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科第三次室间质评分析总结教学文案

检验科第三次室间质评分析总结教学文案

检验科第三次室间质评分析总结教学文案
检验科第三次室间质评分析总结教学文案

2016年检验科第三次室间质评分析总结

2016年检验科第三次室间质评分析报告

2016年检验科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第三次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现将评价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信息

二成绩汇总

临床血液学:参评设备是深圳迈瑞BC-6800(因系统选项所属组无6800设备,上报时以BC-5300报告)。报告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血小板共5个项目,25个数据,合格数25个,合格率100%。不合格0个,不合格率0%。

凝血试验:参评设备是Sysmex-CA1500。报告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5个项目,25个数据,合格数25个,合格率100%。不合格0个,不合格率0%。

尿液化学:参评设备是优利特Uritest-500B和日本京都AX-4030。报告亚硝酸盐、白细胞、尿蛋白、尿胆素原、尿酮体、隐血、尿糖、尿胆红素、比重、PH共10个项目,100个数据,合格数100个,合格率100%。

临床细胞学:血细胞形态学7个批次样本,寄生虫、微生物形态学2个批次标本,穿刺脱落细胞、尿沉渣形态学1个批次标本,共报告10个项目,10个数据,合格数10个,合格率100%。不合格0个,不合格率0%。

临床化学:参评设备是美国雅培公司ARCHITECT c8000(因系统选项所属组无雅培ARCHITECT c16000设备,故采用原设备名称上报,下次上报应注意,无该选项即为缺省组)。共报告钾、钠、氯、钙、磷、葡萄糖、尿素、肌酐、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α羟丁酸脱氢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α淀粉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25个项目,125个数据,合格数124个,合格率99.2%。不合格1个,不合格率

0.8%。其中直接胆红素5个数据中一个检验结果超出允许范围,不合格。

临床微生物学:参评设备是西门子WALKAWAY96PLUS全自动微生物细菌检定仪。鉴定5个样本,每次从5个样本中抽取2个样本

检验科第三次室间质评分析总结

2016年检验科第三次室间质评分析报告 2016年检验科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第三次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现将评价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信息 二成绩汇总 临床血液学:参评设备是深圳迈瑞BC-6800(因系统选项所属组无

6800设备,上报时以BC-5300报告)。报告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血小板共5个项目,25个数据,合格数25个,合格率100%。不合格0个,不合格率0%。 凝血试验:参评设备是Sysmex-CA1500。报告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5个项目,25个数据,合格数25个,合格率100%。不合格0个,不合格率0%。尿液化学:参评设备是优利特Uritest-500B和日本京都AX-4030。报告亚硝酸盐、白细胞、尿蛋白、尿胆素原、尿酮体、隐血、尿糖、尿胆红素、比重、PH共10个项目,100个数据,合格数100个,合格率100%。 临床细胞学:血细胞形态学7个批次样本,寄生虫、微生物形态学2个批次标本,穿刺脱落细胞、尿沉渣形态学1个批次标本,共报告10个项目,10个数据,合格数10个,合格率100%。不合格0个,不合格率0%。 临床化学:参评设备是美国雅培公司ARCHITECT c8000(因系统选项所属组无雅培ARCHITECT c16000设备,故采用原设备名称上报,下次上报应注意,无该选项即为缺省组)。共报告钾、钠、氯、钙、磷、葡萄糖、尿素、肌酐、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α羟丁酸脱氢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α淀粉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25个项目,125个数据,合格数124个,合格率%。不合格1个,不合格率%。其中直接胆红素5个数据中一个检验结果超出允许范围,不合格。 临床微生物学:参评设备是西门子WALKAWAY96PLUS全自动微生物细菌检定仪。鉴定5个样本,每次从5个样本中抽取2个样本进行药敏分析。共报告5个鉴定结果,10个药敏结果。鉴定合格率100%,药敏合格率100%。

2020年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上半年工作总结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上半年工作总结 20xx年,我院申报了“创建黄河三角洲医疗中心”,检验科呼应了医院领导的号召,在医院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检验科各位同志齐心协力,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工作上积极主动,围绕科室工作性质,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求真务实,踏实苦干,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全科素质,较好地完成了本科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为加强检验科质量管理工作,保证医疗质量的安全,检验报告的准确性,给临床提供有效的诊疗依据,检验科成立了以科主任为首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有:纪冰,王连文,董艳,高梅兰,王健,刘永云,白玉。针对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强化培训,提升自身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始终把医疗安全与质量放在重要位置,督促检验科各位员工认真遵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保证检验质量。 范文写作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对检验科各岗各室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有成效,持续改进。 从20xx年1月开始,质量与安全小组对检验科各岗各室进行督导检查。

1.医疗质量:医疗质量是科室管理的核心,围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排除安全隐患,制订医疗安全整改措施,全面提高了医疗质量。20xx年检验科上半年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事故率较14年大大降低。 2.科室感染治理:通过督导检查,完善了科室感染管理制度,加强了院内感染知识宣教和培训,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3.危急值报告:检验科属医技科室,职责是全力配合临床医生,对疾病诊断、质量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出现危急值,达到100%报告给临床医生,并做好检验科登记记录,确保有据可查。 根据20xx年上半年检查督导情况可以看出,检验科在各种登记记录及工作的交接班情况存在着不同情况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及不足,质量与安全小组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及改进,确保 __解决检验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检验质量及科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综上总结,在下一步工作中,检验科将认真总结经验,结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按照科室发展规划,认真持久地抓好医疗质量管理,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范文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及整改

临床化学检验及临床尿液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一、临床化学: 1 、方法 监测项目为钾、钠、氯、钙、磷、血糖、尿素、尿酸、肌酐、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淀粉酶、肌酸激酶及胆固醇,共20个项目。 2 结果 我院使用临床化学标本批号为201602,我院开展并提供的六项数据血糖3.56为(预期检测结果为3.65),白蛋白为26.3(预期检测结果为23.2),胆固醇为2.3(预期检测结果为2.2),甘油三酯为0.84(预期检测结果为0.7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8(预期检测结果为36),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2(预期检测结果为31.8)。 3不合格原因分析 能力比对检验(PT)不合格数最多的项目白蛋白(Alb),原因为质控物的基质效应和测定方法的固有特征所导致的;其他项目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这些项目都是使用电极法测定,由于电极法检测原理特性而导致的。 二、临床尿液质评: 1 、方法 监测项目为PH值、比重、蛋白、葡萄糖、隐血、酮体、胆红素、亚硝酸盐、尿胆原、白细胞、维生素C,共11个项目。 2 结果 我院使用临床尿液标本批号为201602,我院提供的数据为PH值5.0(预期检测结果为5.6)、比重1.010(预期检测结果为1.021)、蛋白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葡萄糖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隐血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酮体+(预期检测结果为+++)、胆红素+++(预期检测结果为++)、亚硝酸盐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尿胆原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白细胞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阴性)、维生素C为0(预期检测结果为++)。 3不合格原因分析 经推断认为,我院尿液分析仪存在设备老化,误差较大的情况。

输血科室间质评质控程序

输血科室间质评质控程序 【目的】 1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以及对实验室质量进行持续监控的能力; 2.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诸如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 3.确定新的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 4.增加实验室用户的信心; 5.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6.确定某种检测方法的性能特征。 【适用范围】 输血科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及贵州省临检中心的血型室间质评。 【职责】 1.科主任负责批准室间质量评价的计划和项目。 2.输血科人员负责质评标本的接收、检测、结果报送和质评报告告的总结。 【室间质评工作程序】 1.输血科质控员根据本科室工作情况,确定参加室间质评的项目;并制定质评计划,报 科主任批准。 2. 室间质评申请:输血科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有卫生部临检中心的输血相容性检测及贵州省临检中心的血型检测。每年按规定时限(9月)由质控员向分别向卫生部临检中心贵州省临检中心提出申请。 3.输血科主任要在室间质评规定的时间内,组织人员进行室间质评检测工作,并协助 检测人员按常规标本检测方法进行室间质评项目的检测,经审核后,填写报告并签名, 再进行网络直报,原始结果由科主任负责保存。严禁向外单位泄露和询问室间质评检测 结果。 4.室间质评结果回报后由输血科具体经办人员进行,室间质评小结、总结经验以及制定不合格项目的处理措施,交科室主任签字确认后存档。 【室间质评样本的接收、处理及保存】 输血科工作人员接收到室间质评样本时, 1.立即报告科主任; 2.核对样本标号; 3.按照要求冰箱保存。 4.交班给室间质评具体经办人。 1 / 2

检验工作总结

第一篇:《2014检验科工作总结》 2014检验科工作总结 提纲一、前言 二、科室基本情况 三、完成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四、医德医风和医疗质量 五、业务工作和学习方面 六、科室存在的不足 七、2015年科室工作计划 —、前言 2014年在集团领导及医院各位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检验科不断地加快发

展建设、增进效益,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提高竞争实力,加强行风建设、提升检验科形象来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在2014年即将结束之际,我们对本年度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查漏补缺。争取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我们的努力下,使我们的工作将在新的一年更上一层楼。 二、科室基本情况 检验科目前共有3名专业技术人员。在人员少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3、4、10、11. 12月份)完成日常检验工作及社会团体体检的各项工作,完成各类检验仪器的每日校准、质控、定标,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 降低成本,避免浪费。 三、完成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今年我科开展的检验新项目有妇科五联检、男科五联检、优生优育检测、TCT 检测等;引进一台TCT制片机,这些大大地增加了检验科检测范围和有效地提高了检验科的整体服务质量,同时也给医院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12014年检验科共创经济效益灯万余元(不含体验),其中门诊总收入约为灯万余元(TCT检测收入约为^万),住院收入约为粗万余元,门诊接诊桝人(次X 2完成了检验科程序文件、操作规程、检验科SOP操作手册、规章制度及记录

表格, 3努力做好设备管理工作,确保检验工作顺利进行,检验科的工作基本上实现自动化,设备的状态对工作起看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检验质量,我们对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认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按时完成日维护、周维护和月维护,使得在用设备一直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通过湖南质检局校验。 4科室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检验科最早所有的检验结果都是通过科室员工手写于检验申请单上,为了使报告更正规化、标准化。科室从外拷贝了检验报告电子系统,解决了报告不正规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工作程序,保证了结果的准确。 5医院血库的建立。在院领导的支捋和科室员工的努力下,科室顺利通过了湖南省中心血站的检查,从而使我院获得了输血资格。为医院的质量安全得到了保证,同时也降低了医疗风险。 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检验科通过了上级医疗机构和卫生部门的各项检查。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检验科的工作得到了临床科室的一致好评,检验质量、业务能力得到了他们的信赖。 四、医德医风和医疗质量方面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情的对待每一个前来检查的病人,做到"急病人之

医院检验科年终总结范文三篇

医院检验科年终总结范文三篇 检验科能够对疾病准确诊断提供更为精确的检验结果,加强分析前的质量管理是保障检验科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收集的医院检验科年终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检验科在医院领导的正确指导,在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同时对照三甲医院评审标准,认真开展自查自评、查找差距、落实整改措施,持续改进,同时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全科员工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今年的上半年的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1、20xx年1—11月工作量为xx万项次,增长6.20%;业务收入1亿元。 2、科室按照ISO15189的质量体系,不断完善各专业组工作流程,以及各项项工作,确保检验质量。进一步完善急诊的标本处理流程,保障绿色通道畅通。 3、顺利完成医院职工的体检、高考体检、2500多人次的鼻咽癌筛查工作以及征兵工作体检等大型任务。

4、积极配合医院的GCP认证的申报工作,为医院8个临床科室顺利通过GCP评审尽到了科室的最大力量。 5、成功申报顺德区第三周期医学重点专科。 6、检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首次招收4名学员,科室成立规培教学小组架构,规范安排规培教学。 7、每周组织科室中级以上的工作人员为实习生进行知识讲座,每月进行科室人员的三基学习和业务学习。 8、为满足临床诊治需求,科室积极申报开展:小而密低密度、乙醛脱氢酶等新项目。同时主动组织核心小组人员到小儿科、呼吸内科、肾内科进行沟通,让临床医生及时了解检验科新项目的临床意义及检测要求,听取临床科意见不断改进检验工作,满足临床要求。 9、配合医务科工作,做好临床床旁血糖的比对工作。 10、完成20xx年卫生部和省临检中心、性病实验室和HIV初筛实验室的室间质评工作且成绩优秀;重视室间质评的结果,对偏差项目认真查找原因并及时纠正;继续完善室内质控工作,确保日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检验科第三次室间质评分析总结

2016年检验科第三次室间 质评分析总结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2016年检验科第三次室间质评分析报告 2016年检验科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第三次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现将评价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信息 二成绩汇总

临床血液学:参评设备是深圳迈瑞BC-6800(因系统选项所属组无6800设备,上报时以BC-5300报告)。报告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血小板共5个项目,25个数据,合格数25个,合格率100%。不合格0个,不合格率0%。 凝血试验:参评设备是Sysmex-CA1500。报告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5个项目,25个数据,合格数25个,合格率100%。不合格0个,不合格率0%。 尿液化学:参评设备是优利特Uritest-500B和日本京都AX-4030。报告亚硝酸盐、白细胞、尿蛋白、尿胆素原、尿酮体、隐血、尿糖、尿胆红素、比重、PH共10个项目,100个数据,合格数100个,合格率100%。 临床细胞学:血细胞形态学7个批次样本,寄生虫、微生物形态学2个批次标本,穿刺脱落细胞、尿沉渣形态学1个批次标本,共报告10个项目,10个数据,合格数10个,合格率100%。不合格0个,不合格率0%。 临床化学:参评设备是美国雅培公司ARCHITECT c8000(因系统选项所属组无雅培ARCHITECT c16000设备,故采用原设备名称上报,下次上报应注意,无该选项即为缺省组)。共报告钾、钠、氯、钙、磷、葡萄糖、尿素、肌酐、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α羟丁酸脱氢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α淀粉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25个项目,125个数据,合格数124个,合格率99.2%。不合格1个,不合格率0.8%。其中直接胆红素5个数据中一个检验结果超出允许范围,不合格。临床微生物学:参评设备是西门子WALKAWAY96PLUS全自动微生物细菌检定仪。鉴定5个样本,每次从5个样本中抽取2个样本进行

精品—【检验科微生物工作总结】检验科月工作总结三篇

精品—【检验科微生物工作总结】检验科月工作总结三篇 xx年检验科工作总结5篇。今年将另想他法以谋解决之道。 二、能 xx年科室的发展目标是达到二级医院的检测能力。 1、围绕发展目标,xx年科室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xx年共派出2人次参加疆内外各种相关专业培训。对于科室今年重点发展的免疫专业派出的人次最多,免疫专业也是科室今年开展新项目最多、专业能力提升最快的专业。 2、为了保证检验质量,科室建立了质量控制体系。积极参加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全年成绩优良;坚持开展室内质控工作,有专人负责; 为了保证医疗安全,今年在全院实行了样本的微机管理,在医院医教科的大力支持下,出错概率明显下降;建立了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报告记录并对报告时间和内容进行监控。 为了更好的控制成本,科室加强了物流管理,设置了兼职的订货员和保管员,按计划订货,科主任审批后报设备科采购。在医院的支持下,建立了封闭式管理的库房,物流管理人员工作认真负责,经常加班加点整理库房,核算票据,杜绝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4、为了满足临床对检验项目的需求,今年检验科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与第三方实验室合作,将我院目前无条件完成的检验项目进行委托检验,如:唐氏综合症筛查、糖尿病自身抗体测定、β2-微球蛋白检测、肝炎自身抗体测定等20余项检验项目。 5、在搞好检验科的人性化管理的同时,检验科也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合作。我们到业务相关科室征求意见、介绍新项目、针对特殊病例交换意见等,与各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对照二级医院评审要求,检验科还存在大量工作有待完善,如:各种体系文件的建立,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等,这些都需要循序渐进的完成。 三、勤 本人始终保持着工作的激情和向上的活力。每月提前做好当月工作计划,利用OA系统发布给每一位员工,让大家了解当月每一天科室晨会内容和重要的工作事项;每天早晨提前到岗,准备晨会的内容,充分利用晨会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使大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及时传达医院周会和各类会议的精神和医院的动态,用正面的信息引导员工,积极为医院的快速发展努力工作;日常工作中,坚持在一线工作岗位指导员工提高工作技能和效率。以自己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带动全科一起努力工作xx年检验科工作总结5篇工作总结四、绩本人能认真履行科主任工作职责。为了完成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采取全员参与管理的工作模式。 首先按照科室管理内容进行了分工并将其交给合适的员工来管理,如:医德医风建设、质量控制、继续教育、生物安全、考勤绩效、仪器设备、信息网络、文件书写、项目物价、样本管理、试剂物流、科室内务、消防安全等,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特长和积极性,每人分担一部分管理工作,做好日常的记录,月底和科主任一起讨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这样做的结果,使每一位员工的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员工的潜能远远超出管理者的想象。科主任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前瞻性的工作,而不是忙一些繁杂琐事,有效的提高了管理效能。

检验科质控小组活动记录2012

检验科质控小组活动记录2012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 检验科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2012-1 一、质量专题: 学习2012年室内质控要求和新的室内质控上报系统的使用 二、质量现状: 2012年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要求: 1. 采用新的上报系统上报室内质控数据 2. 增加了参加室内质量控制的检验专业和项目 三、质量对策: 所有质控小组成员学习了2012年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的有关要求:室内质控上报项目,临床生化项目为27项,甲状腺功能5项,肿瘤标志物3项,传染病标志物3项,血细胞8项,尿液干化学10项,逾期不报或漏报的单位将不得参加省级质量管理奖评先活动,也不列入“江苏省检验结果互认单位”名单中。不在通报中其它专业和项目仍按原要求上报,小组成员同时学习了新的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系统IQC Clinet的安装,下载相关资料,质控项目、批号、仪器、检验方法、质控品等的设置,以及数据的上传、导入和发送等。 四、质量结果: 全部质控小组成员了解了省临床检验中心2012年室内质控的有关要求,特别是新增室内质控类别和项目部分内容,同时掌握了新的室内质控上报系统网络的使用方法。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 ======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 检验科质量控制工作小结记录 时间:2012-12 一、质量专题: 检验科质量控制工作月总结,2013年的质控计划。质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二、质量现状: 1. 检验科部分检验项目因各种客观原因以往未按要求做室内质控 2. 少数人员对室内质控的规则、要求、数据分析、质控图绘制等室 内质控知识了解不够 3. 室内质控的项目有生化、免疫(乙肝、梅毒、艾滋)、血常规、血 凝 三、质量对策: 以血糖为例,所有质控小组成员对有关室内质控的知识进行了全面地系统地学习。主要内容包括: 1.质控品的保存和使用 质控品应严格按照要求及时保存在-20?以下,冰冻状态融化使用时,应轻轻摇匀。未用完部分可4?保存,避免反复冻融。实验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质控血清在室温的放置时间。 2.均值和质控限的确定

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摘要】nbsp;目的nbsp;通过对1995~2003年四川省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结果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生化检验质量。方法nbsp;将1995~2003年36次临床生化室间质评结果进行统计。采用年平均变异指数得分(MVIS)及单项平均变异指数(VIS)表示。结果nbs 陈春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年12月第2卷第12期【摘要】目的通过对1995~2003年四川省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结果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生化检验质量。方法将1995~2003年36次临床生化室间质评结果进行统计。采用年平均变异指数得分(MVIS)及单项平均变异指数(VIS)表示。结果 9年的总MVIS为48(29~77),各项总VIS为46(27~71)。按我国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评价标准,结果为优秀。结论我们应坚持室内质控,积极参加各级临检中心组办的室间质评工作,努力学习理解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概念,促进体系建立,提高检验质量。 关键词临床生化室间质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简称质控),作为提高检验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随着质量保证体系理论和实践的成熟,已发展成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医院分级管理工作中,二级以上医院实验室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成绩,已成为等级评审的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目前,国内大中型医院实验室,在质量控制方面已经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质评活动开展得愈来愈深入,跨出国界,形成了国际性交流。检验质量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临床医学的发展。为了完善和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我科临床生化检验质量,对本实验室1995~2003年参加四川省临检中心组织的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回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质控物由四川省临床检验中心统一发给的冻干质控血清。 1.2 仪器日本岛津CL-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全自动电解质分仪等。 1.3 试剂电解质试剂由美国贝克曼公司提供。P、Glu、UREA、TP、ALB试剂由上海长征公司提供。CRE试剂由上海科华公司提 供。 1.4 评价方式和标准原则上采用上海定值血清定值作为靶值,采用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的选定变异系数CCV和生化质评VI计算公式。一律直接以VIS为表达方式。VIS≤80为优秀,80150为不合格[1]。 1.5 方法将1995~2003年36次室间质评结果按MVIS,单项VIS 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1995~2003年每年MVIS及总MVIS 见表1。 2.2 1995~2003年各个项目逐年VIS及总VIS得分见表 2。表1 1995~2003年每年MVIS及总MVIS(略)注:从表1中可见,每年的平均变异指数(MVIS)得分均<80,总MVIS为 48<80 表2 各个项目逐年VIS及总VIS(略) 2.3 按我国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评价标准各项目结果为优秀、合格、不合格的VIS分布频率见表3。 表3 各项目VIS分布频数(略) 3 讨论

最新检验科年质控计划讲课讲稿

检验科2017年质控计划 本年度为了加强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作为检验科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要求。近年来,随着我科先进医疗设备的应用和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检验科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实施,本检验科将根据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的经验,从体系文件的编写、人员积极性的调动、人员素质的提高、检验全过程(检验前、中、后)的质量控制、室间质评及管理评审等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求真务实,不断探索,持续改进,在检验科中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已编写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质控小组和科室负责人要定期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持续整改措施。 二. 管理层要高度重视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绝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工作,有效的运作必须是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因此,科内生物安全小组和质量控制小组,要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 三. 提高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和能力是影响到实验室检验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加强人员培训是有效的手段。检验科要根据发展的需要、工作的复杂性、转岗等不同情况进行生物安全培训和三基三严训练,提升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培训形式灵活多变,可采取科内业务学习、科外培训、请专家授课的形式。为保证培训质量,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授权制度,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的主动局面。 四. 对检验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检验工作自检验申请单的开出、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和送检、标本的接收、标本的检测直至检验报告单送抵申请者(或患者)手中是一条相互关联的多环节的工作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均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必须对其全程控制。为保证有效性,将检验全过程划分为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三个独立环节进行管理,使其独立性得到强化、突出。 1 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前过程指从申请单的开出至标本送到检验科的过程。研究表明,检验前阶段所用时间占全部时间的57.3%。实际上许多关于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抱怨和投诉与标本的质量有关,并不是检测过程的原因。因此,对检验前过程的控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检

检验科年度考核个人的总结

检验科年度考核个人的总结 【导语】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检验科年度考核个人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对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管理: 1.针对我公司目前所用的检验设备进行详细分类登记,计量器具的领用、保管做详细登记台账,以及计量器具的现场使用、保养等。 2.通过国家认定机构“安徽省计量管理所”的检定、检修、对现制61件计量检测设备进行检定,因目前量具数使用数量及种类有限,将计划分为三批检定、维修。截止在06年12月28日全部检定完毕,并出示国家认定的合格证书。判定结果为55件为合格品,其中因现场使用、保管不当,造成3件不合格,3件报废并对计量器具的合格状态标识。 3.根据生产制造部门的现场装配、调试、检验等的验证需求,2006年申购10种先进检验设备已全部到位并极时用于现场。 4.计量器具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对计量器具检定、检修频次过少,造成计量器具损坏严重,无法确保现场所使用的计量器具是否100%满足产品检测。在2007年里需不断的去补充,规范、完善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校验。 随着公司精密计量器具的不断递增,需完善保管及存放条件(增加存放柜、放在通风、干燥处)。 未能及时按《计量器具损坏管理规定》对计量器具的损坏进行极时处理。 计划在2007年完善计量器具的使用管理,将检验员与生产现场工人所使用的量具分开使用保管,必免窜用,影响检测精度。 二、质量管理 1.原材料验收 对于原材料验收,对特殊标准电气原件、气动原件、液压传动件等,采取收集“3证”、使用说明书等为验证手段。并将收集的证书按项目分类保管、整理。 原材料检验需配备相应的人员 完善其检验测量手段 2.外协加工质量验收及管理

临床微生物室室间质评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临床微生物室室间质评(EQA)是评价一个实验室的微生物检验能力的一项比较直观的指标。其方法是组织机构将细菌接种在培养基或制成冻干菌种,并把它做成某种临床样品,发给各个实验室,实验室根据该样品的性质及有关模拟的临床指征,按日常工作的操作方法进行相应的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将检验结果上报给组织机构。组织机构通过统计分析后再反馈给实验室,据此实验室可以做自我评价,组织机构在反馈的资料中,可根据各个实验室的检验结果给出得分,评价实验室质评成绩是否合格,评价实验室在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状况。 2室间质评样品的接收 我室参加的室间质评有美国CAP、卫生部室间质评和内蒙古室间质评活动。 2.1美国CAP室间质评活动质控样品每年分5次发放。两次为脑脊液样品查新型隐球菌,每次2个液体样品。其余三次为模拟临床样品用棉拭子留取,每次5个,有两套并配有相应增菌液。 2.2卫生部室间质评活动质控样品共15支样本,全部样品于2月底以特快专递方式邮寄,全年分3次检测,每次检测5支样本。 2.3内蒙古室间质评活动质控样品每年分2次发放,每次5个。 收到样品后应立即进行验收,看是否有破损或泄漏并填写《室间质评样品接收记录本》。接收到的冻干质评样品保存在-80℃冰箱,半固体样品保存在4℃冰箱。 3 室间质评样品的检验操作 3.1 组长负责安排人员进行质控检测工作,按照室间质评活动说明书的检测日期进行检测,室间质评样品按常规样品的处理流程进行平行检测,微生物室内所有技术人员都应参加操作过程。 3.2 室间质评样品的溶解,溶解冻干样品时,用0.2ml肉汤溶解,混匀后静置5min,方可进行相应处理。棉拭子样品需放在相应增菌管内使棉拭子头全部浸湿。 3.3 室间质控样品的接种处理,用注射器吸取溶解好的样品接种于相应的培养基上进行分区

2015年检验科室间质评分析总结 - 副本

2015年检验科室间质评分析总报告 2015年检验科参加山东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现将评价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信息 二成绩汇总

临床血液学:参评设备是深圳迈瑞BC-5300。共参加2次质评活动5个批次样本,报告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血小板、5个项目,50个数据,合格数50个,合格率100%。不合格0个,不合格率0%。 凝血试验:参评设备是Sysex-ca1500。共参加2次质评活动5个批次样本,报告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5个项目,50个数据,合格数50个,合格率100%。不合格0个,不合格率0%。 临床体液学:参评设备干化学是优利特Uritest-500B和日本京都AX-4030。2次质评活动5个批次样本,共报告亚硝酸盐、白细胞、尿蛋白、尿胆素原、尿酮体、隐血、尿糖、尿胆红素、比重、PH10个项目,100个数据,合格数97个,合格率97%。不合格3个,不合格率3%。 临床细胞学:2次质评活动,血细胞形态学5个批次样本,寄生虫、微生物形态学2个批次标本,穿刺脱落细胞、尿沉渣形态学2个批次标本,共报告10个项目,20个数据,合格数20个,合格率100%。不合格0个,不合格率0%。 临床化学:参评设备是美国DADE德灵公司DADE RxL。3次质评活动5个批次样本,共报告钾、钠、氯、钙、磷、葡萄糖、尿素、肌酐、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α羟丁酸脱氢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α淀粉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21个项目,315个数据,合格数315个,合格率100%。不合格0个,不合格率0%。 临床微生物学:参评设备是西门子W ALKAW AY96PLUS全自动微生物细菌检定仪。鉴定10个样本,测定次数2次,每次活动鉴定5个样本,每次从5个样本中抽取2个样本进行药敏分析。共报告10个鉴定结果,4个药敏结果。第一次鉴定合格率100%,药敏合格率100%。

医院检验科主任年终工作总结3篇

医院检验科主任年终工作总结3篇 医院检验科是非常重要的科室,同时也是保证治疗质量的重要监督管理科室,医院检验科的生化质控管理工作的好坏,给大家了医院检验科主任年终,谢谢大家对的支持。 20xx年度本人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全体同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努力学习、积极工作,转变管理理念,认真落实院、科两级负责制,带领全科同志发扬吃苦耐劳、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密切配合医院改革的步伐,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定问题。现小结如下: 模范遵守院规院纪,服从领导,透明管理。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大局意识,积极投身医院和科室的改革,勇于实践,敢于胜利。发扬奉献精神,在科室人员减少,任务增加的情况下,调动科室全体同志精诚协作,牢固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思想,不计个人得失,确保了年度任务的超额完成。 正确处理科室与医院、科室同事之间的关系。引导科室全体同志正确树立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强练内功才是生存之道,因此在工作之余

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解决业务上的疑难问题。作为一名管理者,在追求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更高的追求是科室全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上班不迟到、不早退,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为了工作加 班加点是经常的事,但从没有向医院提过非分要求,也从未报过一个加班。在科室管理上,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要求其他同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团结科室同志,积极协作,全面完成了医院下达的各项任务。 1、20xx年度,根据新形势制定了科室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充 分调动了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体同志集思广益,挖潜提效,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新开展了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torch、rh血型鉴定、血流变检测等15个新项目,服务了临床、方便了病人、提 高了科室检查能力和个人技能,增加了创收,取得了两个文明的同步增长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顺利完成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20xx年,在院领 导的大力支持下,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安装完成启用,lis的建立为检验科的管理和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提高 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医、检、患三方的和谐。

2017年第二次室间质评小结

2017年第二次室间质评小结 一、快速C反应蛋白 为服务抗生素合理应用,近年来快速C反应蛋白检测在各医疗机构开展较为普及,临床较关心该项目的检测准确性,因此,开展此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具有无可争辩的意义。 这是我区第二年针对快速C反应蛋白开展室间质量评价。为全面考察各不同临床意义浓度水平的检测准确性,本次质控品设计浓度范围如下表: 由于C反应蛋白已有国际参考物质,因此所有检测系统均应溯源至该参考物质,因此,评价应该不分方法学。我们经分析各单位去年和本次回报数据后,发现不存在显著的方法学、仪器、试剂组间的差异,因此本次全部参评单位不分组进行统计和评价。 本次质评全区参评实验室总体及格率: 13个实验室五个样本全都明显偏高,2个实验室结果全都偏低,但线性趋势符合,而其他使用相同仪器试剂的同行实验室无此问题,提示不合格可能是未注意校准或校准不正确。本次室间质评发放物中的2号和5号样本是一样的,可是有5个实验室的这两个样本结果相差较大,其中1个实验室2号结果高达22.84 mg/L,与5号样本结果5.27 mg/L相差甚远,是结果填错还是检测系统崩溃?另一些个别结果不合格的实验室应检查是偶然误差还是系统不稳定,找到原因从而及时持续改进。 二、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检测也是配合抗生素合理应用的重要检测项目,开展已普及,因此必须进行室间质量评价。 此次为我区第二年降钙素原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质控品设计浓度考虑了各不

同临床意义浓度水平,如下表: 降钙素原成分单一,已有标准物质,应该统一溯源,评价可以不分方法学。我们经分析各单位本次回报数据,发现罗氏和基蛋系统结果一致性良好,飞测、梅里埃和新产业检测系统之间检测值相差明显,为慎重起见,本次仍按照检测系统分组评价。热景和安图等检测系统由于参评单位数未能达到评价要求,不做评价,可以参考参评单位较多的罗氏和梅里埃组靶值。不过,希望相关仪器试剂商尽快为用户解决溯源和一致性、校准问题并与我中心联系商讨技术细节,经调查完善相关问题后,我们的评价将逐步过渡到“评价不按方法学、仪器、试剂分组”。 罗氏试剂组五个样本的靶值分别是18.01 ng/ml、6 ng/ml、0.58 ng/ml 、44.76 ng/ml、1.66 ng/ml; 梅里埃试剂组五个样本的靶值分别是27.2 ng/ml、9.99 ng/ml、1.02 ng/ml、54.2 ng/ml、3.23 ng/ml。 本次质评全区参评实验室总体及格率 三、粪便隐血 粪便隐血检测尽管是传统检验项目,但其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对于消化系肿瘤、溃疡筛查诊断意义重大,广西三级医院检验结果互认已包含该项目,因此,抓好该项目的检验质量十分必要。 此次为我区第二年进行粪便隐血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质控品设计考虑了化学法与免疫法的差异、两类检测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质控品设计如下表:

检验科质量小结

检验科质量小结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质量小结 一、上期工作跟进 二、质量管理工作 1. 室内质控:1月份实验室各项目室内质控的工作开展正常,生化组1例项目发生失控。 生化组:在Mddular P800上开展的CREA项目失控,采取同一质控品重新测定以及校准品校准后仍失控。处理措施:使用2015年临检中心室间质评 进行正确度验证并通过后调整靶值重新累积靶值。 免疫组:所有开展项目未发现失控现象。 临检组:所有开展项目未发现失控现象。 微生物:通过每周或每月定期对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革兰染色、抗酸染色等进行室内质控监测。 特检组:微量元素本月无失控。 分子组:本月无失控项目,其中HCV-RNA项目质控初始化。 遗传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胞培养通过双人双瓶培养,一致性良好。 2. 室间质评以及比对: N/A 3. 内部比对 生化组:已生成2016年室内比对计划、从2月开始到3月底结束。 临检组:WBC/RBC/HB/HCT/PLT不同仪器比对已完成,合格。 HCT(离心法与仪器法比较)比对完成,合格。 其它组:N/A 4.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指标的统计(见附页1): 生化组MODULAR E170、MODULAR PP两台仪器在1月26日同时出现无法正常开机故障,经罗氏工程师维修判断为仪器主板问题。除这一项指标未完成外其它均完成。 三、专业组问题反馈: 1. 临检组:血清蛋白电泳标本少,报告周期短,不利于试剂的成本控制。建议销售部 加强临床推广,延迟报告周期。

2.前处理组:晚8:00后由于人员有限,只安排一人留守,如果标本较多,一个人处理 较困难,不仅录入质量无法保证,而且还会耽误正常下班。建议物流能 否增派人员,以保证标本尽早进入实验室。 3.微生物组:不合格标本中以血标本和尿标本占主要,建议销售加强对各个医院护士与 病人的培训。 四、外部检查 五、下月工作计划 总结人签字/签名: 实验室负责人/签名: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活动总结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活动总结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层是检验科质量管理的决策和管理机构,由检验科主任及指定的授权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对实验室的质量体系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实验室按照建立的质量体系有效的运转。检验科主任为检验科的第一责任人。 一、质量管理小组组长:何道荣 副组长: 组员: 二、质量管理小组职责1、负责全科质量体系运作的具体实施。2、负责全科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评审的具体实施。3、负责科室外部评审的具体实施。4、负责指导和监督全科质量保证工作的实施,并负责质量保证方面的继续教育、科研和教学工作。5、负责科室质量保证工作的具体实施。6、负责科室室内质量控制的日常工作,并对质控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总结。7、负责科室室间质评的具体工作:包括质控品的发放、质量评价结果的分析和总结。8、负责科室质量持续改进方案的制定与落实。9、质量管理会议记录及落实情况。 10、满川负责临床检验室;胡雪燕负责生化室质量控制;张铃负责细菌组的质量控制;彭增文负责血库的质量控制。 三、质量管理内容1、各专业实验室根据区有关规定,开展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并制定有关措施。对室内质控应每日有总结,有质控日记,对失控情况有纠正方法,有预防性措施,对于目前尚无完整的室内质控体系的实验室,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室内质量控制体系。2、各专业实验室必须参加室间质控活动,对每次质控评价应有记录。3、计量仪器应定期校正,每年一次。4、大型分析仪器必须专人负责,有使用、维护、维修记录。5、不得使用过期、无批准文号的劣质试剂,进货统一由科室管理,自配试剂须严格校正后方可使用。6、必须建立完整的操作程序,并应严格按程序执行。7、当日发出的全部检验报告单须经严格审核后方可发出。8、科室在完成严格的室内、室间实验质量控制体系的同时,应逐步建立全面质量控制体系,对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等纳入严格的管理之中。9、急诊检验应严格按照急诊制度执行。10、试剂厂家更换后,为确保试剂更换后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必须作重复性、稳定性、灵敏度检查并作比对试验,并有书面记录。 四、临床检验质量管理要求 1.临床检验工作人员要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具体方法。 2.建立健全的临床检验室的科学管理制度。 3.临床检验的一切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4.依照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认真做好检验标本的收集、采集和送检。 5.对有计量标准的各件仪器、器皿必须经过校正标定,合格后方准使用。血细胞计数仪、血红蛋白仪、尿液分析仪要定期调试、校正,同时,以血、尿液质控物作对照。 6.认真开展临床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1)临床检验中,应对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尿蛋白定性、尿糖定性、酮体及胆红质定性等项目实行质量控制,逐渐扩大质量控制项目。(2)对尿蛋白定性、尿糖定性、酮体和胆红质定性等试验,要用尿液质控物对每个专业人员进行质量考核,使每个专业人员的质量标准达到要求。 7.在认真开展室内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必须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比活动,对成绩优秀者由省临检中心推荐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评价。 8.对检测操作中出现的失控“脱靶”项目,要停止报告,查找原因,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再作正确报告。 9.定期对质控工作进行总结,对质控不合格者,责令其整顿,限期改正。 五、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要求 1.临床生化检测人员必须掌握本专业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2.建立健全临床生化检验室的科学管理制度。3.临床生化检验各项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4.认真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检验标本的收集时间、采集方法及送检过程必须符合生化检验要求。 5.对各件检测仪器、器皿如加样器、加液瓶、各种吸管、容量瓶必须定期进行功能及质量检测并在标定后使用,对酸度计、分析天平等测量仪器,须经常进行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