且决定腐乳是否变质腐坏。 7、卤汤是由什么配制而成的卤汤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控制酒的含量

第二节 腐乳的制作

腐乳的制作 主讲:黄冈中学优秀生物教师王小敏 千百年来,腐乳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因为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而腐乳本身又便于保存。我国各地气候不同,人民生活习惯不同,生产配料不同及制成的形状不一,腐乳品种多样。如红豆腐乳、糟腐乳、醉方、玫瑰红腐乳、辣腐乳、臭腐乳、麻辣腐乳等。 腐乳品种虽多,但酿造原理相同。 学习目标 1、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 2、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3、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一、腐乳制作原理 多种微生物参与豆腐的发酵,例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1、毛霉结构、繁殖及代谢类型:

2、毛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 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与醇类作用生成酯,形成细腻、鲜香等豆腐乳特色。发酵的温度为15~18 ℃。 3、毛霉的来源: 传统腐乳的生产: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现代的腐乳生产:在无菌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4、优良菌种的选择: 不产生毒素,菌丝壁细软,棉絮状,色白或淡黄; 生长繁殖快,且抗杂菌力强; 生长的温度范围大,不受季节的限制; 有蛋白酶、脂肪酶、肽酶等酶系; 使产品质地细腻柔糯,气味正常良好。 二、实验设计

1、操作步骤: 1)将豆腐切成3cm×3cm×1cm的若干块。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 水分测定方法如下: 精确称取经研钵研磨成糊状的样品5~10 g (精确到0.02mg ),置于已知重量的蒸发皿中,均匀摊平后,在100~105 ℃电热干燥箱内干燥4 h,取出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然后再烘30 min,直至所称重量不变为止。 样品水分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烘干前容器和样品质量-烘干后容器和样品质量)/烘干前样品质量 2)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粽叶的盘内,粽叶可以提供菌种,并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周围留有一定的空隙。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气候干燥时,将平盘用保鲜膜包裹,但不要封严,以免湿度太高,不利于毛霉的生长。 3)将平盘放入温度保持在15~18 ℃的地方。毛霉逐渐生长,大约5d后豆腐表面丛生着直立菌丝(即长白毛)。 4)当毛霉生长旺盛,并呈淡黄色时,去除包裹平盘的保鲜膜以及铺在上面的粽叶,使豆腐块的热量和水分能够迅速散失,同时散去霉味。这一过程一

腐乳的加工工艺

腐乳的加工工艺 摘要:豆腐乳又称腐乳,是我国著名的特产发酵食品之一,已有上千年的生产历史。各地都有不同特色的产品,是一种滋味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食品,主要以大豆为愿料,经过浸泡、磨浆、制坯、培菌、腌胚、配料、装坛发酵精制而成。 关键字:发酵腐乳大豆 一、腐乳的特点 腐乳,又称豆腐乳、霉豆腐等,它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豆制品。腐乳的质地细腻,醇香可口、味道鲜美,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佐餐佳品。腐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为我国特有的发酵制品之一。 二、腐乳酿制工艺 豆腐坯制作→前期发酵→后期发酵→装坛(或装瓶)→成品 豆腐坯的制作 制好豆腐坯是提高腐乳质量的基础,豆腐坯制作与普通作豆腐相同,只是点卤要稍老一些,压榨的时间长一些,豆腐坯含水量低一些。 豆腐坯的制作分为:浸豆、磨浆、滤渣、点浆、蹲脑、压榨成形、切块等工序。 (一)大豆的浸泡:泡豆水温、时间、水质三者都会影响泡豆质量。泡豆水温要在25℃以下,温度过高,使泡豆水容易变酸,对提取大豆蛋白不利,夏季气温高,要多次换水,降低温度。 (二)压榨和切块:蹲脑以后豆腐花下沉,黄浆水澄清。压榨到豆腐坯含水量在65—70%为宜,厚薄均匀,压榨成型后切成(4×4×1.6㎝)的小块。 前期发酵 前期发酵是发霉过程,即豆腐坯培养毛霉或根霉的过程,发酵的结果是使豆腐坯长满菌丝,形成柔软、细密而坚韧的皮膜并积累了大量的蛋白酶,以便在后期发酵中将蛋白质慢慢水解,除了选用优良菌种外,还要掌握毛霉的生长规律,控制好培养温度、湿度及时间等条件。(一)接种:将已划块的豆腐坯放入蒸笼格或木框竹底盘,豆腐坯需侧面放置,行间留空间(约1㎝左右),以便通气散热,调节好温度,有利于毛霉菌生长。每个三角瓶种加入冷开水400ml,用竹棒将菌丝打碎,充分摇匀,用纱布过滤,滤渣再加400ml冷开水洗涤一次,过滤,两次滤液混合,制成孢子悬液。可采用喷雾接种,也可将豆腐坯浸沾菌液,浸后立即取出,防止水分浸入坯内,增大含水量影响毛霉生长。一般100㎏大豆的豆腐坯接种两个三角瓶的种子液,高温季节,可在菌液中加入少许食醋,使菌液变酸(PH4)抑制杂菌生长。或将生长好麸曲接种,低温干燥磨细成菌粉,用细筛将干菌粉筛于豆腐坯上,要求均匀,每面都有菌粉,接种量为大豆重量的1%。(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也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毛霉菌和根霉菌进行自然接种,但要求要有一间干净的、温度比较垣定和好控制的自然培养室)(二)培养:将培养盘堆高叠放,上面盖一空盘,四周以湿布保湿,春秋季一般在20℃左右,培养48小时,冬季保持室温16℃,培养72小时,夏季气温高,室温30℃,培养30小时。(如采用自然接种,要求的时间长一些,冬季约为10—15天)发酵终止要视毛霉菌老熟程度而定,一般生产青方时发霉稍嫩些,当菌丝长成白色棉絮状即可,此时,毛霉蛋白酶活性尚未达到高峰,蛋白质分解作用不致太旺盛,否则会导致豆腐破碎(因臭豆腐后期发酵较强烈)。红腐乳前期发酵要稍老些,呈淡黄色。前期发酵毛霉生长发育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孢子发芽阶段、菌丝生长阶段、孢子形成阶段。(注意事项:当豆腐坯表面开始长有菌丝后,即长有毛绒状的菌丝后,要进行翻笼,一般三次左右) (三)腌坯:当菌丝开始变成淡黄色,并有大量灰褐色孢子形成时,这是即可散笼,开窗通风,降温凉花,停止发霉,促进毛霉产生蛋白酶,8—10小时后结束前期发酵,立即搓毛腌

加工条件对全豆腐乳白坯品质的影响

160 2012, V ol.33, No.24 食品科学 ※工艺技术 加工条件对全豆腐乳白坯品质的影响 冉春霞,阚建全*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市农产品加工及贮藏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 摘 要:以东北大豆为原料,通过对全豆磨浆粒度、凝固剂、凝固条件对全豆腐乳白坯的凝胶强度、硬度、弹性影响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较系统地研究加工条件对全豆腐乳白坯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豆豆浆经胶体磨磨浆3次,石膏与卤水以5:5的比例为混合凝固剂,凝固最佳工艺参数为点浆温度80℃、凝固剂用量(以干豆质量计)3.0%、豆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此时,可使制得的全豆腐乳白坯质量与传统腐乳白坯接近。关键词:全豆腐乳白坯;加工条件优化;凝胶强度;硬度;弹性 Effect of Process Condition on the Quality of White Whole-Soybean Sufu Pehtze RAN Chun-xia ,KAN Jian-quan* (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Produce Processing and Storage,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In this study, w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soybean slurry particle size, coagulant type and amount and coagulation conditions on the gel strength, hardness and springiness of white whole-soybean sufu pehtze. The best particle size was obtained through grinding whole soybeans using a colloid mill for three times. A mixture of brine and gypsum at a ratio of 5:5 was the best coagulant. The optimal coagulation conditions were established as follows: heating temperature 80 ℃, coagulant dosage 3.0% (on a dry soybean weight basis), and soluble solid content in soybean slurry 12%.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sufu pehtze obtained had similar quality as traditional sufu pehtze. Key words :white whole-soybean sufu pehtze ;process condition optimization ;gel strength ;hardness ;springiness 中图分类号:TS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2)24-0160-05 收稿日期:2011-10-18 作者简介:冉春霞(198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化学与营养学。E-mail :chunxiaran@https://www.doczj.com/doc/dd11062188.html, *通信作者:阚建全(1965—),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化学与营养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 腐乳是我国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发酵食品[1],以其营养丰富、质地细腻、滋味鲜美而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目前,除中国外,腐乳生产已遍及日本、韩国、欧美以及东南亚一带。国内外在低盐腐乳、酶法发酵制腐乳以及新型再制腐乳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5]。但对全豆腐乳的研究却鲜有报道。腐乳白坯制作是生产豆腐乳的一道必要工序,其品质直接影响到腐乳的质量。传统腐乳白坯制作时,都要将豆渣除去,原料利用率低,只有55%[6] ;同时,弃去的豆渣若未及时处理,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然而,豆渣并非“废物”,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不仅含有蛋白质、脂肪,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7] 。补充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能够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8]。全豆腐乳白坯是指大豆经去皮浸泡后,生产过程中不再产生“废渣”的腐乳白坯,即是将豆渣中的不溶性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全部利用起来,成品率将大大的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但这种腐乳白坯将会出现结构松散、粗糙感、弹性和硬度差等现象。本实验拟通过选 择适当的加工条件以克服上述缺点,使得全豆腐乳白坯的品质与传统腐乳白坯相近,为全豆腐乳的生产提供实验数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东北大豆 市购;卤水、石膏(食品级) 重庆市诺 亚商贸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MJ-25BM04C 搅拌机 广东美的精品电器制造有限公司;JM-L80胶体磨 郑州玉祥食品机械有限公司;TA-XT2i 物性测定仪 英国Stable Micro System 公司; DHG-9240电热恒温干燥箱 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 司;万用电炉 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JT2101N 电子天平 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手持式折光仪。

腐乳的制作重要知识点汇总

《腐乳的制作》重要知识点汇总 题二腐乳的制作 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营腐生生活。 2、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4、酿造腐乳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 前期发酵的主要作用:1创造条让毛霉生长。2使毛酶形成菌膜包住豆腐使腐乳成型。 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通过各种辅料与酶的缓解作用,生成腐乳的香气。 、将豆腐切成3×3×1的若干块。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水分测定方法如下:

精确称取经研钵研磨成糊状的样品~10g,置于已知重量的蒸发皿中,均匀摊平后,在100~10℃电热干燥箱内干燥4h,取出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然后再烘30in,直至所称重量不变为止。 样品水分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烘干前样品质量 ·毛霉的生长:条: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将笼屉中的控制在1~18℃,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1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2直接接种优良毛霉菌种 时间:天 ·加盐腌制: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加盐腌制的时间约为8天左右。 ·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食盐的作用:1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2析出水分,使豆腐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易酥烂3调味作用,给腐乳以必要的咸味4浸提毛酶菌丝上的蛋白酶。 ·配制卤汤: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腐乳的制作知识点填空

腐乳的制作 (一)腐乳制作的原理 1.腐乳的发酵有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如、、、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丝状真菌),它是一种核生物,常见于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上,具有发达的。新陈代谢类型是、繁殖方式主要是。 2.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分解成小分子的和;脂肪酶可以将水解成和,因而更利于消化吸收.豆腐变为腐乳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有何变化? ,毛霉与豆腐之间的关系是。 4.自然条件下毛霉来自空气中的;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条 件下,将优良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保证。 (二)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 让豆腐长出毛霉→→→密封腌制。 (需天)(需天)(需月) (三)实验材料 含水量的豆腐,盘子,盐,黄酒,米酒,糖,香辛料等,广口玻璃瓶,高压锅。 (二) 毛霉的生长: 1、豆腐块表面长满菌丝,温度应控制在,并保持一定的。约 h 后,毛霉开始生长,约 d后豆腐表面布满菌丝。 2、自然条件下毛霉来自。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的条件下,将优良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保证产品的质量。 (三) 加盐腌制: 1、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以下称毛坯)与盐的质量分数比为。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随着层数的加高而盐量,接近瓶口表面。腌制时间约左右。 2、加盐腌制的目的是。 (四)配制卤汤: 1、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卤汤是由和各种配制而成。 2、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左右,加酒的目的是①;②。 3、香辛料可以,也具有作用。 三、操作提示 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⑴注意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太低,; 盐的浓度过高,。 ⑵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左右。酒精含量过高,; 酒精含量过低,。 2.防止杂菌污染 ⑴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 ⑵装瓶时,操作要。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防止瓶口被污染。 四、课堂探究 思考1:豆腐上长的白毛是什么?腐乳表面的“皮”主要是由什么构成的?它对人体有害吗?用是什么? 白毛是,“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对人 体。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 思考2:豆腐变为腐乳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增多、减少)思考3:什么样的豆腐适合于做腐乳?为什么? 含水量含水量过高。 思考4:加盐腌制时在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上加盐的目的、

微生物在腐乳制作中的应用

课程论文(140421班,微生物工程专业) 题目:微生物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学生姓名:刘洋 老师姓名:毛淑红 学校名称:天津科技大学 2016年12月10日

微生物在腐乳制作中的应用 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工程专业14042105 刘洋 内容摘要:豆腐乳又称腐乳,是我国著名的特产发酵食品之一,已有上千年的生产历史。各地都有不同特色的产品,是一种滋味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食品,主要以大豆为愿料,经过浸泡、磨浆、制坯、培菌、腌胚、配料、装坛发酵精制而成。 一、腐乳的发酵类型 根据生产工艺,腐乳发酵类型有四种:①腌制腐乳②毛霉腐乳③根霉腐乳④细菌腐乳。 1、腌制腐乳:豆腐坯加水煮沸后,加盐腌制,装坛加入辅料,发酵成腐乳。这种加工法的特点:豆腐坯不经发酵(无前期发酵)直接装坛,进行后发酵,依靠辅料中带入的微生物而成熟。其缺点是蛋白酶不足,后期发酵时间长,氨基酸含量低,色香味欠佳,如四唐场腐乳,湖南兹利无霉腐乳。 2、毛霉腐乳:以豆腐坯培养毛霉,称前期发酵,使白色菌丝长满豆腐坯表面,形成坚韧皮膜,积累蛋白酶,为腌制装坛后期发酵创造条件。 毛霉生长要求温度较低,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6℃左右,一般只能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条件下生产毛霉腐乳。传统工艺利用空气中的毛霉菌,自然接种,需培养10—15天左右(适合家庭作坊式生产)。也可培养纯种毛霉菌,人工接种,15—20℃下培养2—3天即可。 3、根霉腐乳:采用耐高温的根霉菌,经纯菌培养,人工接种,在夏季高温季节也能生产腐乳,但根霉菌丝稀蔬,浅灰色,蛋白酶和肽酶活性低,生产的腐乳,

其形状、色泽、风味及理化质量都不如毛霉腐乳。 结合以上各种优缺点,经过实验,采用混合菌种酿制豆腐乳,不但可以增加其风味。还可以减少辅料中的白酒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毛霉和根霉的比例为7:3最好。 二、毛霉、根霉简介 毛霉:以孢囊孢子和接合孢子繁殖。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在基物内外能广泛蔓延,无假根或匍匐菌丝。不产生定形淡黄色菌落。菌丝体上直接生出单生、总状分枝或假轴状分枝的孢囊梗。各分枝顶端着生球形孢子囊,内有形状各异的囊轴,但无囊托。囊内产大量球形、椭圆形、壁薄、光滑的孢囊孢子。孢子成熟后孢子囊即破裂并释放孢子。有性生殖借异宗配合或同宗配合,形成一个接合孢子。某些种产生厚垣孢子。毛霉菌丝初期白色,后灰白色至黑色,这说明孢子囊大量成熟。毛霉菌丝体每日可延伸3厘米左右,生产速度明显高于香菇菌丝。 根霉: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用途广泛,其淀粉酶活性很强,是酿造工业中常用糖化菌。我国最早利用根霉糖化淀粉(即阿明诺法)生产酒精。根霉能生产延胡索酸、乳酸等有机酸,还能产生芳香性的酯类物质。根霉亦是转化甾族化合物的重要菌类。与生物技术关系密切的根霉主要有黑根霉、华根霉和米根霉。 三、腐乳酿制工艺 豆腐坯制作→前期发酵→后期发酵→装坛(或装瓶)→成品 豆腐坯的制作:制好豆腐坯是提高腐乳质量的基础,豆腐坯制作与普通作豆腐相同,只是点卤要稍老一些,压榨的时间长一些,豆腐坯含水量低一些。 豆腐坯的制作分为:浸豆、磨浆、滤渣、点浆、蹲脑、压榨成形、切块等工序。

腐乳的制作【问题导思】8~11

【问题导思】8~11 腐乳的制作 8.腐乳制作4个程序 实验流程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 加盐腌制(8 d 左右)????? 方法:随豆腐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近瓶口表 面盐要铺厚一些 目的? ???? 析出豆腐中的水分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 加卤汤装瓶:卤汤 ??? ?? 酒???? ? 含量:12%左右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还能使腐 乳具有独特香味香辛料:调制腐乳的风味,还具有防腐 杀菌的作用 ↓ 密封腌制 温度? 15~18 ℃ 参与腐乳形成的微生物? 毛霉、曲霉、根霉、酵母菌等 主要为? 毛霉 代谢类型? 异养需氧型 适宜温度? 15~18 ℃ 豆腐长白毛是怎么回事? 豆腐上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豆腐变为腐乳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有何变化? 有机物种类变多,腐乳发酵实际是毛霉的作用,毛霉会产生脂肪酶和蛋白酶.脂肪酶能把脂肪转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酶能把蛋白质转化成小部分的肽和氨基酸. 9.防止杂菌污染腐乳的2个措施? 用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净后用沸水消毒 整齐地摆好豆腐,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腐乳制作中盐的用量与作用?

盐的用量???? ? 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会导致 豆腐腐败变质 盐的作用:①渗透盐分,析出水分,②给腐乳以必要的咸味,③防止毛霉继续生长和污染的杂菌繁殖,④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 酒精的含量? 约12% 酒的用量???? ? 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 豆腐腐败 原因: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 豆腐中水的含量及原因? 70% 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10.腐乳中“皮”的来源,“皮”的作用? “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皮”对人体无害。 11.在腐乳制作中具有防腐杀菌作用的物质有哪些? 盐、酒、香辛料在制作腐乳时都有杀菌防腐作用,用盐腌制时,加盐量太少容易使豆腐腐败变质;而料酒加的量较多时,豆腐不易腐败变质,但腐乳成熟期延长。 红方中因加入什么而成红色? 红曲 说明:果酒、果醋利用胞内酶,腐乳利用胞外酶 补充1: 腐乳制作过程的阶段性变化 阶段 主要变化 结果或作用 前期发酵 毛霉等微生物在豆腐上生长,并产生多种酶 ①使豆腐表面被一层菌膜包住,形成腐乳的“体”; ②毛霉等微生物产生以蛋白酶和脂肪酶为主的各种酶,可将豆腐所含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分解 后期发酵 微生物生长受抑制,但前期产生的酶仍继续发挥作用 通过腌制并配入各种辅料,使蛋白酶等缓慢发挥作用,生化反应种类增多,逐渐形成腐乳的风味和品质 说明:腐乳的前期发酵要满足微生物生长所需的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和一定的湿度条件;后期则需要通过控制高盐、无氧等条件,并加入酒和香辛料,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特别提醒 不同因素对腐乳风味和质量的影响 影响因素 过多 过少

人教版选修一 腐乳的制作 教案

《腐乳的制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说明腐乳制作的原理 说出腐乳制作流程,知道发酵的因素 理解实验变量的控制,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注意实验流程的操作环节;动手实践,体验其中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难点: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教学过程 【导入】引入课题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教师从课题背景入手,介绍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千百年来,腐乳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我国不同地方的腐乳有哪些,风味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展开课题。 【讲授】基础知识 教师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原理:豆腐乳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是用豆腐发酵制成,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学生活动1:学生阅读课本,归纳腐乳制作的原理。 教师活动2:教师结合旁栏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认识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介绍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与醇类作用生成酯,形成细腻、鲜香等豆腐乳特色。

学生活动2:学生回忆关于酶一节的内容,加深对蛋白酶、脂肪酶的理解,并讨论。教师活动3:教师通过多媒体图片介绍毛霉菌的一些资料 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适宜发酵温度:15-18℃ 分类:真菌(真核生物),生殖(主要方式):孢子生殖 学生活动3: 学生结合必修1第1章走进细胞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a、毛霉菌属于细菌还是真菌? b、它的代谢类型是怎样的? 【讲授】实验设计及操作提示 教师活动1:教师介绍腐乳制作实验流程示意图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学生活动1:学生阅读所给的三个资料,结合腐乳制作的流程,讨论设计实验流程。 教师活动2: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相关图片 学生活动2:观看制作腐乳过程的一些多媒体体片,加深感性理解。 教师活动3:教师详细讲解腐乳制作的过程步骤,并向学生提示实验过程注意事项,a、控制好材料的用量包括控制好盐的用量和控制卤汤中酒精含量在12%左右 ;b、防止杂菌感染。 结合课本侧边栏问题和实验过程,组织学生讨论思考,并让学生回答问题。(问题答案见课件) 学生活动3: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a、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 b、在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上加盐的目的是什么? c、瓶口处多加盐的原因是什么? d、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是怎样形成的? e、防止杂菌感染的措施有? 【讲授】结果分析与评价 教师活动: 1、通过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来制备腐乳。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你所制备的腐

《腐乳的制作》教案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结合教师讲解,能够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2.通过观看腐乳的制作视频,结合实验操作,能够分析出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并能认识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教学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教学过程】 你知道吗? 1.制作腐乳的原料是什么? 2.为什么腐乳的味道比较鲜美? 3.腐乳是如何制作的? 引言:腐乳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调味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微生物发酵大豆制品,品质细腻、营养丰富、鲜香可口,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其营养价值可与奶酪相比,具有东方奶酪之称。 各地人民依据自己不同的口味,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产品,如浙江绍兴腐乳、北京王致和腐乳、黑龙江的克东腐乳、上海奉贤的鼎丰腐乳、广西桂林的桂林腐乳、广东水江的水口腐乳、云南路南的石林牌腐乳、河南拓城的酥制...那么腐乳是如何制作的呢? 一、基础知识——腐乳的制作原理 请大家阅读书本相关内容及投影,回答以下问题: 1.豆腐长白毛是什么原因? 2.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 3.豆腐长的毛是什么生物? 4.你认为毛霉的细胞结构有什么特点? 5.毛霉的繁殖方式是什么? 6.毛霉中起作用的酶有哪些? (一)毛霉的相关知识

(1)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它的菌丝可分为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应用于腐乳等发酵工艺。 (2)毛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传统腐乳的生产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无菌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4)优良菌种的选择:不产生毒素;生长繁殖快,且抗杂菌力强;生长的温度范围大,不受季节的限制;有蛋白酶、脂肪酶、肽酶等酶系;使产品气味正常良好。 小结:豆腐乳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是用豆腐发酵制成,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发达的白色菌丝。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以蛋白酶为主各种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与醇类作用生成酯,形成细腻、鲜香等豆腐乳特色。发酵的温度为15~18 ℃ 。 了解了王致和制作腐乳的过程,你能说出腐儒制作的流程图吗? (二)腐乳制作的流程图 请大家结合流程图和投影资料一、二、三设计腐乳的制作过程。 二、腐乳制作的实验设计 1.设备及用品 瓦罐或有盖玻璃瓶、保温容器、小刀、摇床、250ml 三角瓶、超净台及接种设备、灭菌锅 2.材料 粽叶、北方豆腐、调料。 3.操作步骤 让豆腐上 长出毛霉 加盐腌制 加卤汤装瓶 密封腌制

腐乳的制作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教学目标】 1.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 2.说出腐乳制作的流程,知道影响发酵的因素。 3.根据实验流程示意图和提供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尝试腐乳制作的过程。 4.理解实验变量的控制,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教学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教学过程】 你知道吗 1.制作腐乳的原料是什么腐乳是如何制作的 2.为什么腐乳的味道比较鲜美 引言:腐乳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调味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微生物发酵大豆制品,品质细腻、营养丰富、鲜香可口,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其营养价值可与奶酪相比,具有东方奶酪之称。 各地人民依据自己不同的口味,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产品,如北京王致和腐乳、浙江绍兴腐乳、黑龙江的克东腐乳、上海奉贤的鼎丰腐乳、广西桂林的桂林腐乳、广东水江的水口腐乳、云南路南的石林牌腐乳、河南拓城的酥制...那么腐乳是如何制作的呢 一、基础知识——腐乳的制作原理 请大家阅读书本相关内容及投影,回答以下问题: 1.豆腐长白毛是什么原因 2.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 3.豆腐长的毛是什么生物 4.你认为毛霉的细胞结构有什么特点 5.毛霉的繁殖方式是什么

6.毛霉中起作用的酶有哪些 (一)毛霉的相关知识 (1)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它的菌丝可分为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应用于腐乳等发酵工艺。 (2)毛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传统腐乳的生产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无菌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4)优良菌种的选择:不产生毒素;生长繁殖快,且抗杂菌力强;生长的温度范围大,不受季节的限制;有蛋白酶、脂肪酶、肽酶等酶系;使产品气味正常良好。 小结:豆腐乳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是用豆腐发酵制成,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发达的白色菌丝。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以蛋白酶为主各种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与醇类作用生成酯,形成细腻、鲜香等豆腐乳特色。发酵的温度为15~18 ℃ 。 了解了王致和制作腐乳的过程,你能说出腐儒制作的流程图吗 (二)腐乳制作的流程图 请大家结合流程图和投影资料一、二、三设计腐乳的制作过程。 二、腐乳制作的实验设计 1.设备及用品 瓦罐或有盖玻璃瓶、保温容器、小刀、摇床、250ml 三角瓶、超净台及接种设备、灭让豆腐上 长出毛霉 加盐腌制 加卤汤 装瓶 密封腌制

高中生物腐乳的制作

高中生物腐乳的制作2019年3月20日 (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1、(5分)下图是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进行干燥处理时,要注意控制干燥时间和温度 B.图中甲过程表示萃取,丙酮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因此能用于此过程 C.图中乙过程表示浓缩,浓缩之前进行过滤的目的是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D.提取的胡萝卜素可以用纸层析法鉴定,鉴定时需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 2、(5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探究纤维素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可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进行空白对照 B.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小 C.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 D.与分离醋酸菌相比,若从牛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主要的实验条件差别是保证无氧环境3、(5分)在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发酵过程中,菌种是由原料本身提供的是A.果酒、果醋 B.果醋、腐乳 C.腐乳、泡菜 D.果酒、泡菜 4、(5分)以下关于泡菜制作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泡菜制作过程产生的亚硝酸盐有可能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 B.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生成乳酸并释放热能 C.接入含有菌种的“老汤”不利于抑制有害菌繁殖 D.泡菜腌制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亚酸盐含量 5、(5分)关于果醋制作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发酵瓶是因为全过程需要通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B.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和二氧化碳 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可将酒精转变成醋酸 D.要使果酒变成果醋只需通入氧气,加入醋酸菌就可以了 6、(5分)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菌种不同,前者为真核生物,后者为原核生物 B.为了获得更多的发酵产物,将葡萄汁装满发酵瓶 C.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利用乙醇发酵形成醋酸 D.在制作腐乳码放豆腐时,要留出缝隙利于毛霉等微生物的生长 7、(5分)下列有关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 B.发酵过程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 C.在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沉淀D.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8、(5分)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并且胶管口向下放置 C.通过检测果酒发酵前后发酵液的温度变化进行鉴定制作是否成功 D.葡萄糖既是酵母菌的碳源也是其能源,但CO2一定不是酵母菌的碳源 9、(5分)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醋发酵过程中,要严格密封,才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 C.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时需要不时通入氧气 D.家庭制作果酒时,用洗涤剂反复冲洗葡萄表面不会影响发酵效果 10、(5分)下列就“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灭菌的培养基所倒平板和接种后培养时的平板均要倒置 B.同一稀释度下至少要涂布三个平板并且要培养到菌落数稳定时计数 C.在稀释度足够高时,所形成的单个菌落一定是由最初的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 D.培养基中尿素是唯一氮源是为了给目的菌株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11、(5分)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方法或选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会使发酵受影响 B.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计数时需借助于显微镜 C.提高玫瑰精油的品质,就需要提高蒸馏温度 D.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滤纸可放在普通烧杯中 12、(5分)对制作腐乳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控制在15℃~18℃,适于毛霉生长 B.含水量高的豆腐更适合用来制作腐乳 C.卤汤中的酒精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 D.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13、(5分)下列有关于发酵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B.长期放置的酒表面会出现一层膜,这层膜是醋酸菌在液体表面繁殖形成的 C.泡菜腌制过程中,泡菜坛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产膜酵母大量增殖形成的 D.腐乳最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就是由毛霉的直立菌丝构成的 14、(5分)图为腐乳制作过程的流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毛霉为好氧型真菌,为避免其无氧呼吸,码放豆腐时要留出一定缝隙 B.加盐腌制的主要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同时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C.腐乳的发酵由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关系 D.用胶条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污染 15、(5分)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瓶口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腐乳的制作(教案)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题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说明腐乳制作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注意实验流程的操作环节;动手实践,体验其中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 ★课题重点 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课题难点 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人们的餐桌上的饭菜不但与“香”相联系,而且与“臭”也有牵连:臭豆腐、臭鸡蛋、臭虾酱等等。这些嗅起来“臭”而吃起来“香”的食品也与发酵有着密切关系。 (二)进行新课 (阅读“腐乳制作原理”,完成基础知识) 1.基础知识 1.1腐乳的制作原理 腐乳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属于真菌,其同化作用类型是异

养型。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酶等能将豆腐中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产生的脂肪酶能将豆腐中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思考1〗写出蛋白质和脂肪的水解的反应式: 〖思考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鱼和肉腌制起来长时间保存,其原因是在高浓度盐水溶液中细菌脱水死亡。 2.实验设计 阅读“实验设计”及有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思考3〗什么样的豆腐适合于做腐乳?为什么? 含水量适中(70%左右)。含水量过高腐乳不易成型。 2.1毛霉的生长:毛霉生长的适宜条件:温度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 〖思考4〗自然条件下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在工厂化生产中毛霉来自严格无菌条件下的直接接种优良菌种。 〖思考5〗腐乳表面的“皮”主要是由毛霉的菌丝构成的。 2.2加盐腌制:在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上加盐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 〖思考6〗瓶口处多加盐的原因是瓶口处容易被杂菌污染。 〖思考7〗加盐为什么能防止食品腐败? 高浓度盐溶液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3)配制卤汤:卤汤的作用是调节腐乳的色、香、味,并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思考8〗卤汤中的哪些成分具有防腐杀菌作用? 酒精和香辛料。 3.发酵操作

教材习题答案(腐乳的制作)

1.你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教材第6页 答: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2.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教材第6页 答:盐能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豆腐腐败。 3.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教材第7页 答: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4.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人体有害吗?它的作用是什么??教材第7页 答:“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皮”对人体无害。 5.什么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而增加盐的用量?为什么在接近瓶口的表面要将盐铺厚一些?教材第8页 答: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增加盐的用量,在接近瓶口的表面,盐要铺厚一些,以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制作腐乳 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豆腐切成3cm×3cm×1cm的若干块。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水分测定方法如下。 精确称取经研钵研磨成糊状的样品5~10 g (精确到0.02mg ),置于已知重量的蒸发皿中,均匀摊平后,在100~105 ℃电热干燥箱内干燥4 h,取出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然后再烘30 min,直至所称重量不变为止。 样品水分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烘干前容器和样品质量-烘干后容器和样品质量)/烘干前样品质量

2.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粽叶的盘内,粽叶可以提供菌种,并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周围留有一定的空隙。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气候干燥时,将平盘用保鲜膜包裹,但不要封严,以免湿度太高,不利于毛霉的生长。 3.将平盘放入温度保持在15~18 ℃的地方。毛霉逐渐生长,大约5 d后豆腐表面丛生着直立菌丝。 4.当毛霉生长旺盛,并呈淡黄色时,去除包裹平盘的保鲜膜以及铺在上面的粽叶,使豆腐块的热量和水分能够迅速散失,同时散去霉味。这一过程一般持续36 h以上。 5.当豆腐凉透后,将豆腐间连接在一起的菌丝拉断,并整齐排列在容器内,准备腌制。 6.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以下称毛坯)与盐的质量分数比为5∶1。将培养毛坯时靠近平盘没长直立菌丝的一面统一朝向玻璃瓶边,将毛坯分层盘立摆放在容器中。分层加盐,并随层加高而增加盐量,在瓶口表面铺盐厚些,以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约腌制8 d。 7.将黄酒、米酒和糖,按口味不同而配以各种香辛料(如胡椒、花椒、八角茴香、桂皮、姜、辣椒等)混合制成卤汤。卤汤酒精含量控制在12%左右为宜[注]。 [注]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 8.将广口玻璃瓶刷干净后,用高压锅在100 ℃蒸汽灭菌30 min。将腐乳咸坯摆入瓶中,加入卤汤和辅料后,将瓶口用酒精灯加热灭菌,用胶条密封。在常温情况下,一般六个月可以成熟。 课题成果评价 (一)是否完成腐乳的制作 是否完成腐乳的制作依据是:能够合理地选择实验材料与用具;前期发酵后豆腐的表面长有菌丝,后期发酵制作基本没有杂菌的污染。 (二)腐乳质量的评价 制作成功的腐乳应该具有以下特点: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块形整齐、厚薄均匀、质地细腻、无杂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