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_董为
- 格式:pdf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2
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
董为,张甦,高松,范美,孙燕燕
(沈阳医学院教务处,辽宁沈阳110034)
=关键词>现代医学模式;医学教育;发展;需求
=中图分类号>G 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344(2004)01-0046-02
医学模式转变不仅要求医学生要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要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医学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改革传统的医学教育体系,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
1 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
医学模式是指对人的疾病和健康所持的观点。它不仅反映出医学科学总的特征,同时直接影响人们认识和处理医学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1]。从医学的产生到现在,每一时代都有一种起主要作用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的建立,使得生物致病因素引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缺乏等疾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它为人类的卫生健康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在当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类进入情绪重负的时代,另一类非传染性、机能性疾病逐渐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此时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就越来越显现。它只承认人的生物属性而舍弃人的社会属性,只承认人的机体的生理活动对健康与疾病转化,而舍弃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对健康与疾病转化的意义,不利于对人的自然、社会属性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医学分析和综合。现代医学正向着高度综合与高度分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一方面显示出整个医学科学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系统,人体与社会等因素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辩证性质。要把握整个医学科学本身的发展规律,要全面揭示健康和疾病的本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已不可能。因此,人们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这一医学模式中,医生不应只注意和理解疾病,同时还应注意和理解患者。近年来,社会医学、行为医学、身心医学、环境医学的出现,就反映了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也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2 传统医学教育的缺陷
几十年来,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医学教育,导
=收稿日期>2003-11-11
致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只注重专业知识和能力,忽
视综合能力、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造成学生综合判断能力较差、缺乏科学思维方式,获取医学科研和医学实践新信息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差。部分医学生重利轻义,道德素质下降,普遍忽视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学、美学等社会人文课程的学习。因此,当走上实际工作岗位以后,不能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以及高科技与人的关系,缺乏奉献精神,不能更好地贯彻和体现医学医疗/以人为本0的理念。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一直受生物医学模式的支配,以疾病为中心,将人的心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机械地分裂开来。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医学生看到的只是器官、组织的标本等,而他们未来所要面对的具有人格的人的概念被无情的解剖刀肢解了。在临床课程学习阶段,医学生虽然面对的是具有生命的人,但又像一架有故障的机器被拆来拆去。在这种科学技术主义和明显的非人格化倾向的教育影响下,医学生致力于追求生物医学的科学知识、理论和技能,忽视生物医学的伦理、社会和审美价值。从进入医学院校的第一天起,医学生们就置身于针对生物人的教学模式中,没有过多考虑将来他们所要面对的是具有社会性和心理活动的人,所要防治的是既有一般规律更有个体差异的疾病。目前,各医院的带教老师本身就是生物医学模式的/产物0,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就很难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由于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和心理知识的贫乏,人们对由于心理、社会为主要作用因素造成的疾病认识不到位或误解,在医疗实践中,医务人员也只是注意患者的具体疾病、数据,而忽视患者这个整体及影响患者的社会、心理、环境等制约因素,造成延治、误诊等悲剧的发生。一些毕业不久的年轻医生,对待患者往往显得比年长的医生更加冷漠和不负责任。不理解女性分娩、患者求医、老人临终等处在生命链条中最脆弱的时刻,承受着躯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最需要人性的温暖。医生必须是一个个性丰满的人,要学会善于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从精神上解除患者的恐怖和痛苦。教育体制应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
#46#沈阳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enyang M edical Colleg e 第6卷 第1期 2004年3月
变,以塑造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3改革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现代医学模式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社会性特点,医学教育要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其次要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以转变其思维方式。
3.1转变医学人才观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它领域的科学技术成就,医学社会学、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等学科将在未来的医学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1993年8月英国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提出21世纪所期望的医生应该是交流专家,有判断力的思想家,主动的终身学习者,信息专家,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卫生小组的管理者,社会的支持者和初级保健的提供者[2]。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五星级医生作为全球性策略,指出未来医生应该是保健的提供者[3]。这些观点已被许多国家的政府与团体接受,也可作为我国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参考。
3.2调整医学课程体系根据医学科学的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趋势,指导改革医学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使之体现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的整合,实现治疗、预防、康复、健康的统一。加大以生命科学学科为核心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改革力度,促进数学、物理、化学课向医学基础课、临床专业课的渗透,更好地体现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成就,开发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潜能。深化人文素质教育,增设人文类选修课。要改变陈旧的/轻人文,重专业0的办学理念。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思维能力等方面功不可没。对医学的理解是一个以有生命、有心理、有情感的人为对象的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交汇渗透的综合学科。这就对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决定了作为未来从事医疗事业的大学生,不仅具有医学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人文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疾病与健康总会受制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医生在给患者诊治疾病时就不能不考虑人文社会因素的作用,并且在某些疾病的诊治方面不能不主要依赖于社会及心理因素的调控。因此,医学院校要优化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的设置,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3.3重视发展全科医学经济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病、慢性病及有心理、社会因素产生的疾病在增加。这些患者需要预防、治疗和康复,需要心理行为指导,需要社区医疗保健的照顾。他们不可能都去医院治疗,医院也不可能把这些患者都收进去。在此背景下,全科医学应运而生。全科医学是集防、治、保、康、健、计六位一体的医学模式,采用生物医学、社会医学、心理医学、行为医学等方面的理论及高新技术为社会群体服务,卫生服务对象远远超出了疾病。我国政府明确规定:/我国社区服务主要内容是,疾病防治、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医疗伤残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与老、幼、妇、残的保健等0[4]。全科医学可以解决广大基层群众的初级卫生保健问题,有利于解决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和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的问题,有利于加快实现2000年人人享受卫生保健的宏伟目标[2]。21世纪医学的发展方向是全科医学,近二分之一的医生将成为全科医生,而我国全科医生缺乏的现状表明,医学院校任重道远,培养全科医生迫在眉睫。
3.4继续医学教育规范化、制度化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体系格局单一,医学生本、专科毕业后,除少数学生考取硕士、博士以后能继续深造外,大部分学生不再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国家没有提供医学生普遍地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机构。而作为通才教育的美国,医学本科教育着眼于基础,培养的是通才。在医学院完成基础水平的医学教育以后,大部分毕业生将到医疗机构完成毕业后教育,以便为从事专业临床工作做准备。使学生在发现和挖掘出自身个性的基础上,有机会继续接受专门的医学教育。因此,医学院校应加强对在职医务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以改变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在治病和医学研究中的哲学思维能力。教育他们正确处理好医学传统技术与医学高新技术的关系,处理好医学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技能的关系,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芳林,叶传忠.对新医学模式下我国医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17(1):31-32.
[2]胡凯.21世纪医学发展趋势与医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卫生事
业管理,2001,17(4):225-227.
[3]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面向21世纪高等医药教育I[M].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1997.87-119.
[4]梁万年,顾溪,汪雪梅.全科医学知识问答(四)[J].中国全科医
学,1999,2(1):74.
#
47
#
第1期董为等1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