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梯管理系统方

电梯管理系统方

电梯管理系统方
电梯管理系统方

电梯管理系统方案1

电梯管理系统方案

LCU9040 LCU9040 LCU9041

湖北乐金川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LCU9040连接LCU9041 RS2485通讯线RS232通讯线

第一章系统设计依据

1.1智能化门禁系统设计依据:

●适用性

当今科技发展迅速,可应用于一卡通系统的产品可谓层出不穷,工程中选用的系统都应能使用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受益,并满足近期使用和远期发展的需要。

●先进性

系统的设计和产品选用在投入使用时应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但不盲目追求尚不成熟的新技术或不实用的新功能,以充分保护用户的投资。

●可靠性

系统的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

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

●可扩充性

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

●易操作性

小区智能化系统是面向各种管理层次使用的系统,系统及其功能的配置以能给用户提供舒适、安全、方便、快捷为准则,其操作应简便易学。

●针对性

企业智能化系统的设置并非千篇一律的,而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设计。

1.2系统设计所遵循的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90,92)

《民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第二章客户需求分析

根据大楼目前的实际情况和贵方的系统需求总结如下:

电梯管理系统共有2部电梯需要控制,每部电梯最高7层。

使用非接触式读卡方式开门,需要人员位置确认功能,根据其权限进出相应的楼层。

本系统曾经具有刷卡自动到达相应楼层的功能,但是一旦持卡者卡遗失,拾到卡者刷卡可以直接到达相应楼层,所以此功能存在安全隐患,会对楼层内的人员造成潜在的威胁。所以公司对本系统进行了改进,在进入电梯后,刷卡后必须按亮指定楼层的电梯按键,电梯才启动。

2.1系统设计目标

电梯控制系统是建立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非接触式ID卡技术之上,为电梯的使用带来安全、方便的控制。

具体目标为:

持有效卡人能方便、安全的使用电梯。

持卡人只能进出授权指定的楼层。

外来无卡人员或持无效卡人员不能到达相应楼层。

不影响原有电梯系统的运行,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管理人员能方便的设置人员的进出楼层权限和查看人员的出入记录。

经济合理的运营成本。

2.2系统安装说明

在各个电梯轿厢内设置一台非接触式读卡器,刷卡后相应电梯楼层按键才能按亮,人员选择对应的楼层。电梯控制数量共为7层楼,2个LCU9040控制器合理分布在电梯吊顶上,然后通过RS485/RS232转换器连接到中心电脑。系统管理软件将所需要的进出数据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可生成和打印各种报表。

门禁控制软件安装在中心的工作站上,在主控制电脑上安装门禁控制通讯软件,就可以实现多机控制功能(多条RS485总线控制)。同样也可通过网络版的软件来实现,但客户必须有自己的局域网和服务器,并且在服务器上要安装有server

软件。

第三章系统设计说明

根据上述客户需求,我们经过详细的研究分析,系统设计如下:3.1系统描述

电梯控制系统其目的是控制电梯的使用,其功能实际是门禁系统的特殊场合一个特殊解决方案。

该系统集感应式ID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讯技术于一体,LCU9040是专门用于楼宇的电梯控制和集成的电梯专用控制器。

通过采用LCU9040对电梯按键面板进行改造后,所有使用电梯的持卡人,都必须先经过系统管理员授权。使用电梯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权限分配,每个进入电梯的人经过授权可以进入指定的区域或楼层,并且可以根据时间表进行授权管理。未经授权,无法进入管理区域的楼层,并对重要楼层进行时间段控制。控制器不管是脱机运行还是联机控制,都可记录大量的交易数据,使得电梯的所有人员进出记录都有据可寻。

3.2 LCU9040智能电梯控制器

LCU9040智能电梯控制器

产品特色:

●防雷设计(10KV500A反应速度1-10纳秒)

●适应市电电压波动(开关电源设计,输入范围AC180V—250V)

●杜绝死机(多级看门狗电路设计)

●数据、时钟永不丢失(采用美国原装内置电池芯片)

●硬件设计高度集成,结构更简单,故障更少(后备电源主机一体设计等)

●附加功能强大(报警、巡更等)

●软件设计完善,满足各种需求

●支持TCP/IP 协议、Internet管理

电梯控制器标准功能:

●可控制16层电梯

●提供一个标准的读卡器接口,支持Wiegand 26Bit Wiegand 32Bit

Wiegand40Bit

●支持ABA(第二轨道),支持生物识别技术

●支持密码键盘

●可进行15个时间组的出入权限时间编程

●控制器具有休眠、安全、密码等几种工程模式

●支持RS-485组网功能,可独立脱机运行使用

●最多可管理10000个使用者,增加RAM存贮器,可扩展至80000持卡人

●在非联网状态下可独立保存4096条记录,数据掉电保持时间超过90天

●多种系统板状态监测和自检(例如:外部电源掉电、数据资料出错、网络异常及系统复位、制箱非法打开等)当重新联网时数据自动上传

输入端子介绍

●16组开关量(无源/有源)输入信号端子

●2组标准RJ45读卡器输入端子●2组控制器工作电源输入端子●1组控制箱紧急按钮输入端子●1组消防信号输入端子

输出端子介绍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本(DOC)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单位名称:(章)电梯安全管理员: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杭州中迅电梯服务有限公司湖州分公司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签发:

说明 本制度的编制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有关特种设备电梯的安全使用规定、要求为基础,旨在促进电梯使用单位规范安全管理工作,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电梯安全使用管理水平,确保电梯安全运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本范本编写的各项制度不能完全覆盖企业的管理要求,仅供电梯使用单位参考,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予以修改、完善,力求符合实际,有效运行。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安全职责 1、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本单位使用设备安全技术档案齐全完好。 2、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出厂时所附带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注册登记文件、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年度检验报告、日常运行记录、故障排除及维修保养记录等。 特种设备安全教育人员岗位职责 1、抓好对新工人进行入厂前的安全教育,让其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危险性的设备或场所。 2、制订年度培训教育计划,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岗位作业人员参加质监部门的取证和换证培训学习。 3、确保司炉工、焊工、电梯、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质监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准许上岗。 4、安排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复审。 5、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档案和名册。 6、对职工进行经常的安全、节能教育,坚持每月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学习规章制度及安全节能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事故安全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安全技术操作水平。 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安全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1熟悉并执行电梯有关的国家政策、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不断完善电梯的管理工作,检查和纠正电梯使用中的违章行为。 2熟悉电梯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方法。 3监督电梯作业人员认真执行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4编制电梯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计划,并监督执行。 5负责按国家规定要求向政府部门申请定期监督检验。 6根据单位职工培训制度,组织电梯作业人员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和组织内部学习。 7组织、督促、联系有关部门人员进行电梯事故隐患的整改。 8负责组织电梯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及时向政府部门报告电梯事故的情况。 9负责建立、管理电梯技术档案和原始记录档案。 10组织紧急救援演习。

三层电梯控制设计

综合实训设计报告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 设计题目:基于PLC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姓名: 学号: 专业:测控121班 指导老师: 二0一五年七月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迅速的崛起,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它是采用电力拖动方式,将载有乘客或货物的轿厢,运行于垂直方向的两根刚性导轨之间,运送乘客和货物的固定式提升设备。所以,电梯是为高层建筑运输服务的设备,它具有运送速度快、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优点。但传统的电梯控制系统主要采用继电器--接触器进行控制,其缺点是触点多,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维修工作量大等,而采用 PLC组成的控制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使电梯运行更加安全、方便、舒适。 目前电梯的控制普遍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微机作为信号控制单元,完成电梯信号的采集、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设定,实现电梯的自动调度和集选运行功能,拖动控制则由变频器来完成;第二种控制方式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取代微机实现信号控制。从控制方式和性能上来说,这两种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PLC 可靠性高,程序设计方便灵活。 1.电梯的PLC控制方式 PLC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给控制的专用计算机。实质上属于计算机控制方式。PLC与普通微机一样,能通用或专用CPU作为字处理器,实现通道(字)的运算和数据存储,另外还有位处理器(布尔处理器),进行点(位)运算与控制。PLC控制一般具有可靠性高,易操作、维修和编程简单、灵活性强等特点。 1.1 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对可维修的产品,可靠性包括产品的有效性和可维修性。PLC不需要大量的活动元件和接线电子元件,它的接线大大减少,与此同时,系统的维修简单,维修时间短。PLC采用了一系列可靠性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例如,冗余设计,断电保护,故障诊断和信息保护及恢复等,提高了MTBF,降低了MTTR,使可靠性提高。PLC是为工业生产过程控制而专门设计的控制装置,它具有比通用计算机控制更简单的编程语言,而为工业恶劣操作环境设计的硬件使可靠性大大提高。在PLC的硬件方面,采用了一系列提高可靠性的措施。例如,采用可靠性的元件,采用先进的工艺制造流水线制造,对于干扰的屏蔽、隔离和滤波等,对电源的断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最全版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目录 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法人代表岗位职责 二、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负责人岗位职责 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与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四、特种设备岗位培训教育部门与安全教育人员岗位职责 五、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部门与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六、接受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七、安全责任状签订制度 八、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九、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十、特种设备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十一、申报定期检验制度(电梯类) 十二、配合现场检验制度(电梯类) 十三、使用登记制度(电梯类) 十四、现场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电梯类) 十五、现场管理制度——机房的安全管理制度(电梯类) 十六、现场管理制度——故障及常见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电梯类)十七、现场管理制度——日常维护保养制度(电梯类) 十八、现场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电梯类) 十九、现场管理制度——日常检查制度(电梯类) 二十、现场管理制度——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

二十一、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二十二、电梯操作人员岗位职责 二十三、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二十四、电梯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法人代表岗位职责 1、对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负全责; 2、熟悉相关特种设备的国家法律、法规。 3、主持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目标和方针; 4、保证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5、确定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职能分配; 6、主持应急反应行动,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各级人员安全管理技能,包括应急应变能力; 7、法人代表出差在外因事不能履行其职责时,由安全生产负责人替代。

电梯门禁方案

智能化电梯门禁 设 计 方 案 书

感应式IC卡电梯管理系统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化公司综合管理和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FRID技术、高智能微电子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为客户提供了全新高效的管理体系,最大发挥了人力、资源、空间的效能。系统采用PHLIP Mifare非接触卡技术、数据在空中传输时是加密后的密文,避免了卡片被盗和复制等传统保安防范存在的问题。 本控制设备是针对电梯设计的专用控制设备,用非接触IC感应智能卡作为身份识别。用户使用更方便,管理更简单便捷。控制器不需要布线与电脑通讯,用户卡不需要在控制器上授权,只需用户卡在管理处注册授权即可使用。可设置用卡的使用有效期、使用次数和时间段限制。本产品采用原装芯片,工作稳定,人性化设计,功能卓越,安装简便,可维护性、可操作性受广大安防工程商和用户的认可和青睐。 一、产品特点: 1、产品联网或脱机任意选择使用,脱机使用时不用布线联网也可实现联网的发 卡、挂失、解挂、系统设置、校准时钟等操作。 2、电脑管理无需布线联网,无需在控制器上操作发卡,软件简单易懂,支持 Windows XP, Windows7,VISTA,32位64位电脑操作系统。 3、用户卡出入权限的数据保存在卡片里,数据不会丢失,更换控制器无需回收 用户卡,直接更换新机设置使用即可 4、用户卡出入单个、多个门权限自由只需在授权权限的机号前面打钩即可设置 方便灵活,可设置用户卡使用期限、次数、时段限制,可以启用计时卡、计次控制、时段控制、计时+计次控制、计时+时段控制、计次+时段、计时+计次+时段任意组合控制模式。

5、卡片丢失补发新卡老卡既自动失效无需单独发挂失卡挂失方便管理节省管理 人力物力成本,也发可挂失卡卡进行挂失,卡片找回后可解挂失恢复正常使用。 6、设置控制器工作参数包括,使用的扇区、加密信息、继电器动作时间、时钟 等功能参数设置一次设置搞定,无需来回多次发卡设置控制工作参数。 7、控制器的用户卡容量无限制,支持脱机刷卡记录。黑名单容量1万5千张, 记录容量10万条。 8、我公司采用独有的一卡一密+安全算法,控制器与卡双向加密认证,杜绝卡被 复制使用的危险,即使卡片被复制也不能使用,传统方式以整个系统公用一个密码的卡片容易被不法分子复制使用,导致设备安全性降低。 9、电梯主控器集成了刷卡和控制系统,刷卡、设置和采集记录均在主控器上完成,安装调试方便! 10、有效控制电梯不刷卡无法正常使用,可实现刷卡直达权限楼层或刷卡选择楼 层乘梯。达到为电梯节电、高效使用电梯、延长使用寿命。 11、联网可采集刷卡记录,远程开启任意楼层,设置控制器参数,发卡,挂失/ 解挂失操作,校准时钟,查询工作参数等操作 12、电梯控制器有安全保护措施,采用继电器无源节点信号控制与电梯系统不相 冲突,不影响电梯性能。控制器故障或断电可恢复电梯原本功能无需刷卡直接可使用电梯。 13、梯控与门禁出入通道管理系统同用一个软件平台管理。采用SQL数据库在同 一局域网内可单机或多台电脑共同管理。 14、安装便捷,使用简单,售后维护成本低,人性化管理,适合公司、小区、酒

电梯控制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电梯控制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4) 第三章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5) 3.1系统设计目标 (5) 3.2系统设计原则 (6) 第四章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描述 (6) 4.1系统概述 (6) 4.2系统基本功能及特点 (7) 4.3系统结构 (8) 第五章设备介绍 (10) 第六章工作原理 (12) 第七章系统设备清单及价格 (14) 第八章工程实施 (15) 第九章售后服务 (17)

第十章质量保证 (19) 第一章概述 1.概述: 物业管理公司或管理人员为了能对楼宇内各种人员的进出 进行更有效、更安全的管理,有效的控制闲杂人员的进入,可以

通过采用对电梯的合理控制实现这种功能需求。VD-TK800是专门用于楼宇的电梯控制和集成的电梯专用控制器。通过采用VD-TK800对电梯按键面板进行改造后,所有使用电梯的持卡人,都必须先经过系统管理员授权。使用电梯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权限分配,每个进入电梯的人经过授权可以进入指定的区域或楼层,并且可以根据时间表进行授权管理。未经授权,无法进入管理区域的楼层,并对重要楼层进行时间段控制。控制器不管是脱机运行还是联机控制,都可记录大量的交易数据,使得电梯的所有人员进出记录都有据可寻。 VD-TK800基于控制软件平台使用的一个控制模块,它与ACS2002门禁控制系统相互兼容,组成一个强大的保安系统网络,也可以独立使用来控制电梯。VD-TK800可在线运行,可以单机独立运行,即使关闭PC机,VD-TK800也可以正常使用,确保其稳定可靠的控制功能,从而提高楼宇管理层次。 VD-TK800/E智能电梯控制器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安全管理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职责 1.电梯安全管理相关人员职责 2.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3.电梯设备常规检查制度 4.电梯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5.电梯设备定期报检制度 6.电梯钥匙管理制度 7.电梯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8电梯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演习制度 9.电梯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一,电梯安全管理相关人员职责 一)负责人职责 1、对本单位电梯设备使用,维护安全负全面领导责任。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关于电梯设备的安全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督促检查下属分管部门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 3、定期主持召开本单位关于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会议,听取特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等工作的情况汇报,做出相应决策,组织实施。 4、审定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维护安全管理和安全措施计划。 5、督促检查本单位设备存在的事故隐患整改的落实情况,并保证所需要的经费得到落实。

6、批准本单位电梯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维修计划。 7、批准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二)、电梯设备技术负责人职责 1,对本单位设备在技术上负责,并负责解决电梯设备安全方面的技术问题。 2、组织技术人员学习,执行有关电梯设备的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制定电梯设备在安装、改造、修理时的安全措施。 3、组织制定本单位电梯设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预防发生事故的技术措施。 4、参与电梯设备事故的调查,协同有关部门对事故发生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三)、电梯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1、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视,记录电梯日常使用状况; 2、制定和落实电梯的定期检验计划; 3、检查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确保齐全清晰; 4、妥善保管电梯钥匙及其安全提示牌; 5、发现电梯运行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有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并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6、接到故障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 7、实施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督,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记录签字确认。 四)电梯设备操作人员职责 1、电梯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电梯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电梯专业知识,应了解电梯的构

电梯安装管理制度范本(DOC 30页)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目录 一、电梯作业人员守则 (2) 二、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职责 (3) 三、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6) 四、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10) 五、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13) 六、电梯常规检查制度 (15) 七、电梯维修保养制度 (16) 八、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18) 九、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20) 十、电梯钥匙管理制度 (22) 十一、电梯三角钥匙使用规定 (23) 十二、电梯机房安全管理制度 (24) 十三、电梯乘客须知 (25) 十四、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27) 十五、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29) 一、电梯作业人员守则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了规范电梯驾驶人员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人员在进行电梯操作时的行为,防止由于违章作业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和设备事故,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1.2范围 规定了电梯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

2、电梯作业人员守则 2.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安全规定,服从政府部门的管理。 2.2电梯作业人员必须经地、市质量技术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3电梯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和《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2.4熟悉自己操作电梯的性能、原理、构造、用途。 2.5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掌握新技术、新规程,不断提自身的技术水平。 2.6及时报告电梯事故隐患,不使用故障电梯,不使用无安全合格标志或安全标志已过有效期的电梯,不使用未注册登记的电梯。 2.7不擅自离岗,做到文明服务。 2.8正确处理电梯运行中突然出现的停车、失控、冲顶、蹲底等情 况。 二、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职责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保证电梯正常可靠地运行,降低电梯故障率,防止电梯事故的发生,规范电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行为。 1.2范围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使用单位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说明 本范本的编制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河北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有关特种设备电梯的安全使用规定、要求为基础,旨在促进电梯使用单位规范安全管理工作,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电梯安全使用管理水平,确保电梯安全运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本范本编写的各项制度不能完全覆盖企业的管理要求,仅供电梯使用单位参考,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予以修改、完善,力求符合实际,有效运行。

根据《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第七条的规定: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相关人员的职责; (二)安全操作规程; (三)日常检查制度; (四)维保制度; (五)定期报检制度; (六)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 (七)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八)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九)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落实电梯主体责任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小型中型大型一、特种设备使用责任制度 使用单位基本情况★◆▲电梯安全管理承诺书★◆▲关于成立电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决定◆▲安全管理机构人员情况◆▲关于电梯安全管理责任人员任命的通知◆▲电梯安全管理机构网络图▲电梯安全管理岗位责任书◆▲电梯岗位职责★◆▲ 二、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三、安全生产文件与会议活动 收发文登记▲会议记录◆▲四、电梯台帐 电梯卡片★◆▲电梯台帐★◆▲电梯档案管理汇总表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材料清单

电梯作业人员花名册★◆▲注:红字部分为企业按实际需要选择

最新四层电梯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模拟系统设计

四层电梯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模拟系统设计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四层电梯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模拟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2019年电梯控制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2019年电梯控制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3) 第三章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4) 3.1系统设计目标 (4) 3.2系统设计原则 (4) 第四章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描述 (5) 4.1系统概述 (5) 4.2系统基本功能及特点 (5) 4.3系统结构 (5) 第五章设备介绍 (7) 第六章工作原理 (8) 第七章系统设备清单及价格 (10) 第八章工程实施 (11) 第九章售后服务 (13) 第十章质量保证 (14)

第一章概述 1.概述: 物业管理公司或管理人员为了能对楼宇内各种人员的进出进行更有效、更安全的管理,有效的控制闲杂人员的进入,可以通过采用对电梯的合理控制实现这种功能需求。VD-TK800是专门用于楼宇的电梯控制和集成的电梯专用控制器。通过采用VD-TK800对电梯按键面板进行改造后,所有使用电梯的持卡人,都必须先经过系统管理员授权。使用电梯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权限分配,每个进入电梯的人经过授权可以进入指定的区域或楼层,并且可以根据时间表进行授权管理。未经授权,无法进入管理区域的楼层,并对重要楼层进行时间段控制。控制器不管是脱机运行还是联机控制,都可记录大量的交易数据,使得电梯的所有人员 进出记录都有据可寻。 VD-TK800基于控制软件平台使用的一个控制模块,它与ACS2002门禁控制系统相互兼容,组成一个强大的保安系统网络,也可以独立使用来控制电梯。VD-TK800可在线运行,可以单机独立运行,即使关闭PC机,VD-TK800也可以正常使用,确保其稳定可靠的控制功 能,从而提高楼宇管理层次。 VD-TK800/E智能电梯控制器

施工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

施工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现场施工电梯的管理工作,更好的贯彻执行《建筑法》,完善本公司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现场文明施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对外租电梯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参与施工,提出了规定要求,由项目部门或电梯设备管理单位按规定组织实施。 第二条加强对现场电梯设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完善项目施工管理,强化施工安全,充分发挥电梯设备的生产效能,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第三条加强对现场电梯设备管理的任务,是使项目现场管理部门与电梯设备租赁部门之间形成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安全文明施工程序,做到职责明确,管理到位。 第四条范围 凡进入本公司各施工现场长期参与施工的电梯设备,均应符合本

规定的相关内容。 第二章施工电梯设备 第五条租用施工电梯必须选择经市建委批准的、具有施工电梯资质单位的设备。设备的规定位置应贴有市建委统一颁发的市统一编号(统一编号应贴在驾驶内)。 第六条施工电梯司机必须具有市建委颁发的操作证(各施工现场的安全员应存有有效的操作证复印件)。施工电梯进入现场后方可施工。 第七条施工电梯进场后必须由具有安装资质的单位从事安装作业。施工电梯必须按规定填写安装表格。现场安全员应保存以上表格。 第八条夜间施工且现场照明不足时应设标识灯。 第九条施工电梯的金属结构、轨道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线管、安全照明的变压器低压侧等均需接地。雨季施工前应遥测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雨中或雨后应检查施工电梯基础。冬季安装的施工电梯,应在结束冬施天气转暖时检查基础沉降情况。 第十条施工电梯进入现场,安全装置、仪器仪表必须齐全有效。并应设有专用配电箱,配电箱加锁。 第十一条应保持电梯的正常运行,各部限位器必须灵敏可靠,并

模拟电梯控制及显示系统设计

模拟电梯控制与显示系统设计 摘要 单片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 Microputer ),是集CPU ,RAM ,ROM ,定时,计数和多种接口于一体的微控制器。其中51单片机是各种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电梯是集机械原理应用、电气控制技术、微处理器技术、系统工程学等多学科和技术分支于一体的机电设备,它是建筑中的永久垂直交通工具。本论文选择 AT89S51为核心控制元件,设计了一个5层电梯智能操作与显示系统,使用单片机C51语言进行编程,实现运送乘客到任意楼层,并且显示电梯的楼层和上下行。利用单片机控制电梯有成本低,通用性强,灵活性大及易于实现复杂控制等优点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住房和办公用楼都已经逐渐向高层发展。电梯是高层宾馆、商店、住宅、多层仓库等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运输工具。1889年美国奥梯斯升降机公司推出的世界上第一部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升降机,同年在纽约市马累特大厦安装成功。随着建筑物规模越来越大,楼层也越来越高,对电梯的调速精度、调速围等静态和动态特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采用的是继电器逻辑控制线路。采用这种控制线路,存在易出故障、维护不便、运行寿命较短、占用空间大等缺点。 目前,由可编程控制器(PLC)或微型计算机组成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正以很快的速度发展着。可编程控制器,是微机技术与继电器常规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顺序控制器和微机控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作数字控制的专用计算机,它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适应很多工业控制现场的恶劣环境,所以现在的电梯控制系统主要还是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但是由于PLC的针对性较强,每一台PLC都是根据一个设备而设计的,所以价格较昂贵。而单片机价格相当便宜,如果在抗干扰功能上有所提高的话完全可以代替PLC实现对工控设备的控制。当然单片机并不象PLC那么有针对性,所以由单片机设计的控制系统可以随着设备的更新而不断修改完善,更完美的实现设备的升级。电梯控制系统是比较复杂的一个大型系统,在计算机诞生的几十年里,继电器控制系统为电梯控制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但在性能上和PLC还是有本质上的差距。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单片机控制系统很快可以解决抗扰性,成为方便有效的电梯控制系统 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全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puter),又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或嵌入式控制器(Embedded Controller)。它是将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微型化并集成到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通常片都含有CPU、ROM、RAM、并行I/O、串行I/O、定时器/计数器、中断控制、系统时钟及系统总线等。(如图1-1所示)。随着技术的发展,单片机片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并朝着SOC(System on Chip)方向发展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对电梯内部设备和空气温湿度数据进行采集,可对电梯内部环境亮度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采集,可对电梯载重数据和加速度数据进行采集,可对电梯内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定位数据进行监测,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与电梯内正常工作时的正常数据进行对比,可对电梯内部环境、电梯门状态和应急救助设备进行调节管理,可对系统进行控制,及时对相应的电梯相关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可及时了解电梯内的环境情况,乘坐者可通过电梯口外部的触控屏实时了解电梯的剩余荷载人数,选择合适的电梯乘坐;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使用方法,操作方便快捷,便于推广。 技术要求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数据监测模块(2)、数据库(3)、物联网平台(4)、电梯管理模块(5)、警示模块(6)和智能终端(7),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所述数据监测模块(2)、所述数据库(3)、所述电梯管理模块(5)和所述智能终端(7)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物联网平台(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物联网平台(4)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所述数据监测单元(2)、所述数据库(3)、所述电梯管理模块(5)、所述警示模块(6)和所述智能终端(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库(3)的输出端与所述智能终端(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监测模块(2)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和所述电梯管理模块(2)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包括温度采集单元(8)、湿度采集单元(9)、亮度采集单元(10)、视频采集单元(11)、载重采集单元(12)和加速度采集单元(13),所述数据监测模块(2)包括运行监测单元(14)和定位监测单元(15),所述物联网平台(4)包括中央处理单元(16)、信息收发单元(17)和存储单元(18),所述电梯管理模块(5)包括门状态管理单元(19)、环境管理单元(20)和应急救助管理单元(21),所述智能终端(7)包括显示单元(22)和输入单元(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7)包括电梯触控屏和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联网计算机等其他智能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单元(8)、所述湿度采集单元(9)、所述亮度采集单元(10)和所述视频采集单元(11)均设于电梯内部,且所述温度采集单元(8)包括设备温度采集单元和空气温度采集单元,所述湿度采集单元(9)包括设备湿度采集单元和空气湿度采集单元,所述设备温度采集单元和所述设备湿度采集单元均设置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模块(6)包括警示灯和蜂鸣器,且所述警示灯和所述蜂鸣器均设于电梯内部、电梯口以及管理室内部。

基于51单片机的模拟电梯控制系统

目录 摘要............................................................................. II 目录.............................................................................. I 第1章绪论.. (1) 1.1电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电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1) 第2章电梯设计任务与要求 (2) 2.1设计任务 (2) 2.2设计要求 (2) 第3章总体设计方案 (3) 3.1设计思路 (3) 3.2总体设计框图 (3) 第4章电梯控制系统 (4) 4.1电梯控制系统 (4) 4.2主要硬件设计器件介绍 (5) 4.3 软件设计 (9) 第5章个人心得体会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附录I: (15) 附录II: (17)

摘要 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电梯控制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电梯内外电路按键模拟检测模块、电梯外请求发光管显示模块、楼层显示数码管模块、电梯上下行模块及模拟传感器模块等5部分组成。该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C51)作为控制核心,内外均使用按键按下与否引起的单片机相应端口电平变化的原理,作为用户请求信息发送到单片机,单片机根据判断的结果最终驱动步进电机做相应的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单片机依照请求信息通过模拟的传感器使步进电机停止运动,并利用彩灯作为上升和下降的状况显示,七段数码管实时显示当前楼层,完成整个请求和响应的过程。 软件部分使用汇编语言实现,利用查询方式来检测用户请求的按键信息。根据电梯运行到相应楼层时,模拟按键引起的电平变化,进行判断和执行实现电梯的控制,并且将程序模块化,方便了修改和调用。硬件设计简单可靠,结合软件,基本实现了四层电梯的模拟运行。 关键词:单片机,AT89C51,电梯控制,步进电机

基于三菱FX系列PLC的五层电梯控制系统

基于三菱FX系列PLC的五层电梯控制系统 一、实验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a)实验的目的:实验作为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用已学的的计算机、模拟数字电路、微控制器原理、传感器技术、PLC等知识,进行综合实践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创造力。 b)开放实验任务:本实践环节主要涉及一个由PLC控制的五层电梯控制系统,完成课题控制要求,实现五层电梯基本功能。熟悉实验制作的过程,以较快适应将来工作中要求解决实际工程的需求。 二、控制要求 电梯PLC控制系统有如下要求: ( 1 )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到达停层位置时能够实现自动开关门或手动开关门操作。 ( 2 ) 利用LED显示电梯厢外的呼唤信号,电梯厢内的指令信号和电梯到达信号; ( 3 ) 能自动判断电梯的运行方向,并发出相应的指示信号; ( 4) 电梯上行下行由一台电动机牵引。电动机正转,电梯上升;电动机反转,电梯下降; ( 5) 电梯轿箱门由另一台小功率电动机驱动。电动机正转,轿箱门打

开;电动机反转,轿箱门关闭; ( 6 )每一层楼设有呼叫按钮;轿厢内开门按钮,关门按钮;轿厢内设有楼层选择指令按钮。 三、系统总体设计 (一)电梯控制系统结构组成 电梯模具由变压稳压电源、PLC、轿厢、限位开关、呼梯按钮、交流电机、继电器、LED数码管、支架、导轨等组成。为了便于观察,对电梯所在的楼层进行显示,我们采用LED数码管显示,而对电梯的运行方向,楼层和轿厢的呼叫信号以指示灯显示。其电梯控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二)PLC的选型 根据所需的控制信号,输入点数24点,输出点数28点,选择三菱PLC FX2N--64MR构成基本控制单元。 (三)梯形图程序设计 1.PLC输入/输出分配表

智能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湖南文理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班级:自动化11班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4年11月20日报告成绩:

目录

一、设计题目 智能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二、设计要求 利用PLC与变频器实现电梯的变频调速控制,该电梯控制系统具有同时呼梯控制、各楼层单独呼梯控制、上升、下降运行控制、轿厢位置显示等功能,电梯至少五层以上。 三、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设计作用与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电梯也已成为人类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运输工具。随着人们对电梯运行的安全性、舒适性等要求的提高,电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拖动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调频调压调速,其逻辑控制也由PLC代替原来的继电器控制。 可编程控制器(PLC)因为稳定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简单易学、功能强大和使用方便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成为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支柱之一。电梯控制要求接入设备使用简便,对应系统组态的编程简单,具有人性化的人机界面,配备应用程序库,加快编程和调试速度。通过PLC对程序设计,提高了电梯的控制水平,并改善了电梯的电梯运行的舒适感。本文争对以上优点,对电梯运行进行了改进,使其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控制效果。 四、所用设备及软件 本设计除了需要计算机,实验设备THPFSL-1/2还会用到两款软件:作图软件Altim Desinger、编程软件GX-developer。简介如表1所示。 表1 软件简介

系统总体结构原理图 主控制器是整个电梯的核心。不但要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而且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对系统所有的任务进行响应。 其任务包括:接收、处理电梯的各种状态,并做出相应的动作,控制电梯的总体运行,实施对电梯驱动部分的控制,包括抱闸的松放、门机的开关、变频器低、中、高速的给出等控制。接收轿厢控制器送来的内选信号,执行内选外呼指令,向轿厢控制器、呼梯控制器发送楼层指示信号,实施安全保护等。为了实现电梯状态监控的需要,主控制器还加入了基于LCD显示的电梯参数设置、监控系统。 程序流程图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DOC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一、电梯岗位职责 (一)单位主管设备安全负责人职责 1、组织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有关部门关于电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电梯操作规程; 2、全面负责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工作; 3、组织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电梯管理体系; 4、组织制定并审批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并经常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5、审批本单位电梯选购及定期检验计划和修理改造方案,并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6、经常深入使用现场,查看电梯使用状况; 7、组织电梯事故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二)管理部门负责人职责 1、在单位主管设备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组织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电梯使用管理方面的规定; 2、负责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工作,组织或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规章制度; 3、审核本单位有关电梯的统计报表; 4、组织做好电梯使用管理基础工作,检查电梯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情况; 5、做好电梯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节能改造技术资料的保存; 6、抓好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节能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高操作人员技术素质; 7、根据本单位电梯使用状况,审定所编制的电梯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8、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情况; 9、参加电梯事故调查与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 (三)电梯操作人员职责 1、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脱岗,不做与岗位无关的其他事情; 2、认真执行电梯操作规程; 3、精心操作,防止超载运行; 4、时刻注意安全生产,经常检查安全附件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5、按时定点、定线巡回检查; 6、认真监视仪器仪表,如实填写运行记录; 7、认真做好所操作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 8、努力学习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制度与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协商依照《电梯维修保养规则》有关条款制定。 三、电梯事故报告制度 (一)电梯发生事故时,必须按照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

基于51单片机的模拟电梯控制系统讲解

摘要 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电梯控制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电梯内外电路按键模拟检测模块、电梯外请求发光管显示模块、楼层显示数码管模块、电梯上下行模块及模拟传感器模块等5部分组成。该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C51)作为控制核心,内外均使用按键按下与否引起的单片机相应端口电平变化的原理,作为用户请求信息发送到单片机,单片机根据判断的结果最终驱动步进电机做相应的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单片机依照请求信息通过模拟的传感器使步进电机停止运动,并利用彩灯作为上升和下降的状况显示,七段数码管实时显示当前楼层,完成整个请求和响应的过程。 软件部分使用汇编语言实现,利用查询方式来检测用户请求的按键信息。根据电梯运行到相应楼层时,模拟按键引起的电平变化,进行判断和执行实现电梯的控制,并且将程序模块化,方便了修改和调用。硬件设计简单可靠,结合软件,基本实现了四层电梯的模拟运行。 关键词:单片机,AT89C51,电梯控制,步进电机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I 第1章绪论.. (1) 1.1电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电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1) 第2章电梯设计任务与要求 (2) 2.1设计任务 (2) 2.2设计要求 (2) 第3章总体设计方案 (3) 3.1设计思路 (3) 3.2总体设计框图 (3) 第4章电梯控制系统 (4) 4.1电梯控制系统 (4) 4.2主要硬件设计器件介绍 (5) 4.3 软件设计 (9) 第5章个人心得体会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附录I: (15) 附录II: (17)

基于FSM的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控制系统中文核心期刊《微计算机信息》(测控自动化)2006年第22卷第9—1期 求,电梯首先在第二层停留,然后下降到一层,随后再在响应第二层上升请求,上升到二层,乘客进人电梯以后要求上升到三层,所以电梯最后停留的位置是三层。 3.3实验结果 在完整的系统设计中使用Max+PlusII完成VHDL描述和原理图的层次设计。在底层设计中,用VHDL分别实现每一个模块的功能,将每个模块生成可供Max+PlusII调用的器件符号,再将这些器件符号连接在一起构成整个系统原理图,如图4所示。 图4系统电路原理图 整个系统设计完成后,经过编译生成.pof文件,仿真成功后.下载到EPM7128SLC84—15芯片中。根据管脚分配图对已有的硬件电路进行连线,实验电路如图5所示。 图5实验电路图 3.4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际的硬件测试,数码管正确显示了楼层.发光二极管响应显示了电梯的状态.通过对不同初始状态的测试,发现除了由按键抖动带来的部分误操作外,电梯的状态转换完全符合电梯运行规则。说明这种设计方法是有效的。 由于很容易通过编程改变CPLD器件的控制功能.而且电梯运行的基本状态变换规律是不随楼层数变化的.因此,只需要改变相应的输入、输出端口设计就可满足不同楼层数的设计需要。 4结束语 本次设计基于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用vhdl实现了电梯各状态之间的转换程序控制。在Max+PlusII环境下通过使用SynplifyPro软件特有的综合功能,从对软件程序的编译、仿真到可编程逻辑芯片的功能实现都进行了优化,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这种方法可广泛用于各种复杂状态机控制的设计之中。 本文作者创新点:当前.最常用的cpld芯片是由Ahera公司提供的,Max+PlusⅡ是与之对应的开发集成环境。但Max+PlusII无法完成对复杂状态机程序的编译优化,SynplifyPro有很好的综合与优化、布线功能.但要下载到由Ahera公司提供的cpld芯片中,形成硬件系统又离不开Max+PlusII。本次设计通过把 Synplify Pro引入Max+PlusII对所设计的电梯控制程序完成了综合仿真.并下载到Ahera公司生产的cpld芯片中,最终完成了硬件测试。这种把Max+PlusII与Synplify Pro有机结合完成相对复杂的状态机控制的方法很有现实意义,可广泛应用于诸如自动售货机、取款机、公交自动投币系统等需要对多状态转换进行控制的领域。 参考文献: [1]彭宝,范婷婷,马建国.基于VerilogHDL语言的FPGA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4,10:81—82。 [2]李宗伯,王蓉晖.VHDL设计表示和综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潘松,黄继业.EDA技术应用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褚振勇,翁木云.FPGA设计及应用.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聂翔:男,1968年,陕西理工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副教授。 (723003陕西汉中陕西理工学院)聂翔王春侠 (ShaanxiUniversityofTechnology,HanzhongShaanxi723003)Nie,XiangWang,Chunxia 通讯地址: (723000陕西汉中明珠小区261号信箱)聂翔 (投稿日期:2006.1.6)f1|参稿日期:2006.2.17) (接77页)原理与开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4 [4]毛晓波,贾更新.基于定点DSP的浮点开平方算法的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3,4:40 作者简介:杜劲松:男,汉,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测量与控制、自动化系统集成方面的研究;蒋华英:女,1980年12月生,汉,中科院在读硕士,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 Biography:DuJinsong:Male,Chinese,Mastersupervisor,Mainfield:Computertestingandcontrol,Automatedintegration;JiangHuaying:Female,BorninDec.1980,Chinese,GraduatestudentofChineseAcademySciences,MajorinPatternRecognitionandIntelligentSystem. (110016沈阳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杜劲松蒋华英 (100039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蒋华英 (ShenyangInstituteofAutomationChineseAcademySciences,Shenyang110016)Du,JinsongJiang,Huaying (GraduateSchool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39)Jiang,Huaying 通讯地址:(100016辽宁省沈阳市南塔街114号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第五研究室)蒋华英 (投稿日期:2006.1.8)(修稿日期:2006.2.18) 一118—360.,-L,年邮局订阅号:82.946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