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工艺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6
目录
1.处方及依据
2.原辅包材、成品质量标准
3.产品配制规程
4.包装要求、说明书与贮藏条件
5.变更记录
2.标准
3.产品配制规程
3.1 核对原辅料的品名、规格、含量、报告单、合格证。
3.2 按生产指令计算当天所需原辅料的用量,并作好原始记录。
3.3 原料计算:
投料量/万ml:对乙酰氨基酚以原料含量(湿品)折算成100%后,按处方量102%计量。
处方量÷湿品含量×配制量×1.02=原料实际用量
辅料计算:处方量×配制量=辅料实际用量
3.4 称料:
3.4.1按原料实际用量称取:总量―皮重=净重
3.4.2按辅料实际用量称取净重。
3.4.3把称取好的原辅料装上平板车,推至配料间。
3.5 配制过程;
3.5.1 先查看配料锅中水量,一般留配制量的50%。加入称取复核好的PEG-400搅拌,
加热至60℃。
3.5.2 投入称取复核好的对乙酰氨基酚,搅拌使之溶解。
3.5.3 依次加入无水亚硫酸钠(先配成溶液)搅拌均匀。
3.5.4 从出料口放出药液返回配料锅,连续两次,使药液完全均匀。
3.5.5 测自然PH,中间PH范围6.2~7.0 (具体操作参见PH操作规程)
3.5.5.1 调PH值(注:配制10%H2SO4时注意安全第一,Na2SO4供H2SO4洒出后中和用)。
3.5.5.2 按PH范围确定加10%H2SO4的量。
3.5.5.3 搅拌,从出料口放2万ml药液返回锅内,再测PH值。
3.5.5.4 依照下列情况确定再加10%H2SO4的量。
PH>7.0-7.2,按比例再加10%H2SO4的量。
3.5.5.5 重复3.5.5.3再测PH值,PH:6.2-7.0正常。(注:本品PH值在灭菌后下
降较大,故中间体PH值应控制在上限为宜。)
3.5.6 加入预先处理的药用炭溶液,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搅拌3分钟,从出料口放1万ml药液返回锅内,连续两次。
3.6 滤器处理:
3.6.1 正确连接钛棒(粗滤:5μm),以新鲜注射用水进行处理。
3.6.2 正确安装滤器、滤芯(详见《滤器使用规程》编号:SOP-ZJ-053《滤材使用规程》编号:SOP-ZJ-052)前材质聚醚砜,孔径为0.45μm,现行编号:DY—0.45;后材质聚醚砜,孔径为0.22μm,现行编号:DY—0.22。使用前和使用后做完整性测试(起泡点见《药液过滤系统的安装和完整性测试规程》SOP-ZJ-050)。
3.6.3 以新鲜注射用水冲洗后,测回水电导率≤2us/cm,抽干泵内剩水。
3.6.4 把处理好的滤器进口接入配料锅的出口,开泵回流15分钟,通知取样,取样点位于药液精滤末端出口处,取样量约30ml,待中间产品合格后将药液送至灌封。
3.7 注意事项:
3.7.1 聚乙二醇-400的PH值对成品影响较大,宜选用PH 4.5-7.5之间。
3.7.2 本品灭菌后PH值下降较大,中间体PH值应控制在上限为宜,在配制过程中用10%H2SO4调PH时应尽量避免用NaOH回调。
3.7.3 灌封过程中,药液保温40℃左右。
3.7.4 投料完毕后,必须锅底反复放料,经搅拌10分钟以上,再取样测定中间体。3.8 蓝点蓝字低硼硅玻璃瓶经过理、洗、烘送至灌封。隧道烘房的温度300℃以上。3.9 无色或几乎无色略带黏稠澄明药液充氮灌封,QA质监员每小时检查一次药液的澄明情况,压力大小。
3.10 灭菌条件:流通蒸汽100℃,30分钟灭菌。
3.11 下一工作日进行澄明度检查,剔除不合格品。
4.包装要求、说明书与贮藏条件
4.1 包装方法
小盒:每盒5支装于塑托中;
中盒:每10小盒装入1中盒
大箱:每20中盒装入1大箱,放入1张装箱单。
4.2 包装规格:2ml×5支×200盒/箱
4.3 贮存条件:遮光,密闭保存
4.4 本产品说明书代码;商品名:无;注册商标:。
4.5 有效期二年,标记方法见《批号、有效期管理规程》SOP-ZJ-078。
5.变更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